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郝斌
定價:NT$ 280
優惠價:88 折,NT$ 246
本商品已下架
王友琴 美國芝加哥大學資深講師
成嘉玲 世新大學董事長
吳光庭 成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夏鑄九 台灣大學榮譽教授、南京大學宜興講座教授
陳永發 中央研究院院士、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畢恆達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黃世孟 高雄大學榮譽教授
喻肇青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院長
錢致榕 政治大學講座教授、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
鐘月岑 清華大學歷史所副教授
一致推薦
1966年5月,毛澤東發動了大規模的政治運動,「文革」風暴席捲而來,整肅行動颳進了校園,中國第一學府北京大學授業的老師們,成了無產階級下的牛鬼蛇神。當年的郝斌是歷史系助教,卻被四人幫為首的「第一夫人」江青,在首次出席北大的萬人批鬥會上,公開指控他迫害「第一女兒」李訥。郝斌被戴上反革命的帽子,自此被鬥被打被踹……,各種身心上的凌辱接踵而至。
郝斌與北大校長陸平以及歷史系的教授都成了「反革命黑幫」,一起被關押在「牛棚」。他們被置於烈日下長跪,任由學生和校外群眾辱罵批鬥,尊嚴盡失。北大歷史的老教授向達和楊人楩跪到站不起來。郝斌說:「控制平衡不栽下去還算容易;精神和人格上能夠承受住這種壓力和羞辱,才是難關。」雖然中共在抗戰勝利後能快速地奪得政權,是知識份子幫了大忙。但中共建國後,最倒楣、最可憐亦最可悲的也是知識份子!對於知識份子的殘酷迫害,手段野蠻甚至恐怖。在此高壓專橫之下人人自危。文革初始,第一個殉難的是史學大師陳寅恪的得意弟子、郝斌的老師汪籛。而出身名門、視尊嚴重於生命的北大西語系教授俞大絪(俞大維的妹妹),被紅衛兵抄家受辱,選擇從容、尊嚴地離開這個世界。北大歷史系主任翦伯贊則在受盡各種屈辱的兩年後,與妻子一起仰藥自殺。
北大歷史系執中國史學界之牛耳,也是學術界和教育界的龍頭老大。但整個北大在「文革」時代卻成為重災區,尤以歷史系為最。從1966年文革爆發至1969年夏,郝斌等牛鬼蛇神被監管達三十個月之久。時至今日,受過迫害的老人已逐漸凋零,郝斌的深度憶述顯得格外有意義。這本涵蘊血淚的回憶,細膩而又真實地描述在荒謬年代和恐怖歲月中的遭遇。
郝斌的文字獨特雋永,敘述苦難又不失風趣,描寫醜陋但又流露人性,使文革文獻提升至更高一層的境界。章詒和從《往事並不如煙》的歷史回眸點上,生動地呈現其父執輩友人在朝代巨變中的苦痛;郝斌則以史家之筆詳述其在「牛棚」中的處境,為時代做見證,為歷史留紀錄。
郝斌教授以八十歲的高齡,寫成了這部《流水何曾洗是非》,不僅展示了作者的正直和勇氣,也展示了作者的才華,他能不動聲色地記錄殘忍暴力,又入木三分地刻畫人心與人性,以輕馭重,寓理於紀事。很多細節的描寫,顯示了對於人性的深刻認識,讀後令人難以忘懷。他以自己的生命經歷示現,即便在是非最為顛倒的歲月裡,人性的火種依然發光,哪怕微弱,卻出奇地頑強!
作者簡介:
郝斌
1934年出生,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1966年在北大歷史系任教時,遭逢「文革」,淪為「牛鬼蛇神」,被打入「牛棚」三年,備受屈辱。出了「牛棚」,依舊苟且過活,直至1978年始獲平反。後來曾任北大副校長。
老來追憶過往,披露當年蹲「牛棚」的經歷,引發熱烈反響。許多人鼓勵他,現在若不寫下來,這段往事恐為時調塵囂所堙沒。
名人推薦:
郝斌和他的「文革實錄」
銘心/文
一、
文革是一個人、妖顛倒的時代。本書的作者郝斌教授,是一位兼具錚錚鐵骨與仁愛心腸的好人,但是從「文革」剛剛開始的時候,他就作為「壞人」被「揪」了出來,直到「四人幫」垮台,他才被「解放」,時間上長達十年之久。為什麼會在郝斌身上發生這樣人、妖顛倒的事情呢?這要從毛澤東支持聶元梓的大字報以及江青來到北京大學,在北大「萬人大會」上的講話說起。
一九六六年五月二十五日,在北京大學大飯廳的東牆上,出現了以哲學系總支書記聶元梓等七人署名的大字報〈宋碩、陸平、彭珮雲在文化革命中究竟幹些什麼〉—這張在今天看來沒有什麼特別建樹的大字報,卻受到了毛澤東的極大稱讚,說這是「全國第一張馬列主義大字報」,「寫得何等好啊」—原來,這篇大字報是毛澤東的親信的在背後策劃之下出籠的,連政治嗅覺極為靈敏的聶元梓本人也並不十分清楚箇中的全部底細。六月一日,毛澤東決定,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反反覆覆的向全國廣播這張大字報,那盛氣淩人的態度、怒氣沖沖的語調,震動全國……。
在這樣的政治氣氛之下,江青在毛澤東的支持下風風光光地走到前台,任中央文革第一副組長。七月二十六日晚,北京大學萬名師生雲集於東操場,等候「中央文革」首長們的光臨。果然,「中央文革」以強大的「陣營」出現在大操場的主席台上,當然,最令人矚目的是「第一副組長」江青,因為這是她的第一次在中國的政治舞台上公開亮相。
北大的師生從來沒有聽到過江青的講話,這次江青一開口—她那怪異的聲調、歇斯底里的態度,特別是她講話的內容—一下子把全場都驚得目瞪口呆!她又哭又鬧,先是控訴毛家的親家母張文秋,接著控訴毛家的兒媳婦張少華。忽然話鋒一轉,直指郝斌:「我要控訴,壞人郝斌,迫害李訥!把階級鬥爭搞到我們家裡來了!」
郝斌何許人?當時的郝斌,是北京大學歷史系一位年僅三十二歲的年輕助教。他出身貧寒,歷史清白,生活儉樸,作風正派。只因為在一九六四年的四清運動中,與李訥同在一個工作隊,在工作中與李訥有分歧,便被其母江青宣佈為「壞人」。
每當江青點完一個人的名,台下都是一片口號聲。當江青點了郝斌的名,台下照例響起口號聲「打倒郝斌!」「把壞人郝斌揪出來示眾!」當時,台上的江青繼續進行著她的的歇斯底里的控訴:「李訥是好孩子,郝斌不允許李訥回家治病,還派人對李訥跟蹤盯梢。郝斌包庇地主,重用右派分子……」江青的哭鬧聲和台下的口號聲匯聚到一起,令人毛骨悚然!
真的是天佑善人!就在幾分鐘前,郝斌剛剛離開會場!—因為他次日一早要陪妻子去醫院做手術,他家住東單,他向工作組請了假,趕末班車進城。後來有人寫文章指出當時可能發生的難以想像的後果—如果這個「壞人」出現在「敬愛的江首長」面前,還不當場被揍成肉餅!第二天清早,郝斌陪太太去醫院做手術剛回家,就接到北大歷史系打來的電話,口氣嚴肅地通知他立即回學校。他給太太買了半斤蛋糕,作為無法燒飯的太太的口糧,然後頗有些不安的乘坐公車回學校。當他從32路公共汽車下來,往十九樓走的這大約二、三百米的距離,他敏感地覺察到人們看他的眼光頗為異樣:驚異、恐懼、躲閃。他意識到自己可能遇到了什麼問題。等他到了系裡時,系裡的負責人對他宣佈了昨晚他被江青點名的事情。對郝斌說來有如五雷轟頂!說時遲,那時快,不由分說,他當即被兩名壯漢扭著胳膊,押到三十八樓作為「鬥鬼台」的陽台上「示眾」。後來,有的文章清楚地記載了當時郝斌被鬥的情況:
正當其時,我路過那裡,真真切切看清了這個「壞人」的模樣:瘦長的臉盤,雙目微啟,嘴唇緊閉,臉色發灰,神情木然,活像戲台上的僵屍。有個粗粗壯壯的漢子攥緊他的頭髮,在鬥鬼台上轉圈……。
自從江青等「中央文革首長」光臨北大之後,北大的「牛鬼蛇神」們成了「政治動物」,他們的胸前掛著牌子,半小時就要被被押到「鬥鬼台」上展覽一回,進行「開放式」的批鬥。在此後短短的一個月內,有二百多萬人來到北大。由於郝斌的罪名響亮,所以,他比被聶元梓大字報點了名的那三位「黑幫」更成為熱門看點—來自全國各地的「革命群眾」都好奇,想親眼看一看這個敢於「迫害毛澤東與江青的女兒、人稱『紅色公主』的李訥」、敢於「把階級鬥爭搞到毛主席家裡」的「壞人」究竟長了什麼樣的青面獠牙!
誰都知道,郝斌的對面,有一個權勢薰天的大人物毛澤東,是與江青、李訥這對母女站在一起的。而毛澤東對北大的反感不自文革始,早在一九一八年他在北大圖書館當圖書管理員的時候,就已經對當時的教授如傅斯年、羅家倫等人頗多惡感。
在毛澤東對北大的惡感中,歷史系似為惡中之惡。本來,歷史系所在的三院門口,不知什麼人貼有一副對聯:「廟小神靈大,池淺王八多。」由於這副對聯出自民間,所以紙張既薄又脆,字也寫得歪歪扭扭的,也沒有貼的很牢。歷史系包括郝斌在內的教職員工,認為這副對聯是將嚴肅的政治鬥爭變為下流的謾罵,他們甚至還期待著中央領導能夠出面制止或糾正這種低俗粗野的對聯。
沒有想到,幾天之後,就在原先貼對聯的地方,一副只「糾正」了一個字的新對聯貼在三院門口:「廟小神靈大,池深王八多。」紙張是質地結實的大紅紙,字跡是漂亮的顏體,貼得牢牢的,顯示出這副對聯的霸氣和不凡—虎視眈眈地傲視著在三院出出進進的灰頭土臉的「牛鬼蛇神」們。據聶元梓後來的回憶錄說,原來,李訥將對聯彙報給毛,毛遂將「淺」改為「深」。這就意味著,毛認為罵得對!罵得好!但是罵得還不夠,故有此「御筆」修改。
新舊對聯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卻使得歷史系的階級鬥爭—用當時流行的術語說—「向縱深發展」,總共只有一百多人的歷史系,一共被揪出的牛鬼蛇神多達三十四人,超過當時歷史系教職工總人數的三分之一。
被江青點名之後,「壞人」郝斌被冠以當時最嚴重的罪名「現行反革命」,揭發批判郝斌的大字報鋪天蓋地,尤其是歷史系的師生,凡是與郝斌有過接觸的人,是否揭批郝斌成了「革命與反革命」的分水嶺,郝斌頭上的壓力之大,真的令人難以想像!
這種壓力,不僅是來自精神層面,也來自肉體的摧殘。北大歷史系有一位教師丁則勤,為了表現自己的「革命義憤」,開始動手往死裡打郝斌,他一拳狠打過去,真的把郝斌打翻在地,半天也爬不起來。因為在丁則勤看來,郝斌這樣的「欽定要犯」是「永世不能翻身」的—在集權主義的土壤中,殘酷無情的惡之花爭相怒放,丁則勤就是這樣的「惡之花」—如果丁則勤能夠懂哪怕那麼一丁點兒辯證法,懂得世界上的事情都是處在變化之中的,他當然多多少少會對郝斌手下留情的。
在如此重壓之下,小小的歷史系,有四名教師、外加一位家屬自殺。還有一位教師「命大」,幾次自殺未遂,但是身體殘缺了。而郝斌所承受的壓力比其他人都大,居然不死,而且,難能可貴的是,在整個挨整的過程中,他從來不曾胡亂咬人—在當時的政治壓力之下,郝斌可以減輕自己的罪責唯一途徑就是通過揭發批判那些當局想整的人來「立功贖罪」。而郝斌以自己的生命紀錄顯示,他實踐了「臨難毋苟免」這一古訓。
本來,以郝斌這樣與江青對抗到底的人,是可以以「英雄」的面目來示人的,但是郝斌沒有,他不但從來不講自己的什麼「英勇業績」,反而淨講一些自己的「糗事」。
比如,一次有人對郝斌說:「難得你雖然經過牛棚那樣的殘酷折磨,你沒有瘋,也沒有傻……」話音未落,郝斌馬上回答說:「離著傻也差不多了。在我被從牛棚放出來,第一次回家的那次,我在公共汽車上買一張一毛五分錢的票,售票員問我到哪裡下車,我愣愣地望著售票員,卻怎麼也想不起我們家的那一站的站名了……。」
又如,有位朋友曾經問郝斌:「以江青這樣絕對權威的人,以泰山壓頂之勢宣判你,你怎麼能活下來的?」只見郝斌不激動,不憤慨,只是微蹙眉尖,平平靜靜說了句既不豪邁又不悲壯的話兒:「眼看被揪鬥的人越來越多,心裡就越不害怕了。」—後來,郝斌在一篇悼念羅榮渠先生的文章中,把自己的這一感受幽默地加以「理論化」:「文革初起,『牛鬼蛇神』一大片,而且越揪越多。『面積越大,壓強越小』這個力學原理,放在社會學中,也蠻適用的。」
二、
在被江青點名之後,北大校園裡,揭批「壞人郝斌」的大字報鋪天蓋地中,其罪行是一貫包庇階級敵人。
比如,早在郝斌當學生的一九五七年,在反右派鬥爭中,由於郝斌是班上的黨小組長,在他的包庇下,使他們班的右派劃得太少—導致本來應當戴帽的右派分子「逍遙法外」。
又如,在一九六四年的四清運動中,審核村民的「階級成分」時,李訥主張把幾個農民的「成分」劃高一級,郝斌不同意,為此與李訥發生爭執。郝斌認為,把當時某些村民的「階級成分」劃高一級,他擔心這樣做會給被改變成分的本人以及他的家屬子女帶來政治壓力—看郝斌這個地主階級的孝子賢孫對地主、富農是何等仁慈!
再如,郝斌被揭發在四清工作隊內部,一方面迫害李訥,一方面重用右派分子張廣達—江青在大會控訴中說郝斌「包庇重用右派分子」的時候,幸虧她一時沒有想起張廣達的名字,因為張廣達當時就在大會的現場,一旦被江青點了名,也會被當場揍成肉餅的……。
郝斌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被「抖摟」了出來,翻了個底朝天,但是卻找不到他在人品上的任何瑕疵。那位毒打郝斌的丁則勤在批鬥會上對郝斌上綱上線,說郝斌「惡毒反對毛主席」—但是他揭出來郝斌的「罪狀」實在可笑:郝斌在講義旁窄小的空當上做筆記的時候,寫了「毛說」,而不是「毛主席說」。透過這些「揭批大字報」,江青的「壞人郝斌論」不攻自破了,人們看到的是一個心地善良、為人正派的「好人郝斌」。
很快,北京大學各個系科紛紛建立起各自的「牛棚」。由於郝斌是被江青點名的「欽定要犯」,所以他是歷史系牛棚的第一批住戶,也是直到一九六九年六月牛棚解散時才被釋放的歷史系住「牛棚」時間最久的、中間不曾缺席過一天的「全勤住戶」,使得他得以目睹了文革中那些不堪回首的歲月中的種種怪像。
一九六九年九月,北大的教職員工被下放到江西南昌縣鯉魚洲辦「五七幹校」,郝斌當然在下放之列。這期間,人們對依舊高高在上的「文革旗手」江青和被她點名的「壞人郝斌」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雖然郝斌仍然是受到軍、工宣隊嚴厲監管的「現行反革命」,但是廣大的群眾已經不再受當局輿論的蠱惑。有一次,北大歷史系的一位家屬去鯉魚洲探親,很偶然地與郝斌一起走了一段路,只見迎面走來的人們—北大各個系科的教職員工們,全都熱情地與郝斌打招呼,「欽定要犯」郝斌反倒是像一位大首長一樣對他們的熱情問候應接不暇。這位家屬感到十分震驚,問郝斌:「和你打招呼的這些人,你都認識嗎?」郝斌說:「除了個別的以外,絕大多數都不認識。」這些人對郝斌的熱情問候,所體現的正是「民心向背」。
一九七六年九月,毛澤東逝世,江青失去了保護傘,旋即垮台,這時郝斌才被平反。當時的北大歷史系百廢待舉,郝斌被任命為歷史系總支書記。由於郝斌處事公正,歷史系的工作進展順利,於是郝斌又被任命為學校的黨委副書記、常務副校長,直到退休。
有人說郝斌最終成為校一級的領導人是「因禍得福」,這話說得也不錯。因為郝斌本是那種堅持獨立人格、拒絕溜鬚諂上的人。再說,他書教的挺好,與學生相處甚佳,他根本無意做任何往上爬的「經營」。一般說來,像郝斌這樣的人是很難得到上級領導的賞識與提拔的。但是經過江青的這番「折騰」之後,郝斌的知名度陡增,他的鐵骨與仁心亦廣為人知,成為他日後的「資本」。
郝斌擔任北大黨委副書記、常務副校長多年,他努力工作,廉潔自律,也仍舊保持著可貴的「仁心」,盡自己的可能,去幫助弱者。他努力為當年的北大數學力學系53級學生、如今的哈爾濱理工大學閻桂勳教授被錯當作右派一事平反。在他的大力幫助下,至一九九九年,閻桂勳教授最終得到了一紙〈關於對閻桂勳同志錯按右派分子對待問題的糾正意見〉。十一年之後,二○一○年五月四日,北京大學舉辦一百二十週年校慶,當郝斌進入會場時,站在入場處的閻桂勳教授向他鞠躬,激動地對人說:「他是好人!」—這是從一位弱者口中說出的話,沒有任何官方色彩,更能使我們確信,郝斌一位是宅心仁厚的好人。
三、
郝斌教授不是無所作為的人,退休之後,十分勤奮。他熱衷於書法,他所寫的唐代詩人盧綸〈塞下曲〉的條幅「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筆力遒勁,鐵骨錚錚,字如其人,頗受書法界的好評。他生活簡樸,穿的是樸素的布衣,以舊自行車代步。無論誰看到這樣一位面目慈祥的老者,都難以想像他所經歷過那樣一場的暴風驟雨……。
郝斌教授以八十歲的高齡,寫成了這部《流水何曾洗是非》,呈獻給讀者。這是一部翔實地記錄北京大學文革歷史的「文革實錄」,體現了他的良知和責任感。他完全可以不寫,保持沉默,哪怕他是唯一的見證人,這樣他便不會招致任何責難。但是他摒棄了沉默,選擇了發聲,為人類留下這份珍貴記憶。他寫下這些極為獨特的生命紀錄,如實地記載的諸多人物—如向達、楊人楩、鄧廣銘、齊思和、邵循正、羅榮渠等這些在當代文化史中佔有一席之地的著名教授—在牛棚中的不幸遭遇,這應當是比清代「文字獄」更加值得後人汲取的教訓。
這本書不僅展示了作者的正直和勇氣,也展示了他的才華,他能不動聲色地記錄殘忍暴力,又入木三分地刻畫人心與人性,以輕馭重,寓理於紀事。很多細節的描寫,顯示了他對人性的深刻認識,讀後令人難以忘懷。
郝斌教授從不表彰自己在那個動輒飛來橫禍的時代,他是怎樣不時冒著風險,給他人以多方同情和照應這類感人的事蹟—為此,他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和人們發自內心的尊敬。他以自己的生命經歷顯示,即便在是非最為顛倒的歲月裡,人性的火種依然發光,哪怕微弱,卻出奇地頑強。郝斌教授能夠使後人愈加堅信,人性的基本質素,乃源於人自身內部的道德律令,而非任何外在的壓力,因此,本書必將贏得無數當代以及後代的知音。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62折174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徵求價 | 數量 |
5折 | 4 |
6折 | 0 |
7折 | 1 |
7折以上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郝斌
優惠價: 88 折, NT$ 246 NT$ 280
本商品已下架
王友琴 美國芝加哥大學資深講師
成嘉玲 世新大學董事長
吳光庭 成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夏鑄九 台灣大學榮譽教授、南京大學宜興講座教授
陳永發 中央研究院院士、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畢恆達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黃世孟 高雄大學榮譽教授
喻肇青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院長
錢致榕 政治大學講座教授、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
鐘月岑 清華大學歷史所副教授
一致推薦
1966年5月,毛澤東發動了大規模的政治運動,「文革」風暴席捲而來,整肅行動颳進了校園,中國第一學府北京大學授業的老師們,成了無產階級下的牛鬼蛇神。當年的郝斌是歷史系助教,卻被四人幫為首的「第一夫人」江青,在首次出席北大的萬人批鬥會上,公開指控他迫害「第一女兒」李訥。郝斌被戴上反革命的帽子,自此被鬥被打被踹……,各種身心上的凌辱接踵而至。
郝斌與北大校長陸平以及歷史系的教授都成了「反革命黑幫」,一起被關押在「牛棚」。他們被置於烈日下長跪,任由學生和校外群眾辱罵批鬥,尊嚴盡失。北大歷史的老教授向達和楊人楩跪到站不起來。郝斌說:「控制平衡不栽下去還算容易;精神和人格上能夠承受住這種壓力和羞辱,才是難關。」雖然中共在抗戰勝利後能快速地奪得政權,是知識份子幫了大忙。但中共建國後,最倒楣、最可憐亦最可悲的也是知識份子!對於知識份子的殘酷迫害,手段野蠻甚至恐怖。在此高壓專橫之下人人自危。文革初始,第一個殉難的是史學大師陳寅恪的得意弟子、郝斌的老師汪籛。而出身名門、視尊嚴重於生命的北大西語系教授俞大絪(俞大維的妹妹),被紅衛兵抄家受辱,選擇從容、尊嚴地離開這個世界。北大歷史系主任翦伯贊則在受盡各種屈辱的兩年後,與妻子一起仰藥自殺。
北大歷史系執中國史學界之牛耳,也是學術界和教育界的龍頭老大。但整個北大在「文革」時代卻成為重災區,尤以歷史系為最。從1966年文革爆發至1969年夏,郝斌等牛鬼蛇神被監管達三十個月之久。時至今日,受過迫害的老人已逐漸凋零,郝斌的深度憶述顯得格外有意義。這本涵蘊血淚的回憶,細膩而又真實地描述在荒謬年代和恐怖歲月中的遭遇。
郝斌的文字獨特雋永,敘述苦難又不失風趣,描寫醜陋但又流露人性,使文革文獻提升至更高一層的境界。章詒和從《往事並不如煙》的歷史回眸點上,生動地呈現其父執輩友人在朝代巨變中的苦痛;郝斌則以史家之筆詳述其在「牛棚」中的處境,為時代做見證,為歷史留紀錄。
郝斌教授以八十歲的高齡,寫成了這部《流水何曾洗是非》,不僅展示了作者的正直和勇氣,也展示了作者的才華,他能不動聲色地記錄殘忍暴力,又入木三分地刻畫人心與人性,以輕馭重,寓理於紀事。很多細節的描寫,顯示了對於人性的深刻認識,讀後令人難以忘懷。他以自己的生命經歷示現,即便在是非最為顛倒的歲月裡,人性的火種依然發光,哪怕微弱,卻出奇地頑強!
作者簡介:
郝斌
1934年出生,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1966年在北大歷史系任教時,遭逢「文革」,淪為「牛鬼蛇神」,被打入「牛棚」三年,備受屈辱。出了「牛棚」,依舊苟且過活,直至1978年始獲平反。後來曾任北大副校長。
老來追憶過往,披露當年蹲「牛棚」的經歷,引發熱烈反響。許多人鼓勵他,現在若不寫下來,這段往事恐為時調塵囂所堙沒。
名人推薦:
郝斌和他的「文革實錄」
銘心/文
一、
文革是一個人、妖顛倒的時代。本書的作者郝斌教授,是一位兼具錚錚鐵骨與仁愛心腸的好人,但是從「文革」剛剛開始的時候,他就作為「壞人」被「揪」了出來,直到「四人幫」垮台,他才被「解放」,時間上長達十年之久。為什麼會在郝斌身上發生這樣人、妖顛倒的事情呢?這要從毛澤東支持聶元梓的大字報以及江青來到北京大學,在北大「萬人大會」上的講話說起。
一九六六年五月二十五日,在北京大學大飯廳的東牆上,出現了以哲學系總支書記聶元梓等七人署名的大字報〈宋碩、陸平、彭珮雲在文化革命中究竟幹些什麼〉—這張在今天看來沒有什麼特別建樹的大字報,卻受到了毛澤東的極大稱讚,說這是「全國第一張馬列主義大字報」,「寫得何等好啊」—原來,這篇大字報是毛澤東的親信的在背後策劃之下出籠的,連政治嗅覺極為靈敏的聶元梓本人也並不十分清楚箇中的全部底細。六月一日,毛澤東決定,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反反覆覆的向全國廣播這張大字報,那盛氣淩人的態度、怒氣沖沖的語調,震動全國……。
在這樣的政治氣氛之下,江青在毛澤東的支持下風風光光地走到前台,任中央文革第一副組長。七月二十六日晚,北京大學萬名師生雲集於東操場,等候「中央文革」首長們的光臨。果然,「中央文革」以強大的「陣營」出現在大操場的主席台上,當然,最令人矚目的是「第一副組長」江青,因為這是她的第一次在中國的政治舞台上公開亮相。
北大的師生從來沒有聽到過江青的講話,這次江青一開口—她那怪異的聲調、歇斯底里的態度,特別是她講話的內容—一下子把全場都驚得目瞪口呆!她又哭又鬧,先是控訴毛家的親家母張文秋,接著控訴毛家的兒媳婦張少華。忽然話鋒一轉,直指郝斌:「我要控訴,壞人郝斌,迫害李訥!把階級鬥爭搞到我們家裡來了!」
郝斌何許人?當時的郝斌,是北京大學歷史系一位年僅三十二歲的年輕助教。他出身貧寒,歷史清白,生活儉樸,作風正派。只因為在一九六四年的四清運動中,與李訥同在一個工作隊,在工作中與李訥有分歧,便被其母江青宣佈為「壞人」。
每當江青點完一個人的名,台下都是一片口號聲。當江青點了郝斌的名,台下照例響起口號聲「打倒郝斌!」「把壞人郝斌揪出來示眾!」當時,台上的江青繼續進行著她的的歇斯底里的控訴:「李訥是好孩子,郝斌不允許李訥回家治病,還派人對李訥跟蹤盯梢。郝斌包庇地主,重用右派分子……」江青的哭鬧聲和台下的口號聲匯聚到一起,令人毛骨悚然!
真的是天佑善人!就在幾分鐘前,郝斌剛剛離開會場!—因為他次日一早要陪妻子去醫院做手術,他家住東單,他向工作組請了假,趕末班車進城。後來有人寫文章指出當時可能發生的難以想像的後果—如果這個「壞人」出現在「敬愛的江首長」面前,還不當場被揍成肉餅!第二天清早,郝斌陪太太去醫院做手術剛回家,就接到北大歷史系打來的電話,口氣嚴肅地通知他立即回學校。他給太太買了半斤蛋糕,作為無法燒飯的太太的口糧,然後頗有些不安的乘坐公車回學校。當他從32路公共汽車下來,往十九樓走的這大約二、三百米的距離,他敏感地覺察到人們看他的眼光頗為異樣:驚異、恐懼、躲閃。他意識到自己可能遇到了什麼問題。等他到了系裡時,系裡的負責人對他宣佈了昨晚他被江青點名的事情。對郝斌說來有如五雷轟頂!說時遲,那時快,不由分說,他當即被兩名壯漢扭著胳膊,押到三十八樓作為「鬥鬼台」的陽台上「示眾」。後來,有的文章清楚地記載了當時郝斌被鬥的情況:
正當其時,我路過那裡,真真切切看清了這個「壞人」的模樣:瘦長的臉盤,雙目微啟,嘴唇緊閉,臉色發灰,神情木然,活像戲台上的僵屍。有個粗粗壯壯的漢子攥緊他的頭髮,在鬥鬼台上轉圈……。
自從江青等「中央文革首長」光臨北大之後,北大的「牛鬼蛇神」們成了「政治動物」,他們的胸前掛著牌子,半小時就要被被押到「鬥鬼台」上展覽一回,進行「開放式」的批鬥。在此後短短的一個月內,有二百多萬人來到北大。由於郝斌的罪名響亮,所以,他比被聶元梓大字報點了名的那三位「黑幫」更成為熱門看點—來自全國各地的「革命群眾」都好奇,想親眼看一看這個敢於「迫害毛澤東與江青的女兒、人稱『紅色公主』的李訥」、敢於「把階級鬥爭搞到毛主席家裡」的「壞人」究竟長了什麼樣的青面獠牙!
誰都知道,郝斌的對面,有一個權勢薰天的大人物毛澤東,是與江青、李訥這對母女站在一起的。而毛澤東對北大的反感不自文革始,早在一九一八年他在北大圖書館當圖書管理員的時候,就已經對當時的教授如傅斯年、羅家倫等人頗多惡感。
在毛澤東對北大的惡感中,歷史系似為惡中之惡。本來,歷史系所在的三院門口,不知什麼人貼有一副對聯:「廟小神靈大,池淺王八多。」由於這副對聯出自民間,所以紙張既薄又脆,字也寫得歪歪扭扭的,也沒有貼的很牢。歷史系包括郝斌在內的教職員工,認為這副對聯是將嚴肅的政治鬥爭變為下流的謾罵,他們甚至還期待著中央領導能夠出面制止或糾正這種低俗粗野的對聯。
沒有想到,幾天之後,就在原先貼對聯的地方,一副只「糾正」了一個字的新對聯貼在三院門口:「廟小神靈大,池深王八多。」紙張是質地結實的大紅紙,字跡是漂亮的顏體,貼得牢牢的,顯示出這副對聯的霸氣和不凡—虎視眈眈地傲視著在三院出出進進的灰頭土臉的「牛鬼蛇神」們。據聶元梓後來的回憶錄說,原來,李訥將對聯彙報給毛,毛遂將「淺」改為「深」。這就意味著,毛認為罵得對!罵得好!但是罵得還不夠,故有此「御筆」修改。
新舊對聯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卻使得歷史系的階級鬥爭—用當時流行的術語說—「向縱深發展」,總共只有一百多人的歷史系,一共被揪出的牛鬼蛇神多達三十四人,超過當時歷史系教職工總人數的三分之一。
被江青點名之後,「壞人」郝斌被冠以當時最嚴重的罪名「現行反革命」,揭發批判郝斌的大字報鋪天蓋地,尤其是歷史系的師生,凡是與郝斌有過接觸的人,是否揭批郝斌成了「革命與反革命」的分水嶺,郝斌頭上的壓力之大,真的令人難以想像!
這種壓力,不僅是來自精神層面,也來自肉體的摧殘。北大歷史系有一位教師丁則勤,為了表現自己的「革命義憤」,開始動手往死裡打郝斌,他一拳狠打過去,真的把郝斌打翻在地,半天也爬不起來。因為在丁則勤看來,郝斌這樣的「欽定要犯」是「永世不能翻身」的—在集權主義的土壤中,殘酷無情的惡之花爭相怒放,丁則勤就是這樣的「惡之花」—如果丁則勤能夠懂哪怕那麼一丁點兒辯證法,懂得世界上的事情都是處在變化之中的,他當然多多少少會對郝斌手下留情的。
在如此重壓之下,小小的歷史系,有四名教師、外加一位家屬自殺。還有一位教師「命大」,幾次自殺未遂,但是身體殘缺了。而郝斌所承受的壓力比其他人都大,居然不死,而且,難能可貴的是,在整個挨整的過程中,他從來不曾胡亂咬人—在當時的政治壓力之下,郝斌可以減輕自己的罪責唯一途徑就是通過揭發批判那些當局想整的人來「立功贖罪」。而郝斌以自己的生命紀錄顯示,他實踐了「臨難毋苟免」這一古訓。
本來,以郝斌這樣與江青對抗到底的人,是可以以「英雄」的面目來示人的,但是郝斌沒有,他不但從來不講自己的什麼「英勇業績」,反而淨講一些自己的「糗事」。
比如,一次有人對郝斌說:「難得你雖然經過牛棚那樣的殘酷折磨,你沒有瘋,也沒有傻……」話音未落,郝斌馬上回答說:「離著傻也差不多了。在我被從牛棚放出來,第一次回家的那次,我在公共汽車上買一張一毛五分錢的票,售票員問我到哪裡下車,我愣愣地望著售票員,卻怎麼也想不起我們家的那一站的站名了……。」
又如,有位朋友曾經問郝斌:「以江青這樣絕對權威的人,以泰山壓頂之勢宣判你,你怎麼能活下來的?」只見郝斌不激動,不憤慨,只是微蹙眉尖,平平靜靜說了句既不豪邁又不悲壯的話兒:「眼看被揪鬥的人越來越多,心裡就越不害怕了。」—後來,郝斌在一篇悼念羅榮渠先生的文章中,把自己的這一感受幽默地加以「理論化」:「文革初起,『牛鬼蛇神』一大片,而且越揪越多。『面積越大,壓強越小』這個力學原理,放在社會學中,也蠻適用的。」
二、
在被江青點名之後,北大校園裡,揭批「壞人郝斌」的大字報鋪天蓋地中,其罪行是一貫包庇階級敵人。
比如,早在郝斌當學生的一九五七年,在反右派鬥爭中,由於郝斌是班上的黨小組長,在他的包庇下,使他們班的右派劃得太少—導致本來應當戴帽的右派分子「逍遙法外」。
又如,在一九六四年的四清運動中,審核村民的「階級成分」時,李訥主張把幾個農民的「成分」劃高一級,郝斌不同意,為此與李訥發生爭執。郝斌認為,把當時某些村民的「階級成分」劃高一級,他擔心這樣做會給被改變成分的本人以及他的家屬子女帶來政治壓力—看郝斌這個地主階級的孝子賢孫對地主、富農是何等仁慈!
再如,郝斌被揭發在四清工作隊內部,一方面迫害李訥,一方面重用右派分子張廣達—江青在大會控訴中說郝斌「包庇重用右派分子」的時候,幸虧她一時沒有想起張廣達的名字,因為張廣達當時就在大會的現場,一旦被江青點了名,也會被當場揍成肉餅的……。
郝斌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被「抖摟」了出來,翻了個底朝天,但是卻找不到他在人品上的任何瑕疵。那位毒打郝斌的丁則勤在批鬥會上對郝斌上綱上線,說郝斌「惡毒反對毛主席」—但是他揭出來郝斌的「罪狀」實在可笑:郝斌在講義旁窄小的空當上做筆記的時候,寫了「毛說」,而不是「毛主席說」。透過這些「揭批大字報」,江青的「壞人郝斌論」不攻自破了,人們看到的是一個心地善良、為人正派的「好人郝斌」。
很快,北京大學各個系科紛紛建立起各自的「牛棚」。由於郝斌是被江青點名的「欽定要犯」,所以他是歷史系牛棚的第一批住戶,也是直到一九六九年六月牛棚解散時才被釋放的歷史系住「牛棚」時間最久的、中間不曾缺席過一天的「全勤住戶」,使得他得以目睹了文革中那些不堪回首的歲月中的種種怪像。
一九六九年九月,北大的教職員工被下放到江西南昌縣鯉魚洲辦「五七幹校」,郝斌當然在下放之列。這期間,人們對依舊高高在上的「文革旗手」江青和被她點名的「壞人郝斌」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雖然郝斌仍然是受到軍、工宣隊嚴厲監管的「現行反革命」,但是廣大的群眾已經不再受當局輿論的蠱惑。有一次,北大歷史系的一位家屬去鯉魚洲探親,很偶然地與郝斌一起走了一段路,只見迎面走來的人們—北大各個系科的教職員工們,全都熱情地與郝斌打招呼,「欽定要犯」郝斌反倒是像一位大首長一樣對他們的熱情問候應接不暇。這位家屬感到十分震驚,問郝斌:「和你打招呼的這些人,你都認識嗎?」郝斌說:「除了個別的以外,絕大多數都不認識。」這些人對郝斌的熱情問候,所體現的正是「民心向背」。
一九七六年九月,毛澤東逝世,江青失去了保護傘,旋即垮台,這時郝斌才被平反。當時的北大歷史系百廢待舉,郝斌被任命為歷史系總支書記。由於郝斌處事公正,歷史系的工作進展順利,於是郝斌又被任命為學校的黨委副書記、常務副校長,直到退休。
有人說郝斌最終成為校一級的領導人是「因禍得福」,這話說得也不錯。因為郝斌本是那種堅持獨立人格、拒絕溜鬚諂上的人。再說,他書教的挺好,與學生相處甚佳,他根本無意做任何往上爬的「經營」。一般說來,像郝斌這樣的人是很難得到上級領導的賞識與提拔的。但是經過江青的這番「折騰」之後,郝斌的知名度陡增,他的鐵骨與仁心亦廣為人知,成為他日後的「資本」。
郝斌擔任北大黨委副書記、常務副校長多年,他努力工作,廉潔自律,也仍舊保持著可貴的「仁心」,盡自己的可能,去幫助弱者。他努力為當年的北大數學力學系53級學生、如今的哈爾濱理工大學閻桂勳教授被錯當作右派一事平反。在他的大力幫助下,至一九九九年,閻桂勳教授最終得到了一紙〈關於對閻桂勳同志錯按右派分子對待問題的糾正意見〉。十一年之後,二○一○年五月四日,北京大學舉辦一百二十週年校慶,當郝斌進入會場時,站在入場處的閻桂勳教授向他鞠躬,激動地對人說:「他是好人!」—這是從一位弱者口中說出的話,沒有任何官方色彩,更能使我們確信,郝斌一位是宅心仁厚的好人。
三、
郝斌教授不是無所作為的人,退休之後,十分勤奮。他熱衷於書法,他所寫的唐代詩人盧綸〈塞下曲〉的條幅「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筆力遒勁,鐵骨錚錚,字如其人,頗受書法界的好評。他生活簡樸,穿的是樸素的布衣,以舊自行車代步。無論誰看到這樣一位面目慈祥的老者,都難以想像他所經歷過那樣一場的暴風驟雨……。
郝斌教授以八十歲的高齡,寫成了這部《流水何曾洗是非》,呈獻給讀者。這是一部翔實地記錄北京大學文革歷史的「文革實錄」,體現了他的良知和責任感。他完全可以不寫,保持沉默,哪怕他是唯一的見證人,這樣他便不會招致任何責難。但是他摒棄了沉默,選擇了發聲,為人類留下這份珍貴記憶。他寫下這些極為獨特的生命紀錄,如實地記載的諸多人物—如向達、楊人楩、鄧廣銘、齊思和、邵循正、羅榮渠等這些在當代文化史中佔有一席之地的著名教授—在牛棚中的不幸遭遇,這應當是比清代「文字獄」更加值得後人汲取的教訓。
這本書不僅展示了作者的正直和勇氣,也展示了他的才華,他能不動聲色地記錄殘忍暴力,又入木三分地刻畫人心與人性,以輕馭重,寓理於紀事。很多細節的描寫,顯示了他對人性的深刻認識,讀後令人難以忘懷。
郝斌教授從不表彰自己在那個動輒飛來橫禍的時代,他是怎樣不時冒著風險,給他人以多方同情和照應這類感人的事蹟—為此,他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和人們發自內心的尊敬。他以自己的生命經歷顯示,即便在是非最為顛倒的歲月裡,人性的火種依然發光,哪怕微弱,卻出奇地頑強。郝斌教授能夠使後人愈加堅信,人性的基本質素,乃源於人自身內部的道德律令,而非任何外在的壓力,因此,本書必將贏得無數當代以及後代的知音。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5折 | 4 |
6折 | 0 |
7折 | 1 |
7折以上 | 1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62折174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