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陳攖寧先生是近現代仙道養生學界的開拓祖師,其主筆的《揚善半月刊》和《仙道月報》,亦被認為是近現代中國最有影響力的道教期刊。作為二十世紀道門中的重要人物及仙學的提倡者,尤其是當時全中國第一位通讀《道藏》、博覽群經,且理論與實證兼俱,被公認為道中泰斗、當代太上老君者,其所提出的仙學實修理論,至少已包括了完整的「三元丹法」、「女金丹法」與「仙學修養法」。本書除了述論陳攖寧先生之「老莊觀」、「三教觀」及其對各種道經丹書之評解問題,最主要還在將其所論各種丹法,表詮成系統化的理論體系,故之於當今道家、道教或仙學養生,甚至是武術、氣功等各方面的一般研究者與實修者而言,都是相當值得參考與進一步探討的專門學術論著。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賴慧玲 字以甯
民國五十二年生於台灣彰化
學歷: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博士
現任:
義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華語文組專任助理教授
研究與教學領域:
仙學養生、道教文學、儒道思想、古琴美學
作者序
李豐楙教授序
在近代丹道學史上,陳攖寧(圓頓子)被視為一代大師,主要就是時勢所造成的。原本丹道知識及其操作方式,僅是各派在內部流傳的秘傳技藝,卻被一位有心人結合而得以廣泛傳布,此即合善書流傳與媒體傳播於一體,使之成為公開交流的身體經驗。在《仙學》或相關書籍中,陳氏對於關鍵技術雖然也是點到即止,但是從丹道傳統言,無論是觀念或實踐已是一大突破。正因如此,晩近學界紛紛以其人其事作為研究課題,也都選擇「現代化」或「現代性」的轉型作為探討的焦點,針對其際此東西文化交會而能適時扮演關鍵的時代角色,確定其為轉變期間的重要人物。陳氏在丹道史上之所以有這樣的成就,就在其能夠綜合經典文獻與實踐體驗於一,雖然北京時期晚年所作的批註、扎記及筆記,這些精彩之作尚未能全部面世,但是近年公開整理刋行者漸多,如此就可沾溉嗜好此道者,在因緣具足下完成更佳的學術著作。
「仙學」道脈東來台灣的機緣,在丹道團體的內部曾經維繫其命脈,這是丹道史上史跡昭然的一章,晩近有心整理丹道史的新世代學者,都能適時根據史料補足這段史實。緣於陳氏的丹學知識精深廣博,目前所整理刋布者愈多,乃使有意深入其堂奧者更加方便,此即賴慧玲博士的力作能夠適時完成的契機。慧玲投入養生修煉已有一段時間,曾經出入多家並勤於訪道,因而得以累積豐富的實踐經驗,凡此正是研究丹道的體證之道。圓頓子為一位人文涵養深厚的丹家,慧玲本身也是受過良好人文訓練的學者,就可善用其專長深入其中,在通讀同行的相關論著之後,即決定詳人之所略,選擇一個適切的切入點,目的即是重新審識仙學的體系。主要的重點凡二:一是老莊觀與三教觀,此為思想史、文化史的關懷,由於圓頓子就像明清丹家,常借老莊之書作為丹道實踐的註腳,其取徑頗類創造性詮釋,在疏解中隱含其實踐性體驗,這一部分實有賴學者抉而出之;其次則是其三教觀所反映的時代消息,就是「仙學」與三教、尤其與「道教」間的判教問題,關鍵就在他為何宣示仙學、仙道可獨立於道教?只要理解五四時期所形成的文化氣氛,既可了然此一主張的時代情境,也可體會後來接受道協領導一職的緣由,一言以蔽之,時勢使然也。慧玲此書列為專章,所欲突出的新論點及其學術目的,其實並非但論此一見解的孰是孰非,而重在疏理形成此種思想的時代脈絡,此即詮釋歷史真相的背後所隱藏的「消息」。
丹道之學之於乾道或坤道,其間既有相通亦有殊異,圓頓子即身為一代大師,勢需滿足各方的需求;尤其在五四新潮所倡導的男女平等觀,當時女性亦可參與女丹的研討,將親身的體驗與疑惑公開提出。致使「仙學」的流傳中,特別關注女丹的整理與刋行,正表現此一修練集團能夠與時俱變,形成女丹修煉與研究上的一大突破。慧玲自是清楚這段民初的社會風尚,何況現在處於性別研究的學術氣氛中,更重要的就是強調自身的真修實證,故重新詮釋陳攖寧的仙學體系中,針對女丹修煉著墨特多,其詳細疏理陳氏的「女金丹法」,既專章呈現女丹法的諸多細節,也特意加入自己所經及親訪所得的證驗。在高雄一場丹道的論文發表與綜合討論中,就曾有機會擔任引言參與女丹經驗的交流,這種經典與實踐的密切關聯,就具體表現在書中的女丹專論,才能如此表現得當行本色,而非僅是抽象的臆解。
台灣的丹道學術,歷經不同世代的修煉者與學者的薪火傳承,就如煉丹一樣,從丹種到結丹,迄今已顯現其光華。慧玲此書正是後出轉精之作,特別是在當前的學術氣氛中,學術界剛慶祝「建國百年」之後;當時圓頓子活躍的清末到民初,從「東亞病夫」到「舊事物舊迷信」,諸般詆毀紛至沓來。而現今學界、科學界已不再如是激情,而能誠懇面對丹道真實的身心體驗;人文學界亦在重讀丹經中,體會何為「東方的智慧」,從中詮釋民族所積累的養生文化,其中蘊含著寶貴的身體經驗。面對西方時興一陣的身體知識或性別文化,類似丹道、女丹的現代化詮釋,正是學術界參與東西對話的良好課題。在高雄展開人文與科技相遇的學術對話中,與會的Elena Valussi教授曾以女丹為研究課題,而慧玲亦得同臺躬逢其盛,加以平常既深研此道,故此書之完成,必然是另一丹道之行的開始。故書此以誌賀喜,並對其勤煉丹火表示期許之意。
李豐楙教授序
在近代丹道學史上,陳攖寧(圓頓子)被視為一代大師,主要就是時勢所造成的。原本丹道知識及其操作方式,僅是各派在內部流傳的秘傳技藝,卻被一位有心人結合而得以廣泛傳布,此即合善書流傳與媒體傳播於一體,使之成為公開交流的身體經驗。在《仙學》或相關書籍中,陳氏對於關鍵技術雖然也是點到即止,但是從丹道傳統言,無論是觀念或實踐已是一大突破。正因如此,晩近學界紛紛以其人其事作為研究課題,也都選擇「現代化」或「現代性」的轉型作為探討的焦點,針對其際此東西文化交會而能適時扮演關鍵的時代角色,確定其為轉變...
目錄
第一章、導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二節、研究背景 7
一、前人研究成果 7
二、丹道史及時代社會背景 20
第三節、研究方法 22
一、「仙學理論」與「身體實修」之關係 22
二、研究理論方法之說明 25
三、本書之架構及建設性 27
第二章、陳攖寧之「老莊觀」 31
第一節、陳攖寧對道家、道教與仙學之說明、理解或界定 32
一、對「道家」之說明 33
二、對「道教」之理解 38
三、對「仙學」之界定 41
第二節、陳攖寧對老、莊之認識與理解 46
一、對老子的認識 49
二、對《道德經》的理解 51
三、對莊子的認識 55
四、對《南華真經》的理解 60
第三節、小結 63
第三章、陳攖寧之「三教觀」 71
第一節、對儒教之認識、理解與判定 77
第二節、對佛教之認識、理解與判定 84
第三節、對道教之認識、理解與判定 91
第四節、小結 97
第四章、陳攖寧之「道經丹書」評解 103
第一節、修煉經典類 108
一、講解重編「仙學修煉經典」 108
二、編輯註解「女丹修煉經典」 110
第二節、特定丹書類 112
一、已校注釐訂之完整丹書 112
二、僅存批注序跋或書評之丹書 114
第三節、必讀道經類 117
第四節、小結 122
第五章、陳攖寧論「三元丹法」 131
第一節、論「天元丹法」 138
一、煉「有形外丹」 140
二、引「無形大丹」 145
第二節、論「地元丹法」 151
一、黃白點金術 153
二、煉製丹藥術 156
第三節、論「人元丹法」 157
一、清淨派 161
二、陰陽派 164
第四節、小結 171
第六章、陳攖寧論「女金丹法」 175
第一節、修道基本原理及男女修煉之異同 181
一、修道基本原理 181
二、男女修煉之異同 188
第二節、女性修煉之法派及年齡 192
一、女性修煉之法派 192
二、女性修煉之年齡 198
第三節、女性修煉之方法及時程 203
一、整體說明 203
二、初下手階段 207
三、斬赤龍階段 208
四、功成飛升階段 212
第四節、女性修煉之必要配合要項 216
一、明口訣 216
二、選環境 218
三、調飲食 220
第五節、女性修煉成就徵驗及出偏誤區 223
一、修煉成就徵驗 223
二、修煉出偏誤區 227
第六節、小結 230
第七章、陳攖寧論「仙學修養法」 233
第一節、仙學修養理論、方法與注意要項 236
一、仙學修養理論 236
二、實修方法 245
三、注意要項 258
第二節、實修年齡條件與生活預備安排 263
一、實修年齡條件 263
二、生活預備安排 267
第三節、環境場所選擇與改良飲食 273
一、環境場所選擇 273
二、改良飲食 280
第四節、實修成就徵驗及境界層次 290
一、健康長壽──人仙境界 292
二、氣住脈停──地仙境界 296
三、出神得通──神仙境界 301
四、飛升上界──天仙境界 308
第五節、小結 310
第八章、結論 315
第一節、陳攖寧仙學思想的特點與侷限 316
第二節、陳攖寧丹法觀念的重點與貢獻 321
第三節、陳攖寧在二十世紀道教文化中的定位 324
引用書目 329
後記 349
第一章、導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二節、研究背景 7
一、前人研究成果 7
二、丹道史及時代社會背景 20
第三節、研究方法 22
一、「仙學理論」與「身體實修」之關係 22
二、研究理論方法之說明 25
三、本書之架構及建設性 27
第二章、陳攖寧之「老莊觀」 31
第一節、陳攖寧對道家、道教與仙學之說明、理解或界定 32
一、對「道家」之說明 33
二、對「道教」之理解 38
三、對「仙學」之界定 41
第二節、陳攖寧對老、莊之認識與理解 46
一、對老子的認識 49
二、對《道德經》的理解 51
三、對...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68頁開數:25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