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文」是古代總集處理文學體類區分時,針對數量相對不多、特徵亦相對不明的作品,匯聚於一處時所使用的類名。其「雜文」名稱首見於劉勰《文心雕龍》,後來歷代總集或文論之中,「雜文」的範圍與其中對象,並不盡同。本文以《文心雕龍》及《文苑英華》為兩端,探討自六朝至於宋代「雜文」的演變;概要言之,凡歸類於「雜文」者,多是文學史上新出現,且實際應用功能較為薄弱的文學體類。然則,「雜文」範圍與內涵具動態特徵,其演變實又牽涉文體發展、文體批評、文藝理論等等諸多層次,當是探討中國文學批評之時,值得學者重視的議題。
作者簡介:
郭章裕
學歷──
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
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
輔仁大學中文系學士
專長領域──
賦學、漢魏六朝文藝批評、文體演變史
指導教授──
簡宗梧 博士
目錄
第一章、緒 論
第一節 問題之發現與研究範圍之釐清
第二節 研究成果的審視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徑路
第二章、《文心雕龍》〈雜文〉析論
第一節 「雜」之文學觀念溯源
第二節 《文心雕龍》〈雜文〉主要體類之一 ──「對問」
第三節 《文心雕龍》〈雜文〉主要體類之二 ──「七」
第四節 《文心雕龍》〈雜文〉主要體類之三 ──「連珠」
第五節 〈雜文〉的意義
第六節 結語
第三章、《文苑英華》「雜文」中的「賦體雜文」與「箴體雜文」
第一節 「賦體雜文」析論
第二節 「箴體雜文」析論
第三節 結語
第四章、《文苑英華》「雜文」中的「論體雜文」與「記體雜文」
第一節 「論體雜文」析論
第二節 「記體雜文」析論
第三節 結語
第五章、《文苑英華》「雜文」中的「雜著」及「越界文體」
第一節 《文苑英華》「雜文」中的「雜著」
第二節 「越界文體」
第三節 結語
第六章、「雜文」範圍內對象的演變
第一節 「賦體雜文」對象的演變
第二節 「雜文」範圍內其他體類的出現
第三節 結語
第七章、結 論
參考書目
第一章、緒 論
第一節 問題之發現與研究範圍之釐清
第二節 研究成果的審視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徑路
第二章、《文心雕龍》〈雜文〉析論
第一節 「雜」之文學觀念溯源
第二節 《文心雕龍》〈雜文〉主要體類之一 ──「對問」
第三節 《文心雕龍》〈雜文〉主要體類之二 ──「七」
第四節 《文心雕龍》〈雜文〉主要體類之三 ──「連珠」
第五節 〈雜文〉的意義
第六節 結語
第三章、《文苑英華》「雜文」中的「賦體雜文」與「箴體雜文」
第一節 「賦體雜文」析論
第二節 「箴體雜文」析論
第三節 結語
...
商品資料
出版社:致知學術出版日期:2015-01-29ISBN/ISSN:9789865681296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96頁開數:14.8x21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