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不同於坊間的作文參考書,而是針對學習者最欠缺的寫作方法與寫作材料,做為重點訴求,將經典中的文史知識作系統而深入的介紹,之後才教導如何運用這些文史資料作出一篇有結構、有系統、又有內涵的好文章。──東吳大學中文系羅麗容教授
不特寫字宜摹仿古人間架,即作文亦宜摹仿古人間架──曾國藩
學習,從摹仿開始,但不是抄襲。
隨書附有歷屆國家考試公文試題分類(90年-103年)
寫作是人際溝通的重要管道,平日生活中的記敘、抒情;應對進退的應用文書……,無不屬於此範疇,實是身為現代知識份子必備的基礎技能,不容小覷。
寫作真的難嗎?不諱言說:「難」。難在缺乏概念,沒有準備。而本書就解決這難題,藉由「國家考試的作文」提出寫作概念、提供準備材料的方法,化簡御繁。
國家考試的作文,動輒占國文考科的六十分到七十分。若在「專業科目」得分差距不大的情況下,作文分數是足以撼動金榜題名的關鍵。
進入「國家考試」階段,幾乎很少再看到記敘文、抒情文,絕大多數是論說文。論說文是由「議論」、「說明」兩種文體組合而成的大文類。
本書特色:
本書共分4大群組,15種類型。
4大群組:人修養與知識提升、處世態度與社會教化、感物生情與情景交融、經驗分享與學以致用等。
1.5種類型:生哲理、品德修養、讀書學習、理想立志、待人處世、安邦治國、公權人權、徵拔人才、工作休閒、環境教化、時空記敘、感情抒發、經驗分享、專業知能、綜合融通等。
每一類型下又包括幾個體例:1.話說類型:為各類型題目的「題解」,界定該類型題旨範疇,並分析不同小類及解題方法。
2.名言典故集錦:除「經驗分享類」外,依時代先後舉列30條名言、典故,總計420條。取材自經史子集各部以及經典性文言文。
3.考古大觀園:根據考選部民國82年到103年公布的國文考科作文,將20年考題按出題年分順序編排,使讀者熟稔各種考題出題模式與變化。
4.追蹤執行力:這是融會考題後的總提問,以條理化的落實各類題型。
5.奇文共賞與評析討論:
(1)每類型下選錄一至兩篇「奇文共賞」,共17篇。每篇1200-1400字,是國家考試寫作的最大極限。
(2)每篇文章後附有「評析討論」。先舉列「結構分析」,再以「總講評」舉列該文特點。希望能提供新思考、寫作面向,且能理解閱卷者的批閱重點,增進自我實力。
(3)每類型文章後,附「錦囊」(即寫作要領)呼應各篇佳文,全書共15個錦囊。
本書除了讓讀者面對國家考試外,另一重要目標,是教讀者寫論說文的方法,所以要懂得閱讀、使用本書。
隨書附有歷屆國家考試公文試題分類(90年-103年)
作者簡介:
李智平
現職:
輔仁大學進修部中國文學系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
臺灣警察專科學校國文科等校兼任講師
學歷: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
經歷:
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講師
各級作文比賽評審
授課:
講授有關「國家考試作文」寫作方法近十年,並開設「史記」、「老子」、「論文實務」、「閱讀與寫作」、「大學國文」……等相關課程。
研究領域:
近現代學術史、中國哲學史、語文教學
學術著作:
《顏元李塨論語解經思想研究》(碩士論文,花木蘭出版社)
〈老子與黃帝四經對「知」的態度淺析〉
〈義利之辨:左傳中義例概念的實踐與應用〉
〈復反之道:老子與剝、復二卦詮釋視域的比較〉
〈論「王霸之辨」:黃帝四經與春秋繁露詮釋視域之比較〉
〈聖人名實的轉移:從老子到黃帝四經的觀察〉
〈援佛入老 以佛解老――試析馬一浮老子注義理體系的建構〉
……
教學著作:
〈作文面面觀:漫談勵志散文與論說文的不同〉
〈談中文寫作「贅字贅句」與「我手寫我口」的問題成因與解決之道〉
〈現代論說文的教學實踐――以文體、結構概念,以及例證為中心的討論〉
〈合作教學法的教案設計與教師角色定位――以大學國文課程為例〉
章節試閱
寫在書前
寫作很難?
寫作很難,這是許多人共有的經驗。長久以往,總是將「寫作課」附屬於國文課之下,未曾獨立教學。既少了文體、文類的觀念,更缺乏寫作方法的建構,以至於章法結構混亂,構思內容空洞,文句啼笑皆非。於是,寫作成為心中的痛。
寫作是人際溝通的重要管道,平日生活中的記敘、抒情;應對進退的書信、公文、自傳、簡報⋯⋯之應用文書;論辨、說明的論說文,到專業報告、論文,無不屬於此範疇,實是身為現代知識分子必備的基礎技能,不容小覷。
從各類升學考,國中升高中,大專院校、碩博士班入學考;再到職場應聘的自傳履歷,也都看重寫作能力;國家考試的作文,動輒占國文考科的六十分到七十分,「專業科目」得分差距不大的情況下,作文足以撼動金榜題名的關鍵,然而,沒有設限的出題方向,根本無從準備起,只能徒呼負負。
教授寫作的過程中,常看到這些無奈,或產生一種自棄觀念,認為寫出好文章是天賦,是少數人,如:作家們與生俱來的本事。給自己安慰後,寫不好成了理所當然,到最後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淹」,將所有寫作概然等同,無論怎樣出題,反正「萬變不離其宗」,回應方式就這麼一種,自然無法得到青睞。
寫作真的難嗎?不諱言說:「難」。難在缺乏概念,沒有準備。而本書就解決這難題,提出寫作概念、提供準備材料的方法,化簡御繁。
什麼是論說文?為何要學論說文?
進入「國家考試」階段,幾乎很少再看到記敘文、抒情文,絕大多數是論說文,論說文是由「議論」、「說明」兩種文體組合而成的大文類。其中,「議論文」的功能在「辯證然否」,即辨別抽象觀念、實際事物的是非正誤。「說明文」則是對人、事、物進行客觀解說,並著重在事物形狀、性質、成因、關係、功用的說明,但衍生出的形式、範疇更加廣泛,除抽象性質,還包括實事、實物的說明,如:一般用品的說明書。
這兩種文體有三個共通特質:一是文辭,講求文辭簡練易懂,文句通順,不求辭采華美、虛浮誇張。二是結構,皆著重旨意、段落層次的分明。三是構思、證明,以追求客觀、精確。所以,以下合併為「論說文」一起討論。
目前中小學國語文教育的寫作,多以記敘文、抒情文為主,這兩類型考題占升學考試的絕大多數,很合情合理。因為語文學習的進程,以敘事為先,情感表達為次,有一定水平後,才能進行論辯、說明。
只不過中學進到大學高等教育階段,有明顯斷層。大學院校課程的報告、單篇論文、學術論文,都是論說文延伸出的「專業寫作」,然而,書寫的先備知識未建立,且各校國文教學目標迥異,導致相關教學多付之闕如。這還不光是寫作的問題,寫作前的材料,如:閱讀方法的教學,口語表達的訓練,誠可獨立出一門語文能力培養的課程,形成從閱讀、到寫作,與口語表達的系統性教學。
又有論者以為寫論說文流於制式、八股,真是大偏見。如同上述,論說文可「辯證然否」,但談哪些「然否」呢?答案是:只要跟「人」、「人生」有關的一切觀念、現實生活者,悉數含括。舉例來說:「人生哲理類」的題目是探索生命內在的價值,或說明人生抉擇與不變的至理。「工作休閒類」則是從工作、休閒兩面,反思人生的價值性。
只不過生活中的習以為常,經常是感性以對,頓時要理性、條理化的說明、論證,自有些難度,任誰都無法避免。
換個角度想, 這些林林總總的論說題目, 不正是全面性的釐清、反思自我的人生課題?有生命的,有學習的,有社會的,有環保的,有生活的⋯⋯各式各樣,五花八門。只是不可以情緒化的好憎、謾罵,也不可以缺乏邏輯順序,想到哪裡寫到哪裡,而是經由清楚的界定,按部就班的論證過程,使我們思考變得清晰縝密。
所以,不宜太早學論說文,是因為閱歷尚淺,讀書不多,學識不豐,徒有空想,誇言無根,自難有佳作。然而,可學習、應學習之際,卻又少了好的教導,蹉跎學習機會,不見其優點,反斥為制式、八股,不是很可惜?
如何閱讀本書?
我撰寫本書,除了面對國家考試外,另一重要目標,是教讀者寫論說文的方法,所以要懂得閱讀、使用本書。
首先,掌握寫作類型及範疇,洞悉各種類型的基本界定,方能將不同題型分類處理。本書總共分成四大群組,十五種類型。
第一群組是「個人修養與知識提升」,轄分四大類型,依次為「人生哲理」、「品德修養」、「讀書學習」、「理想立志」,從最根本的人生課題,推衍到知識、立志,此群組以「個人」為主。
第二群組是「處世態度與社會教化」,轄分六大類型,依次為「待人處世」、「安邦治國」、「公權人權」、「徵拔人才」、「工作休閒」、「環境教化」,從人際交流開始,廣延至治國、公權力等議題;以及拔擢人才,到工作休閒,再論環境教化。此群組以「個人與團體互動」為主。
第三群組是「感物生情與情景交融」,轄分兩大類型,依次為「時空記敘」、「感情抒發」,著重個人對宇宙萬物的敘事,與表達情意。這是記敘文、抒情文體,此群組以「人類對萬物感悟」為主。
第四群組是「經驗分享與學以致用」,是通用於前面群組的輔群組,轄分三大類型。依次是「經驗分享」、「專業知能」、「綜合融通」,分別著重在「個人經驗」、「專業能力」、「原則性與抽象性的思考」。此群組以「個人思維與經驗能力」為主。
掌握十五個分類之後,就可進入各章的每一節,略述如下。
1. 「話說類型」。這是各類型題目的「題解」,界定該類型的題旨範疇,並分析出不同的小類,以及說明解題的方法。
此外,有些精采的中國哲學流派、概念,也融入「話說類型」,既可當作人生課題,待人應物的思考,也有助於深化解題,而不拘於字面意義。分別撰寫於:第一章,論人的價值。第二章,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善惡論、理欲論。第五章,公私、義利之辨。第七章的情、理、法的關係。第十五章的經權論、知行論等。最末則以「重點摘要」的方式,扼要提點「話說類型」之要義。
2. 「名言典故集錦」。除「經驗分享類」以外,各類型之下都依時代先後,舉列三十條名言、典故,總計四百二十條。取材廣及經史子集各部,以及基礎常見的文言文。部分敘事性、寓言性、啟發性者,則以「細說典故」、「白話典故」列於該條目之下,提供更多節錄、徵引的選擇。
3. 「考古大觀園」。根據考選部網站公布的國文考科的作文,從民國82年開始,將二十餘年間的考題按類、按出題年分之順序編排,讓讀者能熟稔各種考題的出題模式與變化。
唯試題分類以我的觀念為準。讀者可依個人理解,排列到自己認可的類型。此無關是非正誤,因為,詮釋題目的主控權在寫作者本身,道理能說得通,觀點、論證能說服他人就好,萬勿受制於一隅,比方說:「天生我才(材)必有用」這個題目,該屬於「人生哲理類」?還是「徵拔人才類」?對身心障礙特考的考生,近於前者;對一般考生而言,偏向後者。實質而論,這沒有既定答案,端視如何解題。
4. 「追蹤執行力」。這是融會「考古大觀園」後的總提問,以具體思考、提出如何實踐的方法,可謂是條理化的落實各類題型。Preface
5. 「奇文共賞與評析討論」。
(1) 每類型之下各選錄一至兩篇「奇文共賞」,共十七篇。每篇定在1200-1400字,是國家考試寫作的最大極限。就以往教學經驗,未受過寫作訓練者,六十分鐘的限時寫作,大約能寫出500-700字;經過一般的閱讀、寫作訓練後,約可達800-1200
字;最優秀之才思敏捷者,則有1200-1400字的實力。誠然,字數只是「量」的問題,「質」也要夠格。基本上,這些文章無論是謀篇佈局、構思、例證、文句,都已超乎一般水平。
(2) 每篇文章之後,附有「評析討論」以論其「質」。先舉列「結構分析」,一篇好的論說文,定然層次分明,條縷清晰。其次,再以「總講評」舉列該文優點、可強化之處。縱然是優秀作品,但寫作是無止盡的學習進程,不可能絕對完美,幾近
「吹毛求疵」的講評,希冀能供給新思考、寫作面向,且能理解閱卷者的批閱重點,增進自我實力。
(3) 每類型文章之後,附一「錦囊」呼應各篇作品,每次討論一個寫作要領;也可單獨閱讀,因為每個錦囊與其他佳文環環相扣,倘若能仔細善用,便會發現這些「小撇步」,不只是停留在學寫作,還是指引評析文章優劣的方法。
總之,學習寫作從不是件簡單的事,更不可能一蹴可幾。但所謂的「不簡單」,不是學不好的藉口,而是願意付出多少心力,有沒有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學習,從摹仿開始,但不是抄襲
「摹仿」是學習的開端,清人曾國藩曾說:
不特寫字宜摹仿古人間架,即作文亦宜摹仿古人間架。《詩經》造句之法,無一句無所本。《左傳》之文,多現成句調。⋯⋯即韓、歐、曾、蘇諸巨公之文,亦皆有所摹擬,以成體段。爾以後作文作詩賦,均宜新有摹仿,而後間架可
立,其收效較速,其取徑較便。(曾國藩:《曾文正公家書‧喻紀澤‧咸豐九年三月初三》)
這段文字說得很清楚,學習寫作得從摹仿為先,從簡單的造句到形式、結構之體段,再到一篇文章,我們推崇的唐宋八大家的文章,都可看到仿古痕跡。
我常遇到學生們類似的提問:「為什麼寫作一定要按照某種『公式』?」「我為何不可以有自己的想法?」當然,所謂的文章架構、公式,都不是既定的存在,而是後人推擬出的理想寫作法,用以對讀古文,定然有很多不同。
但是,如果缺乏一基本架構的學習,基礎不穩,又憑什麼談變化?曾國藩說「其收效較速,其取徑較便」,正指出好的摹仿是迅速學習的方便法門,根柢穩固後,才來談變化,講創新。但摹仿不是抄襲,曾聽聞一些錯誤的方法,如:直接抄襲範文,或考前猜題,這都治標不治本。我曾在閱卷場合中,看到內容幾乎一模一樣的卷子,因為背得一樣。尤有甚者,管是什麼題目,背什麼抄什麼,死命硬拗,寫得是牛頭不對馬嘴,荒誕至極。
所以,摹仿前要大量準備寫作材料,與隨便抄襲不同。上述曾國藩提到《詩經》、《左傳》有很多摹仿與引用古人、時人的文句,即是說明取材不苟的態度。
不過,曾國藩的摹仿是以古人「經典」為對象,但時隔世異,學習目標不同,但取一「形似」為基本目標,最基本要撐得出一個好的寫作架構,所以我尤其在乎文章結構的穩妥,也就是曾氏所謂的「間架」。
學寫作,要學帶得走的知識
從事相關教學多年,學生都知道修我的課不輕鬆。第一次上課先釐清所有分類,之後還隨時測驗有無熟記。
自第二次上課到學期末,先利用上課前十五分鐘,分別講授一個類型的題解法,再共同閱讀歷屆考題。課後,視情況與學生條件,給予不同作業,以達自學之目標:或自行按類閱讀、改寫「議題時事例」;或閱讀文言經典,按類抄寫名言、典故;或書寫各類型的「追蹤執行力」。這是寫作前應有的準備,也是上述所謂摹仿前的準備功夫。因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作業本,記錄著學習成長。
當開始寫作,頭一件事,必要求三到五分鐘內擬出基本寫作大綱、欲列舉的例證,而後方可落筆成篇。學習完基礎寫作知識,包括上述的「錦囊」,便要求學生於寫作後,從構思、結構、文辭⋯⋯自行檢討文章的優缺點,條列出問題癥結,而非老師批閱後,將作文塗抹紅通通一片。自學法的優點是讓學生理解批閱者的思考模式、閱讀重點,而後方能自我強化、進步。俗謂:「給魚吃,不如給根釣竿」,正是如此。
我看過很多放棄寫作的學生,經過嚴格要求後,重拾自信,方知「寫作不就那麼回事兒!不是只有作家可以,我一樣行。」也逐漸明白寫作絕非三兩天的工夫,必須經年累月而成;對文章的涵泳與體會,更得用一輩子的人生閱歷、終身學習來體證。那麼,我的工作是指引一個方向,至於知識涵養,寫作功力的深淺,端看個人勤奮程度而定。
歷經這番「折磨」,走出課堂後的學生們,不僅會寫,還懂得鑑別良窳,更能教別人寫作,這就是帶得走的知識。也可想而知,為何補習寫作的成果有限。因為功夫要自己紮根,不經一番努力,何來梅花撲鼻香?書寫這本書,核心目的是國家考試,何嘗不是提供如何增進閱讀、寫作的方法,實是一舉數得。
致謝
完成這本書,是場長期奮戰的過程,很感謝家人無盡的包容與支持,讓我心無旁鶩的撰書。東吳大學中文系羅麗容教授,是開啟我作文教學的啟蒙師,將畢生「絕學」傳承給我,也為本書贈寫書序並於書寫過程中,提供許多寶貴意見;我的業師,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張壽安研究員,長期以來磨練我的寫作技能,鍛鍊了我對評析文章的敏銳度;台灣警察專科學校的李蓬齡教授、輔仁大學進修部主任趙中偉教授、中文系系主任孫永忠教授,無私的分享、指點,讓我能吸收到前輩們的經驗與智慧;同事莊蕙菁、黃笠寧小姐,在我多頭忙碌時,協助打字、提供許多資源。以上諸多師友,都要致上最誠摯的感謝。
同時,我曾教過的警專、輔大、東吳、世新的學生們,你們認真的學習,勇於發問,都是激發思考、創發、解決問題的源泉活水,我們並肩走過一條長遠的學習之路,「教學相長」莫過如此吧!還有林依慈在內,共十餘位提供佳文的寫作者,這些曾是我的學生,願意在百忙之中撰寫、修改文章,在此一併致上謝意。最後,僅將本書獻給所有讀者,書中有疏漏之處,懇請見諒,也請不吝指正、交流。
李智平
謹識於台北
中華民國一零二年七月十三日
寫在書前
寫作很難?
寫作很難,這是許多人共有的經驗。長久以往,總是將「寫作課」附屬於國文課之下,未曾獨立教學。既少了文體、文類的觀念,更缺乏寫作方法的建構,以至於章法結構混亂,構思內容空洞,文句啼笑皆非。於是,寫作成為心中的痛。
寫作是人際溝通的重要管道,平日生活中的記敘、抒情;應對進退的書信、公文、自傳、簡報⋯⋯之應用文書;論辨、說明的論說文,到專業報告、論文,無不屬於此範疇,實是身為現代知識分子必備的基礎技能,不容小覷。
從各類升學考,國中升高中,大專院校、碩博士班入學考;再到...
目錄
羅序: 蟲文鳥篆應有價,不信文風喚不回─
一種值得推薦的作文教學法
寫在書前(代自序)
PART 1 個人修養與知識提升
第一章 人生哲理類 2
第一節 話說類型 2
第二節 名言典故集錦 3
第三節 考古大觀園 23
第四節 追蹤執行力 28
第五節 奇文共賞與評析討論 28
一、奇文共賞 28
二、評析討論 31
三、第一錦囊:面面俱到的「三W結構」 32
第二章 品德修養類 34
第一節 話說類型 34
第二節 名言典故集錦 40
第三節 考古大觀園 54
第四節 追蹤執行力 63
第五節 奇文共賞與評析討論 64
一、奇文共賞 64
二、評析討論 66
三、第二錦囊:論兩造關係的「雙軌題」 67
第三章 讀書學習類 70
第一節 話說類型 70
第二節 名言典故集錦 71
第三節 考古大觀園 88
第四節 追蹤執行力 92
第五節 奇文共賞與評析討論 92
一、奇文共賞 92
二、評析討論 94
三、第三錦囊:需拓延增量的「單軌題」 96
第四章 理想立志類 98
第一節 話說類型 98
第二節 名言典故集錦 99
第三節 考古大觀園 113
第四節 追蹤執行力 118
第五節 奇文共賞與評析討論 119
一、奇文共賞 119
二、評析討論 121
三、第四錦囊:具廣度的「議題時事例」 122
PART 2 處世態度與社會教化
第五章 待人處世類 126
第一節 話說類型 126
第二節 名言典故集錦 128
第三節 考古大觀園 142
第四節 追蹤執行力 149
第五節 奇文共賞與評析討論 149
一、奇文共賞 149
二、評析討論 152
三、第五錦囊:需凝練聚焦的「多軌題」(一) 153
第六章 安邦治國類 155
第一節 話說類型 155
第二節 名言典故集錦 156
第三節 考古大觀園 170
第四節 追蹤執行力 176
第五節 奇文共賞與評析討論 176
一、奇文共賞(一) 176
二、評析討論(一) 178
三、奇文共賞(二) 180
四、評析討論(二) 182
五、第六錦囊:需凝練聚焦的「多軌題」(二) 184
第七章 公權人權類 185
第一節 話說類型 185
第二節 名言典故集錦 186
第三節 考古大觀園 197
第四節 追蹤執行力 206
第五節 奇文共賞與評析討論 206
一、奇文共賞 206
二、評析討論 209
三、第七錦囊:前人智慧下的「歷史例」 210
第八章 徵拔人才類 212
第一節 話說類型 212
第二節 名言典故集錦 213
第三節 考古大觀園 227
第四節 追蹤執行力 230
第五節 奇文共賞與評析討論 230
一、奇文共賞 230
二、評析討論 233
三、第八錦囊:縝密思考的「依點論述」 234
第九章 工作休閒類 237
第一節 話說類型 237
第二節 名言典故集錦 238
第三節 考古大觀園 247
第四節 追蹤執行力 249
第五節 奇文共賞與評析討論 250
一、奇文共賞 250
二、評析討論 252
三、第九錦囊:總結與延伸式的「結語」 253
第十章 環境教化類 256
第一節 話說類型 256
第二節 名言典故集錦 257
第三節 考古大觀園 268
第四節 追蹤執行力 274
第五節 奇文共賞與評析討論 275
一、奇文共賞 275
二、評析討論 277
三、第十錦囊:反不反面的「論述態度」 278
PART 3 感物生情與情景交融
第十一章 時空記敘類 282
第一節 話說類型 282
第二節 名言典故集錦 286
第三節 考古大觀園 300
第四節 奇文共賞與評析討論 301
一、奇文共賞 301
二、評析討論 303
三、第十一錦囊:引導命題的釋題方法 304
第十二章 感情抒發類 306
第一節 話說類型 306
第二節 名言典故集錦 308
第三節 考古大觀園 322
第四節 奇文共賞與評析討論 324
一、奇文共賞 324
二、評析討論 326
三、第十二錦囊:毋再勸世勵志唱高調 327
PART 4 經驗分享與學以致用
第十三章 經驗分享類 332
第一節 話說類型 332
第二節 考古大觀園 335
第三節 奇文共賞與評析討論 345
一、奇文共賞 345
二、評析討論 347
三、第十三錦囊:避忌出現的「例證種類」 350
第十四章 專業知能類 352
第一節 話說類型 352
第二節 名言典故集錦 353
第三節 考古大觀園 364
第四節 追蹤執行力 378
第五節 奇文共賞與評析討論 379
一、奇文共賞 379
二、評析討論 381
三、第十四錦囊:論說文如何「引經據典」 382
第十五章 綜合融通類 384
第一節 話說類型 384
第二節 名言典故集錦 386
第三節 考古大觀園 397
第四節 追蹤執行力 399
第五節 奇文共賞與評析討論 400
一、奇文共賞(一) 400
二、評析討論(一) 402
三、奇文共賞(二) 403
四、評析討論(二) 406
五、第十五錦囊:正向負向的「平行論證」 407
附錄1:十五種作文類型之簡明題解 409
附錄2:高級中學「國文」從95暫綱,98課綱,到101新課綱之基本文言文選 411
羅序: 蟲文鳥篆應有價,不信文風喚不回─
一種值得推薦的作文教學法
寫在書前(代自序)
PART 1 個人修養與知識提升
第一章 人生哲理類 2
第一節 話說類型 2
第二節 名言典故集錦 3
第三節 考古大觀園 23
第四節 追蹤執行力 28
第五節 奇文共賞與評析討論 28
一、奇文共賞 28
二、評析討論 31
三、第一錦囊:面面俱到的「三W結構」 32
第二章 品德修養類 34
第一節 話說類型 34
第二節 名言典故集錦 40
第三節 考古大觀園 54
第四節 追蹤執行力 63
第五節 奇文共賞與評析討論 64
一、奇文共賞 64
二、評...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48頁開數:20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