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近藤正己
定價:NT$ 650
優惠價:88 折,NT$ 572
已售完,補貨中
臺灣如何在日本殖民統治之下被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
在戰後又為何走向「光復」,而非「獨立」?本書以史家的眼光提出最精到的說明。
本書的中譯雖屬「遲來」,卻恰好證實近二十年之相關研究,無一超越本書。
本書是第一部對日治臺灣後期的戰時社會與政治,作系統性、全面性的研究之作。作者近藤正己教授不取前人慣常從日本帝國主義軍事失敗的角度,而是從「殖民地本身」的視角探討日本殖民統治的崩潰。本書指出,戰時的「總力戰」(總體戰)體制對殖民地臺灣的全面動員,是殖民統治崩潰的重要因素。
全書分為兩部(上、下冊),共十章,含圖表107個。第一部「戰時的殖民地統治結構」(第1章至第6章),論述臺灣自1930年代捲入總力戰體制的過程:臺灣軍部勢力抬頭、總督府南進,以及殖民政府如何從「人心」動員開始,把「人力與人命」驅至戰場,最後皇民化運動導致「殖民地主義的終結」。第二部「臺灣光復運動的展開」(第7章至第10章),則轉向追蹤在中國的臺灣人抗日政治勢力──臺灣義勇隊、中國國民黨臺灣黨部、臺灣革命同盟會,以及其重要人物如宋斐如、李友邦、翁俊明……,以了解為何臺灣在殖民地崩潰時,是走向「光復」而非「獨立」。作者在全書之兩部分別從日本在臺灣的殖民地戰時統治,以及臺灣人在中國進行的抗日運動這兩個深具歷史意義的面向,探究日本在臺灣殖民統治崩潰的完整樣貌。
豐富史料的運用,為本書另一特點。書中使用的第一手檔案文獻、公私文書,極為全面且多元,諸如日本內務省、外務省、臺灣總督府的各類檔案與文書,戶籍簿,中日文雜誌、報紙,相關人的日記、當事人訪談紀錄……綜觀全書,本書既有宏觀理論建構,亦有微觀精采描述,其詮釋觀點建立在紮實深厚的史料基礎之上。
閱讀本書,讀者定可感受到作者細究人事物的來龍去脈及其運用史料的細膩功力。特別是論及皇民化運動部分,揭示殖民政府是如何執行集體移住、改姓名、待遇改善、精神教化、軍夫動員等措施,以及其過程及成效,使讀者得以全面了解日本的皇民化措施,對臺灣當時及其後來所帶來的廣大影響。
本書的日文版自1996年出版後,就因其分析觀點與方法論一向為學界所重視,迄今仍為該研究領域的重要代表著作,為臺日雙方學術界設下深具指標意義的標竿。有評者認為,在此研究議題上,尚未有「新的研究超過本書」,當為篤論!
作者簡介:
近藤正己
日本筑波大學文學博士,現為日本近畿大學文藝學部文化‧歷史學科主任教授,講授日本近現代史。其研究領域是以臺灣為中心的日本殖民地史。其著作有《總力戰與臺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殖民者的戰爭經驗──總督政治下的臺灣〉、《內海忠司日記1928-1939──日本帝國的官僚與殖民地臺灣》、《內海忠司日記1940-1945──總力戰體制下的臺灣與殖民地官僚》等。
譯者簡介:
林詩庭
臺南人,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畢,日本北海道大學法學碩士。大學時期即開始學術論文的日文翻譯;赴日留學後定居日本,持續從事英、日文筆譯及日文口譯工作,現為自由譯者。
名人推薦:
吳密察(臺大歷史系兼任教授)
若林正丈(日本早稻田大學教授)
栗原純(日本東京女子大學教授)
張隆志(中研院臺史所副研究員)
費德廉(美國Reed College教授)
蔡錦堂(臺師大學臺史所副教授)
薛化元(政大臺史所教授兼所長)
聯合推薦
本書第一部不但整體地描繪了1930-1945年,日本帝國中央政府及臺灣現地之總督府的臺灣統治政策與統治實況之推移,也為這15年間的幾個關鍵性政治詞彙,諸如「皇民化」、「改姓名」、「南進」、「志願兵」等,做出了劃時代的研究貢獻。作者在第二部則克服史料稀少的限制,特具慧眼地梳理了1930年代臺灣島內之抗日運動無法展開之後,臺灣人改而在中國進行的抗日努力及其派系脈絡。
此書出版至今雖已近二十年,但仍是研究日本殖民時代後期臺灣史的必讀鉅著。
――吳密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
近藤正己教授在本書「第一部 戰時的殖民地統治結構」實證地敘述了日本殖民政府之支配體制透過實施改姓名、徵兵制度而強化的過程,及此一支配體制因日本戰敗而崩壞的歷程。本書「第二部 臺灣光復運動的展開」則分析了在中國大陸展開「解放」臺灣的胎動,和決定戰後臺灣之面貌的諸政治勢力的動向。本書不但是理解戰爭時期,也是理解戰後臺灣的正規研究書,非常值得推薦。
――栗原純(日本東京女子大學現代教養學部人文學科教授)
本書是迄今關於日治後期臺灣史及戰爭動員體制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學術論著。全書以「同化」和「光復」為分析主軸,結合日本內閣檔案《公文類聚》等公私文書、《吳新榮日記》等個人史料、以及前臺籍日本兵的口述訪談,嚴謹而綿密地重建日本帝國總力戰體制的形成背景、運作實況與崩解過程。研究視野也由臺灣本島和南方戰場,拓展至臺灣人在中國大陸的抗日及光復運動。書中關於臺灣軍部勢力、總督府南進政策、漢人與原住民的皇民化政策、以及戰時人力動員等篇章,早已成為學界先驅性研究範例。
本書萌芽於作者留學期間,即本土歷史研究仍為政治禁忌的70年代晚期臺灣,完成於殖民地史研究重獲學界重視的90年代日本。如今本書中譯本在出版近二十年後終於問世,實為一則遲來的喜訊!期待本書的中文讀者能深入理解書中對戰爭與殖民地統治、臺灣人的戰爭經驗,以及戰後政權轉移過程等重要議題的學術洞見,從而提升對於臺灣近現代歷史的知識素養及討論水平。
――張隆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主任)
在本書出版近二十年後的今日,重讀臺大出版中心的中譯本,更能了解為何當年此書一出版即被譽為臺灣史研究領域的佳作。本書作者近藤正己教授在同輩研究者眼中,是有名的「資料狂」,他在官方檔案與私人文書不易取得的1980年代,卻能網羅如此豐富的日本公文書(中央政府、陸海軍、臺灣總督府各方的檔案)、中國國民黨檔案以及各國之報刊、私文書等資料,確實令人敬佩。
雖然近藤教授晚近也陸續出版了其他關於「皇民化」、改姓名、臺灣軍夫等總力戰時代各主題的好書,但其所著之《總力戰與臺灣》迄今仍是唯一能夠讓我們整體地了解日本殖民政府之總力戰政策內容及其如何在臺灣實現,以及對於臺灣未來發展有何重大影響的傑作。本書同時也說明了當年在中國的臺籍人士所進行的抗日運動,在戰後臺灣的影響。
本書確實是必讀的好書!
――費德廉(美國Reed College歷史系教授)
關於戰爭體制下的研究,以及在中國大陸之臺灣義勇隊等抗日運動的探討,近藤正己教授的這部大作,一直都是臺日雙方學術界重要的先驅和標竿。原著作日文本出版於1996年,18年後中譯本問世。現今眾多史料已經數位化,諸多資料庫亦公開方便使用,但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史料蒐集不易,作者透過種種努力蒐尋出許多坊間難以見到的公私文書和史料,再經獨特的觀察角度、分析手法以及口述訪談,建構出這部歷久彌新、深具價值的著作。
――蔡錦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
本書是近藤正己教授的成名作,也是理解臺灣從進入「總力戰」體制到臺灣「光復」歷史發展脈絡的經典之作。
本書以臺灣的「總力戰」為核心,對此做了歷史條件的檢討。一方面呈現推動「總力戰」的軍事制度發展;另一方面則討論「南進」政策的歷史演變,凸顯了此政策的歷史脈絡與內涵多面性。至於「總動員」的部分,則對從精神動員到軍事動員、從漢人到原住民,進行了全面而多面向的討論。本書指出,日本殖民政策在「總動員」展開過程中的修正,是認識日治晚期的統治面貌所不容忽視的課題。
相對於日本殖民政府在臺灣的「總動員」,企圖脫離日本統治的臺灣抗日菁英則大多投入中國政府的「抗日」陣營。日本在二次大戰失敗後,其在臺灣的殖民體制崩解,而臺籍抗日菁英與國民政府的互動,則影響了臺灣歷史的發展方向。與一般殖民地於戰後紛紛自決獨立不同,臺灣反而是被國民政府接收宣布「光復」。
――薛化元(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59折381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徵求價 | 數量 |
1折以下 | 1 |
2折 | 6 |
3折 | 3 |
4折 | 7 |
5折 | 53 |
6折 | 2 |
7折 | 25 |
7折以上 | 7 |
8折以上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近藤正己
優惠價: 88 折, NT$ 572 NT$ 650
已售完,補貨中
臺灣如何在日本殖民統治之下被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
在戰後又為何走向「光復」,而非「獨立」?本書以史家的眼光提出最精到的說明。
本書的中譯雖屬「遲來」,卻恰好證實近二十年之相關研究,無一超越本書。
本書是第一部對日治臺灣後期的戰時社會與政治,作系統性、全面性的研究之作。作者近藤正己教授不取前人慣常從日本帝國主義軍事失敗的角度,而是從「殖民地本身」的視角探討日本殖民統治的崩潰。本書指出,戰時的「總力戰」(總體戰)體制對殖民地臺灣的全面動員,是殖民統治崩潰的重要因素。
全書分為兩部(上、下冊),共十章,含圖表107個。第一部「戰時的殖民地統治結構」(第1章至第6章),論述臺灣自1930年代捲入總力戰體制的過程:臺灣軍部勢力抬頭、總督府南進,以及殖民政府如何從「人心」動員開始,把「人力與人命」驅至戰場,最後皇民化運動導致「殖民地主義的終結」。第二部「臺灣光復運動的展開」(第7章至第10章),則轉向追蹤在中國的臺灣人抗日政治勢力──臺灣義勇隊、中國國民黨臺灣黨部、臺灣革命同盟會,以及其重要人物如宋斐如、李友邦、翁俊明……,以了解為何臺灣在殖民地崩潰時,是走向「光復」而非「獨立」。作者在全書之兩部分別從日本在臺灣的殖民地戰時統治,以及臺灣人在中國進行的抗日運動這兩個深具歷史意義的面向,探究日本在臺灣殖民統治崩潰的完整樣貌。
豐富史料的運用,為本書另一特點。書中使用的第一手檔案文獻、公私文書,極為全面且多元,諸如日本內務省、外務省、臺灣總督府的各類檔案與文書,戶籍簿,中日文雜誌、報紙,相關人的日記、當事人訪談紀錄……綜觀全書,本書既有宏觀理論建構,亦有微觀精采描述,其詮釋觀點建立在紮實深厚的史料基礎之上。
閱讀本書,讀者定可感受到作者細究人事物的來龍去脈及其運用史料的細膩功力。特別是論及皇民化運動部分,揭示殖民政府是如何執行集體移住、改姓名、待遇改善、精神教化、軍夫動員等措施,以及其過程及成效,使讀者得以全面了解日本的皇民化措施,對臺灣當時及其後來所帶來的廣大影響。
本書的日文版自1996年出版後,就因其分析觀點與方法論一向為學界所重視,迄今仍為該研究領域的重要代表著作,為臺日雙方學術界設下深具指標意義的標竿。有評者認為,在此研究議題上,尚未有「新的研究超過本書」,當為篤論!
作者簡介:
近藤正己
日本筑波大學文學博士,現為日本近畿大學文藝學部文化‧歷史學科主任教授,講授日本近現代史。其研究領域是以臺灣為中心的日本殖民地史。其著作有《總力戰與臺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殖民者的戰爭經驗──總督政治下的臺灣〉、《內海忠司日記1928-1939──日本帝國的官僚與殖民地臺灣》、《內海忠司日記1940-1945──總力戰體制下的臺灣與殖民地官僚》等。
譯者簡介:
林詩庭
臺南人,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畢,日本北海道大學法學碩士。大學時期即開始學術論文的日文翻譯;赴日留學後定居日本,持續從事英、日文筆譯及日文口譯工作,現為自由譯者。
名人推薦:
吳密察(臺大歷史系兼任教授)
若林正丈(日本早稻田大學教授)
栗原純(日本東京女子大學教授)
張隆志(中研院臺史所副研究員)
費德廉(美國Reed College教授)
蔡錦堂(臺師大學臺史所副教授)
薛化元(政大臺史所教授兼所長)
聯合推薦
本書第一部不但整體地描繪了1930-1945年,日本帝國中央政府及臺灣現地之總督府的臺灣統治政策與統治實況之推移,也為這15年間的幾個關鍵性政治詞彙,諸如「皇民化」、「改姓名」、「南進」、「志願兵」等,做出了劃時代的研究貢獻。作者在第二部則克服史料稀少的限制,特具慧眼地梳理了1930年代臺灣島內之抗日運動無法展開之後,臺灣人改而在中國進行的抗日努力及其派系脈絡。
此書出版至今雖已近二十年,但仍是研究日本殖民時代後期臺灣史的必讀鉅著。
――吳密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
近藤正己教授在本書「第一部 戰時的殖民地統治結構」實證地敘述了日本殖民政府之支配體制透過實施改姓名、徵兵制度而強化的過程,及此一支配體制因日本戰敗而崩壞的歷程。本書「第二部 臺灣光復運動的展開」則分析了在中國大陸展開「解放」臺灣的胎動,和決定戰後臺灣之面貌的諸政治勢力的動向。本書不但是理解戰爭時期,也是理解戰後臺灣的正規研究書,非常值得推薦。
――栗原純(日本東京女子大學現代教養學部人文學科教授)
本書是迄今關於日治後期臺灣史及戰爭動員體制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學術論著。全書以「同化」和「光復」為分析主軸,結合日本內閣檔案《公文類聚》等公私文書、《吳新榮日記》等個人史料、以及前臺籍日本兵的口述訪談,嚴謹而綿密地重建日本帝國總力戰體制的形成背景、運作實況與崩解過程。研究視野也由臺灣本島和南方戰場,拓展至臺灣人在中國大陸的抗日及光復運動。書中關於臺灣軍部勢力、總督府南進政策、漢人與原住民的皇民化政策、以及戰時人力動員等篇章,早已成為學界先驅性研究範例。
本書萌芽於作者留學期間,即本土歷史研究仍為政治禁忌的70年代晚期臺灣,完成於殖民地史研究重獲學界重視的90年代日本。如今本書中譯本在出版近二十年後終於問世,實為一則遲來的喜訊!期待本書的中文讀者能深入理解書中對戰爭與殖民地統治、臺灣人的戰爭經驗,以及戰後政權轉移過程等重要議題的學術洞見,從而提升對於臺灣近現代歷史的知識素養及討論水平。
――張隆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主任)
在本書出版近二十年後的今日,重讀臺大出版中心的中譯本,更能了解為何當年此書一出版即被譽為臺灣史研究領域的佳作。本書作者近藤正己教授在同輩研究者眼中,是有名的「資料狂」,他在官方檔案與私人文書不易取得的1980年代,卻能網羅如此豐富的日本公文書(中央政府、陸海軍、臺灣總督府各方的檔案)、中國國民黨檔案以及各國之報刊、私文書等資料,確實令人敬佩。
雖然近藤教授晚近也陸續出版了其他關於「皇民化」、改姓名、臺灣軍夫等總力戰時代各主題的好書,但其所著之《總力戰與臺灣》迄今仍是唯一能夠讓我們整體地了解日本殖民政府之總力戰政策內容及其如何在臺灣實現,以及對於臺灣未來發展有何重大影響的傑作。本書同時也說明了當年在中國的臺籍人士所進行的抗日運動,在戰後臺灣的影響。
本書確實是必讀的好書!
――費德廉(美國Reed College歷史系教授)
關於戰爭體制下的研究,以及在中國大陸之臺灣義勇隊等抗日運動的探討,近藤正己教授的這部大作,一直都是臺日雙方學術界重要的先驅和標竿。原著作日文本出版於1996年,18年後中譯本問世。現今眾多史料已經數位化,諸多資料庫亦公開方便使用,但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史料蒐集不易,作者透過種種努力蒐尋出許多坊間難以見到的公私文書和史料,再經獨特的觀察角度、分析手法以及口述訪談,建構出這部歷久彌新、深具價值的著作。
――蔡錦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
本書是近藤正己教授的成名作,也是理解臺灣從進入「總力戰」體制到臺灣「光復」歷史發展脈絡的經典之作。
本書以臺灣的「總力戰」為核心,對此做了歷史條件的檢討。一方面呈現推動「總力戰」的軍事制度發展;另一方面則討論「南進」政策的歷史演變,凸顯了此政策的歷史脈絡與內涵多面性。至於「總動員」的部分,則對從精神動員到軍事動員、從漢人到原住民,進行了全面而多面向的討論。本書指出,日本殖民政策在「總動員」展開過程中的修正,是認識日治晚期的統治面貌所不容忽視的課題。
相對於日本殖民政府在臺灣的「總動員」,企圖脫離日本統治的臺灣抗日菁英則大多投入中國政府的「抗日」陣營。日本在二次大戰失敗後,其在臺灣的殖民體制崩解,而臺籍抗日菁英與國民政府的互動,則影響了臺灣歷史的發展方向。與一般殖民地於戰後紛紛自決獨立不同,臺灣反而是被國民政府接收宣布「光復」。
――薛化元(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1折以下 | 1 |
2折 | 6 |
3折 | 3 |
4折 | 7 |
5折 | 53 |
6折 | 2 |
7折 | 25 |
7折以上 | 7 |
8折以上 | 1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59折381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