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二年,蔣介石授意其心腹,仿照法西斯特務組織義大利黑衫黨、德國褐衫黨,成立特務組織「中華民族復興社」,由蔣介石核定幹事十三人為該組織骨幹,被稱為「十三太保」。
本書從特工的訓練到藍衣社的組成,一直到整個軍統的所作所為,一一呈現,無疑地是研究特工的第一手資料;甚至是研究抗戰期間特工間諜戰,不可或缺的史料。諜海風雲,翻雨覆雲,政治兩字對他們而言,沒有中立,非友即敵!鬥智鬥力,情節緊湊!生死一瞬,間不容髮!
封面文案
間諜王戴笠被美國《柯萊爾斯》雜誌稱為
中國近代史上最神秘的人物
並與另外十二位蔣介石的親信合稱十三太保
蔣介石:「若雨農(戴笠)不死,不至失大陸」
看戴笠如何建立讓敵人聞之喪膽的軍統帝國
十三太保又如何在黨、政、軍界縱橫捭闔
本書特色
從特工的訓練到藍衣社的組成,一直到整個軍統的所作所為,一一呈現,是研究特工第一手資料,研究抗戰期間特工間諜戰,決不可或缺的史料。
作者簡介:
局外人
筆名,軍統局幹員,礙於身分無法曝光,僅以筆名示人。所謂「局外人」,是有意讓讀者推想是「局中人」之意。
章節試閱
到了民國十九年的剿匪時期,蔣先生先成立湘、鄂、贛三省剿匪總司令部於武漢,旋以軍事進展,乃改為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南昌行營,由武漢移節南昌。這時由於匪方的軍事情報非常靈通而正確,為適應事實需要,乃決定成立調查統計科,隸屬於南昌行營,專負對匪方的軍事情報工作。鄧文儀以蔣先生的機要侍從祕書,近水樓臺,於是這調查科長一席很輕易地落在鄧文儀身上,由他兼任了。但鄧只是負計劃與推動工作,一時並無如許多的新幹部來擔任這新的行動工作。於是,便派康澤成立別動隊,負責行動工作;一面又設立中央軍校星子特別軍事訓練班(一稱廬山軍訓班),每期六個月,以速成的方式造就急用的新幹部,由康澤兼班主任,上官業佑任教育組組長。其學員來源,則由湘、鄂、贛三省地方團隊的下級幹部挑選調訓。前後計辦了四期,迨至中共實行二萬五千里的遠竄,軍事進展入川,特訓班遂告結束,這是後話不具論。
只是,中國從來在軍事的「用間」,雖然多有,但憑主將的天才運用,從無所謂「經訓寶典」的學說與理論,以資遵循。即《孫子兵法》中,也僅僅簡單地一提「用間」而已。鄧文儀以機要祕書而兼主持「用間」的負責人,少年得志,自不免意態飛揚。同時,他對於「用間」的特務工作,既無此項天才,更無衣缽可承,儘管平日滿肚子計劃,頭頭是道,但那只是紙上談兵,不切於實際,等到一旦由「坐而言」而「起而行」,而且要行得通、行得有效時,自然他無法表現得有聲有色了。
到了民國二十一年,南昌行營調查科,擴充為「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所謂聲威赫赫的「軍統」,至此始告定名。而鄧氏雖為前身的負責主持人,但「軍統」大權終於移到戴笠手上去了。
戴在黃埔同學中,期別較低,資格太嫩,蔣先生為使他在工作上便於領導起見,特派賀耀組擔任局長,戴笠為副,而以鄭介民兼書記,替戴看家;其實,一切實際責任全由戴笠負起,賀耀組只是虛領名義而已。一直到國防部改組,「軍統局」改為「保密局」,賀耀組才脫卸這頂空帽子,由戴氏真除,而以鄭介民兼充副席(這時鄭氏為國防部第二廳廳長)。
元老派、實力派、少壯派
「軍統局」成立日期,為民國二十一年四月一日。以後每年這一天,無論在中央的或散佈在各地區的,必普遍舉行大集會一次,以為紀念,猶之黃埔軍校每年六月十六日為校慶紀念也。這在他們圈內人便稱之為「特工節」。但自南昌行營調查科成立,以至於改組為「軍統局」,「復興社」的名稱仍然存在,而且還繼續地吸收新人,只是不負實際的軍事情報與行動工作罷了。因此,他們的關係上,「軍統」是「復興社」的一個旁出的分枝。本質上,「復興社」遂成為一個政治性的組合,「軍統」則為名副其實的特務機關。而在他們的工作聯繫上,則由於「復興社」掌握有大量的散佈各地區各階層的區分小組,尤其是各地的中央軍校畢業生調查處,無形中成為「軍統」的外圍組織了。
戴笠接掌「軍統」後,除接受了大部份別動大隊的工作人員外,人事上的安排,感到異常缺乏,便一面以軍校同學和「復興社」的同志為骨幹,逐步分點展開工作;一面從速設立特訓班(這特訓班與廬山特訓班無論是素質、技術、學識水準與訓練時間,均有不同):第一期設於湖南零陵,第二期遷蘭州,第三、四、五期復遷於息烽,第六、七、八期,更遷於福建建甌(又稱為東南特訓班),是即軍統圈內人簡稱的陵、蘭、息、東南班也。
「軍統」自特訓班的新人崛起後,其內部人事可分三大主流:第一為「元老派」,以軍校同學為主,其不屬於軍校而隨戴氏工作悠久,著有勞績者次之;如鄭修元以文書開始,逐級晉陞為局本部第二處處長,抗戰時期,晉陞為東南辦事處主任,負責東南方面有關各項工作。其次是「實力派」,即各地區富於地方實力的人員;如華北區區長馬漢三,因工作時間久,該地區所有工作人員,對馬都具有深厚的情感。馬於戴笠墮機殉難後,即因背叛組織,由毛人鳳親赴北平予以扣押,祕密加以槍決。再次為「少壯派」,即訓練班中各期學生,而以第一期的零陵班為老大哥。其後,元老派勢力日衰,實力派也加以漸次削弱,於是少壯派遂成為軍統內部的唯一主流了。
戴雨農果然表現卓越
戴氏主持「軍統」以來,其表現最得意傑作,即為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當「珍珠港事變」前夕,我方曾以是項情報通知美國當局,促請其注意。美方於獲得通知後,認為日本絕不敢貿然冒險南進,毫不加以戒備;迨至事變發生後,再參閱我方通知中,所指出的日方出動的兵力、兵種以及時間等,皆一一應驗不爽。自是始受美方重視,並由聯邦調查局特派主管遠東情報事務的梅樂斯准將(旋陞為少將),前來重慶,擔任聯絡及交換情報工作。梅氏抵達重慶後,第一件使他滿意的事,便是一星期內,要求我方將東南亞沿海的氣象紀錄,供給與他。這一限期,在那時的東南亞全部陷於日軍手中說來,確有其很大困難的;不想戴氏於受重託後,第四天即開始源源供給,使梅氏為之驚詫,而憬然瞭解於戴氏的情報觸角,不僅在中國內部,且已遍及於東南亞各地區了。於是,建議美政府成立「中美合作所」,除由美供給全部經費及一切物資、器械外,並派了一部的技術人員來華協助。
由於中、美合作期間,戴氏所表現得特別卓越,美方視為特出人物,迨至日本無條件投降,盟軍統帥麥克阿瑟曾有一極祕密的建議,將隸屬於太平洋地區的海上艦隊大部贈予我國,以為支持我方建立海軍之用,但附帶有兩項條件:第一,艦隊贈撥後,須由戴氏親自統率。第二,簽訂條約,須以戴氏為直接的對手方。這事經由多次祕密進行,已獲有初步協定。不久,戴氏墮機殞命,美方於獲此消息後,立由美大使司徒雷登氏發表一項聲明,謂:與戴氏協定的一項協約應即無效。這項協定,竟爾胎死腹中。當這項聲明發表時,一般局外人,都以為是中、美情報合作的問題,誰知乃有此一項大祕密也。
到了民國十九年的剿匪時期,蔣先生先成立湘、鄂、贛三省剿匪總司令部於武漢,旋以軍事進展,乃改為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南昌行營,由武漢移節南昌。這時由於匪方的軍事情報非常靈通而正確,為適應事實需要,乃決定成立調查統計科,隸屬於南昌行營,專負對匪方的軍事情報工作。鄧文儀以蔣先生的機要侍從祕書,近水樓臺,於是這調查科長一席很輕易地落在鄧文儀身上,由他兼任了。但鄧只是負計劃與推動工作,一時並無如許多的新幹部來擔任這新的行動工作。於是,便派康澤成立別動隊,負責行動工作;一面又設立中央軍校星子特別軍事訓練班(一稱廬...
作者序
有關寫戴笠的書籍相當多,琳琅滿目,不勝枚舉,其中較有史料價值的有國防部情報局出版的《戴雨農先生全集》(上下冊,費雲文編,非賣品);國史館編輯的《戴笠先生與抗戰史料彙編》,該套彙編包括軍統局隸屬機構、中美合作所的成立、軍情戰報、忠義救國軍等四大冊,也就是說有關戴笠個人的檔案基本上已經公開了。但對於這位中國「間諜王」,其實一直有太多的神秘色彩,充塞其間,至今還是相當吸引人們的目光。
曾寫過《洪業:清朝開國史》、《上海歹土》等書,被稱為美國漢學界「三傑」之一、並曾為柏克萊大學亞洲學哈斯基金教授,曾任美國社會科學院院長、柏克萊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美國歷史家學會會長的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 Jr.)教授就寫過《間諜王:戴笠與中國特工》(魏斐德著,梁禾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他參考了數百種間接或直接的資料,試圖以一種包羅萬象的方式來處理戴笠的個人史和國民黨的特工史,但這本書的裁減比較雜亂,因為要把這些龐雜而混合的資料理清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偶然間在中央研究院翻閱香港老舊雜誌,發現局外人(筆名)寫有關於戴笠和十三太保之間的二十餘篇連載文章,於是將其蒐集編成一書,名為《戴笠與十三太保》。
一九三二年,蔣介石授意其心腹、黃埔畢業生賀衷寒、鄧文儀、康澤、桂永清等人成立特務組織「中華民族復興社」(仿照法西斯特務組織義大利黑衫黨、德國褐衫黨,又稱「藍衣社」),由蔣介石核定幹事十三人為該組織骨幹,被稱為「十三太保」。具體哪十三人,說法不一,有說賀衷寒、鄧文儀、康澤、桂永清、劉健群、潘佑強、鄭介民、葛武綮、梁幹喬、蕭贊育、滕傑、杜心如、胡宗南等十三人;也有說劉健群、賀衷寒、鄧文儀、康澤、桂永清、酆悌、鄭介民、曾擴情、梁幹喬、蕭贊育、滕傑、戴笠、胡宗南等十三人。
作者因身處其中故知之甚詳,道出其中多少內幕,此為一般局外人所無法得知者,從特工的訓練到藍衣社的組成,一直到整個軍統的所作所為,一一呈現,無疑地是研究特工最一手的資料,甚至是研究抗戰期間特工間諜戰,不可或缺的史料。諜海風雲,翻雨覆雲,政治兩字對他們而言,沒有中立,非友即敵!鬥智鬥力,情節緊湊!生死一瞬,間不容髮!
作者或因是當時身處在軍統中的幹員,礙於身份無法曝光,只得以「局外人」為筆名。所謂「局外人」,是有意讓讀者推想是「局中人」之意。這批文章在此之前甚少人見過並引用,單行本問世更是首次,因此彌足珍貴。其中有作者在行文間故意隱去其名,而以「╳╳」,今仍依其舊。
有關寫戴笠的書籍相當多,琳琅滿目,不勝枚舉,其中較有史料價值的有國防部情報局出版的《戴雨農先生全集》(上下冊,費雲文編,非賣品);國史館編輯的《戴笠先生與抗戰史料彙編》,該套彙編包括軍統局隸屬機構、中美合作所的成立、軍情戰報、忠義救國軍等四大冊,也就是說有關戴笠個人的檔案基本上已經公開了。但對於這位中國「間諜王」,其實一直有太多的神秘色彩,充塞其間,至今還是相當吸引人們的目光。
曾寫過《洪業:清朝開國史》、《上海歹土》等書,被稱為美國漢學界「三傑」之一、並曾為柏克萊大學亞洲學哈斯基金教授,曾任美...
目錄
編輯前言
第一章 「軍統局」與十三太保
第二章 「復興社」與別動總隊
第三章 智多星賀衷寒
第四章 「計劃家」鄧文儀的升沉
第五章 桂永清之死與其為人
第六章 劉健群怎樣被擠出立法院
第七章 由襄陽失陷說到康澤被俘
第八章 鄭介民「洗手」未成身先死
第九章 曾擴情的沒落及其他諸人
第十章 戴笠以半根皮帶握大權
第十一章 軍統特工訓練的形形式式
第十二章 戴雨農如何破獲黃濬賣國案?
第十三章 腥風血雨中的陳籙之死
第十四章 傅筱庵在滬被劈死別記
第十五章 吳大帥之死與女太太之謎
第十六章 軍統人員的「三穩」與「三淡」
第十七章 軍統的「家風」、「家法」與禁律
第十八章 軍統在淪陷區的艱險爆破工作
第十九章 由戴雨農、胡宗南說到梁幹喬
第二十章 戴笠策動廣東空軍北飛記祕
第二十一章 戴雨農與「中美合作所」
第二十二章 戴笠與李士珍的明爭暗鬥
第二十三章 中央黨部刺汪案的來蹤去跡
第二十四章 王新衡在港遇刺未死記
第二十五章 由戴笠談到軍統中的「三毛」
第二十六章 戴笠撞機身亡的一個插曲
第二十七章 南京靈谷寺前的一抷黃土
編輯前言
第一章 「軍統局」與十三太保
第二章 「復興社」與別動總隊
第三章 智多星賀衷寒
第四章 「計劃家」鄧文儀的升沉
第五章 桂永清之死與其為人
第六章 劉健群怎樣被擠出立法院
第七章 由襄陽失陷說到康澤被俘
第八章 鄭介民「洗手」未成身先死
第九章 曾擴情的沒落及其他諸人
第十章 戴笠以半根皮帶握大權
第十一章 軍統特工訓練的形形式式
第十二章 戴雨農如何破獲黃濬賣國案?
第十三章 腥風血雨中的陳籙之死
第十四章 傅筱庵在滬被劈死別記
第十五章 吳大帥之死與女太太之謎
第十六章 軍統人...
商品資料
出版社:獨立作家出版日期:2013-10-30ISBN/ISSN:9789868994621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3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