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病與咳喘的中醫快速療法
鼻子過敏、氣喘迷思大破解,
免穿刺、免手術、無痛治療,
本書讓你迅速擺脫鼻病困擾。
有人說,21世紀人類有兩大抗爭:一是抗通膨,一是抗過敏。只要你有心去留意你身邊周圍的人,或是有機會在乘坐公車、搭乘捷運時稍微注意一點,就會發現此起彼落的擤鼻涕聲、鼻涕倒流的倒吸聲、清嗓聲、鼻塞聲。
為什麼台灣有那麼多人罹患這些毛病?除了台灣地處海島型氣候,氣候特別潮濕及環境污染外,行醫三十多年的宋醫師要告訴你:其實都是西藥吃太多,生活習慣不佳,自找的。而免疫力被破壞,身體的防線由第一道的鼻腔,退到最後一道的肺泡,惡性循環的結果,終致演變成過敏性鼻炎、氣喘。
本書乃作者集三十年鼻病、咳喘治療經驗之大成,由鼻病、咳喘的起因、演變過程,及國人的醫療迷思出發,羅列各式鼻病、咳喘的外治方與內治法,讓您不僅治標,也治本,一次擺脫鼻病咳喘困擾。
作者簡介:
宋文靖
學歷:國立台灣大學畢業 中醫特考及格 國際針灸師
著作:《中醫常見疾病治驗談》、 《宋氏對應針法的酸痛治療驗證》、《酸痛革命─宋氏對應針法》
章節試閱
第一章 感冒為什麼不要一直吃藥
讓我們來先看看以下從網路來的文章,是朋友傳給我的,該篇文章是由林醫師所撰寫:
Lily Lee寫於2010年12月31日:
真是一位有良心的醫師,看了才知道為何這麼多醫師說感冒吃西藥只是「把病往裡趕」,消除症狀不表示把病治好,「知」才能保護家人與孩子的健康,目前過敏與氣喘的小孩非常多,值得深思!
一、原來台灣的名醫是這樣形成的…by 林燦城醫師
從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後,我一直從事西醫基層醫療,依健保局統計,民眾就醫以看感冒最多(約70%),而對西醫治療感冒的模式,我一直很懷疑。在歐美所有被診斷為感冒的疾病,醫師幾乎是不開藥的,只會叫你回去休息。衛生署在感冒流行時期也只會呼籲 :「請多喝水,多休息,少去公共場所」。從來沒說過要民眾吃藥這一回事。但是,民眾到西醫的診所(或醫院)看病,雖然是感冒,醫師幾乎都會開出一堆的「感冒藥」,吃了之後,病情卻也減輕了。
但是西醫傳到台灣卻變了質,開感冒藥成了醫師最容易賺錢的方式,開得越重,賺得越多。醫師很樂於用很強的感冒藥去掩蓋感冒症狀,民眾以為是「藥到病除」,實際上卻是在削弱自己的免疫力。通常大人會忍耐,感冒了忍幾天不吃藥這種作法還算對),而對小孩的感冒就會急著找醫生,(大部份反而在害小孩),因為台灣大部分的醫生為了拉攏病人,對不該開的感冒,習慣都會開藥來讓症狀或輕,而且藥開得越重,症狀減輕的越多,病人會越信賴,排隊來診的病人就越多,嚴格來講,這樣醫生所賺到的錢都是「黑心錢」。
感冒,大多數是因病毒感染所致,目前西醫對病毒仍然沒有特效藥。幸好人體本身有自我防衛的能力,這些自我防衛就是利用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咳嗽、甚至發燒等機轉來達成。西醫所發明的感冒藥,不但不能對抗感冒病毒,反而都在打擊這些自我防衛:「抗組織氨、假麻黃素」讓鼻塞打開,鼻涕減少、不打噴嚏,「氣管擴張劑、類固醇」讓氣管門戶大開,讓痰的分泌減少,表面上症狀改善了,事實上,卻是「門戶洞開,引狼入室」。
在台灣過敏性鼻炎與氣喘的發生率隨著診所的越普及反而越來越高,原因何在?很多人沒想到:基本原因是感冒藥吃太多了,將免疫力給破壞,身體的防線由第一道的鼻腔,退到最後一道的肺泡所致。原來一直吃感冒藥不但不能「治病」,反而會「製病」。
小孩第一次罹患感冒,通常約5-7天抗體產生後,就會自然痊癒(而且也沒有任何西藥可治感冒)。但是父母不放心,媒體又推波助瀾,急著帶去給醫師看,大部分的醫師會開出症狀治療藥(其實是消減免疫力、傷害小孩的藥),父母遵從醫囑,規規矩矩照三餐給小孩灌藥,果然小孩症狀很快消失,但從此也走上不歸路,以後小孩抵抗力越來越差,感冒次數越來越多,感冒症狀越來越嚴重,惡性循環結果,終致演變成過敏性鼻炎、氣喘。
二、美國FDA要求明文禁止「6歲以下幼童」吃感冒藥
美國FDA(相當於台灣的衛生署)的一個委員會作出決議,要求明文禁止「6歲下幼童」吃感冒藥。
小朋友生病,一定要吃感冒藥嗎?美國研究發現,小朋友吃感冒藥,根本沒效,美國藥物食品管理局FDA還要求明文禁止「6歲以下幼童」吃感冒藥,原因是已經有1500個小朋友吃類似的感冒藥產生副作用,123個人死亡。國內小兒科醫師把話說得更白,感冒藥本來效果就不大,還是要小心幼童心臟不舒服,本來就有致死危機。
小朋友感冒生病,讓怎麼辦?家長:「先來看醫師啊,主要是吃藥為主。」如果告訴你,小朋友吃的感冒藥根本沒用,甚至會傷身,這才讓人頭皮發麻。
美國聯邦食品藥物管理局更呼籲,直接禁止6歲以下小朋友服用咳嗽藥和感冒藥,講白了,就是這些藥根本無效。台安醫師表示。「兩個人都感冒,一樣的症狀一個人有吃,一個人沒有吃(藥),最後你會發現好的時間就一樣,有的小朋友可能吃了,可能發生一些心臟的問題,心律不整,或有的人引起神經方面的副作用。」
小兒科醫師看法與美國一致,以往開藥,就已經減少非常多的劑量,主要是感冒藥裡,治療鼻塞和過敏的藥物,有抗充血和抗組織胺的成份,有可能衝擊小朋友心臟。美國的調查發現,至少有1500個小朋友,吃藥引發併發症,有123個死亡。「死亡案例一定會發生啦,因為他有(可能)心臟發生心律不整,是可能發生,但比例不是很高,但總是有可能發生(死亡)。」
醫師說,感冒即使不吃藥,3到5天,身體自己也會康復,吃感冒藥沒有效,但還是建議要看醫師做診斷,因為怕就怕會有併發症,或根本不是感冒,都有奪命的危機。
吃感冒藥不但無效而且傷身。醫學院所受的教育裡,病毒性的感冒是:「沒有藥物可治療」,要靠自己的免疫力來對抗。感冒藥會降低身體抵抗病毒的能力,不但對六歲以下的小孩有傷害,對大人的健康也沒有好處(衛生署只建議:「多休息,多喝水」)。只是大人因為要工作,只好吃藥來減輕不舒服感。但是很多家長誤以為要吃感冒藥,感冒才會快好,這是醫界沒有盡到衛教的責任。
當記者拿這件新聞去問衛生署時,衛生署似乎並沒有要做任何因應,看來民眾的健康得自求多福。禁止感冒藥的販售,當然會衝擊到許多藥廠的利益與利潤,但到底是藥廠的利潤重要呢?還是民眾的生命重要?
美國與台灣國情不同的是:在美國,醫師不會隨便開感冒藥,在台灣則是:找醫師看感冒,大多數都會開感冒藥(而且,某些醫師開的感冒藥還特別有效)。在台灣的開業醫師如果規規矩矩教病患「多休息、多喝水」的幾乎都不容易生存。問題的癥結在於:如果第一個醫師按照教科書教民眾「多休息、多喝水」,病患很快會再找第二個醫師,第二個醫師察顏觀色,立刻開出「特效藥」,感冒症狀很快解除,這時候病患不但不會去懷疑第二個醫師,還會罵第一個醫師「醫術不好」。
就我所知,台東某大醫院的小兒科就有位醫師一直堅持感冒不隨便開藥,發燒也不必急著退,他還常常演講說明感冒隨便退燒的壞處,但是相信他的民眾終究還是少數,多數的家長寧願選擇「開藥,感冒症狀很快解除」的醫師。
感冒藥吃多了,小孩子的抵抗力會越來越差,看病的頻數也越來越多。其中的道理,感冒藥把第一道防線破壞,讓病毒很容易入侵,久而久之,就演變成鼻過敏,再繼續用氣管擴張劑,就演變成氣喘。依據「台灣氣喘衛教學會」的資料,台灣的氣喘盛行率由民國63年的1.3%,到民國91成長到19%。30年來增加了15倍,診所越普及,就醫越方便,氣喘盛行率反而越高,這是甚麼道理?難道大家都沒有懷疑:「你吃了太多不該吃、也不必吃的藥嗎?」
注:感冒會有痠痛、倦怠、頭痛、發燒等症狀。鼻過敏時打噴嚏、流鼻水、鼻塞則是對一些並無傷害的刺激起過度反應。感冒與鼻過敏的本質都是身體「虛」,因為「虛」才容易被感冒病毒侵犯:因為「虛」,所以連無傷害的刺激也需要用激烈的動作來回應,這就是過敏。鼻子過敏與感冒一樣,都會有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的反應,其實這些反應都是人體保命所必要的。感冒時,入侵的病毒毒性轉強,所以反應比較激烈,
感冒時,虛弱的肺都怕被病毒入侵,所以祭出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的方式來防衛,但是所謂的感冒藥卻都在破壞這些防線,讓病毒得以深入,氣管擴張劑讓病毒更易深入到達肺泡,這時終末細支氣管平滑肌全面收縮就演變成氣喘。長期吃感冒藥,演變成氣喘絕對是指日可待。
三、感冒、氣喘、過敏系列之一:這樣的治療,是在「治病」?還是「製病」?
台灣小朋友的鼻過敏、氣喘越來越多,希望大家努力思考,如果你接受這樣的醫療,到底是在「治病」?還是在「製病」?
治療感冒,衛生署的標準答案只有:「請多休息、多喝水、多洗手,少去公共場所」,但是台灣到處林立的醫療院所,卻習以為常的開出一大堆的「感冒藥」。當了二、三十年醫師,所看到最離譜、最荒謬的醫療,就是台灣的醫生開藥治療感冒的模式。
美國、加拿大的醫師,看感冒從不開藥的,只會叫你回家休息、多喝水,自然產生抵抗力。實在不舒服時,才叫你自行去OTC(開架藥局)買緩解感冒症狀、劑量很輕的成藥。醫界都很清楚:「感冒是由病毒引起,根本無藥物可對抗」。
當感冒病毒在空氣中漂浮,有些抵抗力較差的人,就會被傳染上。這時,人體的第一道防線(非特異性防禦系統)會先來應戰,同時會呼叫第二線的特異防禦系統(抗體)來協助。身體製造抗體約需七天的時間。抗體還未產生前,第一道防線一定要先撐著,用鼻塞來阻擋、用流鼻涕來黏住病毒,用打噴嚏、咳嗽等各種方式來驅趕病毒,這就是第一線非特異性防禦的模式。
鼻塞、流鼻涕這些症狀固然會讓身體不舒服,但是沒有鼻塞、流鼻涕這些防線,病毒就會長驅直入。第一道防線撐個七天,等抗體製造出來,身體就可以反攻了。人類就是用這樣的機轉,不斷製造抗體,才能和病毒共存了幾萬年。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所謂「感冒藥」,到底是怎麼治感冒的?所謂治感冒的「感冒藥」,不外乎是下列這些成份:
1.止痛退燒藥:身體用發燒來對抗病毒,退燒反而對身體不利。
2.假麻黃素(一種鼻充血解除劑):用來解除鼻塞。
3.抗組織氨:阻止鼻涕分泌,減少鼻涕。
4.鎮咳袪痰劑:壓制咳嗽,減低痰的黏性。
5.氣管擴張劑:解除氣管平滑肌的收縮,擴張氣管。
6.抗生素:抗生素對病毒無效。
從以上看來,西藥感冒藥的成份,主要是抑制感冒時的症狀,沒有一種成份是針對感冒病毒的。事實上,感冒藥對入侵的病毒是「束手無策」的。感冒藥解除鼻塞、抑制鼻涕、鎮咳、袪痰、擴張氣管、退燒,都只是「治標」,根本無法「治本」。又當我們身體的第一防線被這些藥瓦解後,身體放棄了初步的抵抗力,病毒就輕易進入。表面上感冒不舒服的症狀解除了,以為病好了;事實上,身體的自然防禦系統模式被破壞,抵抗力就愈來愈差,下次被感染的機會就越大,病況就會愈來愈嚴重。
說更清楚些,當身體在鼻腔的第一道防線被「感冒藥」瓦解後,防線只好退守氣管,氣管的防線再被氣管擴張劑瓦解,就再退至細支氣管與肺泡、這時肺泡的微氣管平滑肌全面收縮、關門,呼吸更不順暢,氣喘就是如此發生的。
美國、加拿大的醫師深知此理,所以很少開感冒藥,假如患者感冒的症狀真的不舒服,就建議到OTC買劑量很輕的成藥,這樣身體還能保有部份的防禦能力。但是在台灣,很多醫師開感冒藥是「照三餐吃、吃七天」,開得越重,越受歡迎,生意越好。甚至還是小道消息流傳著:某某醫師的感冒藥特別有效,別人治不好的,一定要找某某醫師才行。對這種流傳,內行的人不禁要合理懷疑:「難不成這是個專用類固醇的醫師?否則,感冒何來特效藥?」
衛生署很清楚「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根本沒有藥可對抗。」所以只能呼籲「多喝水、多休息」,從來沒有說過「感冒要吃藥,以免加重病情」。但是很多醫師濫用感冒藥在「製病」,還成為主流;不開藥的醫師,反而不易生存。民眾在這方面卻是不知的。衛生署是不是應該對民眾做更多的衛教、保健常識的宣導及教育?更應該有為全民追求長遠健康的正確措施,而非只是喊喊幾句話而已,是嗎?」
看了以上的文章,其中所敘述的病理及疾病的演變,就會讓人清楚的知道感冒與鼻病的互為轉換的關係,也清楚的瞭解像感冒與鼻病這類的疾病,西醫西藥只能作症狀的控制,並不能治本,體質強壯或體質適合的人暫時作症狀的控制倒是無妨,但對於體質虛的人則西藥吃久了還會門戶動開引邪入裡,製造出另一種更難纏的疾病,例如氣喘、過敏性鼻炎等疾病,這就是由藥源引起〈或說製造〉的疾病,有時病人對於病是怎麼得的還不自知,還認為自己怎麼那麼倒霉會莫名其妙的得到過敏,如果家人也有人過敏,還把罪怪到是遺傳的因素,其時這些觀念不見得正確。
一般人的觀念裡都認為西藥快中藥是慢郎中,就像感冒發燒一樣,第一個想到的是找西醫,〈沒有人會在第一的時間裡找中醫〉趕快掛急診看西醫打點滴服退燒藥,結果真的很快的就把燒給退了,病人正在稱讚西藥如何有效之際,怎麼話還沒說完,過不了多久又開始畏冷發燒了呢?於是又再服退燒藥,燒又如期的退了,怎麼也沒想到第三天又再度發燒,這時才開始警覺到情況不妙,於是只好再找別家診所,其時這些一再發燒的現象就是只作症狀的控制並沒有把真正的病因排除導致引邪入裡,身體一再的抵抗的表現,換句話說,當病人好不容易正氣養足想要再發燒把汗排出去時,又自作孽的再服退燒藥自己把自己給打昏,結果是病人越吃越沒力氣,病越治病情拖越久,這就是國人普遍皆有的不正確的觀念所害。
臨床上確實見到很多這種病例,林醫師把醫生及國人所患的現象一再用文字提醒,就是要讓不知情的國人有一些正確的醫療常識,不要誤蹈陷阱,把觀念改正過來,實在是用心良苦,像林醫師這樣護衛國人健康的精神,一定承受不少同行的壓力,他帶給病人健康的治病觀念,病人實在也應該要為他加油打氣,讓他有龐大的精神後盾支持來傳導理念,不是嗎?當然,西醫也有其不可否認的長處,如鼻塞時的噴霧劑、氣喘發作時的類固醇吸入劑、鼻中隔及鼻息肉的手術,鼻中異物侵入之取出等,病人都不能沒有它。如果中西醫長處能夠結合,各盡其長,那才是最完美的醫療,病人才會有最大的福氣。
第二章 我研究鼻病的歷史淵源
我小學時代即得天獨厚的患了耳朵流膿的毛病,也就是現在所稱的「中耳炎」,雖不太會痛,但整天流膿水,肯定是不太好受,每當媽媽喊我時,有時會有輕微的重聽,她常用客家話說我是「臭耳聾」。那個時候醫藥沒有現在發達,同時家裡經濟也不太好,我住的地方又是界於花蓮與台東的兩縣交界的窮鄉僻壤,要治療這種耳疾還非得花數個小時乘坐火車上花蓮市治療不可,每次去花蓮,那位醫師總是用同樣的動作用藥水把我的耳朵洗一洗,然後開個藥就結束了,我那時還小,乖乖聽醫師的話拿了藥就回去了,這樣早出晚歸往返剛好一天,一個禮拜去一次,費時費事,去了一整年流膿的症狀依然一樣,可是為了治病,不這樣做又沒有什麼辦法?這個病治了很久都沒有進展,一直拖到國中快要畢業時,才在不知不覺中好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我以為中耳炎解脫了便沒事,可不幸的很,一上高中,卻換鼻子作怪,真是晴天剛過便來陰天,患鼻病真是痛苦,不是鼻塞氣吸不進來,就是頭目昏沉,總是一天到晚有擤不完的鼻涕,鼻涕又是黃綠的,看了自己都覺嘔心,我真搞不清楚這病是怎麼發生的,每一想起耳病方好,卻又來了鼻病〈鼻竇炎〉,當然「心裡有氣」,事情既已發生也無可奈何!那時花蓮有名的耳鼻喉科醫師姓陳,另一位則姓賴,我都時常光顧,據檢查結果為鼻竇炎,說要作穿刺術,我一個禮拜去穿刺兩次,把鼻濃引出,記得去了一整年,穿刺也作過無數次,但都沒有什結果,自己穿刺怕了,可是鼻濃涕還是流不完!
我的姐夫是西醫,建議我上台北榮總開刀,說開完刀就可一勞永逸。但是一提起開刀心裡總是非常害怕,臨去前又打聽出台北中國醫藥學院李教授治鼻病很厲害,說用中藥的方法可以把鼻疾治癒,我懷著一顆新的希望便上台北去找李教授,當時十七、八歲的我,從未出過遠門,就逕自坐往台北的直達金馬號汽車上台北了,從早上七點出發直到晚上五點多才到達目的地,當時的汽車舊,蘇花公路也不平,九彎十八拐的,非常的搖晃,還記得半路上嘔吐(暈車)不止,想起來真是受罪。我去治了幾次,把藥拿回來吃,都沒有好轉,加上交通不便,藥費又昂貴的緣故,最重要的是病根本沒有進步,所以決定不再去了。
高中畢業以後,家裡開了一間小型鋸木工廠,父親要我回家幫忙,並順便學點謀生計能,我出生在鄉下生性孝順,聽父親的話便回家幫忙,沒有再補習參加聯考。那時,聽母親說,東竹村有個老國醫對鼻子的疾病相當在行,老國醫替我把把脈開了方,我帶回藥去煎,煎的工具是用罐頭做的,母親很耐心的幫我煎,這樣也去了不少趟,服藥後也沒什麼進步,把老國醫弄得一頭霧水,他說為了我的病又重新特地把書再翻了好幾遍,我當時並不知道他看的什麼書,不過以我現在當中醫師的經驗回億,他當時看的書是屬於線裝的「醫宗金鑑」應該沒錯。
當兵以後,可能是嚴格的訓練有關吧!整天出操曬太陽,身體健壯起來,流鼻涕的情況不自覺間減少了許多,甚至沒什麼異樣的感覺,可算是最舒服最健康的時期了。〈所以運動、曬太陽對於治療鼻疾很重要,患有鼻疾的人要注意了。〉
退伍以後考上了台大夜間部,大三開始,白天要兼差郵局的工作,商學系的功課壓力很大,整天忙於功課,運動及曬太陽的時間減少了,身體於是漸漸的不如以前,流黃鼻涕的症狀又慢慢的出現,有時在吃飯吃到一半或考試考到一半時就黃泉滾滾而下,非擤不可,不然不能呼吸,甚是惱人討厭,一擤就是一大串,口袋裡頭,別的沒有,衛生紙倒是塞滿了一大堆。
記得大一放寒假時跟同學到合歡山去玩,他玩得很快樂,而我卻被鼻子害慘了,合歡山下雪天氣相當寒冷,晚上睡不暖,出去到室外活動則冷的要命,我總每幾小時就要用噴鼻藥噴一次,否則就不能呼吸,很是難過,算是我人生最難忘的回憶。
民國七十一年我考上中醫師,立志要把這個病魔克服,於是開始蒐集治療鼻病的方案,當時方藥是收集了不少,卻不知那一方是最適合我的,由於缺乏經驗的緣故,雖然試吃了不少中藥,效果卻總是不見,非常失望,演變到後來,發現自己的鼻子怎麼輪流塞來塞去的,晚上不容易睡覺,後來才知道這叫做交替性鼻塞,是屬於慢性鼻炎的一種症狀。
一直到民國七十七年初,在中國醫藥學院唸短期進修班時,得知針灸班同學在景美某中醫鼻科服務,方請他的老闆江醫師幫我點鼻治療,說也奇怪,自點鼻治療後,病便霍然痊癒,鼻塞沒了黃鼻涕也不見了,我真的覺得很好神奇,這個方法非常有效,十數年的病就這樣好了,我當然想學,於是我常去那裡坐坐,希望他能傳授傳授(當然不是沒有代價),但這是他吃飯的傢伙,所以總是被婉拒,於是只好自己研究自己去摸索了。
七十八年我應徵進入了聖佑堂中醫院,因勞保的患者很多帶有鼻病的,面對這麼多的鼻病患者無法治癒,心裡總覺得有些歉疚,好像有失職責似的不安,因此內心發誓非要研究出一套治癒鼻病的方法出來不可。
我耐心的一面試一面研究也一面去尋找治療的方法,皇天不負苦心人,得黃醫師的從中指導,提到上海中醫雜誌有一方外治方可以試試,我拿來試用,效果不錯,經驗累積久了之後終於創出一套治癒鼻病的方法,兩年多來的辛苦研究及嚐試,克服了不少困難,領悟出一些難治的鼻病治療法,成功的治癒數千名的鼻病患者,總算有點成績,也從臨床上得知,鼻病至嚴重時,光靠內服藥是很難奏效的,還須依賴外治法才能竟其全功。而且也從鼻病中領悟出鼻涕倒流、咳嗽、氣喘及旁及其它副病的治法,可謂收獲不少。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從研究鼻子病的歷程就可知這句話的真正含意,的確是這樣的,「天下也沒有不勞而獲的事。」
得了鼻病是非常痛苦的,沒有人願意患鼻子的毛病,我身為醫生,卻深受鼻病的痛苦,「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當然最清楚鼻病的症狀及病的來龍去脈了,如何解決患者的痛苦是醫師身負的使命也是最神聖的職責,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何況處在工業時代的現代,空氣污染嚴重,患鼻病的人那麼多,能替他們解除鼻病也是最快樂的事,善事做得越多越好,我突然覺得我有背負此神聖的使命,善盡職責,去救更多的鼻病病人,阿彌陀佛,善哉!!
第三章 易造成鼻病的原因是什麼?
台灣地處亞熱帶海洋氣候,溫度高又潮濕,而且一日數變,這種潮濕多變的海島型氣候,最首當其衝的就是鼻子,因它來不及發揮調節溫度、濕度、滅菌、及濾塵的功能,就被風寒、濕熱、暑氣之侵襲了,所以最容易引起鼻病。
鼻病的病變通常是由鼻腔先開始,而鼻腔的病變和感冒、及風寒、風熱等侵襲有很大的關係。肺開竅於鼻,肺又主皮毛,假若肺氣虛,或肺氣不固〈皮毛不固〉,外邪很容易侵襲鼻腔而引起一系列的鼻病。
感冒是屬於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其病因絕大部分是由濾過性病毒所引起,外感風寒雖不完全是病毒,但病人一旦受寒,所表現的症狀幾乎是:全身無力、筋骨酸痛、鼻癢、鼻塞、打喷嚏、流鼻水不止,若只是病毒的感染症狀會有發熱身重痛,光受風寒〈受涼〉的症狀則無發燒、身重痛,這些症狀的產生都是因為鼻腔的黏膜無法適時的發揮功能受到感染以後變得充血腫脹,同時分泌物增加所造成。對於抵抗力好的人通常在發病的三、五天內症狀自動慢慢消失,但是,如果合併細菌感染,症狀就會變得比較明顯,而且越來越嚴重,這時候可能會大量流黃鼻涕,鼻塞,有時伴有兩頰脹痛,或鼻樑酸痛,頭目昏重,甚至忽冷忽熱,這就是急性鼻炎的現象,急性鼻炎沒治好,就會變成慢性鼻炎了。
造成鼻病〈鼻炎〉的原因很多,而感冒併發細菌感染的主因最為主要,其他的原因也有,像拔牙,上齒槽炎,在不乾淨的水裡游泳,空氣污染,化學分子的刺激,常食冰涼冷飲,在寒風凜冽的天氣裡經常迎風侵襲,不知保暖,及經年累月的生活在濕氣、冷氣的環境中或工作…等,一直侵襲著鼻腔,都是造成諸多鼻病的因素。
倘若不幸罹患鼻炎要趕快治療,所謂的趕快治療不是只有西醫西藥〈除非是機械性的問題必須手術外〉,在前面段章裡面已經暗示過,中醫不是慢郎中,中醫一樣可以處理大症,像這種急性期的感冒、發燒、鼻炎…等,中醫一樣可以處理的很好,不然中醫在西洋醫學未傳入中國之前,中醫是怎麼治病的,炎黃子孫是如何綿延下來的。若在急性期的兩、三個星期內得不到有效的緩解,或在一個月內無法治癒,便會很快的演變成更難纏的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或鼻竇炎…等,鼻塞、打噴嚏、流鼻水、眼睛癢、流黃濃涕、鼻涕倒流、鼻不聞香臭、打鼾、易感冒、常頭痛頭暈…等也很快的跟著到來。
鼻病看起來好像不是什麼大病,所以常被一般人所忽略,事實上一個鼻病常能引發很多它病,像上述所列出來的皆是,如果每天都為這些症狀所纏,常令人不勝其煩,進而大大的影響生活品質、工作情緒,這樣對病人的身心靈健康會很不利,對事業的發展也會形成很大的阻力。
在我們要了解鼻病會易得的原因之前,實在應該知道鼻子在人體上所扮演的角色,這樣你才能重視鼻子的重要性。
第四章 鼻腔的功能有那些?
人們一當感冒或著涼時,鼻子最先出現症狀,尤其鼻腔內所出現的變化更是明顯,先是一陣畏寒起雞皮疙瘩,緊接著鼻子癢、打噴嚏、流鼻水,到底鼻腔扮演著什麼角色,它有什麼功能,這都是我們所必須瞭解的。
鼻子具有呼吸、構音、嗅覺及濾塵的功能。鼻腔是空氣進出呼吸道的門戶,當空氣由鼻子進入經過咽、喉、氣管、支氣管而到達肺部時,都需經過鼻腔的加溫、提高濕度及濾過空氣中的灰塵,再進入肺泡交換空氣,這些任務都在鼻腔與鼻竇中完成,這就是中醫所講的肺開竅於鼻。
一、 加溫作用
鼻子與鼻竇相通而互相依存,就鼻竇而言,左右各有蝶竇、額竇、篩竇及上顎竇,各個竇內都有上呼吸道同樣的柱狀纖維細胞構成的黏膜層,冷空氣由外界進來,就可以分流到各個鼻竇內,依著一定的氣流方向轉了一圈,再回到氣道來。由於與黏膜有廣大的接觸面,所以空氣的溫度能夠很快地升高,如此才不致於刺激肺,否則,太冷的空氣直接吸入肺內,容易引起刺激而形成咳嗽或打噴嚏,這些現象就是這種冷空氣的直接刺激所引發的反射生理機能。
二、 加濕作用
鼻黏膜的作用是為了給吸入過多乾燥的空氣、或太冷的空氣,以及暖而濕度高的空氣給予潤濕作用,每天由鼻黏膜供給吸氣的水分則會大量增加,大約有好幾百CC左右,因此鼻黏膜上富有水分的粘液層就像地毯般的覆蓋著,隨時由黏膜組織補給水分,這種加濕作用,就是在保護鼻黏膜讓肺部不受過度的刺激,我們只要想想在感冒發生鼻塞時,便會自然的改口呼吸,吾人的口另有其他多種功能,用口呼吸只是暫行代替鼻子呼吸的功能,不能長期使用,故因當鼻塞時使用張口呼吸的關係,半夜或清晨時會感到口特別的乾燥,喉嚨非常的不舒服,此時便可體會鼻子正常的重要性。
三、 共鳴作用
鼻腔有一耳咽管與中耳腔相連,亦稱歐氏管,其作用在維持內外兩邊壓力平衡;鼻腔與四周的鼻竇相鄰並相通,其所形成的空間,對於說話時能產生共鳴的動作相當重要,不幸患有鼻竇炎的人,鼻竇內充滿分泌物的關係,聲音起不了共鳴作用,說話常讓人覺得鼻音很重,。有過感冒鼻塞經驗的人都知道,鼻塞的當時,不是常常伴有耳鳴、耳痛、就是說話鼻音重。
四、 濾塵除菌作用
鼻子的濾塵除菌作用,主要是由「黏膜」和「纖毛」來負責,當空氣吸入鼻腔後,大的灰塵會被鼻毛擋住,小的灰塵也會被鼻黏膜的黏液層黏著,再經過鼻黏膜層的纖毛運動,它快速的流動可以把呼吸道的分泌物及灰塵帶往反方向,經喉部而咳出,鼻分泌物也都可以經由這些纖毛運動而送離器官外,鼻子如果濾塵除菌的功能喪失,喉嚨容易感染發炎,肺部也易受到侵襲而感染發生毛病。
五、 嗅覺作用
腦神經有十二對,第一對就是嗅神經,嗅神經的末梢會延伸到鼻黏膜,腦神經末梢在鼻黏膜的分佈不只是嗅神經,還包括三叉神經、舌咽神經及迷走神經,不過,最重要的是主司嗅覺的嗅神經,嗅神經在離開腦部之後就直達到它的末梢部位的嗅裂,其嗅覺主司區域,即在鼻腔的三角頂,這裡的黏膜層內有將近一千萬個「嗅覺感受細胞」。這些感受細胞把得到的嗅覺、經嗅神經,再傳給大腦。
鼻子正常時,因嗅覺未有異樣,故不曾感到嗅覺的存在,但一當原先有嗅覺的人忽然因鼻子的毛病而喪失嗅覺,不聞香臭、食不知味時就知道是何等的痛苦,這種後天性的嗅覺失靈,幾乎與鼻子的毛病特別是長期鼻塞有關,故一發現嗅覺失靈時,要趕快把鼻子的疾病治療好。
瞭解了鼻腔的功能,有助於疾病的認知,如果對於鼻子的構造稍為知道,就更能清楚的知道自己所患病的部位,下面讓我們大約描述鼻子的簡單構造:
第五章 鼻子的構造
鼻子是呼吸器官的開端,也是空氣的主要通道,鼻子是由外鼻、鼻腔和副鼻腔三大部份所構成。
一、外鼻
我們日常口中所稱呼的「鼻子」,乃是指臉上正面所看到的鼻子部分,在醫學上,應稱為「外鼻」,中醫則稱「明堂」。而所謂外鼻是指兩眼間眉心處之鼻樑根部開始,往下經鼻樑沿高聳處之鼻背至鼻尖部份,由骨與軟骨構成支架,在鼻尖下有一對由鼻中隔分開為左右的兩鼻孔,其兩側隆起之部份稱為鼻翼。鼻根和鼻背部皮膚較薄,但鼻尖和鼻翼部皮膚較厚,與軟骨粘連甚緊,並有大量皮脂腺,故鼻子也會出汗。
二、 鼻腔
鼻腔起於前鼻孔,後止於後鼻孔,下通鼻咽部,由鼻中隔分成兩個腔室。鼻腔嚴格的說,應分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兩部。鼻前庭是指前鼻孔內覆蓋皮膚的部份,而固有鼻腔係由鼻腔黏膜所覆蓋。
鼻腔略呈垂直三角形,內側壁是鼻中隔,外側壁有三個貝殼狀突起,由上而下,順次稱上、中、下鼻甲,亦因為鼻甲的緣故,使鼻腔內空氣的通道分為上、中、下鼻道,而此鼻道即為通氣與排出分泌物的重要部位,因與淚囊相連,故眼淚亦可由此排出。
三、 副鼻腔
鼻竇即為副鼻腔,是鼻腔周圍顱骨的含氣空腔,左右兩側共有四對,因為鼻腔與每個鼻竇相連,所以鼻竇黏膜是鼻腔黏膜的延續,鼻竇有產生共鳴的特性。
鼻子在整個面的中央,在診斷疾病時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四診心法中描述,「天庭面首,闕上候咽,闕中印堂,候肺之原,山根候心,年壽候肝,兩傍候膽,脾胃鼻端…」意思是說:肺開竅於鼻,而印堂是中部最高者可以診斷肺的疾病。山根在兩目之間,即下極也,在肺下之部,可候心之疾。年壽者:下極之下,即鼻柱也,在心下之部,故可候肝之疾。面傍者:年壽之左右,膽附於肝,可候膽之疾。鼻端者:年壽之下,謂之面王,即準頭鼻孔也,在肝下之部,應候脾之疾。鼻孔者:即方上也,脾胃相連,故應候胃之疾也。又說:以鼻候脾者,以土位居中故也。鼻在五行中屬土,土能生金,金代表肺,肺又開竅於鼻,鼻子的毛病治療時須要靠脾土氣旺的推力,才能好的快,這就是土能生金的道理,鼻病常跟脾胃不佳連帶一起,故治鼻病時脾胃是要考慮進去的。
第一章 感冒為什麼不要一直吃藥
讓我們來先看看以下從網路來的文章,是朋友傳給我的,該篇文章是由林醫師所撰寫:
Lily Lee寫於2010年12月31日:
真是一位有良心的醫師,看了才知道為何這麼多醫師說感冒吃西藥只是「把病往裡趕」,消除症狀不表示把病治好,「知」才能保護家人與孩子的健康,目前過敏與氣喘的小孩非常多,值得深思!
一、原來台灣的名醫是這樣形成的…by 林燦城醫師
從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後,我一直從事西醫基層醫療,依健保局統計,民眾就醫以看感冒最多(約70%),而對西醫治療感冒的模式,我一直很懷疑。在歐美所...
作者序
「鼻病」是國人的通病,只要你有心去留意你身邊周圍的人,或是你有機會乘坐公車、或搭乘捷運時,稍為注意一點,就會發現此起彼落的擤鼻涕聲、鼻涕倒流的倒吸聲、清嗓聲、鼻塞聲。
你可曾想過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患有這些毛病?除了台灣是地處海島型的氣候,及氣候特別潮濕及環境污染之外,國人不喜歡運動或因工作忙碌沒時間運動,喜歡美食,吃了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導致毒素一堆,使得抵抗力下降也是原因之一,加上夏天喜食冰品,夜臥喜吹冷氣至天亮,得了風寒感冒發燒不循傳統的中醫治療,反而急急忙忙的趕著吃西藥控制,或是西藥控制之後,未及時使用中醫中藥調養,以恢復原本健康的身體,也是得病的主因,結果原本在表的病,卻因長期的治療不當,或拖延不治,最後引發更多的疾病,這是得不償失的,其中最明顯的、最多的就是鼻病。
鼻病多種,其中又以過敏性鼻炎症狀的打噴嚏、流鼻水、鼻塞最多,如果過敏性鼻炎又沒有醫好,最後就深入氣管,引發氣管炎或因而引起氣喘,這是非常有可能的演變的疾病,這種情況在中醫來說就是引外邪入內裡〈中醫傷寒論所講的傳經病變〉的表現,民眾如果沒有具備一點中醫的常識,又何嘗知道引邪入裡的道理?所以不知道一個小小的感冒沒有治好會引來那麼多的疾病?
我現在引用從網路傳閱的資料,題目是由一位西醫師所寫的,題目是:感冒不要一直服藥,摘錄一段如下,你就會更清楚的明白:
「感冒」,大多數是因病毒感染所致,目前西醫對病毒仍然沒有特效藥。幸好人體本身有自我防衛的能力,這些自我防衛就是利用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咳嗽、甚至發燒等機轉來達成。西醫所發明的感冒藥,不但不能對抗感冒病毒,反而都在打擊這些自我防衛:「抗組織氨、假麻黃素」讓鼻塞打開,鼻涕減少、不打噴嚏,「氣管擴張劑、類固醇」讓氣管門戶大開,讓痰的分泌減少,表面上症狀改善了,事實上,卻是「門戶洞開,引狼入室」。在台灣過敏性鼻炎與氣喘的發生率隨著診所的越普及反而越來越高,原因何在?很多人沒想到:基本原因是感冒藥吃太多了,將免疫力給破壞,身體的防線由第一道的鼻腔,退到最後一道的肺泡所致。原來一直吃感冒藥不但不能「治病」,反而會「製病」。
小孩第一次罹患感冒,通常約5~7天抗體產生後,就會自然痊癒(而且也沒有任何西藥可治感冒)。但是父母不放心,媒體又推波助瀾,急著帶去給醫師看,大部分的醫師會開出症狀治療藥(其實是消減免疫力、傷害小孩的藥),父母遵從醫囑,規規矩矩照三餐給小孩灌藥,果然小孩症狀很快消失,但從此也走上不歸路,以後小孩抵抗力越來越差,感冒次數越來越多,感冒症狀越來越嚴重,惡性循環結果,終致演變成過敏性鼻炎、氣喘。』
當然,我們也不可否認西醫西藥的長處,在急症時常須依賴它作急救時的處理,不過西藥總歸是化學藥,長期服用對身體總是不好,故對於治病還是中病即止就收。
過敏性鼻炎又是怎麼一回事,請再看下一段:
鼻子過敏與感冒一樣,都會有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的反應,其實這些反應都是人體保命所必要的。感冒時,入侵的病毒毒力轉強,所以反應比較激烈,會有痠痛、倦怠、頭痛、發燒等症狀。鼻過敏時打噴嚏、流鼻水、鼻塞則是對一些並無傷害的刺激起過度反應。感冒與鼻過敏的本質都是身體「虛」,因為「虛」才容易被感冒病毒侵犯:因為「虛」,所以連無傷害的刺激也需要用激烈的動作來回應,這就是過敏。
感冒時,虛弱的肺都怕被病毒入侵,所以祭出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的方式來防衛,但是所謂的感冒藥卻都在破壞這些防線,讓病毒得以深入,氣管擴張劑讓病毒更易深入到達肺泡,這時終末細支氣管平滑肌全面收縮就演變成氣喘。長期吃感冒藥,演變成氣喘絕對是指日可待。
是不是所有的人長期照如是治法都會變成林醫師所說的呢?當然不全然是,不過,對於體虛及特異體質的人,上述這種情形是很可能會的,臨床上這種例子也是屢見不鮮,這種說法跟漢朝張仲景著《傷寒論》所述的誤醫後的傳經差不多意思。
看了以上文章內容敘述,就可以清楚的知道罹患上症的國人為什麼那麼多了,同時,也可清楚的明白感冒、咳嗽、喉嚨痛、鼻病、氣喘之間的關係,是有重要相關性的。也可知道免疫力被西藥打到下降時,身體的防線會由第一道的鼻腔,退到最後一道的肺泡,越退越裡面,這就是中醫所謂的引邪入裡。
我身為一位中醫師,行醫三十年,看過無數的過敏性鼻炎、鼻塞、咳嗽、氣喘…等症狀,非常清楚的知道上述疾病演變的過程,其時很多上述病症之延緩痊癒,有甚多部份是醫療上的錯誤外,其餘大部份是自己不小心造成的多,如不注意保暖、不運動、喜時涼飲,好吹冷氣等,也有很多上症是缺乏醫療知識自己誤以為是所造成,如發燒、咳嗽、氣喘都認為吃西藥比較快中藥比較慢的觀念所致,這就是認知上的錯誤,結果自以為是的結果常造成事與願反,導致病程拖得更長。
我們應該更確切的說;體質適合的病人,服用西藥幾包就解決了,身體很快就又恢復健康。但對於體質不適合的人或體虛者則越吃越糟糕,表面上看來像是症狀已經改善,但事實上病程卻拖得更長,弄不好的人到最後還形成傳經之變。
像感冒這種病毒的病、過敏性鼻炎、氣喘等,中醫一樣可以處理的很好,可是大部份的老百姓都不相信,而西醫能作急救之便及症狀的控制,這是普遍的病人所熟知的,故要如何善用中西醫的長處,以彌補相互之間的缺點,使疾病的療程縮短,減輕病人的痛苦,這才是重點。不要等到病情嚴重時,才輾轉跑到各個醫療院所去診治,臨床上這些病人還經常可見,因不忍看到這些被誤治的情景重複出現,讓未具基本醫療常識的民眾茫然而免受更多的苦,所以有責任將中醫治療此病的經驗利用百忙之餘寫出,公諸於世,目的是讓民眾對這些疾病有更清楚的認知,讓民眾在這些疾病發生的第一時間裡,就能運用基本常識選用中西醫之所長來就醫,那麼不管退燒、治療喉嚨痛、咳嗽、流鼻涕、氣喘等疾病都能在很短的時間裡處理的很好,達到盡快遠離病痛的目的,那才是我們所樂意見到的。
西醫西藥有其長處,中醫中藥也有不可抹滅的特長,服用中藥,藥性溫和,少有副作用,同時吃了這些對症的中藥,身體很快就能恢復健康,既不會頭目昏沈,也不會全身無力,亦很少有傷胃的情況發生,療程時間並不慢長。從臨床上仔細觀察,服用中藥好處多多,很容易在病後隨即恢復健康。
因此把診治此等鼻病及時行感冒的經驗寫出,使對於關心此病的病人能對中西醫的基本知識有所正確的認知,進而做正確的選舉及處理,以減少浪費社會的資源是有必要的。中醫絕非市面上所傳的慢郎中,心中有一把尺後就不再盲目的亂投醫,這就是我要寫本書的目的。
至善中醫診所院長
宋文靖
「鼻病」是國人的通病,只要你有心去留意你身邊周圍的人,或是你有機會乘坐公車、或搭乘捷運時,稍為注意一點,就會發現此起彼落的擤鼻涕聲、鼻涕倒流的倒吸聲、清嗓聲、鼻塞聲。
你可曾想過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患有這些毛病?除了台灣是地處海島型的氣候,及氣候特別潮濕及環境污染之外,國人不喜歡運動或因工作忙碌沒時間運動,喜歡美食,吃了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導致毒素一堆,使得抵抗力下降也是原因之一,加上夏天喜食冰品,夜臥喜吹冷氣至天亮,得了風寒感冒發燒不循傳統的中醫治療,反而急急忙忙的趕著吃西藥控制,或是西藥控制之後...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感冒為什麼不要一直吃藥
第二章 我研究鼻病的歷史淵源
第三章 易造成鼻病的原因是什麼
第四章 鼻子〈腔〉的功能有那些
第五章 鼻子的構造
第六章 鼻子在相法中的重要性
第七章 鼻部形態診病法
第八章 鼻病的種類與其臨床症狀
第九章 鼻咽癌的中醫治療法
第十章 鼻腔診治體會
第十一章 鼻病外治法的介紹
第十二章 鼻病外治療法的應用時機
第十三章 由鼻病所衍生卻易被忽略的十大病症
第十四章 各種鼻病的證治經驗實錄
第十五章 過敏性鼻炎、鼻塞的調養與預防
第十六章 論治「咽中如有炙臠」〈慢性咽喉炎〉症候
第十七章 「打呼」也是病
第十八章 為中醫鼻科所做用的「點鼻療法」喊冤
第十九章 與鼻病有關的參考方劑
第二十章 鼻病與與咳喘關係
第二十一章 感冒是怎麼一回事?
第二十二章 中醫退燒也有一套
第二十三章 發熱、發燒之原因及種類及治驗實例
第二十四章 診治咳嗽的秘訣
第二十五章 診治感冒咳嗽氣喘經驗談
第二十六章 難得的治驗病例
第二十七章 喘嗽痰多如何治?
第二十八章 咽喉痛與扁桃腺發炎
第二十九章 何謂氣喘?〈以現代醫學來說明〉
後語
前言
第一章 感冒為什麼不要一直吃藥
第二章 我研究鼻病的歷史淵源
第三章 易造成鼻病的原因是什麼
第四章 鼻子〈腔〉的功能有那些
第五章 鼻子的構造
第六章 鼻子在相法中的重要性
第七章 鼻部形態診病法
第八章 鼻病的種類與其臨床症狀
第九章 鼻咽癌的中醫治療法
第十章 鼻腔診治體會
第十一章 鼻病外治法的介紹
第十二章 鼻病外治療法的應用時機
第十三章 由鼻病所衍生卻易被忽略的十大病症
第十四章 各種鼻病的證治經驗實錄
第十五章 過敏性鼻炎、鼻塞的調養與預防
第十六章 論治「咽中如有炙臠」〈慢性咽喉炎〉症...
商品資料
出版社:華志文化出版日期:2012-08-01ISBN/ISSN:9789865936051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8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