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本感性與理性兼備的散文集,卷一「生活篇章」以精簡的文句,寫出對生活的觀感和反思,或描繪人性。卷二「旅痕記事」探訪海內外各地的風土人情,歌頌大自然之美、捕捉歷史的片段。為人生豐富的旅程作一註解。
本書特色
作者郭心雲在兒童文學之外,第一本以生命經驗出發的散文集作。
作者簡介:
郭心雲,本名謝雲娥,台灣台中市人,曾任公關員、幼教、郵政人員,生活的深刻體驗豐富了創作泉源。著有《心中亮著一盞燈》、《萍蓬草集》、《飛吧!鳥兒》、《草地女孩》等十餘本著作。曾獲聯合報和行政院環保署文學獎、青年日報徵文獎、省新聞處徵文獎、國軍文藝金像獎。
章節試閱
跳躍的音符
之一
日前到國立歷史博物館參觀「驚豔米勒:田園之美」。「拾穗」這幅名畫描繪秋收季節,陽光柔柔地照在收割過後的田地上,三位農婦彎着腰撿拾剩餘麥穗的情景。這動人的畫面與其涵意,不由讓人連想到中國北方農村,每於收割小麥後,麥田裏遺落的麥穗,地主任由需要的鄉人拾取,日久成習,這是聽生長在北方的朋友說的,而台灣的農村也有這樣的習俗。我想,人不分東西,地不分南北,儘管文化各不相同,但,這富有人情味的溫馨畫面,在世界許多角落都能看得到。
其實,在早年的台灣不僅僅是拾穗而已,還可以撿落花生、甘藷、菜葉等等,只不知今日的農村是否仍存在這些習俗?
記得,小時候家住台中南門橋,當年那一帶都是稻田,每逢稻子成熟,鄰近的村童得知哪天割稻,就呼朋引伴緊跟在打穀機後面撿拾稻穗,直到夕陽西下,方抱着撿拾的稻穗回家餵養雞鴨。如果是麥田,所拾的麥穗往往捨不得給雞鴨吃,而是不怕麻煩的把麥子一粒粒剝下,收穫多的話,有些用炭火炒焦黃,放涼、裝罐,留着夏天煮麥茶當消暑的飲料;有些和切塊的甘藷一鍋煮熟加點糖,便是午後孩童最喜歡的點心。
若想撿拾落花生或甘藷,要等地主把地翻撿過兩遍之後,旁人才能去撿拾,而要在被地主翻過的土地裏再去翻找遺漏的果實,已所剩無幾。不過,有時候運氣好,順着半枯萎的落花生根藤拉扯,也可以拉出一長串深埋地裏粒粒飽滿的果實。那友伴羨慕的眼神、竹籃裏一下子變多的落花生,是童年忍不住的雀躍心情。撿甘藷則是哥哥荷鋤我拿鏟,忙了半天多少有些收穫,偶爾還能扛一捆甘藷藤葉回家餵豬呢!
順便一提的是削包心菜葉,這是只有大人能做的事,機會並不多,一般菜農都自家把整田的包心菜外葉削掉,然後裝簍販售給菜販,如果人手不夠,就開放部份給旁人來作,削下來的菜葉歸那人所有。我曾經跟隨在母親旁邊幫忙,辛苦所得的菜葉,稍嫩的葉子揉些粗鹽、曬乾、儲存甕內,以備不時之需;老葉拿來飼養雞鴨鵝,這些免費所得的食物,在那個物質欠缺的年代,可說是地主的善心美意啊!
或許是身教重於言教,在鄉村生長的孩童,小小年紀多能体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長大後,比較能吃苦耐勞,自然也更懂得知福惜福了。
之二
「阿娥,吃完飯記得去摘些絲瓜花回來。」
「阿母,知道了!」我回答一聲,趕快喝完地瓜粥,戴上草帽,拎着竹籃,蹦蹦蹦跳跳地往村前的溪邊去。
童年時我家由城裏搬到鄉下,鄉村沒地方買青菜吃,父、母親帶領我們兄妹四人到離家不遠的溪邊,開墾一小片溪埔地,種些容易生長的小白菜、空心菜、茄子、地瓜葉什麼的,同時在土堤邊坡用砍下的竹子,因陋就簡搭了半人高的矮棚架,栽種絲瓜。母親喜歡花草,也利用崎零地種些圓仔花、日日春、指甲花,這些鄉下常見的小花小草。
由於父親經常在外地工作,母親身體一向孱弱多病,不能太勞累,所以,我們兄妹每於課餘或假日就得幫忙照顧菜園。就讀國小的我負責收集雞屎,比我大幾歲的哥哥專管挑尿挑水,母親則澆菜施肥,妹妹年幼只會邊玩邊拔草、捉菜虫,這片小小的菜園在全家合力的經營下,欣欣向榮。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每當黃燦燦的絲瓜花爬滿了棚架,母親便叫我趁花開正盛時,在瓜棚上選擇公花(不結瓜的花),摘一竹籃到溪邊洗淨,拎回家等母親調好麵,熱好了油,再一朵朵均勻的沾上麵糊,入油鍋裏炸。在那物質欠缺的年代,有一盤油炸絲瓜花可以解解饞,那黃色的花,又美又香甜的滋味啊,可真叫人難忘!
婚後,住眷村,屋後有一小塊空地,我在圍牆邊栽種了一大叢紅色的醉海棠、幾盆粉紅色的星海海棠和蘭花,又在牆角埋下幾顆絲瓜種籽,然後全家總動員,買來竹竿和鐵絲,扎扎實實搭了一座一人多高的棚架。等到種籽發芽牽藤,絲瓜藤蔓爬滿了棚架,綠葉成蔭,夏天天氣炎熱,日照時間長,瓜棚下就成為我家三個孩子玩遊戲、做功課的最佳場所。
當絲瓜花開時,我便把傳自母親的知識,轉教孩子怎麼去分辨公花和母花,並告訴他們絲瓜可做美味的菜餚,絲瓜露性涼,從前醫藥不發達有人用它退燒,而老了的絲瓜絡可拿來刷洗鍋碗瓢盆,整株花藤都有用處。當然,最後總忘不了摘花、調麵糊,油炸一盤絲瓜花,讓孩子們也嘗一嘗這鄉野美食。
於今,父母兄長都早已過世,童年夢遠,而我的孩子也長大成人,又住在城裏的公寓大廈,沒有一方土地可搭棚種瓜。有時想再回味油炸絲瓜花那香甜的滋味,菜市場也沒得買,然而,我對絲瓜花卻難以忘懷呀!
之三
日前,由外面回來經過二樓樓梯間,不經意的瞥見窗外陽台上,那株曇花結了一個小花苞。
我愣了一下,回想那株曇花是數年前四樓有人搬家被遺棄在陽台上。那破裂的花盆裏栽了一小節曇花枝,枝椏上掛着三、兩片單薄的葉子,一付營養不良的樣子,我本想「你丟我撿」,可是樓梯間的窗台高,窗外陽台低,我彎腰探身試了幾次都搆不著,又因手腳不如以往俐落,不敢爬上爬下,也就放棄,任其自生自滅,日子久了,幾乎忘了它的存在。
如果,夏日炎炎,久旱不雨,我上下樓梯時,偶爾看到那株曇花枝葉枯黃,奄奄一息,也沒想到給它澆澆水,後來下了場雨,它又慢慢恢復生機;如果遇到颱風或接連着下大雨,陽台排水口被什物堵住,水排不出去,住在樓上的人家沒注意陽台淹水,直到一樓住戶天花板滲水,上樓來察看順便清理排水口,才發現那株泡在水中十多天的曇花,根部的泥土大多已流失,可還活着。
今年入夏,初長的花苞帶給我意外的驚喜與感動,因此每經過樓梯間,都會特別推開窗戶看它一眼,不數日,花苞長成一個拳頭般大,尾端微張露白,估計當天夜晚會全開。
我不願那曇花自開自謝,孤芳自賞,就想把它搬進來,讓進出的人都可以觀賞到。於是,我找外子合力把花連根帶土鏟進事先備好的花盆裏,移到樓梯間的轉彎處,然後拿剪刀修剪多餘的根鬚,再用木架支撐半倒的枝幹,這才發覺它已有半人高,而且長得亭亭玉立,枝葉茂盛哩!
到了晚上十點鐘左右,果然花苞漸漸開了,並散發出一股淡淡的迷人幽香,晚歸的鄰人忍不住趨前聞聞花香,頻頻稱讚:「好美好香啊!想不到這株曇花竟長這麼高了,還開花呢!」
而我,則守着這朵曇花由初綻、盛開到凋謝,不但欣賞到那「曇花一現」的絕美容顏,也見証了自然界「適者生存」的不變定律。
跳躍的音符
之一
日前到國立歷史博物館參觀「驚豔米勒:田園之美」。「拾穗」這幅名畫描繪秋收季節,陽光柔柔地照在收割過後的田地上,三位農婦彎着腰撿拾剩餘麥穗的情景。這動人的畫面與其涵意,不由讓人連想到中國北方農村,每於收割小麥後,麥田裏遺落的麥穗,地主任由需要的鄉人拾取,日久成習,這是聽生長在北方的朋友說的,而台灣的農村也有這樣的習俗。我想,人不分東西,地不分南北,儘管文化各不相同,但,這富有人情味的溫馨畫面,在世界許多角落都能看得到。
其實,在早年的台灣不僅僅是拾穗而已,還可以撿落花生、甘藷、...
作者序
我喜歡旅行,因為每到一個陌生的地方,與熟習的生活環境有了距離,心情比較能沉澱下來,可以回顧以往的得與失,是省思最好的時刻。
童年時家住鄉下,常和玩伴上附近的小山崗採野果、掏鳥窩,到小河裏摸蜆、割水草,在野地裏踩泉水玩,無拘無束的生活,養成我喜愛大自然的個性。
學生時代在台中,偶爾和同學數人,坐客運車到鄰近的鹿港、彰化或南投、草屯作竟日之遊外,便是騎單車遠征霧峰、車籠埔一帶去踏青。
婚後則忙於工作、料理家務和照顧孩子,雖然,全台大致已走過,但,很想瞧瞧外面廣大的世界,然而,在六、七十年代出國旅遊,對一般人來說只是個夢想。沒想到,後來,開放觀光、兩岸探親,才有機會出國圓夢。
二十多年來去過近四十個國家,我曾走過中國東北的白山黑水、西北的大漠荒煙、青海的草原、江南美麗的水鄉。我也曾到過北極圈內的格陵蘭,對愛斯基摩人面對惡劣生存環境的堅忍勇敢,留下深刻印象;也見識埃及古文明的源遠流長及金子塔的偉大;品味歐洲各國精緻藝術文化的美好;沉醉於地中海神話傳說的浪漫......,而貧窮落後的高棉、爪哇,竟也有吳哥窟、婆羅浮屠等世界遺產呢!
不管旅行到那裡,我總習慣隨手記下一些生動有趣的事和感觸,這些零零星星的篇章,都是不可磨滅的美好記憶。或許這些年來走過不少地方,便想回頭舊地重遊再看看自己的鄉邦,尤其是走過烽火歲月的外島。
前年到馬祖,那工程困難艱鉅的坑道,易守難攻的據點,樸實無華的漁村聚落和島嶼,處處引人入勝。特別喜歡背山面海的芹壁村,三、五好友坐在民宿前的廣場悠閒地喝咖啡,一邊欣賞一顆印型的方正石屋、彎彎曲曲的石階巷道、蔚藍海水中的亮島,一邊和友人聊着戰地種種傳奇故事,那情景與心境,類似地中海浪漫情懷呀!
去年全家到墾丁過春節,碧海藍天,美麗的沙灘,花開燦爛,樹影婆娑,感覺好過海外的渡假勝地呢!
《跳躍的音符──郭心雲散文集》是我的第十五本書。散文分為卷一「生活篇章」和卷二「旅痕紀事」,由於喜愛旅遊,因此,除了掇拾生活片斷的感動外,旅途中的見聞與省思也佔了不少篇幅,希望與讀者共享之。
我喜歡旅行,因為每到一個陌生的地方,與熟習的生活環境有了距離,心情比較能沉澱下來,可以回顧以往的得與失,是省思最好的時刻。
童年時家住鄉下,常和玩伴上附近的小山崗採野果、掏鳥窩,到小河裏摸蜆、割水草,在野地裏踩泉水玩,無拘無束的生活,養成我喜愛大自然的個性。
學生時代在台中,偶爾和同學數人,坐客運車到鄰近的鹿港、彰化或南投、草屯作竟日之遊外,便是騎單車遠征霧峰、車籠埔一帶去踏青。
婚後則忙於工作、料理家務和照顧孩子,雖然,全台大致已走過,但,很想瞧瞧外面廣大的世界,然而,在六、七十年代出國旅遊,對...
目錄
自序
卷一 生活篇章
迷路的鷺鷥
兒女心
吃情
山中二老
掌聲響起
外籍勞工
爆竹聲中的沉思
何處吃三餐?
另一片天空
小女子的心聲
石頭的玄機
秋靜靜地徘徊
安全門在哪裡?
窄門之外
婚姻之路
尙大姐──個女兵的故事
由漂流木說起
那年雙十
蘇老的畫像
跳躍的音符
貓事二則
阿奇力斯與我
深情紀事
秋日瑣憶
老舊的餐桌
傳承媽媽的口味
小品三則
五月的風
那鄉居美好的日子
乘著「夢想號」出海
卷二 旅痕紀事
登七星山、夢幻湖記
擁抱大自然
走一趟國境之南
烽煙已淡話馬祖
海族少年
古早情懷
小販
照相師與我
小娃兒
長白山天池
泛舟瀘溪
絕色雁蕩
江南水鄉印象
天下第一關
長城外面一明珠
小河流慢慢地流
北京二、三事
神秘的沙烏地阿拉伯王國
童話中的森林
有特色的溫哥華島
走過黑奴之家
古戰場巡禮
棉堡與卡帕多奇亞
不老的古城-伊斯坦堡
初識土耳其
埃及行
自序
卷一 生活篇章
迷路的鷺鷥
兒女心
吃情
山中二老
掌聲響起
外籍勞工
爆竹聲中的沉思
何處吃三餐?
另一片天空
小女子的心聲
石頭的玄機
秋靜靜地徘徊
安全門在哪裡?
窄門之外
婚姻之路
尙大姐──個女兵的故事
由漂流木說起
那年雙十
蘇老的畫像
跳躍的音符
貓事二則
阿奇力斯與我
深情紀事
秋日瑣憶
老舊的餐桌
傳承媽媽的口味
小品三則
五月的風
那鄉居美好的日子
乘著「夢想號」出海
卷二 旅痕紀事
登七星山、夢幻湖記
擁抱大自然
走一趟國境之南
烽煙已淡話馬祖
海族少年
古早情...
商品資料
出版社:釀出版出版日期:2013-06-10ISBN/ISSN:9789865871307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10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