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德慧
定價:NT$ 360
優惠價:79 折,NT$ 284
優惠截止日:至2024年12月20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1
宗教療癒發生在有別於現實的「他界」,這一直是余德慧教授的主張,而他全部關於療癒的思考,也是從「how」的角度不斷探問進抵他界的各種徑路之機巧,並對不同修行的「境界」進行現象學描述。本書分為輯一與輯二,各自是余德慧教授在不同時期對於同一問題意識的不同思索。
「輯一、現實之非」整理自2007年余教授在心靈工坊文化公司的四次私塾講座:「從後現代觀點看心靈療癒」。余教授以自身經驗作為理解的引渡,從夢幻空間、無為之道、生命美學、柔適照顧等議題,探討「非現實」的性質及進入方式。
「輯二、幻化生成」是2012年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的「宗教療癒」課程錄音謄稿,為余教授最後的研究成果。余教授對「療癒」的思索,從早期的詮釋現象心理學,到後來的身體轉向,研究思路幾經轉折,最終通過法國後現代哲學家德勒茲(G. Deleuze)「純粹內在性」的思想洗禮,發展出獨特的宗教療癒論述。余教授如同德勒茲,是一位繁複概念的生產者,他們都以新的概念工具箱,提取符合脈絡的器用之道,以解除既有學科界限,引導我們進入個人存在的核心體驗,去看見超越的∕超驗的啟悟之可能。
余教授後期對於宗教療癒的關懷,毋寧是古老心理學的歸返;他的宗教療癒與生命超越路線,解除教門的教義視野,穿越不同的認識論界限,以無目的之目的,激發讀者在解疆域後的游牧活動,尋找自身的修行療癒之道。
作者簡介:
余德慧教授
1951.1.10――2012.9.7
台灣屏東人,台灣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曾任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教授、東華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現更名為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創系主任、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主要教授:本土心理學、文化心理學、人文諮商、宗教現象學、宗教療癒等課程。
余德慧是台灣心理學界的另類份子,才情出眾,學通古今,曾任台灣第一本人文心理雜誌《張老師月刊》總編輯,擔任總編輯期間,開創新穎的本土心理學研究領域,多次榮獲行政院新聞局頒發的雜誌類金鼎獎。他在《張老師月刊》撰寫的刊頭文章,至今仍令人印象深刻,其優美的文學作品《生命夢屋》、《情話色語》、《觀山觀雲觀生死》、《生命宛若幽靜長何》、《生命史學》、《生死無盡》均由此集結成書。他同時擔任張老師出版社總顧問,暢銷書《前世今生》、《西藏生死書》的出版即出於他的策劃。
2000年成立的心靈工坊文化公司,余德慧是主要的催生者之一,並擔任諮詢顧問召集人,將身心靈整體療癒的觀念帶進出版界,引進探討生病心理學的《病床邊的溫柔》、省思醫療倫理的《醫院裡的哲學家》、探究生命終極關懷的《道德的重量》,以及他最珍愛的靈性療癒經典《好走:臨終時刻的心靈轉化》等前衛好書。他在人文臨床、生死學、臨終照護、宗教療癒的創作也非常豐富,中晚期的重要著作有:《詮釋現象心理學》、《生死學十四講》、《台灣巫宗教的心靈療癒》、《臨終心理與陪伴研究》等。其重要書評,則在其逝世一週年時,集結成《生命詩情》。
2012年9月7日,在愛妻顧瑜君教授及慈濟醫療團隊的柔適照顧之下,浸潤在靈性恩寵之中,泰然離世。
名人推薦:
宗教對余德慧來說,不是教條的信奉,而是生命的真誠相與;不斷的投入與超越,不斷的幻化與超越,空無的處所呈現了生命的真實,邁向終極的療癒。
――林安梧
余德慧教授說出了我們自己,那個我們尚未認識的自己。讀者要理解的,並非余德慧教授的思想內容,而是自己屬於人的存在根本經驗。
――李維倫
余老師是「負傷的學人」(wounded scholar),他以生命智慧歷練成就教材。由於余老師的跨領域哲學素養、解疆域的行動、充滿詩性的語言、帶有藝術神祕氣息但又不失科學眼光的複合經驗,使本書不但具說服力,更可使讀者融入自身的深度體驗或日常生活。
――林耀盛
〔推薦〕聯合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王心運(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副教授)
汪文聖(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
宋文里(輔仁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余安邦(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李維倫(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教授)
林安梧(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元亨書院創辦人)
林耀盛(政治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黃冠閔(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
彭榮邦(慈濟大學人類發展學系助理教授)
楊儒賓(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楊凱麟(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
鄧美玲(氣機導引身體教育工作者、《遠離悲傷》作者)
蔡錚雲(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
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盧蕙馨(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
龔卓軍(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副教授)
在存在的根本處奮鬥 / 李維倫
一、
二〇〇六年六月二十四日在東華大學的退休講座,余德慧教授準備了一百六十套自己的作品並親筆簽名送給參加講座的朋友,但仍然不足於現場的人數。余教授在會上說:「我把大家的名字寫一遍,覺得自己做為大家的mediator的任務就告一段落了。」
余德慧教授說的mediator到底是什麼意思?
後來余教授過世後,我再一次閱讀他的《台灣巫宗教的心靈療遇》一書時,我突然明白了。當時我寫下:
余老師描述了經驗,他是現象學家,他抵達了經驗的核心;
也就如此,他說出了我們自己,那個我們尚未認識的自己。
He is the mediator who mediates us to the life every one of us belongs to.
想來余德慧教授對於學問探索,是他自己的興趣,也是追問著人類存在的經驗核心,並且中介(mediate)著師友學生回到人所屬的生命經驗根本處。
上面的這段話其實也可以用來說明余德慧教授的作品跟讀者之間的一種特別關係:人們多半感到余教授的文字朦朧而難以捉摸,但在品嚐過生命浮沉滋味後,卻經常在他的字裡行間獲得被瞭解的安慰。余德慧教授所目擊而寫下的,是人的存在(existence)經驗,是每一個人活著的核心可能性,但卻也是每一個人眼光穿視而過,視而不見的存在核心。
心靈工坊的編輯來信邀我為這本集結余德慧教授生前最後幾年授課講座內容的《宗教療癒與生命超越經驗》一書寫序時,特別希望我為讀者引導理解余德慧教授的思想內容,我想是因為余教授思想「朦朧難以捉摸」。然而如我前面所述:「他說出了我們自己,那個我們尚未認識的自己」,那麼讀者要理解的,並非余德慧教授,而是自己屬於人的存在根本經驗。
二、
在這本書中,余德慧教授要帶我們去看到的,是什麼樣的存在經驗地帶呢?那樣的地帶,在本書中余德慧教授將之命名為「非現實」。「非現實」不是虛空,而是「現實」之非,就是「現實」的盡頭之後,或說「現實」破裂之後。可是有人會問:「現實」怎麼有盡頭?怎麼會破裂?我們眼前所見的「現實」,我們賴以生活的「現實」不就是最根本、最穩固的嗎?
答案或許令人遺憾,余德慧教授要我們面對的就是,我們投注予那麼多信任的「現實」,其實不但不是永恆,大多時是來自於遮蔽,甚至是自我欺騙。不過,只要我們知道如何限縮「現實」加諸於我們認識世界與經驗的框架,我們就會開始「看見」、「進入」原本被「現實」所排斥、貶抑的現象地帶。那是不同於「現實秩序」的生命流轉地帶,是比「現實」更加原初根本的地帶。
「這樣說來,『非現實』比『現實』更好、更正確、更值得追求囉!」如果讀者這樣想,那就仍受限於「現實」思考的框架,難以抵達「非現實」的風景。「現實」並非來自事實性(facticity)而是語言的建構。舉例來說,「癌症是生命的敵人」這句話幾乎是絕大部分罹患癌症者的「現實」,在此之上有了各式各樣的藥品、儀器、與醫療作為。然而在「非現實」地帶,「生命」與「癌細胞」卻有完全不同的顯現,兩者不見得互斥。因此,熟練於「非現實」存有經驗的人也就會有不一樣的相應作為。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充滿著如此這般的「語言現實」。「學生中輟現象是要被消滅的」、「進入明星學校標示著成功與優越」,以及「免費的或物超所值的東西是一定要去拿的」等,乃至一般社會道德倫理,都是語意邏輯架構所生產出來的「現實」。除此之外,這樣的「現實」依循著,也主張著,線性時間性(linear temporality),指的是對「過去—現在—未來」依序排列永不改變的信念。在「現實」中的行動如果無法以線性時間來說明前因後果,其可信度與合法性就是可疑的。
相對於「現實」的語言性與線性時間性,「非現實」是影像的與體感的,其中的時間經驗是折疊複合的。「非現實」的性質與進入方式正是余德慧教授研究的重點以及本書的主要內容,就請讀者仔細琢磨,我不在此贅述。要提醒讀者的是,在閱讀這些內容時要盡量限縮「現實」的思考模式,像是「語言是沒有價值的,感受是有價值的」的斷言式理解,恰好背離了「非現實」的存在現象地帶。
那為什麼要拆除「現實」,讓「非現實」透光呢?其實並非有什麼高超的目的,而是人生的不得不然。「非現實」的生命流轉是人生的本,早已瀰漫在我們週遭,只是我們視而不見,或將其誤認為不值一顧之事。然而「現實」最多只能困住我們一時,即使人人認可「死亡是不幸」的「現實」,也無法阻擋我們抵達「死亡」。從「現實」看來,這真是一齣悲劇,終究沒有任何一種治療可以就此封閉死亡的大門。然而,余德慧教授說:「療癒不是一種治療,而是一種看見。」那是一種能夠進入「非現實」的看見,是「死亡」瀕臨所賜予的啟悟通道。本書《宗教療癒與生命超越經驗》描述的就是超越「現實」之療癒的「開」與「覺」。
三、
余德慧教授對於「非現實」存在經驗的追索,正是「死亡」的贈予。余教授一九九五年移居花蓮不久後即進入花蓮慈濟醫院緩醫療病房開始臨終照顧的研究,發現臨終過程中病人從相繼相續的心理狀態中斷,進入另一不同心理性質的現象,他將這個發現稱之為「臨終兩斷階論」。這可說是余德慧教授開始對「非現實」經驗地帶有系統探究的開始。後來他理解到在病房中遇見的「現實」斷裂經驗地帶並非只出現在臨終過程,而是人們生活底層的原初狀態,從而主張了「存在的兩層次論」。做為一位臨床心理學家,余教授隨之發展出契合於「非現實」存在地帶的心靈撫慰技術,稱之為「柔適照顧」。也就是說,余德慧教授對於「非現實」的探究與人們受苦療癒出路的追尋是源自於「面臨死亡」的經驗而非發展於「朝向健康」的目標。讀者若能將自己置入這樣的倒轉,就比較能夠透過余德慧教授的中介,進入自己存在的核心經驗。
「非現實」對一般人來說雖然幽邈,但當代許多同樣在探索人類存在經驗的學者,如胡塞爾(Edmund Husserl)、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柏格森(Henri Bergson)、德勒茲(Gilles Deleuze)、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畢來德(Jean François Billeter)、與許密茲(Hermann Schmitz)等,都早有所識。對余德慧教授而言,這些學者是他的同路人,同樣在認識人類自身存在經驗的道路上奮鬥,因此也是他對話討論的伙伴。不過,曾有部分學者對於余教授「自由地」引用論述這些思想家的概念感到不安,認為他不尊重他們作品的思想背景與學術脈絡,因此常會錯誤詮釋。但我知道余教授對這樣的批評毫不在意,因為對他來說,把哲學家分門別類是「現實」的操作;而他深入「非現實」地帶,在意的是如何將這些學者的論述還原為人類存在經驗的目擊見證,而不是將他們的話語當成目標來考究。因此,讀者面對余德慧教授作品中論及其他思想家的部分,我會建議還是先以自身的經驗來做為理解的引渡。若有興趣找來出處原著,可以像余教授一般,將哲學論述還原到活著的經驗。有人或許與余教授有不同的領悟,若是如此,就要恭喜這位讀者,已然踏上人類存在經驗的追問之途,跟余德慧教授成為同伴。
人活著,但通常對活著這件事毫無瞭解。余德慧教授採取面對死亡的路徑,在人類存在經驗的根本處奮鬥,為我們捎來生活經驗的核心訊息,說出了我們自己。本書即是余教授這番事業的一個記錄。透過余德慧教授的引渡,台灣的心理治療思考、宗教療癒思考、乃至個人生命的深刻經驗,得以向「非現實」開一扇窗,讓我們有機會悠遊於存有的廣闊之中,獲得我們自己。
本文作者為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教授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68折244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2 |
3折 | 4 |
4折 | 1 |
5折 | 15 |
6折 | 2 |
7折 | 5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余德慧
優惠價: 79 折, NT$ 284 NT$ 360
優惠截止日:至2024年12月20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1
宗教療癒發生在有別於現實的「他界」,這一直是余德慧教授的主張,而他全部關於療癒的思考,也是從「how」的角度不斷探問進抵他界的各種徑路之機巧,並對不同修行的「境界」進行現象學描述。本書分為輯一與輯二,各自是余德慧教授在不同時期對於同一問題意識的不同思索。
「輯一、現實之非」整理自2007年余教授在心靈工坊文化公司的四次私塾講座:「從後現代觀點看心靈療癒」。余教授以自身經驗作為理解的引渡,從夢幻空間、無為之道、生命美學、柔適照顧等議題,探討「非現實」的性質及進入方式。
「輯二、幻化生成」是2012年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的「宗教療癒」課程錄音謄稿,為余教授最後的研究成果。余教授對「療癒」的思索,從早期的詮釋現象心理學,到後來的身體轉向,研究思路幾經轉折,最終通過法國後現代哲學家德勒茲(G. Deleuze)「純粹內在性」的思想洗禮,發展出獨特的宗教療癒論述。余教授如同德勒茲,是一位繁複概念的生產者,他們都以新的概念工具箱,提取符合脈絡的器用之道,以解除既有學科界限,引導我們進入個人存在的核心體驗,去看見超越的∕超驗的啟悟之可能。
余教授後期對於宗教療癒的關懷,毋寧是古老心理學的歸返;他的宗教療癒與生命超越路線,解除教門的教義視野,穿越不同的認識論界限,以無目的之目的,激發讀者在解疆域後的游牧活動,尋找自身的修行療癒之道。
作者簡介:
余德慧教授
1951.1.10――2012.9.7
台灣屏東人,台灣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曾任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教授、東華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現更名為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創系主任、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主要教授:本土心理學、文化心理學、人文諮商、宗教現象學、宗教療癒等課程。
余德慧是台灣心理學界的另類份子,才情出眾,學通古今,曾任台灣第一本人文心理雜誌《張老師月刊》總編輯,擔任總編輯期間,開創新穎的本土心理學研究領域,多次榮獲行政院新聞局頒發的雜誌類金鼎獎。他在《張老師月刊》撰寫的刊頭文章,至今仍令人印象深刻,其優美的文學作品《生命夢屋》、《情話色語》、《觀山觀雲觀生死》、《生命宛若幽靜長何》、《生命史學》、《生死無盡》均由此集結成書。他同時擔任張老師出版社總顧問,暢銷書《前世今生》、《西藏生死書》的出版即出於他的策劃。
2000年成立的心靈工坊文化公司,余德慧是主要的催生者之一,並擔任諮詢顧問召集人,將身心靈整體療癒的觀念帶進出版界,引進探討生病心理學的《病床邊的溫柔》、省思醫療倫理的《醫院裡的哲學家》、探究生命終極關懷的《道德的重量》,以及他最珍愛的靈性療癒經典《好走:臨終時刻的心靈轉化》等前衛好書。他在人文臨床、生死學、臨終照護、宗教療癒的創作也非常豐富,中晚期的重要著作有:《詮釋現象心理學》、《生死學十四講》、《台灣巫宗教的心靈療癒》、《臨終心理與陪伴研究》等。其重要書評,則在其逝世一週年時,集結成《生命詩情》。
2012年9月7日,在愛妻顧瑜君教授及慈濟醫療團隊的柔適照顧之下,浸潤在靈性恩寵之中,泰然離世。
名人推薦:
宗教對余德慧來說,不是教條的信奉,而是生命的真誠相與;不斷的投入與超越,不斷的幻化與超越,空無的處所呈現了生命的真實,邁向終極的療癒。
――林安梧
余德慧教授說出了我們自己,那個我們尚未認識的自己。讀者要理解的,並非余德慧教授的思想內容,而是自己屬於人的存在根本經驗。
――李維倫
余老師是「負傷的學人」(wounded scholar),他以生命智慧歷練成就教材。由於余老師的跨領域哲學素養、解疆域的行動、充滿詩性的語言、帶有藝術神祕氣息但又不失科學眼光的複合經驗,使本書不但具說服力,更可使讀者融入自身的深度體驗或日常生活。
――林耀盛
〔推薦〕聯合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王心運(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副教授)
汪文聖(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
宋文里(輔仁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余安邦(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李維倫(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教授)
林安梧(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元亨書院創辦人)
林耀盛(政治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黃冠閔(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
彭榮邦(慈濟大學人類發展學系助理教授)
楊儒賓(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楊凱麟(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
鄧美玲(氣機導引身體教育工作者、《遠離悲傷》作者)
蔡錚雲(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
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盧蕙馨(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
龔卓軍(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副教授)
在存在的根本處奮鬥 / 李維倫
一、
二〇〇六年六月二十四日在東華大學的退休講座,余德慧教授準備了一百六十套自己的作品並親筆簽名送給參加講座的朋友,但仍然不足於現場的人數。余教授在會上說:「我把大家的名字寫一遍,覺得自己做為大家的mediator的任務就告一段落了。」
余德慧教授說的mediator到底是什麼意思?
後來余教授過世後,我再一次閱讀他的《台灣巫宗教的心靈療遇》一書時,我突然明白了。當時我寫下:
余老師描述了經驗,他是現象學家,他抵達了經驗的核心;
也就如此,他說出了我們自己,那個我們尚未認識的自己。
He is the mediator who mediates us to the life every one of us belongs to.
想來余德慧教授對於學問探索,是他自己的興趣,也是追問著人類存在的經驗核心,並且中介(mediate)著師友學生回到人所屬的生命經驗根本處。
上面的這段話其實也可以用來說明余德慧教授的作品跟讀者之間的一種特別關係:人們多半感到余教授的文字朦朧而難以捉摸,但在品嚐過生命浮沉滋味後,卻經常在他的字裡行間獲得被瞭解的安慰。余德慧教授所目擊而寫下的,是人的存在(existence)經驗,是每一個人活著的核心可能性,但卻也是每一個人眼光穿視而過,視而不見的存在核心。
心靈工坊的編輯來信邀我為這本集結余德慧教授生前最後幾年授課講座內容的《宗教療癒與生命超越經驗》一書寫序時,特別希望我為讀者引導理解余德慧教授的思想內容,我想是因為余教授思想「朦朧難以捉摸」。然而如我前面所述:「他說出了我們自己,那個我們尚未認識的自己」,那麼讀者要理解的,並非余德慧教授,而是自己屬於人的存在根本經驗。
二、
在這本書中,余德慧教授要帶我們去看到的,是什麼樣的存在經驗地帶呢?那樣的地帶,在本書中余德慧教授將之命名為「非現實」。「非現實」不是虛空,而是「現實」之非,就是「現實」的盡頭之後,或說「現實」破裂之後。可是有人會問:「現實」怎麼有盡頭?怎麼會破裂?我們眼前所見的「現實」,我們賴以生活的「現實」不就是最根本、最穩固的嗎?
答案或許令人遺憾,余德慧教授要我們面對的就是,我們投注予那麼多信任的「現實」,其實不但不是永恆,大多時是來自於遮蔽,甚至是自我欺騙。不過,只要我們知道如何限縮「現實」加諸於我們認識世界與經驗的框架,我們就會開始「看見」、「進入」原本被「現實」所排斥、貶抑的現象地帶。那是不同於「現實秩序」的生命流轉地帶,是比「現實」更加原初根本的地帶。
「這樣說來,『非現實』比『現實』更好、更正確、更值得追求囉!」如果讀者這樣想,那就仍受限於「現實」思考的框架,難以抵達「非現實」的風景。「現實」並非來自事實性(facticity)而是語言的建構。舉例來說,「癌症是生命的敵人」這句話幾乎是絕大部分罹患癌症者的「現實」,在此之上有了各式各樣的藥品、儀器、與醫療作為。然而在「非現實」地帶,「生命」與「癌細胞」卻有完全不同的顯現,兩者不見得互斥。因此,熟練於「非現實」存有經驗的人也就會有不一樣的相應作為。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充滿著如此這般的「語言現實」。「學生中輟現象是要被消滅的」、「進入明星學校標示著成功與優越」,以及「免費的或物超所值的東西是一定要去拿的」等,乃至一般社會道德倫理,都是語意邏輯架構所生產出來的「現實」。除此之外,這樣的「現實」依循著,也主張著,線性時間性(linear temporality),指的是對「過去—現在—未來」依序排列永不改變的信念。在「現實」中的行動如果無法以線性時間來說明前因後果,其可信度與合法性就是可疑的。
相對於「現實」的語言性與線性時間性,「非現實」是影像的與體感的,其中的時間經驗是折疊複合的。「非現實」的性質與進入方式正是余德慧教授研究的重點以及本書的主要內容,就請讀者仔細琢磨,我不在此贅述。要提醒讀者的是,在閱讀這些內容時要盡量限縮「現實」的思考模式,像是「語言是沒有價值的,感受是有價值的」的斷言式理解,恰好背離了「非現實」的存在現象地帶。
那為什麼要拆除「現實」,讓「非現實」透光呢?其實並非有什麼高超的目的,而是人生的不得不然。「非現實」的生命流轉是人生的本,早已瀰漫在我們週遭,只是我們視而不見,或將其誤認為不值一顧之事。然而「現實」最多只能困住我們一時,即使人人認可「死亡是不幸」的「現實」,也無法阻擋我們抵達「死亡」。從「現實」看來,這真是一齣悲劇,終究沒有任何一種治療可以就此封閉死亡的大門。然而,余德慧教授說:「療癒不是一種治療,而是一種看見。」那是一種能夠進入「非現實」的看見,是「死亡」瀕臨所賜予的啟悟通道。本書《宗教療癒與生命超越經驗》描述的就是超越「現實」之療癒的「開」與「覺」。
三、
余德慧教授對於「非現實」存在經驗的追索,正是「死亡」的贈予。余教授一九九五年移居花蓮不久後即進入花蓮慈濟醫院緩醫療病房開始臨終照顧的研究,發現臨終過程中病人從相繼相續的心理狀態中斷,進入另一不同心理性質的現象,他將這個發現稱之為「臨終兩斷階論」。這可說是余德慧教授開始對「非現實」經驗地帶有系統探究的開始。後來他理解到在病房中遇見的「現實」斷裂經驗地帶並非只出現在臨終過程,而是人們生活底層的原初狀態,從而主張了「存在的兩層次論」。做為一位臨床心理學家,余教授隨之發展出契合於「非現實」存在地帶的心靈撫慰技術,稱之為「柔適照顧」。也就是說,余德慧教授對於「非現實」的探究與人們受苦療癒出路的追尋是源自於「面臨死亡」的經驗而非發展於「朝向健康」的目標。讀者若能將自己置入這樣的倒轉,就比較能夠透過余德慧教授的中介,進入自己存在的核心經驗。
「非現實」對一般人來說雖然幽邈,但當代許多同樣在探索人類存在經驗的學者,如胡塞爾(Edmund Husserl)、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柏格森(Henri Bergson)、德勒茲(Gilles Deleuze)、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畢來德(Jean François Billeter)、與許密茲(Hermann Schmitz)等,都早有所識。對余德慧教授而言,這些學者是他的同路人,同樣在認識人類自身存在經驗的道路上奮鬥,因此也是他對話討論的伙伴。不過,曾有部分學者對於余教授「自由地」引用論述這些思想家的概念感到不安,認為他不尊重他們作品的思想背景與學術脈絡,因此常會錯誤詮釋。但我知道余教授對這樣的批評毫不在意,因為對他來說,把哲學家分門別類是「現實」的操作;而他深入「非現實」地帶,在意的是如何將這些學者的論述還原為人類存在經驗的目擊見證,而不是將他們的話語當成目標來考究。因此,讀者面對余德慧教授作品中論及其他思想家的部分,我會建議還是先以自身的經驗來做為理解的引渡。若有興趣找來出處原著,可以像余教授一般,將哲學論述還原到活著的經驗。有人或許與余教授有不同的領悟,若是如此,就要恭喜這位讀者,已然踏上人類存在經驗的追問之途,跟余德慧教授成為同伴。
人活著,但通常對活著這件事毫無瞭解。余德慧教授採取面對死亡的路徑,在人類存在經驗的根本處奮鬥,為我們捎來生活經驗的核心訊息,說出了我們自己。本書即是余教授這番事業的一個記錄。透過余德慧教授的引渡,台灣的心理治療思考、宗教療癒思考、乃至個人生命的深刻經驗,得以向「非現實」開一扇窗,讓我們有機會悠遊於存有的廣闊之中,獲得我們自己。
本文作者為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教授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2 |
3折 | 4 |
4折 | 1 |
5折 | 15 |
6折 | 2 |
7折 | 5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68折244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