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榮教授對於西方哲學家卡繆的思想精闢解析
★附錄兩篇由傅佩榮翻譯的卡繆原作《薛西弗斯的神話》、《誤會》
「使我認識西方人、甚至現代人內心隱痛的,是卡繆;使我決意正視荒謬並努力超越的,是卡繆;使我承擔薛西弗斯巨石、勇敢推向山頂的,是卡繆;使我親切體察人類意識與人性尊嚴的,也是卡繆。我所依存的信念與智慧固然得自東西方的古代聖哲,但是勇氣則得自卡繆。」
──傅佩榮
以小說《異鄉人》聞名於世的卡繆,時而被人們誤會其作品充滿了悲觀與絕望,事實上,卡繆的思想充滿信念,企圖喚醒人類對生命作最英勇的肯定。與《異鄉人》並列「三荒謬」的散文《薛西弗斯的神話》,更把自荒謬中產生希望的「反荒謬」爭辯之聲發展得更清晰。
專擅解讀國學經典智慧的傅佩榮教授,自承也從西方哲學思想中汲取勇氣和態度,這本《荒謬之外──卡繆思想研究》層層探索卡繆思想與人性處境的對照,並集中於卡繆的核心思想──「生命是荒謬的」來展開討論,分析此一核心思想在卡繆整個思想歷程中的發展和成熟過程。
開宗明義的「總論」一篇,概述了卡繆思想的歷程與意義,並將卡繆的思想具體分為荒謬期、反抗期和自由期。上卷「卡繆對荒謬的哲學反思」,著重分析卡繆的「荒謬」概念,系統地爬梳此一思想的發展演變過程,具體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荒謬之感受階段、荒謬之概念階段、荒謬之規範階段。首先發現生命是荒謬的,然後將此一認識上升到理論階段,最後就是超越生命之荒謬。其後並特載傅佩榮對卡繆原著《薛西弗斯的神話》的譯文,譯文全面清晰地再現了卡繆法文著作的思想精髓。
下卷則是作者對卡繆的劇本《誤會》所做深入細膩的分析,從中析取出卡繆的理論思想,為讀者展現了一個深入淺出的卡繆。同樣下卷也特載傅佩榮對卡繆進入「反抗期」的代表作之一《誤會》的全譯文。從此劇本中可看出卡繆肯定「幸福不是一切,人還有責任」,一種新的人文主義漸露曙光。
作者簡介:
傅佩榮
上海市人,台大哲學研究所畢業,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台大哲學系主任兼哲學研究所所長,比利時魯汶大學、荷蘭萊頓大學講座,現任台大哲學系教授。
他在台大開設「哲學與人生」課程,座無虛席,受教者上萬人,此外,他還是一位傑出的演講家,每年舉辦兩百多場人生哲學講座,多次應邀前往馬來西亞、韓國、美國、新加坡等地的華人社團作傳統文化講座。
傅佩榮潛心研究國學,專心注解,並重新解讀《論語》、《孟子》、《易經》等傳統經典。他不但長年致力於國學的普及與推廣,更兼具中西文化之深厚學養,集四十年潛心治學心得,以哲學建構和邏輯分析的視角,搭建起東西方思想的橋樑,堪稱中西文化的擺渡者。
主要獲獎及表彰紀錄
國家文藝獎
中正文化獎
教育部教學特優獎
大學生社團推薦最優通識課程
新浪、搜狐2007年度傑出文化人物
民生報評選校園熱門教授等獎項
章節試閱
卡繆思想的歷程與意義
一九六○年一月四日,阿爾貝.卡繆(Albert Camus,1913—1960)因車禍身亡,翌日《紐約時報》的社論稱:「某些讀者以為卡繆的哲學代表了悲觀與絕望,那只是膚淺的見解。其實,它充滿信念,企圖喚醒人類對生命作最英勇的肯定。……我們的時代回復了卡繆的呼籲,數年前推舉他為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之一,此實不足為奇。」哲學家往往不易為同代的人所瞭解,其影響力也常在數十年或百年之後才彰顯出來。卡繆算是例外,影響深遠而廣泛,有人以為他在這方面超過沙特(Sartre)、海德格(Heidegger)、雅士培(Jaspers)、齊克果(Kierkegaard)、馬塞爾(Marcel)、杜斯妥也夫斯基(Dostoevsky)、卡夫卡(Kafka)等當代歐洲最具盛名的思想家。但是人們是否真正瞭解他呢?卡繆的哲學究竟有何意義?其思想歷程如何?這是本文嘗試探討的主題。
卡繆其人
「我往往被描述為一個嚴肅的人物」,這話本身就帶有幽默與自我解嘲的意味。卡繆給人的初步印象是:面孔苦郁,前額高寬而有皺紋,捲曲的黑髮,帶著慎重的微笑,聲調低沉,頗具男子氣概。與他接觸後,會發覺他「從未擺出大師或良知指導者的架子」,「有時幾乎溫柔而熱情,有時又冷漠而保守,然而卻不斷地渴望友誼」。是什麼樣的世界孕育了這種性格?卡繆在一次演說中娓娓道出:「我誕生在一次大戰初期。稍長時,經歷了1929年的危機;20歲又遭受希特勒的迫害。然後是埃塞俄比亞戰爭,西班牙內戰以及慕尼克協定。這些就是我們教育的基礎。接著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敗退,以及希特勒蹂躪我們的家鄉。生長在這樣的一個世界裡,我們相信什麼呢?沒有。除了那種我們最初就被迫置身其中的頑強否定外一無所有。我們自謂生存其中的世界,是一個荒謬的、無處可以避難的世界。」雖然如此,卡繆的人生觀依舊積極而不訴之於恨,同時未曾對人性失望,「在人身上,可贊之點多於可鄙之處」。「我對人關心,我對人類絕無輕視態度……在我作品的核心,總有一顆不滅的太陽。」這顆太陽也許得自北非地中海畔的生活體驗,貫串起他的作品,將人類的真實情境暴露無遺,層層摧毀自欺的帳幕,指出人性的根本荒謬;再逐步引領自覺的新人踏上自由之途。馬塞爾稱許他「使『人文主義者』一詞重獲意義」自然有其道理。沙特的追悼詞說:「這位荒謬的笛卡爾,拒絕離棄道德的安全途徑,以跳上現實的不安全路子。」道德與現實正是他倆的分歧所在。卡繆的道德理想是什麼?這點有待研究。至少不能再以悲觀絕望等灰色名詞加諸於他了。
思想立場
對沙特而言,世界存在與人類存在都是荒謬的,可惜他未作深入研究。「荒謬哲學家」毋寧說是卡繆,他除了前者所見之表面意義外,更深探荒謬之真相,認為「人不荒謬,世界也不荒謬,把世界和人聯繫起來的關係才屬荒謬」。人的自覺肯定了這種關係的對比,因此荒謬生於現實的感受。照理說,如此的出發點很合存在主義的胃口,也許這正是卡繆與沙特能夠維持八年友誼的原因,然而卡繆卻對存在主義以及所謂存在哲學家缺乏認同感,更罔論傳統哲學了。
1.卡繆否認自己屬於存在主義。
「不,我不是個存在主義者。……沙特是存在主義者,而我的唯一理論性著作——《薛西弗斯的神話》——是為反對所謂存在主義哲學家們而寫的。」
2.卡繆認為存在哲學逃避現實。
在他看來,齊克果拋開能夠知覺到的世界與人類,作了信仰的「跳躍」,肯定一位理性無所企及的神,雅士培從經驗界跳脫,走向一位模糊的超越者。舍斯托夫(Chestov)也躍向一位超越理性的神。總之,卡繆覺得:如果理性跳躍,不啻否定其自身,讓位給願望。這些思想家為了逃避荒謬,而超越理性的領域,可是現實世界中,理性之外無物複存。
3.卡繆對近代哲學的微言。
近代哲學之父笛卡爾,在卡繆眼中,是促成文藝復興時期之悲劇潮流中斷的禍首。此外,卡繆亦曾明書自己不信上帝,也不信絕對的理性主義。甚至把黑格爾(Hegel)、馬克思(Marx)、尼采(Nietzsche)戲稱為現代歐洲的邪惡天才。倒是對於基督信仰,他的態度較為溫和,「卡繆是反共的,卻不是反基督的——他只是非基督徒而已」。
話雖如此,哲學史家依然以一籠統的標籤附在他身上,就是「無神的存在主義」,卡繆本人一定反對這種歸類,因為同屬這張標籤下的竟赫然是:尼采、海德格與沙特。卡繆志向高遠,不願停留在虛無、否定的層面上,他反對自殺,就是明證。從肯定荒謬到否定自殺,其間倒是一段坎坷的路程。他說:「當我在《薛西弗斯的神話》分析荒謬的感覺時,我是要尋求一種方法,而不是一種主義學說。我是在從事方法上的懷疑。我所致力的是造成一種如白紙般的無瑕心態,作為建構一些東西的基礎。」所以他的荒謬具有十足的積極意義。荒謬並非目的,只是方法,正如笛卡爾的懷疑。他在《論沙特之<噁心>》中提及「覺悟到生命是荒謬的以後,不會就此告終,卻正是個開端「。卡繆預備建構什麼呢?如何建構?
思想歷程與意義
研究一個人的思想,首需注意環境與歷史因素。前面兩段文字可算提綱挈領地涉及了。基本的研究材料無疑是卡繆本人的著作。從作品的順序可以窺知他的思想歷程。可是作品的構思日期與發表日期往往有一段距離,在此盡可能以卡繆主要著作之構思時期為准,逐步勾畫其思想全貌與未來展望。
(一) 荒謬期(1938—1941)
1941年,卡繆22歲,他在2月21日寫道:「《薛西弗斯的神話》脫稿,三荒謬完成了,自由之始。」此處的三荒謬系指《卡利古拉》(Caligula)、《異鄉人》(L'etranger)與《薛西弗斯的神話》(LeMythe DeSisyphe)。雖然《卡利古拉》1945年才演出,可是卡繆在「作者的話」中明白說它「完成於1938年」,《異鄉人》到1940年才殺青。所以依照上述的順序,可能較合乎事實。
1.卡繆22歲開始熱衷戲劇,抱定了「舞臺不是遊戲」的信念。他對《卡利古拉》的期望很高,認為那是一齣「智慧的悲劇」,此劇的哲學影子落在「人們死了,他們並不快樂」的層面上。既然如此,試圖反抗吧!如何反抗?卡繆在此塑造了一位能夠為所欲為的暴君,從「強者」著眼,集合一切世俗的權力來反抗命運,企圖得到「不可能者」——幸福。最後卻發現「」這世界或彼世界,沒有任何東西足以厭足我的度量……我曾在寰宇的盡頭,內心的深處追尋著它。然而……虛無「」。到頭來覺悟人生不過南柯大夢,荒謬一場。外在的反抗只是徒勞。
2.《異鄉人》的主題未變,物件則有所不同。莫爾索(Meursault)也是孤獨的個人,但卻是現實世界中的「弱者」,表面上毫無反抗地聽任世界對他的擺佈,他是被害人,正與卡利古拉相應。但是兩者都逃不過死亡的牽制。卡利古拉的暴力失敗了,莫爾索卻以消極的「漠視」對付命運,終能自荒謬中產生一線希望——反荒謬。沙特認為:「《異鄉人》是一本經典之作,一本嚴謹的書,我們從中可以聽到荒謬和反荒謬的爭辯之聲。」莫爾索對於一切事情都說「不!」就連荒謬也不例外。在《薛西弗斯的神話》中更有了明白的理論注解。人類能夠以意識自覺去否定生命,一如沙特所為,但是也能以同樣方式否定「否定本身」——荒謬。
3.薛西弗斯綜合了卡利古拉與異鄉人的雙重性格。一方面他是「人類中最明智與最謹慎的」,另一方面也逃不脫神祇們判定的命運。但是,他卻能在「一切努力等於永無止境的失敗」這種無以復加的際遇中,「以自覺來體驗他的責任」,「以輕視來超越他的命運」,充量勇健地活下去,「向山頂的奮鬥已足夠充滿一個人的心了」。這股悲憤有化為力量的可能嗎?「三荒謬完成了,自由之始」,卡繆應該開始從荒謬的虛無境界,建構起一些東西了,卡繆的自由是什麼?在反抗期中將可以看出。
三荒謬各書的最後一句話,對比著研究,可能別有意境。
《卡利古拉》:我仍然「活著!」
《異鄉人》:當我被帶赴刑場時,「希望」有咆哮的群眾在四周?喊。
《薛西弗斯的神話》:應該「想像」薛西弗斯是「快樂」的。
雖然人生荒謬,一切外在的反抗終歸無效;可是面臨死亡時,清醒的「自覺」卻能使一位「真人」不死。甚至可以說,形體的生死,並非是決定一個人是否存在的尺度。人的「存在」在於他是否「自覺」與「自決」,這種思想很明顯地具有存在哲學的意味。卡繆並不由此「跳躍」,卻穩紮穩打地往上走。第一,卡利古拉自覺人生荒謬,也自行決定反抗的手段,所以死到臨頭猶能高呼「我仍然活著」。第二,異鄉人在接受世界及命運對他的判決後,不但對於死亡毫無所懼,還能產生奇妙的「希望」,比起卡利古拉單純的「活著」更上一層。第三,薛西弗斯的不幸遭遇幾乎等於前二者的總和,可是我們從他的行為中,應該「想像他是快樂的「。快樂原為個人的感受境界,薛西弗斯未曾明言這點,可是他一方面服從命運,一方面又毫無怨言地重複無止盡的苦役,他的自覺深度連神祇也奈何不得,所以至少應該想像他是快樂的。
(二) 反抗期(1941—1951)
1951年,卡繆的隨筆中有:「寫完《反抗者》初稿。這本書結束了前兩期,年37歲。以今視之,天下會自由嗎?」由此可知,1941年到1951年為第二期。這一期中,卡繆開始向荒謬宣戰。「荒謬期」的「活著」、「希望」與「快樂」都只存在於理想中,現在卡繆要實現這些理想了。
1.《誤會》(LeMalentendu)。
完成於1943年,有人認為這是卡繆的第四荒謬,我卻以為它屬於反抗體系的第一部作品,除了時間上的理由外,還有思想上的理由,「作者的話」希望本劇是「創造現代悲劇的嘗試」,所以卡繆一定費了不少心血。卡繆跨出了第一步,不再以命運為對手。《誤會》中的老男僕是個隱晦的角色,眼見荒謬的事件接踵發生,卻在劇終時對於無助者之求援,回答「不」。卡繆說:「」於老男僕這一角色,並非必然地象徵著命運。」把命運「存而不論」之後,目標轉到人際關係:「那也許只是一種更深的誤會……從受苦的層面看,或許沒有人能為別人做任何事:痛苦是孤立的。」但是,這只是卡繆奮鬥反抗的第一站,他先建議讀者「假定此劇之道德觀念不是完全消極的」,再在劇中肯定「幸福不是一切,人還有責任」。因此,縱然現實再荒謬,人的責任再空幻,卡繆也要往上建構,不肯屈服。一個新的人文主義漸露曙光。
2.《鼠疫》(LaPeste)。
1947年卡繆完成這本書時,思想已明顯地進展到另一階段,超越了荒謬,走向「反抗」。反抗者所揭示的第一件事為「分擔一切人共有的痛苦」,「團結」的意念逐漸形成。「卡繆雖不信神,但愛幸福,而以為幸福在於人與人之間的互愛……他自己心中亦有『不滅的太陽』和『心中命運之星』。」團結必須把握現在,和一切人同甘共苦、創造幸福。
卡繆描寫荒謬的成功,使他獲得「」地中海卡夫卡「」的雅號。他們兩人思想境界之不同由三部著作可以看出:卡夫卡的《審判》(TheTrial)、《城堡》(TheCastle)與卡繆的《鼠疫》。在《審判》中,主角回顧他的生命,問道:我做了什麼?發生過什麼事?在《城堡》中,主角瞻望空幻的未來,問道:我將何所往?如果得救,今天該做什麼?明天又該做什麼?然而在《鼠疫》中,主角既不回顧也不前瞻。他面對現實,堅挺地站起來向瘟疫決鬥,把握現在。
在《鼠疫》以後,卡繆發表了兩篇戲劇,1948年的《圍城》(L'Etat de siege )與1949年的《正義之士》(LesJustes)。都是這期思想的深刻表達。但是歸結點則很明顯是1951年的《反抗者》(L'hommerevolte)。本期思想以《誤會》、《鼠疫》與《反抗者》為三個重鎮,其中的演進可以簡單勾畫出:第一,在《誤會》中,卡繆把「命運」存而不論,試圖在人與人之間尋求瞭解與相助,但是失敗了。第二,《鼠疫》中,卡繆使命運與人類對立,使人類因而有團結之可能,並逐漸互助互愛。第三,《反抗者》指出人類團體之不合理並不下於命運之迫害,因而必須同時反抗命運與不合理的團體。如此才有步入真正自由的可能。《反抗者》的重要性由此可見。所以值得較詳盡的分析。
3.《反抗者》(L'hommerevolte)。
有一段可靠的軼事如下:「納粹佔領巴黎時,有一天,卡繆與沙特在咖啡店中談話,沙特主張無限制的自由,卡繆不贊成。卡繆說:『如果自由沒有限制,你大可把我交付納粹當局。』沙特同意此事不可為。因此卡繆得出結論:自由必須有所限制。」如果自由無限制,必然產生不合理的團體。只准自己有自由,卻不許別人自由,這是假自由。而「自由必須有所限制」表示還有某種意義或信念值得人類追求,這些意義或信念高於人類的自由。「為了目的(意義或信念)能否不擇手段(自由)?」實為卡繆和沙特二人決裂主因。《反抗者》中明白揭示卡繆的看法,使沙特不得不發表絕交通知。「反抗者」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1)反抗乃「肯定生命是善」。如果我決定不自殺,那是因為發現生命是善的,並且值得活下去。若生命為我是善,則為他人亦然。因此,我們必須維護人性之價值面與團結性。那麼何不站起來與荒謬搏鬥呢?在這世界上,我們彼此都是異鄉人(所以不要互相傷害);都有瘟疫要抗爭(所以克服它,不要認命);都墮落了(所以要重新站起來)。我們活著,是因為在我們身上看到善;我們反抗,是因為在人類社會中看到善。
(2)反抗乃「向生命爭取生命」。
抗爭使人的存在高貴,反抗使人的存在落實。要成為「人」,必須「反抗」。反抗者的「不」自有價值,在其否定中,堅信某些事「真」且「善」。反抗更可使人類團結。反抗時,人意識到自己,意識到他應完成的工作以及他的唯一武器——自由。反抗時,人也意識到他人。因為我反抗,所以我們存在。
(3)反抗乃「尋求新神」。
「《反抗者》不知不覺地是在尋求一種道德,或一種神聖。反抗是一種修行……倘若反抗者干犯神威,那是因為他對新神抱有希望。」人類需要一位元新神,這點由陀思妥耶夫斯基筆下的伊凡(IvanKaramazov)表達出:「」縱然上帝存在,伊凡也不能向他加給人類的不平遭遇屈服。「人類需要一位元能夠給與他公平的神。」反抗者要求的,不是生命,而是生命的意義……在反抗者眼中,世界所缺乏的,是個解釋原則……他正在尋求……一位新神。」存在的不平與罪惡問題導引出無神論,卡繆是見證之一,他的一生都在尋求新神。
(4)反抗乃「」尋求人類合一「」。
反抗所需求的,是全有或全無。反抗所涉及的,是大家或無人。或是大家得救,或是救贖無望。「」同上帝一起未能實現之世界的合一,今後將設法實現以反對上帝。」「反抗者拒絕神性,為了能承擔大家共同的奮鬥和命運……世界是我們的第一個也是最後的愛情。我們的弟兄與我們活在一樣的天地間……有了這種快樂,在不斷的奮鬥中,我們將重整這時代的精神。」這種對團體的關懷顯然與過去一個世紀裡的個人主義背道而馳。此乃20世紀無神論的特徵。深切的團結意識,多少是由於被迫組成聯盟以應付危機的累積次數所造就的:為了反對納粹党,反對勞工之經濟剝削,以及反對世界之紛亂與戰爭本身。
(5)反抗乃「樂觀的」。
「人在大地上……是孤立的。他內心有龐大的計畫,甚至想到『反抗』本身的死亡,因此在『我反抗,所以我們存在』之外,又加上一句『而且只有我們存在’。」可是,我們必須樂觀地奮鬥:「時候到了,我們每個人都須舉弓一試……弓張開了,弓背霹靂作響,從緊張的最高點將飛出最直、最強、最自由的箭頭。」「在這些黑暗的盡頭,必有一線光明出現,我們已可看出跡象,只待我們繼續奮鬥,促其實現。在廢墟中,我們每人都準備著在虛無主義彼岸的新生。」
(三)自由期(1951—1960)
卡繆嚮往自由很久。在他的思想歷程中,曾以1941年為「自由之始「,1951年又不禁疑惑「以今視之,天下會自由嗎?」其間,顯然存在著「理想」與「現實」的鴻溝。卡繆在荒謬期與反抗期中的體系建構相當成功。從反抗期匯出的思想會是什麼呢?從「肯定生命是善」到「尋求新神與人類合一」,下一步是否應該肯定新神以及實現人類合一呢?這是卡繆的理想。然而事與願違。納粹政權敗亡了,可是「曾經醞釀希特勒主義的毒素還未消除,它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出現。今日,凡使用權力、效果和『歷史工作』等字眼談及人類生存的人,就是在散播這種毒素。」卡繆的《正義之士》與《反抗者》是針對馬克思的歷史辯證法而說教的,甚至不惜犧牲沙特的友誼。而整個世界的現實情況更使他不得不自問「天下會自由嗎」?
1951年以後,卡繆為別人寫了好幾篇「序」,自己的著述反而耽擱了。或許他正在構思吧!總之,五年後才出版了《墮落》(LaChute)及《放逐與王國》(L'exil et le royaume)。作品形式稍有改變:「卡繆首次對他故事裡的真正主題加以考慮,並對其細節加以推敲。」同時,「他過去投注于道德與象徵的注意力,已大多被真實背景所吸引」。可見卡繆懷著理想重新踏入了現實。「放逐與王國並不是海洋隔開的兩個大陸,它們是一體之兩面。王國就是在放逐之中,放逐就是導向王國的路,事實上,放逐就可以成為王國。」對現實世界懷疑失望之後,卡繆轉向內心,以內在的自由超越外在的環境(放逐),盡其在我,以求得內心的平安(王國)。內在的自由使人幸福,是卡繆向上超升的又一極點。
結語
1957年12月,卡繆在諾貝爾獎頒授禮的致詞中提到:「這一代正如和時間作瘋狂競賽,它必須在各國之間建立不基於奴役制度上的和平,使勞動與文化重獲協調,並由全人類重建一個『約櫃』。」他希望全人類共同努力,為實現一項真理而奮鬥,「那真理就是——每一個人在屬於他個人的痛苦與歡樂之基礎上,為人類全體建樹了一些什麼。」「讓我們儘管向前邁進吧!這是我們這一時代的賭注。若說我們將要失敗,無論如何,站在選擇生命的那一邊,總比站在毀滅者那一邊要來的好。」這是無神的人文主義所能向上超升的極限。有一段時期,卡繆皈依宗教的可能性很大,在他的著作中,對基督宗教的態度也愈來愈和善。有人猜想,由卡繆思想的拓展方向來看,他遲早會皈依宗教的。可惜,時光不待人,這個謎就永遠懸在那兒了。我們毋須為卡繆遺憾或悲哀,他一生服膺真理與自由,「對當代人類良知的各種問題多有啟迪」。作為一個「人」,卡繆是成功的。
卡繆思想的歷程與意義
一九六○年一月四日,阿爾貝.卡繆(Albert Camus,1913—1960)因車禍身亡,翌日《紐約時報》的社論稱:「某些讀者以為卡繆的哲學代表了悲觀與絕望,那只是膚淺的見解。其實,它充滿信念,企圖喚醒人類對生命作最英勇的肯定。……我們的時代回復了卡繆的呼籲,數年前推舉他為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之一,此實不足為奇。」哲學家往往不易為同代的人所瞭解,其影響力也常在數十年或百年之後才彰顯出來。卡繆算是例外,影響深遠而廣泛,有人以為他在這方面超過沙特(Sartre)、海德格(Heidegger)、雅士培(Jaspers)、...
作者序
自序
生存於天地之間,人需要信念、智慧與勇氣。
信念使一個人相信自己的生命具有某種意義,因此在面臨造次顛沛之時,困辱危亡之際,依然可以鎮定如恆,大步邁向前去。
智慧使一個人認識自己、反省生活,洞見生滅無常的現象之中,有不可移易的本體存在,以相應於人性的價值取向之要求。
勇氣使一個人堅持信念以追求意義,服膺智慧以實現價值;更重要的是,在信念含混莫辨、智慧黯然不彰時,亦即在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飄浮動蕩、無所皈依時,勇氣使一個人默默承受,冷靜觀察,然後把握契機、大膽抉擇,以突破荒謬之繭,展現人的尊嚴。
永恆的信念與高明的智慧可以溯源於人類共同的精神遺產,亦即東西方聖哲如孔子、蘇格拉底、耶穌、佛陀等人所創發、述作、凝聚、證成的典範,代代相傳如常明的燈塔,照耀著人類的行程。唯獨勇氣,是每一個時代的人必須根據本身特有的「存在處境」,去思慮其主要症結,斟酌其表現方式,然後激發無比的熱情,坦然活出真實的自我。因此,勇氣是以切身的體驗去調整及適應傳統的信念與古老的智慧。從二十世紀到二十一世紀是個亙古未有的變局,這種調整及適應的勇氣尤其顯得是人類所迫切需要的。這方面足資表率的當代人物中,法國哲學家卡繆是值得重視的一位。
卡繆於二十九歲時,以小說《異鄉人》一舉成名,時在一九四二年。《異鄉人》描寫現代人的荒謬處境,其中漠然的語調使人讀來暗暗心驚,不由得對於自身的存在產生怵惕之感。這是開端而不是結束。卡繆意圖以荒謬為「方法」,就是使荒謬逼現於人的眼前,迫人認真思考生命意義的問題。他的著作由此一步步「建構」讓人賴以生存的積極事物。譬如,同一時期寫成的《薛西弗斯的神話》,主旨在於探討「荒謬」之種種層面以決定人生是否值得,而結論則顯然超越了荒謬,肯定生命的意義。接著,卡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參加巴黎的「地下抗德運動」,深切體驗了人類的命運是休戚與共的,人性的尊嚴更是不可抹殺的。
他的作品自此更上一層樓,處處顯示人道主義的深刻苦心與真誠關懷。終於,一九五七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時年四十四歲的卡繆,因為「他在文學上的重要貢獻,對現代人類良知的各種問題,實有極為清晰懇摯的闡明」。可惜的是,三年之後,卡繆不幸因車禍身亡,得年四十七歲。他的作品所闡明的理想尚未建構完成,但是方向已經相當明確了,那就是「要超越人的荒謬處境」。
本書取名「荒謬之外」,正是以卡繆探討荒謬問題的代表作《薛西弗斯的神話》為核心,再參酌他的前後期主要作品所作的研究。本書的主要論述是第二篇「對荒謬的哲學反思」,它原是我一九七六年自台大哲研所畢業時提交的碩士論文。本書中的其他各篇,包括著作與翻譯,都是在此之前完成的。因此,本書代表我年輕時期學習西方哲學的主要心得。
使我認識西方人、甚至現代人內心隱痛的,是卡繆;使我意正視荒謬並努力超越的卡繆;使我承擔薛西弗斯巨石、勇敢推向山頂的,是卡繆;使我親切體察人類意識與人性尊嚴的,也是卡繆。我所依存的信念與智慧固然得自東西方的古代聖哲,但是勇氣則得自卡繆。
文人或學者多半「悔其少作」,我對於自己這本早期作品卻是珍愛異常。因為它不僅是我的心血結晶,也是我成長的動力之一。多年以來我總是將它帶在身邊,不時翻閱。
此外,為了便於讀者欣賞卡繆的原著,我在本書收錄兩篇譯文。《薛西弗斯的神話》係筆者根法國伽利瑪(Gallimard)出版社的《卡繆全集》,並參考賈斯廷‧歐布萊恩(JustinO’Brien)的英譯本斟酌譯成中文。《誤會》則根據吉伯特(Stuart Gilbert)的英譯本譯成。前者為哲理散文,寫於一九四一年;後者為現代悲劇,寫於一九四三年。即使純就文學眼光來看,這兩部作品所展示的行文與巧思,所刻畫的性格與張力,也是值得我們費心細讀的。
自序
生存於天地之間,人需要信念、智慧與勇氣。
信念使一個人相信自己的生命具有某種意義,因此在面臨造次顛沛之時,困辱危亡之際,依然可以鎮定如恆,大步邁向前去。
智慧使一個人認識自己、反省生活,洞見生滅無常的現象之中,有不可移易的本體存在,以相應於人性的價值取向之要求。
勇氣使一個人堅持信念以追求意義,服膺智慧以實現價值;更重要的是,在信念含混莫辨、智慧黯然不彰時,亦即在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飄浮動蕩、無所皈依時,勇氣使一個人默默承受,冷靜觀察,然後把握契機、大膽抉擇,以突破荒謬之繭,展現人的尊嚴。
永...
目錄
自序
總論 卡繆思想的歷程與意義
上卷
對荒謬的哲學反思
緒論
第一章 荒謬之感受階段
第一節 荒謬感受之源起
第二節 荒謬感受之衍生與歸結
第三節 荒謬感受之質疑
第二章 荒謬之概念階段
第一節 荒謬概念之含義
第二節 如何化解荒謬概念
第三節 荒謬概念之檢討
第三章 荒謬之規範階段
第一節 荒謬規範之形成
第二節 荒謬規範之進展與超越
第三節 荒謬規範與反抗
結論
【特載】
《薛西弗斯的神話》
第一章 一個荒謬的推理
第一節 荒謬與自殺
第二節 荒謬的牆
第三節 哲學性的自殺
第四節 荒謬的自由
第二章 荒謬的人
第一節 廣璜作風
第二節 戲劇
第三節 征服者
第三章 荒謬的創作
第一節 哲學與小說
第二節 基里洛夫
第三節 短暫的創作
第四章 薛西弗斯的神話
下卷
從《誤會》看卡繆思想
──在這無情而冷漠的世界上,人能拯救自己也能拯救別人,只要他「誠於中,形於外」──以真誠之心行動,以妥切之言表達。
【特載】
《誤會》
──一個兒子希望能不說出自己的名字而被家人認出。但由於誤會,卻讓他的母親和妹妹給殺死了。
卡繆年譜
自序
總論 卡繆思想的歷程與意義
上卷
對荒謬的哲學反思
緒論
第一章 荒謬之感受階段
第一節 荒謬感受之源起
第二節 荒謬感受之衍生與歸結
第三節 荒謬感受之質疑
第二章 荒謬之概念階段
第一節 荒謬概念之含義
第二節 如何化解荒謬概念
第三節 荒謬概念之檢討
第三章 荒謬之規範階段
第一節 荒謬規範之形成
第二節 荒謬規範之進展與超越
第三節 荒謬規範與反抗
結論
【特載】
《薛西弗斯的神話》
第一章 一個荒謬的推理
第一節 荒謬與自殺
第二節 荒謬的牆
...
商品資料
出版社: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5-07-01ISBN/ISSN:9789864500062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20頁開數:25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