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茶道新方向,復興茶學新思維。
●多方角度細說茶學各款細節。
●以聲界八音的音樂秩序與創作,接嫁茶文化八款精準法則。
從1980到2012年的這三十個年頭,各地茶文化在「臺灣茶現象」的激盪下,包括茶葉店與以喝茶為主的茶藝館之高密度興起、學茶風氣的蓬勃、實用茶具的研發、茶學資料的整理等,確是起了一番革命性的復興氣象。說是復興,因為原來就有,只是近代因為人們生活型態的改變,又沒人從事茶文化的更新工作,所以沉寂了。既然是茶文化復興,勢必要有復興的支柱,這支柱要從觀念思想做起,所以這本書稱為「茶文化復興之聲」。
復興之聲可以是多重,也可能混雜,在文化發展進程上都是正常而且是必然的,然而我們需要突顯主調與正音,使得復興工作得以健康發展。雖然三十年的努力花下去了,但現在還看到很多人圍繞著誰是茶道誰是茶藝誰是茶禮打轉,還將茶道的主軸偏離到泡茶者的美姿與茶席的設計上,還忘掉茶道的主體在茶湯。所以茶鐸敲擊出來的鐘聲很重要,音律要準,基調要穩。《茶鐸八音》為茶文化發展的觀念與思想提供了許多正確的方向,如第一音(篇)的茶道觀念,許玉蓮要茶道老師們親自泡茶、奉茶,不要只是叫學生或員工代勞。第二音的茶文化復興,許玉蓮提出了新茶文化區不要只是沿用先民帶來的方式,要從現在生活的時空中勇敢地走出自己的茶文化。第三音的泡茶,許老師直接指出許多所謂的風格差異實際上是做法的錯誤。第四音的品茶,許老師踏出了茶湯市場的第一步,親自將泡茶與茶湯有償地賣給消費者。第五音的器物,許老師認真地做實驗,將各種茶具材質與茶湯的關係告訴我們。第六音的茶會,許老師親自到各國家各族群舉辦各類型的茶會,利用茶會傳授茶道,瞭解他們在茶文化上的誤區並給予調整補充。第七音的推廣,作者提醒我們要賣茶給買者喝,不要只是賣茶給買者投資。第八音的品茗館,作者直接提出品茗館要以個人工作室的方式經營,不要落入罐頭式生產的行列,否則很快就會喪失它的生命力。每一音都敲得很準很重。茶文化的八音就有如聲界的八音,帶出了音樂的秩序與創作。
【延伸閱讀】
《茶味的麤相》、《茶21席》、《現代茶道思想》
作者簡介:
許玉蓮
現職:馬來西亞紫藤文化企業集團茶藝學習中心主任、講師。
現任:馬來西亞國民大學分校宿舍村、吉隆坡慈濟大學社會教育推廣中心、中華獨立中學、循人獨立中學、尊孔獨立中學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茶藝顧問、講師。中國漳州科技學院茶文化系客座講師。
著作:《茶人的第三隻眼》(二○一二)、《喝茶慢》(二○○○)、編著/合編《約會中國茶A Passage to Chinese tea》(一九九九)。
網站主筆: http://contemporaryteathinker.com
專欄作者:中國《海峽茶道》月刊、《問道‧ 中國茶》月刊、馬來西亞《光明日報》、部落格: http : / / www.got1mag.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聯合推薦】
臺灣商務印書館總編輯 方鵬程
原臺灣省茶業改良場場長、現任天福茶博務院院長 阮逸明
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張錦忠
原陸羽茶藝中心創辦總經理、現任福建漳州科技學院茶文化系創系主任 蔡榮章
佛光大學文學系教授 林明昌
名人推薦:【聯合推薦】
臺灣商務印書館總編輯 方鵬程
原臺灣省茶業改良場場長、現任天福茶博務院院長 阮逸明
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張錦忠
原陸羽茶藝中心創辦總經理、現任福建漳州科技學院茶文化系創系主任 蔡榮章
佛光大學文學系教授 林明昌
章節試閱
第一篇 茶道觀念
1.茶道藝術家的聖戰
我喜歡和你喝茶。你是那麼的一絲不苟,一絲不苟得那麼自然動人。我們一起出遊,你囑咐我帶壺,你帶茶,然後我們去到任何地方,第一件事就是先把他們安頓好。
我首先找到適合泡茶的位置,便拿出帶來的茶席布墊鋪於上面,你會把布墊四個角落頭拉平,用手推平每一個折痕,不讓它們受一點委屈,布墊顯得非常神氣,巴掌大的地方立即成為泡茶的殿堂。我們取出壺袋,一層、兩層、三層打開了,把壺請出來,再將一張張包壺巾折疊整齊收入壺袋。
我們會蹲在附近的商店找喜歡的礦泉水,仔細地研究它們的水源,找到合適的就擡回去,不適合的就要換第二家找。
你煮的熱水,在燒開的時候從來不會從壺嘴裡「啵啵啵」噴熱水出來的,因為你在置入水時從來不會過量。
我們隨身帶著的一張白紙是茶則,拿出要用的茶葉置上面,一片都不能少也不會多,其餘的茶葉照舊原狀封好歸位。然後我們就著窗口射進的陽光看茶葉。
你已經準備就緒要泡茶的樣子像戰士要去打聖戰的樣子。雖然已經經過千萬回歷練,雖然現在沒有觀衆,雖然於旅途中地方淺窄,茶具簡單,但你對待茶葉的細膩手勢、重視茶葉分量的態度、顧及衛生整潔的做法、以及用手機代勞計時的認真,有一股不為名利,只為自遣也必須把茶泡好的氣韻,強烈感染著我。
我非常期待,感覺有一件非比尋常的事情即將要發生在我們之間,不但,而且,是最美麗的。
當你把熱水澆進壺裡那一刻,清明的香氣彷如精靈飄逸地升上空中,鑽入我鼻子,進駐我體魄,我想那是真的美。
2.泡茶的藝術美
我說我要喝茶了,那總是由你泡給我喝的。你輕輕的往茶席前一站,打開煮水壺,把剩餘的開水倒進保溫瓶當飲用水,重新煮一壺熱水,水不能翻煮,煮老了會敗壞茶味,對不起茶葉。茶壺、茶杯、茶葉一樣一樣置好,絕不草率,該講究的時候再多也不算多要全套上陣,該精簡時就像那些有練武功的人,一朵花一根樹枝也可以順手採摘成為了不起的劍。茶道的種種儀式從茶法、泡茶風度、品茗品味、茶具風格到時間掌控到每一個手勢拿捏、眼神分寸,你把整套規矩歸納在「往茶席前一站」之氣韻,那是你在茶道科學與藝術的一場厮磨的操守,彷如一陣清風,有呼天喚地的靈氣。
你泡茶時以茶喜愛的方法來滋養她,取茶量、泡茶水溫、浸泡時間,無一不在心裡斟酌過千萬回才出手。有發酵的無發酵的,有焙火的無焙火的,不同季節的,葉子有老有嫩的,天生土地不夠肥沃的,被茶農粗心做壞的,都是你的寶貝。你雙手捧著茶葉,溫柔地審視,然後閉上眼睛吸香,徹底讀透她之後輕輕把她送入茶壺,輕得像一吹即破,輕得讓我感覺分外用心,特別清貴,叫我等不及要喝那杯茶。
你泡的茶,無論她是什麼茶,她都不含糊地散發著自己清麗雅緻的香,握著杯子久久不忍釋手,就算杯子裡只剩下殘餘丁點茶湯也要細細將之吸進口中慢慢溫存,慢慢咀嚼,含著,只覺她有無限張力在口中不斷膨脹,香與味纏綿爛在一塊,滲透入身體每一個細胞,及後緩緩下嚥,我感覺有一陣又一陣的體液從心裡湧冒上來,叫人心軟的,這時,我臉上必定流露津津可喜的一絲神情,美死了。
3.品茗的藝術美
你靜靜打開茶罐把茶葉撥入壺中。靜靜將熱水送入茶葉裡。靜靜把泡好的茶倒出來。我靜靜握著茶杯湊近鼻翼。靜靜吸一口茶含著。就這樣含著久久。一次又一次的靜靜地,茶香由遠而近,由清轉濃鑽入我的身體。
初打開茶罐時茶香清淡得像霧,但覺有種仙氣一下子籠罩著眼前事物,惹得我一直伸長脖子要尋覓她。熱水觸及茶葉立刻一絲雅得不能再雅的香氣氤氳而生,美得叫我們誰也不敢動大氣。把茶倒進杯子時,茶香迅速花開兩支,香花一朵燦爛開在空氣,深深吸進兩口就沒了,另一朵輕盈輕盈沈澱杯底,將茶杯移至鼻端前閉上雙眼消受她,香氣像一絲細細電流在體內流轉,流到哪裡細胞就一個一個開到哪裡。茶進入口腔含著,香氣就集中往上顎靠攏並遊入鼻腔,我們都給她迷住。
我們靜靜把茶含著,先不忙著咀嚼、吞嚥,我們用舌尖翻來覆去咀嚼第一泡茶,從她一陣一陣散發出的可人滋味如芽香味、菜香味、花香味、果香味或糖香味開始了解她的身世背景,她叫什麼名字來自何地,葉子採摘時有多嫩。
第二泡茶慢慢深入,茶水與唾液交融一體完全沒有一點縫隙,滋味打擊著口腔每一部位。我們於是知道茶葉的發酵、揉捻、焙火以及各種曾經發生過在她身上的歷練,她楚楚的美姿如:發酵工序很好的果韻味,我們要保存;她受傷的嬌柔如:雨天積水的茶帶澀青味,我們要學會欣賞。
第三泡茶,茶水滲透進體內深處,又一下子擴散輻射全身,傳至腳底泛起一陣暖意,我們更進一步了解茶葉性質,茶樹品種,產茶區的生態等。
直至最後一泡茶,茶味自肉身穿透血液,輸送至我們的精神、靈魂,香味與血肉、心靈緊緊膠溶,從此以後我們生命不一樣。
第一篇 茶道觀念
1.茶道藝術家的聖戰
我喜歡和你喝茶。你是那麼的一絲不苟,一絲不苟得那麼自然動人。我們一起出遊,你囑咐我帶壺,你帶茶,然後我們去到任何地方,第一件事就是先把他們安頓好。
我首先找到適合泡茶的位置,便拿出帶來的茶席布墊鋪於上面,你會把布墊四個角落頭拉平,用手推平每一個折痕,不讓它們受一點委屈,布墊顯得非常神氣,巴掌大的地方立即成為泡茶的殿堂。我們取出壺袋,一層、兩層、三層打開了,把壺請出來,再將一張張包壺巾折疊整齊收入壺袋。
我們會蹲在附近的商店找喜歡的礦泉水,仔細地研究...
作者序
序
我的茶文化辨識系統
此書不是有關風花雪月、通過茶道抒發心情的茶書。不是附庸風雅以茶道消遣生活的茶書。不是不吃人間煙火,將茶道包裝得素素雅雅就好的茶書。此書收集了我由二○一○年一月二十四日至二○一二年十月二十三日在專屬網站、報刊、及雜誌發表過的稿子,這些稿子是我自一九九二年進入茶界,經過二十年茶道教學工作的一位茶道老師對當代茶文化復興發展之思路,也是一位有二十年茶道教學經驗的老師對茶文化復興工作不畏懼地提出看法的表態。
說它不畏懼,因為當發覺連一些新興發展茶道的地方如汶萊、杜拜的大眾,或一些新接觸茶道的族群如馬來民族、印度民族都受到一些以訛傳訛,穿鑿附會的資訊污染時,又或是看似擁有豐富茶道經驗的人們依舊用人云亦云的論調來評述茶道時,我們知道茶道裡充斥著種種道聽途說,所說的話也傳得比什麼都更快更遠,我們無論提出批判性或建設性的看法都需要極大勇氣。
我們認為學茶道之道應構造出一套科學的,具體的系統,讓人們能夠輕易掌握及享受它。在長期面對愛好茶道的大眾對茶道之好奇、迷惑、質疑、關注和挑戰等情況之下,比如他們說「第二道茶是最好喝的」,他們問「為什麼要洗茶?倒掉不喝?」我們就要針對這些每一細節思考什麼是做對了的,什麼是做錯了的,要如何改過,還有,怎麼才能將之做得更好,實實在在的清清楚楚的,協助大眾進入茶道境地。
此書充滿我對茶道的激情,它針對我所看到的、所聽到的,所想的、所做的茶道說出我自己的感動,提出我自己的做法,它是屬於我的一張茶文化辨識系統檢查表,以我的生命我的愛來審視。
許玉蓮
二○一二.十.三十
于紫藤茶藝學習中心
序
我的茶文化辨識系統
此書不是有關風花雪月、通過茶道抒發心情的茶書。不是附庸風雅以茶道消遣生活的茶書。不是不吃人間煙火,將茶道包裝得素素雅雅就好的茶書。此書收集了我由二○一○年一月二十四日至二○一二年十月二十三日在專屬網站、報刊、及雜誌發表過的稿子,這些稿子是我自一九九二年進入茶界,經過二十年茶道教學工作的一位茶道老師對當代茶文化復興發展之思路,也是一位有二十年茶道教學經驗的老師對茶文化復興工作不畏懼地提出看法的表態。
說它不畏懼,因為當發覺連一些新興發展茶道的地方如汶萊、杜拜的大眾,或...
目錄
序 我的茶文化辨識系統
第一篇 茶道觀念
1 茶道藝術家的聖戰
2 泡茶的藝術美
3 品茗的藝術美
4 茶湯的藝術美
5 賞茶的藝術美
6 茶具上的標籤可去可留
7 茶道無正式與非正式之分
8 茶席茶會需要音樂陪襯嗎
9 茶道作品要說自己的話
10 茶席與音樂的關係
11 茶法的真義
12 誰來泡茶的重要性
13 喝茶慢的必要
14 茶席上要有茶食嗎
15 茶與人、地、物關係
16 茶與人、地、物感應
17 茶湯是茶葉新生命
18 茶道老師必須親自泡茶奉茶喝茶
19 喝茶為何要會泡茶
20 要喝「好茶」
21 泡茶者資格檢驗表
22 我的珍茶一定要找他泡
23 等就等吧
24 茶會自備品杯使用說明
25 奉茶的原則
26 茶道藝術與茶道科學
27 自在品味
28 茶食與品茗間的爭議
29 花、茶、具與茶道的距離
30 隨性不同於自在
第二篇 茶文化復興
1 泡茶者該有什麼表情
2 辦中學生茶藝生活營聚焦在哪裡
3 馬來西亞茶道在哪裡
4 現在時空的茶文化要穿什麼服飾來泡茶
5 茶文化復興初期十年的茶館
6 錯過茶文化復興的茶館
7 馬國茶文化復興的快速發展
8 馬來西亞茶文化的誕生
9 盡是吃東西的茶館
10 杭州茶館見聞記與觀後感
11 他們為什麼要學茶
12 為馬來西亞的茶文化復興記下一筆
13 穿自己的茶衣
14 是壞習慣不是傳統茶文化
15 如何讓陌生人進入喝茶領域
16 您不知道他們是怎麼看待茶的
17 茶道藝術展演應如何安排
18 別低估了茶友的能力
19 我對自己負責
20 「創新」不一定是好的「創作」
第三篇 泡茶
1 泡茶新舊觀念
2 茶葉不骯髒
3 第一泡就把茶泡好
4 溫潤泡也不在普洱茶運用
5 茶葉不能捏碎沖泡
6 泡茶的繁與簡、難與易
7 老茶不必溫潤泡
8 如何看待老六堡的陳放味
9 初學者如何學泡茶
10 浸久一點與浸快一些
11 撿起打翻了的茶
12 沖泡茶之碎片
13 不舒服時要「喝對」茶
14 不同人泡的茶有不同效果
15 風格各異還是風格有誤
16 茶杯衛生的處理
17 泡茶者的投入與感染
18 泡茶者調整茶味後再奉茶之談
19 這麼多人的泡茶練習怎麼辦
20 你泡茶我學功夫
21 怎樣叫做把茶「泡好」了
第四篇 品茶
1 品味茶的相、色香味與渣
2 團揉茶的風格與享用
3 新舊佛手茶的欣賞
4 思念老焙火烏龍茶
5 傳統型、熟香型及清香型鐵觀音之别
6 茶的好壞我知道
7 將龍井放成老茶
8 新老茶的欣賞
9 為什麼要開一堂課叫〈品老茶研習班〉
第五篇 器物
1 泡茶可使用不同茶器
2 選泡茶器的真義
3 紫砂壺牽強附會的說法
4 這樣那樣的壺泡茶特別好喝嗎
5 茶具與泡茶品茗的關係
6 杯子質地與品茗關係之測試報告
第六篇 茶會
1 茶道表演的現代精神
2 龍井品茗會
3 無我茶會之抽籤談
4 「品茗茶會」商品化的過程
5 無我茶會之茶席、泡茶談
6 普洱六堡水仙茶會記
7 招待老師喝茶的錯誤實例
第七篇 推廣
1 時髦觀音茶的弊病
2 茶商品是茶文化與茶的結合
3 茶企業設宴不喝茶
4 餐廳供應茶水的新方向
5 茶的香味怎麼說
6 茶葉產品說明的編寫
7 茶葉產品說明的培訓手册
8 製茶、賣茶也要會泡茶喝茶
9 賣茶從業員需要具備資格嗎
10 檳城茶會記
11 是茶會活動還是品茗商品
12 買茶來喝與買茶投資
13 發展茶文化沒茶泡
第八篇 品茗館
1 泡茶師在職場的地位
2 泡茶藝術家
3 泡茶師掌席時的工作
4 茶譜的規劃
5 泡茶師的道場
6 為新年茶會規劃的茶譜
7 為敏感體質茶友規劃的茶譜
8 給孤獨長者的茶譜規劃
9 誰上品茗館喝茶
10 品茗館營運法則
11 老茶品茗館開張
12 「老茶品茗館」泡茶席設置
13 現在開設品茗館的時代性意義
14 三十年從茶藝館到了品茗館
15 我們急切需要的品茗館
序 我的茶文化辨識系統
第一篇 茶道觀念
1 茶道藝術家的聖戰
2 泡茶的藝術美
3 品茗的藝術美
4 茶湯的藝術美
5 賞茶的藝術美
6 茶具上的標籤可去可留
7 茶道無正式與非正式之分
8 茶席茶會需要音樂陪襯嗎
9 茶道作品要說自己的話
10 茶席與音樂的關係
11 茶法的真義
12 誰來泡茶的重要性
13 喝茶慢的必要
14 茶席上要有茶食嗎
15 茶與人、地、物關係
16 茶與人、地、物感應
17 茶湯是茶葉新生命
18 茶道老師必須親自泡茶奉茶喝茶
19 喝茶為何要會泡茶
20 要喝「好茶」
21 泡茶者資格檢驗表
22 我的珍茶一定要找他泡
23 等就等吧
24 茶會...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76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