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維斯.賀蘭
定價:NT$ 320
優惠價:88 折,NT$ 282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我的手捧著世界文學瑰寶,但我的工作是親手銷毀它。
沒有筆的作家,形同靈魂已死;被抹去記憶的人,等同失去希望。
在1939年的莫斯科,曾為文學教師的帕維爾現在的工作是要銷毀政府當局視為有問題的手稿。
帕維爾沒想到他得親手焚毀在課堂上教過的文學經典,加上朋友不明的失蹤,妻子死於意外後,連屍體也不得見,伴隨著失智症的母親,帕維爾覺得人生幾乎快完了。
一箱箱將要被焚毀的書籍與手稿,活生生的承載著人類的心靈,同時又如莫斯科寒冬的微弱火光,命運如此的渺茫;當帕維爾親眼見到寫過《紅色騎兵軍》的作家巴別爾,在監獄裡被折磨得不成人形,帕維爾知道,得想辦法保護巴別爾僅存的兩卷手稿了。
保護巴別爾的手稿,意謂也將承受失去生命的風險,帕維爾能選擇不要燒毀擁有夢想與靈魂的紙張嗎?如果像他的母親擁有生命,卻失去過往,人生又有意義嗎?在無盡的疑問中,他的手裡握著巴別爾的兩卷手稿、失蹤朋友留下來的情書、來往的信件,那些承載記憶與故事的一切,是如此的脆弱,但也唯因為擁有靈魂,才能讓他感覺活著,他該選擇為巴別爾的手稿做些什麼了……
作者簡介:
崔維斯.賀蘭的故事散見於《微光列車》、《五要點》、《犁頭》等刊物。他曾兩度獲得「霍普伍德獎」,並擁有密西根大學的美術碩士學位,現居密西根。本書為他的第一部小說,2007年同時榮登為Publisher's Weekly 和Financial Times年度暢銷書,以及Guardian Readers選書。2008年榮獲維吉尼亞州立邦聯大學的卡貝爾小說新人獎。
譯者簡介:
台大哲學系畢,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碩士,現為專業譯者。譯作領域廣泛,有《比利時的哀愁》、《西班牙情人》、《穿風信子藍的少女》、《愛情的盡頭》、《賈斯潘王子》、《萬物的尺度》、《蝴蝶法則》、《蜂鳥的女兒》、《12號公路女孩》、《悲喜邊緣的旅館》、《我的愛,說不出口》等。
名人推薦:
* 2009年IMPAC都柏林文學獎決選小說
* 紐約時報、《天鵝賊》、《歷史學家》作者伊麗莎白.柯斯托娃
傅月庵(茉莉二手書店執行總監)、熊宗慧(台大外文系)、鄢定嘉(政大斯拉夫語文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鄭重推薦
【各界好評】
小說《最後的手稿》之於賀蘭也就是一項證據:曾經存在過就不會被遺忘,他藉小說向在史達林大清洗中喪生或是殘存下來的人致敬……──熊宗慧
即使許多證物、手稿被遺忘在某個角落,並不代表史實不曾存在。活著,並且記住。或許,這就是大學時期主修歷史的賀蘭想告訴我們的真理。──鄢定嘉
即使我們看著冷硬的歷史事實……賀蘭卻以無法磨滅的影像將那個世界傳達給我們。不情願地──掩卷良久之後,它的美麗與真實仍舊縈繞心中不去。──《歷史學家》作者伊麗莎白.柯斯托娃
賀蘭的作品敘述一名心碎男子為了文學置生命於險境,故事既平實又蒼涼。──《娛樂週刊》
崔維斯.賀蘭的小說,主題文采俱佳──語言何等的重要,而一個句子就關係生與死。《最後的手稿》以一種肅穆的優雅寫成;從開卷到終卷,始終瀰漫著一種虛構的真實感。──《春與秋》(Spring and Fall)作者尼可拉斯.德邦科(Nicholas Delbanco)
閱讀賀蘭的小說很容易聯想到《竊聽風暴》……是一本溫柔震撼的小說,十分扣人心弦。──英國《地下鐵》(Metro)
這是一個深切的故事,訴說史達林統治期間蘇聯的恐懼、喪慟與記憶滅絕……這部感人的小說告訴我們文字的持久,以及回憶可以作為對抗所有暴政的一種形式。──《金融時報》
帕維爾的故事以平實的散文說出,彷彿若將書中人物所生活的殘酷、絕望世界美化了,就會是不道德的。簡單的風格反而使得其閃現的流暢動人與抑鬱意象更令人驚奇。──倫敦《Time Out》雜誌
一部具有隱約力量與極度優雅的歷史小說。──《科克斯書評》(Kirkus)
賀蘭的文筆有一種沉靜的真實感,吸引住你,而很快你會發現自己坐在椅子邊緣,默默為書中人物喝采。一本令人心碎及難以忘懷的小說作品。──《圖書館月刊》
【專文推薦】
曾經存在過就不會被遺忘……
熊宗慧(台大外文系助理教授)
美國作家崔維斯.賀蘭(Travis Holland)的作品《最後的手稿》(原名為The Archivist's Story),是以一九三○年代史達林大清洗時期的俄國為背景,描寫一個在蘇俄內務人民委員會(即NKVD)辦公處──盧比揚卡大樓(即後來的KGB總部)工作的檔案員帕維爾,冒死將猶太裔的俄國作家伊薩克.巴別爾(Isaac Babel,一八九四~一九四○)即將被焚毀的手稿藏起來的故事。乍看之下,這部作品令人疑惑。蘇維埃歷史上最嚴厲的恐怖統治時期裡,那種風聲鶴唳的氛圍和夜半聽聞敲門聲的驚恐,哪是美國人能夠了解的呢?而那種人與人之間必須相互猜疑、互告奸細的心理折磨,又有誰比那些真正受過苦難的俄國作家們的筆鋒更能傳達呢?所以這部作品最讓人好奇的,除了是作家對背景資料的掌握外,就是為何要寫這部小說的動機了。
關於背景資料的掌握這一點,賀蘭應該已經事先預想到了,這從小說裡充滿大量細節的描述可以看出。寫小說前,作家已經不辭千里先跑到俄國一趟,採訪到多位當時的政治受難倖存者,並拿到第一手資料;在這之後,他又投注了整整五年之久的時間在這部作品上,其態度不可不謂慎重。小說主要場景──盧比揚卡大樓,其內部空間的分配、進出時的檢查關卡、押解政治犯時要甩動鑰匙、低階軍官遵循黨要求健康的理由而有撕菸和晨泳的習慣、銷毀檔案的焚化爐、犯人的放風場所等等,賀蘭都有相當逼真的描述。另外,對於當時五花八門的告密內容,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與史達林有關,如詩人曼德爾施坦姆被舉發嘲笑史達林的鬍子像蟑螂,下場當然可想而知;還有「饑荒」一詞在當時可能引發的的政治疑慮等等。除了這些與情節相關的內容外,作家對莫斯科季節的變換、街道的地標、莫斯科人的採購習慣等等,也是如數家珍般地道來,看得出他對整個時空背景和人物掌握的嫻熟度。
然而這一切還是要回到起點,就是為何一位美國作家要寫一部以蘇維埃歷史為背景的蘇維埃人的故事呢?其實動機就在一個名字上,即伊薩克.巴別爾。巴別爾最有名的作品其實只有兩部──《奧德薩故事》和《紅色騎兵軍》,然而光《紅色騎兵軍》一部就足以讓他列入二十世紀最傑出的作家名冊,但也就是因為這一部作品,讓他注定無法逃過史達林的魔掌。一九三九年五月十五日巴別爾在自家鄉間別墅遭逮捕,罪名是「策劃反蘇恐怖活動」,他被關進盧比揚卡大樓的監牢內,遭受殘酷的刑求,一九四○年一月二十六日被判死刑,隔日即遭槍決,而簽署判決書的人正是史達林。小說《紅色騎兵軍》描述的是一九二○年紅軍進攻波蘭一役(即蘇波戰爭),布瓊尼將軍指揮的哥薩克騎兵軍對沿途遇見的不論是猶太人還是波蘭人,不分老少,都極盡暴虐和殺戮之事,作為隨軍採訪員的巴別爾對此有非常直接和暴露的描述,小說文字如血從破裂的動脈管噴出一般鮮活跳動,既刺激了年輕一輩對革命的狂熱,也引發輿論對騎兵軍的強烈批評,布瓊尼於是極盡所能在報刊上打擊巴別爾,後者為此消沉許久,但是無論巴別爾怎麼低調,騎兵軍的殘暴與戰爭最後吃了敗仗的事實,兩者都和一個名字脫不了關係──史達林,這也種下了巴別爾日後的悲劇。
巴別爾遭逮捕後,他的手稿也被沒收,包括十五個檔案夾、十一本筆記本、七本記滿字跡的便籤紙統統遺失,而這就是故事的來源,消失的手稿終究是被焚毀,亦或被某位有心人藏了起來,直到今天沒有人能百分之百確定。慘遭毒打並失去眼鏡的巴別爾的最後身影,還有他寫給當時的特務頭子貝利亞的信:「我只有一個請求,請准許我把最後的作品寫完……」如神話般輾轉流傳下來,成為一個寫作者忠於自己和自己作品的最後信念。
按照賀蘭自述,從他在圖書館裡翻閱到巴別爾的作品並驚為天人起,他就不斷追蹤巴別爾的身影,從此一頭栽進蘇維埃歷史中,感受這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的共同命運,一如他在小說裡所言,作為一個作家存在的證據,也是代表他的聲音的就是作家的手稿,小說《最後的手稿》之於賀蘭也就是一項證據:曾經存在過就不會被遺忘,他藉小說向在史達林大清洗中喪生或是殘存下來的人致敬,而這種敬意是不分國籍的,是跨越文化的,那是很久以前的十九世紀俄國作家們曾經感動世人的精神──人道主義,這也是我在這部小說裡最深切的感受。
活著,並且記住
鄢定嘉(政大斯拉夫語文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小說空間──歷史真實與文學虛構交會的場域
莫斯科,一九三九年。政治大整肅雖已結束,對文人知識份子的控訴與逮捕卻未停歇,NKVD(內政人民委員會)的魔掌在一旁伺機而動。這是美國作家崔維斯.賀蘭(Travis Holland)為小說《最後的手稿》設定的時代背景。
在動盪的政治黑暗時代,擁有最小卻最強大武器者,非作家莫屬。「文字獄」因此成為許多主政者消滅文人的方式。史達林亦然。
猶太裔俄國作家伊薩克.巴別爾(Isaac Babel)一八九四年出生於黑海畔的奧得薩城,一九二○年代中期以《紅色騎兵軍》和《奧得薩故事集》享譽文壇,他是蘇聯作家協會的成員,並於一九三八年出任蘇聯國家出版社(Gosizdat)編委會副主席,隔年遭人密告,指控他祕密為法國從事情資活動,因而身陷囹圄,手稿遭到沒收,數月後槍決,直至一九五四年才獲得平反。
賀蘭在小說開頭安排主角帕維爾和作家巴別爾見面,小說人物和歷史人物的命運在此交會,就此勾勒歷史悲劇中人們面臨的內心糾葛──人該如何自處?怎麼看待歷史?真理的標準為何?
複雜多變的心靈畫面──「外在/內在」世界的悖論
帕維爾曾任教於知名學府,教授俄國文學。此身份設定值得玩味。賀蘭善巧地運用互文手法,讓果戈理、托爾斯泰、契訶夫、勃留索夫、巴爾蒙、貝里、巴別爾、曼德爾施坦姆等人的作品片段,穿插於文本的敘事、主角的沉思、人物的對話中。飽讀詩書的帕維爾對文字之美自然不可能無動於衷,身為文學教師,應該教育學生欣賞文字之美、體會作家意旨,他卻因默許學生告發教師而遭解職。
在學生父親的協助下,帕維爾來到人稱「盧比揚卡」的國家安全局(KGB)總部工作,在特別檔案室中整理被捕作家的檔案與手稿,並一一將其送進焚化室。文學教育者變成消滅文學的劊子手。然而,內在的他不改俄國知識份子的批判傳統及使命感,偷偷帶走巴別爾的手稿。
對帕維爾而言,「盧比揚卡只是莫斯科的一個縮影,那裡每天晚上都有黑色轎車和沒有標記的監獄卡車──黑烏鴉、黑囚車,悄悄開在暗黑的窄巷道裡,進行它們可怕的要務。」在特務橫行的時代,告密是自保的最佳方法,恐懼遂成為此時期主要情緒。帕維爾擔心酒館老闆聽到塞米翁的史達林笑話後報官,害怕同事庫提瑞夫向上級密告,懷疑同病相憐的娜塔雅發現他私藏巴別爾手稿並舉發他。
於此同時,賀蘭假帕維爾之眼觀看荒誕世情:向來被戲稱為「《真理報》中無真理、《消息報》中無消息」的官方媒體大肆報導德蘇「互不侵犯協定」的簽訂,卻對波蘭受到德國入侵的消息噤若寒蟬,謊言公然披上真理的外衣。
然而,冷酷現實的生活中,畢竟潛藏人性輝芒。自小想像力豐富、性格敏感的帕維爾並不完全孤單。和塞米翁亦父亦友的情誼,與母親彼此關懷的親情,和失去女兒的娜塔雅相互取暖卻若有似無的情愫,這些人性中原本具備的情感,和帕維爾對生活周遭冷靜的感受和思考交雜,築構複雜多變的心靈畫面。
真理恆久遠──「記憶/失憶」的辯證
《最後的手稿》不僅書寫時代的大歷史,也講述帕維爾個人的小歷史,與兩個女人相關的小歷史。
他的妻子艾蓮娜在前往雅爾達度假途中因火車出軌而喪命。而他不想收起她的照片,也不處理她遺留家中的生活用品,希望藉此挽留妻子漸漸模糊的身影。即使如此,她已經變成相片,一把回憶。而唯一生根於他記憶當中的,卻是她生命中那些最後的時刻,賀蘭運用意識流的手法,讓帕維爾對艾蓮娜臨死前的感受,以及死後屍體橫陳情景的想像重複浮現,突顯主角錐心的痛楚。
帕維爾不能接受的還有母親罹患腦瘤,記憶開始退化的事實。他認為失憶是個人悲劇的公開演出,如果某天母親徹底失憶,認不得他是誰,她也不會記得他們共同的生活了。那就是兩種死亡:她的過去和他的過去。為什麼帕維爾如此懼怕失憶?世上一切是否終將被遺忘?「記憶/失憶」的辯證,帶出受時代洪流擺弄的主角面臨的個人思想困境。
在小說結尾,帕維爾終於領回艾蓮娜的遺骸,也彷彿擺脫了記憶不可承受之重,能以清明之心面對自己與時代。他將母親來信與巴別爾手稿都藏在住家地下室的牆面,還趁同事尚在病中,開始銷毀被捕作家手稿的證物單,並登上盧比揚卡頂樓再度見到巴別爾。其後,展開新的等待──等待被捕。
從歷史角度觀之,現時的主體將成為後人思憶的客體。帕維爾與塞米翁曾談及他們所處的時代是否配得上讓人記得。面對人在歷史浩劫中不得不掩藏良知的虛偽,帕維爾認為他們或許不配讓後人記得,但塞米翁卻持相反意見,表示每件事都配得上讓人記得。即使許多證物、手稿被遺忘在某個角落,並不代表史實不曾存在。活著,並且記住。或許,這就是大學時期主修歷史的賀蘭想告訴我們的真理。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28折90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2 |
3折 | 1 |
5折 | 5 |
7折以上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崔維斯.賀蘭
優惠價: 88 折, NT$ 282 NT$ 32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我的手捧著世界文學瑰寶,但我的工作是親手銷毀它。
沒有筆的作家,形同靈魂已死;被抹去記憶的人,等同失去希望。
在1939年的莫斯科,曾為文學教師的帕維爾現在的工作是要銷毀政府當局視為有問題的手稿。
帕維爾沒想到他得親手焚毀在課堂上教過的文學經典,加上朋友不明的失蹤,妻子死於意外後,連屍體也不得見,伴隨著失智症的母親,帕維爾覺得人生幾乎快完了。
一箱箱將要被焚毀的書籍與手稿,活生生的承載著人類的心靈,同時又如莫斯科寒冬的微弱火光,命運如此的渺茫;當帕維爾親眼見到寫過《紅色騎兵軍》的作家巴別爾,在監獄裡被折磨得不成人形,帕維爾知道,得想辦法保護巴別爾僅存的兩卷手稿了。
保護巴別爾的手稿,意謂也將承受失去生命的風險,帕維爾能選擇不要燒毀擁有夢想與靈魂的紙張嗎?如果像他的母親擁有生命,卻失去過往,人生又有意義嗎?在無盡的疑問中,他的手裡握著巴別爾的兩卷手稿、失蹤朋友留下來的情書、來往的信件,那些承載記憶與故事的一切,是如此的脆弱,但也唯因為擁有靈魂,才能讓他感覺活著,他該選擇為巴別爾的手稿做些什麼了……
作者簡介:
崔維斯.賀蘭的故事散見於《微光列車》、《五要點》、《犁頭》等刊物。他曾兩度獲得「霍普伍德獎」,並擁有密西根大學的美術碩士學位,現居密西根。本書為他的第一部小說,2007年同時榮登為Publisher's Weekly 和Financial Times年度暢銷書,以及Guardian Readers選書。2008年榮獲維吉尼亞州立邦聯大學的卡貝爾小說新人獎。
譯者簡介:
台大哲學系畢,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碩士,現為專業譯者。譯作領域廣泛,有《比利時的哀愁》、《西班牙情人》、《穿風信子藍的少女》、《愛情的盡頭》、《賈斯潘王子》、《萬物的尺度》、《蝴蝶法則》、《蜂鳥的女兒》、《12號公路女孩》、《悲喜邊緣的旅館》、《我的愛,說不出口》等。
名人推薦:
* 2009年IMPAC都柏林文學獎決選小說
* 紐約時報、《天鵝賊》、《歷史學家》作者伊麗莎白.柯斯托娃
傅月庵(茉莉二手書店執行總監)、熊宗慧(台大外文系)、鄢定嘉(政大斯拉夫語文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鄭重推薦
【各界好評】
小說《最後的手稿》之於賀蘭也就是一項證據:曾經存在過就不會被遺忘,他藉小說向在史達林大清洗中喪生或是殘存下來的人致敬……──熊宗慧
即使許多證物、手稿被遺忘在某個角落,並不代表史實不曾存在。活著,並且記住。或許,這就是大學時期主修歷史的賀蘭想告訴我們的真理。──鄢定嘉
即使我們看著冷硬的歷史事實……賀蘭卻以無法磨滅的影像將那個世界傳達給我們。不情願地──掩卷良久之後,它的美麗與真實仍舊縈繞心中不去。──《歷史學家》作者伊麗莎白.柯斯托娃
賀蘭的作品敘述一名心碎男子為了文學置生命於險境,故事既平實又蒼涼。──《娛樂週刊》
崔維斯.賀蘭的小說,主題文采俱佳──語言何等的重要,而一個句子就關係生與死。《最後的手稿》以一種肅穆的優雅寫成;從開卷到終卷,始終瀰漫著一種虛構的真實感。──《春與秋》(Spring and Fall)作者尼可拉斯.德邦科(Nicholas Delbanco)
閱讀賀蘭的小說很容易聯想到《竊聽風暴》……是一本溫柔震撼的小說,十分扣人心弦。──英國《地下鐵》(Metro)
這是一個深切的故事,訴說史達林統治期間蘇聯的恐懼、喪慟與記憶滅絕……這部感人的小說告訴我們文字的持久,以及回憶可以作為對抗所有暴政的一種形式。──《金融時報》
帕維爾的故事以平實的散文說出,彷彿若將書中人物所生活的殘酷、絕望世界美化了,就會是不道德的。簡單的風格反而使得其閃現的流暢動人與抑鬱意象更令人驚奇。──倫敦《Time Out》雜誌
一部具有隱約力量與極度優雅的歷史小說。──《科克斯書評》(Kirkus)
賀蘭的文筆有一種沉靜的真實感,吸引住你,而很快你會發現自己坐在椅子邊緣,默默為書中人物喝采。一本令人心碎及難以忘懷的小說作品。──《圖書館月刊》
【專文推薦】
曾經存在過就不會被遺忘……
熊宗慧(台大外文系助理教授)
美國作家崔維斯.賀蘭(Travis Holland)的作品《最後的手稿》(原名為The Archivist's Story),是以一九三○年代史達林大清洗時期的俄國為背景,描寫一個在蘇俄內務人民委員會(即NKVD)辦公處──盧比揚卡大樓(即後來的KGB總部)工作的檔案員帕維爾,冒死將猶太裔的俄國作家伊薩克.巴別爾(Isaac Babel,一八九四~一九四○)即將被焚毀的手稿藏起來的故事。乍看之下,這部作品令人疑惑。蘇維埃歷史上最嚴厲的恐怖統治時期裡,那種風聲鶴唳的氛圍和夜半聽聞敲門聲的驚恐,哪是美國人能夠了解的呢?而那種人與人之間必須相互猜疑、互告奸細的心理折磨,又有誰比那些真正受過苦難的俄國作家們的筆鋒更能傳達呢?所以這部作品最讓人好奇的,除了是作家對背景資料的掌握外,就是為何要寫這部小說的動機了。
關於背景資料的掌握這一點,賀蘭應該已經事先預想到了,這從小說裡充滿大量細節的描述可以看出。寫小說前,作家已經不辭千里先跑到俄國一趟,採訪到多位當時的政治受難倖存者,並拿到第一手資料;在這之後,他又投注了整整五年之久的時間在這部作品上,其態度不可不謂慎重。小說主要場景──盧比揚卡大樓,其內部空間的分配、進出時的檢查關卡、押解政治犯時要甩動鑰匙、低階軍官遵循黨要求健康的理由而有撕菸和晨泳的習慣、銷毀檔案的焚化爐、犯人的放風場所等等,賀蘭都有相當逼真的描述。另外,對於當時五花八門的告密內容,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與史達林有關,如詩人曼德爾施坦姆被舉發嘲笑史達林的鬍子像蟑螂,下場當然可想而知;還有「饑荒」一詞在當時可能引發的的政治疑慮等等。除了這些與情節相關的內容外,作家對莫斯科季節的變換、街道的地標、莫斯科人的採購習慣等等,也是如數家珍般地道來,看得出他對整個時空背景和人物掌握的嫻熟度。
然而這一切還是要回到起點,就是為何一位美國作家要寫一部以蘇維埃歷史為背景的蘇維埃人的故事呢?其實動機就在一個名字上,即伊薩克.巴別爾。巴別爾最有名的作品其實只有兩部──《奧德薩故事》和《紅色騎兵軍》,然而光《紅色騎兵軍》一部就足以讓他列入二十世紀最傑出的作家名冊,但也就是因為這一部作品,讓他注定無法逃過史達林的魔掌。一九三九年五月十五日巴別爾在自家鄉間別墅遭逮捕,罪名是「策劃反蘇恐怖活動」,他被關進盧比揚卡大樓的監牢內,遭受殘酷的刑求,一九四○年一月二十六日被判死刑,隔日即遭槍決,而簽署判決書的人正是史達林。小說《紅色騎兵軍》描述的是一九二○年紅軍進攻波蘭一役(即蘇波戰爭),布瓊尼將軍指揮的哥薩克騎兵軍對沿途遇見的不論是猶太人還是波蘭人,不分老少,都極盡暴虐和殺戮之事,作為隨軍採訪員的巴別爾對此有非常直接和暴露的描述,小說文字如血從破裂的動脈管噴出一般鮮活跳動,既刺激了年輕一輩對革命的狂熱,也引發輿論對騎兵軍的強烈批評,布瓊尼於是極盡所能在報刊上打擊巴別爾,後者為此消沉許久,但是無論巴別爾怎麼低調,騎兵軍的殘暴與戰爭最後吃了敗仗的事實,兩者都和一個名字脫不了關係──史達林,這也種下了巴別爾日後的悲劇。
巴別爾遭逮捕後,他的手稿也被沒收,包括十五個檔案夾、十一本筆記本、七本記滿字跡的便籤紙統統遺失,而這就是故事的來源,消失的手稿終究是被焚毀,亦或被某位有心人藏了起來,直到今天沒有人能百分之百確定。慘遭毒打並失去眼鏡的巴別爾的最後身影,還有他寫給當時的特務頭子貝利亞的信:「我只有一個請求,請准許我把最後的作品寫完……」如神話般輾轉流傳下來,成為一個寫作者忠於自己和自己作品的最後信念。
按照賀蘭自述,從他在圖書館裡翻閱到巴別爾的作品並驚為天人起,他就不斷追蹤巴別爾的身影,從此一頭栽進蘇維埃歷史中,感受這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的共同命運,一如他在小說裡所言,作為一個作家存在的證據,也是代表他的聲音的就是作家的手稿,小說《最後的手稿》之於賀蘭也就是一項證據:曾經存在過就不會被遺忘,他藉小說向在史達林大清洗中喪生或是殘存下來的人致敬,而這種敬意是不分國籍的,是跨越文化的,那是很久以前的十九世紀俄國作家們曾經感動世人的精神──人道主義,這也是我在這部小說裡最深切的感受。
活著,並且記住
鄢定嘉(政大斯拉夫語文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小說空間──歷史真實與文學虛構交會的場域
莫斯科,一九三九年。政治大整肅雖已結束,對文人知識份子的控訴與逮捕卻未停歇,NKVD(內政人民委員會)的魔掌在一旁伺機而動。這是美國作家崔維斯.賀蘭(Travis Holland)為小說《最後的手稿》設定的時代背景。
在動盪的政治黑暗時代,擁有最小卻最強大武器者,非作家莫屬。「文字獄」因此成為許多主政者消滅文人的方式。史達林亦然。
猶太裔俄國作家伊薩克.巴別爾(Isaac Babel)一八九四年出生於黑海畔的奧得薩城,一九二○年代中期以《紅色騎兵軍》和《奧得薩故事集》享譽文壇,他是蘇聯作家協會的成員,並於一九三八年出任蘇聯國家出版社(Gosizdat)編委會副主席,隔年遭人密告,指控他祕密為法國從事情資活動,因而身陷囹圄,手稿遭到沒收,數月後槍決,直至一九五四年才獲得平反。
賀蘭在小說開頭安排主角帕維爾和作家巴別爾見面,小說人物和歷史人物的命運在此交會,就此勾勒歷史悲劇中人們面臨的內心糾葛──人該如何自處?怎麼看待歷史?真理的標準為何?
複雜多變的心靈畫面──「外在/內在」世界的悖論
帕維爾曾任教於知名學府,教授俄國文學。此身份設定值得玩味。賀蘭善巧地運用互文手法,讓果戈理、托爾斯泰、契訶夫、勃留索夫、巴爾蒙、貝里、巴別爾、曼德爾施坦姆等人的作品片段,穿插於文本的敘事、主角的沉思、人物的對話中。飽讀詩書的帕維爾對文字之美自然不可能無動於衷,身為文學教師,應該教育學生欣賞文字之美、體會作家意旨,他卻因默許學生告發教師而遭解職。
在學生父親的協助下,帕維爾來到人稱「盧比揚卡」的國家安全局(KGB)總部工作,在特別檔案室中整理被捕作家的檔案與手稿,並一一將其送進焚化室。文學教育者變成消滅文學的劊子手。然而,內在的他不改俄國知識份子的批判傳統及使命感,偷偷帶走巴別爾的手稿。
對帕維爾而言,「盧比揚卡只是莫斯科的一個縮影,那裡每天晚上都有黑色轎車和沒有標記的監獄卡車──黑烏鴉、黑囚車,悄悄開在暗黑的窄巷道裡,進行它們可怕的要務。」在特務橫行的時代,告密是自保的最佳方法,恐懼遂成為此時期主要情緒。帕維爾擔心酒館老闆聽到塞米翁的史達林笑話後報官,害怕同事庫提瑞夫向上級密告,懷疑同病相憐的娜塔雅發現他私藏巴別爾手稿並舉發他。
於此同時,賀蘭假帕維爾之眼觀看荒誕世情:向來被戲稱為「《真理報》中無真理、《消息報》中無消息」的官方媒體大肆報導德蘇「互不侵犯協定」的簽訂,卻對波蘭受到德國入侵的消息噤若寒蟬,謊言公然披上真理的外衣。
然而,冷酷現實的生活中,畢竟潛藏人性輝芒。自小想像力豐富、性格敏感的帕維爾並不完全孤單。和塞米翁亦父亦友的情誼,與母親彼此關懷的親情,和失去女兒的娜塔雅相互取暖卻若有似無的情愫,這些人性中原本具備的情感,和帕維爾對生活周遭冷靜的感受和思考交雜,築構複雜多變的心靈畫面。
真理恆久遠──「記憶/失憶」的辯證
《最後的手稿》不僅書寫時代的大歷史,也講述帕維爾個人的小歷史,與兩個女人相關的小歷史。
他的妻子艾蓮娜在前往雅爾達度假途中因火車出軌而喪命。而他不想收起她的照片,也不處理她遺留家中的生活用品,希望藉此挽留妻子漸漸模糊的身影。即使如此,她已經變成相片,一把回憶。而唯一生根於他記憶當中的,卻是她生命中那些最後的時刻,賀蘭運用意識流的手法,讓帕維爾對艾蓮娜臨死前的感受,以及死後屍體橫陳情景的想像重複浮現,突顯主角錐心的痛楚。
帕維爾不能接受的還有母親罹患腦瘤,記憶開始退化的事實。他認為失憶是個人悲劇的公開演出,如果某天母親徹底失憶,認不得他是誰,她也不會記得他們共同的生活了。那就是兩種死亡:她的過去和他的過去。為什麼帕維爾如此懼怕失憶?世上一切是否終將被遺忘?「記憶/失憶」的辯證,帶出受時代洪流擺弄的主角面臨的個人思想困境。
在小說結尾,帕維爾終於領回艾蓮娜的遺骸,也彷彿擺脫了記憶不可承受之重,能以清明之心面對自己與時代。他將母親來信與巴別爾手稿都藏在住家地下室的牆面,還趁同事尚在病中,開始銷毀被捕作家手稿的證物單,並登上盧比揚卡頂樓再度見到巴別爾。其後,展開新的等待──等待被捕。
從歷史角度觀之,現時的主體將成為後人思憶的客體。帕維爾與塞米翁曾談及他們所處的時代是否配得上讓人記得。面對人在歷史浩劫中不得不掩藏良知的虛偽,帕維爾認為他們或許不配讓後人記得,但塞米翁卻持相反意見,表示每件事都配得上讓人記得。即使許多證物、手稿被遺忘在某個角落,並不代表史實不曾存在。活著,並且記住。或許,這就是大學時期主修歷史的賀蘭想告訴我們的真理。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2 |
3折 | 1 |
5折 | 5 |
7折以上 | 1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28折90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