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漢唐
定價:NT$ 260
優惠價:88 折,NT$ 229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一個風起雲湧的時代 一部熱雪忠義的傳奇
《三國志》是晉朝陳壽所著。他是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省南充市)人,生於蜀漢後主建興十一年(公元二三三年),卒於晉惠帝元康七年(公元二九七年)。
陳壽從少年時代起,就非常喜歡讀古代歷史名著。他在同郡的著名史學家譙周的指導下,研讀了《尚書》、《春秋三傳》、《漢書》、《史記》……等史書,同時學習撰寫史書的方法。
公元二六三年,蜀國被魏國所滅,兩年之後,司馬炎奪取魏國政權,建立晉王朝。公元二八○年,晉朝滅掉吳國。自漢末以來,朝綱盡失,各地豪強并起,軍閥割據,漢朝的一統江山分崩離析,魏、蜀、吳三國鼎峙,前後約九十年,至此復舊統一。
在這近百年的時間裡,烽火在多災多難的九州大地上熊熊燃燒,多少人物叱吒風雲,指點江山,馳騁沙場,多少戰爭此起彼伏,鬥智鬥勇,你死我活,又留下多少故事令後人思索、回味和傳頌。陳壽從動盪的生活中走過來,深感修史明志的重要性。就在晉朝滅掉吳國後不久,他就開始廣泛搜集史料,為撰寫《三國志》做準備。
當時,魏史、吳史已有了各種官修和私撰的著作,官修的有王沈的《魏書》、韋昭的《吳書》,私撰的有魚豢的《魏略》。蜀國由於沒有設置史官,無專人負責搜集記錄史料,所以可供參考的資料不多。陳壽以《魏書》、《魏略》、《吳書》為基礎,又特地專程到蜀地搜集採訪蜀國史料,終於寫出了六十五卷本的《魏書》、《蜀書》、《吳書》,合在一起稱為《三國志》。
《三國志》原本是獨立成書的,到北宋刻印時,合為一部。《三國志》一寫出來,就引起很大轟動,後來有人把陳壽和《史記》的司馬遷、作《漢書》的班固相提並論,甚至還有的人在看過陳壽的《三國志》之後,就把自己正在撰寫的三國史書付之一炬。
陳壽去世後,梁州大中正尚書郎范頵上書給皇帝,稱讚陳壽的《三國志》「辭多勸誡,明乎得失,有益風化」,請求派人去採錄。於是皇帝派人到陳壽家抄寫了這部書。《三國志》與以前的史書如《史記》、《漢書》比起來,有自己的鮮明特點。它根據三國歷史的特殊情況,分敘同一時期內的三個國家的歷史,屬於紀傳體分國史,在斷代史上堪稱別具一格。
全書行文簡潔,文筆明快,人物的音容,時躍紙上,事件的起伏跌宕,多見行間,令人拍案叫絕,嘆為觀止。由於歷史的局限,陳壽身為晉朝治書侍御史,對於歷史人物的評價、歷史的事件的分析、三國歷史資料的取捨,難免要從當時統治階層的立場出發,反應晉朝的觀點。
晉朝脫胎於魏國,《三國志》自然要以魏國為正統,稱魏國的君主為帝,敘入「紀」中,而對蜀、吳的君主則稱主,做入「傳」中。三書中《魏書》的內容最為豐富,有三十卷;《蜀書》最為簡略,有十五卷;《吳書》適中,有二十卷。後人指出,《魏書》的內容雖然豐富,卻偶有失實之處,特別是對後來成為晉朝的統治階層的那些人,時有隱惡溢美之辭。
三書之中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就是在記人敘事中過於簡略,部份能反映細節的許多史料常被忽略了。為此,南宋時的宋文帝特命裴松之為陳壽原書作注釋。
裴松之博引群書,廣集史料,據清人統計,注文超出原著三倍。由於過分繁複,被人批評為「注之所載,皆壽書之棄餘」。儘管如此,無論是陳壽的《三國志》,還是裴松之的注釋,在史學的研究和史料的保存上都有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
《三國志》成書於晉朝初年,記人敘事都是典型的文言文,對於今天的年輕讀者來說,或許有些艱澀難懂。為幫助青年朋友們了解《三國志》這部史書,編者從《三國志》原著中精選出了二百餘個故事,以白話、故事的方式重新演繹,並對故事的主人公加以簡略介紹,以加深對故事的了解。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4折 | 1 |
5折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秦漢唐
優惠價: 88 折, NT$ 229 NT$ 26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一個風起雲湧的時代 一部熱雪忠義的傳奇
《三國志》是晉朝陳壽所著。他是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省南充市)人,生於蜀漢後主建興十一年(公元二三三年),卒於晉惠帝元康七年(公元二九七年)。
陳壽從少年時代起,就非常喜歡讀古代歷史名著。他在同郡的著名史學家譙周的指導下,研讀了《尚書》、《春秋三傳》、《漢書》、《史記》……等史書,同時學習撰寫史書的方法。
公元二六三年,蜀國被魏國所滅,兩年之後,司馬炎奪取魏國政權,建立晉王朝。公元二八○年,晉朝滅掉吳國。自漢末以來,朝綱盡失,各地豪強并起,軍閥割據,漢朝的一統江山分崩離析,魏、蜀、吳三國鼎峙,前後約九十年,至此復舊統一。
在這近百年的時間裡,烽火在多災多難的九州大地上熊熊燃燒,多少人物叱吒風雲,指點江山,馳騁沙場,多少戰爭此起彼伏,鬥智鬥勇,你死我活,又留下多少故事令後人思索、回味和傳頌。陳壽從動盪的生活中走過來,深感修史明志的重要性。就在晉朝滅掉吳國後不久,他就開始廣泛搜集史料,為撰寫《三國志》做準備。
當時,魏史、吳史已有了各種官修和私撰的著作,官修的有王沈的《魏書》、韋昭的《吳書》,私撰的有魚豢的《魏略》。蜀國由於沒有設置史官,無專人負責搜集記錄史料,所以可供參考的資料不多。陳壽以《魏書》、《魏略》、《吳書》為基礎,又特地專程到蜀地搜集採訪蜀國史料,終於寫出了六十五卷本的《魏書》、《蜀書》、《吳書》,合在一起稱為《三國志》。
《三國志》原本是獨立成書的,到北宋刻印時,合為一部。《三國志》一寫出來,就引起很大轟動,後來有人把陳壽和《史記》的司馬遷、作《漢書》的班固相提並論,甚至還有的人在看過陳壽的《三國志》之後,就把自己正在撰寫的三國史書付之一炬。
陳壽去世後,梁州大中正尚書郎范頵上書給皇帝,稱讚陳壽的《三國志》「辭多勸誡,明乎得失,有益風化」,請求派人去採錄。於是皇帝派人到陳壽家抄寫了這部書。《三國志》與以前的史書如《史記》、《漢書》比起來,有自己的鮮明特點。它根據三國歷史的特殊情況,分敘同一時期內的三個國家的歷史,屬於紀傳體分國史,在斷代史上堪稱別具一格。
全書行文簡潔,文筆明快,人物的音容,時躍紙上,事件的起伏跌宕,多見行間,令人拍案叫絕,嘆為觀止。由於歷史的局限,陳壽身為晉朝治書侍御史,對於歷史人物的評價、歷史的事件的分析、三國歷史資料的取捨,難免要從當時統治階層的立場出發,反應晉朝的觀點。
晉朝脫胎於魏國,《三國志》自然要以魏國為正統,稱魏國的君主為帝,敘入「紀」中,而對蜀、吳的君主則稱主,做入「傳」中。三書中《魏書》的內容最為豐富,有三十卷;《蜀書》最為簡略,有十五卷;《吳書》適中,有二十卷。後人指出,《魏書》的內容雖然豐富,卻偶有失實之處,特別是對後來成為晉朝的統治階層的那些人,時有隱惡溢美之辭。
三書之中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就是在記人敘事中過於簡略,部份能反映細節的許多史料常被忽略了。為此,南宋時的宋文帝特命裴松之為陳壽原書作注釋。
裴松之博引群書,廣集史料,據清人統計,注文超出原著三倍。由於過分繁複,被人批評為「注之所載,皆壽書之棄餘」。儘管如此,無論是陳壽的《三國志》,還是裴松之的注釋,在史學的研究和史料的保存上都有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
《三國志》成書於晉朝初年,記人敘事都是典型的文言文,對於今天的年輕讀者來說,或許有些艱澀難懂。為幫助青年朋友們了解《三國志》這部史書,編者從《三國志》原著中精選出了二百餘個故事,以白話、故事的方式重新演繹,並對故事的主人公加以簡略介紹,以加深對故事的了解。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4折 | 1 |
5折 | 1 |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