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代,在建構合法性和穩定邊疆的內外需求下,國家開展了民族識別工作。中緬邊界上的“倮黑族”被改稱為“拉祜族”。然而,被改變的不只是名字,其族群的身份和歷史也被重新改寫:世代生活在西南邊疆一直與漢人抗爭的“倮匪”,被替換成一個虛構的,來自青海且與漢人友好共處的“拉祜族”。
拉祜身份替換的例子狹特且意味深長,其背後是知識在國家權力的籠罩下層層扭曲的過程:為配合國家的民族識別工作,歷史學者建立了一套中國民族史論述,確定了漢族的先進性及民族大團結的基調;拉祜族的知識精英依據這套論述,主動為族群塑造了一個符合國家需求的身份;而這種被再造的身份,在知識的多向流動中進入了拉枯村民的日常生活,逐漸替代了族群真正的身份和歷史。
作者經過這十五年連續的田野調查,結合全面的史料梳理,剝離出在邊疆政治格局變化與國家主體性建立的背景下,“拉祜族”被邊緣化和重構的過程。同時,通過挖掘“倮黑”在與漢人和官軍的對抗中興起、遷徒的歷史,作者試圖為這個族群找回原本的信仰和身份。
商品資料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日期:2013-01-01ISBN/ISSN:9789629965013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10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