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原 巖
定價:NT$ 250
優惠價:88 折,NT$ 220
本商品已絕版
休,是人依靠著樹木,森林療法的精神就在於相信:人親近樹木會獲得健康。
歡迎進入森林療法的世界,在綠意盎然的森林中,心靈與身體將豁然痊癒。
若有朝一日,台灣的健保制度可以支付人民到森林或溫泉地區療養疾病或生活習慣病?若醫生給病人的處方是到某個森林地區的某條「療養步道」散步,是天方夜譚嗎?在德國,這已行之有年。
森林療法是一個新興療法,卻可說是人類自古就有的經驗。其活動場所是大自然,利用森林內的地形、高低差、林相等,讓人身歷其境地感受周遭環境,來從事身心療癒活動。
森林療法也是一種心理諮商,藉由轉換日常生活空間獲得療癒的效果。
作者在本書中介紹了森林療法及其各種應用:1.森林散步―森林浴、森林遊憩;2.復健;3.心理諮商;4.保育、教育。邀請您了解森林療法的奇妙。
作者簡介:
上原 巖
1964年生於長野縣,1988年畢業於東京農業大學農學部森林學系,2000年取得岐阜大學生物環境科博士學位。歷任高中教師、兒童館長、智能障礙者設施「親愛之里松川」的療育指導員等。
曾任兵庫縣立大學自然環境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兵庫縣淡路景觀園藝學校主任專門指導員。現任東京農業大學森林綜合科教授。
著作有《森林療法序說:從森林療癒說起》(全國林業改良普及協會,2004年),共同著作有《探討山林的101個建議》(東京書籍,2000年)、《探討21世紀的飲食、環境、健康》(共立出版,1999年)。
日本森林療法協會,網站 http://www.janis.or.jp/users/bigrock/
森林治療研究會,網站 http://fo-society.jp/history/conference.html
譯者簡介:
姚巧梅
淡江、世新大學兼任講師,自由文字工作者。著作有《京都八年》,譯作有《後五十歲的選擇》、《綠手指》、《晚年的美學》、《中年以後》、《熟年的才情》、《幸福的才能》等。
名人推薦:
上原巖所寫的書充滿創意和活力,這是第一本譯成中文的上原巖著作,相信對台灣的教育、醫學和心理諮商都會有很大的啟發。作者表示願意來台灣和我們一起體驗森林療法,真是令人拭目以待!
――林一真教授(馬偕醫學院心理諮商中心主任)
對於未來發展我國森林益康,企盼政府可與跨領域的學術和實務界合作,繼續有系統地推動深入的研究,舉辦森林益康的體驗活動、培育人才;並逐步建置森林益康中心,讓人喜歡回到森林,重新擁抱自己的健康!上原巖先生「療癒之森」一書,實是回歸自然的一部好書,值得推薦。
――林鴻忠處長(前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處長)
從這本書的內容而言,看似一本入門書籍,但又完全包含森林療育的全部內涵。這是一本可以遵循效法的良書,若在國內能落實推行,相信對提升國人的身心靈健康必定有大大的助益。
――廖天賜博士(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副教授)
推薦序
擁抱生命樹
林一真教授(馬偕醫學院心理諮商中心主任)
我長期關節痛。醫師給我一張處方籤,要我到森林小屋住三個星期休養,每天在森林中散步,健保會給付。
這是美夢一場吧?在德國,這可是行之有年的制度。德國人素有森林民族的美稱。在森林中散步是德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音樂、文學和藝術創作的靈感來源。自十九世紀以來,德國發展出在不同地形的森林散步復健的方法,目前已經納入健康保險。
休,是人依靠著樹木。森林療法的精神就在於相信:「人親近樹木會得到健康」。人和木,也是本書作者上原巖教授的最佳寫照。上原巖成長於日本長野縣的森林,他的教育養成、工作歷練和在日本開創的森林療法都是人與森林的結合。上原巖接受森林學和生物環境科學訓練,集教師、兒童館長和智能障礙者設施的療育指導員於一身。他親自到德國參訪觀摩森林幼稚園和森林療法,與德國友人在森林散步的美好體驗,更讓他回日本創發森林諮商。
森林療法是一門新興的學問,其實也是人類自古就存在的經驗。主要的信念是:在森林環境中,人的身體結構可以恢復原有的平衡感和步調。1982年,日本林務廳所長秋山智英先生首創「森林浴」一詞,倡導「漫步森林、沐浴綠意,讓身心一起恢復元氣」。本書中,上原巖以實例詳細說明森林療法在心理諮商、身心障礙者的保育、復健和教育的運用。其中包括他所參與重度智能障礙者「親愛之里─松川」的實務、參訪德國的森林幼稚園以及體驗Kneipp神父所研發的自然療法。實施森林療法的良好效果包含減輕諮商當事人的煩惱,增進對自我的了解和接受;幫助需要情緒管理的身心障礙者減少暴力行為,提升為人著想、與他人溝通的意願和合作的能力,細心配合勞動,並培養規律的生活習慣。在森林中遊戲的孩童溝通能力特別發達、容易入眠,也更加愛護大自然。更重要的是,參與森林活動讓人用自然歡喜的方式促進健康。
以心理諮商為例,上原巖在序言中把森林療法詮釋成「是一種心理諮商,藉著轉換日常空間獲得療癒的效果」。在森林長大的上原巖,不被人工四面牆框住。其實在台灣,也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許多心理諮商都在一個小小的房間進行,兩張椅子排成九十度,夾著一張茶几,上面擺著面紙盒和一個時鐘,牆上再掛一幅畫。這樣標準化的擺設讓運用諮商服務的當事人和諮商者,有個單純的環境可以專心對話和互動,甚至自由投射出當事人內心的意念和情感。上原巖笑稱這種諮商環境是「罐頭密封」的空間。相對的,森林是充滿無聲之聲,遠離日常生活的療癒空間。森林諮商讓人走出小房間,回到大自然,在吹著微風綠蔭鳥鳴下,感受落葉的芳香、望著樹葉隙縫灑落的陽光或樹冠、飽嚐樹木花草的顏色、肌膚上吹拂著林間的微風、傾聽葉片的擺動、小河的流水聲和自己內心的聲音,體驗季節的變動,恢復生命力,產生對自己和世界的新眼光。
令人欣喜的是,森林療法並不獨尊人類的福祉為大。上原巖有句很重要的話:「森林療法的進行也恢復了森林的健康」。近年來,日本長野、埼玉、兵庫及宮崎等縣政府,將森林療法列為重要的施政環節,與社福機構合作規劃活用森林環境,帶動了森林的再生。
森林是一個有生命的生物族群。每座森林有它的地形、林相和個性。上原巖鼓勵台灣人要發展屬於自己的森林療法。森林占台灣近六成國土。台灣的緯度和山岳高度,造成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台灣林業發展的故事也有自己獨特的美麗與哀愁。1983年,林文鎮博士引進「森林浴」,並且大力推廣。2003到2005年期間,陳俊忠教授研究發現森林旅遊能幫助提升體能及預防疾病。這同時,台灣也有「園藝益康」的推動,筆者由2002年起,與陳建輝和郭毓仁老師在陽明大學開設課程並作研究,提出「生命樹??人與植物互動的健康因子」模式。到如今,台灣園藝益康的發展相當熱烈。其實追溯至更遠,1871年,成長於加拿大森林的馬偕博士來台灣佈道、行醫和辦學,他遍行北台灣,親自繪製植物、動物和礦物地圖。2009年,馬偕醫學院成立,接受羅東林管處委託,由筆者、申永順和中興大學的廖天賜老師合作進行三年研究,發現在森林中步行和默想可以調節自律神經、舒緩壓力並且改善情緒。我們也對日後在太平山建置益康森林場域提出建議。
森林療法對每個人的適用性未必一樣。對於想親近森林的人,它的效果會更明顯。上原巖主張:加強整頓森林環境、培育人才、持續進行研究、規劃方案,並且提供政府法規措施的配合及行政支援,都是發展森林療法一定要面對的課題。本書在2005年出版,八年來日本的森林療法研究及實務發展非常蓬勃。上原巖所寫的書充滿創意和活力,這些年間陸續也有許多新作發表。這是第一本譯成中文的上原巖著作,相信對台灣的教育、醫學和心理諮商都會有很大的啟發。作者表示願意來台灣和我們一起體驗森林療法,真是令人拭目以待!
聖經的第一卷書「創世紀」中記載:伊甸園裡有許多樹,其中有生命樹。人吃了善惡樹的禁果之後被趕出伊甸,不能摘食生命樹。在聖經的最後一本書「啟示錄」裡,宇宙的新天新地裡有生命樹所結的果子,是為醫治萬民。療癒之森是人類企盼的原鄉。森林療法打開了一扇門,通往回到伊甸的路。睽違千萬年的生命樹,正等我們去擁抱!
推薦序
從「森林浴」提升到「森林療癒」
廖天賜博士(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副教授)
拜讀上原巖教授《療癒之森――進入森林療法的世界》的中譯本,有一股說不出的感受,經咀嚼再三,發現深植內心已近三十年「森林浴」的印記,好像被重新展示在眼前一般。
回憶1983年底,恩師林文鎮博士自日本引進「森林浴」的科學,當時引起國內森林遊憩界的一大片漣漪,演進至現在已成為大眾耳熟能詳的名詞。然而,三十年過去了,國內在推動森林浴之餘,進一步深入探討其功能的文獻書籍,仍然以林業耆老林文鎮博士在2000及2001年所著《森林保健論(上)(下)》算是最完整的論著。書中所引用的資料仍以國外的研究成果為主,真正本土研究成果則屈指可數,所以落實「森林浴」本土化的科學仍待吾輩再努力。
單單以上原巖教授在「森林療法」領域相關的著作,在2000-2012年間就出版了6-7冊之多(就個人所蒐集到的文獻資料),在在的給國內的研究者注入一股強烈的提神劑,我們需要加油了,這也是個人最欽佩上原教授之處。猶記得2002年暑假個人赴東京農大進行短期研究時,還無緣和他見面,如今的他已然是該校的靈魂人物之一。
從這本書的內容而言,看似一本入門書籍,但又完全包含森林療育的全部內涵:1.森林散步―森林浴、森林遊憩,2.復健,3.心理輔導,4.保育、教育。這是一本可以遵循效法的良書,若在國內能落實推行,相信對提升國人的身心靈健康必定有大大的助益。不過在本書內容的熟稔度而言,第一部分的內容是國人較為熟悉,且已然成為大家進入森林的主要目的之一,至於第二部分(含)之後的內容,在國內仍然相當陌生,雖然偶爾有些個案的報導與森林復健有關,不過缺乏有系統的資料蒐集與科學分析,猶如坊間流傳的秘方,而進一步的以森林做為心理輔導及保育、教育,在國內欲與之鏈結似乎還有一段距離。不過我們也不要因此而感到頽喪,因為森林的包容能力相當廣泛,且近年來國內在推動自然教育的努力,積極培養一般民眾認識森林,進而喜愛森林,也扮演著殊途同歸之效,畢竟要先吸引民眾願意進入森林、親近森林,這亦是「森林療育」的基本要件,因此國內發展「森林療育」仍舊指日可待。
回顧過去日本在1982年推動「森林浴」之後的翌年,國內就快速引進並加以推廣,而目前日本已從「森林浴」提升到「森林療癒」的境界,反觀國內則推展遲滯。雖然自2009年起的三年間,國內在林務局的支持下,以馬偕醫學院的林一真教授和筆者等組成的團隊跨出國內的一大步,進行此一課題之研究,但團隊規模小又無法涵蓋較完整領域的專家,因此成果有限也是必然,但願這是一個拋磚引玉之舉,又正值張老師文化出版公司將此書翻譯出版之際,呼籲國內相關的各界專家,能儘速組成跨越不同專業的團隊,為國人的身心靈健康共同開創出另外光明、快樂之途徑!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56折140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3折 | 1 |
6折 | 0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2 |
4折 | 1 |
5折 | 4 |
6折 | 1 |
7折 | 2 |
7折以上 | 2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上原 巖
優惠價: 88 折, NT$ 220 NT$ 250
本商品已絕版
休,是人依靠著樹木,森林療法的精神就在於相信:人親近樹木會獲得健康。
歡迎進入森林療法的世界,在綠意盎然的森林中,心靈與身體將豁然痊癒。
若有朝一日,台灣的健保制度可以支付人民到森林或溫泉地區療養疾病或生活習慣病?若醫生給病人的處方是到某個森林地區的某條「療養步道」散步,是天方夜譚嗎?在德國,這已行之有年。
森林療法是一個新興療法,卻可說是人類自古就有的經驗。其活動場所是大自然,利用森林內的地形、高低差、林相等,讓人身歷其境地感受周遭環境,來從事身心療癒活動。
森林療法也是一種心理諮商,藉由轉換日常生活空間獲得療癒的效果。
作者在本書中介紹了森林療法及其各種應用:1.森林散步―森林浴、森林遊憩;2.復健;3.心理諮商;4.保育、教育。邀請您了解森林療法的奇妙。
作者簡介:
上原 巖
1964年生於長野縣,1988年畢業於東京農業大學農學部森林學系,2000年取得岐阜大學生物環境科博士學位。歷任高中教師、兒童館長、智能障礙者設施「親愛之里松川」的療育指導員等。
曾任兵庫縣立大學自然環境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兵庫縣淡路景觀園藝學校主任專門指導員。現任東京農業大學森林綜合科教授。
著作有《森林療法序說:從森林療癒說起》(全國林業改良普及協會,2004年),共同著作有《探討山林的101個建議》(東京書籍,2000年)、《探討21世紀的飲食、環境、健康》(共立出版,1999年)。
日本森林療法協會,網站 http://www.janis.or.jp/users/bigrock/
森林治療研究會,網站 http://fo-society.jp/history/conference.html
譯者簡介:
姚巧梅
淡江、世新大學兼任講師,自由文字工作者。著作有《京都八年》,譯作有《後五十歲的選擇》、《綠手指》、《晚年的美學》、《中年以後》、《熟年的才情》、《幸福的才能》等。
名人推薦:
上原巖所寫的書充滿創意和活力,這是第一本譯成中文的上原巖著作,相信對台灣的教育、醫學和心理諮商都會有很大的啟發。作者表示願意來台灣和我們一起體驗森林療法,真是令人拭目以待!
――林一真教授(馬偕醫學院心理諮商中心主任)
對於未來發展我國森林益康,企盼政府可與跨領域的學術和實務界合作,繼續有系統地推動深入的研究,舉辦森林益康的體驗活動、培育人才;並逐步建置森林益康中心,讓人喜歡回到森林,重新擁抱自己的健康!上原巖先生「療癒之森」一書,實是回歸自然的一部好書,值得推薦。
――林鴻忠處長(前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處長)
從這本書的內容而言,看似一本入門書籍,但又完全包含森林療育的全部內涵。這是一本可以遵循效法的良書,若在國內能落實推行,相信對提升國人的身心靈健康必定有大大的助益。
――廖天賜博士(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副教授)
推薦序
擁抱生命樹
林一真教授(馬偕醫學院心理諮商中心主任)
我長期關節痛。醫師給我一張處方籤,要我到森林小屋住三個星期休養,每天在森林中散步,健保會給付。
這是美夢一場吧?在德國,這可是行之有年的制度。德國人素有森林民族的美稱。在森林中散步是德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音樂、文學和藝術創作的靈感來源。自十九世紀以來,德國發展出在不同地形的森林散步復健的方法,目前已經納入健康保險。
休,是人依靠著樹木。森林療法的精神就在於相信:「人親近樹木會得到健康」。人和木,也是本書作者上原巖教授的最佳寫照。上原巖成長於日本長野縣的森林,他的教育養成、工作歷練和在日本開創的森林療法都是人與森林的結合。上原巖接受森林學和生物環境科學訓練,集教師、兒童館長和智能障礙者設施的療育指導員於一身。他親自到德國參訪觀摩森林幼稚園和森林療法,與德國友人在森林散步的美好體驗,更讓他回日本創發森林諮商。
森林療法是一門新興的學問,其實也是人類自古就存在的經驗。主要的信念是:在森林環境中,人的身體結構可以恢復原有的平衡感和步調。1982年,日本林務廳所長秋山智英先生首創「森林浴」一詞,倡導「漫步森林、沐浴綠意,讓身心一起恢復元氣」。本書中,上原巖以實例詳細說明森林療法在心理諮商、身心障礙者的保育、復健和教育的運用。其中包括他所參與重度智能障礙者「親愛之里─松川」的實務、參訪德國的森林幼稚園以及體驗Kneipp神父所研發的自然療法。實施森林療法的良好效果包含減輕諮商當事人的煩惱,增進對自我的了解和接受;幫助需要情緒管理的身心障礙者減少暴力行為,提升為人著想、與他人溝通的意願和合作的能力,細心配合勞動,並培養規律的生活習慣。在森林中遊戲的孩童溝通能力特別發達、容易入眠,也更加愛護大自然。更重要的是,參與森林活動讓人用自然歡喜的方式促進健康。
以心理諮商為例,上原巖在序言中把森林療法詮釋成「是一種心理諮商,藉著轉換日常空間獲得療癒的效果」。在森林長大的上原巖,不被人工四面牆框住。其實在台灣,也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許多心理諮商都在一個小小的房間進行,兩張椅子排成九十度,夾著一張茶几,上面擺著面紙盒和一個時鐘,牆上再掛一幅畫。這樣標準化的擺設讓運用諮商服務的當事人和諮商者,有個單純的環境可以專心對話和互動,甚至自由投射出當事人內心的意念和情感。上原巖笑稱這種諮商環境是「罐頭密封」的空間。相對的,森林是充滿無聲之聲,遠離日常生活的療癒空間。森林諮商讓人走出小房間,回到大自然,在吹著微風綠蔭鳥鳴下,感受落葉的芳香、望著樹葉隙縫灑落的陽光或樹冠、飽嚐樹木花草的顏色、肌膚上吹拂著林間的微風、傾聽葉片的擺動、小河的流水聲和自己內心的聲音,體驗季節的變動,恢復生命力,產生對自己和世界的新眼光。
令人欣喜的是,森林療法並不獨尊人類的福祉為大。上原巖有句很重要的話:「森林療法的進行也恢復了森林的健康」。近年來,日本長野、埼玉、兵庫及宮崎等縣政府,將森林療法列為重要的施政環節,與社福機構合作規劃活用森林環境,帶動了森林的再生。
森林是一個有生命的生物族群。每座森林有它的地形、林相和個性。上原巖鼓勵台灣人要發展屬於自己的森林療法。森林占台灣近六成國土。台灣的緯度和山岳高度,造成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台灣林業發展的故事也有自己獨特的美麗與哀愁。1983年,林文鎮博士引進「森林浴」,並且大力推廣。2003到2005年期間,陳俊忠教授研究發現森林旅遊能幫助提升體能及預防疾病。這同時,台灣也有「園藝益康」的推動,筆者由2002年起,與陳建輝和郭毓仁老師在陽明大學開設課程並作研究,提出「生命樹??人與植物互動的健康因子」模式。到如今,台灣園藝益康的發展相當熱烈。其實追溯至更遠,1871年,成長於加拿大森林的馬偕博士來台灣佈道、行醫和辦學,他遍行北台灣,親自繪製植物、動物和礦物地圖。2009年,馬偕醫學院成立,接受羅東林管處委託,由筆者、申永順和中興大學的廖天賜老師合作進行三年研究,發現在森林中步行和默想可以調節自律神經、舒緩壓力並且改善情緒。我們也對日後在太平山建置益康森林場域提出建議。
森林療法對每個人的適用性未必一樣。對於想親近森林的人,它的效果會更明顯。上原巖主張:加強整頓森林環境、培育人才、持續進行研究、規劃方案,並且提供政府法規措施的配合及行政支援,都是發展森林療法一定要面對的課題。本書在2005年出版,八年來日本的森林療法研究及實務發展非常蓬勃。上原巖所寫的書充滿創意和活力,這些年間陸續也有許多新作發表。這是第一本譯成中文的上原巖著作,相信對台灣的教育、醫學和心理諮商都會有很大的啟發。作者表示願意來台灣和我們一起體驗森林療法,真是令人拭目以待!
聖經的第一卷書「創世紀」中記載:伊甸園裡有許多樹,其中有生命樹。人吃了善惡樹的禁果之後被趕出伊甸,不能摘食生命樹。在聖經的最後一本書「啟示錄」裡,宇宙的新天新地裡有生命樹所結的果子,是為醫治萬民。療癒之森是人類企盼的原鄉。森林療法打開了一扇門,通往回到伊甸的路。睽違千萬年的生命樹,正等我們去擁抱!
推薦序
從「森林浴」提升到「森林療癒」
廖天賜博士(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副教授)
拜讀上原巖教授《療癒之森――進入森林療法的世界》的中譯本,有一股說不出的感受,經咀嚼再三,發現深植內心已近三十年「森林浴」的印記,好像被重新展示在眼前一般。
回憶1983年底,恩師林文鎮博士自日本引進「森林浴」的科學,當時引起國內森林遊憩界的一大片漣漪,演進至現在已成為大眾耳熟能詳的名詞。然而,三十年過去了,國內在推動森林浴之餘,進一步深入探討其功能的文獻書籍,仍然以林業耆老林文鎮博士在2000及2001年所著《森林保健論(上)(下)》算是最完整的論著。書中所引用的資料仍以國外的研究成果為主,真正本土研究成果則屈指可數,所以落實「森林浴」本土化的科學仍待吾輩再努力。
單單以上原巖教授在「森林療法」領域相關的著作,在2000-2012年間就出版了6-7冊之多(就個人所蒐集到的文獻資料),在在的給國內的研究者注入一股強烈的提神劑,我們需要加油了,這也是個人最欽佩上原教授之處。猶記得2002年暑假個人赴東京農大進行短期研究時,還無緣和他見面,如今的他已然是該校的靈魂人物之一。
從這本書的內容而言,看似一本入門書籍,但又完全包含森林療育的全部內涵:1.森林散步―森林浴、森林遊憩,2.復健,3.心理輔導,4.保育、教育。這是一本可以遵循效法的良書,若在國內能落實推行,相信對提升國人的身心靈健康必定有大大的助益。不過在本書內容的熟稔度而言,第一部分的內容是國人較為熟悉,且已然成為大家進入森林的主要目的之一,至於第二部分(含)之後的內容,在國內仍然相當陌生,雖然偶爾有些個案的報導與森林復健有關,不過缺乏有系統的資料蒐集與科學分析,猶如坊間流傳的秘方,而進一步的以森林做為心理輔導及保育、教育,在國內欲與之鏈結似乎還有一段距離。不過我們也不要因此而感到頽喪,因為森林的包容能力相當廣泛,且近年來國內在推動自然教育的努力,積極培養一般民眾認識森林,進而喜愛森林,也扮演著殊途同歸之效,畢竟要先吸引民眾願意進入森林、親近森林,這亦是「森林療育」的基本要件,因此國內發展「森林療育」仍舊指日可待。
回顧過去日本在1982年推動「森林浴」之後的翌年,國內就快速引進並加以推廣,而目前日本已從「森林浴」提升到「森林療癒」的境界,反觀國內則推展遲滯。雖然自2009年起的三年間,國內在林務局的支持下,以馬偕醫學院的林一真教授和筆者等組成的團隊跨出國內的一大步,進行此一課題之研究,但團隊規模小又無法涵蓋較完整領域的專家,因此成果有限也是必然,但願這是一個拋磚引玉之舉,又正值張老師文化出版公司將此書翻譯出版之際,呼籲國內相關的各界專家,能儘速組成跨越不同專業的團隊,為國人的身心靈健康共同開創出另外光明、快樂之途徑!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3折 | 1 |
6折 | 0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2 |
4折 | 1 |
5折 | 4 |
6折 | 1 |
7折 | 2 |
7折以上 | 2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56折140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