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於左派政治活動 解放於文學小說創作
郭松棻(1938-2005)
臺灣文學史上獨樹一幟的小說大家 郭松棻受沙特存在主義的影響──介入境遇,將人生的精華歲月投入於保釣運動與統運。「中國」烏托邦理想幻滅後,仍繼續鑽研馬克思主義,為個人存在尋找施力點與意義,此時的評論作品呈現出思辨、冷冽的筆調。後半生則轉向小說創作,沉浸於詩意唯美的抒情感性與歷史環扣,相互建構成具有「異質性」與「藝術性」的現代主義之作,不僅以此自我撫慰,更是藉以步上自我精神解放的自由道路。
郭松棻前後的曲折除了意識型態的轉型之外,也經歷了身心的折磨與粹煉,一如他透過小說敘述者說道:軀體的損傷拓開了認知的世界(〈落九花〉);並自述:疾病與創作幾乎有絕對的關係。這樣的思想引領著身心漸衰的他不間斷地遨遊於幽靜而浩瀚的文學海洋。
本書特色本書迥異於一般文學研究,試圖由哲學思想的角度切入,從核心探討郭松棻獨特文學造詣的思想背景。
作者簡介:
顧正萍,
法國巴黎第十二大學(Val-De-Marne)比較文學博士。現職於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專任助理教授、跨文化研究所(前比較文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著有博士論文《有聲電影中的Silence》(Le Silence dans le cinéma parlant)。〈〈中元的構圖〉敘事結構析論〉曾獲香港大學九十周年紀念與黎青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獎第二名。〈張愛玲小說〈金鎖記〉及其改編的表演藝術〉收入於《(洞)見:視覺文化與美學》專書(書林出版社)。研究興趣包括現代文學、比較文學、文學敘事學、電影敘事學、電影美學等。
章節試閱
郭松棻是個理想主義者,也是個夢想家。前者指的是他投入保釣運動到左派政治思想的鑽研,後者則為再從政治、哲學轉向文學的體現。從政治、哲學轉向文學也是一種意識型態的轉型,從馬克思社會主義的意識轉成藝術感性的文學意識,也是從論述語言轉型為抒情與唯美語言。這種轉變引起一些研究者的推測,例如黃錦樹認為這是「對哲學的反叛」,也可能是「以文學來見證他的幻滅」,或「深化他的思考」。進一步說,這種轉變是幻滅後的挫折感所造成的。「他在精神上烙上了戰後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標記,『一種共同的、潛在的悲觀主義』共同的思想背景,與及以憂鬱為主調的藝術感性。」但這種看法似乎與郭松棻的自述有很大的差距:「我記得《歐洲共產主義與國家》這本書的最後兩章我沒有譯完,現在回想起來,那時的興趣應該已經慢慢回到文學這個路上了,雖然我一直到1983、84才發表小說,可是前面這幾年的時間應該都在準備,我很慢,而且左派的東西不是說斷就斷的,共產主義在整個歐洲、全世界都有不同的發展,我搞這些搞很久,要出來必須經過一段長時間的狀態。」及「八二、八三年後收心回到文學:對哲學也開始淡了。一九七四年老朋友戴天在香港跟我說:「多一點文學吧!少一點哲學」非常合適的忠告!我也自覺到了這一點,八三年,就開始在台灣《文季》發表文章……。」這兩段話說明他轉向文學的原因在於興趣的改變及朋友的建議,加上自覺意識,而並沒有如黃錦樹所說的挫折感所導致的「悲觀主義」的精神烙印。幻滅與失望一定是有的,但將他納入「左派憂鬱症」又似乎有些武斷。難到他在1977年以後的三次精神疾病都必然和他脫離馬克思主義的左派思想和哲學息息相關嗎?這一點郭松棻沒有說明,只能任憑研究者去推測、揣測,去填補這個空白。與精神疾病最密切相關的領域反而是藝術(包括文學),這一點,筆者已於前引述〈論創作 上〉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一段話加以說明(見第四章第四節〈語言/孤寂/故鄉〉)。
筆者在此所關注的是,在他的意識型態轉型之間是否存有明顯的斷裂痕跡或仍具有連續性的問題。這似乎是端賴觀視的角度而定。就學術場域與書寫目的的觀點來看,從政治、哲學到文學的確是具有頗大差異的轉向,也就是從「改造世界」轉為「呈現世界」(représentation)或「表現世界」(expression)(而非「解釋世界」)。但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它們卻具有某種延續性,也就是從他在保釣時期是積極投入歷史,甚至創造歷史的行動派(受沙特的影響)到鑽研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與發展史,以及從國際歷史中看行動中的馬克思主義到台灣早期的國族、政治演變史(郭松棻從童年到青年經歷了日本的殖民地後期、第二次世界大戰、台灣光復國民政府遷台、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戒嚴時期),雖然範圍縮小,不啻為歷史的範疇。況且在他的文學中所呈現出來的大多是是「歷史暴力、病體、戰爭孤兒、失縱的父親、奔跑的母親、背叛的至愛……歷史廢墟中的寓言」,以及捲入歷史循環中的人物心路歷程和歷史災變下的精神困頓或傳承等等。(文學研究者不也正是以各種方法與詮釋勾勒出所研究的作家的「歷史」及其作品的整體輪廓嗎?)因此,「歷史」可說是貫穿郭松棻的一生重要階段到他後來的整個思想、情感(哲學、政治、文學)的一個關鍵詞。但這是一種比較廣義說法,畢竟哲學、政治、文學對於歷史概念的認知和處理方法,以及論述或表述內容是不同的,必須落實到既成或具體事件本身,才不會陷溺於抽象概念的泥沼中,而這正是文學所要避免的窠臼。也就是說,歷史之於文學除了具有特定性之外,對人物也有或多或少的心理與精神影響,而郭松棻小說中的歷史與人物之間的關係不僅是緊扣相連,甚至欲透過「文學(詩)曖昧的具體性(與超驗的冥會)」而克服歷史,超越歷史,傾向於神秘主義,如〈論創作〉、〈雪盲〉、〈今夜星光燦爛〉、〈落九花〉、《驚婚》等。
其次,郭松棻的意識型態轉型為文學創作實際上在批判卡繆和西方的形上學是「追逐共相的盲動」時已透露出一點訊息。他所重視的是人的「殊相」而非「共相」,一如郭松棻所言,卡繆在阿爾及利亞的演說失敗,就是因為拿抽象與共相的人道主義去面對受迫害的殖民地人民。換句話說,人性是受時代和社會條件所限制的,它超越不了這個條件。共相層次上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只是平乏空洞的概念,唯有在不同的客觀條件(一定的歷史過程、一定的社會結構、一定的風俗習慣)下造成不同的主體反應,才能將這些概念轉化為有生命的觀象,具有人性的實質條件(意識型態與生活實質)。這樣對主體「殊相」的重視只能透過文學而非哲學才能表述出來。由此觀之,從共相到殊相,他的意識型態轉型為文學創作而去探索不同客觀條件下的人性展露似乎在此已可感到他的胎動。於是,他的文學中即使處理相同的歷史背景,也因人物本身的經歷、性情、品格、喜好、觀念等等的差異,以及作者的表意,呈現出來的故事情節與主題也就有所不同了。例如,同是以日據時代到光復後的「二二八」事件,再到白色恐怖為背景的〈月印〉和〈雪盲〉,無論在故事上、人物上、主題上都是南轅北轍。尋求具體的「殊相」而非抽象的「共相」以深入探索人性也許才是郭松棻從哲學轉向文學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歷史到超越歷史,從共相到殊相,從理性到感性,他用凝鍊的文字(有如煉金術般的詩化語言)向「抒情傳統復歸」如「川端康成的新感覺派」,以呈現民族的感性經驗、故鄉的苦難經驗,而其意識流技巧是以「吳爾芙(Virginia Woolf)式的內在體驗」描寫主體痛苦的內在蛻變經驗,這些都是塑造郭松棻為現代主義小說家的決定性因素。雖然他曾在〈談談台灣的文學〉中一度批判台灣西化作家剽竊西方書架上的情感。(見第一章第四節〈左派視野中的台灣〉)而他不也受到許多世界經典名著與作家的影響頗深嗎?而且,這些名著幾乎都是以憂鬱、不幸為主調,如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寧娜》開頭就言明:「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並非只因為他的左派烏托邦理想的崩解而產生憂鬱的調性。一如他對自己比較憂鬱和衰老的原因這樣說道:「我不曉得,人永遠是搞不清楚自己的。前面談過的紀德,他除了《偽幣製造者》我比較不喜歡外,其餘都很欣賞,他的思想也是忽左忽右,讓你覺得前後矛盾的,我大概也是這樣的人吧。」
這段話同時也解釋了他的國族認同與文化認同的曖昧不明。
在客觀條件下深入探索人性殊相之餘,郭松棻是以文學來鋪陳他「追尋自由」的道路,而非為了自我救贖或自我拯救。救贖必須先承認自己有罪,拯救是為了瀕臨虛無主義的陷溺。從他在晚年自述是個「自由派」(這裡的自由並非沙特「處境中的自由」概念,亦非其師殷海光的「自由主義知識份子」的內涵,而是一種作為精神解放的自由),對保釣行動與對左派思想崇拜(包括他的中國意識)都不曾有過後悔之意的他(見第一章〈左傾意識的建立、質疑與再思考〉結語和第二章〈郭松棻的政治思想與理想〉前言)來說,並沒有自我救贖或自我拯救的必要。更何況他在過逝的前一年還在構思另一篇非關歷史的小說〈閣樓春秋〉。誠如簡義明在《驚婚》中的導言說道:「他雖不斷面臨精神與身體的傷痕,但這些考驗也讓他走向一個更加靜謐與大器的世界。郭松棻的文學實踐所走向的遠方,不是一個聲名,不是一種定義,而是應許更多消解與自由的可能。」
郭松棻是個理想主義者,也是個夢想家。前者指的是他投入保釣運動到左派政治思想的鑽研,後者則為再從政治、哲學轉向文學的體現。從政治、哲學轉向文學也是一種意識型態的轉型,從馬克思社會主義的意識轉成藝術感性的文學意識,也是從論述語言轉型為抒情與唯美語言。這種轉變引起一些研究者的推測,例如黃錦樹認為這是「對哲學的反叛」,也可能是「以文學來見證他的幻滅」,或「深化他的思考」。進一步說,這種轉變是幻滅後的挫折感所造成的。「他在精神上烙上了戰後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標記,『一種共同的、潛在的悲觀主義』共同的思...
作者序
選擇郭松棻為本書的研究對象事實上是經歷了一段漫長的過程。
能夠欣賞到郭松棻的文學作品必須先感謝曾守仁老師所推薦的《奔跑的母親》,讓我能徜徉在質美精純的語言之海中。是的,郭松棻一下子就吸引我之處就在於他的詩化語言,其次才注意到那樣細緻的語言背後所隱藏的深邃意涵。
閱讀郭松棻的作品無疑是一種精神冒險,得將心力、腦力全然投入才能見到一絲光芒,卻又不敢說自己的解讀是郭松棻的原意,於是又陷入某種疑慮的黑洞之中。在明與暗之間雜揉著自己的心靈呼喊,彷彿隨著他的文字撥弄起自己的心弦,這是與他對話更勝於與他共鳴交會,忽近忽遠的面對面與距離,訴說著沉默也道不盡的思索,同時也喚醒了一種無可言喻的憂鬱。廚川白村所謂的文學是「苦悶的象徵」在郭松棻的小說中得到了印證,也使讀者感染了這股苦悶的快感,有如一不小心跌倒,爬起來拍拍灰塵又繼續在迷宮中尋找出路。他的小說的確是晦澀難懂,必須將它們當作精神養分慢慢咀嚼,否則輕者會造成營養不良,重者槁木死灰。這或許也就是相對於其他作家,探索他的作品的文學研究者為數並不多的緣故。他似乎是為想要挑戰自己的精神深度的讀者而書寫的(在舞鶴的訪談錄中郭松棻自述「不為何為誰而寫」)。
從寫大小論文以來,我用分析的方法處理作品多於評價作品(雖然郭松棻曾表示分析作品是不夠的,評價更重要。巴赫金(M. M. Bakhtin)也有類似的看法),因為,始終有個聲音纏繞著我:「我憑什麼給予這些作品作價值判斷?我的文學造詣比那些作家高超嗎?」對於書寫郭松棻及其作品更是如此。這不是卑微的感受,也不是自我貶低,而是身為一個文學研究著的反省。即使在評論其他研究者的論文時,這個聲音也不時出現腦海,干擾我的審稿工作。但這又是件無法避免的事。我只能中肯地以自己有限的知識與觀點為文學研究盡一份心力。未來的路還很長……。
最後,我要感謝中文系黃湘陽老師、哲學系邱建碩教授給予我的寶貴意見,感謝跨文化研究所博士班的同學杜孝婕(Alicia),為我翻譯西班牙共產主義領導人之一兼作家的聖地亞哥‧卡里略(Santiago Carrillo)生平事蹟。還有感謝經常關心我的論文撰寫狀況的老師們。
選擇郭松棻為本書的研究對象事實上是經歷了一段漫長的過程。
能夠欣賞到郭松棻的文學作品必須先感謝曾守仁老師所推薦的《奔跑的母親》,讓我能徜徉在質美精純的語言之海中。是的,郭松棻一下子就吸引我之處就在於他的詩化語言,其次才注意到那樣細緻的語言背後所隱藏的深邃意涵。
閱讀郭松棻的作品無疑是一種精神冒險,得將心力、腦力全然投入才能見到一絲光芒,卻又不敢說自己的解讀是郭松棻的原意,於是又陷入某種疑慮的黑洞之中。在明與暗之間雜揉著自己的心靈呼喊,彷彿隨著他的文字撥弄起自己的心弦,這是與他對話更勝於與他...
目錄
代序
導 論
第一章 左派意識的建立、質疑與再思考
第一節 知識份子的任務與使命
第二節 沙特存在主義的驅動與實踐
第三節 五四精神的再現與民族主義的鬥士
第四節 左派視野中的台灣
第五節 「中國」意識的否定與社會主義再思考
第六節 結語
第二章 郭松棻的政治思/理想試探
第一節 從對卡繆的批判看郭松棻的政治思/理想
第二節 郭松棻對行動中的馬克斯主義反思
第三節 郭松棻理想中的馬克思主義
第四節 結語
第三章 創作的開始與意識型態的轉型(I)─郭松棻小說的創作美學
第一節 郭松棻小說的詩化藝術
第二節 敘述人稱的藝術效果
第三節 〈月印〉的時間與敘事藝術
第四節 〈那噠噠的腳步〉聽覺意象與聽覺語言
第五節 〈雪盲〉走向意識流的藝術技巧
第六節 結語
第四章 創作的開始與意識型態的轉型(II)─郭松棻小說的主題意識
第一節 回歸與超越日常生活
第二節 女性/母性/聖母
第三節 歷史/病體/孤兒還是浪子?
第四節 語言/孤寂/故鄉
第五節 蛻變/輕死/重生
第六節 紅地毯上殘影幢幢
第七節 結語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一)郭松棻生平及寫作年表
(二) Santiago Carrillo(聖地牙哥‧卡里略)生平與重要事蹟概述
(三)【另類閱讀】現實之外與內在融合─郭松棻〈奔跑的母親〉巴什拉式閱讀
代序
導 論
第一章 左派意識的建立、質疑與再思考
第一節 知識份子的任務與使命
第二節 沙特存在主義的驅動與實踐
第三節 五四精神的再現與民族主義的鬥士
第四節 左派視野中的台灣
第五節 「中國」意識的否定與社會主義再思考
第六節 結語
第二章 郭松棻的政治思/理想試探
第一節 從對卡繆的批判看郭松棻的政治思/理想
第二節 郭松棻對行動中的馬克斯主義反思
第三節 郭松棻理想中的馬克思主義
第四節 結語
第三章 創作的開始與意識型態的轉型(I)─郭松棻小說的創作美學
...
商品資料
出版社:秀威資訊出版日期:2012-12-12ISBN/ISSN:9789863260127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14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