★《青銅一夢》後等待十年,終於有《粉絲與知音》,也是余光中在二十一世紀的第二本散文。
余光中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在華文世界備受推崇,擁有眾多粉絲與知音。Fans是數量龐大的一群人,被譯為「粉絲」,與其相對的,是知音,是寂寞的救濟品,有知音一槌定音,粉絲必紛至沓來。
他的大品散文奇特橫放,有著天風海雨式的想像,健筆酣暢,且收放有度,有氣味,有顏色,能吸引讀者與他同遊,感察天地的深淺。汨羅江祭詩人屈原,誦詩朗朗以慰千年江下憂鬱詩魂;帶著一片未泯童心,回到少年的水鄉國,冥想過往悠悠歲月,滿紙鄉愁;赴香港歡慶八十大壽,遺落心愛帽子,與父親共帽的心情一併失去,悔恨交加;講學之邀,遊歷杭州西湖,魁偉黃山,舊都西安,勾起懷古之思;與家人走訪藝術佛羅倫斯、東海岸,天倫之樂,人情溫暖,笑語盈盈。
他的小品筆觸精鍊,寥寥數字機鋒盡現,謔而不虐,在必要時會恰到好處滴入一點幽默,為文章提振精神。談崑曲、品南管、析古詩,中國傳統藝術之美,令他饞腸垂涎;梵谷、畢卡索是平生所好,值得大書特書;透過教學與坊間競賽,思索中英文的文法精髓。尤其引人動容的是回憶趙麗蓮、英千里、傅斯年、曾約農、吳炳鐘、李煥、鍾鼎文等師友之文,有如《世說新語》清雅生動,能在半瓣花上說人情,無字寫情處處是情。
十年方成書,余光中筆耕不綴,向未來預支掌聲,找到更多的知音。
作者簡介:
余光中,一生從事詩、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為寫作的四度空間,詩風與文風的多變、多產、多樣,盱衡同輩晚輩,幾乎少有匹敵者。從舊世紀到新世紀,對現代文學影響既深且遠,遍及兩岸三地的華人世界。曾在美國教書四年,並在臺、港各大學擔任外文系或中文系教授暨文學院院長,曾獲香港中文大學及臺灣政治大學之榮譽博士。先後榮獲「南京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國立中山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之貢獻獎、第三十四屆行政院文化獎、第十三屆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等。現為國立中山大學榮休教授。
著有詩集《白玉苦瓜》、《藕神》、《太陽點名》等;散文集《逍遙遊》、《聽聽那冷雨》、《青銅一夢》等;評論集《藍墨水的下游》、《舉杯向天笑》等;翻譯《理想丈夫》、《溫夫人的扇子》、《不要緊的女人》、《老人和大海》、《梵谷傳》、《濟慈名著譯述》等,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大系》(一)、(二)、《秋之頌》等,合計七十種以上。
章節試閱
失帽記
二○○八年的世界有不少重大的變化,其間有得有失。這一年我自己年屆八十,其間也得失互見:得者不少,難以細表,失者不多,卻有一件難過至今。我失去了一頂帽子。
一頂帽子值得那麼難過嗎?當然不值得,如果是一頂普通的帽子,甚至是高價的名牌。但是去年我失去的那頂,不幸失去的那一頂,絕不普通。
帥氣,神氣的帽子我戴過許多頂,頭髮白了稀了之後尤其喜歡戴帽。一頂帥帽遮羞之功,遠超過假髮。邱吉爾和戴高樂同為二戰之英雄,但是戴高樂戴了高帽尤其英雄,所以戴高樂戴高帽而樂之,也所以我從未見過戴高樂不戴高帽。
戴高樂那頂高盧軍帽丟過沒有,我不得而知。我自己好不容易選得合頭的幾頂帥帽,卻無一久留,全都不告而別。其中包括兩頂蘇格蘭呢帽,一頂大概是掉在英國北境某餐廳,另一頂則應遺失在莫斯科某旅館。還有第三頂是在加拿大維多利亞港的布恰花園所購,白底紅字,狀若戴高樂的圓筒鴨舌軍帽而其筒較低:當日戴之招搖過市,風光了一時,後竟不明所終。
一個人一生最容易丟失也丟得最多的,該是帽與傘。其實傘也是一種帽子,雖然不戴在頭上,畢竟也是為遮頭而設,而兩者所以易失,也都是為了主人要出門,所以終於和主人永訣,更都是因為同屬身外之物,一旦離手離頭,幾次轉身就給主人忘了。
帽子有關風流形象。獨孤信出獵暮歸,馳馬入城,其帽微側,吏人慕之,翌晨戴帽盡側。千年之後,納蘭性德的詞集亦稱《側帽》。孟嘉重九登高,風吹落帽,渾然不覺。桓溫命孫盛作文嘲之,孟嘉也作文以答,傳為佳話,更成登高典故。杜甫七律〈九日藍田崔氏莊〉並有「羞將短髮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之句。他的〈飲中八仙歌〉更寫飲者的狂態:「張旭三杯著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儘管如此,失帽卻與風流無關,只和落拓有份。
去年十二月中旬,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為我八秩慶生,舉辦了書刊手稿展覽,並邀我重回沙田去簽書、演講。現場相當熱鬧,用媒體流行的說法,就是所謂人氣頗旺。聯合書院更編印了一冊精美的場刊,圖文並茂地呈現我香港時期十一年,在學府與文壇的各種活動,題名《香港相思—余光中的文學生命》,在現場送給觀眾。典禮由黃國彬教授代表文學院致詞,除了聯合書院馮國培院長、圖書館潘明珠副館長、中文系陳雄根主任等主辦人之外,與會者更包括了昔日的同事盧瑋鑾、張雙慶、楊鍾基等,令我深感溫馨。放眼臺下,昔日的高足如黃坤堯、黃秀蓮、樊善標、何杏楓等,如今也已做了老師,各有成就,令人欣慰。
演講的聽眾多為學生,由中學老師帶領而來。講畢照例要簽書,為了促使長龍蠕動得較快,簽名也必須加速。不過今日的粉絲不比往年,索簽的要求高得多了:不但要你簽書、簽筆記本、簽便條、簽書包、簽學生證,還要題上他的名字、他女友的名字,或者一句贈言,當然,日期也不能少。那些名字往往由索簽人即興口述,偏偏中文同音字最多。「什麼 whay?恩惠的惠嗎?」「不是的,是智慧的慧。」「也不是,是恩惠的惠加草字頭。」亂軍之中,常常被這麼亂喊口令。不僅如此,一粉絲在桌前索簽,另一粉絲卻在你椅後催你抬頭、停筆、對準眾多相機裡的某一鏡頭,與他合影。笑容尚未收起,而夾縫之中又有第三隻手伸來,要你放下一切,跟他「交手」。
這時你必須全神貫注,以免出錯。你的手上,忽然是握著自己的筆,忽然是他人遞過來的,所以常會掉筆。你想喝茶,卻鞭長莫及。你想脫衣,卻勻不出手。你內急已久,早應洩洪,卻不容你抽身疾退。這時,你真難身外分身,來護筆、護表、護稿,扶杯。主辦人焦待於漩渦之外,不知該縱容或喝止炒熱了的粉絲。
去年底在中文大學演講的那一次,聽眾之盛況不能算怎麼擁擠,但也足以令我窮於應付,心神難專。等到曲終人散,又急於趕赴晚宴,不遑檢視手提包及背袋,代提的主人又川流不息,始終無法定神查看。餐後走到戶外,準備上車,天寒風起,需要戴帽,連忙逐袋尋找。這才發現,我的帽子不見了。
事後幾位主人回去現場,又向接送的車中尋找,都不見帽子蹤影。我存和我,夫妻倆像偵探,合力苦思,最後確見那帽子是在何時,何地,所以應該排除在某地,某時失去的可能,諸如此類過程。機場話別時,我仍不放心,還諄諄囑咐潘明珠、樊善標,如果尋獲,務必寄回高雄給我。半個月後,他們把我因「積重難返」而留下的獎牌、贈書、禮品等等寄到臺灣。包裹層層解開,真相揭曉,那頂可憐的帽子,終於是丟定了。
僅僅為了一頂帽子,無論有多貴或是多罕見,本來也不會令我如此大驚小怪。但是那頂帽子不是我買來的,也不是他人送的,而是我身為人子繼承得來的。那是我父親生前戴過的,後來成了他身後的遺物,我存整理所發現,不忍逕棄,就說動我且戴起來。果然正合我頭,而且款式瀟灑,毛色可親,就一直戴下去了。
那頂帽子呈扁楔形,前低後高,戴在頭上,由後腦斜壓向前額,有優雅的緩緩坡度,大致上可稱貝瑞軟帽(beret),常覆在法國人頭頂。至於毛色,則圓頂部分呈淺陶土色,看來溫暖體貼。四周部分則前窄後寬,織成細密的十字花紋,為淡米黃色。戴在我的頭上,倜儻風流,有歐洲名士的超逸,不只一次贏得研究所女弟子的青睞。但帽內的乾坤,只有我自知冷暖,天氣愈寒,尤其風大,帽內就愈加溫暖,髣?父親的手掌正護在我頭上,掌心對著腦門。畢竟,同樣的這一頂溫暖曾經覆蓋過父親,如今移愛到我的頭上,恩佑兩代,不愧是父子相傳的忠厚家臣。
回顧自己的前半生,有幸集雙親之愛,才有今日之我。當年父親愛我,應該不遜於母親。但小時我不常在他身邊,始終呵護著我庇佑著我的,甚至在抗戰淪陷區逃難,生死同命的,是母親。呵護之親,操作之勞,用心之苦,凡她力之所及,哪一件沒有為我做過?反之,記憶中父親從來沒打過我,甚至也從未對我疾言厲色,所以絕非什麼嚴父。不過父子之間始終也不親熱。小時他倒是常對我講論聖賢之道,勉勵我要立志立功。長夏的蟬聲裡,倒是有好幾次父子倆坐在一起看書:他靠在躺椅上看《綱鑑易知錄》,我坐在小竹凳上看《三國演義》。冬夜的桐油燈下,他更多次為我啟蒙,苦口婆心引領我進入古文的世界,點醒了我的漢魄唐魂。張良啦,魏徵啦,太史公啦,韓愈啦,都是他介紹我初識的。
後來做父親的漸漸老了,做兒子的越長大了,各忙各的。他宦遊在外,或是長期出差數下南洋,或擔任同鄉會理事長,投入鄉情僑務:我則學府文壇,燭燒兩頭,不但三度旅美,而且十年居港,父子交集不多。自中年起他就因關節病苦於腳痛,時發時歇,晚年更因青光眼近於失明。二十三年前,我接中山大學之聘,由香港來高雄定居。我存即毅然賣掉臺北的故居,把我的父親、她的母親一起接來高雄安頓。
許多年來,父親的病情與日常起居,幸有我存悉心照顧,並得我岳母操勞陪伴。身為他的獨子,我卻未能經常省視侍疾,想到五十年前在臺大醫院的加護病房,母親臨終時的淚眼,諄諄叮囑:「爸爸你要好好照顧。」實在愧疚無已。父親和母親鶼鰈情深,是我前半生的幸福所賴。只記得他們大吵過一次,卻幾乎不曾小吵。母親逝於五十三歲,長她十歲的父親,儘管親友屢來勸婚,卻終不再娶,鰥夫的寂寞守了三十四年,享年,還是忍年,九十七歲。
可憐的老人,以風燭之年獨承失明與痛風之苦,又不能看報看電視以遣憂,只有一架骨董收音機喋喋為伴。暗淡的孤寂中,他能想些什麼呢?除了亡妻和歷歷的或是渺渺的往事。除了獨子為什麼不常在身邊。而即使在身邊時,也從未陪他久聊一會,更從未握他的手或緊緊擁抱住他的病軀。更別提四個可愛的孫女,都長大了吧,但除了幼珊之外,又能聽得見誰的聲音?
長壽的代價,是滄桑。
所以在遺物之中竟還保有他常戴的帽子,無異是繼承了最重要的遺產。父親在世,我對他愛得不夠,而孺慕耿耿也始終未能充分表達。想必他深心一定感到遺憾,而自他去後,我遺憾更多。幸而還留下這麼一頂帽子,未隨碑石俱冷,尚有餘溫,讓我戴上,幻覺未盡的父子之情,並未告終,幻覺依靠這靈媒之介,猶可貫通陰陽,串連兩代,一時還不致逕將上一個戴帽人完全淡忘。這一份與父共帽的心情,說得高些,是感恩,說得重些,是贖罪。不幸,連最後的這一點憑藉竟也都失去,令人悔恨。
寒流來時,風勢助威,我站在歲末的風中,倍加畏冷。對不起,父親。對不起,母親。
粉絲與知音
1
大陸與臺灣、香港的交流日頻,中文的新詞也就日益增多。臺灣的「作秀」、香港的「埋單」、大陸的「打的」,早已各地流行。這種新生的俚語,在臺灣的報刊最近十分活躍,甚至會上大號標題。其中有些相當傖俗,例如「凸槌」、「吐槽」、「劈腿」、「嘿咻」等等,忽然到處可見,而尤其不堪的,當推「轟趴」,其實是從英文 home party 譯音過來,惡形惡狀,實在令人不快。當然也有比較可喜的,例如「粉絲」。
「粉絲」來自英文的 fan,許多英漢雙解辭典,包括牛津與朗文兩家,迄今仍都譯成「迷」;實際搭配使用的例子則有「戲迷」、「球迷」、「張迷」、「金迷」等等。「粉絲」跟「迷」還是不同:「粉絲」只能對人,不能對物,你不能說「他是橋牌的粉絲」或「他是狗的粉絲」。
Fan 之為字,源出 fanatic,乃其縮寫,但經瘦身之後,脫胎換骨,變得輕靈多了。Fanatic 本來也有戀物羨人之意,但其另一含義卻是極端分子、狂熱信徒、死忠黨人。《牛津當代英語高階辭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第七版為此一含義的 fanatic 所下的定義是:a person of extreme or dangerous opinions,想想有多可怕!
但是蛻去毒尾的 fan 字,只令人感到親切可愛。更可愛的是,當初把它譯成「粉絲」的人,福至心靈,神來之筆竟把複數一併帶了過來,好用多了。單用「粉」字,不但突兀,而且表現不出那種從者如雲紛至沓來的聲勢。「粉絲」當然是多數,只有三五人甚至三五十人,怎能叫作 fans?對偶像當然是說「我是你的粉絲」,怎麼能說「我是你的粉」呢?粉,極言其細而輕,積少成多,飄忽無定。絲,極言其雖細卻長,糾纏而善攀附,所以治絲益棼,欲理還亂。
這種狂熱的崇拜者,以前泛稱為「迷」,大陸叫作「追星族」,嬉皮時代把追隨著名歌手或樂隊的少女叫作「跟班癖」(groupie),西方社會叫作「獵獅者」(lion hunter)。這些名稱都不如「粉絲」輕靈有趣。至於「忠實的讀者」或「忠實的聽眾」,也嫌太文,太重,太正式。
粉絲之為族群,有縫必鑽,無孔不入,四方漂浮,一時嘯聚,聞風而至,風過而沉。這現象古已有之,於今尤烈。宋玉〈對楚王問〉曰:「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數十人。」究竟要吸引多少人,才能稱粉絲呢?學者與作家,能號召幾百甚至上千聽眾,就算擁有粉絲了。若是藝人,至少得吸引成千上萬才行。現代的媒體傳播,既快又廣,現場的科技設備也不愁地大人多,演藝高手從帕瓦羅蒂到貓王,輕易就能將一座體育場填滿人潮。一九六九年紐約州伍德斯塔克三天三夜的露天搖滾樂演唱會,吸引了四十五萬的青年,這紀錄至今未破。另一方面,詩人演講也未可小覷:艾略特在明尼蘇達大學演講,聽眾逾一萬三千人;弗羅斯特晚年也不缺粉絲,我在愛荷華大學聽他誦詩,那場聽眾就有兩千。
2
與粉絲相對的,是知音。粉絲,是為成名錦上添花;知音,是為寂寞雪中送炭。杜甫儘管說過:「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但真有知音出現,來肯定自己的價值,這寂寞的寸心還是欣慰的。其實如果知音寥寥,甚至遲遲不見,寸心的自信仍不免會動搖。所謂知音,其實就是「未來的回聲」,預支晚年的甚至身後的掌聲。梵谷去世前一個多月寫信告訴妹妹維爾敏娜,說他為嘉舍大夫畫的像「悲哀而溫柔,卻又明確而敏捷—許多人像原該如此畫的。也許百年之後會有人為之哀傷」。畫家寸心自知,他畫了一張好畫,但好到什麼程度呢,因為沒有知音來肯定、印證,只好寄望於百年之後了。「也許百年之後會有人……」語氣真是太自謙了。《嘉舍大夫》當然是一幅傳世的傑作,後代的藝術史家、評論家、觀眾、拍賣場都十分肯定。梵谷生前只有兩個知音:弟弟西奧與評論家奧里葉,死後的十年裡只有一個:弟媳婦喬安娜。高更雖然是他的老友,本身還是一位大畫家,卻未能真正認定梵谷的天才。
知音出現,多在天才成名之前。叔本華的母親是暢銷小說家,母子兩人很不和諧,但歌德一早就告訴做母親的,說她的孩子有一天會名滿天下。歌德的預言要等很久才會兌現:寂寞的叔本華要等到六十六歲,才收到華格納寄給他的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附言中說對他的音樂見解十分欣賞。
美國文壇的宗師愛默生收到惠特曼寄贈的初版《草葉集》,回信說:「你的思想自由而勇敢,使我向你歡呼……在你書中我發現題材的處理很大膽,這種手法令人欣慰,也只有廣闊的感受能啟示這種手法。我祝賀你,在你偉大事業的開端。」那時惠特曼才三十六歲,頗受論者攻擊。蘇軾考禮部進士,才二十一歲,歐陽修閱他的〈刑賞忠厚之至論〉,十分欣賞,竟對梅聖俞說:「老夫當避此人,放出一頭地。」眾多舉子聽了此話,嘩然不服,日久才釋然。
有些知音,要等天才死後才出現。莎士比亞死後七年,生前與他爭雄而且不免加貶的班強生,寫了一首長詩悼念他,肯定他是英國之寶:「全歐洲的劇壇都應加致敬。/他不僅流行一時,而應傳之百世!」又過了七年,另一位大詩人彌爾頓,在他最早的一首詩〈莎士比亞贊〉中,斷言莎翁的詩句可比神諭(those Delphic lines),而後人對他的崇敬,令帝王的陵寢也相形遜色。今人視莎士比亞之偉大為理所當然,其實當時蓋棺也未必論定,尚待一代代文人學者的肯定,尤其是知音如班強生與彌爾頓之類的推崇,才能完成「超凡入聖」(canonization)的封典。有時候這種封典要等上幾百年才舉行,例如鄧約翰的地位,自十七世紀以來一直毀譽參半,欲褒還貶,要等艾略特出現才找到他真正的知音。
此地我必須特別提出夏志清來,說明知音之可貴,不但在於慧眼獨具,能看出天才,而且在於膽識過人,敢暢言所見。四十五年前,夏志清所著《中國現代小說史》在美國出版,錢鍾書與張愛玲赫然各成一章,和魯迅、茅盾分庭抗禮,令讀者耳目一新。文壇的舊觀,一直認為錢鍾書不過是學府中人,偶涉創作,既非左派肯定的「進步」作家,也非現代派標榜的「前衛」新銳;張愛玲更沾不上什麼「進步」或「前衛」,只是上海洋場一位言情小說作者而已。夏志清不但看出錢鍾書、張愛玲,還有沈從文在「主流」以外的獨創成就,更要在四十年前美國評論界「左」傾成風的逆境裡,毫不含糊地把他的見解昭告世界,真是智勇並兼。真正的文學史,就是這些知音寫出來的。有知音一槌定音,不愁沒有粉絲,繽紛的粉絲啊,蝴蝶一般地飛來。
知音與粉絲都可愛,但不易兼得。一位藝術家要能深入淺出,雅俗共賞,才能兼有這兩種人。如果他的藝術太雅,他可能贏得少數知音,卻難吸引芸芸粉絲。如果他的藝術偏俗,則吸引粉絲之餘,恐怕贏不了什麼知音吧?知音多高士,具自尊,粉絲擁擠甚至尖叫的地方知音是不會去的。知音總是獨來獨往,欣然會心,掩卷默想,甚至隔代低首,對碑沉吟。知音的信念來自深刻的體會,充分的了解。知音與天才的關係有如信徒與神,並不需要「現場」,因為寸心就是神殿。
粉絲則不然。這種高速流動的族群必須有一個現場,更因人多而激動,擁擠而歇斯底里,群情不斷加溫,只待偶像忽然出現而達於沸騰。所以我曾將 teenager 譯為「聽愛擠」。粉絲對偶像的崇拜常因親近無門而演為「戀物癖」,表現於簽名、握手、合影,甚至索取、奪取「及身」的紀念品。披頭四的粉絲曾分撕披頭四的床單留念;湯姆‧瓊斯的現場聽眾更送上手絹給他拭汗,並即將汗濕的手絹收回珍藏。據說小提琴神手帕格尼尼的聽眾,也曾伸手去探摸他的軀體,求證他是否真如傳說所云,乃魔鬼化身。其實即便是宗教,本應超越速朽的肉身,也不能全然擺脫「聖骸」(sacred relics)的崇拜。佛教的佛骨與舍利子,基督的聖杯,都是例子,東正教的聖像更是一門學問。
「知音」一詞始於春秋:楚國的俞伯牙善於彈琴,唯有知己鍾子期知道他意在高山抑或流水。子期死後,伯牙恨世無知音,乃碎琴絕弦,終身不再操鼓。孔子對音樂非常講究,曾告誡顏回說,鄭聲淫,不可聽,應該聽舜制的舞曲韶。可是《論語》又說:「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這麼看來,孔子真可謂知音了,但是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豈不成了香港人所說的「發燒友」了?孔子或許是最早的粉絲吧。今日的樂迷粉絲,不妨引聖人為知音,去翻翻《論語》第七章〈述而〉吧。
不惜歌者苦,
但傷知音稀。
粉絲已經夠多了,且待更多的知音。
車上哺乳不雅?
近日報載,台北捷運的車廂裡,一位年輕的母親因懷中嬰孩哭泣,當眾袒胸哺乳。旁邊有中年婦女不以為然,說她此舉不雅,勸她不止,轉請隨車服務員來阻止。服務員說,並無規定車上不可如此。做母親的解釋,因為寶寶餓了,不得不餵他。中年婦女不甘心,下車後更向派出所投訴云云。
那位以禮教為己任的中年婦女,不知為何如此同性相逼。在當時的情況下,最要緊的應該是那嬰孩餓了,得立刻授乳,否則他不但要挨餓下去,而且哭聲不止,還會鬧得許多乘客坐立不安。儘管如此,那中年婦女卻認定此舉不雅,必阻之才心甘。其實早在所謂男女授受不親的時代,孟子也認為嫂溺可以援之以手,何況今日已是廿一世紀。
這倒令我想起,在西方文化源頭的古希臘,一切雕像,不論是神是人,是男是女,莫不出於天體。後來基督教興起,宗教畫中最盛行的主題便是「聖母抱聖嬰」,有時候有施洗約翰在側,或天使二三飛翔不定,或木匠約瑟夫半隱其後,但最常見的是只有母子二人。我的印象是聖母只抱嬰於懷,至於有沒有當真哺乳,印象中卻很少見。為了落實,我把倫敦「國家藝術館」(National Gallery)出版的目錄附圖全集從頭到尾逐頁查了一遍,在二千二百幅藏畫之中〈聖母抱聖嬰〉之作至少在百禎以上,而真正在餵嬰情景的竟有十四幅。也就是說,畫題可稱〈聖母哺聖嬰〉者也屢見不鮮,其作者更包括名家,例如李丕(Filippino Lippi)和狄興(Titian),還有達芬奇的從者和波提且利的學徒。十四幅中,有的是袒胸而哺,也有掩多於袒,但乳頭清晰可見,毫不含糊。如此可稱「不雅」嗎?捷運車上那婦女也許會應我一句:「至少聖母沒有在車上當眾授乳」。不錯,聖母沒有如此,但是〈聖母哺聖嬰〉的畫作卻堂而皇之地高懸許多大教堂的壁上,一任信徒瞻仰而膜拜達千百年之久,但是台北捷運那一幕,最多是一刻鐘吧?嬰孩挨餓一刻鐘,就很久了。
由此觀之,赤裸的女體在某些人看來是不雅的,在另一些人看來卻可能是美的,所以希臘的神得用潔白的大理石來雕,又可能是聖潔的,所以聖母也不妨袒胸哺乳,但耶穌從十字架扶下來後,他是瘦身赤體的,瑪麗亞卻戴巾披袍了。女體要用得其所,就有莫大的威力。常在報上看到反戰抗議一類的大場面,有許多驚心動目的裸體晃來晃去,我都想不通,軍火商或權威當局會因此蒙受什麼羞恥或損失,倒是不相干的第三者反而可以「睇肉」,有所「獲益」吧。最矛盾的,是不少女性衣著大膽暴露,半袒半遮,似在半拒半迎,但他人太親近時卻又反控其騷擾。其實露多遮少,對路人的視覺不也是一種騷擾嗎?
有一種昂貴的濃巧克力,叫做Lady Godiva,由來是中世紀有名的傳說。說是柯芬翠郡的伯爵徵收無度,其妻葛黛娃勸他減稅安民;兩人約定,只要伯爵夫人願意在正午的市集赤身騎馬而過,伯爵就願減稅。葛黛娃果然如約,只以長髮掩胸。市民也都閉戶不出,以示感恩敬重。伯爵也如約減徵,傳為美談。據說當時有一小民忍不住從窗縫裡偷窺了一眼,事後竟然失明,成為笑話中的Peeping Tom。如此愛民的貴夫人,此事又發生在中世紀,實在早應封為聖徒了。
希臘神話有一個更早的傳說,說是大神朱彼得有意賦他的私生子海丘力士以不朽,乃乘其妻朱諾熟睡,使海丘力士就胸吸乳。朱諾驚醒,猛然將之推開,致乳汁噴灑滿空,成為銀河。報上的一則小消息,竟令人遐想到滿是神話的星空。
二○一一年十月二十六日
失帽記
二○○八年的世界有不少重大的變化,其間有得有失。這一年我自己年屆八十,其間也得失互見:得者不少,難以細表,失者不多,卻有一件難過至今。我失去了一頂帽子。
一頂帽子值得那麼難過嗎?當然不值得,如果是一頂普通的帽子,甚至是高價的名牌。但是去年我失去的那頂,不幸失去的那一頂,絕不普通。
帥氣,神氣的帽子我戴過許多頂,頭髮白了稀了之後尤其喜歡戴帽。一頂帥帽遮羞之功,遠超過假髮。邱吉爾和戴高樂同為二戰之英雄,但是戴高樂戴了高帽尤其英雄,所以戴高樂戴高帽而樂之,也所以我從未見過戴高樂不戴高帽。
戴高...
作者序
《粉絲與知音》繼《青銅一夢》之後,是我最新的一部散文集,其中作品都寫於二○○六至二○一四之間,也可以說,是我進入二十一世紀的第二部散文集。
本書共分二輯。第一輯得十二篇,篇幅較長,多為抒情與敘事融匯之美文,其地理背景包括大陸、台灣、外國,而落實在汨羅江、重慶、溫州、杭州、皖南、西安;西子灣、台東、花蓮;阿拉斯加、佛羅倫斯。時空關係都深長地統攝在倫理之中的一篇,是〈失帽記〉,其孺慕之情早應表達,迄失帽而終得依附。本書原來想以此篇為名。
第二輯得三十八篇,多為小品或雜文,主題相當紛紜,篇幅也都短小。其中從〈為梵谷招魂〉、〈迎畢卡索特展〉到〈車上哺乳不雅〉有十二篇,刊於《聯合報》或《人間福報》的專欄;從〈心猿意馬,意識亂流〉到〈翻案文章,逆向思維〉有四篇,原刊於《中國時報》,是擔任台灣大哥大「簡訊寫作比賽」的決審委員,為鼓吹此道而撰的文章。另有多篇文章哀悼作者的師友,趙麗蓮、英千里、吳炳鍾、李煥、袁可嘉、許世旭、鍾鼎文、顏元叔、林忠民、杜十三等均在其列。
今年是我自港返台,定居高雄的三十週年,歲月之長已逾生命的三分之一。能在此地安居樂業而弦歌不輟,文思常湧,實在要感激李煥校長當年相邀之情。如果當日我回台灣是去了台北,則海闊天空日月無礙的感覺就不會瀰漫在我的新作之中。
同時,繼《舉杯向天笑》之後,我的評論文章也已累積得可以再出新書。目前正忙於推出詩集《太陽點名》和這本《粉絲與知音》散文集,要出版新評論集,只有期之明年了。
我最不喜歡有人問我:「你還在寫作嗎?」就算網路正在篡平面出版的位,我的作品仍經常出現在報刊上。這漫不經心的空洞問題,我聽來就像是問:「你還在呼吸嗎?」
二○一五年四月十九日
《粉絲與知音》繼《青銅一夢》之後,是我最新的一部散文集,其中作品都寫於二○○六至二○一四之間,也可以說,是我進入二十一世紀的第二部散文集。
本書共分二輯。第一輯得十二篇,篇幅較長,多為抒情與敘事融匯之美文,其地理背景包括大陸、台灣、外國,而落實在汨羅江、重慶、溫州、杭州、皖南、西安;西子灣、台東、花蓮;阿拉斯加、佛羅倫斯。時空關係都深長地統攝在倫理之中的一篇,是〈失帽記〉,其孺慕之情早應表達,迄失帽而終得依附。本書原來想以此篇為名。
第二輯得三十八篇,多為小品或雜文,主題相當紛紜,篇幅也都短小。...
目錄
第一輯
水鄉招魂
片瓦渡海
拜冰之旅
西灣落日圓
失帽記
雁山甌水
佛羅倫斯記
清明七日行
西湖重遊
皖南問俗
黃山詫異
故國神遊
龍尾台東行
太魯閣朝山行
談文論劍
第二輯
筆耕與舌耕
趙麗蓮老師墓誌銘
願崑曲芬芳長傳
橫槊灑酒
不朽與成名
為梵谷召魂
梵谷光臨台灣
粉絲與知音
傅鐘悠悠長在耳
年壽與堅持
心猿意馬,意識亂流
句短味長說幽默
長未必大,小未必淺
翻案文章,逆向思維
與杜十三郎商略黃昏雨
追思許世旭
迎畢卡索特展
人本大師畢卡索
畢卡索畫中的牛馬
從悲憫與博大
憶苦思甜
環保分等
壯哉山河
走過洛陽橋
永懷錫公
錯從口出
車上哺乳不雅?
文心凋龍
筆力如砥
詩史又掀一頁
傳家之寶
顯極忽隱,令人惆悵
《百年佛緣》讚
文學老院,千里老師
袁可嘉,誠可嘉
吐露港上中文人
說起計程車
千古南音側耳聽
後記
第一輯
水鄉招魂
片瓦渡海
拜冰之旅
西灣落日圓
失帽記
雁山甌水
佛羅倫斯記
清明七日行
西湖重遊
皖南問俗
黃山詫異
故國神遊
龍尾台東行
太魯閣朝山行
談文論劍
第二輯
筆耕與舌耕
趙麗蓮老師墓誌銘
願崑曲芬芳長傳
橫槊灑酒
不朽與成名
為梵谷召魂
梵谷光臨台灣
粉絲與知音
傅鐘悠悠長在耳
年壽與堅持
心猿意馬,意識亂流
句短味長說幽默
長未必大,小未必淺
翻案文章,逆向思維
與杜十三郎商略黃昏雨
追思許世旭
迎畢卡索特展
人本大師畢卡索
畢卡索畫中的牛馬
從悲憫與博大
憶苦思...
商品資料
出版社: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5-08-01ISBN/ISSN:9789864500086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20頁開數:25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