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如同人生,關鍵只有幾處,卻精彩十足。
《中華歷史三百故事》擷取歷史長河中的重要事件,以說故事的方式,敘述300則精彩史實,介紹300位鮮活人物。讓讀者懷著有趣的心情,親切觸摸燦爛的文化,感受歷史的滄桑。不用強記死背,也能建立完整的歷史認知架構。
作者考證大量史料,嚴謹根據史實,再透過巧筆,讓故事裡的人物彷彿重新活了起來,藉著栩栩如生的對話,細膩描繪的場景,帶領讀者跨越時空,親臨歷史現場。
全套書格局恢弘,嚴謹中不乏鮮活,篇篇精彩、字字精煉,希望帶給讀者全新的閱讀感受,並從中獲益。
本書內容所記述的時間上起清朝乾隆時期的《四庫全書》的編纂,下至民國的成立,時間近一百五十年。全書共五十幾個故事,將歷史的重要事件,如林則徐銷煙、火燒圓明園等等,全都成為作者的題材之一。作者考證大量史料,嚴謹根據史實,再透過巧筆,讓故事裡的人物彷彿重新活了起來,藉著栩栩如生的對話,細膩描繪的場景,帶領讀者跨越時空,親臨歷史現場。
章節試閱
《四庫全書》的編纂
《四庫全書》是從乾隆三十七年開始動手編纂的。當時,有位名叫朱筠的安徽學政上書說,自古以來,各代帝王所編書籍,數明成祖的《永樂大典》規模最大,可惜它把許多珍貴的典籍分類摘抄,雖便於作專題查閱,卻無法看到這些書籍的全貌。當今天子無論從國力還是從國威來看,都大大超過明成祖,應該把《永樂大典》中散見各部的典籍抄寫還原,編成另一部集古往今來大成的叢書。
這個建議,正中乾隆皇帝下懷,他的好大喜功的本性被引發了,他確實想在文治方面幹出點大事來,編書正好是一件留芳千古的大業。況且這時候國庫充盈,不愁沒錢。要編書當然要搜羅天下名士,把這些出了名的人物網羅在身邊。正好把他們看守住,免得他們在外邊胡言亂語生出事端。這種一舉兩得的好事,乾隆無論如何是不會放過的。
說幹就幹。第二年,乾隆下令編纂這部叢書,按經、史、子、集四部編輯,取名為《四庫全書》,成立了《四庫全書》館。領頭的雖然是幾個皇子,但實幹的卻是一批著名的學者,總編是紀昀,其次是陸費墀,另外,戴震、王念孫、姚鼐、邵晉涵、周永年等人,也參與了編輯,大大小小的官員共有三百六十人參加編纂,再加上負責抄寫和打雜的人員,先後共組織了三千八百多人參加。它的規模實在是空前的,充分體現了乾隆辦事的決心。
《四庫全書》這部書的內容,包括好幾個方面,其中最有價值的一部分,當然是《永樂大典》所收輯的古代典籍。編者們從《永樂大典》中把分散在各部的文章一段一段收集起來,拼在一起,恢復了五百多部珍貴的文獻經典,這部分被稱為《永樂大典》本。
另外,凡是皇宮裡收藏的書籍,也收進了《四庫全書》之中,稱為內廷本;清王朝建立之後,皇帝下令編寫的圖書也編為一種,叫敕撰本;各省官員在全國各地採集到的書籍,放在另一部中,稱為採進本;更有私人進獻的圖書,也收進了《四庫全書》之中。
這樣一來,這一部叢書,共收進了三千四百七十五部各類書籍,共七萬九千卷,編輯《四庫全書》前後花了十年時間。這部書保存了許多珍貴的古代典籍,包羅萬象,遠遠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部官修書,彙總了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精華,具有很大的意義。
可是,在編《四庫全書》的過程中,乾隆又出於統治的需要,把當時所有的書都進行了處理,把一些不符合清廷的規定的書籍列為禁書,大量的銷毀、篡改,又對古代文化造成了極大的摧殘。
清朝是由關外入主中原的,凡是牽涉到入關以前的那段歷史,比如稱滿人為女真,說到努爾哈赤曾擔任過建州衛的這類書籍,便一律視為禁書加以查禁。再由此上推,凡是提到北宋時期的金國,元朝蒙古族人統治中原的一些著作,也跟著被禁,因為這些書很容易令人想起反對滿族人入主中原,違背了朝廷的規矩。
至於明末清初那些反清志士的著作,更是乾隆要禁毀的書籍。李贄,黃宗羲、顧炎武、黃道周等人的著作一律被禁。有些根本不屬於政治著作,像黃宗羲的一本《音學五書》,也被連版本都銷毀了。
對清初以來羅織進文字獄之中的人,就不只是銷毀書版的問題了。呂留良、戴名世,屈大均等人的書被禁不說,燒了書,還要查印書的木版和印刻這些書本的人。乾隆前前後後禁了多少書,已經無法查考,只從官方編成的那些《禁書總目》和有關《四庫全書》檔案中,人們就發現了三千多種被禁書目,數量跟《四庫全書》存目差不了多少,存毀的數目相當,不能不令人吃驚。
為了編纂這部《四庫全書》,許多人吃盡了辛苦,卻常常得到處罰。全書剛剛編好,乾隆剛剛表彰了幾位總編,還升了他們的官職,可是,他派人去檢查成書,卻發覺抄書的人抄錯了許多地方。他大發雷霆,立即讓紀昀和陸錫熊去校對抄好了的《四庫全書》,一切費用均由他們自己負擔。陸錫熊連氣帶病,不久就死了。另一位官員陸費墀是負責校對的,書中出了問題,他的責任最大,乾隆罰他出錢替《四庫全書》裝封面,製作藏書的木盒子,還削了他的官職。陸費墀又氣又急,不久也死了,乾隆還是不肯放過他,派人到他原籍抄了他的家。乾隆在自己功成名就之後,又過河拆橋,從中可以看出這位君主的反覆無常。
最後,《四庫全書》終於完工了。全書一律手抄,有底本一份,正本七份。正本一份放在北京宮中,其餘六份分別放在圓明園、避暑山莊、瀋陽、杭州、鎮江、揚州。乾隆還讓存放在江浙的三份《四庫全書》對外開放,允許文人們去閱讀抄寫。這種近於國家圖書館的做法,確實是一個創舉。
《四庫全書》編成至今已經二百多年,它的底本在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被燒毀了一部分,其他的都被各國侵略者掠奪到海外,分散在英、法等國的圖書館中。圓明園一份,連同這座輝煌的建築付之一炬;鎮江和揚州的兩份,也在太平天囯的戰火中被毀。其他的四部,現在分別藏在北京、甘肅、杭州和臺灣。這部規模宏大的叢書,對後世的影響很大,是中國古代文化的寶庫。
儘管乾隆編《四庫全書》的目的是為了宣揚自己的文治武功,在編纂過程中又毀損了許多珍貴的圖書典籍。但是,這部書在中國文化史上的作用還是巨大的,有人甚至把它跟萬里長城和大運河相提並論,稱它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之一。
況且,乾隆雖然查禁了幾千種書籍,但這種查禁不可能徹底,當時就有好多人寧願冒著殺頭的罪名,把許多有價值的禁書藏了起來,到滿清政權日益衰弱的末年,不少禁書便陸續出現,這也是不可一世的乾隆始料未及的。
愈演愈烈的文字獄
清朝初年,康熙皇帝辦了幾次文字獄,殺了好多人,幾百名無辜的人受到牽連。他的這種做法,成為滿清政權執政的手段之一。他死後,繼任皇位的雍正和乾隆也繼承了他這種做法,文字獄愈演愈烈,三個皇帝中間,辦得最凶的,是乾隆皇帝。
康熙之後的文字獄,第一起是所謂呂留良案件,這樁案子一直延續到乾隆年間。呂留良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學者,他參加過反清鬥爭,失敗之後,回到家裡收學生教書,立志不當清朝的官。有人要他出山,藉「博學鴻詞」科的機會到朝廷當大臣,他堅決不答應;官員們勸說的有,威脅的也有,他索性到廟裡剃了頭髮當起了四大皆空的和尚,從此直到他病死,官府一直拿他沒有辦法。
呂留良當了和尚以後,走上封建社會知識分子「立言」傳世的老路,寫了好多著作,內容當然是反對清朝統治的。書寫好後,沒錢出版,也沒有誰敢刻印,稿子就留在他幾個學生手中。呂留良死後,更沒有人注意這些稿子了。
這事本已了結,偏偏又出了事兒。湖南有個讀書人叫曾靜,他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讀到呂留良的著作以後,對這位先賢十分敬佩,就帶著學生張熙到了呂留良的家鄉,見到了收藏文稿的呂留良兩個學生。四個人一見如故,談得很融洽,私底下商量著要推翻滿清統治。
讀書人要反清復明,必須依靠帶兵的人。曾靜他們議論了好久,最後看中了陝川總督岳鍾琪。在曾靜他們眼裡,岳鍾琪是漢人,而且是岳飛的後代,當初岳飛是反對女真族金國的英雄,而且被金人的奸細秦檜害死,現在只要給岳鍾琪曉以大義,他一定能反戈一擊,報這國仇家恨。
其實,曾靜他們只是一廂情願,又充滿著迂腐的書生氣。他們的那一套,怎能打動正飛黃騰達的岳鍾琪?張熙只對岳鍾琪露了點口風,立即被岳鍾琪抓了起來,嚴刑逼供、誘騙手段一一用上之後,張熙和盤托出了曾靜等人的計畫。岳鍾琪立即抓了有關人犯,上報雍正皇帝,邀功領賞去了。
雍正接到報告,立即把一干人抓到了北京,定下死罪,然後學著康熙的樣子,辦起了文字大獄。呂留良死了,他的墳墓被掘,屍骨被鞭;呂留良一家以及他的學生們,滿門抄斬的有,全家流放到黑龍江當八旗兵奴僕的也有,牽涉到了一大批讀書人。
《四庫全書》的編纂
《四庫全書》是從乾隆三十七年開始動手編纂的。當時,有位名叫朱筠的安徽學政上書說,自古以來,各代帝王所編書籍,數明成祖的《永樂大典》規模最大,可惜它把許多珍貴的典籍分類摘抄,雖便於作專題查閱,卻無法看到這些書籍的全貌。當今天子無論從國力還是從國威來看,都大大超過明成祖,應該把《永樂大典》中散見各部的典籍抄寫還原,編成另一部集古往今來大成的叢書。
這個建議,正中乾隆皇帝下懷,他的好大喜功的本性被引發了,他確實想在文治方面幹出點大事來,編書正好是一件留芳千古的大業。況且這時...
目錄
《四庫全書》的編纂
愈演愈烈的文字獄
貪官和珅
白蓮教起義
天理教徒攻打皇宮
南海煙案
林則徐銷煙
關天培虎門殉國
三元里抗英
江浙保衛戰
南京城下的國恥
金田村起義
太平天囯定都南京
太平軍北伐
曾國藩屢敗屢戰
天京內亂
石達開的悲劇
小刀會上海起義
太平軍英勇東征
天京失陷
捻軍轉戰河南
火燒圓明園
沙俄趁火打劫
慈禧發動政變
左宗棠收復新疆
黑旗軍援越抗法
鎮南關大捷
甲午中日陸戰
鄧世昌氣壯黃海
《馬關條約》喪權辱國
臺灣軍民抗擊日寇
康有為公車上書
百日維新
譚嗣同英勇就義
洋教案遍布全國
義和團首戰平原縣
義和團「扶清滅洋」
聶士成保衛天津
八國聯軍進北京
海蘭泡慘案的始末
民主思想的啟蒙者
狀元辦實業
為國人爭氣
孫中山組織興中會
革命思想的宣傳家
華工條約起風波
同盟會成立
萍瀏醴起義
皖浙起義
黃花岡七十二烈士
四川保路鬥爭
武昌起義推翻滿清
民國成立
《四庫全書》的編纂
愈演愈烈的文字獄
貪官和珅
白蓮教起義
天理教徒攻打皇宮
南海煙案
林則徐銷煙
關天培虎門殉國
三元里抗英
江浙保衛戰
南京城下的國恥
金田村起義
太平天囯定都南京
太平軍北伐
曾國藩屢敗屢戰
天京內亂
石達開的悲劇
小刀會上海起義
太平軍英勇東征
天京失陷
捻軍轉戰河南
火燒圓明園
沙俄趁火打劫
慈禧發動政變
左宗棠收復新疆
黑旗軍援越抗法
鎮南關大捷
甲午中日陸戰
鄧世昌氣壯黃海
《馬關條約》喪權辱國
臺灣軍民抗擊日寇
康有為公車上書
百日維新
譚嗣同英勇就義
洋教案遍布全...
商品資料
出版社:龍少年出版日期:2015-07-05ISBN/ISSN:9789865690588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56頁開數:14.8*21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