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城市文學誌,讓拜訪柏林的旅者,能透過本書找到一般觀光指南所無法帶領的私房場域。
★以充滿人文關懷的散文體裁,帶領讀者體驗這座城市的叛逆精神。
二O一一年,《叛逆柏林》一書出版。這兩年來,陳思宏數次在柏林巧遇讀者,因為他的文字讓他們決定來體驗叛逆。
這些讀者有在機場巴士遇見的女孩、地鐵月台的幾位背包客、歌劇院門口一位女士的致意。最奇特的地方是餐廳男廁,他們用手機自拍合照,背後有人正在小解。
書寫者以文字召集,讀者以不同的方式回應,各自反骨。閱讀與勇氣摩擦生熱,不同的讀者毅然決定離開被指派的人生,來柏林,尋找自由。
當陳思宏正在猶豫要不要繼續書寫柏林時,他再度在柏林的日本餐廳裡巧遇一年前在嘉年華會初遇的讀者。一年前,他軀體緊繃,笑容微弱。此刻,他留了一臉鬍子,肩膀鬆弛,眼神自信。他說,馬上要回台灣了,想不到又相遇。陳思宏當下感受到他的故事能量,回家的路,勇氣導航。那晚,他決定,叛逆未完,書寫繼續。文學不是好萊塢,續集不是為了吸金,而是持續探索,注視劇變。
這次的書寫,將以訪談者的身分,挖掘各領域的故事。「叛逆」依然是書寫關鍵,不寫光鮮亮麗、淺白政宣、貴婦士紳、觀光指南,驅動文字的,是小人物的生存掙扎。寫真實的平凡柏林人故事,不浮誇不吹捧。希望能把城市各角落的人文地景,與人物的故事緊密結合,以來自臺灣的書寫者角度出發,剖開表面,勇敢地探看社會底層,檢視他城,思考島嶼。
不管你在哪裡,不一定要來柏林,但請接受陳思宏的文字邀約,啟程,一起叛逆吧。
作者簡介:
陳思宏
彰化永靖鄉出生,農家的第九個小孩。農家老么從小就想往外跑,愛遠途,東跑西顛,跑跑跑到了柏林。表面上在柏林寫作、演戲、採訪、翻譯,其實根本在密謀並且實行叛逆。
曾獲全國大專學生文學獎小說獎、彰化縣磺溪文學獎散文獎、南投縣文學獎小說與散文獎、國軍文藝小說金像獎、台灣文學獎小說獎、文建會文學人才培土計畫小說創作補助、九歌年度小說獎、林榮三文學獎小說獎、國藝會常態補助等。
出版品:《指甲長花的世代》、《營火鬼道》、《態度》、《叛逆柏林》。
電影作品:《曖昧》、《宮保雞丁》、Global Player。
網站:www.kevinchen.de
章節試閱
魔山
迷路時,我走進魔山。
那簡直是設定好的巧遇場景:炎熱的柏林夏天,我在寧靜的社區裡尋找舞者朋友S的公寓。社區裡商店稀疏,人車皆靜,手上的電子羅盤似乎被曬壞了,地圖定位失敗,我一路迷途,眼見皆陌生。蟲在行道樹上慵懶鳴叫,肥胖的胡蜂狂吻花圃裡的牡丹,一位老婦人拖著買菜籃慢慢走過。我揮汗抬頭,看到了寫著「魔山」(Der Zauberberg)的藍色小招牌。我站在街邊觀看「魔山」的櫥窗,全都是文學書籍,還有精美的童話繪本。反正迷路,就進去逛逛吧。我走進這間街角書店,老闆微笑問好,我偷偷深呼吸,視線快速移動,幾秒鐘,我就確定,我找到了我在柏林最愛的書店了。
「魔山」,真的是我心目中,理想的書店。
這裡,不賣咖啡糕餅,單純賣書。我愛咖啡,但咖啡是蜜糖,招惹人聲嗡嗡,有咖啡就一定有咖啡桌,桌上有指尖與鍵盤擊掌、口語生是非、咖啡拍打口腔海岸,對我這種極易分心的人,書店、咖啡館的複合式經營,只會讓我忘了書籍的存在。「魔山」純粹賣書,打開藍色的店門,嗅覺會立即在腦內召喚閱讀,這裡有紙張的、油墨的厚重味道,沒有任何咖啡干擾。
這裡,有最簡單的裝潢,藍色窗框,白灰牆壁,黑色書架,讓讀者登高取書的木梯子,幾盞溫暖的燈。書架上方,貼滿了作家群像:吳爾芙、卡夫卡、貝克特、托馬斯‧伯恩哈德(Thomas Bernhard)、尤迪特‧賀爾曼(Judith Hermann),與讀者對望。靠街邊的角落,有綠色沙發、小圓桌、幾張椅子。我總是在店裡選本書,把自己埋入綠色沙發裡,安靜地閱讀,考慮著是否要把手上的書帶回家。這是我在柏林,最愛的文學角落。
店裡不放音樂,顧客稀少的暑假,聽覺只能抓取到老闆整理書的聲音。在家裡寫作,電腦隨時尖叫送來遠方的耳語,音響彈完蕭邦立即大唱費歐娜‧艾波(Fiona Apple),我跟大部分現代人一樣,享受社群網站的干擾,甘願讓樂音暫時癱瘓思考。但在「魔山」,我可以靜靜地,專心選書,讀書,買書。
「魔山」只賣文學書以及精美繪本童書,沒有靈修成長勵志減肥致富養生成名找伴時尚健身瑜伽。彷彿那扇藍色店門就是個文學篩網,卡夫卡開門就溜進入駐,網路輕盈小說找不到門把。
店裡的角落有兩張古老的書桌,老先生哈若爾德‧洛赫(Harald Loch)與娜塔莉亞‧劉布里娜(Natalia Liublina)女士各自坐在書桌前,處理書單、接電話、幫讀者結帳。我每次在書店裡流連,總感覺這個文學書店有強烈的故事磁場。某天,我終於忍不住開口討故事。洛赫先生當時正在忙,他說,改天再來,我們好好聊。
聽故事那天,剛好在台灣從事出版的W與女友來訪,我們三個台灣人變成等待童話的小孩,洛赫先生坐進綠色沙發,故事啟程。
「魔山」的前身,是俄國人安德烈亞斯‧沃夫(Andreas Wolf)於一九三一年創立的書店,今年七十一歲的洛赫先生還清楚記得,六十年前,他就在這裡買了一本古希臘文法的書。多年來,他一直保持在這裡買書的習慣。二OO九年,他接下經營的責任,以「魔山」為名,開啟書店的另一篇章。為何稱之「魔山」?除了與托馬斯‧曼著名的小說同名之外,最主要是因為他覺得文學書宛如魔術,令人著迷。這個轉角的書店,是他成長過程的重要文學回憶,褪下律師的身分後,他決定在書店裡展開全新的退休生涯,成為書店主人,並且寫書評,他說這是他的「第二人生」。綠色沙發前的小圓桌上,就擺著出版社寄來的未出版的小說稿,他評讀完之後,再決定是否要選購這本書在店裡販賣。
W深知台灣書店經營的現況,書店擺上的書,要是沒被讀者買走,就會遭到退書的命運。W問洛赫先生,這樣一間獨立書店,是否也會退書呢?洛赫先生驕傲地說:「不,這些書,都是我們的書。我們讀過之後喜歡,跟出版社訂購,才在架上陳列,我們不會退給出版社。」那句「我們的書」,撞進了我的身體。這些都是書店主人精選過的文學書籍,跟暢銷排行榜毫無瓜葛,是寶藏,是珠玉,店長親自篩選淘洗過,開店與讀者分享。
幾天後,我又打開那道藍色的門,洛赫先生正在忙著盤點,他知道我又來討故事的糖,只說:「等一下,我帶你去地下室,拜訪祕密。」
我在書店裡的童書區選了繪本,坐下來細讀。我也發現之前居住在台灣的德國作者施益堅(Stephan Thome)的《邊境行走》(Grenzgang),看到我翻閱《邊境行走》的平裝本,洛赫先生說起:「你知道作者住過台灣嗎?他之前有來我這邊朗讀這本書,我很期待他的第二本小說。」我說起幾年前在台北與施益堅短暫結識的過程,當時,我完全不知道他在寫作。文學的話題開啟,洛赫先生發現我也是個文學人,放下手邊的盤點說:「走,我們去地下室。」
突然,他把古老的書桌用力往旁邊挪,把地上的一塊綠色墊子拿開,一道通往地下室的門,出現了。他掀開門,身手靈活走下木梯:「來!」
我走下木梯,眼前出現一個祕密的地下圖書館,我震驚無言。地下室有一盞昏黃燈光,蜘蛛網放肆,老舊書籍放置在書架上,散發著歲月的氣息。洛赫先生開始說故事,納粹掌權期間,許多書籍都成為禁書,沃夫先生就在這個祕密的地下室裡,開始經營禁書圖書館。知道這個圖書館的人們,都必須獲得沃夫先生的信任,才能進入這個地下祕密圖書館,把被納粹禁止的書籍偷偷帶回家閱讀,二十四小時內必須歸還。那是一個柏林的祕密閱讀組織,以閱讀,翻越納粹高築的思想控制牆。希特勒曾下令燒掉禁書,一把火熊熊,企圖燒掉不受控的知識。但在這個角落書店裡,有個祕密地下室,來借書的讀者冒著危險,在閱讀裡,享受走私來的自由。
這狹窄的地下室,因為閱讀,而有了無限的自由空間。我在這空間裡,絲毫不感覺到幽閉,當年的每一次祕密借閱,就是一次自由的伸展。閱讀,果真讓人自由。
只可惜,納粹當年做過的那些蠢事,至今仍在許多國家被徹底執行。書籍被審查控制,網路被監看,社群網站上的幾句書寫,可能會惹來囹圄之災。但「魔山」裡的這間地下室,繼續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疆界與時空存在。這地下室是個完美的文學隱喻,翻開書,靜下來,閱讀就是自己最私密的時刻,閱讀是無人可管的疆界,閱讀是魔術,閱讀是自由。
洛赫先生說,有時候會有整班的學生來訪,一個接一個跟著他進入這個祕密閱讀基地。他會細說納粹的禁書政策,鼓勵學生們閱讀。他致力保存地下室原貌,這是這間街角書店,最寶貴的人類資產。
關上地下室的門,放回綠色墊子,把書桌推回,不知情的人,永遠不知道那裡藏著一個精采的故事。短短的地下室拜訪,我有看了一部電影的豐富感受。
我買下繪本,告別。洛赫先生說,記得下次來參加店裡的朗讀活動,店裡的許多書架都是裝有輪子的,朗讀時刻,把書架推開,讀者們排排坐聽作者聲音,是書店裡持續累積的文學聲響回憶,歡迎一起來建築這共同的回憶。
我在當兵時,讀完《魔山》這本厚重小說。小說主角漢斯‧卡司托普(Hans Castorp)在山上的療養院裡,遇見各式各樣的人物,與我高山雷達站服役的際遇類似,一進魔山身難退,怪奇人物紛沓來。我覺得洛赫先生也像《魔山》裡的漢斯‧卡司托普,書店裡,隨時都有各種人物走進來。
離開「魔山」,我發現洛赫先生是猶太人。一定,還有更多故事。
下次,再來推開藍色的門,聽故事。
魔山
迷路時,我走進魔山。
那簡直是設定好的巧遇場景:炎熱的柏林夏天,我在寧靜的社區裡尋找舞者朋友S的公寓。社區裡商店稀疏,人車皆靜,手上的電子羅盤似乎被曬壞了,地圖定位失敗,我一路迷途,眼見皆陌生。蟲在行道樹上慵懶鳴叫,肥胖的胡蜂狂吻花圃裡的牡丹,一位老婦人拖著買菜籃慢慢走過。我揮汗抬頭,看到了寫著「魔山」(Der Zauberberg)的藍色小招牌。我站在街邊觀看「魔山」的櫥窗,全都是文學書籍,還有精美的童話繪本。反正迷路,就進去逛逛吧。我走進這間街角書店,老闆微笑問好,我偷偷深呼吸,視線快速移動,幾秒...
作者序
叛逆不孤單
為何繼續?
2011年12月,《叛逆柏林》出版之後,我在柏林多次巧遇台灣來的讀者。
第一次遇見讀者,是柏林文化嘉年華,一個大男孩跑來問我:「請問你是陳思宏嗎?」他讀了我的書,就來了。我們在嘉年華裡合照,男孩說他剛剛到柏林,想不到,就遇見我了。
機場巴士,一位女孩從背包拿出《叛逆柏林》,公車搖晃,我在書頁上簽下潦草。
地鐵月台,幾位背包客拍拍我的肩膀,從背包底層挖出翻爛的《叛逆柏林》。他們拿著我的書去找廢墟,正準備出發去拜訪集中營。
歌劇院門口,一位上年紀的女士對我微笑,中場休息,她前來致意:「怕打擾你,但還是想跟你說,讀你的書很愉快」。
最奇怪的地方是餐廳男廁,靦腆的男孩問:「請問,我可以跟你合照嗎?我喜歡你的書。」我們用手機自拍合照,背後有人正在小解。
有許多讀者寫信來,一位讀者讓我印象特別深刻:「謝謝你的書寫。我嫁來柏林一年了,一直不太敢出門。讀完你的書,我決定也出門找我的叛逆。」
書寫者以文字召集,讀者以不同的方式回應,各自反骨。雖然這樣的叛逆不是暢銷壯大臉書五萬人按讚,但對我來說,這一點都不冷清。
原來,我不孤單。
兩年過去了,柏林還依然叛逆嗎?
這兩年來,柏林面臨了許多變化。柏林的勁道不是金融或工業,而是繽紛頑強的文化實力,主流沒有全面勝利,非主流總能找到土壤生長,枝葉茂盛。但是這兩年來,都更海嘯造訪,紳士化擴張,房價房租飛漲,城市表皮開始改變,新建的高級公寓迅速售罄。皺皮可以拉提,刺青可以雷射,但外表下的皮肉骨骼血液精神靈魂呢?柏林圍牆是否成了遙遠模糊的過往煙塵?戰爭的傷痕是否只停留在教科書裡?納粹的幽魂已經消逝了嗎?作家藝術家還有力氣造反嗎?偏見呢?歧視呢?平民百姓如何面對歷史創傷?是否,叛逆已成前塵,此刻修文偃武,昇平無妖虐,塗鴉被洗去,多元族裔皆安撫,歌舞資本,抗爭休止?
還好,還好,叛逆依然繼續,叛逆未完。
這本書承接《叛逆柏林》,我不寫光鮮亮麗、淺白政宣、貴婦士紳、觀光指南、美食購物,驅動文字的,是小人物的生存掙扎與歷史地景。我寫歷史、生死、教育、族裔、性別、藝術,持續關注城市歷史汙垢與邊緣地帶,邀請人道入文字。觀光書裡從來不缺光潔亮麗的柏林圖片,但真正激發我興趣的,是所謂底層的、骯髒的、低下的、邊緣的。貼著地生活的人,奮力匍匐,雙臂與地面摩擦出強大的故事火花。最平凡的,其實,往往最多情。
是的,底層很多情,無需華麗修飾,於是少了官腔虛偽,話語裡多了粗礫真摯。我聆聽,寫下這些感動我的故事。這本書裡的每個叛逆故事,都渴求、珍惜自由,並且,充滿了愛。
這本書,寫給叛逆的讀者。特別是在文化嘉年華裡跟我打招呼的男孩,當我正在猶豫要不要繼續以書的規模書寫柏林時,我再度在柏林的日本餐廳裡巧遇他。當時,我和三位台灣朋友聚餐,服務生忽然送上四瓶我們根本沒點的啤酒,說是隔壁桌送的。我們從沒被陌生人請喝酒,完全不知如何反應,沒起身去致意感謝,不敢回頭看隔壁桌,竟然就只是尷尬地喝免費啤酒。隔壁桌起身過來致意,原來,是嘉年華裡的那個男孩,臉上多了大鬍子。我用視線撥開鬍子,認出那和善的眼神。
一年多前,我在那雙眼睛裡看到了些許恐懼與遲疑,再度相遇,他多了自信與從容。我沒多問,但我猜想,他在柏林實踐了叛逆。
在三百萬人口的柏林市,我們巧遇了兩次。
啤酒喝光光,我當時在心裡下了決定。繼續吧。
因為叛逆可延續,書寫有回音,我真的不孤單。
我們在柏林,跟城市一起,繼續叛逆。不管你在哪裡,不一定要來柏林,但請接受我的文字邀約,啟程,一起叛逆吧。
叛逆不孤單
為何繼續?
2011年12月,《叛逆柏林》出版之後,我在柏林多次巧遇台灣來的讀者。
第一次遇見讀者,是柏林文化嘉年華,一個大男孩跑來問我:「請問你是陳思宏嗎?」他讀了我的書,就來了。我們在嘉年華裡合照,男孩說他剛剛到柏林,想不到,就遇見我了。
機場巴士,一位女孩從背包拿出《叛逆柏林》,公車搖晃,我在書頁上簽下潦草。
地鐵月台,幾位背包客拍拍我的肩膀,從背包底層挖出翻爛的《叛逆柏林》。他們拿著我的書去找廢墟,正準備出發去拜訪集中營。
歌劇院門口,一位上年紀的女士對我微...
目錄
第一輯:面對歷史的幽魂
1.魔山
2.那些低下卻美麗的靈魂
3.紀念碑
4.動物公園街四號
5.帶著柏林去巴黎
6.監獄公園
7.納粹碉堡的前世今生
8.水晶
第二輯:不用歸還的自由
1.不急
2.關鍵字:獨立,愛
3.勇氣孩子
4.芭比女孩
5.人魚或鮪魚
6. 色盲、休假、圖像、公私
7.水果攤國際觀
8.自由圖書館
第三輯:繼續叛逆的故事
1.自由工作者
2.吃
3.攤販
4.12F
5.城市農夫
6.口譯真相
7.在柏林遇見梅莉‧史翠普
8.夜鬼
9.說母親
10.請,讓我走
第一輯:面對歷史的幽魂
1.魔山
2.那些低下卻美麗的靈魂
3.紀念碑
4.動物公園街四號
5.帶著柏林去巴黎
6.監獄公園
7.納粹碉堡的前世今生
8.水晶
第二輯:不用歸還的自由
1.不急
2.關鍵字:獨立,愛
3.勇氣孩子
4.芭比女孩
5.人魚或鮪魚
6. 色盲、休假、圖像、公私
7.水果攤國際觀
8.自由圖書館
第三輯:繼續叛逆的故事
1.自由工作者
2.吃
3.攤販
4.12F
5.城市農夫
6.口譯真相
7.在柏林遇見梅莉‧史翠普
8.夜鬼
9.說母親
10.請,讓我走
商品資料
出版社:健行出版日期:2014-02-01ISBN/ISSN:9789866798771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24頁開數:18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