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永田豐志
定價:NT$ 280
優惠價:9 折,NT$ 252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面對一個目標,心裡立刻浮現許多待解決的問題,這表示你思慮周全。
但,你是愈想愈不知道該從何著手?還是愈想愈清楚?
菁英之所以拉開和一般人的差距,
不在於學歷和智商(相反,這可能是高知識卻低成就的原因),
而在於「因簡化而得以專注」。
作者永田豐志是協助企業簡化網路流程的Showcase-Tv執行長,他研究各領域的成功人士和企業後發現:
拆解與簡化才是帶領人找到興趣的原因,
因為這能使人專注,
你曾經長時間專注做某一件事情,不但不累反而覺得很爽,以致於忘了時間嗎?
這就是內心的能量高度集中,產生了「心流」經驗。
◎菁英的通則──拆解、簡化,於是能專注到忘了時間
Google:只找與自己一樣的人——懂得簡化,能夠專注——這種人有野心
亞馬遜的成功:簡化任務。先鎖定一個領域就好
鈴木一朗:把終極目標拆解成一百個小目標,好讓自己愛上打球,不是拿來當職業
彼得.杜拉克:好老師刻意不教,而是發掘學生專長,讓他先只發揮那項專長
精英的思考基礎其實就是拆解、簡化與專注,
專注不只是專心,一味專心只會讓人覺得枯燥,
專注有三個關鍵:
1.打開「動機」引擎、
2.設定稍微超出能力範圍的目標、
3.最終是為了得到「心流經驗」──長時間做某一件事卻覺得爽、有成就感
這些事其實小孩最懂,只是長大後你多半忘了。
◎怎麼執行「簡化」?──不做什麼,比做什麼更重要
‧先想「不做」什麼,再想「要做」什麼 (Simple)
專注其實是捨棄,把力氣用在留下來的。怎麼篩選:就是丟!你的腦袋學會斷、捨、離了嗎?
‧把大事拆解成小事,用一件件「要做」的小事來成就一件大事(Small)
與其一口氣苦讀90小時,不妨拆解成每天利用通勤15分鐘,你會立即看到效果。
運動、減肥更是如此。
‧一次——就是現在——只想一件事,不惦記過去也不焦慮未來 (Single)。
心思渙散會導致你緊張,意識集中你會變亢奮,所以賈柏斯也熱中冥想。
‧用密度取代長度 (short) ,別老是被自己打斷
你的電腦桌面,和你的實體桌面,乾淨整齊嗎?從工作的環境開始學習簡化工作。
比起長時間的投入,從事那件工作的「密度」——專注——更重要。
作者從不重用做同一工作累積未達一萬小時(差不多三年)的工作者,因為那是成為專家的基本投資。
最後因為變簡單了,你就能爽爽做完 (Smile),你會喜歡「工作中的自己」,而非勉強自己喜歡上某個工作。
◎高生產力組織的「專注」,領導者怎麼帶出來?
‧Google給員工20%的休息自主時間,換來無數搶手設計。
‧3M的15%法則,讓他們因便利貼上市,再度成為市場大贏家。
‧App開發公司START TODAY站著開會、隨時拿牆壁當白板討論,每天只工作六小時,但他們的產能反而提升二五%,還省下員工的加班費,所有人都能早早回家。
上線開視窗讓自己分心、外界干擾、只知按表操課、憑習慣做事……,
害我們做事的步驟愈來愈多,變得更難。
怎麼從「這問題,太強人所難了」變成「這簡單,我辦得到」?
你需要的不是聰明頭腦,而是拆解與簡化,然後你就可以專注到忘了時間。工作就是要做爽的,不是做累的,才有成就感。
名人推薦:
推薦序一
專業就是用簡化的程序,讓所有人都懂
《商業周刊》專欄作家 吳育宏
實際上,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學習「簡化的技術」,只是很多人沒有察覺罷了。
回溯到我小學的記憶,某次校外教學到昆蟲館參觀,兩位解說員輪流向全班同學介紹昆蟲。第一位解說員提到各種複雜的專有名詞,許多人不斷抓頭、似懂非懂,還有頑皮的小朋友一邊聽、一邊打鬧。
換成第二位解說員,他以班級為例,將螞蟻複雜的分工流程一一拆解,用最簡單的比喻、搭配生動的比手畫腳,不但成功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讓大家動也不動地聽他講解,在回程的遊覽車上,還有許多同學興致勃勃地討論螞蟻的故事。就教育要達到的效果來說,誰是專家不言可喻。
從學校老師、運動教練、專業人士,一直到銷售員、企業主管、政治人物,要做到有效率的溝通、發揮對人的影響力,「簡化」絕對是不可或缺的關鍵技巧,而且,不單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包括產品設計、問題解決、企業管理甚至是策略規劃,都需要去蕪存菁、化繁為簡的功力。而要做到簡化,首先,你得懂得如何拆解。在本書中,你不但能學到拆解的方法,還能進一步了解該怎麼篩選、刪去多餘的步驟,讓你用最少的力氣,做到最好。
本書精彩之處,在於引用我們耳熟能詳的成功案例,包括Google、Facebook、Amazon、Apple等跨國企業,用簡單易懂的文字說明「簡化」這項不簡單的技術。由注重細節、把小事做到極致的日本專家來闡述,更是讓人感覺身歷其境、備受啟發。我相信無論您目前在公司、家庭、社團中扮演什麼角色,都可以從書中的實務案例受益。
當我們把世界變得更簡單,會發現「專業」並不是一個高高在上、曲高和寡的名詞,它可以和單純、樂趣連結在一起,用更聰明的投入、創造更高的價值。就像那位在我童年記憶中的昆蟲解說員,他運用最簡單例子,就能傳達令人最深刻的訊息。
本文作者吳育宏專精於商業模式創新、行銷策略聚焦、管理流程優化與銷售團隊訓練,擅長以系統化、邏輯化、圖像化的方式剖析業務流程,是台灣最被推薦的商管類專欄作者之一。目前為《商業周刊》業務力講堂作家。
推薦序二
別再憑習慣做事,懂得聰明拆解、簡化,你就是菁英
企業輔導專家、資深管理顧問 楊望遠
想成功者千千萬萬,而成功者僅千萬分之一。創業者成千上萬,但事業能撐過十年者不及萬分之一。成敗究竟有何差異?在《簡化與拆解》中,以流程簡化見長的作者永田豐志說:「一般人總把問題想複雜,因此寸步難行,但菁英懂得拆解難題,把問題簡化、聚焦,因此成就超凡。」這句話道破了成功的關鍵。
反觀現代人每天工作,但若問他們工作的項目、內容、頻率、時間、相關表單或會議、上下環節關係,恐怕大多數人茫然不知所以然,唯共同心聲不外乎︰
「我很忙,工作超過負荷,幾乎每天加班。」
「每件工作都是必要的,不能輕易改動,照做就是了。」
「算了吧!以前做過多少次了,沒一次派上用場。」
有不少大企業曾花數千萬、大費周章地找來海外的顧問公司做工作分析,明訂個人職務說明書(Job Description),結果多半束之高閣,使得許多人認為這種工作浪費資源、不切實際。
其實,只要用對方法,不必花大錢,也不增加負擔,一樣可達到改善工作與簡化程序的功效。
在本書中,作者首先提出,人的大腦會隨著環境及需要(目的)而改變,即使已經年過半百,只要目標明確,大腦都會調整自己的作用方式,不斷更新。
這讓我想到一個故事:二十多年前,國內生產電腦主機板、監視器,都需經過燒機測試 (Burn-in);量小時,空間及時間都還好解決;但,高倍成長後,如此積壓的確相當沈重。有一次,我輔導的公司,在經營管理會上,某主管提出:「燒 機房容量不夠,必須立即擴建。」但全廠能用的空間,幾乎都滿了,怎麼辦呢?
經七嘴八舌討論後,所有人都傾向盡快擴建,我當時問了一個很外行的問題:「為什 麼要燒機測試?」結果,大家都愣住了,最後品保經理挺身而出,答:「這是保證品質的必要製程,避免機器新購不久就故障。」
我接著問:「目前測試結果,不良率有多少?」經理答:「不高,約一%。」 我再問:「是普遍分布,還是偏向某些規格?」經理又答:「幾乎都是新產品、新規格、新零件。」根據一年來的報表數據,也證實確實僅有「新」的部分不合格。
於是,最後決定運用層別管理,沒問題的部分不必再燒機,只有小部分須測試,待找出原因,改善穩定後,便可免除。如此一來,空間空出甚多,庫存大幅降低,出貨也順暢了。
這種狀況其實在職場中並不少見,許多人在工作時,都只是照著「習慣、程序」做事,不夠就增加、擴充,結果流程愈來愈複雜,當然容易做錯事、衍生更多問題。實際上,發現問題時應該用減法思考,把多餘的枝節刪除,才能找出事件的原點,試著用最少的力氣,獲得最好的效果。
在本書中,作者提出相同的主張:「先拆解,再簡化」,並透過5S(Simple簡單、Small細小、Single單一、Short短程、Smile快樂)及4R(Rhythm節奏、Relax放鬆、Reward回報、Repeat循環)告訴你,該怎麼拆解、如何簡化,將所有資源聚焦到最重要的那件事上、全神貫注地執行,自然效果加倍。
我認為,簡化是一切管理的基礎,更是每個工作者應謹記在心的工作準則。另外,我建議在簡化之前,應設立一個目標,就像google的兩位創辦人,他們只用與自己有同樣特質的人;賈伯斯在設計產品時,只有一個目標──極簡;Amazon的創辦人貝佐斯,一開始只鎖定書的市場等,用這個目標作為每個步驟的檢視基準,每一件事,都是在完成目標的軌跡上,這能讓你更聚焦地去做對的事,不用浪費時間。
本文作者楊望遠曾任:金亞總經理、海國執行副總、太電工業工程部經理、巨大R&D處長等職務,為鴻海、華碩、宏?、台積電、杜邦、技嘉等知名企業做企業內訓,多年來從事專業管理顧問,曾輔導數十家著名企業之經營改善工作,為兩岸知名企業輔導專家。現為經營執行顧問、管理講師、專欄作家、國際東西大學教授、海峽兩岸基金會財經顧問。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2折 | 1 |
5折 | 2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3折 | 1 |
5折 | 8 |
6折 | 1 |
8折以上 | 4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永田豐志
優惠價: 9 折, NT$ 252 NT$ 28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面對一個目標,心裡立刻浮現許多待解決的問題,這表示你思慮周全。
但,你是愈想愈不知道該從何著手?還是愈想愈清楚?
菁英之所以拉開和一般人的差距,
不在於學歷和智商(相反,這可能是高知識卻低成就的原因),
而在於「因簡化而得以專注」。
作者永田豐志是協助企業簡化網路流程的Showcase-Tv執行長,他研究各領域的成功人士和企業後發現:
拆解與簡化才是帶領人找到興趣的原因,
因為這能使人專注,
你曾經長時間專注做某一件事情,不但不累反而覺得很爽,以致於忘了時間嗎?
這就是內心的能量高度集中,產生了「心流」經驗。
◎菁英的通則──拆解、簡化,於是能專注到忘了時間
Google:只找與自己一樣的人——懂得簡化,能夠專注——這種人有野心
亞馬遜的成功:簡化任務。先鎖定一個領域就好
鈴木一朗:把終極目標拆解成一百個小目標,好讓自己愛上打球,不是拿來當職業
彼得.杜拉克:好老師刻意不教,而是發掘學生專長,讓他先只發揮那項專長
精英的思考基礎其實就是拆解、簡化與專注,
專注不只是專心,一味專心只會讓人覺得枯燥,
專注有三個關鍵:
1.打開「動機」引擎、
2.設定稍微超出能力範圍的目標、
3.最終是為了得到「心流經驗」──長時間做某一件事卻覺得爽、有成就感
這些事其實小孩最懂,只是長大後你多半忘了。
◎怎麼執行「簡化」?──不做什麼,比做什麼更重要
‧先想「不做」什麼,再想「要做」什麼 (Simple)
專注其實是捨棄,把力氣用在留下來的。怎麼篩選:就是丟!你的腦袋學會斷、捨、離了嗎?
‧把大事拆解成小事,用一件件「要做」的小事來成就一件大事(Small)
與其一口氣苦讀90小時,不妨拆解成每天利用通勤15分鐘,你會立即看到效果。
運動、減肥更是如此。
‧一次——就是現在——只想一件事,不惦記過去也不焦慮未來 (Single)。
心思渙散會導致你緊張,意識集中你會變亢奮,所以賈柏斯也熱中冥想。
‧用密度取代長度 (short) ,別老是被自己打斷
你的電腦桌面,和你的實體桌面,乾淨整齊嗎?從工作的環境開始學習簡化工作。
比起長時間的投入,從事那件工作的「密度」——專注——更重要。
作者從不重用做同一工作累積未達一萬小時(差不多三年)的工作者,因為那是成為專家的基本投資。
最後因為變簡單了,你就能爽爽做完 (Smile),你會喜歡「工作中的自己」,而非勉強自己喜歡上某個工作。
◎高生產力組織的「專注」,領導者怎麼帶出來?
‧Google給員工20%的休息自主時間,換來無數搶手設計。
‧3M的15%法則,讓他們因便利貼上市,再度成為市場大贏家。
‧App開發公司START TODAY站著開會、隨時拿牆壁當白板討論,每天只工作六小時,但他們的產能反而提升二五%,還省下員工的加班費,所有人都能早早回家。
上線開視窗讓自己分心、外界干擾、只知按表操課、憑習慣做事……,
害我們做事的步驟愈來愈多,變得更難。
怎麼從「這問題,太強人所難了」變成「這簡單,我辦得到」?
你需要的不是聰明頭腦,而是拆解與簡化,然後你就可以專注到忘了時間。工作就是要做爽的,不是做累的,才有成就感。
名人推薦:
推薦序一
專業就是用簡化的程序,讓所有人都懂
《商業周刊》專欄作家 吳育宏
實際上,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學習「簡化的技術」,只是很多人沒有察覺罷了。
回溯到我小學的記憶,某次校外教學到昆蟲館參觀,兩位解說員輪流向全班同學介紹昆蟲。第一位解說員提到各種複雜的專有名詞,許多人不斷抓頭、似懂非懂,還有頑皮的小朋友一邊聽、一邊打鬧。
換成第二位解說員,他以班級為例,將螞蟻複雜的分工流程一一拆解,用最簡單的比喻、搭配生動的比手畫腳,不但成功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讓大家動也不動地聽他講解,在回程的遊覽車上,還有許多同學興致勃勃地討論螞蟻的故事。就教育要達到的效果來說,誰是專家不言可喻。
從學校老師、運動教練、專業人士,一直到銷售員、企業主管、政治人物,要做到有效率的溝通、發揮對人的影響力,「簡化」絕對是不可或缺的關鍵技巧,而且,不單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包括產品設計、問題解決、企業管理甚至是策略規劃,都需要去蕪存菁、化繁為簡的功力。而要做到簡化,首先,你得懂得如何拆解。在本書中,你不但能學到拆解的方法,還能進一步了解該怎麼篩選、刪去多餘的步驟,讓你用最少的力氣,做到最好。
本書精彩之處,在於引用我們耳熟能詳的成功案例,包括Google、Facebook、Amazon、Apple等跨國企業,用簡單易懂的文字說明「簡化」這項不簡單的技術。由注重細節、把小事做到極致的日本專家來闡述,更是讓人感覺身歷其境、備受啟發。我相信無論您目前在公司、家庭、社團中扮演什麼角色,都可以從書中的實務案例受益。
當我們把世界變得更簡單,會發現「專業」並不是一個高高在上、曲高和寡的名詞,它可以和單純、樂趣連結在一起,用更聰明的投入、創造更高的價值。就像那位在我童年記憶中的昆蟲解說員,他運用最簡單例子,就能傳達令人最深刻的訊息。
本文作者吳育宏專精於商業模式創新、行銷策略聚焦、管理流程優化與銷售團隊訓練,擅長以系統化、邏輯化、圖像化的方式剖析業務流程,是台灣最被推薦的商管類專欄作者之一。目前為《商業周刊》業務力講堂作家。
推薦序二
別再憑習慣做事,懂得聰明拆解、簡化,你就是菁英
企業輔導專家、資深管理顧問 楊望遠
想成功者千千萬萬,而成功者僅千萬分之一。創業者成千上萬,但事業能撐過十年者不及萬分之一。成敗究竟有何差異?在《簡化與拆解》中,以流程簡化見長的作者永田豐志說:「一般人總把問題想複雜,因此寸步難行,但菁英懂得拆解難題,把問題簡化、聚焦,因此成就超凡。」這句話道破了成功的關鍵。
反觀現代人每天工作,但若問他們工作的項目、內容、頻率、時間、相關表單或會議、上下環節關係,恐怕大多數人茫然不知所以然,唯共同心聲不外乎︰
「我很忙,工作超過負荷,幾乎每天加班。」
「每件工作都是必要的,不能輕易改動,照做就是了。」
「算了吧!以前做過多少次了,沒一次派上用場。」
有不少大企業曾花數千萬、大費周章地找來海外的顧問公司做工作分析,明訂個人職務說明書(Job Description),結果多半束之高閣,使得許多人認為這種工作浪費資源、不切實際。
其實,只要用對方法,不必花大錢,也不增加負擔,一樣可達到改善工作與簡化程序的功效。
在本書中,作者首先提出,人的大腦會隨著環境及需要(目的)而改變,即使已經年過半百,只要目標明確,大腦都會調整自己的作用方式,不斷更新。
這讓我想到一個故事:二十多年前,國內生產電腦主機板、監視器,都需經過燒機測試 (Burn-in);量小時,空間及時間都還好解決;但,高倍成長後,如此積壓的確相當沈重。有一次,我輔導的公司,在經營管理會上,某主管提出:「燒 機房容量不夠,必須立即擴建。」但全廠能用的空間,幾乎都滿了,怎麼辦呢?
經七嘴八舌討論後,所有人都傾向盡快擴建,我當時問了一個很外行的問題:「為什 麼要燒機測試?」結果,大家都愣住了,最後品保經理挺身而出,答:「這是保證品質的必要製程,避免機器新購不久就故障。」
我接著問:「目前測試結果,不良率有多少?」經理答:「不高,約一%。」 我再問:「是普遍分布,還是偏向某些規格?」經理又答:「幾乎都是新產品、新規格、新零件。」根據一年來的報表數據,也證實確實僅有「新」的部分不合格。
於是,最後決定運用層別管理,沒問題的部分不必再燒機,只有小部分須測試,待找出原因,改善穩定後,便可免除。如此一來,空間空出甚多,庫存大幅降低,出貨也順暢了。
這種狀況其實在職場中並不少見,許多人在工作時,都只是照著「習慣、程序」做事,不夠就增加、擴充,結果流程愈來愈複雜,當然容易做錯事、衍生更多問題。實際上,發現問題時應該用減法思考,把多餘的枝節刪除,才能找出事件的原點,試著用最少的力氣,獲得最好的效果。
在本書中,作者提出相同的主張:「先拆解,再簡化」,並透過5S(Simple簡單、Small細小、Single單一、Short短程、Smile快樂)及4R(Rhythm節奏、Relax放鬆、Reward回報、Repeat循環)告訴你,該怎麼拆解、如何簡化,將所有資源聚焦到最重要的那件事上、全神貫注地執行,自然效果加倍。
我認為,簡化是一切管理的基礎,更是每個工作者應謹記在心的工作準則。另外,我建議在簡化之前,應設立一個目標,就像google的兩位創辦人,他們只用與自己有同樣特質的人;賈伯斯在設計產品時,只有一個目標──極簡;Amazon的創辦人貝佐斯,一開始只鎖定書的市場等,用這個目標作為每個步驟的檢視基準,每一件事,都是在完成目標的軌跡上,這能讓你更聚焦地去做對的事,不用浪費時間。
本文作者楊望遠曾任:金亞總經理、海國執行副總、太電工業工程部經理、巨大R&D處長等職務,為鴻海、華碩、宏?、台積電、杜邦、技嘉等知名企業做企業內訓,多年來從事專業管理顧問,曾輔導數十家著名企業之經營改善工作,為兩岸知名企業輔導專家。現為經營執行顧問、管理講師、專欄作家、國際東西大學教授、海峽兩岸基金會財經顧問。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2折 | 1 |
5折 | 2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3折 | 1 |
5折 | 8 |
6折 | 1 |
8折以上 | 4 |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