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西方七十五位諾貝爾獎得主於巴黎集會後發表公開宣言,聲稱:「人類如果要在21世紀生存,就必須回到二千五百年前,向孔子汲取智慧。」
《論語》內容豐富,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倫理、人際等,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義、禮、樂、忠、孝、慈、智、信等均包含其中,閱讀本書,能學習到:
一、做人之道:「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亦即「恕」道,孔子認為這是人們應當畢生追求的理想道德境界。
二、交友之道:首先應當「里仁為美」,擇善而居。
三、處世之道:「誠信」是首要的基本條件。「愛人」是處理好人際關係的另一原則。「中庸」則是至德。
四、為政之道:孔子主張實行以道德教化為基礎的賢人政治。對教育、人才的重視,在今天仍具現實意義。
五、治學之道:孔子是偉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方法在《論語》中隨處可見。
作者簡介:
原著/孔子
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西元前551~前479年),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曾周遊列國推展自己的政治理想,卻不得重用,後將全部心力投注於教育上,其有教無類、舉一反三的教育主張,培育出許多優秀傑出的弟子。其言行思想主要載於《論語》及《史紀.孔子世家》。
編者/司馬志
喜好鑽研中國「古典文學」,一位嫻熟中國歷史的史學家和文學家,性喜比較與綜合中西文化的異同,並從其中歸結出宜於當今所用的「現代精神」,常於報章雜誌發文立論,是一位熱愛中西文學、歷史和科學,並不忘關懷、回饋社會的優質作家,編有《鬼谷子全書》、《莊子全書》、《道德經全書》。
章節試閱
第一章 三軍可奪帥 匹夫不可奪志
【原文】
子曰:三軍(1)可奪帥也,匹夫(2)不可奪志(3)也。
【注釋】
(1)三軍:軍隊的通稱。
(2)匹夫:夫婦相匹配,分開說則叫匹夫匹婦,所以匹夫指男子漢。
(3)志:志節。
【名家評析】
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
朱熹評:「三軍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故帥可奪而志不可奪。如可奪,則亦不足謂志矣。」
李贄評:三軍奪帥,亦非易事。借此以極其形容耳。
孔安國評:三軍雖眾,人心不一,則其將帥可奪而取之;匹夫雖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奪也。
錢穆《論語新解》評:三軍雖眾,其帥可奪而取。志則在己,故雖匹夫,若堅守其志,人不能奪。自子在川上章起,至此十章,皆勉人為學,然學莫先於立志。有志則進,如逝川之不已。無志則止,如為山虧一簣。故凡學而卒為外物所奪,皆是無志。
【譯文】
孔子說:「一個軍隊的主帥可能被奪去,但一個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強迫改變。」
【延伸閱讀】
在孔子道德思想中有著很強的人格意識,他認為人格高於一切。即使是在當時等級制度森嚴的社會,人格也是不容侵犯的。「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奪志。」這句話就展現了孔子的人格意識。兩千五多百年來,這句話不知道激勵了多少的中華兒女,使他們堂堂正正挺立世上,逐漸演化成為中華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之一。
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孔子的這句話展現了他對人格的重視和尊重,今天的我們可以把此視為中國最早的人本主義思想的源頭之一。在西方還處於神權至高無上的時代時,孔子已經把志節作為人格的重要內容,比呼喚人性解放的文藝復興時代到來早了接近兩千年。
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這句話裡面的「志」,是指人的志節,包括志向、氣節,反映出孔子對於「志」的高度重視,甚至將它與「三軍之帥」相比。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立人格,任何人都無權侵犯。不管你有多大的力量,也不能輕易改變別人的意志。沒有志節的人,會失去氣節,在威脅利誘下變得奴顏婢膝,成為人們鄙視的對象。孔子認為人應該有志向,維護自己的尊嚴,能夠抵抗威脅利誘,始終保持自己的「志節」。
志節的確立和堅守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儒家修身的基本內容之一。孔子本人從年輕時就擁有志節的人。孔子曾經說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由此看來,孔子早在十五歲時就立下了苦讀修身的遠大志向,他也世人稱為「萬世師表」。同時,孔子還是十分有氣節的人。
魯昭公七年(西元前535年)。當時社會上的政治代表人物有注重養士,招士、禮賢下士的風氣。
孔子十七歲的時候,已經是魯國學識深湛,深孚眾望的青年了。孔子相信憑自己是陬邑大夫的兒子和博學多才,已經具備了士的資格。他認為自己一直缺少機會,使自己躋身仕途。
一天,權傾朝野的魯國相國季孫氏做出決定:在仲冬時節,在相國府舉辦一次款待文人學士的盛大宴會,招賢納士。孔子也希望透過宴會的機會和和季孫氏接觸,讓自己有機會施展自己政治理想。
相國府舉辦宴會這天上午,孔丘來到相國府門口的石頭台階前。一些穿戴華麗、神氣十足、自由出入的紈絝子弟的形象映入他的眼簾;再看看自己穿的孝服,顯然與今天季府喜氣洋洋的氣氛不協調。孔子心想:母親離世不久,穿孝服正是兒子應懂的禮和德。想著、想著,孔子挺胸昂首,拾級而上。
「停住!你是何人?來此做甚?」大門旁站著的一位兇神惡煞的漢子大喝一聲。
「在下孔丘,來參加相府宴會。你是……?」孔丘止步,恭敬回答,並問對方。
那漢子手握寶劍,傲慢無理地說:「哈哈哈……知道,知道孔丘大名!至於本人嘛!乃相國的家臣陽虎也!」
「失敬了,失敬了!孔丘對陽虎管家早有所知,未曾見面。」孔丘說完,施一禮,向相府走去。
可是,陽虎索性伸臂站立大門口中間,擋住了孔子的去路:「今天宴請文人學士,招賢納士,你有什麼資格赴宴!」
孔子理直氣壯地說:「我也是士嘛!」
陽虎故意用汙言惡語羞辱孔丘:「哈,哈,哈……你算什麼士呀?你還不快走!免得待在這裡丟人敗姓!」
孔子怒視陽虎,激憤地說:「得意忘形的髒雞安知展翅雄鷹之志!對蠻橫無禮之人,我還恥與面對、羞與論爭呢!」說完,氣衝衝地走下石階。
孔子負氣回家,坐在書房裡靜思,並認真審視當時的社會現狀,悟出了一個道理:人生不平坦,磨練成大器。從此,他以更加堅忍的毅力投入苦讀、社會實踐和自身修養之中。
立下大志,不一定能夠成就大事,但成就大事者,肯定曾經立過大志。孔子並沒有因為他人對自己的輕視,而怨天有人,而是為自己立下幹一番事業的遠大理想和志向。以後他在教育他的弟子們時,也不忘教育人要志節,早立志的道理。
子路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之一,孔子評價他時說道:「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這段話的意思是子路穿著破舊的袍子,與穿著相當高貴的皮袍的人站在一起。他沒有自卑感,絲毫不覺得不如別人,這種氣魄不容易養成。」 「不忮不求」是形容有的人作了官大,但是子路不想作官;有的人錢多,但子路並不認為錢是了不起的東西,他並沒有覺得窮是悲哀,只是不把別人升官發財作的志向作為自己的志向。就像「不忮不求」說明了子路心中的坦蕩,不把功名富貴與貧賤之間分等,無論身分如何同樣可以擁有遠大的志向。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名牌,看到別人有自己羡慕不已,覺得自己比不上人家;面對權力趨之若鶩,志向也變得功利和膚淺。
志節另一個內容為守志。孔子認為樹立了遠大的人生志向是第一步,還要時刻遵守自己的志向,保持自己的志氣。守志是人們對所立之志的一貫性和持久性。一個人如果真心為偉大的志向而努力,就不應為暫時低下的生活條件而感到恥辱,否則便不是篤守大志,為大志犧牲一切的人。孔子把志看得比什麼都重要。立下的志向要持之以恆,不可朝三暮四,一日三志。孔子認為越是在艱苦困難的條件下,越能展現出人守志的堅定態度,絕不能因為環境的惡劣而喪失自己的遠大志向。一個人要守志堅定,功名利祿和各種引誘不為所動,才配稱得上一個高尚君子。
在今天的社會很多人會面臨各種誘惑,權、錢、名、色、等什麼樣的誘惑都會遇到,你的社會地位越高,遭遇的誘惑就越大、也越頻繁。能否堅守住自己不被誘惑所擊倒,關鍵還看你是不是有氣節。「匹夫不可奪志」的關鍵在於一個人對自己所信奉的原則和理念的堅持,一個被腐敗擊倒的人,絕對不是因為外力太強大,而主要在於內力修煉不夠,不能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反之,不管外力多麼強大,人也有毅力抵抗威脅誘惑。
第二章 從心所欲 不踰矩
【原文】
子曰:吾十有(1)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2),四十而不惑(3),五十而知天命(4),六十而耳順(5),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6)。
【注釋】
(1)有:同「又」。
(2)立:立足,立身於社會。孔子幾次談「立」,都涉及禮儀,認為懂得禮儀才能立於社會,「不學禮,無以立」(論語•季氏)。後世廣泛引用「三十而立」,意義卻是:人到三十歲就應有所成就而被社會承認。
(3)不惑:掌握了知識,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4)天命:自然規律,指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孔子「不語怪、力、亂、神」(論語•述而),不談生前與死後之事,基本上是無神論者,不相信宿命論,因此,這裡的「天命」不宜解釋成天意、命運。
(5)耳順:對此有多種解釋。一般而言,指對那些於己不利的意見也能正確對待。
(6)從心所欲不踰矩:從,遵從的意思;逾(yú),越過;矩,規矩。
【名家評析】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明儒顧憲成《四書講義》評:這章書,是夫子一生年譜,亦是千古作聖妙訣。孔子自十五志於學,至四十而不惑,是修境。五十知天命,是悟境。六十耳順,至七十從心,是證境。
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藕益大師曰:只一「學」字到底,學者,覺也。念念背塵合覺,謂之「志」;覺不被迷情所動,謂之「立」;覺能破微細疑網,謂之「不惑」;覺能透真妄關頭,謂之「知天命」;覺六根皆如來藏,謂之「耳順」;覺六識皆如來藏,謂之「從心所欲,不踰矩」。此是得心自在,若欲得法自在,須至八十、九十,始可幾之,故云:「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此孔子之真語實語,若作謙詞解釋,冤卻大聖一生苦心。
清代文學家張潮評:十歲為神童,二十、三十為才子,四十、五十為名臣,六十為神仙,可謂全人矣。
【譯文】
孔子說:我十五歲時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的時候已有所成就而立身於社會,四十歲時知識豐富成熟而不被世事迷惑,五十歲時大致能掌握自然規律,知道一切事物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時雖然隨心所欲,但一切言行都自然地符合規矩了。
【延伸閱讀】
這句話描述了孔子學習和修養的過程。孔子以自已的事業歷程和親身感受為例,總結了自己的人生和事業的發展過程及各個時期或階段的最大特徵和感受。這一過程是一個隨著年齡的成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我們可以把孔子的思想境界的形成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十五歲到四十歲是孔子學習領會的階段;五十、六十歲是孔子安心立命的階段,也就是不受環境左右的階段;七十歲是孔子主觀意識和做人的規則融合為一的階段。孔子在最後的階段裡,道德修養已經達到了最高的境界。
這句話也解釋了人生事業的發展規律,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展現了個別性和典型性,一般性和普遍性的特點。這句話還展現了,人的自身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鍛鍊,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其次,自身修養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能夠正確理解和運用社會規則,而不是勉強去做。孔子這句話對生活在今天的每一個人都是適用,具有借鑑意義。
在孔子的人生座標上,有幾個重要階段被特別地強調出來。孔子 「十五志於學」,是他的一個起點,也是他對學生的一種要求。一個人的優秀是從理想開始的,一個人的追求是從志向開始的。立志不是人生可有可無的點綴,而是人為了實現自我價值必不可少的動力。人若失去了大志,就等於失去了靈魂,後果不堪設想。諸葛亮曾經說過:「夫志當存高遠。」對奮發的人來說,志向是一隻號角;對勤奮的來說,志向是一掛征帆;對迷茫的人來說,志向是一聲呼喚;對痛苦的人來說,志向是一爐炭火!
孔子三歲喪父,從小跟著母親過著不算富裕的生活。滿十五歲後,孔子為了幫助家用,從事過儒的工作。在當時儒是在貴族遇有婚喪祭祀等需要禮儀的場合,雇來配合奏樂念禱的人。母親反對孔子從事這份工作,認為這是低賤的職業。母親的教導讓孔子再度重拾書本。母親過世之後,孔子生活中到處碰壁,故更堅定向學之志。
經過了十餘年苦讀有成,並曾在季桓子家中任職,孔子的名聲漸漸響亮,且開辦了私學,開始以有教無類的精神來教育貴族、平民甚至奴隸的子弟。三十五歲時,魯國內亂,孔子隨魯昭公去齊國,任高昭子家臣,原本希望能為齊景公服務,但為齊相晏嬰所阻。
孔子居齊三年之後,失望地返回魯國重拾教鞭。已經到了不惑之年的孔子以作學問和教學彌補了在政治上的失意,並且在其中領悟了更多的人生哲理。
「立」先是是心靈的獨立,而後是立足於社會。立就是不動,有了明確的目標就應該堅持。每一個人都有理由去描述他的理想,就應該從立志開始,這是學習的起點。孔子常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意思是說他不是生下來就了解很多事情,只不過是對古代文化,對古人所經歷的事情非常感興趣,而且能夠孜孜以求,一直認真學習而已。
孔子人生的第二個階段是安身立命。何謂「知天命」?孔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人既要學做人,還要知道自己的天命。這個階段是人生的一個轉折期。一方面人的學識成熟,思維深刻,但身體的機能、體力和精力已經進入了衰退期。這種矛盾的狀態促使人們不得不面對生命的衰退和局限。這個時期的孔子開始關注自身生命的規律,開始意識到自然規律的不可抗拒性,開始認識到自身發展的局限性,即「天命」。
生活中你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很多人喜歡抱怨別人,抱怨社會,抱怨命運不公,但是抱怨是把自己的過失推卸給他人,為自己找很多開脫的理由。抱怨是世界上最徒勞的事情。面對生活中的不順利,人們應該客觀認識命運中的窮與通,人世間的好與壞,知道這一切都很自然。面對別人的質疑和批評,人們做到最大限度地尊重他人,應該學著積極的心態對待,用理性把握,平靜應對。任何事情的存在都有一定的道理,人們能虛心傾聽各種聲音,並站在別人的出發點上去了解他為什麼這樣說。
有一座佛寺裡供著一個花崗岩雕刻的非常精緻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的信徒人來到佛像前膜拜。而通往這座佛像的台階也是由跟它采自同一座山體的花崗岩砌成的。
終於有一天,這些台階不服氣了,他們對那個佛像提出抗議說:「你看我們本是兄弟,來自於同一個山體,憑什麼人們都踩著我們去膜拜你啊?你有什麼了不起啊?」
那個佛像淡淡地對它們說:「因為你們只經過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這個職位,而我是經過千刀萬剮才得以成佛。」
人們要注意平衡和調整心理,確保身心的愉悅和穩定。人們還要充分發揮思維成熟和深刻的優勢,發揮經驗和閱歷豐富的優勢,有自己的優勢彌補自己的不足。
過去幾十年的修養和磨礪以使人的言行完全符合道德規範、社會規範和自然規律,自然可以達到了「從心所欲不踰矩」的境界。同時,也啟示著人們只有在透過學習和實踐,不斷提高自身修養,認識把握了事物的本質特點和規律,方能成就一番事業,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價值,才能獲得晚年生活的快樂和幸福,即「從心所欲」。
孔子所描述的人生境界,越到後來越強調內心,越到後來越從容和緩,而在這從容之前,其實是要經歷千錘百鍊的。孔子從十五到七十的人生歷程,是我們不同的人生階段可以參照的一面鏡子。你可以比照一下自己的心靈已經到達了一個怎樣的境界,是否少了一些迷思,是否接近從心所欲。
第三章 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
【原文】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1),思而不學則殆(2)。
【注釋】
(1)罔:迷惑、糊塗。
(2)殆;疑惑、危險。
【名家評析】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南宋哲學家、文學家葉適:其祖習訓故,淺陋相乘者,不思之故也。其穿穴性命,空虛自喜者,不學之類也。士不越此二塗也。
胡適:學與思兩者缺一不可。有學無思,只可記得許多沒有頭緒條理的物事,算不得知識。有思無學,便沒有思的材料,只可胡思亂想,也算不得知識。但兩者之中,學是思的預備,故更為重要。有學無思,雖然不好,但比有思無學害還少些。
【譯文】
孔子說:「只學習讀書而不思考,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穫;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
【延伸閱讀】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闡明了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係,指出了學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學的弊端。如果人們學習書本知識而不思考,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穫,更不能融會貫通,學以致用;而只會空想推敲從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人如果只是苦思冥想卻不認真讀書,就會變得才疏學淺,孤陋寡聞,更不可能做到博見約取,標新立異。
在人們獲取知識過程中,學習和思考是兩個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思維活動。學習是思考的基礎,思考是學習的昇華。在學習的基礎上,人們的思考才能夠深入;在思考的前提下,人們的學習才有效果。同時,人們還要把所學的知識與實際結合並反覆實踐,知識才能內化,這就是人們掌握知識的必由之路。只學習不思考無法學得深刻,只思考不學習只能算作胡思亂想。只有將學與思正確地結合起來,才算真正地懂得了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係。
孔子所說的「學習」主要指從書本上汲取間接經驗。學習讀書是人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縱觀古今中外,凡成大學問者,無一不是博覽群書,讀破萬卷。認真讀書學習是人成才所不可缺少的。孔子評價自己「我非生而知之者」,聖人即是如此,何況學習對普通人的作用。人們可以透過學習不斷獲取前人的經驗、成果,拓展自己的知識,才能在以有的知識上有所發現,有所創新。學習讀書博覽熟記,持之以恆,只有這樣,才能學有所成。魯迅先生說:「讀書必須如蜜蜂一樣,採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在思考社會問題時正是由於缺乏科學的世界觀指導,在後半生竟用了25年的時間,苦思冥想,企圖證明「上帝是存在的」這一假設,這種思考顯然是徒勞無益的。
學習本身並非目的,學會舉一反三,靈活運用知識才是真正的目的。這就要求人們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積極、認真的思考活動,弄清知識的來龍去脈以及知識的有機聯繫。思考是人們汲取知識的必要活動。如果學到的東西不經頭腦加工,非但無益,反而容易讓自己變得自以為是。法國作家伏爾泰這樣論述過:「書讀得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會覺得你知道得很多。而當你讀書思考得越多的時候,你就會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還很少。」善於思考是「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探索精神去鑽研,切不可淺嚐輒止。讀書學習必須如蜜蜂一樣,思考則需要有蜜蜂釀蜜的精神。每一滴甜美的蜂蜜不知凝聚了多少小蜜蜂的心血。
戴震是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考據學家,「乾嘉學派」的代表人物,乾隆年間為《四庫全書》幕修官。他出生於貧寒之家,幼讀私塾,以過目不忘和善思好問著稱。
有一次,老師教授《大學章句》,戴震愈聽愈覺得可疑,於是向老師發問:「這話憑什麼知道是孔子的話而曾子記述,又怎麼知道是曾子的意思而是學生記下來的呢?」
老師難以回答這個出乎意外的疑問,於是抬出朱熹這一權威:「這是朱文公說的。」
戴震馬上問:「朱文公是什麼時候的人?」
老師回答他說:「宋朝人。」
戴震追問:「曾子,孔子是什麼時候的人?」
老師回答:「周朝人。」
戴震又問:「周朝和宋朝相隔多少年?」
老師說:「差不多二千年了。」
戴震問:「既然這樣朱文公怎麼知道這些?」
老師被問得啞口無言,只得說:「你是一個不尋常的孩子。」
戴震不僅好問,並勇於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敢於懷疑先賢,懷疑課本,而不是一味地聽從權威的解釋。明代陳獻章曰:「前輩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疑」和「問」是思的表現。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思與學,始終相輔而行。花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把思和學結合起來,可以達到同樣甚至更好的效果。
在學習的過程中,學和思不能偏廢。孔子主張學與思相結合。只有將學與思相結合,才可以使自己成為有道德、有學識的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但是人們一味的讀書,而不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只能被間接經驗牽著鼻子走,就會被書本知識所累,從而受到書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反之,一味地埋頭苦思而不進行知識的累積,看似合理的邏研究推敲,也只能流於對知識的空想,實際問題仍得不到解決,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的疑惑和困惑。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有用的真知,也是效率最高的學習方法。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解釋了孔子所提倡的學習方法。荀子也說過:「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所見也……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西方的哲人康德說過:「感性無知性則盲,知性無感性則空。」與我國古人的認識是驚人的一致。學習的目的是應用,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學而不思地死讀書,無論是死記硬背還是固固吞棗,讀至白頭也無用。而不學只思,會讓人的思想漸漸遠離實際,更會給自己成長和成才帶來危害。學習與思考相結合的學習方法,在今天的教育活動中有其值得肯定的價值。
第四章 博學而無所成名
【原文】
達巷黨人(1)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2)。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禦乎?執射乎?吾執禦矣。
【注釋】
(1)達巷黨人:古代五百家為一黨,達巷是黨名。這是說達巷黨這地方的人。
(2)博學而無所成名:學問淵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來稱道他。
【名家評析】
吾何執?執禦乎?執射乎?吾執禦矣。
朱熹《論語集注》評:聖人道全而德備,不可以偏長目之也。達巷黨人見孔子之大,意其所學者博,而惜其不以一善得名於世,蓋慕聖人而不知者也。故孔子曰,欲使我何所執而得為名乎?然則吾將執禦矣。
桂文燦《論語皇疏考證》評:言大哉孔子,廣學道藝,周遍不可一一而稱,故雲無所成名也,猶如堯德蕩蕩,民無能名也。
劉氏《論語正義》評:射禦久為夫子所學,此時聞黨人譽己,恐門人弟子惑於美譽,專騖為博學,而終無所能,故就己所學射禦二者求之,只當執禦,以示為學當施博而守約也。
【譯文】
達巷黨這個地方有人說:「孔子真偉大啊!他學問淵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的專長來稱讚他。」孔子聽了,對他的學生說:「我要專長於哪個方面呢?開車呢?還是射箭呢?我還是開車吧。」
【延伸閱讀】
這句話表達了孔子對自己的評價。射箭的最大特點是人要始終瞄準於一個靶心,可以暗喻成專才,而開車不會只有一個方向,被暗喻為通才。孔子一生努力使自己成為能適應各個方面的通才。在這裡,孔子借達巷人的口,使人們知道,他不僅是這樣要求別人的,他自己也是這樣身體力行的。
孔子博學而多才,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聖人,否則他的身邊也不會聚集那麼多的弟子。如果孔子沒有真才實學,他的弟子怎麼會眾口一詞地對他表示服膺與維護。被稱為「孔子文化第一書」的《孔子家語》中的《辯物》篇裡,記載了孔子關於各種事物的論斷、談話,證明了孔子的博學多聞﹑好古敏求以及敏銳的洞察力。
那麼,孔子是如何讓自己變得「博學」呢?
第一:好學與樂學。這是孔子博學的重要原因。孔子本人對自己也是肯定的,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十戶人家的地方,一定有像自己一樣忠信的人,只是都趕不上孔丘的「好學」。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孔子幾乎不放過一切求知的機會。學生子貢曰:「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孔子「學無常師」也說明他的「好學」,唯其好學,才能「博學」。孔子好學,誠如黃庭堅所說:「君子無一日不學也,豈唯日哉?無一時不學也,豈唯時哉?無須臾不學也。」
郯國國君至魯來朝見魯公,談論少昊氏何以以鳥名官。他聽說後,便前往求教;孔子曾適周問禮老子;進入魯國太廟時,遇有不明白的事情便一一詢問請教;他還向師襄學琴。正是因為虛心學習,不恥下問,所以他深諳禮儀,熟悉音樂,學識廣博。
孔子還「樂學」。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古希臘的亞里斯多德曾把思辨的快樂視作是神才配享有的幸福,而孔子也是把學習作為人生的一種快事來對待。今天的人常說「態度決定一切」,以孔子的求學態度,怎麼可能不博學多才呢?
第二:多能鄙事。這是孔子博學的直接原因。有人問孔子「何其多能」,他的回答是「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孔子的祖先是宋國貴族,據傳為微子啟的後代,後因統治集團的內爭避禍至魯。孔子出身於沒落貴族家庭,他的社會身分屬於「士」,是貴族的下層。孔子幼年喪父,過著貧賤的生活。他曾經當過吹鼓手,二十歲左右時為魯國貴族季氏做過管理帳目的「委吏」,當過管理牲畜的「乘田」。
正如前文提到的那個故事:孔子的母親去世後不久,魯國的執政大夫季孫氏「饗士」,孔子當時還在守喪期間,腰間還系著孝麻。但是,孔子興沖沖地去了,卻被季孫氏的家臣陽虎擋在門外。
這對於急於進入貴族階層的孔子來說,不啻於當頭一棒。青年時期的孔子在逆境中更加奮發向上,博覽群書。
第三:更高的精神境界。孔子之「博學」,包含的內容極廣,但不局限於讀書而已。學,學問也,泛指知識與技能。孔子所追求的「學」,除了透過讀書以求得知識的意義,還有關乎品行、主乎忠信的道德人格修養,更有天下治平、大道運行的哲學思考。孔子「十有五而志於學」,立志所向並不是一般的知識與技能,而是一種治國平天下的大學問。孔子以廣博的知識與技能,成就他的「大學問」的基礎。
孔子並非個人喜好而成為多才多藝的。實際上儒家將全能人才作為個人奮鬥的理想目標。所指的全能人才,是接受了全面均衡教育才實現的。而孔子選擇學習禦的戲言,在展現了儒家追求學問至上的同時,也顯示出了其對專項技術的歧視。雖然孔子鄙視專項技術存在一定的偏頗,但是他對博學的認識以及如何變得博學,對今天的人們仍舊有著重要的啟示。
人類進入現代社會之後,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很多領域非常需要專門的人才。但是,今天的很多領域都是互相影響,互相依存的,不太可能做到獨存。作為一個社會人要想提升自己的能力,在某領域獲得一定的高度,越來越需要涉獵各個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專才可以讓人獲得一份工作,但不博學就很容易遇到個人發展的瓶頸。
從另一個角度上講,「吾將執禦」是不是還可以理解為孔子希望自己成為領導文化的人呢?孔子作一個歷史時代的先驅者,弟子們把他言行紀錄下來,供後人以品讀。但什麼樣的人才能夠有這樣的資格呢?必然還是博學多才的聖人。
第五章 君子後進於禮樂
【原文】
子曰:先進於禮樂(1),野人(2)也;後進於禮樂(3),君子(4)也。如用之,吾從先進。
【注釋】
(1)先進於禮樂:這裡指先學習禮樂而後再做官的人。
(2)野人:這裡指樸素粗魯的人,或鄉野平民。
(3)後進於禮樂:先做官而後再學習禮樂的人。
(4)君子:這裡指統治者階層。
【名家評析】
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吾從先進。
程頤曰:先進於禮樂,文質得宜,今反謂之質樸,而以為野人。後進之於禮樂,文過其質,今反謂之彬彬,而以為君子。蓋周末文勝,故時人之言如此,不自知其過於文也。
楊伯峻著《論語譯注》評:先學習禮樂而後做官的是未曾有過爵祿的一般人,先有了官位而後學習禮樂的是卿大夫的子弟。如果要我選用人才,我主張選用先學習禮樂的人。
【譯文】
孔子說:「先修養好禮樂後做官的,是一般的士人;先有了官位後修養禮樂的,是貴族士大夫的子弟。如果選用人才,那我主張選用先修養好禮樂的人。」
【延伸閱讀】
孔子生活的時代,等級制度森嚴,貴族士大夫屬於有特權階級,他們可以選擇先做官。而一般的士人,由於社會地位低微,必須先提高自身的修養,才有做官的可能性。那麼,「先進」與「後進」,孔子更是贊同哪種觀點呢?
「先進於禮樂,野人也」意思是說:先學習禮樂,而後進入仕途,這些人是鄉野平民。他們都是來自於民間,學習禮樂是為了修養自己的德性,他們入仕途憑藉的是自己的德性和才智。「後進於禮樂,君子也」意思是說:先繼承官位,而後才學習禮樂,這些人是世襲的君主貴族子弟。他們憑藉家族的勢力進入仕途,學習禮樂只是為了文飾自己。「如用之,吾從先進」表明了孔子對待這兩種人的態度,如果要選拔人才的話,他寧願從先學習禮樂的鄉野之人中去尋找。
「先進」和「後進」的區別是學習和做官的順序不一樣,進入仕途憑藉的條件不一樣。孔子提倡「先修養好禮樂後做官」。他認為學習學好了,可以去做官以便更好地推行仁道。在孔子時代,由於鄉野平民開始獲得學習禮樂和從政做官的機會,使得當時的統治者在選拔人才時需要做出一個選擇:到底是選拔有背景的貴族子弟還是選拔有真才實學的平民子弟呢?面對這種矛盾的狀況,孔子的思想打破了當時的等級制度,在選拔政治人才時,統治者應當拋開階級的偏見,在禮樂面前人人平等,與其選拔「後進於禮樂」的「君子」,不如選拔「先進於禮樂的」的「野人」。
禮樂是孔子時代一個人的「必修課」,是一個人文化知識水準高低的象徵。簡單地說就是強調知識的重要性,不斷提升自身的修養。比如,一個人要從事某項工作必須具備相應的能力。人們應該抱著好學的心態,對待學習切不可馬虎,更不能有依賴心理。現在一些年輕人因為父母的人脈,從小不重視學習,把自己未來全部交到了父母的手上。人脈關係無法彌補一個人在文化素養上的缺陷。就算他真的因為背景而獲得高位,但誰又能保證他今後就一帆風順呢?學到的知識是一個人一生擁有的財富,靠關係和背景獲得的東西永遠都是暫時的。
從企業、社會或者國家的角度來看,選拔人才更不可因為某些人持有特權而委以重任。繁榮昌盛不是靠裙帶關係可以實現的。保持一個企業、社會或者國家的活力,就要建立一個選拔人才的機制。無論到了何時都不能「任人唯親」,而是要「任人唯賢」。如果一些領導在任用下屬時,不是視其是否有才能,而是根據自己的好惡,使一些無德無能的人混入管理階層,勢必把真正有志有才之士被拒之門外。這樣做是一種浪費,是一種損失。孔子主張「學而優則仕」,我們不能武斷地批評讀書為做官就是「官本位」思想,讀書做官沒有什麼不對,但是孔子認為做官的前提還是離不開學習。試想,一個不學無數的人怎麼可能做一位好官呢?貞觀之治時的賢臣名將很多都是草莽出身,但卻為唐朝立下了汗馬功勞。再比如唐朝著名的諫諍之臣魏徵,雖然曾經為李建成做事,但李世民賞識他為人才仍加以重用。
從更廣的角度來講,今天我們選拔人才,除了看一個人良好的心理素質、政治思想和品德作風外,更要看重這個人的知識素養、文化水準,是否具有與該職位相匹配的能力。那些正在學習的青少年們,必需要把自身的修養和學歷提高到一個比較高的層次,學有所成才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成為對社會和國家有用的人。人生就是不斷學習、不斷進取的過程,是不容停滯和倒退的!
最後,這句話的進步性不僅僅展現於禮樂面前人人平等,還展現了人民群眾,或者說是普通百姓的歷史作用。李贄評析:「從來君子不如野人。」在李贄的時代,正是虛偽之君子盛行的年代。孔子的話含蓄地批評統治階級的愚蠢,不能積極向鄉野平民學習,不懂得從民間文化中汲取營養,發展禮樂等,不能保持精英文化的活力和生命力及先進性。如果單從貴族士大夫階級中選拔人才,只能證明統治階級的保守,甚至是落後。
第一章 三軍可奪帥 匹夫不可奪志
【原文】
子曰:三軍(1)可奪帥也,匹夫(2)不可奪志(3)也。
【注釋】
(1)三軍:軍隊的通稱。
(2)匹夫:夫婦相匹配,分開說則叫匹夫匹婦,所以匹夫指男子漢。
(3)志:志節。
【名家評析】
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
朱熹評:「三軍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故帥可奪而志不可奪。如可奪,則亦不足謂志矣。」
李贄評:三軍奪帥,亦非易事。借此以極其形容耳。
孔安國評:三軍雖眾,人心不一,則其將帥可奪而取之;匹夫雖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奪也。
錢穆《論語新解》評:三軍雖眾,其帥可奪...
目錄
第一章 三軍可奪帥 匹夫不可奪志 3
第二章 從心所欲 不踰矩 6
第三章 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 9
第四章 博學而無所成名 11
第五章 君子後進於禮樂 14
第六章 從其善 改其不善 16
第七章 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 18
第八章 驕且吝 不足觀 21
第九章 微生乞其鄰 23
第十章 敏而好學 不恥下問 26
第十一章 君子三戒 28
第十二章 殺身成仁 31
第十三章 文質彬彬 謂之君子 34
第十四章 不遷怒 不貳過 36
第十五章 成事不說 遂事不諫 既往不咎 39
第十六章 與其奢 寧儉 41
第十七章 君子為學 43
第十八章 苗而不秀 秀而不實 46
第十九章 發憤忘食 樂以忘憂 48
第二十章 未知生 焉知死 51
第二十一章 一簞食 一瓢飲 53
第二十二章 逝者如斯 56
第二十三章 又敬不違 勞而不怨 58
第二十四章 父母之年 不可不知 60
第二十五章 今之孝者 大孝尊親 63
第二十六章 父母唯其疾之憂 65
第二十七章 孝發於心 67
第二十八章 愛之 能勿勞乎 70
第二十九章 朋友死 於我殯 72
第三十章 後生可畏 74
第三十一章 不在其位 不謀其政 76
第三十二章 益者三友 損者三友 78
第三十三章 不逆詐 不億不信 81
第三十四章 里仁為美83
第三十五章 巧言令色 鮮矣仁 85
第三十六章 忠告而善道 87
第三十七章 不患人之不己知 89
第三十八章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92
第三十九章 再思而後行 94
第四十章 富而可求 雖執鞭亦為之 97
第四十一章 放於利而行 多怨 99
第四十二章 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101
第四十三章 過則勿憚改 104
第四十四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 107
第四十五章 臨事而懼 好謀而成 109
第四十六章 君子易事而難說也 112
第四十七章 不怨天 不尤人 115
第四十八章 人而無信 不知其可 118
第四十九章 毋意 毋必 毋固 毋我 120
第五十章 道千乘之國 124
第五十一章 觀其所由 察其所安 126
第五十二章 其身正 不令而行 130
第五十三章 傷人乎 不問馬 132
第五十四章 以言取人 失之宰予 135
第五十五章 棖也欲 焉得剛 137
第五十六章 日月逝也,歲不我與
第五十七章 愚不可及 144
第五十八章 非敢後也 馬不進也 147
第五十九章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149
第六十章 中庸之為德 152
第六十一章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154
第六十二章 過猶不及 156
第六十三章 非祭肉不拜 161
第六十四章 求為可知 167
第六十五章 是可忍 孰不可忍 169
第六十六章 慎終追遠 以禮事之 172
第六十七章 道之以政 齊之以刑 174
第六十八章 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177
第六十九章 知及之 仁不能守之 179
第七十章 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 187
第七十一章 朝聞道 夕死可矣 198
第七十二章 君子欲訥於言 202
第一章 三軍可奪帥 匹夫不可奪志 3
第二章 從心所欲 不踰矩 6
第三章 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 9
第四章 博學而無所成名 11
第五章 君子後進於禮樂 14
第六章 從其善 改其不善 16
第七章 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 18
第八章 驕且吝 不足觀 21
第九章 微生乞其鄰 23
第十章 敏而好學 不恥下問 26
第十一章 君子三戒 28
第十二章 殺身成仁 31
第十三章 文質彬彬 謂之君子 34
第十四章 不遷怒 不貳過 36
第十五章 成事不說 遂事不諫 既往不咎 39
第十六章 與其奢 寧儉 41
第十七章 君子為學 43
第十八章 苗而不秀 秀而不實 46
第十九章 發憤忘...
商品資料
出版社:華志文化出版日期:2013-09-01ISBN/ISSN:9789865936563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96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