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0世紀上半葉中國最有政治活動力、組織力及創造力的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兩度合作,兩度分裂,從化友為敵到化敵為友,從兄弟協力到兵戎相見,從黨爭政爭的文鬥到戰場廝殺的武鬥,他們各自都在以自己的奮鬥,塑造著中國歷史的命運。1945~1949年的國共政爭內戰,為20世紀上半葉國共兩黨恩怨交織、糾纏一體的爭奪史劃上了句號。國民黨的失敗與共產黨的勝利,決定了這以後中國的歷史命運,決定了延續至今的中國基本政治格局。
本書以大量的國民黨相關檔案、人員日記和各種歷史材料為基礎,深入剖析了1945-1949這一重大歷史階段國共兩黨的政治鬥爭,特別是對抗戰勝利後國共兩黨的糾葛及國民黨的對應、國共東北爭奪及其成敗得失、國共內戰面面觀、戰後中國社會等做了詳細的例證和研究;此外,本書還揭示了戰後初期中國經濟的恢復與重建、政府機構的人事變更、中間黨派的政治抉擇等問題,真實客觀地還原了那段距今並不遙遠的歷史。
作者簡介:
汪朝光
江蘇南京人。198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歷史系,1984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此後一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現為近代史所研究員。著有《中華民國史》第三編第五卷,《中國近代通史》第六、十卷等及學術論文數十篇。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抗戰勝利後的國共糾葛及國民黨的對應
一 國民政府對抗戰勝利之初期因應
二 戰與和的變奏
三 戰後國民黨對共政策的關鍵轉折
四 國民黨的危機因應
第二章 國共東北爭奪及其成敗得失
一 國民黨內關於東北問題的激烈爭執
二 東北停戰與國共戰略的調整
三 戰後中蘇東北經濟合作交涉研究
四 戰後旅大接收的國共蘇三方博弈
第三章 國共內戰面面觀
一 軍調部述論
二 1946年的國共軍事整編復員
三 國民黨內戰軍事失利原因之辨析
四 國共內戰初期的蘇北戰場
第四章 戰後中國社會
一 宋子文出任行政院長之經緯
二 蔣介石與1945年昆明事變
三 大陸輿論對臺灣“二二八”事件之反應
四 戰後中間黨派的政治抉擇
前言
第一章 抗戰勝利後的國共糾葛及國民黨的對應
一 國民政府對抗戰勝利之初期因應
二 戰與和的變奏
三 戰後國民黨對共政策的關鍵轉折
四 國民黨的危機因應
第二章 國共東北爭奪及其成敗得失
一 國民黨內關於東北問題的激烈爭執
二 東北停戰與國共戰略的調整
三 戰後中蘇東北經濟合作交涉研究
四 戰後旅大接收的國共蘇三方博弈
第三章 國共內戰面面觀
一 軍調部述論
二 1946年的國共軍事整編復員
三 國民黨內戰軍事失利原因之辨析
四 國共內戰初期的蘇北戰場
第四章 戰後中國社會
一...
商品資料
出版社: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1-10-28ISBN/ISSN:9789881511959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20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