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最終目的,其實就是要幸福、要快樂,
這是人的生存權利,誰也無法剝奪。你眼中的幸福是什麼呢?
我們雖無法擺脫人生的苦,
但我們總有辦法可以讓人生的苦少一點,
快樂多一點,幸福多一點。
幸福,其實從沒離開過你
幸福,每個人都經驗過,但每個人對他的定義又不盡相同。有一個人問一位老先生:「什麼叫幸福?」
老先生說:「幸福的福字就是一件衣服一口田,夠吃夠穿就好,知足者常樂。」
那麼,你眼中的幸福是什麼呢?
生活的最終目的,其實就是要幸福、要快樂,這是人的生存權利,誰也無法剝奪。可是人生中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又是人生的必經之路,誰也不能抹滅,誰也無法脫離。但我們卻不願意任天擺佈,因為我們有思想、有情緒,我們有我們自己的方法及準則。所以,我們雖無法擺脫人生的苦,但我們總有辦法可以讓人生的苦少一點,快樂多一點,幸福多一點。
人們都有追求快樂,逃避痛苦的心態,總是希望命運之神能夠讓他們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他們認為一定有「某種」方法去實現這個夢想,但是很多人卻沒有堅持自己去尋找這條通往幸福生活的道路,要知道上帝只會庇護那些有實力和肯付出的人。
然而,實際生活中,經常存在一種「後天形成的無助」的心理現象,心理學家研究結果發現:這個世界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都在承受這一現象的後果。
這是一種什麼現象呢?就是人們總是否定自己,覺得某件事情對自己而言難度太大,自己做不到,很多人似乎習慣了說「我做不到」,他們總是看輕自己。他們也會覺得制定目標對自己而言並不可行,因為自己肯定實現不了這個目標。
其實,追求幸福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了:你要是有正面思考的心態,你就能擁有一點幸福了;你要是有肯於付出的心態,你就能擁有一點幸福了;你要是有知足感恩的心態,你就能擁有一點幸福了;你要是能學會放下,你就能擁有一點幸福了;你要是能學會包容,你就能擁有一點幸福了;你要是能學會微笑,你就能擁有一點幸福了……。
其實,幸福它是無處不在的,而且它還能互相吸引,四處擴散膨脹。
幸福既然無處不在,為什麼我們要去「吸引」幸福呢?因為無論過去我們曾經多麼幸福,它永遠也不能保證我們現在以及將來的幸福。
本書就是要告訴你,如何讓幸福掌握在你的手裡,讓你知道如何生活在幸福的懷抱裡,更是要讓你了解:幸福,其實從沒離開過你,只是你不願讓它跟隨。
作者簡介:
石磊
出版社特約作家。擅長心理學書籍的寫作,喜愛旅遊,為人豁達。
章節試閱
序二:原來人生也很簡單
人的一生都是追求幸福,但人生的幸福到底在哪裡?其實,說起來很簡單,就是短短的四個字「心想事成」。
有一個人去應聘工作時,隨手將走廊上的紙屑撿起來,放進了垃圾桶。他的舉動恰好被路過的面試官看到了,因此他得到了這份工作。原來獲得賞識很簡單,養成好習慣就可以了。
有個小弟在腳踏車店當學徒,有人送來一部有故障的腳踏車,小弟除了將車修好,還把車子擦試得乾乾淨淨。其他學徒笑他多此一舉,後來雇主將腳踏車領回去的第二天,小弟就被挖到那位雇主的公司上班。原來出人頭地很簡單,多做點就可以了。
有個小孩對母親說:「媽媽你今天好漂亮。」母親回答:「為什麼。」小孩說:「因為媽媽一天都沒有生氣。」原來要擁有漂亮很簡單,只要不生氣就可以了。
有個牧場主人,叫孩子每天在牧場上辛勤地工作,朋友對他說:「你不需要讓孩子如此辛苦,農作物一樣會長得很好的。」牧場主人回答說:「我不是在培養農作物,我是在培養我的孩子。」原來培養孩子很簡單,讓他吃點苦頭就可以了。
有一家商店經常燈火通明,有人問:「你們店裏到底是用什麼牌子的燈管?那麼耐用。」店家回答說:「我們的燈管也常常壞,只是我們壞了就換而已。」原來保持明亮的方法很簡單,只要常常更換就可以了。
住在田邊的青蛙對住在路邊的青蛙說:「你這裏太危險,搬來跟我住吧!」路邊的青蛙說:「我已經習慣了,懶得搬了。」幾天後,田邊的青蛙去探望路邊的青蛙,卻發現牠已被車子壓死,暴屍在馬路上。原來掌握命運的方法很簡單,遠離懶惰就可以了。
有一隻小雞破殼而出的時候,剛好有隻蝸牛經過,從此以後小雞就背著蛋殼過了一生。原來脫離沉重的負荷很簡單,放棄固執成見就可以了。
有幾個小孩很想當天使,上帝給他們一人一個燭臺,要他們每天把燭臺擦亮,結果一天兩天過去了,上帝都沒來,於是有些小孩就不再擦拭那燭臺。有一天上帝突然造訪,只有一個燭臺是乾乾淨淨明明亮亮的,那是被大家叫做笨小孩的燭臺,因為上帝沒來,他也每天都擦拭,結果這個笨小孩成了天使。原來當天使很簡單,只要實實在在去做就可以了。
有隻小豬,向神請求做他的門徒,神欣然答應。剛好有一頭小牛由泥沼裏爬出來,渾身都是泥濘,神對小豬說:「去幫他洗洗身子吧!」小豬訝異的答道:「我是神的門徒,怎麼能去侍候那髒兮兮的小牛呢!」神說:「你不去侍候別人,別人怎會知道,你是我的門徒呢!」原來要得到別人尊敬很簡單,只要真心付出就可以了。
有一支淘金隊伍在沙漠中行走,大家都步伐沉重,痛苦不堪,只有一人快樂地走著,別人問:「你為何如此愜意?」他笑著:「因為我帶的東西最少。」原來快樂很簡單,擁有少一點就可以了。
人生的幸福在哪裡?早上醒來,快樂在臉上,充滿笑容地迎接未來。到了中午,快樂在腰上,挺直腰杆地活在當下。到了晚上,快樂在腳上,腳踏實地地做好自己。原來人生也很簡單,只要能懂得「珍惜、知足、感恩」你就擁有了生命的幸福。
法則一
正向引導幸福的吸引力
方法1 改掉自我否定的自卑心態
任何時候都不要將自己看扁了,每個人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優勢,可惜許多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看不到這一點。
好的、健康的成長環境,可以使愚者變得聰明,甚至成為出色的社會有用之才,人變得很自信,也感到活得有意義、有價值,心裡燃燒著激情,激蕩著理想與夢想,認為人就該這樣活才是幸福。可是並不是人人都能有那樣的環境和命運,人常常在恍惚中也真的將自己給全盤否定了,時常悲觀的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笨、最沒本事、最沒用的人。
剛踏入社會的男女,因不能面對挫折和打擊,最容易產生悲觀情緒,不會自我減壓和心理調節,對身心健康十分有害。據報載,兩年前有一名從大學畢業不久的女學生,因工作中出了差錯而不能正確對待老闆的批評導致輕生,幸虧發現及時才沒釀成悲劇。當然這是自身原因。 而一個人生存條件的優劣,對其一生的影響是相當大的。一粒玉米種子放進一個盒子裡,永遠都不可能長出嫩芽,長成亭亭玉立、朝氣蓬勃的包穀。人後天的成長環境很重要,若能施以良好的土壤、充足的陽光和水份,必成大器。
不要把所謂的「卑微」每天裝進口袋,那樣你會真正地看輕自己。
一位父親帶著兒子去參觀梵谷故居,在看過那張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後,兒子問父親:「梵谷不是位百萬富翁嗎?」父親答:「梵谷是位連妻子都沒娶上的窮人。」
第二年,這位父親帶兒子去丹麥。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兒子又困惑地問:「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宮裡嗎?」父親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兒子,他就生活在這棟閣樓裡。」
這位父親是一名水手,他每年往來於大西洋各個港口,兒子叫伊東布拉格,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普利茲獎的黑人記者。
二十年後,在回憶童年時,伊東布拉格說:「那時我們家很窮,父母都靠賣苦力為生。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認為像我們這樣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麼出息的。父親讓我認識了梵谷和安徒生,這兩個人告訴我上帝沒有輕看卑微。」
生命是平等的,人的靈魂本沒有高下,只要他足夠自信,能夠為了自己的理想堅持不懈地奮鬥,就一定能夠等到雲開霧散、柳暗花明的一天。因為上帝從來不會輕看卑微的人,會給所有的人相等的機遇。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讓自己擁有自信,因為自信是生命的根基。如果缺少自信,生命的大廈一天到晚搖搖欲墜,又怎麼能夠遮風擋雨?
成功者並非天生帶著優勢而來,有些人的家境和自身條件遠不如人,但是他們發揮了自信的力量,最大限度地發掘了自身的能量,破除了所有禁錮,實現了生命的昇華。
要相信自己是一塊金子,無論千淘萬漉的過程多麼艱辛,都要自始至終堅信自己一定會發光。所有的泥沙都會在海水的淘洗中沉下去,而金子則會留在礁石上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因為發光是金子的特性。
我們常常不能發掘出自己真正的實力,就是因為我們不夠自信。有一些本可以輕鬆跨越的障礙在我們的眼中會被放大成無法逾越的深谷,如果頭腦中有了不可戰勝的念頭,便失去了一切成功的希望。
缺乏自信的人,往往認為自己太過於卑微:相貌平平,沒有回頭率;天賦一般,沒有驚人的學歷與特長;家境普通,在他鄉漂泊。即使一株小草也可以做到渺小但不自卑,柔弱但不絕望。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
你可以敬佩別人,但絕不可以忽略自己;你也可以相信別人,但絕不能否定自己。學會珍惜自己,不要看輕自己,因為在你的生命中你就是主角。任何一個人都不會一無是處,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潛藏著獨特的天賦,這種天賦就像金礦一樣埋藏在我們平淡無奇的生命中,那些總在仰望別人而看不到自己的人,永遠挖掘不到自身的金礦。
相信自己所擁有的能力,這是造物主給予人的最好的財富。只要有信心,你就能移動一座山。只要堅信自己會成功,你就能成功。
我們總覺得自己的人生不盡如人意,我們總想在賞海棠的時候聞到花香,吃鰣魚的時候沒有刺。但是,海棠如果太香,那麼我們就不能全心全意地欣賞它極致的綻放;鰣魚如果少刺,我們囫圇吞棗的同時則不會珍惜。所以,人生,總要學會欣賞那些殘缺的美麗。認清自己的缺陷有時也是一種美麗。看過那些花的盛開,幾乎每一朵的花開都要經過花心的破碎。由此感悟到,花的美麗,在於花心的破碎!生命中的那些挫折和失意,其實就是我們生命之花的花心啊!沒有這些挫折和失意,人生怎能美麗。
生活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每個人都卯足了勁兒往前衝,唯恐落於人後。在洶湧的人潮中,有很多人會被擠出「前線」,暫時落於人後。這是很正常的,誰能保證自己一輩子永居人前呢?更何況,居於人前,不僅是人和,還有天時和地利!暫時居於人後,大可不必喪失信心,乾脆就信步閒庭,做觀潮氣潮湧,掌握規律。那麼,明天,我們也可以是一個弄潮兒!
懂得自我調節的人,明白自己不總是成功的,很清楚有時候失敗也是成功之母。越早失敗越能錘鍊出心的堅強,而一顆堅強的心能抵禦來自彼岸的狂風。失敗,來的越早越好!成功的人生就是由一個個失敗累積而成的。但,一定要看到,別人成功,肯定是有理由的:也許是對待工作比我們熱情,對待同事比我們親切,對待朋友比我們貼心……這些優點,只要我們發現,只要我們努力做到,成功,也屬於我們。
幸福吸引指南
要堅信,一開始我們活得或許不是最好的,但最後,努力過的我們一定是最好的自己!
方法2 讓潛意識引領你走向陽光
我們的思想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意識,而另一部分則是潛意識。意識只佔了我們整個意識存在的一小部分,很大的可能性都存在於未知中,這些未知便在潛意識中珍藏。
意識與潛意識是對立的,潛意識要表達一個想法必須要經過意識的認可。靜坐冥想便是採用專注和集中的方法,以身體為出發點,不斷地向潛意識中重複輸入積極的言語與思想,直到意識接受為止。
冥想是達到忘我之境的一種心靈自律行為,有助於我們獲得對世界的啟迪,以新的思維方式來認識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把自己解放出來,讓自己的身心達到平衡狀態。
將成就的想法深植於意識中,利用冥想認真加強,我們終將心想事成,願望得以實現。例如要獲得美好的結論,就必須要有美好的前提。不論你心中有什麼問題,若意識所認定的大前提是美好的,就決定了我們潛意識所得到的結論也必定美好。
我們的潛意識極為睿智,它知道一切問題的答案。它不會和我們爭辯,也不會反駁我們。它不會說:「你不可以把那些東西印在我身上。」
如果你總是說:「我現在太老了。」「我不能做這件事。」「我不履行這義務。」「我生錯了地方。」「我不認識政壇人物。」那麼,你就是在把這些消極、否定的想法灌輸到你的潛意識中,而你的潛意識就會根據這些想法產生反應。實際上,我們這樣做是在阻擋自己走向好的方向,並會因此而使生活遭遇匱乏、限制和挫折。當我們在自己的意識中設立障礙、阻攔的時候,也就等於是在排斥與拒絕存在於自身潛意識中的睿智。
一位大學教授在紐約聽了著名心理學家墨菲講了幾堂心智科學的課之後,對墨菲說:「我一生中的每一樣事情都亂七八糟的。我失去了健康、財富和朋友。每件事情一碰到我,就會出毛病。」
墨菲告訴他:「在你的想法中,應該先建立一個大前提,那就是潛意識的無限智慧會引導、指導你,使你在精神、心智和物質各方面都朝著好的方向走,然後你的潛意識就會自動地在你的投資、決心各方面給你睿智的指導,並且治好你的身體,讓你恢復心靈的和平和寧靜。」
這位教授勾畫出了他的生活的全景。下面就是他的大前提:
「無限的智慧在各方面引領、指導我,我會有完美的健康;調和的定律在我的心靈和身體方面發揮作用,我會有美、愛、和平和富足;正確行動的原則和神聖的意旨,將控制著我的整個生活。我知道我的大前提是置於生命的永恆真理之上,而我更知道感覺,並且相信我的潛意識會根據我意識的想法的性質而產生反應。」
他寫信告訴墨菲:「一天有好幾次,我會帶著愛心緩慢而靜靜地重複著前面的幾句話,直到這些話深入到我的潛意識中,而結果必定會跟著出來。我非常感激你跟我的談話,而我要提出我的生活各方面都向好的方面改變。這種辦法真有效。」
要克服挫折,我們每天必須大膽而肯定地說:「賦予我這種慾望的無限智慧,並顯現給我十全十美的計畫,以實現我的慾望。我知道我潛意識中的睿智正在產生反應,而且我內在所感覺到和所要的,就會表現在外面。我會有平衡、均衡和鎮定。」
如果你說:「沒有脫離困境的途徑,我已經失敗了,我已經完全給困住了。」那就不可能從潛意識那裡得到正確的答案和反應。如果要潛意識發揮作用,那就向它提出正確的要求,並且獲得它的合作。潛意識有它自己的心志,但是它會接受我們的想法和想像的模式。它一直在工作,它現在就會為我們控制心臟的跳動,以及呼吸。它治好我們手指頭上的割傷。它的本性是走向生活,永遠努力地照顧和保護我們。
當你在尋求一個問題的答案時,你的潛意識就會有所反應,但是它期望你在意識之中下達決心和真正的判斷。你必須要領悟到,答案就在你的潛意識之中。如果你說:「我想是沒有脫離困境的途徑了。我感到一片混亂,完全迷失。我為什麼要去尋找答案呢?」那麼你就瓦解了你的信念,就像士兵原地踏步一樣,不可能走到其他地方。
放鬆,讓潛意識發揮作用,靜靜而肯定地說:「我的潛意識知道答案。它現在正在為我產生反應。我非常感激,因為我知道潛意識的無限智慧懂得一切事情,並且現在就為我顯示出十全十美的答案來。我真正的信念正在放出潛意識的光輝和權威。我為這種情形而感到欣喜。」
幸福吸引指南
想要掌控自己的人生,活得清醒深刻,就要學會利用冥想獲得積極樂觀的潛意識,這樣才能有目的地使用它。同時,經過積極的導引,冥想就能和積極意識結合起來,提供我們所需的能量支持。
方法3 不要琢磨消極洩氣的事情
如果我們總是背著情緒包袱去生活,那麼我們就不可能帶著良好的心態去拼搏,更談不上獲得人生的幸福與成功了。
總思考著過去沒解決的問題和矛盾,一開口便是從前的災禍、現在的艱難和未來的倒楣,那就無法甩掉情緒包袱,難免會被它壓得喘不過氣來。
對於不幸者來說,往往會把周圍環境當中美中不足的事情放在心上,被周圍事情的指責和消極的念頭捆住手腳,很難體驗幸福。一旦得到了所嚮往的東西的時候,就會又不再想要了;但如果失去了的話,就又想著要找回來。他們不斷重複老一套消極洩氣的想法,把不幸和煩惱作為生活的主題。即便在平安無事、一切順利的時候,他們也習慣於只琢磨生活當中消極洩氣的事情,總覺得不幸和氣憤的時間太多,總是喜歡喋喋不休地發表消極洩氣的言論;說洩氣話,對他人指手畫腳,令人難堪,使別人同他們疏遠。
消極者還常常因困難而失去活力,心生失望,無所作為。當遇到麻煩和苦惱的時候,往往把精力用在責怪、牢騷和抱怨上。
消極失敗者常說許多帶「不」字的話。例如不能如何、不要如何、不應該如何等,最常用的形容詞是糟糕、討厭、可怕和自私,常沒完沒了地指責別人為什麼不如何、怎麼沒有如何等。
愉快樂觀的態度是幸福成功者重要品質之一,他們把自己的思想和談吐引導為振奮鼓勁的念頭和看法。他們把過去當成借鑒參考的資料庫,把未來看做充滿無限希望和歡樂的時光。幸福成功者看重他們所具備的有價值的條件,他們會想出有創造性的辦法去爭取達到想要達到的其他設計。幸福成功者能夠迅速解決問題,把困境當中的消極方面縮小到最低程度,並且盡可能找出積極的因素。
幸福成功者喜歡與別人交往,不論自己有所收穫還是對別人有所幫助,他們都會由衷的高興。他們對參與的活動都從好的方面加以評價談論,與別人相處時也很熱情。
不管我們選擇積極,還是選擇消極,下決心時所費的力氣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是結果有天壤之別。選擇積極,我們將跨入幸福成功的快車道;選擇消極,我們便將陷入失敗的泥潭。
我們有怎樣的心態和思維方式,生活就會對我們有怎樣的回饋。用積極的心態和思維方式解決問題,可以引導問題向有利的方向發展,最後往往能夠取得不錯的成績,反之亦然。
人生也是如此,保持一份快樂的心情,即使只有一碟菜也可以成為盛宴。而如果反覆重複自己的不幸,就無法表現出一個人應有的堅強,反而會讓自己如同一個自怨自艾的老婦人。不停地訴說自己的不幸遭遇,我們得到的也只是滿足他人的悲劇心理和別人對我們的厭煩。
雖然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挫折和痛苦,但生活中並不缺少快樂。人生快樂與否,往往在於心態和思想。人雖常常遭遇痛苦,但其精神卻可以改變它,從而使人樂觀,使人能夠苦中作樂。
我們應當學著經營生活,讓快樂愉悅滲透在生活中。態度就像磁鐵一樣,不論我們的態度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我們都會受它的牽引,使我們朝著一個特定方向前進。雖然我們無法改變自己的人生,但是我們可以改變人生觀;雖然我們無法改變環境,但是我們可以改變心境。
有一位哲學家,他是單身漢的時候,和幾個朋友一起住在一間小屋裡。儘管生活非常不便,但是,他一天到晚總是很快樂。
有人問他:「那麼多人擠在一起,連轉個身都困難,你有什麼可樂的?」
哲學家說:「和朋友們在一塊兒,隨時都可以交換思想、交流感情,這難道不值得高興嗎?」
過了一段時間,朋友們相繼成家,先後搬了出去,屋子裡只剩下了哲學家一個人,但是他每天仍然很快活。
那人又問他:「你一個人孤孤單單的,有什麼好高興的?」
「我有很多書啊!一本書就是一個老師。和這麼多老師在一起,時時刻刻都可以向它們請教,這怎能不令人高興呢?」
幾年後,哲學家也成了家,搬進了一座大樓裡。這座大樓有七層,他的家在最底層。在這座樓裡底層的環境是最差的,上面老是往下面潑污水,丟死老鼠、破鞋子、臭襪子和雜七雜八的髒東西。那人見他還是一副自得其樂的樣子,就好奇地問:「住這樣的房間,你也感到高興嗎?」
「是呀!你不知道住一樓有多少妙處啊!比如,進門就是家,不用爬很高的樓梯;搬東西方便,不必費很大的勁兒;特別讓我滿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養些花,種些菜。這些樂趣,數之不盡啊!」
後來,那人遇到哲學家的學生,問道:「你的老師總是那麼快快樂樂的,可是我覺得他每次所處的環境並不那麼好呀!」
學生笑著說:「決定一個人快樂與否,不在於環境,而在於心境。」
是的,幸福快樂與否,不在於環境,而在於心境。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小時候,跌跌撞撞地學走路時,我們會無數次地跌倒。孩子對於疼痛是無法忍耐的,跌倒時通常會失聲痛哭。如果這時父母匆忙趕過來,將孩子抱起,焦慮地檢查他們身上的傷口,寵溺地哄勸,那麼本來已經聲勢漸竭的抽噎,便會又重新鼓足了力量。因為父母的悉心呵護讓他們覺得更委屈,不自覺地就軟弱起來,於是用哭聲向父母撒嬌。但如果父母只是輕輕走過,對他們說聲:「站起來。」他們的委屈會失去理由,他們也會重新邁開兩條稚嫩的腿,搖搖晃晃地走路。
幸福吸引指南
我們已經不再是小孩子了,早就該消除這種孩子氣。別再把自己的苦水吐盡,別再向別人撒嬌,也別再讓自己的失意不斷擴散。
序二:原來人生也很簡單
人的一生都是追求幸福,但人生的幸福到底在哪裡?其實,說起來很簡單,就是短短的四個字「心想事成」。
有一個人去應聘工作時,隨手將走廊上的紙屑撿起來,放進了垃圾桶。他的舉動恰好被路過的面試官看到了,因此他得到了這份工作。原來獲得賞識很簡單,養成好習慣就可以了。
有個小弟在腳踏車店當學徒,有人送來一部有故障的腳踏車,小弟除了將車修好,還把車子擦試得乾乾淨淨。其他學徒笑他多此一舉,後來雇主將腳踏車領回去的第二天,小弟就被挖到那位雇主的公司上班。原來出人頭地很簡單,多做...
目錄
目錄
序一:幸福,其實從沒離開過你
序二:原來人生也很簡單
法則一:正向引導幸福的吸引力
方法1 改掉自我否定的自卑心態 018
方法2 讓潛意識引領你走向陽光 023
方法3 不要琢磨消極洩氣的事情 027
方法4 清空心中的憂慮與壓力 032
方法5 別只縮在自己的世界裡 036
方法6 多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 040
方法7 用正面的思維引導幸福 046
法則二:吸引幸福指數的能量轉換
方法8 把地獄能量變成幸福天堂 052
方法9 用幸福的心境突破命運的逆境 056
方法10 從對過去的關注中走出 061
方法11 把痛苦當作將來幸福的源泉 066
方法12 使別人快樂能幫你找回幸福 070
方法13 每天至少做一次讚美的練習 073
法則三:健康是幸福吸引力的能量
方法14 用健康的身體去吸引幸福 080
方法15 千萬別用健康換取財富 084
方法16 多運動才能維持幸福與健康 088
方法17 別讓緊張的心情影響健康 093
方法18 唯有「慢」一點,身體才會健康 098
方法19 不要讓焦慮危害到身心健康 101
方法20 不要讓應酬成為身體殺手 106
方法21 要有好身體也需要好心態 110
法則四:幸福心靈的強大磁鐵效應
方法22 微笑的渲染,能讓幸福充份擴散 116
方法23 分享的快樂,能讓幸福磁場加倍 121
方法24 滿足的心態,幸福將充滿你的世界 126
方法25 凡事往好處想,幸福指數會最大化 130
方法26 幫助別人越多,幸福吸引力越強大 135
方法27 能放下的越多,幸福的吸引效應越強 140
方法28 感謝你的家人,幸福會得以傳承 145
法則五:快樂工作的幸福吸引效應
方法29 用感恩的心工作,上班會是一種幸福 152
方法30 用熱情的心工作,可以啟動幸福的能量 156
方法31 用戀愛的心工作,工作將會更幸福快樂 160
方法32 任何推託藉口,只會讓你遭遇不幸 165
方法33 工作感到厭煩,用假裝喜歡可以緩衝 171
方法34 改變工作心態,可以提升幸福指數 174
方法35 用半興奮狀態,工作會感覺更幸福 180
方法36 不要說自己「倒楣」,才能留住幸福 184
法則六:吸引幸福能量的生活氣場
方法37 慾望越小,生活就會越幸福 190
方法38 「不幸」這詞,越說會真的越不幸 196
方法39 在潛意志裡,釋放你的幸福藍圖 202
方法40 增強幸福能量的吸引氣場 207
方法41 反覆做吸引幸福這個練習 211
方法42 堅定信心,讓每一天都充滿幸福 214
方法43 亂發脾氣,會讓幸福離你遠去 218
法則七:增強情感生活的幸福感染
方法44 愛的人生,生活處處充滿幸福 224
方法45 真心付出愛,讓幸福來敲門 229
方法46 及時表達愛意,幸福不會一直等你 234
方法47 尊重與理解,是得到幸福的前提 237
方法48 隨時關心他人,共同分享幸福 241
方法49 相互包容,家庭才能留住幸福 245
方法50 夫妻合諧,才能共創幸福生活 250
目錄
序一:幸福,其實從沒離開過你
序二:原來人生也很簡單
法則一:正向引導幸福的吸引力
方法1 改掉自我否定的自卑心態 018
方法2 讓潛意識引領你走向陽光 023
方法3 不要琢磨消極洩氣的事情 027
方法4 清空心中的憂慮與壓力 032
方法5 別只縮在自己的世界裡 036
方法6 多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 040
方法7 用正面的思維引導幸福 046
法則二:吸引幸福指數的能量轉換
方法8 把地獄能量變成幸福天堂 052
方法9 用幸福的心境突破命運的逆境 056
方法10 從對過去的關注中走出 061
方法11 把痛苦當作將來幸福的源泉...
商品資料
出版社:悅讀名品出版社出版日期:2015-06-03ISBN/ISSN:9789865971847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56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