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中國人》是易中天早期的作品,近日改寫後重版。這本書,從飲食、服飾、家庭等方面,寫出中國人和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
雖然書中難免對中華文化作出批評,甚至拿外國來比較,但整體而言,評價還算客觀公正。《閒話中國人》在遣詞用字之間都不算激烈,只淡然把中國人的問題寫出來,沒有任何怒氣。過去五十年,在中共統治下,中國人被扭曲異化,出現很多新現象,書中也把這些新事物寫出來。易中天是一位社會學者,多年來研究中國文化,他筆下的「閒話」其實「不閒」,其實是一位資深社會觀察家的觀察筆記。
本書特色
開創新易式品人風潮
當了中國人那麼久,你了解中國人嗎?
從中國歷史,詩詞,小說,人情事故,社會價值觀下手,發現一些大眾習焉而不察的習慣或習性,其實都有本有源,易中天引經據典,化繁為簡,撥清思路,一步步的帶領讀者走進一個趣味幽遠的中國人的世界。
作者簡介:
易中天
一九四七年生,湖南長沙人,一九八一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現任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長期從事文學、藝術、美學、心理學、人類學、歷史學等多學科和跨學科研究。
著有《〈文心雕龍〉美學思想論稿》、《藝術人類學》、《帝國的惆悵》、《讀城記》、《黃與藍的交響——中西美學比較論》(與鄧曉芒合作)、《漢代風雲人物》等著作。近年撰寫出版了「易中天隨筆體學術著作.中國文化系列」四種:《閒話中國人》、《中國的男人和女人》、《讀城記》和 《品人錄》。
因在電視臺開講三國歷史而迅速走紅,成為中國人氣最旺的「親民學者」。
譯者簡介:
蔣智揚
1942年生,台北市人。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西海岸大學電腦學碩士。曾任職大同公司,現專業翻譯,譯有《不老-新世紀銀髮生活智慧》(遠流/吉本隆明著)等。
福田義人
1952年出生。畢業於立命館大學中國文學、台灣師範大學。從事外文翻譯工作,
經營中國語專門翻譯會社。譯有《海爾的戰略》等書。現居北京。
章節試閱
第四章 人情
做人問題
世故與做人
世故原指「世間一切事故」,所以也可以叫「世面」。但「面」有新有舊,「故」則都是先例和成規,也就是經驗和教訓。一個人,世面見得多了,肚子裡的故事、成規、教訓相應地多起來,也就「深於世故」。
世故是用來做人的。
做人是頭等大事,沒有誰可以不做人。然而做人又是何其難也!比方說,一個人,在單位上,是應該表現好一些呢,還是應該差一些呢?便很難。表現不好要被批評,太好又遭嫉妒,不好不壞,甘居中游,則又可能被視為平庸。又比如,你對某人某事某問題有看法,開會或別人來徵求意見時,是說還是不說呢?說,是「鋒芒太露」;不說,是「城府太深」;私下裡說是「兩面三刀」;公開地說是「目中無人」。再比如,有人託了人情來求你,要辦一件極難的事,是答應好呢,還是不答應好呢?不答應是「不給面子」,答應了辦不成是「騙人」,實情相告是「推託」,含糊其辭又會被視為「滑頭」。諸如此類,不勝枚舉。由是之故,中國人常常會感嘆:「做人真難!」
做人難,就難在這「人」原不是自己要做,也不是為自己做,而是為別人做的。
這就很不好辦。如果是自己要做人,或者是為自己做人,事情就比較簡單。做什麼樣的人,以及怎麼做,都由自己決定。做好做壞,也都是自己的事,別人管不著。為別人做人,就麻煩了。做什麼,得看別人的意思;怎麼做,得看別人的臉色;做得好不好,也歸別人說了算。責任是自己的,批評權卻在別人手裡。這就很可能花了錢,出了力,還不討好。一不小心,便「香也燒了,菩薩也得罪了」;或者是「討好了土地,得罪了灶神」。
比方說,一個做媳婦的,是該早早起床伺候公婆呢?還是該多和丈夫溫存一會兒呢?便很難掌握。結果,「起早了得罪丈夫,起晚了又得罪公婆」。又比如,婆媳關係緊張(這在中國是常有的事),做兒子和做丈夫的,夾在中間就很難做人。弄不好,便成了「風箱裡的老鼠──兩頭受氣」,或者「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為別人做人已是很難,何況這「人」還要做出來給別人看!在中國,一個人會不會做人,做得好不好,甚至是不是人,都取決於別人的「看法」。別人看著好,就好;看著不好,就不好。然而,要想所有的人都說好,又是何其難也!「一娘生九子,九子十條心」,每個人的立場、觀點、方法、標準都不一樣,哪裡統一得起來?「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又怎麼會人人叫好?更何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即便同一個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也會有不同的看法。看法不同倒也罷了,問題在於他們還要說出來,而且大家都認為有資格有義務說出來。更糟糕的是,這些看法我們還不能不聽。道理也很簡單:我們做人,既然是為別人而做,是做給別人看的,當然也就得由著別人品頭論足,說三道四。這就好比演戲,既然是演給觀眾看的,觀眾當然也就有資格叫好或者喝倒彩。
但做人又畢竟不是演戲。戲有很多而人只有一個。演戲,可以根據觀眾的好惡來安排節目。觀眾愛看什麼,就演什麼。做人就不行了,必須始終如一。如果「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見風使舵,兩面三刀,那就「不是人」。再說,演戲和看戲都是自由的。你可以看我的戲,也可以看別人的;我可以演給你看,也可以演給別人看。實在演不下去,還可以不演。做人就沒有那麼自由。你不能挑選「觀眾」,也不能選擇「劇場」,更不能「罷演」,除非自殺。但即便自殺,也不管用,因為那只會招來更多的猜測和議論,結果便是做鬼也不安寧。
因此做人極難,而且難免「假」。比方說,面對面時「做人」,背靠背時「搞鬼」;有人看時「規矩」,沒人看時「胡來」。這也不奇怪。做人不為自己,能不假嗎?做人要別人看,能不難嗎?又假又難,還做得好嗎?
也就只好世故一點。比如魯迅先生就說過:「與名流學者談,對於他所講,當裝作偶有不懂之處。太不懂被看輕,太懂了被厭惡。偶有不懂之處,彼此最為合宜。」(《而已集.小雜感》)道理也很簡單:完全不懂,顯得自己無知、幼稚,甚至弱智,是丟面子的;句句都懂,則顯得對方不過如此,並無高深之處,不像「名流學者」,便會讓對方丟面子。因此,最好是「偶有不懂之處」,這才對方既高深,自己也不弱智,大家都有面子,當然「彼此最為合宜」。同理,與學問不多而職位較高者談話,也最好讓他「偶有不懂之處」。他如果完全都懂了,便顯得你自己水平不高,會讓他看不起,是丟面子的。甚至,還會讓他疑心你來講這種常識性的問題,是不是存心要小看他,不把他放在眼裡。反之,如果他完全不懂,又會疑心你故意賣弄,要把他比下去,讓他丟臉。可見完全不懂和完全都懂是不行的,非半懂不懂不可。又可見中國人之所以要有世故,實在是因為做人太難。
像話不像話
然而,中國人一方面抱怨做人太難,另方面卻又有意無意地給做人增加困難,比如隨便說人「太不像話」就是。
說起來,「太不像話」,也是中國人的一大發明。
從邏輯上講,「太不像話」這種說法是全然不通的。話,是一種語言,怎麼能去「像」?也許,它原本不過只是「像人們話中所說得那樣」之省略。但這也是不通的。因為「不像話」者之言行,發生在斥其不像話之前。你事先並未「話」過,讓人家怎麼去「像」?或云此「話」乃公認之道德標準,這也同樣有問題,因為世間並無一成不變的什麼「公認道德標準」。比方說,一對小夫妻,恩恩愛愛,卿卿我我,同出同進,體貼溫柔,像不像話呢?在觀念比較傳統的人看來,也許就不像話;而在接受了現代文明的人看來,打老婆,當爺們,視妻子如奴僕的做派,才叫「太不像話」。總之,像話不像話,全看別人如何說話,哪有什麼客觀標準可言!
正因為從來也沒有一個客觀標準,因此這一譴責便可以廣泛地運用於一切領域:武裝干涉別國是「太不像話」,在車上搶了別人的座位也是「太不像話」;領導幹部以權謀私是「太不像話」,初中生談戀愛也是「太不像話」。可見,何謂「像話」,何謂「不像話」,何謂一般的「不像話」,何謂嚴重的「不像話」(太不像話),既無標準,也難量化。
顯然,所謂「太不像話」,只不過是表達了一種憤怒和鄙視的情感態度,是屬於「人情」範疇的東西。它加之於人,既非法律懲處,亦非道德譴責,在分量上,也遠較缺德、卑鄙、下流、無恥、喪盡天良等為輕。但唯其輕,便可濫施於人。反正隨便說人「太不像話」,不必負法律責任,也不會對簿公堂,頂多被回贈一句「你才太不像話」。
這下好了!有了這個武器,中國人就可以自由而得心應手地,對一切自己認為「看不慣」、「看不順眼」、「看不下去」的人和事,表示憤慨和鄙視。事實上,當人們怒斥某某人「太不像話」時,往往也是他們「實在看不下去」的時候。比如男歡女愛的事,背著人怎麼都行。如果在公開場合摟摟抱抱,親嘴接吻,便會被視為無恥,遭人白眼,甚至干預。其實,他兩人自在那裡快活,干他人何事?說穿了,不可容忍者,並不在於他們的行為(背著人就可以放肆),而在於他們的「態度」──「居然不怕別人議論」,豈非「根本不把別人放在眼裡」?這才弄得人人憤慨。想想看吧,自己不知羞恥,已是「很不像話」;如果再不在乎別人的議論,不把別人放在眼裡,豈非「太不像話」?
可見,像話不像話,全在別人順不順眼。順眼就像話,不順眼就不像話,不太順眼就不太像話,很不順眼就很不像話。反正像話不像話,都歸別人說了算,自己說了是不算的。
做人為什麼要別人看著順眼呢?因為這「人」原本是做出來給別人看的。這就好比在舞臺上,自然應該字正腔圓。如果把臺詞念得顛三倒四、結結巴巴,當然「不像話」。顯然,「像話不像話」的「話」,也就是「臺詞」。「臺詞」怎樣才念得好?關鍵是要有「觀眾意識」。換句話說,也就是要「注意影響」。中國人從小就被施以「注意影響」的教育,懂得諸如不要授人口實、留為話柄、招來物議等人言可畏的道理,從而「夾起尾巴」,小心謹慎地做人。否則,自己辛辛苦苦地「做」了出來,別人卻看著不順眼(「影」不好),說著不中聽(「響」不好),豈不是虧本生意?於是,便只好出門看天色,進門看臉色,走路看影子,說話聽回音,規行矩步,瞻前顧後。至於什麼開拓啦、創造啦,對不起,那可「顧」不上了!
然而「注意影響」也不容易,因為中國的「觀眾」並不好打發。比如中國人是不喜歡「張狂」的,因此做人就得收斂一點。不過他們也不怎麼喜歡「窩囊」,因此又不能一點「尾巴」都沒有。最好是深藏不露,若有若無,「尋常看不見,偶爾露崢嶸」。而且,藏的時候看不出來是在夾著,露的時候又不知是怎麼出的手。這是做人的訣竅,也是世故。
其實,就連「世故」這玩意,也是件麻煩事兒。不懂不行,太懂也不行。完全不通世故,就不會做人,讓人討厭;太懂世故,又深於城府,讓人害怕。大概也是「偶有不懂之處」為好。難怪魯迅先生要說:「說一個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話,但說他『深於世故』,也不是好話。」(《南腔北調集.世故三味》)這就如同臉皮,沒有是無恥,太厚也無恥,厚了薄了多了少了都不行。中國人做人之難,在這裡又可見出。
世故與人情
的確,中國人的世故,正如他們的有時不得不說假話,也至少有一半是逼出來的。
就拿「做人情」來說,便很讓人為難。不做固然不行,但好心也未必都有好報。比如做媒。中國人是熱衷於做媒的。如果能幫一個嫁不出去的老姑娘找到如意郎君,或幫年過三十的老光棍娶上媳婦,當然是天大的人情,人家說不定會感激一輩子。但這種沒有愛情基礎的婚姻,其前途完全是未知數。如果婚後女方覺得嫁非其人,男方覺得娶不如意,則感激就會變成悔恨乃至怨恨,甚至連帶他們的家人和親屬,也會把婚姻的失敗,完全歸咎於媒人,抱怨都是媒人「幹的好事」。嚴重一點的,還會找媒人算賬,弄得朋友之間反目成仇。媒人辛辛苦苦卻落了個渾身不是,豈非太不合算?
同樣,沒有人情不行,人情太多也麻煩,因為算不清賬。比如甲欠乙的情,後來找到一個機會還了。在甲看來已然「兩清」,而乙則很可能認為並不等值,自己付出的多得到的少,心理不平衡。甚或會認為甲這樣做,是「耍滑頭」。也可能乙認為已然「兩清」,而甲則認為自己欠得少還得多,應視為新的人情,並對乙的不肯認賬不滿。這樣,雙方就可能結怨,甚至可能由積怨而致結仇。不但人情白做,弄不好連朋友也丟了。
原因就在於人情不但有情感意義,也有功利性質。這就讓人為難。因為如是純情感的,就不必斤斤計較;如是純商品的,就不妨明碼實價。現在,一方面要講功利,另方面又要顧面子,結果當然是表面上強顏假笑,心裡面沒完沒了地嘀咕。第二,即便承認人情是商品,其價值也無法估算。既不能公開標價,也不能明確議價,當然也不能簽訂合同,按質交貨,照價付款。第三,人情關係既然被視為「非商業行為」,則人情的償還,就必須有機會,否則「交情」變成了「交易」,大家臉上就不好看。但是,等機會即等於無限期。何況,機會有大有小,人情有多有少,是否等值,只有天知道。這樣,託了人情是否能打通關節,送了人情是否能得到回報,還了人情對方是否認賬,一律心中無數,完全沒有底。在甲可能覺得「已盡人事」,在乙則可能認為對方「背信棄義」;在丙可能不過是在「等待機會」,在丁則可能認為對方「不通世故」。大家扯不清,雙方都有氣,則好事也就變成了壞事。這就不能不讓人變得世故起來。
第一,必須懂得如何讓別人欠下人情。比如,關心他人,體貼他人,照顧他人,在他人有困難時伸出救援之手,或利用工作職務之便「與人方便」等。這些一般人也都能做到。深於世故者的不同之處在於:其一,善於察言觀色,又消息靈通,在他人尚未開口或不便開口時主動上門服務,甚至已然把事辦好,讓他「受寵若驚」、「喜出望外」、「佩服得五體投地」;其二,不動聲色,舉重若輕,事前不張揚,事後不誇功,甚至「不認賬」,當然也絕口不提回報的事;其三,不計利害,甚至無妨讓自己吃一點不大不小的虧(以擬送之人情的大小為比例,而以不損害自己的根本利益為限度),擔一點「有驚無險」的「風險」。這三條,都能感動對方的「真情」,產生一種「怎樣也報答不了」的心理。本錢雖未必多,紅利卻相當可觀。
第二,必須懂得如何不欠人情。人情是必須回報的,但何時回報,如何回報、應該回報多少,卻從來就沒有一定之規。如果欠的小還的大,豈不吃虧?如果欠久難還,成為負擔,豈不糟糕?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輕易受惠於人,欠下「情債」,甚至無妨吃一點虧。不過,虧要吃在明處,不能吃暗虧,至少要讓對方心中有數。
第三,必須懂得如何「做人情」。這也包括三點:一是「看準對象」。凡對方要求迫切,明確表示將有回報,且有能力回報,或特別「重情義,懂規矩」的,可以一做;如對方人情資源豐富,關係網絡龐大,社會背景非同一般,則即便一時沒有回報,也可考慮預為「感情投資」,只當是買股票;如對方雖無回報可能,但「來頭大」,得罪不起,也只好敷衍敷衍。總之,人情不可「濫做」。二是「做足文章」。做人情不同於商業投資,有幾份股就分幾份紅。如果人情做小了,對方不當回事,則你的人情就白做了。只有把人情做足,讓對方一輩子也忘不了,才不是虧本的買賣。即便是「順水人情」,也不可做得太「順手」,以免對方「小看」了自己,或來得容易去得快,不當回事。當然,這種技巧只能用於對方不知底細的時候,否則看穿把戲,還不如大大方方地把人情送出去。三是「輕易不用」。你十分賣力地做了人情,對方舉手之勞就還了回來,這就是虧本。而且人情用過一回,下回就不可再用。再用還要再投資。所以,「投資」之後,不要輕用,用一回就要用足。一方面文章做足,另方面人情用足,才是做人情的高手。
這也實在太可怕了。人心險惡如此,算計如此,世間還有真情在嗎?答曰:「真情是有的,世故也是有的。說出這世故,正是要保住那真情。」所以說真話者必不世故,而真正深於世故者,也斷然不會把這些底細公之於眾的。
良心、義氣、人情味
勢利與良心
其實,比世故更可怕的還有勢利。
勢利與世故是不同的。表面上看,它們都是以一己之私利,為考慮問題、為人處事的出發點。但是,世故者在謀私的同時,尚能顧及他人,或顧全大局,勢利者則只有自己沒有他人;世故者尊重人情法則,只不過利用人情法則為己牟利,或在不違背人情法則的前提下打小算盤,勢利者則從根本上違背人情法則,並對此法則起到一種破壞作用;世故者往往特別顧面子,無論如何謀私,面子上總過得去,勢利者則完全不要臉面,赤裸裸地表現出對權勢的巴結和對財利的追逐;世故者為了更長遠的利益可以犧牲眼前小利,甚至有意吃虧,勢利者則鼠目寸光,見利忘義,在人格上也更為卑下。所以,中國人對世故和勢利,也就有不同的情感態度。對於世故,是一方面批判,另方面卻有意無意地加以提倡或暗中學習;對於勢利,則只有批判,而且表現出極大的蔑視。
勢利不但可鄙,而且有害。試想,一個人,得勢時門庭若市,車水馬龍,眾人趨之若鶩,一旦失勢,便「樹倒猢猻散」,甚至「牆倒眾人推」,豈不可怕?又試想,群體興旺時,大家都來吃它用它依附它,一旦面臨危難,便「作鳥獸散」,誰也不來保衛和維護,這個群體豈不在頃刻之間土崩瓦解?顯然,一種以群體意識為思想內核的文化,絕不會允許這種嚴重後果產生。
於是就有了「良心」和「義氣」。
所謂良心,從字面上看,就是良善之心。但在事實上,卻並非一切善心都是良心,也並非一切惡行都是「沒良心」。比方說,見他人悲哀而無動於衷,見他人遇難而不思救助,就只能叫做沒有「同情心」;損人利己,損公肥私,在公共場所胡作非為,就只能叫做沒有「公德心」;光天化日之下幹不要臉的事,或幹起壞事來公然置輿論於不顧,就只能叫做沒有「羞恥心」。這些都不能叫做「沒良心」。只有那些知恩不報、見利忘義、賣友求榮、吃裡扒外的行為,才被斥為「沒良心」。比如一個人,先前受過別人的資助,後來別人有了困難,明明自己有能力,卻不肯援手,反倒裝聾作啞,作壁上觀,便是沒有良心。又比如,一個男子,在落難時得到一個女子的體貼和關懷,發達後卻另攀龍門,甚或停妻再娶,也是沒有良心的。可見,良心,是專門用於人情回報的一個道德範疇。
有良心就是有情義,就是美,也是好,合起來叫「美好」。沒良心就是無情義,就是醜,也是惡,合起來叫「醜惡」。美好的事物人見人愛,醜惡的東西人見人憎,這就從心理上確立了「人情法則」。一個人,如果不通人情,不講良心,那就是內心醜惡,不但他人憎惡(嗤之以鼻),自己也應羞愧(無地自容)。這就會造成一種心理壓力,使那些「不講良心」的人無法「心安理得」地活下去。
顯然,良心之於人,是一種「軟控制」,靠的是每個人是否「安心」。因此,一個人,無論多麼「不講良心」,也無論有多少人認為他「太不像話」,如果他自己並無「於心不安」之感,別人也無可奈何。有一次,宰予和孔子辯論守喪的事。孔子堅持「三年之喪」,宰予則認為只用一年。宰予說,父母死了,要守喪三年,為期也太久了吧?陳米已經吃完,新穀又已登場,打火用的燧木已經改了四次(古人鑽木取火,四季不同,一年一個輪迴),該可以了吧?孔子反問,父母去世,不到三年,你便吃那白米飯,穿那花綢衣,心裡安不安呢?宰予坦然地答道:「安!」孔子便氣哼哼地搶白說,你覺得「安」,你就去幹吧!一個君子,在居喪守孝的日子裡,吃著美味不覺可口,聽著音樂不覺快樂,住在家裡不覺得舒適安逸,所以才不這樣做。你既然「心安理得」,你就那樣幹好了!
宰予與孔子的這場辯論,現在看起來有點好笑。不就是一個只守一年,一個要守三年嗎?也值得爭?再說,宰予的話,也不是一點道理也沒有:「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然而孔子卻不肯講價。因為一個小孩子,生下來三年以後,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父母既然予我有「三年懷抱之愛」,則我們也應該有「三年守喪之回報」,否則便是沒良心。但是,這種回報,父母顯然並不能享受到它的真正好處,所以,歸根結底,也仍然只是我們自己是否安心的問題。因此孔子聽了宰予的大放厥詞後,第一個問題便是問他「食夫稻,衣夫錦,於女(汝)安乎?」宰予竟然答曰「安」,孔子即便渾身氣都不打一處來,也只好發脾氣說「女(汝)安則為之!」一點辦法也沒有。聖人尚且無奈學生何,我們又能拿那些勢利小人怎麼樣?
良心與義氣
顯然,僅用良心,實不足以對抗勢利。更何況,勢利的存在,也未嘗沒有一定的合理性,這就是:趨利避害乃是人的本能。這可不是一句「沒有良心」便可以輕易打發的。如果說,利的誘惑尚能抵禦,那麼,害的威脅便幾乎難以抗拒。公元前二六五年,秦昭王為了替其相范雎報仇,誘拐軟禁了趙國孝成王的弟弟平原君,要他交出藏匿在自己家中的魏相魏齊(范雎的仇敵)。趙王聞訊,為了救自己的弟弟,發兵包圍平原君府,魏齊趁著夜色逃出,求救於趙相虞卿。虞卿又與魏齊一同自小路逃往大梁,希望通過魏國信陵君的關係逃往楚國。信陵君得到通報,因為畏懼秦國,「猶豫未肯見」,故意裝糊塗說,虞卿是什麼樣的人呀?信陵君的「上客」侯嬴在旁邊看不過去,便接嘴說,虞卿是什麼人?是個趿著草鞋,扛著雨傘,隨隨便便地前去游說趙王,才見了三次,就拜相封侯,普天之下都爭相結識的人。那魏齊窮途末路,求救於虞卿,虞卿不敢看重高官厚祿,解除了相印,辭掉了封爵,連夜抄小路來到大梁,只為急他人之難而求救於公子,公子卻問他「是個什麼樣的人」!信陵君一聽便臉紅了,連忙駕車趕到郊外相迎。但魏齊早已聽說信陵君的留難,怒而自剄了;而虞卿遭此打擊,深感「世態炎涼,人情薄如紙」,從此鬱鬱寡歡,只好去發憤著書。
平心而論,信陵君絕非小人。八年以後,他為了救趙之危,竟擔了天大的干係,竊取兵符,刺殺晉鄙,奪魏王軍權以攻秦,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信陵君救趙」,曾一再被演繹成小說、戲劇和電影。信陵君這一義舉,是否受到「魏齊事件」的影響,我們不知道。但信陵君不是小人,則可以肯定。不但不是小人,而且是有名的君子。「齊有孟嘗,魏有信陵,趙有平原,楚有春申」,如此德高望重,尚且難免勢利,況芸芸眾生乎?
因此,要對抗勢利,除了要有良心外,還要有義氣。魏齊對於信陵君是否有恩?想來沒有。事實上侯嬴也並未譴責信陵君不講良心。其所以打動信陵君者,還是虞卿「急士之窮」的「大義」,一種不願看到一個國士竟走投無路的「不忍之心」。這種「不忍之心」當然是一種愛心,一種見人遇難油然而生的「惻隱之心」,一種設身處地推己及人的「同情之心」,一種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好義之心」。其實魏齊與范雎的恩怨,與虞卿和侯嬴都沒有什麼干係,他們純粹是「多管閒事」。而且,魏齊對於范雎,也確曾犯有不可饒恕的罪惡。當初,范雎地位低下的時候,曾隨同魏國中大夫須賈一起出使齊國。須賈為了推卸自己出使失敗的罪責,竟誣陷范雎「裡通外國」。作為國相的魏齊,只聽了須賈的一面之詞,便喝令手下把范雎往死裡打。范雎裝死,魏齊又令人將其扔進茅廁,讓喝醉酒的賓客往他身上撒尿,真乃「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范雎得勢之後,必欲置魏齊於死地,也是「情有可原」。問題在於,如果這時范雎還只是一個布衣,則無論他如何復仇,復仇的手段如何無所不用其極,都會被視為義舉。但這時范雎已為秦相,恃強秦而凌弱國,便未免有點「仗勢欺人」的味道了,因此才引起虞卿、侯嬴等人的義憤,非得要幫那其實也並不怎麼樣的魏齊不可。
由此可見,在有恩報恩,有仇報仇的一般回報原則之上,還有一個更高的原則──義。義與利是不相兼容的。「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義氣是勢利的剋星。一個人做了壞事,如果既未受「良心譴責」,又不能「良心發現」,其他人就有理由制裁他,制裁的行為就叫「義舉」,而制裁的動機就叫「義氣」。這樣,一個人如果因「勢利」威脅利誘而不顧「交情」,那麼,他即便不怕良心的譴責,也要忌憚義氣的制裁。江湖中人之所以比別人更講義氣,就因為在充滿危險的江湖道上,利的誘惑和害的威脅都更大。久而久之,義氣便差不多變成了江湖上的專用名詞。
義氣無疑也本之於人情,所以又叫做情義。然而,無情者固然無義,有情者卻未必有義。有的人,平時不乏脈脈溫情,緊要關頭卻畏畏縮縮,便是有情無義。顯然,情是「感」而義是「氣」。氣有血氣,有習氣。血氣剛烈者勇,富於「勇氣」;習於仁義者正,富於「正氣」。加起來就成為「節操」,叫做「氣節」。有此氣節,於己,則忠信誠毅智仁剛勇;於人,則坦蕩磊落正大光明。既視死如歸,又嫉惡如仇,當然也就能「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為維護正義和主持公道不惜大義滅親、捨生取義了。
這也是義氣與良心的不同之處。良心只管自己,義氣卻可以由己及人。這樣,它就能起到一種良心起不到的作用。一個人,如果只是「不講良心」,也許不過「心」無所安;如果居然「不講義氣」,那就可能「身」受其害。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人情味
良心和義氣是人情法則的哼哈二將。一個「誅心」,一個「殺身」;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一個陶冶於內,一個制約於外。如此,則人情法則的貫徹,也就暢通無阻。
不過這哼哈二將,也只是對付非常之人和非常之事的非常之物。在平常的人際交往中,是用不著開口良心閉口義氣的。一個人,有事沒事的,又沒誰招他惹他虧他欠他,也動不動就良心義氣,就沒意思了。
有意思的是「人情味」。
中國人的社會生活極富人情味。「你耕田來我織布,我挑水來你澆園。」彌勒笑口迎賓,觀音托瓶送子,山川自相映發,禽魚自來親人。就連看病,也極富人情味:兩指搭脈,望聞問切,文火慢熬,藥香四溢。中國人,簡直就生活在一個充滿人情味的世界裡。事實上,在中國,人情味比許多東西都重要。一個人,可以沒有錢,沒有權,沒有知識,沒有文化,但不能「一點人情味都沒有」。一點人情味都沒有,那就不是人了。
人情為什麼會有味道呢?因為人情是美好的。中國人認為,人的心靈之所以美,全在「有情」。情字從心從青。「青」表聲,也表意。「青」的本義,是「春季植物葉子的綠色」,是生命的象徵。對於我們這樣一個熱愛生命,且以農業生產為主的民族來說,「青」也就是最美麗的顏色,如天空之美者曰青天,季節之美者曰青陽,年華之美者曰青春,婦人之美者曰青娥,頭髮之美者曰青絲,合金之美者曰青銅,目光之美者曰青眼,樓宇之美者曰青樓。用之於造字,則心之美者曰「情」,言之美者曰「請」,人之美者曰「倩」,目之美者曰「睛」。情既為「心之美者」,則有情者必心靈美,心靈美者必有情。
美的也就是有味道的。在中國,但凡說「有味」,便是讚美之詞。比如說一盤菜「有味道」,就是說它好吃;說一本書「有味道」,就是說它好看;說一個女孩子「有味道」,就是說她可愛。人情味既然是人情的味道,或因人情而生的味道,當然更是「美」。
所以中國人喜歡人情味。
人情味與人情有關,但不等於人情。我們可以說一個人欠了人情,或做了人情,卻不能說欠了或做了人情味。因為人情往往有實際的內容,比如幫人調了工作,分了房子,找了對象等,人情味卻只是一種態度,一種傾向,一種情調,並無什麼實際內容。這就正如一盤菜很好吃,但那味道卻什麼也不是。也就是說,人情味只是人情的調子和滋味,形式和感覺,或因人情而賦予某人、某事、某物的「形式感」。形式感雖無實際內容,卻也不能沒有。沒有它,生活就會「枯燥平淡」,活著就會「了無趣味」,文章就會「味同嚼蠟」,人們就會「沒有意思」。中國人是很看重「意思」的。比方說,一個人,大老遠地來看你,你就是再忙、再累、再不耐煩,也得意思意思。回到原先生活工作過的地方,比如家鄉、舊宅、原單位,見到親朋故舊、鄉里鄉親、街坊鄰居,自然也得意思意思。這是人情,也是人情味。不這樣做,就是「不通人情」。
不通人情是不行的,有沒有人情味也大不一樣。因此,一個人如果有了困難或有了麻煩,要找領導說情或求情,便往往會在下班後找到家裡去,就因家裡比辦公室更有人情味。同理,單位上的同事儘管天天見面,逢年過節仍要組織諸如聯歡、郊遊、聚餐一類的活動,也並非當真就是要吃、要喝、要玩,而主要是增加單位的人情味。所以這類活動,不論個人願意與否,一般都應積極參加為宜,否則便會被視為孤僻、孤寒、不合群,或者沒有人情味。人情味和人情是俱為一體的。沒有人情味,即等於沒有人情。
不過,一個群體,卻又不能只靠人情來維繫。情深藏在心,看不見,摸不著,無從確認,不可測量,或因人異,或因時遷,或以物喜,或以己悲,容易衝動,難以把握。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僅僅只靠這「感情」來「用事」,畢竟風險甚多,不大靠得住。
這就要再想辦法。就像光有良心還不行,還得講義氣一樣,光靠溫情脈脈也不夠,還得有一個「硬件」,一個更具有現實性、強制性、結合力和制約力的機制,來作進一步的規範和制約,才能保證群體堅如磐石,不至於變成「一盤散沙」。
這種機制就是「單位」。
第四章 人情
做人問題
世故與做人
世故原指「世間一切事故」,所以也可以叫「世面」。但「面」有新有舊,「故」則都是先例和成規,也就是經驗和教訓。一個人,世面見得多了,肚子裡的故事、成規、教訓相應地多起來,也就「深於世故」。
世故是用來做人的。
做人是頭等大事,沒有誰可以不做人。然而做人又是何其難也!比方說,一個人,在單位上,是應該表現好一些呢,還是應該差一些呢?便很難。表現不好要被批評,太好又遭嫉妒,不好不壞,甘居中游,則又可能被視為平庸。又比如,你對某人某事某問題有看法,開會或別人來徵求意見時...
作者序
閒話《閒話中國人》(代序)
李樹林
飲食、穿衣、單位、家庭、人情、面子……是人們生活中最基本的內容。唯其是最基本的,人們對這些時時處處可見的現象,也就習以為常,乃至麻木不仁了;極少有人去深究為什麼是這樣,它與中國文化是怎樣的關係?
《閒話中國人》的作者易中天,卻獨具匠心,在對中西文化的研究中,從中國幾千年文化的積澱裡,對這些生活現象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從具體到抽象,從抽象到具體,努力發掘著文化的內核,給予理論的闡述,指出這一切之所以是「這一個」而不是「那一個」,在於中國文化的內核是「群體意識」。它由近及遠,於細緻中闡發了中國文化的要旨。
該書特點之一,是用「閒筆」來寫「正書」。這是研究中國文化的著作,但卻不像一般專著那麼抽象,那麼理論化,那麼枯燥。全書講述老百姓(當然不只是老百姓)的事情,態度閒適,讀起來輕鬆愉快,而又深刻地切中要害,令人常有「還真是那麼回事」的感慨。
該書特點之二,是深入淺出。在對林林總總的生活現象進行剖析時,或詮釋字詞,或引經據典,從本義到廣義,從現象到本質,像與你聊天般地娓娓道來,揭示出這些現象深刻的社會性。
該書特點之三,是文筆流暢,語言生動。既是「閒話」,就不能做「官樣文章」。作者往往用生活習慣用語敘述生活習慣,風趣幽默。
該書特點之四,是結構上環環緊扣。從飲食到服飾,從單位到家庭,從面子到人情到友誼,把各個似乎是不相關的方面,從一引申到二,從二引申到三,看完這一章還想接著看下一章。
一語概之,《閒話中國人》一書宛如一壺馨香撲鼻的碧螺春,細細品來,回味無窮,愛好傳統文化的朋友不可不讀。
附記
這篇序言原本是李樹林同志為華齡版《閒話中國人》所寫的書評,發表在一九九七年四月十六日的《中華讀書報》。作者是中央某部門的一位幹部,與我素不相識,至今尚未謀面。我們之間,並不存在什麼「權錢交易」或「面子人情」。他這篇書評,原本是應機關圖書館之邀,為他們介紹館內新書的內部刊物《機關圖書簡介》而寫的,不知怎麼被《中華讀書報》看中,公開發表了。文章發表後,我看到了,寫信去與他聯繫。因地址不詳,這封信幾經輾轉,樹林同志才收到。後來他回信說,這篇書評是怎樣發表的,在他至今仍是一個謎。
也許,正因為這篇書評是這樣寫出、發表的,因此,它比許多應作者或出版社之請,刻意炒作或敷衍塞責的所謂「書評」,要真實得多,也實在得多。我相信,文中所寫,都是樹林同志的真實感受或體會,沒有任何矯飾、虛套和做作。樹林同志後來在信中說,他最喜歡做的事,就是「靠著床頭,沏一杯茶,燈下抱一本喜歡的書,靜靜地看,漫漫地思索」。他說他就是在這種狀態下看完本書的。其實,這也正是我的希望。我希望讀者能讀得輕鬆愉快,千萬不要「苦讀」;我也希望讀者讀後多少有點收穫,不至於「白讀」。在讀了樹林同志這篇書評後,我欣慰地感到,我的希望並沒有落空,我的心血也沒有白費。事實上,從寫作動機、構思創意、理論視角、研究方法、思想內核到篇章結構,這些隱藏在大量現象、實例、故事和俏皮話背後,不易為人察覺的用心良苦之處,那些「成如容易卻艱辛」的地方,樹林同志都看出來、說出來了。如果說,我寫《閒話中國人》,是試圖為解讀中國文化找到一把鑰匙,那麼,閒話《閒話中國人》,便可以看作是解讀本書的鑰匙。
因此我特別向讀者推薦這篇書評,並在徵得作者同意的前提下,將其收入修訂本,作為本書序言。本來,一本書寫完了,出版了,作者的任務也就完成了。剩下的事,便是一任讀者諸君去說三道四,品頭論足。所以,我對書評,並不十分在意(當然也不是全不在意)。我之所以特別看重這篇書評,除了前面所說的原因外,還因為我寫《閒話中國人》的動機之一,是要改革和改變學術著作的寫法,為學術著作的寫作和出版,探尋一條新路。我的辦法,是用「閒筆」寫「正書」,創造一種「高品位,廣讀者」的「隨筆體學術著作」。既然是「隨筆體」,是「廣讀者」的,就必須風趣幽默,生動活潑,有較強的「可讀性」;既然是「學術著作」,是「高品位」的,就必須觀點新穎,邏輯嚴密,有一定的「深刻性」。對於讀者,則希望不但看得挺「熱鬧」,也能看出「門道」來。以此文為序,即所謂「有所望焉」。
閒話《閒話中國人》(代序)
李樹林
飲食、穿衣、單位、家庭、人情、面子……是人們生活中最基本的內容。唯其是最基本的,人們對這些時時處處可見的現象,也就習以為常,乃至麻木不仁了;極少有人去深究為什麼是這樣,它與中國文化是怎樣的關係?
《閒話中國人》的作者易中天,卻獨具匠心,在對中西文化的研究中,從中國幾千年文化的積澱裡,對這些生活現象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從具體到抽象,從抽象到具體,努力發掘著文化的內核,給予理論的闡述,指出這一切之所以是「這一個」而不是「那一個」,在於中國文化的內核是「群體意識」。...
目錄
目錄
閒話《閒話中國人》(代序)李樹林
引言
第一章 飲食
一 民以食為天
二 生命與血緣
三 請客吃飯之謎
四 煙、酒、茶
第二章 服飾
一 文明與野蠻
二 道德與禮儀
三 非凡意義
四 時尚問題
第三章 面子
一 命之所繫
二 面子丟失之後
三 吃得開與玩得轉
四 面具、角色、戲劇性
第四章 人情
一 面子與人情
二 人情法則
三 做人問題
四 良心、義氣、人情味
第五章 單位
一 單位之謎
二 公與平
三 窩裡鬥揭秘
四 告別單位
第六章 家庭
一 家為國之本
二 差異與等級
三 泛倫理
四 官本位
第七章 婚戀
一 無愛的婚姻
二 子女問題
三 大男大女
四 當代婚戀
第八章 友誼
一 真情所繫
二 交友三昧
三 任俠與清高
四 圈子
第九章 閒話
一 所謂閒話
二 閒話不閒
三 男人女人
四 閒話心理
原版後記
新版後記
三版後記
目錄
閒話《閒話中國人》(代序)李樹林
引言
第一章 飲食
一 民以食為天
二 生命與血緣
三 請客吃飯之謎
四 煙、酒、茶
第二章 服飾
一 文明與野蠻
二 道德與禮儀
三 非凡意義
四 時尚問題
第三章 面子
一 命之所繫
二 面子丟失之後
三 吃得開與玩得轉
四 面具、角色、戲劇性
第四章 人情
一 面子與人情
二 人情法則
三 做人問題
四 良心、義氣、人情味
第五章 單位
一 單位之謎
二 公與平
三 窩裡鬥揭秘
四 告別單位
第六章 家庭
一 家為國之本
二 差異與等級
...
商品資料
出版社:馥林文化出版日期:2010-10-20ISBN/ISSN:9866535525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40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