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築
GOTHIC STYLE哥德式風格
GOTHIC ARCHITECTURE回顧十一世紀與十二世紀的歷史,我們可以從中發現,哥德式藝術並不是突然出現在某一天,或是受到某個特定事件的影響才誕生出來的。不過,它的的確確是一個剛擺脫封建制度的束縛、有活力、正在演進的社會,所孕育出來的產物。這個新的歐洲社會具有許多特點,最重要的有:新社會階層的興起,這個新階層即是中產階級。他們不再為貴族工作,而自由地在城鎮裡經商貿易,或從事手工藝製造業,雖然各個行業中仍然有嚴格的行會、公會在管制著,某些職業本身也有很高的門檻限制,但與從前相比,社會已經大大開放了;而像法國、英國這些國家,政局獲得重新整頓,國王的權力被鞏固起來,貴族的特權跟著減少,商業與城市則興旺起來了。
提到建築藝術,就不可以忽略修道院院長、主教、修道士、教士這些神職人員,他們對建築物建造風格的影響確實相當大。因為這些為神服務的人士,不再只關心信徒們的靈魂,而漸漸成為城市生活的要角,對權力、物質和財富,表現出愈來愈大的興趣和野心。到後來,甚至常與貴族階層、君王和皇帝發生衝突(如敘爵之爭)。
在這種風氣下,主教和資產階級投資建造宏偉的新教堂,目的不僅是為讚美上帝而已,同時也是為展露他們心裡無法掩飾的自豪。這些人想驕傲地站在高大堅固的教堂上面,俯視方圓百里內成千上萬的居民,讓人崇拜、景仰,並且為這一座巍峨的建築物傾倒。
此外,建造高聳雄偉的教堂,也不外是對於「經院哲學」的宣揚。所謂經院哲學,就是歐洲中世紀教會用來傳播教義的哲學,這種哲學的實踐方法是,藉著傳授信徒各種知識,告訴他們與上帝溝通不僅可以依靠信仰,憑藉人類的理智同樣也可以——人們可以利用複雜精細、既嚴謹又細瑣的思維力量,來與上帝溝通。正是這種經院哲學,啟發了哥德式教堂的建構靈感:極力往高處發展,依賴其間複雜、精美、格式嚴謹但細膩豐富的設計,來與上帝溝通。
可以通往天堂的教堂哥德式教堂建築中的每一種構造元件都非常高聳、尖細,尤其是拱門、方柱和拱肋。這些元件讓建築物變得似乎完全不受重力的影響,一再挑高,以超乎想像的方式,伸展到令人目眩的高度。當人們抬頭瞻仰時,往往會覺得教堂尖細垂直的屋頂,彷彿連接著天堂。
事實上,這種能在人們心中勾勒天堂景象的教堂建築,是建築師利用創新的建築技巧建構而成的。他們採用飛扶壁、扶垛等元件來支撐拱頂,讓教堂屋頂儘可能地高,然後以不可思議的樣子,垂直聳立在天空中。讓人看了,不禁覺得可以經由此地,通往天堂。
如果看過蘭斯大教堂(Reims)、夏特爾主教教堂(Chartres)、巴黎聖母院、波維主教教堂(Beauvais)、亞眠聖母教堂(Amies),以及法國各大小城市和整個歐洲的居民,為建造這些「上帝棲身之所」所付出的辛勞與代價,就會了解這些哥德式建築簡直就是奇蹟。
這些建築幾乎都是動員了所有民間的財力、物力和勞力才完成的,每一座教堂的背後,都有成千上百萬來自中產階層的無記名捐贈,以及無數當地居民自願提供的義務性艱苦勞動。夏特爾的居民們就是因為無怨無悔地提供勞力,而聞名於建築史。這些居民在可憐的馬匹都已經筋疲力竭時,接替了牠們的工作,將載滿建築材料的馬車,沿著狹窄的上坡路,一直推送到建築工地去。而這些犧牲和努力,對於為了建造類似建築的歐洲民眾來說,還只是小意思而已。
不過,也是因為當時人們的品味、哲學觀和審美觀都逐漸在改變中,建築技術也進步創新了,教堂建築物才能夠這樣向天發展。這些創新中,最重要的是拱頂形狀的突破,人們擺脫了圓拱和斜拱的限制,銜接兩個弧形進而發明出尖拱。這種尖拱可以藉著兩邊弧形線段的變換,任意改變拱形的高度。哥德式建築就利用這種尖拱,發展出了造型變化多端的「尖頂交叉拱頂」。
尖頂交叉拱頂羅馬式風格的交叉拱頂,是由兩個筒形拱頂交叉而成的,將半圓的拱圈頂端弄尖,就是哥德式的尖頂交叉拱頂。交叉拱頂外面的屋頂部分被稱為拱帆。而支撐拱頂重量、彼此之間相互交叉的結構,稱為拱肋,拱肋也就是拱形的外圈。拱肋匯聚在交叉拱頂的最高點——「拱頂石」(Key Stone)上面。
每個時代的建築師們都希望在技術上有所突破,而哥德式藝術時代的建築師便設法在上面加入直立又尖削的元件,來滿足對垂直感的追求。在不斷的嘗試下,一位沒沒無聞的泥瓦匠(當時人們是這麼稱呼建築師的)設計出了尖頂交叉拱頂。這位發明家只是試著將支撐拱頂的四根方柱蓋得靠近一點,沒想到卻意外地將原來的半圓形拱圈擠成了由兩個半弧接成的尖拱,而它正好可以任意改變拱肋的弧度,往更高處伸展,這真令人驚喜!
尖頂交叉拱頂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它結實、有彈性,而且輕巧,因為拱帆的重量會被疏導到拱肋上,然後從拱肋傳到四個支撐點去(即傳到方柱或圓柱上)。
但是,尖頂交叉拱頂畢竟還是不夠平穩,因為它是弓形的,彎角大、垂直度又高,所以不僅會壓迫建築底部的方柱或圓柱,還會產生強大的側推力,而這種側推力要靠飛扶壁來紓解。
次要藝術
GOTHIC STYLE哥德式風格
GOTHIC SUB-ARTS把藝術歸類為主要藝術與次要藝術,是學者區分藝術作品的一種方法。主要藝術指的是建築、雕刻、繪畫等純粹藝術作品,次要藝術則包括了彩色玻璃窗、飾品、插畫、編織等等工藝類的應用藝術作品。而哥德式藝術風格,給了次要藝術相當大的發展空間,因此在這個時代裡,某些次要藝術作品的成就堪稱空前絕後。大量被應用在教堂裡的彩色玻璃窗工藝,就是一個成果豐碩的例子。
在哥德式藝術時代裡,次要藝術的繁盛和社會、經濟的變遷,關係相當密切。中世紀末期,由於經濟模式的改變,富商與貴族開始在各方面互別苗頭。富商們為讓自己的宅第看起來更氣派,大量購買了珠寶、地毯、畫作、插畫圖書等等,來作為裝飾。從前,訂購藝術家作品的客戶,只有貴族而已,滿足貴族們要求並不難,因為他們所要的作品,形式與主題往往都已經被限定了。但是新的富商客戶不一樣,他們給予藝術家比較大的自由和空間,來決定主題、風格和表達方式。整體說來,彩色玻璃窗的技術、金銀器皿加工技術,以及插畫的技術,是哥德式藝術中很重要的部分。
彩色玻璃窗由於哥德式的教堂大量運用彩色玻璃窗來營造夢幻、且幾乎沒有存在感的牆壁,使得彩色玻璃窗的工藝迅速發展起來。它的做工如下:首先將彩色的玻璃板割成一小塊一小塊,然後用鉛來修飾玻璃邊緣,再根據畫師預先描繪好的圖案,將這些玻璃小塊拼湊在一起,而比較細膩的部分,例如臉部的線條和衣服皺褶等等細節,則留到最後用黑色的鉛所作的顏料來精心處理。一整面彩繪大玻璃窗,通常會分割成好幾個畫面,一個畫面描繪一個場景,每一個場景都放在多葉狀的框架裡,一個框架內包含著一則與《聖經》或《福音書》相關的故事,用來教化信徒。
彩色玻璃窗上的圖畫是平面的、二度空間的畫,只著重高度和寬度,不注重景深;而很少在人物或背景空間上營造景深,正是哥德式繪畫的一個特點。畫中的背景大多用一定的格式來表現,例如以被小圓柱承接著的尖拱表示室內;用岩石、樹木等線條粗略的自然景物表示戶外,或是用單調的波浪線來表示在海洋中等等。
為了不使觀賞者混淆,畫面中的人物通常不多,形體也很小,一樣採用平面的手法來表現。不過,這些人物的身材都很修長。人物的特徵用手勢來呈現,而不是臉部表情。為了吸引觀眾的視線,他們手勢都有點誇張。
一般而言,彩色玻璃窗畫的色彩處理很精湛,畫師的用色都很明確,最常用的是紅、藍、黃、綠四種顏色。
除此之外,畫面構圖實在非常詳細,即使是很微小的部分,也都仔仔細細地描繪出來了。這些彩繪玻璃的畫匠,好像想要和插畫的畫師們一較高下,雖然已經知道觀眾只能從距離很遠的地方來欣賞他們的作品,仍然殫精竭慮地追求畫面的細膩度、精確度和優雅的感覺。
金銀器工藝和彩色玻璃窗同樣珍貴的哥德式次要藝術品,是金銀器皿,而金銀器皿的珍貴,也是因為製作材料本身就非常珍貴。哥德式藝術時代,金銀器皿的工藝水準已經相當高了,而金銀器皿的風行,不僅僅是因為君主、貴族、中產階級、宗教界人士非常青睞這類藝術品而已,中世紀人們觀念的影響也頗深。當時的人們認為,使用珍貴的材料來製作,可以彰顯物品所蘊含的精神價值。因為此時大部分的珠寶首飾、器皿,像是高腳杯、聖體盒、聖物盒、聖體顯供台等等,都是祭祀用的聖物,所以秉持著這種想法的人們,為了突顯聖物的神聖感,喜愛採用昂貴的金銀作為材料。
現在,這些被教堂與祭祀場所用來突顯神聖感,並且炫耀財力的金銀器皿,大部分都已經流失了,因為它們的誘惑力實在太大了!以致於讓各個時代的權貴人士不斷爭相掠奪。更別說這些美麗的金銀器上面,還鑲嵌著許多珍珠、寶石、水晶,以及細緻的金銀雕飾呢!哥德式金銀器皿的工藝技巧,也受到許多哥德式建築概念的影響,例如飛扶壁、尖頂,以及對垂直感的熱衷追求等等。最明顯的是聖物盒與聖體盒,往往製作得彷彿哥德式建築的珍貴模型一樣,尼古拉斯‧維頓(Nicolus Verdun)所創作的三王聖物盒就是如此,這個作品是當時最著名的金銀器皿之一,用櫟木製成,外觀就像一座有三個殿堂的哥德式大教堂一樣,中殿比兩邊的殿堂都還要高,表面全部用銀片刻成的浮雕來裝飾。裝飾的手法也和教堂外牆的裝飾方式一模一樣:兩邊的小耳堂外觀和教堂正面相同;器皿上也有一排和教堂外牆上一樣的連環迴廊,迴廊的廊柱是小圓柱,拱門是尖拱,拱門中擺放著先知、使者或君王的塑像。這些塑像體型修長,和教堂的大型雕像如出一轍。
雕 塑
BAROQUE STYLE 巴洛克風格
BAROQUE SCULPTURE在巴洛克時期,並不缺少雕塑家,但很出色的卻不多。其中最傑出的就是吉安‧羅倫佐‧貝里尼。他在巴洛克雕塑領域的重要性,遠大於他在建築領域上的貢獻。雕塑藝術是巴洛克時期最具特色,且散播最廣的一門藝術,它不僅做到了建築與繪畫所未能做到的事情(即創立一個在整個歐洲,皆大體一致的藝術風格與語言),而且成為藝術史上無人能出其右的藝術典範。直到今天,巴洛克雕塑仍在歐洲各地處處可見,而且讓人一眼就可從作品的典型特色中認出它來。
在認識巴洛克時期的雕塑作品,以及如何區分與其他時期的雕塑藝術有什麼不同之前,我們必須先將巴洛克時期的雕塑作品,區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用來裝飾或補充建築的雕塑作品;另一類則是真正單獨存在的雕塑作品。
當時的建築主要是以三種方式來運用雕塑藝術。首先是設計一整排水平排列的雕塑,以保持建築物外觀平整的水平線,但這種設計手法並非巴洛克藝術首創。不過,在巴洛克時期,它卻逐步發展成為一種常用的建築裝飾手法。這種裝飾設計源於十七世紀中葉,非常流行於裝飾建築物的樓頂。那是在建築物的最上方,建一堵將斜屋頂遮蓋起來的平牆,這麼一來,從下往上看時,建築物的頂端仍然是一條水平線。於是,為了美觀起見,便會在這一堵長長的牆上,裝飾一排相互之間保持等距離的雕塑。這些雕塑通常都很龐大,聳立在藍天下,而且,它們的間距往往與建築物正面的圓柱,或壁柱裝飾的間距相等。由貝里尼所設計的羅馬聖彼得大教堂,以及其圓柱迴廊;法國的凡爾賽宮以及其相關的大大小小的建築物,都採用了這種裝飾手法。後來,這種裝飾設計又從屋頂,發展到其他的建築物的平面上,比如花園的圍牆,橋上的圍欄等等。
第二種設計手法,是用雕像來取代圓柱作為建築的支撐,有女像柱與男像柱之分。這種裝飾手法也很古老,其發展歷史可以上溯至古希臘藝術時期。而在巴洛克時期,則主要盛行於奧地利與巴伐利亞地區。
第三種設計手法則是表現在邊飾上,即使用雕塑人物來裝飾徽章,戰利品及其他的類似器物。這種裝飾方法也是雕塑藝術在建築中最具特色的設計方式,它使雕塑成為巴洛克式建築的真正「裝飾品」。有時,它也是用來掩飾一些建築的殘缺或不夠完美的手法,比如用來彌補兩種搭配不和諧的建築圖案等等。另外,也可以用雕塑創造出「類似於建築」的建築,或者重新創造出一座新的建築物,比如:貝里尼所創作的聖彼得大教堂內的華蓋,就是最好的例子。建築與雕塑這兩門藝術完全地融合在一起,是巴洛克時期藝術特有的典型風格。
顯然,在巴洛克時期,雕塑家們也從事一些傳統的雕塑工作。例如墳墓、祭壇、紀念碑等等的雕塑工作。一般而言,在這些雕塑工作中,所採用的設計規則都和戲劇中的佈景規則相類似,甚至採用相同的手法。何況在當時正是戲劇與音樂開始蓬勃發展的時候。貝里尼曾經為聖卡特琳娜(Santa Caterina)教堂,創作了「錫耶納的聖卡特琳娜之喜悅」這座雕像,就將該主題表現得如同一幕戲劇,甚至將該雕塑的買主們,一併納入塑像作品中,並且按實體大小將他們的塑像安排於特別設計的戲台上,就像他們正在劇院裡看戲一樣。
這類雕塑作品有兩個特點。從技術上來說,藝術家的技藝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以至於想要從他們所完成的大理石雕塑作品中,判斷或想像出大理石原來的形狀,已經是不太可能的事了。米開朗基羅在總結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理想目標時曾經說過:一座雕塑必須給人一種印象,哪怕是從山頂滾到山谷,它都將絲毫無損。但巴洛克時期的雕塑作品則完全不同,用今天的話來說,它的目標是像照相那樣,將運動中的影像完全定住。這意味著雕塑家必須使用更自由、奔放的佈局設計,甚至必須使用比文藝復興雕塑藝術的人體尺寸規範,更苗條、修長的人體尺寸。
而「動態」正是巴洛克藝術的另一個顯著的特點,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特徵。該時期所展現的人物,從來不處於靜止或休息狀態,而總是處於運動狀態下,雕塑家們會確實捕捉一個幾乎很難察覺,但又極端緊張的時刻,讓雕塑中的人物靜止在一個不穩定的平衡當中。舉個例子來說,像跳高選手,在一躍而上的剎那,靜止在一個無法再上升,但卻還未開始下降的那一刻的造型,會被雕塑家們充分的掌握住。正是這種對「動態」感的強調,才導致十七世紀「蛇形人物雕像」的巨大成功。
所謂的「蛇形人物雕像」,出現在十六世紀下半葉,巴洛克藝術時期開始之前。在巴洛克時期,這種表現人物的雕塑方法再度獲得青睞。實際上,它指的是讓人體,固定在一個螺旋的動作中,以產生快速旋轉的情境與表情,如同一位運動員在扔擲鐵餅那樣。而人物身上的衣服,就會因為運動而顯得激揚、奔放、飄忽不定、充滿浪漫與美麗的線條。寬鬆的衣服隨風舞動,飄飄欲飛,這些元素都為巴洛克藝術強烈的明暗對比,創造了理想的前提。也正是為了實現這種明暗對比的手法,雕像中的人物,往往被表現成處於誇張、不自然的動作狀態中,服裝佩飾極其繁複、過度誇張、佈局混亂,幾近違反常態。有時,藝術家們對衣飾、動作的表現效果,以及對自己的技能過於自滿,也導致作品缺乏整體感與和諧性。不過,這些現象在各個時期都會發生,使得某些藝術家淪為二流的工匠。但是在巴洛克時期,另一個貢獻卻恰恰在於將這些二流的作品,融入具有絕對價值的複合式城市建築規劃中,點綴著城市中的廣場、花園、通道、噴泉。在這些城市建築裡,有大鬍子的神、森林之神、仙女、海豚、鬼怪;在宮殿、府邸建築的大樓梯上,有各式各樣的裝飾物;在走廊、大廳、教堂,甚至每個住宅中,都充斥著灰泥飾物,各式各樣、繁複多變。有時,這些作品帶來的是惡夢,但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它們成功的詮釋了當代的藝術風情與生活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