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鴻兵
定價:NT$ 390
優惠價:9 折,NT$ 351
本商品已絕版
宋鴻兵在《貨幣戰爭》與《金權天下》中,闡述了歐美主要金融勢力集團的形成發展、合縱連橫,解析當今世界幕後主宰力量的運作和決策機制,透過對歷史的體察,準確預測了金融海嘯的爆發與黃金飆漲,使得《貨幣戰爭》喧騰一時,話題不斷,光是第一冊正體簡體中文版合計,就已經接近200萬冊!
宋鴻兵在研究歐美主要金融勢力的運作時,也看到金融在歐美列強殖民侵略清朝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因而寫成這本《貨幣戰爭3──金融高邊疆》。
一如以往,宋鴻兵以生動的語言、仔細的觀察與大膽的推論,從貨幣史切入,說出一段聞所未聞的中國現代史,令讀者拍案叫絕:
‧胡雪巖之所以垮台,是因為妨礙了怡和洋行的核心利益。
‧蔣介石拿了蘇聯的資助進行國民革命軍北伐,為何又翻臉「清共」?
‧為何國民政府的法幣改革刺激了日本發動侵華戰爭?
‧從貨幣戰爭的角度,如何解讀國共內戰?
‧在美元長期看貶的趨勢下,人民幣要如何國際化?
‧為什麼掌握了白銀,就會掌握下一波投資的契機?
作者簡介:
宋鴻兵
環球財經研究院院長。1990年代初赴美留學,主修資訊工程和教育學,獲美利堅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碩士。曾在美國媒體遊說公司、醫療業、電信業、資訊安全、聯邦政府和著名金融機構供職,並曾擔任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的高級諮詢顧問,主要從事房地?貸款自動審核系統設計,金融衍生工具的稅務計算分析,MBS(資?抵押債券)的風險評估。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編輯手記
通往白銀之路
宋鴻兵的「貨幣戰爭系列」從二○○七年問世以來,光是《貨幣戰爭》一冊,根據出版社簡體字版的銷量(盜版不計),就超過一百七十萬冊,授權韓文版、繁體中文版的銷量也超過四十萬冊。到了《貨幣戰爭3──金融高邊疆》,簡體字版問世數月,也超過六十萬冊。「貨幣戰爭系列」掀起的閱讀熱潮延燒不僅至今還未退卻,宋鴻兵還規劃推出金融網路遊戲。「貨幣戰爭」不只是書籍而已,更發展成一個「產業」,引起衝擊與效應之深之廣,光是從暢銷書的角度已經無法全然解釋,早已晉級成一種非常奇特的文化現象。
《貨幣戰爭》不僅在華文世界翻騰迴盪,更溢出中文的藩籬,引起亞洲國家如日、韓、印度、新加坡、越南的注意,也讓英、美、德、澳、瑞士、西班牙等國數十家媒體為之側目。宋鴻兵還受邀參加在首爾舉行的「世界知識論壇」,成為唯一受邀的中國講者。不禁讓人好奇,九○年代到美國學資訊工程和教育的宋鴻兵有什麼能耐跨足金融,寫出連絕大多數經濟學者、財經作家都難望其項背的暢銷書?
在二○○七年,宋鴻兵出版《貨幣戰爭》,從陰謀論的角度來審視歐美十九世紀以降的歷史發展。透過宋鴻兵的特殊視角,一切熟悉的景象都有了新的面貌、新的意義。
一般大眾所知的歷史,是從戰爭及其成敗來定義與描述的:大英帝國透過船堅砲利,建立了橫跨五大洲七大洋的超級強權。而在歐陸,自中世紀即由無數城邦、王國所構成的地理名詞「日耳曼」,在十九世紀逐步邁向統一,最後在普法戰爭之後如願。一八七一年,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的凡爾賽宮鏡廳加冕為德意志帝國的皇帝。德國的統一也打破了歐洲的均勢,加上鄂圖曼帝國的崩解,造成區域權力的真空,第一次世界大戰就展現了這幾股破壞性力量匯流的結果。而德國在戰後所受的屈辱,又成為納粹掌權的溫床,把歐洲、乃至全世界導入一次規模更大、傷亡更慘重的二次世界大戰。
二次大戰讓大英帝國的霸業正式劃上句點,某個程度上也開始終結歐洲在過去數百年來的優勢,北美的美國和橫跨亞歐的蘇聯成為世界舞台的要角。美蘇對立所造就的冷戰架構,乃至蘇聯解體之後的「全球化時代」與「歷史之終結」的到來,當今世界的運作仍然不脫這個脈絡。(而台灣在戰後歷經白色恐怖、經濟發展、民主自由,乃至今天的產業外移、倚賴中國,完全可從這個脈絡來解釋。)
而對宋鴻兵來說,他看歷史,扣緊了一個事實:戰爭打的是錢、打的是糧。世人的目光只受表面的砲火隆隆、血肉橫飛所吸引,卻不見背後那無聲的金融運作。這才是戰爭真正的門道!
戰爭要花錢,打一場現代戰爭尤其花錢。全國動員,全面開戰,研發製造尖端武器都非常昂貴,也使得戰爭背後的金融運作顯得格外重要。《貨幣戰爭》所開啟的那扇門,讓讀者一窺在所謂「歷史」的背後,是哪些人在進行金融運作、操控資本,他們又在哪些歷史事件中、發揮了什麼樣的影響。
經過宋鴻兵的提點,讀者這才真正注意到,歐洲在工業革命發生、舊貴族垮台之後,掌握快速發展的資本市場的,原來是一批新興的銀行家。而這些人當中又有許多猶太金融世家。猶太人在歐洲的地位向來不受保障,早在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就開始從事基督教名義上所不容的匯兌業務。所以即使猶太人到了十九世紀,在金融、藝術、科學等領域引領風騷,仍然非常低調。
這個隱晦的空間到了宋鴻兵手裡,簡直是如魚得水,揮灑自如。為了解釋一般所知歷史種種說不通之處,宋鴻兵把焦點放在這些超級金融家族身上,試圖說服讀者,真正改變世界的不是檯面上你我可以看到的政治人物、軍事英雄,而是這些握有資本的銀行家。說得更誇張點,這些檯面人物其實是幕後銀行家的棋子而已。如果不是華爾街的支持,希特勒怎有可能上台掌權?如果不是戰後賠款的大餅太誘人,羅斯柴爾德家族又為何熱衷於普魯士統一德國的大業?
為了成就金融帝國的霸業,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又何足惜?給宋鴻兵的生花妙筆一寫,讀者真要把「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天地」改成「金融家」了。在宋鴻兵筆下,這些金融家個個都有通天徹地之能,翻雲覆雨,每件事情盡在其掌握中,可謂算無遺策。
讀者讀了當然半信半疑,許多學者更是「少信多疑」,像是郎咸平就曾戲言應該把《貨幣戰爭》跟《還珠格格》一起看。其他跳出來質疑、批評的經濟學者、金融專家不在少數,像是高盛集團董事總經理胡祖六也寫了〈子虛烏有的《貨幣戰爭》〉一文。但是中國大陸從四九年建政以來,大小運動不斷,各種歷史懸案無數,子虛烏有的傳聞害得家破人亡的例子,豈在少數?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基礎一經破壞,凡事先往個「疑」字走,早已成了習慣。《貨幣戰爭》這顆種子等於是掉到陰謀論的沃土中,很快就見抽芽茂盛。
讀者就算滿腹疑惑,但是受宋鴻兵的文筆所吸引,不斷讀下去的人比比皆是。閱讀時疑雲罩頂,但是作者言之鑿鑿,人事時地諸般細節一應俱全,一時也難以駁倒,反而越讀越好看、越讀越覺得有理。學者的批評或許有理,但無風怎麼會起浪?
到了二○○八年金融海嘯發生,更大大增加了宋鴻兵的可信度,因為他在二○○七年三月,就已經為文警告,美國房地產次級貸款將會崩盤,一年多之後,美國果然發生金融海嘯,全球遭殃。
雷曼兄弟因六千六百億美元的債務而聲請破產保護,成為史上最大的破產案。其中包括四百億的商業不動產與抵押貸款,六百五十億住宅房地產與抵押貸款,還有三千億的商業本票、隔夜回購與國債。消息一出,美國股市暴跌,全球最大保險集團AIG的股價隔天就掉了九十五%。到了十月初,德國、英國、法國、西班牙、愛爾蘭、冰島、中國的股市重挫腰斬,就連澳洲、巴西的股市也不支倒地。連帶冰島政府宣告破產,愛爾蘭之虎打回病貓原形。這段經過的來龍去脈在《雷曼啟示錄》中有相當清楚的敘述。
宋鴻兵經此一役,質疑《貨幣戰爭》的聲音頓時大消。宋鴻兵能做此「預言」當然跟他曾任職美國「二房」──兩大房貸龍頭房利美與房地美──高級諮詢顧問的經歷有關。
這兩家房貸公司是由美國政府出資,當初創立的美意是提供低收入戶更多房貸管道,放寬信用要求。但是到了後來,「二房」已經變質,只顧著收購龐大抵押貸款。根據《經濟學人》雜誌的數據,二房向其他銀行大量收購與房貸相關的證券產品,從二○○二至二○○七年間成長了百分之百。
警訊其實至遲到了二○○五年就已出現,而且相當明顯。當時美國利率開始調升,低收入戶月付的貸款金額增加,逾期繳款和住宅拍賣的件數雙雙攀升,而房價持續滑落。二房把抵押資產保留在帳冊上,隨著價值縮水,帳款暴增,到了二○○七年第二季,也就是宋鴻兵做出崩盤預言之後,二房的虧損額高達二十三億美元。
當時宋鴻兵預言,次貸風暴會在二○○七年年底爆發。這並非危言聳聽,因為到了該年第四季,二房的虧損已經飆到九十四億四千萬美元,但是還沒有爆。危機不是不爆,而是用了人為的方式延遲引爆,代價是爆炸的威力將會更驚人。二房以房貸作為擔保品,再持續借款。幾次來回交易下來,二房已欠下五兆兩千億美元,槓桿操作高達六十五倍!
二○○八年九月七日,二房再也撐不下去,由美國財政部接管。至此,冰山已經在鐵達尼號的正前方,就算滿舵急轉,也一定會撞上!宋鴻兵曾任職二房,等於是站在鐵達尼號的船橋,冰山的身影看得比別人還清楚。明明是不良資產,卻透過會計手段美化,信評機構背書,由聲譽卓著的金融機構包裝成高收益的商品賣到全球。不知情的投資人還以為撿到便宜,爭相搶購,最後炸得粉身碎骨,而始作俑者的金融高層,至今沒有一個因此而入獄,甚至「秋江水寒鴨先知」,先賺飽撈足才下桌,宋鴻兵看到這些金融怪象在眼前上演,也難怪要從陰謀論的角度來重估金融家在歷史上所扮演的角色了。
所有的歷史,都是寫給活人看的,「貨幣戰爭系列」也不例外。《貨幣戰爭》狂銷熱賣,續集《貨幣戰爭2──金權天下》在二○○九年出版,宋鴻兵鋪陳這兩百年金融史,寫到金融海嘯之後,他的結論是:一九七二年尼克森取消美元金本位是一場大陰謀,從此美元不受黃金制約,也沒有國際機構監管,利用世界儲蓄和結算貨幣的特權地位,享盡向全球徵收「鑄幣稅」的特權。而美元發行過量之後,美元將會劇烈貶值,而黃金價格會急速上升。
準確預言金價飆漲,又為宋鴻兵「鐵口直斷」立威。可以說,《貨幣戰爭》的寫作路數合了華文讀者的脾胃,準確預言金融海嘯與金價飆漲,更讓《貨幣戰爭》聲名大噪。但是讓《貨幣戰爭》引起亞洲、乃至歐美各國注意重視,還有賴其他因素。
話說一九五○年,中國大陸還譴責關貿總協定(世貿組織前身)是「資本主義俱樂部」。過了三十六年之後,世界變了。中國大陸申請加入這個當年曾經譴責的俱樂部,次年開始「入關」談判,態度有了一百八十度大轉變,此後就一直往這個方向前進。一九九七年,美國總統柯林頓基於「鼓勵中國以完全負責的一份子融入國際體系」,決定延長中國的最惠國待遇,這個時候中國已經開始「入世」的非正式多邊會談。一直到二○○一年九月十七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入世工作組簽署中國入世文件。
在這個階段,中國以低廉的人工與匯率向全世界提供價廉的商品,等於也協助消費國壓低物價與通膨,而這些國家的產業也可透過外移的方式,提供漂亮的財報,中國則把賺來的錢以美元資產的形式持有,作為衡量國家財富的指標。在這個階段,美國從政府、企業到消費者都滿意。而中國則得以維持高經濟成長率與就業率,人民有工作,地方有發展,國勢在上升。
但是好景總是不常的。幾年下來,產業外移讓美國失業率上升,企業從遷廠所得到的邊際效應大不如前,就設法美化財報,金融機構則忙著包裝債務出售;美國稅基侵蝕,加上軍費繁浩,政府的因應之道就是發公債、印美鈔。
而中國大陸這邊富了、強了、站起來了,但是相對剝奪感反而加重,也越來越不滿意。中國雖然號稱「世界工廠」,但賺得都是蠅頭小利的辛苦錢,大錢還是給外國企業賺走。美國人過的舒適生活是借錢來的,還不是中國在背後出錢供養的。可是美國欠了錢,還充闊氣,對借錢的中國頤指氣使,動輒威嚇。金融機構則是出售「美元毒資產」,讓中國人(還有全世界的人)受害,這是什麼道理?
中美雙方較勁叫陣的意味日漸濃厚,從美國國會到各國媒體,順著宋鴻兵喊出的「貨幣戰爭」,把導火線設定在說了好幾年的人民幣匯率「被低估」。許多政治人物與媒體認定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不讓升值,導致中美貿易逆差過大,中國人大舉購買美國國債,致使美國遭到中國廉價熱錢的衝擊,使得美國長期利率偏低,最終誘發了資?泡沫和金融危機。
一時之間,這套說法在西方甚囂塵上,仿佛人民幣不大幅對美元升值,則世界經濟不平衡的困境斷無出路,各國經濟復甦也終將受挫。問題是,人民幣大幅升值勢必為出口導向的中國經濟帶來致命的衝擊,匯率暴漲帶來出口衰退、失業率增加,同時也會打擊中國九億農村人口的所得,連帶會傷害儲蓄、阻斷出口成長、遲滯經濟、提高銀行爆發危機的可能性。更別提人民幣大幅升值,就等於國家所持有的美元外匯大幅縮水。說白了,人民幣大幅升值會「動搖國本」。
所以宋鴻兵的「貨幣戰爭」等於是在人民幣與美元相持不下的板塊交界處建一個大水壩,因而誘發板塊釋放能量、發生地震的可能性也跟著提高。而吸引各方百川匯入水庫的,就是宋鴻兵夾雜著貨幣史、財經知識、傳聞與民族情緒的精彩文筆。水壩蓄積的水量越多,發生災變的變數也隨之增加。西方媒體注意到《貨幣戰爭》,不是著眼於書中提出新穎的見解(因為這套解釋在宋鴻兵出書之前早已有人提出),而是推敲《貨幣戰爭》的熱賣,反映了什麼樣的心態、讀者是如何理解中國與世界的關係。
到了《貨幣戰爭3──金融高邊疆》,字裡行間民族情緒更為明顯。宋鴻兵在《貨幣戰爭2──金權天下》中,就注意到歐洲銀行家族在中國的活動。像是在敘述英國如何取得金權制高點時,便指出清廷在一八七四年簽訂第一個外國貸款合約後,是透過匯豐銀行和怡和洋行兩家英國機構進行海外融資。同時,英國政府任名哈特爵士為總稅務司,掌握了大清海關。
「貨幣戰爭系列」的第三本就是順著這個脈絡,從貨幣史的角度來檢視從清末到民國,以及四九年之後中國大陸的歷史。這個角度為這百餘年間發生的許多歷史大事,提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解釋。讀者只消再翻幾頁,就可以看到宋鴻兵對胡雪巖、明治維新、北伐、剿共、日本侵華的解讀。這些例子都說明了相同的課題:貨幣是國家主權的重要組成,如果國家不能捍衛貨幣主權,就算在政治上獨立,那也是虛的。
放在眼前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宋鴻兵此書則具有心理建設的效果,提出人民幣要做到「放得出、收得回、看得見、管得著」,從中央銀行到接受貨幣的客戶端,中間的貨幣流動網、清算中心、金融票據市場、信用評估系統、金融法規、金融基礎設施,都要透過「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加以佈建,才能捍衛「金融高邊疆」。
宋鴻兵透過歷史,看到的是「美利堅帝國」的衰亡,歷史鐘擺再度把世界重心移回亞洲,白銀也將再現「世界貨幣」的榮光。因此書中大膽預測,價值嚴重被低估的白銀將會飆漲。這番預言會不會應驗,讀者可拭目以待。
會影響這個預言成真的因素之一,其實也在《貨幣戰爭》本身。宋鴻兵在接受《天下》雜誌專訪時,曾表示:
從世界發展的歷史來看,當獨大的強國走向衰弱時,世界局面必然不穩定,會有其他強國起來,填補強國權力收縮後的權力真空,在這個過程中,雙方會發生激烈交鋒。
這段話正是後世從修昔提底斯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所得到的歷史規律與教訓。整部《伯羅奔尼撒戰爭史》講的是雅典帝國的衰亡,說這個帝國如何以鄰為壑,逐漸失去各城邦的支持,只能訴諸強制與武力來維繫。看看今日世局,予人似曾相識之感。但是修昔提底斯提醒讀者,「歷史不會重複」,不過他也說,「人性不變。造成這些罪惡的原因,便是由貪欲和野心所引起的權力慾。」
這句話對於將頹之強權或是崛起的強權,俱都適用而需加以克制,否則雙方在「高邊疆」互不相讓的結果,勢必走向戰爭,屆時黃金白銀的榮景,恐怕都如泡影。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65折255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6折 | 0 |
7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5 |
3折 | 3 |
4折 | 4 |
5折 | 29 |
6折 | 5 |
7折 | 2 |
8折以上 | 2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宋鴻兵
優惠價: 9 折, NT$ 351 NT$ 390
本商品已絕版
宋鴻兵在《貨幣戰爭》與《金權天下》中,闡述了歐美主要金融勢力集團的形成發展、合縱連橫,解析當今世界幕後主宰力量的運作和決策機制,透過對歷史的體察,準確預測了金融海嘯的爆發與黃金飆漲,使得《貨幣戰爭》喧騰一時,話題不斷,光是第一冊正體簡體中文版合計,就已經接近200萬冊!
宋鴻兵在研究歐美主要金融勢力的運作時,也看到金融在歐美列強殖民侵略清朝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因而寫成這本《貨幣戰爭3──金融高邊疆》。
一如以往,宋鴻兵以生動的語言、仔細的觀察與大膽的推論,從貨幣史切入,說出一段聞所未聞的中國現代史,令讀者拍案叫絕:
‧胡雪巖之所以垮台,是因為妨礙了怡和洋行的核心利益。
‧蔣介石拿了蘇聯的資助進行國民革命軍北伐,為何又翻臉「清共」?
‧為何國民政府的法幣改革刺激了日本發動侵華戰爭?
‧從貨幣戰爭的角度,如何解讀國共內戰?
‧在美元長期看貶的趨勢下,人民幣要如何國際化?
‧為什麼掌握了白銀,就會掌握下一波投資的契機?
作者簡介:
宋鴻兵
環球財經研究院院長。1990年代初赴美留學,主修資訊工程和教育學,獲美利堅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碩士。曾在美國媒體遊說公司、醫療業、電信業、資訊安全、聯邦政府和著名金融機構供職,並曾擔任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的高級諮詢顧問,主要從事房地?貸款自動審核系統設計,金融衍生工具的稅務計算分析,MBS(資?抵押債券)的風險評估。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編輯手記
通往白銀之路
宋鴻兵的「貨幣戰爭系列」從二○○七年問世以來,光是《貨幣戰爭》一冊,根據出版社簡體字版的銷量(盜版不計),就超過一百七十萬冊,授權韓文版、繁體中文版的銷量也超過四十萬冊。到了《貨幣戰爭3──金融高邊疆》,簡體字版問世數月,也超過六十萬冊。「貨幣戰爭系列」掀起的閱讀熱潮延燒不僅至今還未退卻,宋鴻兵還規劃推出金融網路遊戲。「貨幣戰爭」不只是書籍而已,更發展成一個「產業」,引起衝擊與效應之深之廣,光是從暢銷書的角度已經無法全然解釋,早已晉級成一種非常奇特的文化現象。
《貨幣戰爭》不僅在華文世界翻騰迴盪,更溢出中文的藩籬,引起亞洲國家如日、韓、印度、新加坡、越南的注意,也讓英、美、德、澳、瑞士、西班牙等國數十家媒體為之側目。宋鴻兵還受邀參加在首爾舉行的「世界知識論壇」,成為唯一受邀的中國講者。不禁讓人好奇,九○年代到美國學資訊工程和教育的宋鴻兵有什麼能耐跨足金融,寫出連絕大多數經濟學者、財經作家都難望其項背的暢銷書?
在二○○七年,宋鴻兵出版《貨幣戰爭》,從陰謀論的角度來審視歐美十九世紀以降的歷史發展。透過宋鴻兵的特殊視角,一切熟悉的景象都有了新的面貌、新的意義。
一般大眾所知的歷史,是從戰爭及其成敗來定義與描述的:大英帝國透過船堅砲利,建立了橫跨五大洲七大洋的超級強權。而在歐陸,自中世紀即由無數城邦、王國所構成的地理名詞「日耳曼」,在十九世紀逐步邁向統一,最後在普法戰爭之後如願。一八七一年,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的凡爾賽宮鏡廳加冕為德意志帝國的皇帝。德國的統一也打破了歐洲的均勢,加上鄂圖曼帝國的崩解,造成區域權力的真空,第一次世界大戰就展現了這幾股破壞性力量匯流的結果。而德國在戰後所受的屈辱,又成為納粹掌權的溫床,把歐洲、乃至全世界導入一次規模更大、傷亡更慘重的二次世界大戰。
二次大戰讓大英帝國的霸業正式劃上句點,某個程度上也開始終結歐洲在過去數百年來的優勢,北美的美國和橫跨亞歐的蘇聯成為世界舞台的要角。美蘇對立所造就的冷戰架構,乃至蘇聯解體之後的「全球化時代」與「歷史之終結」的到來,當今世界的運作仍然不脫這個脈絡。(而台灣在戰後歷經白色恐怖、經濟發展、民主自由,乃至今天的產業外移、倚賴中國,完全可從這個脈絡來解釋。)
而對宋鴻兵來說,他看歷史,扣緊了一個事實:戰爭打的是錢、打的是糧。世人的目光只受表面的砲火隆隆、血肉橫飛所吸引,卻不見背後那無聲的金融運作。這才是戰爭真正的門道!
戰爭要花錢,打一場現代戰爭尤其花錢。全國動員,全面開戰,研發製造尖端武器都非常昂貴,也使得戰爭背後的金融運作顯得格外重要。《貨幣戰爭》所開啟的那扇門,讓讀者一窺在所謂「歷史」的背後,是哪些人在進行金融運作、操控資本,他們又在哪些歷史事件中、發揮了什麼樣的影響。
經過宋鴻兵的提點,讀者這才真正注意到,歐洲在工業革命發生、舊貴族垮台之後,掌握快速發展的資本市場的,原來是一批新興的銀行家。而這些人當中又有許多猶太金融世家。猶太人在歐洲的地位向來不受保障,早在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就開始從事基督教名義上所不容的匯兌業務。所以即使猶太人到了十九世紀,在金融、藝術、科學等領域引領風騷,仍然非常低調。
這個隱晦的空間到了宋鴻兵手裡,簡直是如魚得水,揮灑自如。為了解釋一般所知歷史種種說不通之處,宋鴻兵把焦點放在這些超級金融家族身上,試圖說服讀者,真正改變世界的不是檯面上你我可以看到的政治人物、軍事英雄,而是這些握有資本的銀行家。說得更誇張點,這些檯面人物其實是幕後銀行家的棋子而已。如果不是華爾街的支持,希特勒怎有可能上台掌權?如果不是戰後賠款的大餅太誘人,羅斯柴爾德家族又為何熱衷於普魯士統一德國的大業?
為了成就金融帝國的霸業,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又何足惜?給宋鴻兵的生花妙筆一寫,讀者真要把「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天地」改成「金融家」了。在宋鴻兵筆下,這些金融家個個都有通天徹地之能,翻雲覆雨,每件事情盡在其掌握中,可謂算無遺策。
讀者讀了當然半信半疑,許多學者更是「少信多疑」,像是郎咸平就曾戲言應該把《貨幣戰爭》跟《還珠格格》一起看。其他跳出來質疑、批評的經濟學者、金融專家不在少數,像是高盛集團董事總經理胡祖六也寫了〈子虛烏有的《貨幣戰爭》〉一文。但是中國大陸從四九年建政以來,大小運動不斷,各種歷史懸案無數,子虛烏有的傳聞害得家破人亡的例子,豈在少數?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基礎一經破壞,凡事先往個「疑」字走,早已成了習慣。《貨幣戰爭》這顆種子等於是掉到陰謀論的沃土中,很快就見抽芽茂盛。
讀者就算滿腹疑惑,但是受宋鴻兵的文筆所吸引,不斷讀下去的人比比皆是。閱讀時疑雲罩頂,但是作者言之鑿鑿,人事時地諸般細節一應俱全,一時也難以駁倒,反而越讀越好看、越讀越覺得有理。學者的批評或許有理,但無風怎麼會起浪?
到了二○○八年金融海嘯發生,更大大增加了宋鴻兵的可信度,因為他在二○○七年三月,就已經為文警告,美國房地產次級貸款將會崩盤,一年多之後,美國果然發生金融海嘯,全球遭殃。
雷曼兄弟因六千六百億美元的債務而聲請破產保護,成為史上最大的破產案。其中包括四百億的商業不動產與抵押貸款,六百五十億住宅房地產與抵押貸款,還有三千億的商業本票、隔夜回購與國債。消息一出,美國股市暴跌,全球最大保險集團AIG的股價隔天就掉了九十五%。到了十月初,德國、英國、法國、西班牙、愛爾蘭、冰島、中國的股市重挫腰斬,就連澳洲、巴西的股市也不支倒地。連帶冰島政府宣告破產,愛爾蘭之虎打回病貓原形。這段經過的來龍去脈在《雷曼啟示錄》中有相當清楚的敘述。
宋鴻兵經此一役,質疑《貨幣戰爭》的聲音頓時大消。宋鴻兵能做此「預言」當然跟他曾任職美國「二房」──兩大房貸龍頭房利美與房地美──高級諮詢顧問的經歷有關。
這兩家房貸公司是由美國政府出資,當初創立的美意是提供低收入戶更多房貸管道,放寬信用要求。但是到了後來,「二房」已經變質,只顧著收購龐大抵押貸款。根據《經濟學人》雜誌的數據,二房向其他銀行大量收購與房貸相關的證券產品,從二○○二至二○○七年間成長了百分之百。
警訊其實至遲到了二○○五年就已出現,而且相當明顯。當時美國利率開始調升,低收入戶月付的貸款金額增加,逾期繳款和住宅拍賣的件數雙雙攀升,而房價持續滑落。二房把抵押資產保留在帳冊上,隨著價值縮水,帳款暴增,到了二○○七年第二季,也就是宋鴻兵做出崩盤預言之後,二房的虧損額高達二十三億美元。
當時宋鴻兵預言,次貸風暴會在二○○七年年底爆發。這並非危言聳聽,因為到了該年第四季,二房的虧損已經飆到九十四億四千萬美元,但是還沒有爆。危機不是不爆,而是用了人為的方式延遲引爆,代價是爆炸的威力將會更驚人。二房以房貸作為擔保品,再持續借款。幾次來回交易下來,二房已欠下五兆兩千億美元,槓桿操作高達六十五倍!
二○○八年九月七日,二房再也撐不下去,由美國財政部接管。至此,冰山已經在鐵達尼號的正前方,就算滿舵急轉,也一定會撞上!宋鴻兵曾任職二房,等於是站在鐵達尼號的船橋,冰山的身影看得比別人還清楚。明明是不良資產,卻透過會計手段美化,信評機構背書,由聲譽卓著的金融機構包裝成高收益的商品賣到全球。不知情的投資人還以為撿到便宜,爭相搶購,最後炸得粉身碎骨,而始作俑者的金融高層,至今沒有一個因此而入獄,甚至「秋江水寒鴨先知」,先賺飽撈足才下桌,宋鴻兵看到這些金融怪象在眼前上演,也難怪要從陰謀論的角度來重估金融家在歷史上所扮演的角色了。
所有的歷史,都是寫給活人看的,「貨幣戰爭系列」也不例外。《貨幣戰爭》狂銷熱賣,續集《貨幣戰爭2──金權天下》在二○○九年出版,宋鴻兵鋪陳這兩百年金融史,寫到金融海嘯之後,他的結論是:一九七二年尼克森取消美元金本位是一場大陰謀,從此美元不受黃金制約,也沒有國際機構監管,利用世界儲蓄和結算貨幣的特權地位,享盡向全球徵收「鑄幣稅」的特權。而美元發行過量之後,美元將會劇烈貶值,而黃金價格會急速上升。
準確預言金價飆漲,又為宋鴻兵「鐵口直斷」立威。可以說,《貨幣戰爭》的寫作路數合了華文讀者的脾胃,準確預言金融海嘯與金價飆漲,更讓《貨幣戰爭》聲名大噪。但是讓《貨幣戰爭》引起亞洲、乃至歐美各國注意重視,還有賴其他因素。
話說一九五○年,中國大陸還譴責關貿總協定(世貿組織前身)是「資本主義俱樂部」。過了三十六年之後,世界變了。中國大陸申請加入這個當年曾經譴責的俱樂部,次年開始「入關」談判,態度有了一百八十度大轉變,此後就一直往這個方向前進。一九九七年,美國總統柯林頓基於「鼓勵中國以完全負責的一份子融入國際體系」,決定延長中國的最惠國待遇,這個時候中國已經開始「入世」的非正式多邊會談。一直到二○○一年九月十七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入世工作組簽署中國入世文件。
在這個階段,中國以低廉的人工與匯率向全世界提供價廉的商品,等於也協助消費國壓低物價與通膨,而這些國家的產業也可透過外移的方式,提供漂亮的財報,中國則把賺來的錢以美元資產的形式持有,作為衡量國家財富的指標。在這個階段,美國從政府、企業到消費者都滿意。而中國則得以維持高經濟成長率與就業率,人民有工作,地方有發展,國勢在上升。
但是好景總是不常的。幾年下來,產業外移讓美國失業率上升,企業從遷廠所得到的邊際效應大不如前,就設法美化財報,金融機構則忙著包裝債務出售;美國稅基侵蝕,加上軍費繁浩,政府的因應之道就是發公債、印美鈔。
而中國大陸這邊富了、強了、站起來了,但是相對剝奪感反而加重,也越來越不滿意。中國雖然號稱「世界工廠」,但賺得都是蠅頭小利的辛苦錢,大錢還是給外國企業賺走。美國人過的舒適生活是借錢來的,還不是中國在背後出錢供養的。可是美國欠了錢,還充闊氣,對借錢的中國頤指氣使,動輒威嚇。金融機構則是出售「美元毒資產」,讓中國人(還有全世界的人)受害,這是什麼道理?
中美雙方較勁叫陣的意味日漸濃厚,從美國國會到各國媒體,順著宋鴻兵喊出的「貨幣戰爭」,把導火線設定在說了好幾年的人民幣匯率「被低估」。許多政治人物與媒體認定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不讓升值,導致中美貿易逆差過大,中國人大舉購買美國國債,致使美國遭到中國廉價熱錢的衝擊,使得美國長期利率偏低,最終誘發了資?泡沫和金融危機。
一時之間,這套說法在西方甚囂塵上,仿佛人民幣不大幅對美元升值,則世界經濟不平衡的困境斷無出路,各國經濟復甦也終將受挫。問題是,人民幣大幅升值勢必為出口導向的中國經濟帶來致命的衝擊,匯率暴漲帶來出口衰退、失業率增加,同時也會打擊中國九億農村人口的所得,連帶會傷害儲蓄、阻斷出口成長、遲滯經濟、提高銀行爆發危機的可能性。更別提人民幣大幅升值,就等於國家所持有的美元外匯大幅縮水。說白了,人民幣大幅升值會「動搖國本」。
所以宋鴻兵的「貨幣戰爭」等於是在人民幣與美元相持不下的板塊交界處建一個大水壩,因而誘發板塊釋放能量、發生地震的可能性也跟著提高。而吸引各方百川匯入水庫的,就是宋鴻兵夾雜著貨幣史、財經知識、傳聞與民族情緒的精彩文筆。水壩蓄積的水量越多,發生災變的變數也隨之增加。西方媒體注意到《貨幣戰爭》,不是著眼於書中提出新穎的見解(因為這套解釋在宋鴻兵出書之前早已有人提出),而是推敲《貨幣戰爭》的熱賣,反映了什麼樣的心態、讀者是如何理解中國與世界的關係。
到了《貨幣戰爭3──金融高邊疆》,字裡行間民族情緒更為明顯。宋鴻兵在《貨幣戰爭2──金權天下》中,就注意到歐洲銀行家族在中國的活動。像是在敘述英國如何取得金權制高點時,便指出清廷在一八七四年簽訂第一個外國貸款合約後,是透過匯豐銀行和怡和洋行兩家英國機構進行海外融資。同時,英國政府任名哈特爵士為總稅務司,掌握了大清海關。
「貨幣戰爭系列」的第三本就是順著這個脈絡,從貨幣史的角度來檢視從清末到民國,以及四九年之後中國大陸的歷史。這個角度為這百餘年間發生的許多歷史大事,提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解釋。讀者只消再翻幾頁,就可以看到宋鴻兵對胡雪巖、明治維新、北伐、剿共、日本侵華的解讀。這些例子都說明了相同的課題:貨幣是國家主權的重要組成,如果國家不能捍衛貨幣主權,就算在政治上獨立,那也是虛的。
放在眼前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宋鴻兵此書則具有心理建設的效果,提出人民幣要做到「放得出、收得回、看得見、管得著」,從中央銀行到接受貨幣的客戶端,中間的貨幣流動網、清算中心、金融票據市場、信用評估系統、金融法規、金融基礎設施,都要透過「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加以佈建,才能捍衛「金融高邊疆」。
宋鴻兵透過歷史,看到的是「美利堅帝國」的衰亡,歷史鐘擺再度把世界重心移回亞洲,白銀也將再現「世界貨幣」的榮光。因此書中大膽預測,價值嚴重被低估的白銀將會飆漲。這番預言會不會應驗,讀者可拭目以待。
會影響這個預言成真的因素之一,其實也在《貨幣戰爭》本身。宋鴻兵在接受《天下》雜誌專訪時,曾表示:
從世界發展的歷史來看,當獨大的強國走向衰弱時,世界局面必然不穩定,會有其他強國起來,填補強國權力收縮後的權力真空,在這個過程中,雙方會發生激烈交鋒。
這段話正是後世從修昔提底斯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所得到的歷史規律與教訓。整部《伯羅奔尼撒戰爭史》講的是雅典帝國的衰亡,說這個帝國如何以鄰為壑,逐漸失去各城邦的支持,只能訴諸強制與武力來維繫。看看今日世局,予人似曾相識之感。但是修昔提底斯提醒讀者,「歷史不會重複」,不過他也說,「人性不變。造成這些罪惡的原因,便是由貪欲和野心所引起的權力慾。」
這句話對於將頹之強權或是崛起的強權,俱都適用而需加以克制,否則雙方在「高邊疆」互不相讓的結果,勢必走向戰爭,屆時黃金白銀的榮景,恐怕都如泡影。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6折 | 0 |
7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5 |
3折 | 3 |
4折 | 4 |
5折 | 29 |
6折 | 5 |
7折 | 2 |
8折以上 | 2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65折255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