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
令世間男人無比崇拜的完美胴體
從伊甸園誕生的第一的女人──夏娃
美麗、純真又充滿誘惑
恣意縱情的傾世美女──旦妮
連宙斯都抵擋不住她的魅力
比維納斯更美麗──賽姬
邱比特也無可救藥地愛上她
這些畫作不僅是美的代稱,也帶來美學上的革命,更為裸女藝術設下了原型,成為創作的不朽典範。
長久以來,西方的藝術強調人本,創作者不斷的以裸身為主題,探索、描繪、了解人性,而裸身女子形象,更成了藝術家、收藏家、觀眾的焦點,藉裸女,來深透「美」,是一個最直接、最不費力的管道了。
這些名家畫筆下的女人,叫什麼名字?背景如何?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關鍵在於,她們勾起了藝術家的靈魂,透過畫家的巧手,這些女子的肉身不再腐朽,不再湮滅,永恆地存在世間。
本書這些萬般風情的女子,因圖片提供高質的視覺享受,因文字的感性兼理性,流露出的愛意,喚起美與真實。現在,何不讓我們美夢成真呢!
本書特色:
此書選出的14幅名畫,牽涉到不同時代、歷史、故事、派別、刻畫角度、美學意義,這些畫作不僅是美的代稱,也帶來美學上的革命,更為裸女藝術設下了原型,成為創作的不朽典範。
作者簡介:
方秀雲(Natalia S. Y. Fang),橫跨兩岸與歐美的藝術史學家、文學與藝術評論家、傳記作者、詩人、散文作家。
出生於台北,英國愛塞斯大學現代藝術與電影評論研究所、愛丁堡大學藝術史碩士、格萊斯哥大學藝術史博士。
專長廣及文學、藝術與美學各領域。經常在報紙、雜誌、期刊、與畫冊發表文章,累逾千篇。
著有藝術書:《慾望畢卡索》、《高更的原始之夢》、《解讀高更藝術的奧祕》、《擁抱文生‧梵谷》、《藝術家和他們的女人》與《藝術家的自畫像》;並在德國出版兩本英文著作:《Dali's `Le Christ': Religious or Sacrilegious?》、《Empress Dowager CiXi: Images, Ideas and Reality》。
十三歲開始寫詩,詩集有《夢與詩》、《愛,就這樣發生了》與《以光年之速,你來》。
章節試閱
Chapter 1 神性之美,是騷動,也是威脅:波提切利的〈維納斯誕生〉
這是義大利文藝復興畫家桑德羅‧波提切利的〈維納斯誕生〉,於1486年完成,畫的中間站著一名裸女,她就是標題中的美神維納斯。
迎維納斯
背景,遠方有淡藍的天空,些許的暈白,顯出的微亮,屬於冷光,判定是晨間的破曉;有淺綠的海,層層的波紋,仔細瞧,活像片片的魚鱗,那綠,越靠岸,就越深,整片彷彿在浮動、漂蕩;右後方,則有突出的幾塊綠、菊黃色調土丘,小小的,與幾叢高大、濃葉的月桂樹。整片風景,採用自然界的原色。
人物方面,左邊一對披有布巾的男女,長著厚實的翅膀,他們甜蜜地相擁,望向維納斯,吹了一口氣,結果,落下朵朵的淡粉玫瑰;右邊一名女子,穿著白色洋裝,上有藍色矢車菊的圖案,兩手捧著一件大紅袍,榮耀般地,準備賜給維納斯。
維納斯,她一身的滋潤,白皙的皮膚,柔和與優美的曲線;一襲金髮,些許飄散,些許落於肩、前頸,與乳溝之間,其餘的長到膝蓋,她用一手拉住一撮髮絲,遮掩了陰部,另一手越過左側乳房,貼住胸前,露出另一尖挺的乳房。
在這兒,畫面之美,我們立即感受無窮的愉悅。
水到渠成
畫家波提切利約1445年出生於佛羅倫斯,我們對他的來歷與背景所知不多,只知道十四歲時當學徒,一開始,哥哥教他技藝,怎麼做一名金匠,約十六歲,在梅第奇(Medici)家族鍾愛畫家菲利浦‧利皮(Fra Filippo Lippi)那兒受訓,他專攻繪畫細節,也幸運地,到匈牙利的首都布達佩斯製作壁畫。
二十五歲那年,擁有自己的工作室,漸漸,聲名打響,教皇西克斯圖斯四世(Pope Situs IV)派他去裝飾西斯汀教堂(Sistine Chapel),在那兒,他一完成了三幅壁畫,分別為〈基督的誘惑〉、〈可拉的懲罰〉與〈摩西的試煉〉,此三主題是基督教神學中,最值得省思的功課。之後,回到佛羅倫斯,整個人變了樣,思緒、想法成熟許多,同時也進入一種哲學狀態,開始研究中古時期的作家但丁,為《神曲》一書的地獄(Inferno)篇做版畫,因太過癡迷,一頭栽下去,什麼事便擺在一邊了。
他的風格在此時,也有了巨變。三十七歲,在恰好的年齡,他畫下一幅傑作〈春〉(Primavera);三年後,他又完成了〈維納斯誕生〉。此兩幅畫作,之後證明是他藝術生涯的頂極之作。
波利齊亞諾的詩
約1475 年至1478 年間,義大利的古典學者兼詩人波利齊亞諾(Angelo Poliziano)抒寫一部長詩〈為尊貴朱利亞諾‧梅第奇的馬上比武〉(Stanze di messer Angelo Politiano cominciate per la giostra del magnifico Giuliano di Pietro de'Medici),描述火神伏爾坎(Vulcan)為維納斯神廟的門製作浮雕的故事,這虛構的內容,主旨在談愛。其中,幾篇如下:
〈51篇〉
……在那荒涼的
利古里亞區,位於海岸線上,
那兒,大岩石群聚,聽見傲氣與
憤怒的海神(Neptune)擊拍與呻吟
〈99篇〉
在波濤洶湧的愛琴海,性物被
發現,特提斯(Tethys)的濺潑聲,被
接收了,漂於海浪,包裹白泡沫中,
行星的各轉彎之下;
之內,以可愛、愉悅之姿,一位
非人面容的年輕女子,
乘著海螺,被俏皮的西風(Zephrs)
吹送上岸;天神頗歡心
鼓舞,因她誕生了。
〈100篇〉
你會說泡沫是真的,海是真的、真的
海螺和真的風吹;你
會看見女神眼裡的閃電,
天空和笑她的元素;
時序女神(Hours)穿上白衣,踩在海灘,
微風撩起她們鬆散、飄逸的長髮;
她們的臉不一,沒有不同,姐妹一般。
〈101篇〉
你可以宣誓,女神出現了
自海浪,用右手壓住她的髮
用另一手遮蔽她甜美的肉慾山丘,
海岸因她神聖的步伐
留下了烙印,披有
花與草;然後愉悅,甚於
人的特徵,她受至珍愛
有三位仙子迎接,裹上星星圖案的外衣。
以上幾段描述,不就跟波提切利的〈維納斯誕生〉一模一樣嗎!顯然,藝術家受此詩的影響而畫。
詩人波利齊亞諾在描繪火神伏爾坎製作浮雕時,運用了古典文體,強調一種藝術形式仿效另一種藝術形式,特別在畫與詩的關係上,古羅馬詩人霍勒斯(Horace)的《詩的藝術》(Ars
Poetica)有一句名言:「當畫就是詩」,表示這兩者之間的親和與較勁的意味,讓畫家不再只是工匠,而是因詩,有了知性成份,地位也攀升上來。
當然,波提切利非常同意此看法,運用文學,來刺激自己的創作,更增添了光彩。
貝殼上的女孩
那位站在貝殼上的裸女是誰呢?
她來自望族,名叫西蒙內塔‧坎帝亞(Simonetta Cattaneo de Candia),1453年出生於利古里亞區(Ligurian)的熱內亞(Genoa),或韋內雷港(Portovenere),到底哪一個正確,後代的人也打不定主意,由於後者含「維納斯的海港」之意,聽起來浪漫多了,人們傾向用韋內雷港做她的出生地。
1469年春天,西蒙內塔十六歲時,人到San Torpete教堂膜拜,在那兒,碰見一名男子,叫馬爾可‧韋斯普奇(Marco Vespucci),兩人一見鐘情,馬上論及了婚嫁。
馬爾可與佛羅倫斯的上流人士接觸頻繁,特別跟梅第奇家族交往不淺。當西蒙內塔一嫁給他,很得全邦人的歡心,深受每位男子的愛慕,其中包括梅第奇家族的羅倫佐(Lorenzo)與朱利亞諾(Giuliano di Piero),因羅倫佐忙於國事,無暇關心她,於是,朱利亞諾積極展開追求。
於1475年,一場盛大的騎士比武在聖十字廣場(Piazza Santa Croce)舉行,朱利亞諾參與了馬上槍術比賽,在他的旗子上,懸掛了西蒙內塔肖像,據說,是由波提切利畫的,在此圖像,她戴著頭盔,扮演一名亞典娜的角色,下方列一行法文,寫著:La Sans Pareille,意思是「無與倫比」。比賽結果,朱利亞真的獲勝了,當然,這也贏得她的芳心。
因這場競賽,西蒙內塔被冠上「美麗之后」的頭銜,不但是佛羅倫斯最美的女子,而且堂皇的晉升成文藝復興最迷惑、誘人的典型。然而,不幸地,1476年4月的一晚,死於肺結核,那時才二十三歲,多年輕!
死後的獻殷情
因她在最美時,斷氣了,除了留下無限的惋惜與哀思,更無老去、掙扎、難堪的問題,所以,死後,還依舊迷倒不少男子,無數的詩、畫因她而作,她「永保不死」的形象一直留在人間。深情的畫家波提切利,日日夜夜,思念著她,她離世越久,他越眷戀,用作畫來解愁解憂,〈維納斯誕生〉即是在她死後九年進行的,另外,1480年代,他描繪許多少女的形象,也以她的模樣為範本完成的(〈西蒙內塔‧韋斯普奇肖像畫〉、〈持石榴的聖母〉、〈摩西的試煉〉),知名的〈春〉也是一例。
還有,像詩人波利齊亞諾寫下一首〈美麗的西蒙內塔〉(La bella Simonetta),將她比喻成一位嬉戲笑鬧的女孩,在草地上與其他女伴玩在一起,是這樣:
……因此,愛神從那對眼睛傳送出熱烈燃燒的靈魂,如此甜蜜,讓男人的心著了火。
在詩裡,也特別歌頌她蓬鬆、撩人的金髮,與那張活潑的臉龐。
同時期的另一名畫家皮埃洛‧迪‧科西莫也為她完成一張〈西蒙內塔‧新年之神‧韋斯普奇〉。在此幅畫中,她的側臉清晰的描繪,輪廓之柔、之優美,長頸,高額頭(削除髮尖)的特徵,暗示聰穎與知性,頸子上纏繞一條小黑蛇,蛇頭即將咬住蛇尾,此代表永生,整個把她的智慧與靈氣勾勒了出來。
值得一提,1510年,當波提切利將死,彌留之際,表示想將遺體埋在奧尼桑蒂教堂(Church of Ognissanti),葬於她的腳邊。但,這一直未付諸於現實,等到死後三十四年,才如願以償。
新柏拉圖主義
那個年代,義大利被分為幾個小國,其中教皇國(Papal State)、那不勒斯,與威尼斯勢力最大,而其他一些城邦與王國有時結盟,有時戰爭,藉此擴大版圖與影響力,所以,軍事成為各國發展的焦點。當時,佛羅倫斯的梅第奇家族成員,對權力饑渴不已,除了壯大武力,對哲學、文學、美學也相當重視,因為他們知道,最終還得靠這些軟性的東西,來降服人心,第一代的柯西莫(Cosimo de' Medici)興建了佛羅倫斯學院,以柏拉圖設立的「雅典學派(Akademia)」為典範,一直到十五世紀後半,佛羅倫斯的學者們大多崇尚新柏拉圖主義,汲汲捕捉之前羅馬與古典的光榮,其中,人道主義哲學家菲奇諾(Marsilio Ficino)是此學院的翹楚。
菲奇諾擅長詮釋柏拉圖的作品,評論《斐利布斯》(Philebus)(「深愛者」之意)時,他談到維納斯的起源,那出自於古希臘口傳詩人赫西阿德(Hesiod)的《神譜》(Theogony),說農神撒登
(Saturn)閹割天神,將生殖器官丟入海中,泡沫一經攪動,維納斯誕生了。更深層地說,所有事物的豐饒與潛在性,都藏於本然性能,上帝之靈飲下之後,在內部擴展,然後,灌入靈魂與物質,此成了海,於是,生產的程序開始,當靈魂受孕時,創造了美,一來,轉換到超智力的理解,那是往上提升;二來,物質產下感覺、迷惑,那是往下移動,而這一上一下,也就說,幻化成美,源自於靈魂,就被稱為維納斯,只要有美出現,便有愉悅,所有產物從靈魂而來,因此,維納斯本身即是愉悅。
好個「維納斯本身即是愉悅」啊!故事牽涉的性、靈魂、物質,與美,全被波提切利帶進了〈維納斯誕生〉。
兩個維納斯
波提切利創作〈維納斯誕生〉之前,也畫下一幅人人稱羨的〈春〉,這兩件是他學習古物圖像精華的成果,屬於哥德式寫實風格。關於這對作品,十六世紀佛羅倫斯繪畫學院的創辦人歐及甌‧瓦薩里(Giorgio Vasari)在著作《藝術家的生活》(Le Vite de' più eccellenti pittori, scultori, ed architettori)(研究文藝復興藝術家的關鍵資料)中,也大肆讚美。
我們若將〈維納斯誕生〉與〈春〉擺在一起,比較這兩尊「維納斯」,會發現類似之處:有傾斜、嬌滴的頭,與右側的手姿;其餘的,就很不一樣了,包括:一個裸身,一個裹衣,站態、左側的手姿也不同,有趣的是,貝殼上的那位即將受孕,森林內的那位已懷孕多時了。
在哲學家菲奇諾對柏拉圖的〈饗宴〉評論一文中,談到這對維納斯:
這兒,我們看到雙生維納斯,清楚的,一個是熟知神性的靈魂能力;另一個是繁衍低下形式的靈魂能力。
她們之間的差異,有什麼可化解呢?
因此,讓靈魂裡,有兩個維納斯,一是上天的,二是俗世的,讓此兩者有一個愛,屬上天的,可反映神性之美,屬俗世的,可在人間產生神性之美。
此段話語暗示〈維納斯誕生〉屬上天的,〈春〉則是俗間的,而且,也透露菲奇諾的世界觀,中心元素是「愛」,無它,兩者離的遠遠,有了它,就有一個宇宙的結合力量,黏合彼此
的差異。
36度的傾斜之美
站在貝殼上的這位裸女,如此美,讓人多麼歡心,為此,我們幾乎忘了這尊維納斯,有粗獷的頸子、過度傾斜的肩膀、扭轉不對勁的手臂,若仔細想想,這些算是誇張、矯揉造作的舉止呢!或許,你我不禁要問,矛盾、似是而非了嗎?
左側的西風一吹,維納斯的身體往一邊搖晃,重心當然往右傾斜,測量之後,發現角度與地面呈36度,這樣,給人一種不穩定,隨時跌倒的危險,所以說,為什麼她的存在,對周遭形成了威脅,是一股騷動,那是美的關鍵啊!
天與地的神性之美
此維納斯的模樣,1486年,為人間定下了原型,五百多年來,不知有多少的創作者與模特兒相繼模仿,今天,她依舊是美的最高典範!
為什麼呢?因新柏拉圖的美學,波提切利在〈維納斯誕生〉裡,為西蒙內塔注入了神性之美,因為有愛,這美連接了天,也串通了地,兩者交溶,此神性的美成了海誓山盟,將永不殞落。
Chapter 1 神性之美,是騷動,也是威脅:波提切利的〈維納斯誕生〉
這是義大利文藝復興畫家桑德羅‧波提切利的〈維納斯誕生〉,於1486年完成,畫的中間站著一名裸女,她就是標題中的美神維納斯。
迎維納斯
背景,遠方有淡藍的天空,些許的暈白,顯出的微亮,屬於冷光,判定是晨間的破曉;有淺綠的海,層層的波紋,仔細瞧,活像片片的魚鱗,那綠,越靠岸,就越深,整片彷彿在浮動、漂蕩;右後方,則有突出的幾塊綠、菊黃色調土丘,小小的,與幾叢高大、濃葉的月桂樹。整片風景,採用自然界的原色。
人物方面,左邊一對披有布巾的男女,...
作者序
自序 不再老去,不再有碎塊
美一事是永恆的喜悅:
它的可愛與日俱增;永不
化為烏有……
1818年,英國浪漫詩人濟慈寫下一首〈恩底彌翁〉,此為一開始的詩行。
出走的慾望
我可以到柏林,我可以到倫敦,我可以到紐約,甚至有時候想買一張單程機票,飛奔俄羅斯,從此不回來。
來自台北的我,從小,感受周遭的黯淡,常聽人的閒言閒語,談到「美」一事,大家總帶幾分的譏諷,要嘛,不就跟美德、善良、責任、實用扯在一塊兒,要不,會很負面的說,是惡運的前兆,既短暫,又虛幻,沒必要放心思在上頭。好多年,我生疑,他們在害怕,還是逃避呢?
十三歲,沒錯,就是那知性初開的年齡,一個聲音告訴我:「出國吧!」從腦波發射,每天敲打著我,之強、之頻繁,日子一天一天的過,無數次,眼見希望的渺茫,但,那聲音從未停過,十多年後,我離開了台北。
無親無故的,荷包所剩無己,前方是什麼,是個未知,天堂?地獄?人問我怕不怕陌生,我告訴自己:「陌生?就是那陌生,是我整個身心想投下去的。前方虎口,惡狼,早不管了,火坑,也要跳,靠一心想出走,到一個……」
雲的錯
其實,走出,滋味是苦澀的。
在米爾頓(John Milton)1667年的史詩《失樂園》(Paradise Lost)裡,結尾,亞當要離開伊甸園時,一位善良天使告訴他:
你將會在自己身上找到另一座天堂,會更愉悅。
離開雖苦,但這位十七世紀英國辯論家卻說服了我,從此,是我尋找天堂的開始。
尋找的過程,更是孤獨、漂泊。
母親對我名字常有意見,說我的「雲」飄啊飄的,沒定性,是致命傷啊!千交代萬交代,囑咐我何不換其他字,於是,便取了個「玉」。有一陣子,我就叫「秀玉」。記得,出國前,她帶我到市場,說要買手鐲給我,選了一只玉製的,好細緻、好清透,還請賣玉婦人將它戴在我手上,她使勁地套,弄疼了我,又行不通,為我塗上軟膏,再蒙上滑溜的塑膠袋,猛壓猛擠,折騰一番,最後才套上去。
但出國後,沒多久,這堅硬的手鐲,竟在我睡夢中,不知怎麼的,碎了。
「碎玉」之事,讓我了解風一來,或許移不動玉的沉重,卻吹走了輕飄飄的雲,而我寧願依附著風,它停那兒,我就落那兒,問題是,風不會在一個地方停太久,膩了,又要換他處,我心底卻不斷的問,渴求,何時能停下來呢?
飄,或許是隱隱的叛逆,我想,大概還未尋獲一個能讓我流連忘返的疆域吧!
亙古的追問
就這樣,藝術成了我知性的嚮導。
我喜愛將藝術譬喻一個圓,圍繞此範疇創作,可以偏離,可以親近,可以搖晃,可以千變萬化,達到革新的局面,但不管如何,它總有一個中心點,而此中心點代表什麼關鍵元素呢?
自文藝復興以來,橫跨五百多年的西方美術,藝術家們為了深索人性,裸體成了一個被描繪的主題,而裸女形象,更成創作者、收藏家,與觀眾的目光焦點,那麼,眾人透過裸身,遇見了什麼呢?
這些問題,是我撰寫《裸女的風情萬種》(Nudes Who Changed Art)的初衷,在過程中,回答的,不外乎是人們永恆的追問―美。
美的價值,於藝術,猶如孫悟空在如來佛的手掌心一樣,逃不了,也消失不了。
裸女,美學突破之作
構思此書期間,每回專注在某位藝術巨人時,我渴求進入他的世界,滲透他的腦細胞、血液,想找出藝術的本質。白天理性的探知,在夜晚,釋放了淺意識,感性悠遊於天馬行空,所有的疑問、難題,最後,在他們的突破之作,一切迎刃而解了。然而,何謂藝術家們的美學突破之作呢?無疑的―裸女。
慢慢的,我整理出一些傑作,牽涉不同時代、歷史、故事、派別、刻劃角度、美學意義,這些名畫不僅是美的代稱,也帶來了美學上的革命,更為裸女藝術的演化,設下原型,件件精彩,張張典範,讓後生晚輩們日以繼夜的,不厭倦地模擬、學習,並吸取精華。
它們包括:波提切利的〈維納斯誕生〉、杜勒的〈亞當與夏娃〉、堤香的〈戴安娜與卡樂絲荳〉、魯本斯的〈三美惠女神〉、維拉茲奎斯的〈洛克比維納斯〉、林布蘭特的〈沐浴的巴絲芭〉、哥雅的〈裸女馬雅〉、安格爾的〈瓦平松浴女〉、庫爾貝的〈世界的源頭〉、雷頓的〈沐浴的賽姬〉、高更的〈死魂窺視〉、莫德松貝克的〈結婚六週年的自畫像〉、克林姆的〈旦妮〉、莫迪利亞尼的〈張開手臂的沉睡裸女〉等。
藝術家與女模
長久以來,我嘗試在偉大藝術家們身上尋找典範,如跟屁蟲一樣,隨這些巨人到一些從未去過的地方,體驗一些從未經歷的事;也像吸血鬼一樣,期待從他們身上,吸吮過人的精氣與超凡的能量;也如扮演情人一般,駐留在他們的世界裡,談一場接一場的戀愛。每次都新鮮、驚奇、有趣,並激盪不已。不過,重要的是,他們不朽的靈魂早侵蝕我的細胞,成為我一部份了。
他們愛刻劃女人,我面對這些藝術中的女子,焦點從創造者轉至被塑造的一群,角色轉變了,心境還會一樣嗎?
這使我聯想到《布拉格之春》(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導演菲利普˙考夫曼(Philip Kaufman)在1988年拍的一部電影,描繪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政治解放時期發生的故事。在一個晚上,當蘇聯的坦克攻進時,女主角德瑞莎(Tereza)與男主角湯馬斯(Tomas)進行了一段對話:
德瑞莎:「帶我去她們那裡。」
湯馬斯:「去誰那裡?」
德瑞莎:「帶我去她們那裡,當你跟她們做愛時,帶我去見她們,我可以為你幫她們解衣,我想這麼做。真的,我幫她們洗澡,然後把她們帶給你,我想做任何你喜歡的事。」
湯馬斯:「妳在說什麼?」
接下來,德瑞莎從原有哀怨、乞求的口吻,突然一轉:
「我知道你跟別的女人幽會,我知道這件事,你沒辦法騙我。」
「(自言自語)我真的試著告訴自己,好吧,那沒什麼,那不重要,那只是玩一玩而已,他只是忍不住,我知道他愛我,我確定,他是愛我的,他是愛我。」
「(面向湯馬斯)但是,我無法忍受,我已盡力了,但還是無法忍受,帶我去見她們,不要孤單把我留在這兒。」
擔任腦外科醫師的湯馬斯,曾在雜誌刊登過一篇文章,用希臘神話中伊底帕斯(Oedipus)國王的角色來比喻共產政權,之後被當局找麻煩,又逼迫在紙上簽字,但他二話不說就將紙揉成一團。扔了,一個不向霸權妥協,有良心的知識分子。然而,他生性有弱點:花心,情人不少,其中,最了解他的女人是莎賓娜
(Sabina),她既成熟、性感、獨立、有才氣,又能看清社會現狀;而德瑞莎呢?堅定、忠貞,依賴性重,有強烈的正義感,她想明白為什麼自己的男人常去找別的女人,特別是莎賓娜呢?
從莎賓娜那兒,德瑞莎學會了怎麼攝影。時代變了,人們愛看裸照,雜誌主編建議德瑞莎拍一些女人的裸體,但沒經驗的她找上了莎賓娜。最後,她突破了藩籬,在拍攝的過程,發掘對方的優點,感動了起來,由原來的嫉妒、氣憤,轉為後來的欣賞、珍惜。人與人之間的情誼,竟可到如此地步。
而我,看著這些畫中的裸女,我的心境就像德瑞莎,從對湯馬斯的愛,轉向對莎賓娜的情。仰慕藝術家的同時,我心想,這些女子的迷人之處在哪兒?她們到底有怎樣的能耐?如何觸動了天才呢?在看、在思索時,隨之撲來的是一份熟悉感,從她們身上,我彷彿遇見自己,與其說閱讀她們,還不如說是一個了解自我的過程吧!
因愛,夢成真
此書中名家畫筆下的女人,叫什麼名字?背景如何?知道也好,不知道也罷,重點在於,她們勾起了藝術家的靈魂,透過創作者的巧手,移至二度空間的畫布或畫板。神奇的,這些女子的肉身不再腐朽、湮滅,永恆地定在那裡,或許你曾經看過這些畫,或許沒有。那美,與其背後的意義,在不被了解時,可能只是一具具凍結的木乃伊。
因此,我用新的方式來介紹,先將影像中的人物引出,與我們相遇,再透過美學的知識、藝術的敏感,與文學的抒情,為這些女子,新鮮地,注入溫度、精氣、感覺、思想、生命,彷彿跨越了時空,一個個鮮活了起來,真實地穿透我們的靈魂,一切不再是夢,而是我們可以觸摸,可以對話,可以成為伴侶,甚至一起生活的女子。
正如希臘羅馬神話裡的雕塑巨匠畢馬龍,目睹自己雕塑品,美呆了,不經意愛上她。之後,藉愛神之力,裸女雕像跳出媒材的框架,成了真人,與他幸福相伴。在此,我也許下一個心願,此書裡的裸女,她們萬般的風情,被注入愛的精靈,最終,也能出現畢馬龍的神奇效應!
允諾之地
從十三歲始,模模糊糊的,翻翻滾滾,不知去向,或許,我可以到柏林,可以到倫敦,也或許,我可以到紐約、俄羅斯,但,我哪兒都不去了。
我了解美無法單獨閃耀,只有在愛裡,才能看得清。
如今,不再漂泊。患了多年失樂園症候群的我,總持著一把藝術之鑰,心頭呢?念著天使的允諾之地,夢想有一天打開那一扇門,期待看見什麼,最後,我打開了,瞥見了一個永恆的春天。在這裡,一種暖陽般照耀,只有純粹的喜悅,靈魂不再老去,生命也不再有碎塊。
此刻,就讓我將這一把藝術之鑰―美,遞給你,可別辜負了我,好好享受吧!
寫於愛丁堡
2013年之春
屋外,下雪;屋內,暖了火
自序 不再老去,不再有碎塊
美一事是永恆的喜悅:
它的可愛與日俱增;永不
化為烏有……
1818年,英國浪漫詩人濟慈寫下一首〈恩底彌翁〉,此為一開始的詩行。
出走的慾望
我可以到柏林,我可以到倫敦,我可以到紐約,甚至有時候想買一張單程機票,飛奔俄羅斯,從此不回來。
來自台北的我,從小,感受周遭的黯淡,常聽人的閒言閒語,談到「美」一事,大家總帶幾分的譏諷,要嘛,不就跟美德、善良、責任、實用扯在一塊兒,要不,會很負面的說,是惡運的前兆,既短暫,又虛幻,沒必要放心思在上頭。好多年,我生疑,他們在害怕,還是...
目錄
自序 不再老去,不再有碎塊
Chapter 1 神性之美,是騷動,也是威脅:波提切利的〈維納斯誕生〉
Chapter 2 誘惑,經理性的注入,達到了完美:阿爾布雷特‧杜勒的〈亞當與夏娃〉
Chapter 3 因情色事件,女神發飆了!:堤香的〈戴安娜與卡樂絲荳〉
Chapter 4 三人同行的光輝、激勵,與歡樂:魯本斯的〈三美惠女神〉
Chapter 5 斜躺,因演化的裸背,成了寄情:維拉茲奎斯的〈洛克比維納斯〉
Chapter 6 洞悉心理,勾勒出動人的靈魂:林布蘭特的〈沐浴的巴絲芭〉
Chapter 7 美呆!即將墜入邪惡的前兆:哥雅的〈裸女馬雅〉
Chapter 8 玫瑰與百合,游走空間之大:安格爾的〈瓦平松浴女〉
Chapter 9 寫實,推向極致的展現:居斯塔夫‧庫爾貝的〈世界的源頭〉
Chapter 10 一種畫,兩種情,訴說了心靈:弗雷德里克‧雷頓的〈沐浴的賽姬〉
Chapter 11 在驚魂中,看到了美,摸到了蠻荒:高更的〈死魂窺視〉
Chapter 12 創作,在慾望之後,呈現的高潮:寶拉‧莫德松貝克的〈結婚六週年的自畫像〉
Chapter 13 黃金的元素,性愛的夢牽魂繞:卡斯塔夫‧克林姆的〈旦妮〉
Chapter 14 直視的鏡頭,全然的情色主義:莫迪利亞尼的〈張開手臂的沉睡裸女〉
自序 不再老去,不再有碎塊
Chapter 1 神性之美,是騷動,也是威脅:波提切利的〈維納斯誕生〉
Chapter 2 誘惑,經理性的注入,達到了完美:阿爾布雷特‧杜勒的〈亞當與夏娃〉
Chapter 3 因情色事件,女神發飆了!:堤香的〈戴安娜與卡樂絲荳〉
Chapter 4 三人同行的光輝、激勵,與歡樂:魯本斯的〈三美惠女神〉
Chapter 5 斜躺,因演化的裸背,成了寄情:維拉茲奎斯的〈洛克比維納斯〉
Chapter 6 洞悉心理,勾勒出動人的靈魂:林布蘭特的〈沐浴的巴絲芭〉
Chapter 7 美呆!即將墜入邪惡的前兆:哥雅的〈裸女馬雅〉
Chapte...
商品資料
出版社:獨立作家出版日期:2013-11-13ISBN/ISSN:9789868985353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精裝頁數:200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