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NT$ 330
優惠價:79 折,NT$ 260
優惠截止日:至2025年01月10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松嶺寶藏》以易於應用和理解的方式,結合了禪修與竅訣修持的教言,是佛教金剛乘最偉大的上師蓮花生大士所傳授的伏藏教法集結,由其女弟子伊喜.措嘉封藏。本書充滿了直接、深奧、清新,且切合我們時代的內容。
這些由不同伏藏師所發掘的教法,適合各種程度的修持者,對於實修的各個方面,都有深入的解釋,包括本尊、生與死、無念禪修,以及認識心的自性。本書在謹守傳統原則的同時,為現代學子提綱挈領地指出運用這些教法的方式。
「蓮花生大士的口訣指導極為重要,因為他不僅僅是傳說中或古代神話故事中的人物,而是一位真實的人。他毫無間斷地任運開展佛行事業,其中包括化現為諸伏藏師等,使世人能一直有清新且完整無缺的教法得以修持,這也確保蓮花生大士的精神影響與加持得以連綿不絕。
這些伏藏法教的特點,在於其為針對特定世代、特定時期、得遇教法的特定個人,提供了適合他們的成就法門。蓮師在水晶珍珠松嶺所傳授的伏藏教法,包含了數以百計此類教言的精華要義。」──祖古.烏金仁波切
作者簡介:
蓮花生大士(Padmasambhava)
在我們所在的這個時劫,將有千佛出世;同樣地,也會有千位寶上師來成就其事業。在目前釋迦牟尼佛的時代,這位上師的化身就是蓮師、蓮花生大士。
這位偉大的上師是阿彌陀佛與釋迦牟尼佛的共同化身,他的化現是為了調伏凡夫與難纏的鬼神。蓮師於西元八一○年被藏王赤松‧德真迎請入藏,在這段期間,除了將當時所有的佛經、密續典籍和大部分的論典都譯成藏文,還為許多具緣弟子傳授內密三部的其他無數甚深不共法教。
在離開西藏之前,蓮師留下許多授記並埋藏了諸多法教,以便後世的取藏。他加持親近的弟子,使其與他無二無別,能在未來的轉世中取出伏藏法教。伏藏法教直接來自蓮師,透過其弟子的未來轉世而取出,然後直接修習,流傳開來。
釋論:祖古.烏金仁波切(Tulku Urgyen Rinpoche)
一九二○年藏曆四月初十出生於西藏東部,被第十五世嘉華噶瑪巴卡恰多傑認證為轉世祖古,也是蓮師主要弟子之一的轉世化身。仁波切的主要寺院在東藏囊千的拉恰寺,他主要實修藏傳佛教噶舉派和寧瑪派的教法。
祖古‧烏金仁波切在加德滿都建立了六座寺院和閉關中心。其中最重要的寺院在博達那斯大佛塔附近與蓮師體現大手印持明證位的阿修羅巖穴。
祖古‧烏金仁波切以深遂的禪修了悟聞名,他以簡潔清晰與幽默的風格,傳授佛陀所宣講的八萬四千法門。他的教授方法是「透過個人自身經驗來指導」,用幾句話點出心性的本質,揭示覺醒的本質具有自然簡單的特性,使弟子真正接觸到佛法智慧的核心。
仁波切於一九九六年圓寂,轉世於二○○六年三月被認證,為涅頓‧秋林仁波切之子。
有關仁波切更詳盡的生平故事,可參考《大成就之歌》《如是I&II》(橡實文化)等書。
譯者簡介:
黃靜慧
台灣出生,美國Monterey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口譯暨翻譯碩士,現為自由譯者。西元1994年皈依佛教,2002年翻譯《達賴喇嘛私藏展導覽手冊》,開始嘗試佛法翻譯。主要相關譯作為《Gar Quotes噶千語錄》(http://jangchubdrolma.blogspot.tw/)。
名人推薦:
引言教導
蓮花生大士的口訣指導極為重要,因為他不僅僅是傳說中或古代神話故事中的人物,而是一位真實的人。他毫無間斷地任運開展佛行事業,其中包括化現為諸伏藏師等,使世人能一直有清新且完整無缺的教法得以修持,這也確保蓮花生大士的精神影響與加持得以連綿不絕。
蓮花生大士在離開藏地之前,將許多法教密藏起來,留待後世由藏人所稱的特定「德童」(tertön音譯)或「伏藏師」(取藏師)發掘出來。由於世界在不同的時代會發生不同的變遷和動盪,為此,蓮花生大士隱藏了特別適合未來不同時期修持的特定法教。這些隱藏的法教被稱作「伏藏」,會在後世由蓮花生親近弟子們的轉世化身所取出,而這些大師往往也是蓮花生大士本人的化現。這些伏藏法教的特點,在於其為針對特定世代、特定時期、得遇教法的特定個人,提供了適合他們的成就法門。蓮師在水晶珍珠松嶺(Juniper Ridge of Crystal Pearls)所傳授的伏藏教法,包含了數以百計此類教言的精華要義。
輯錄這些教法的伊喜.措嘉是女性佛陀(佛母)的化現,稱為智慧空行母。依喜.措嘉是蓮花生大士的上首弟子,她與蓮師合作,輯錄且編纂這些珍貴的法教,並將它們藏匿起來以供後人修持,對人類有著極大的貢獻。
在康地有一句諺語:「要像把袋子從裡向外翻一樣,毫不保留地道出。」同樣的,在這本《松嶺寶藏》中,蓮花生大士把他的袋子從裡向外翻出來,毫無保留地揭示了一切。數百種教法的精華要義就包含在這裡,完全赤裸無遮地呈現。
因此,當我的學生艾瑞克.貝瑪.昆桑詢問我,該要翻譯蓮師與弟子們之間的哪些問答時,我告訴他,全部都要翻譯。我們需要完整的教法集結,如果將見地的教法排除在外,就是不行。如果這麼做,蓮花生大士的教法就會不完整了。
雖然我無法為這份文集增添任何東西,我想在幾個重點上略為著墨,做為一個祥善的緣起。在我們穩固建立正確的見地之前,所經驗到的一切,都是以顛倒的輪迴現象為主。為了能有正確的體驗,我們需要仰賴智者的教言,然後在修持中實證我們所領受的教法。
以下是有關輪迴現象的傳統觀點:
首先教導非存有,並解釋空性的本質。
接著教導存有性,並解釋能知的自性(明性)。
最後教導存有與非有存的合一。
(首揭非有,闡釋空性。次揭存有,闡釋明性。末揭合一,有與非有。)
這是指本質與自性、本淨(本初清淨)與任成(spontaneous presence,任運現起),在本覺、覺性之中是合一的。因此,我們說輪迴的現象雖然顯現,卻非存有。以本質來說,輪迴的現象是非存有的,而以自性來說,輪迴的現象則是顯現的。顛倒現象的空性面向(空分)與顯現面向(顯分)是不可分離(無二)的。非顛倒的清淨現象,則是本淨與自顯的合一,超越二元感知(分別想)的對境,有如天空中的彩虹。彩虹雖可見,卻無自性,沒有可以執取或可以握持的事物,這就是清淨、非顛倒現象的示例。
有情眾生所感知的現象,是逐漸變得愈來愈粗重的。現象最一開始是由稱為「非有想非無想」的輪迴界開始。眾生因為攀緣於顯分的緣故而迷失流轉,從這裡墮入了輪迴三界之中。首先顯現了無色界的四無邊處,其後再顯現色界的十七重天。然後,顯現了欲界的六重天,最後則是六道的眾生。
正如噶舉派的上師們所言:「俱生心性為法身,俱生顯相為法身之光。」這裡的顯相指的是非顛倒的清淨現象。顛倒的現象,已變得愈來愈粗重。四無邊處是無形相的,十七重天中的形相則是光的形相。變得更粗重之後,欲界六道中的色身則是由血、肉所成。
外在的顛倒現象,是為地、水、火、風四大元素。在這四大之中,我們有著肉與血、骨骼、體熱、氣息、五蘊及五根。儘管如此,所有的現象從一開始,就無具體的存有。在昨夜的夢中,我們感受到快樂與悲傷,國家與居所,房舍與城堡等。我們能夠夢見這一切,但是從夢中醒來時,所夢見的那些已然消失無蹤。眼前的一切現象,之所以確然存在,是由於迷惑力的關係。
但是,當本覺獲得穩固之後,我們便不再困惑,因此可以毫無拘束地穿越一切現象,這即是一切現象本初即非實有的徵象。如果一切現象從一開始就存在,諸佛若是要穿越它們,就必須先將它們消滅,但他們卻不需要這麼做。現象並無一絲一毫是實有的,儘管我們由於顛倒的經驗方式而覺得現象實有。好比一個地獄眾生,以其概念性思惟會感到地獄真實存在,但當其離於這樣的概念性思惟時,便沒有真正的地獄了。
像蓮花生大士這樣的一位大師,由於他已獲本初清淨與自生(self-existing,本自即有)覺性的穩定力,所以能隨意自在地穿越山岳岩石。蓮花生大士擁有驚人的神通力,例如於空中飛翔、自在穿越固體,且能毫無障礙地宣說一切佛經、論典與密續要義。這些,是與蓮師的教言和開示結緣能獲極大加持的更多理由之一。
在未來的某個階段,我們將具備一切證悟的功德,且清淨一切的遮障。由此,我們將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但是在這之前,有情眾生尚無法經驗到圓滿證悟的境界。如果凡夫有情之眾也能經驗證悟,那將會是美妙的。據說,當你證悟時,不論是所見、所聞,或是心的狀態,沒有一物不是清淨的,即使一粒微塵也是清淨的。一位成就的瑜珈士看待萬法,都是相續不斷的清淨覺性,整個外器世界是越量宮(聖眾所居之殿堂),一切內在有情眾生都具有勇父與空行的本性。
我們即刻的感知就只是扭曲顛倒的。當顛倒清淨時,個人經驗中的一切都被視作清淨。凡夫眾生無法感知這種清淨,但若你自己能成為具有成就的瑜珈士,那時將看見這根本的清淨。這是個人感知與他人感知之間的差異:因為其他眾生本來就是清淨的,所以你看見他們是清淨的;但是由於遮障的緣故,他們自己看不見這份清淨。對一位具有成就的瑜珈士而言,內外一切都是佛的身、語、意、功德、事業的清淨本性,而這樣的瑜珈士會感知到輪迴與涅槃的大平等性。
證悟就有如從睡眠中醒來。概念性思惟創造了對日常生活的一切感知與現象,這就有如夜間的一切經歷,都是由睡眠所創造的。當你從睡眠中醒來時,夢便消失無蹤。當顛倒的經驗與概念性思惟的迷惑完全淨除的時候,此刻的迷惑便完全消失無蹤。現象的顯現僅僅是虹光的展現。當不再有顯現時,就只有本初清淨的虛空。
對於現象的凡俗經驗,稱為顛倒見──有情眾生的迷惑感知。在一個具有清淨感知者的經驗中,屋舍將變成越量宮。在越量宮中,體驗不到地、水、火、風,一切都是虹光。多麼奇妙啊!屋舍是虹光的屋舍,你不能說它不存在,因為它顯現了功德。你也不能說它存在,因為感受不到具體的地、水、火、風。這揭示了它們的本初即非實有性。
覺性必須回歸到內在虛空(inner space)中。本覺在愈加誤入輪迴而迷失後,如今必須回溯其原本的步伐而重回本初的清淨。外器與內情的二元現象,不具絲毫髮尖般的具體實有。本初清淨是毫無實有的。輪迴與涅槃的一切現象,乃從本初清淨的虛空中顯現。醒時狀態中的種種現象,都是以概念性思惟的框架而加以認知。當你能離於一切概念而穩固清醒的了知時,輪迴的現象就有如一部解體的電影放映機。你可以在電影中創造第三次世界大戰,但是當電影停止播放時,戰爭也結束了。
當我們將教法應用在自己的情況時,會產生各種徵兆,而在修行中能辨察真正的增上徵兆,則是件好事。比如,在禪修本尊之後,應該會看見本尊。圓滿次第的一般徵兆,則是看見光、煙、海市蜃樓等。我們確實可以親自以雙眼,看見這些加持的徵兆。
接著,也會有禪修的覺受,稱為「釀」(nyam),它既非實際、亦非如夢,而是有點兒介於兩者之間。我們可能會有大樂或空性的覺受。我們或許會想:「今天我的覺性真的很驚人,赤裸而不變,離於二元,離於對樂、明、無念等覺受的貪執。多麼不可思議的覺性!」這樣的感受,雖只是一種短暫的覺受,它無論如何都是修持的徵兆。
修持的徵兆不一定都是好的,有些好、有些壞。有時候我們發現自己無法禪修,很難好好打坐,或者心情低落或憤怒,這些都屬於不愉快的覺受。愉快與不愉快,這兩種覺受都是修持的徵兆。但是,不論發生什麼,一切都只是本初清淨天空中的雲朵而已。天空中時而有雲,時而無雲。不論是太陽在以彩虹為裝扮的無雲晴空中照耀,還是天空下著雨、風暴或下雪,一切都只是覺受而已。
然而,修持的徵兆可分為兩個階段:覺受與實證。真正的修持徵兆,是你的心自自然然、毫無困難地離於攀執。另一個好的徵兆、且是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當你的心中滿懷虔誠、信心與悲心而如此自在,有如天空充溢著陽光的溫暖之時。不過,真正的成就,則是保持不受樂、明與無念之覺受的影響,且同時離於兩種禪修的障礙:昏沉與掉舉。昏沉是指無法確實知道你的覺性是否明晰,而實際上覺性已受遮蔽。昏沉有三種:感到無聊乏味、昏昏欲睡或朦朦朧朧。掉舉也有三種:感到散亂、興奮激動或心不在焉。
簡而言之,即使只是一絲的攀執,都能對我們的修持造成傷害。我們應該自然而然地斬斷念頭,但是如果我們沒注意到自心已受遮蔽,反而變得失去感覺,或者我們變得掉舉,心就無法安靜下來,而我們會覺得無法斬斷念頭。若能離於昏沉與掉舉,見地就會清晰無遮。覺性能維持多久,端看我們對它有多熟悉。
若要迅速熟悉於不造作的覺性狀態,最完美的方法就是對證悟的聖眾持有虔心,且對未證悟的眾生懷有悲心。那麼,如言:「在愛的那一刻,空的本質將赤露開顯。」虔心與悲心都是愛。當身、語、意都感受到勢不可檔的愛,如果你在那時候向內觀看,它就有如不受雲所遮蔽的太陽。這就是往昔噶舉與寧瑪的修行者,個人並不博學而仍能獲得證悟的方法。他們憑著極少的理論知識,就能夠獲得覺受——覺性的大莊嚴。這個覺受應該是沒有二元執取的,因為有執取的覺受並無利益可言。
迅速獲取正覺,有賴於對三寶的信心與虔心,以及對我們如母有情眾生的悲心。具足這些條件時,空性的本質將能赤露顯現。這是無誤且無上的雙運(合一)之道。
佛法的不共功德,是不受斷見(虛無主義)與常見(恆存主義)二種邊見染污的雙運,落入任何一種邊見都是侷限,都將阻礙人在正道上的進展。採取雙運的見地,也就是心的自性是空、明兼具,那麼明性將淨除斷見,而空性將淨除常見。這雙運是遍滿了知的空的能知。若無此雙運合一,有人會說心是恆常的,又有人會說心是空無的。若是墮入如此的歧誤之中,常見與斷見將會產生能知與所知的二元經驗。
虔心與悲心是最偉大的技巧、最卓越的法門,比起觀想本尊和持誦咒語,要好上一百倍。在大圓滿教法中,我們通常說,唯有不造作的自然悲心與虔心是重要的,但我們必須從造作出信心與悲心入手。
儘管虔心與悲心已然存在於覺性——你自己的本質——之中,但由於自然而不造作的虔心與悲心並不會立即開展,因此一開始你需要去造作虔心與悲心的感覺。然而,隨著你對覺性逐漸穩固之後,你將自然而然對一切眾生感到慈悲,心想:「有情眾生都不知道,這個最珍貴的自性,它就有如佛果就在自己的手心之中!」
虔心會隨著這樣的念頭而生:「能夠斬斷這迷妄的根基,是多麼棒的事情。真是不可思議,一切善德都圓滿了,一切過失都竭盡了。再也沒有什麼比這個覺性更殊勝的了!」你如此而獲得信心。
如果我們知道怎麼做,那麼只要禪修空性,其本身就完全足夠。但如果你尚未真正認出正確的空性,那麼唯有透過悲心,你才能被引導至空性。為求最佳的結果,你便需要空性與悲心這兩者,此稱為遍滿悲心的空性。
真正的虔心與悲心有如夏日的暖熱,能將冬天的冰塊融化。深入觀看虔心的本質,你會直接看見赤裸的覺性。那就是為何虔心是如此珍貴與重要的原因。
從來沒有教導説,無悲心的空性是真實的證悟之道。水,向來是濕的。沒有任何一位有情眾生,能不先明瞭空性就證得佛果。一旦你真正體悟空性,悲心將自然生起,你會想著:「如果一切有情眾生都能了悟這一點,該有多麼美好啊!」
祖古.烏金仁波切
摘自其口傳教法合集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5折165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徵求價 | 數量 |
3折 | 1 |
4折 | 1 |
5折 | 4 |
6折 | 1 |
7折 | 2 |
7折以上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優惠價: 79 折, NT$ 260 NT$ 330
優惠截止日:至2025年01月10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松嶺寶藏》以易於應用和理解的方式,結合了禪修與竅訣修持的教言,是佛教金剛乘最偉大的上師蓮花生大士所傳授的伏藏教法集結,由其女弟子伊喜.措嘉封藏。本書充滿了直接、深奧、清新,且切合我們時代的內容。
這些由不同伏藏師所發掘的教法,適合各種程度的修持者,對於實修的各個方面,都有深入的解釋,包括本尊、生與死、無念禪修,以及認識心的自性。本書在謹守傳統原則的同時,為現代學子提綱挈領地指出運用這些教法的方式。
「蓮花生大士的口訣指導極為重要,因為他不僅僅是傳說中或古代神話故事中的人物,而是一位真實的人。他毫無間斷地任運開展佛行事業,其中包括化現為諸伏藏師等,使世人能一直有清新且完整無缺的教法得以修持,這也確保蓮花生大士的精神影響與加持得以連綿不絕。
這些伏藏法教的特點,在於其為針對特定世代、特定時期、得遇教法的特定個人,提供了適合他們的成就法門。蓮師在水晶珍珠松嶺所傳授的伏藏教法,包含了數以百計此類教言的精華要義。」──祖古.烏金仁波切
作者簡介:
蓮花生大士(Padmasambhava)
在我們所在的這個時劫,將有千佛出世;同樣地,也會有千位寶上師來成就其事業。在目前釋迦牟尼佛的時代,這位上師的化身就是蓮師、蓮花生大士。
這位偉大的上師是阿彌陀佛與釋迦牟尼佛的共同化身,他的化現是為了調伏凡夫與難纏的鬼神。蓮師於西元八一○年被藏王赤松‧德真迎請入藏,在這段期間,除了將當時所有的佛經、密續典籍和大部分的論典都譯成藏文,還為許多具緣弟子傳授內密三部的其他無數甚深不共法教。
在離開西藏之前,蓮師留下許多授記並埋藏了諸多法教,以便後世的取藏。他加持親近的弟子,使其與他無二無別,能在未來的轉世中取出伏藏法教。伏藏法教直接來自蓮師,透過其弟子的未來轉世而取出,然後直接修習,流傳開來。
釋論:祖古.烏金仁波切(Tulku Urgyen Rinpoche)
一九二○年藏曆四月初十出生於西藏東部,被第十五世嘉華噶瑪巴卡恰多傑認證為轉世祖古,也是蓮師主要弟子之一的轉世化身。仁波切的主要寺院在東藏囊千的拉恰寺,他主要實修藏傳佛教噶舉派和寧瑪派的教法。
祖古‧烏金仁波切在加德滿都建立了六座寺院和閉關中心。其中最重要的寺院在博達那斯大佛塔附近與蓮師體現大手印持明證位的阿修羅巖穴。
祖古‧烏金仁波切以深遂的禪修了悟聞名,他以簡潔清晰與幽默的風格,傳授佛陀所宣講的八萬四千法門。他的教授方法是「透過個人自身經驗來指導」,用幾句話點出心性的本質,揭示覺醒的本質具有自然簡單的特性,使弟子真正接觸到佛法智慧的核心。
仁波切於一九九六年圓寂,轉世於二○○六年三月被認證,為涅頓‧秋林仁波切之子。
有關仁波切更詳盡的生平故事,可參考《大成就之歌》《如是I&II》(橡實文化)等書。
譯者簡介:
黃靜慧
台灣出生,美國Monterey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口譯暨翻譯碩士,現為自由譯者。西元1994年皈依佛教,2002年翻譯《達賴喇嘛私藏展導覽手冊》,開始嘗試佛法翻譯。主要相關譯作為《Gar Quotes噶千語錄》(http://jangchubdrolma.blogspot.tw/)。
名人推薦:
引言教導
蓮花生大士的口訣指導極為重要,因為他不僅僅是傳說中或古代神話故事中的人物,而是一位真實的人。他毫無間斷地任運開展佛行事業,其中包括化現為諸伏藏師等,使世人能一直有清新且完整無缺的教法得以修持,這也確保蓮花生大士的精神影響與加持得以連綿不絕。
蓮花生大士在離開藏地之前,將許多法教密藏起來,留待後世由藏人所稱的特定「德童」(tertön音譯)或「伏藏師」(取藏師)發掘出來。由於世界在不同的時代會發生不同的變遷和動盪,為此,蓮花生大士隱藏了特別適合未來不同時期修持的特定法教。這些隱藏的法教被稱作「伏藏」,會在後世由蓮花生親近弟子們的轉世化身所取出,而這些大師往往也是蓮花生大士本人的化現。這些伏藏法教的特點,在於其為針對特定世代、特定時期、得遇教法的特定個人,提供了適合他們的成就法門。蓮師在水晶珍珠松嶺(Juniper Ridge of Crystal Pearls)所傳授的伏藏教法,包含了數以百計此類教言的精華要義。
輯錄這些教法的伊喜.措嘉是女性佛陀(佛母)的化現,稱為智慧空行母。依喜.措嘉是蓮花生大士的上首弟子,她與蓮師合作,輯錄且編纂這些珍貴的法教,並將它們藏匿起來以供後人修持,對人類有著極大的貢獻。
在康地有一句諺語:「要像把袋子從裡向外翻一樣,毫不保留地道出。」同樣的,在這本《松嶺寶藏》中,蓮花生大士把他的袋子從裡向外翻出來,毫無保留地揭示了一切。數百種教法的精華要義就包含在這裡,完全赤裸無遮地呈現。
因此,當我的學生艾瑞克.貝瑪.昆桑詢問我,該要翻譯蓮師與弟子們之間的哪些問答時,我告訴他,全部都要翻譯。我們需要完整的教法集結,如果將見地的教法排除在外,就是不行。如果這麼做,蓮花生大士的教法就會不完整了。
雖然我無法為這份文集增添任何東西,我想在幾個重點上略為著墨,做為一個祥善的緣起。在我們穩固建立正確的見地之前,所經驗到的一切,都是以顛倒的輪迴現象為主。為了能有正確的體驗,我們需要仰賴智者的教言,然後在修持中實證我們所領受的教法。
以下是有關輪迴現象的傳統觀點:
首先教導非存有,並解釋空性的本質。
接著教導存有性,並解釋能知的自性(明性)。
最後教導存有與非有存的合一。
(首揭非有,闡釋空性。次揭存有,闡釋明性。末揭合一,有與非有。)
這是指本質與自性、本淨(本初清淨)與任成(spontaneous presence,任運現起),在本覺、覺性之中是合一的。因此,我們說輪迴的現象雖然顯現,卻非存有。以本質來說,輪迴的現象是非存有的,而以自性來說,輪迴的現象則是顯現的。顛倒現象的空性面向(空分)與顯現面向(顯分)是不可分離(無二)的。非顛倒的清淨現象,則是本淨與自顯的合一,超越二元感知(分別想)的對境,有如天空中的彩虹。彩虹雖可見,卻無自性,沒有可以執取或可以握持的事物,這就是清淨、非顛倒現象的示例。
有情眾生所感知的現象,是逐漸變得愈來愈粗重的。現象最一開始是由稱為「非有想非無想」的輪迴界開始。眾生因為攀緣於顯分的緣故而迷失流轉,從這裡墮入了輪迴三界之中。首先顯現了無色界的四無邊處,其後再顯現色界的十七重天。然後,顯現了欲界的六重天,最後則是六道的眾生。
正如噶舉派的上師們所言:「俱生心性為法身,俱生顯相為法身之光。」這裡的顯相指的是非顛倒的清淨現象。顛倒的現象,已變得愈來愈粗重。四無邊處是無形相的,十七重天中的形相則是光的形相。變得更粗重之後,欲界六道中的色身則是由血、肉所成。
外在的顛倒現象,是為地、水、火、風四大元素。在這四大之中,我們有著肉與血、骨骼、體熱、氣息、五蘊及五根。儘管如此,所有的現象從一開始,就無具體的存有。在昨夜的夢中,我們感受到快樂與悲傷,國家與居所,房舍與城堡等。我們能夠夢見這一切,但是從夢中醒來時,所夢見的那些已然消失無蹤。眼前的一切現象,之所以確然存在,是由於迷惑力的關係。
但是,當本覺獲得穩固之後,我們便不再困惑,因此可以毫無拘束地穿越一切現象,這即是一切現象本初即非實有的徵象。如果一切現象從一開始就存在,諸佛若是要穿越它們,就必須先將它們消滅,但他們卻不需要這麼做。現象並無一絲一毫是實有的,儘管我們由於顛倒的經驗方式而覺得現象實有。好比一個地獄眾生,以其概念性思惟會感到地獄真實存在,但當其離於這樣的概念性思惟時,便沒有真正的地獄了。
像蓮花生大士這樣的一位大師,由於他已獲本初清淨與自生(self-existing,本自即有)覺性的穩定力,所以能隨意自在地穿越山岳岩石。蓮花生大士擁有驚人的神通力,例如於空中飛翔、自在穿越固體,且能毫無障礙地宣說一切佛經、論典與密續要義。這些,是與蓮師的教言和開示結緣能獲極大加持的更多理由之一。
在未來的某個階段,我們將具備一切證悟的功德,且清淨一切的遮障。由此,我們將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但是在這之前,有情眾生尚無法經驗到圓滿證悟的境界。如果凡夫有情之眾也能經驗證悟,那將會是美妙的。據說,當你證悟時,不論是所見、所聞,或是心的狀態,沒有一物不是清淨的,即使一粒微塵也是清淨的。一位成就的瑜珈士看待萬法,都是相續不斷的清淨覺性,整個外器世界是越量宮(聖眾所居之殿堂),一切內在有情眾生都具有勇父與空行的本性。
我們即刻的感知就只是扭曲顛倒的。當顛倒清淨時,個人經驗中的一切都被視作清淨。凡夫眾生無法感知這種清淨,但若你自己能成為具有成就的瑜珈士,那時將看見這根本的清淨。這是個人感知與他人感知之間的差異:因為其他眾生本來就是清淨的,所以你看見他們是清淨的;但是由於遮障的緣故,他們自己看不見這份清淨。對一位具有成就的瑜珈士而言,內外一切都是佛的身、語、意、功德、事業的清淨本性,而這樣的瑜珈士會感知到輪迴與涅槃的大平等性。
證悟就有如從睡眠中醒來。概念性思惟創造了對日常生活的一切感知與現象,這就有如夜間的一切經歷,都是由睡眠所創造的。當你從睡眠中醒來時,夢便消失無蹤。當顛倒的經驗與概念性思惟的迷惑完全淨除的時候,此刻的迷惑便完全消失無蹤。現象的顯現僅僅是虹光的展現。當不再有顯現時,就只有本初清淨的虛空。
對於現象的凡俗經驗,稱為顛倒見──有情眾生的迷惑感知。在一個具有清淨感知者的經驗中,屋舍將變成越量宮。在越量宮中,體驗不到地、水、火、風,一切都是虹光。多麼奇妙啊!屋舍是虹光的屋舍,你不能說它不存在,因為它顯現了功德。你也不能說它存在,因為感受不到具體的地、水、火、風。這揭示了它們的本初即非實有性。
覺性必須回歸到內在虛空(inner space)中。本覺在愈加誤入輪迴而迷失後,如今必須回溯其原本的步伐而重回本初的清淨。外器與內情的二元現象,不具絲毫髮尖般的具體實有。本初清淨是毫無實有的。輪迴與涅槃的一切現象,乃從本初清淨的虛空中顯現。醒時狀態中的種種現象,都是以概念性思惟的框架而加以認知。當你能離於一切概念而穩固清醒的了知時,輪迴的現象就有如一部解體的電影放映機。你可以在電影中創造第三次世界大戰,但是當電影停止播放時,戰爭也結束了。
當我們將教法應用在自己的情況時,會產生各種徵兆,而在修行中能辨察真正的增上徵兆,則是件好事。比如,在禪修本尊之後,應該會看見本尊。圓滿次第的一般徵兆,則是看見光、煙、海市蜃樓等。我們確實可以親自以雙眼,看見這些加持的徵兆。
接著,也會有禪修的覺受,稱為「釀」(nyam),它既非實際、亦非如夢,而是有點兒介於兩者之間。我們可能會有大樂或空性的覺受。我們或許會想:「今天我的覺性真的很驚人,赤裸而不變,離於二元,離於對樂、明、無念等覺受的貪執。多麼不可思議的覺性!」這樣的感受,雖只是一種短暫的覺受,它無論如何都是修持的徵兆。
修持的徵兆不一定都是好的,有些好、有些壞。有時候我們發現自己無法禪修,很難好好打坐,或者心情低落或憤怒,這些都屬於不愉快的覺受。愉快與不愉快,這兩種覺受都是修持的徵兆。但是,不論發生什麼,一切都只是本初清淨天空中的雲朵而已。天空中時而有雲,時而無雲。不論是太陽在以彩虹為裝扮的無雲晴空中照耀,還是天空下著雨、風暴或下雪,一切都只是覺受而已。
然而,修持的徵兆可分為兩個階段:覺受與實證。真正的修持徵兆,是你的心自自然然、毫無困難地離於攀執。另一個好的徵兆、且是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當你的心中滿懷虔誠、信心與悲心而如此自在,有如天空充溢著陽光的溫暖之時。不過,真正的成就,則是保持不受樂、明與無念之覺受的影響,且同時離於兩種禪修的障礙:昏沉與掉舉。昏沉是指無法確實知道你的覺性是否明晰,而實際上覺性已受遮蔽。昏沉有三種:感到無聊乏味、昏昏欲睡或朦朦朧朧。掉舉也有三種:感到散亂、興奮激動或心不在焉。
簡而言之,即使只是一絲的攀執,都能對我們的修持造成傷害。我們應該自然而然地斬斷念頭,但是如果我們沒注意到自心已受遮蔽,反而變得失去感覺,或者我們變得掉舉,心就無法安靜下來,而我們會覺得無法斬斷念頭。若能離於昏沉與掉舉,見地就會清晰無遮。覺性能維持多久,端看我們對它有多熟悉。
若要迅速熟悉於不造作的覺性狀態,最完美的方法就是對證悟的聖眾持有虔心,且對未證悟的眾生懷有悲心。那麼,如言:「在愛的那一刻,空的本質將赤露開顯。」虔心與悲心都是愛。當身、語、意都感受到勢不可檔的愛,如果你在那時候向內觀看,它就有如不受雲所遮蔽的太陽。這就是往昔噶舉與寧瑪的修行者,個人並不博學而仍能獲得證悟的方法。他們憑著極少的理論知識,就能夠獲得覺受——覺性的大莊嚴。這個覺受應該是沒有二元執取的,因為有執取的覺受並無利益可言。
迅速獲取正覺,有賴於對三寶的信心與虔心,以及對我們如母有情眾生的悲心。具足這些條件時,空性的本質將能赤露顯現。這是無誤且無上的雙運(合一)之道。
佛法的不共功德,是不受斷見(虛無主義)與常見(恆存主義)二種邊見染污的雙運,落入任何一種邊見都是侷限,都將阻礙人在正道上的進展。採取雙運的見地,也就是心的自性是空、明兼具,那麼明性將淨除斷見,而空性將淨除常見。這雙運是遍滿了知的空的能知。若無此雙運合一,有人會說心是恆常的,又有人會說心是空無的。若是墮入如此的歧誤之中,常見與斷見將會產生能知與所知的二元經驗。
虔心與悲心是最偉大的技巧、最卓越的法門,比起觀想本尊和持誦咒語,要好上一百倍。在大圓滿教法中,我們通常說,唯有不造作的自然悲心與虔心是重要的,但我們必須從造作出信心與悲心入手。
儘管虔心與悲心已然存在於覺性——你自己的本質——之中,但由於自然而不造作的虔心與悲心並不會立即開展,因此一開始你需要去造作虔心與悲心的感覺。然而,隨著你對覺性逐漸穩固之後,你將自然而然對一切眾生感到慈悲,心想:「有情眾生都不知道,這個最珍貴的自性,它就有如佛果就在自己的手心之中!」
虔心會隨著這樣的念頭而生:「能夠斬斷這迷妄的根基,是多麼棒的事情。真是不可思議,一切善德都圓滿了,一切過失都竭盡了。再也沒有什麼比這個覺性更殊勝的了!」你如此而獲得信心。
如果我們知道怎麼做,那麼只要禪修空性,其本身就完全足夠。但如果你尚未真正認出正確的空性,那麼唯有透過悲心,你才能被引導至空性。為求最佳的結果,你便需要空性與悲心這兩者,此稱為遍滿悲心的空性。
真正的虔心與悲心有如夏日的暖熱,能將冬天的冰塊融化。深入觀看虔心的本質,你會直接看見赤裸的覺性。那就是為何虔心是如此珍貴與重要的原因。
從來沒有教導説,無悲心的空性是真實的證悟之道。水,向來是濕的。沒有任何一位有情眾生,能不先明瞭空性就證得佛果。一旦你真正體悟空性,悲心將自然生起,你會想著:「如果一切有情眾生都能了悟這一點,該有多麼美好啊!」
祖古.烏金仁波切
摘自其口傳教法合集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3折 | 1 |
4折 | 1 |
5折 | 4 |
6折 | 1 |
7折 | 2 |
7折以上 | 1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5折165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