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新儒家的開山祖師──熊十力,其晚年起居室內貼立的三幅君師帖──中孔子、右陽明、左船山,具體而微道出其精神生命之所繫與學術生命之所依。
本書透過熊十力的作品,來尋繹孔子、王陽明及王船山的蹤影,並就熊十力如何續承、改造及發揚一聖二王思想,做一完整之觀照與釐探,藉窺熊十力在時代新命下對三大鴻儒的思考向度與學術回應。
作者簡介:
王汝華,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畢業,現任台南科技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易經》及當代新儒家哲學。著有《宋明儒學的當代三詮》、《熊十力易學思想之研究》、《十力齋論學集》、《易學索玩》等。
章節試閱
第一章 熊十力學術思想的豐沛資源
滾滾泉水必有蘊釀其勢的源出所在;巍巍建築必有支撐重心的地基所在,為學亦復如此。熊十力以「六經注我」的方式所自成的一家之學,固然取決於其超卓的慧識、雄偉的氣魄,然倘無進入各家廣徵博採的前置階段,又焉能神出其間,終蔚為深造自得的獨特體系?大抵而言,儒、釋、道及西學正是支撐起其學術殿堂的四根巨柱,他超越時空、神遊古今、博採中外,以一聖二王為軸心,融攝佛學、取捨道學、參稽諸子、取益時賢詩友,並間取西方哲學。偌多的面向,會歸為熊十力學術的豐沛資源,經過靈活出入、融會通貫、斟酌損益,他終能自樹一幟,開展出專屬於自己的學術天空。本章將就熊十力的學術資源內容,作一梗概探究,至於一聖二王的部分,則留待本章之後逐次論探。
第一節 取益時賢師友
結交多聞之友,為揀擇良友的三大玉律之一。廣結學術界益友,相互激盪、彼此切磋,藉以觸發思路、開拓面向,熊十力對孔聖的智慧發言,可謂進行了最篤實的踐履。從錢穆、蒙文通、湯用彤、張爾田、張東蓀、張申府、郭沫若、黃侃、謝無量、馬敘倫、鍾泰、李石岑、張君勱、方東美、陶希聖、陶孟和、朱光潛、馮友蘭、金岳麟、賀麟、謝幼偉、胡秋原、賀昌群、謝石麟、張默生到唐君毅、徐復觀、牟宗三,……或莫逆、或友朋、或後學,在面對面的問難析疑或魚雁往返中,熊十力構築出一張廣闊的學術交遊網。而時賢的學術成績也相對提供他若干的激盪與開廣之功。
一、嚴復(1854-1921)
初名體乾,入馬江船正學堂,易名宗光,字又陵,又字幾道,登仕後始改為今名,別署天演宗哲學家。嚴復舊學根柢深厚,殫精中外治術學理,於甲午戰後,疾呼開民智、新民德、鼓民力、興教育、重科學,並廣為譯介西洋名著,如赫胥黎《天演論》、亞當斯密《原富》、斯賓塞《群學肄言》、約翰穆勒《群己權界論》、孟德斯鳩《法意》、甄克思《社會通詮》等,終其生盡瘁於中西文化整合及教育救國事業。
嚴復豐贍的譯著中以《天演論》最負盛名,嚴復所以譯介此書,主要認為救國之道在於維新,維新之道在於學習西方,學習西方正是促進民族自覺的關鍵要道。而原名《演化與倫理》的《天演論》,書中呈現「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核心理念,如若中國能順應天演規律,實施變法維新,始能由積弱轉向圖強。因此他反覆申言強族保種,欲圖在民族危亡之際敲響警鐘,收棒喝之效。此書譯文既出,確能惕勵民心,於時下青年深具啟蒙之功,而在學界也引發熱切迴響。
熊十力早年接觸西方學術譯作,即由嚴復所譯作品入讀,曾於著作中屢次徵引天演論,如《心書》中釋「天」,即依傍嚴復之說,並言:「晚近天演說張,形氣之祕機愈洩,斯以自然言天者貴矣!」 又言:
人類中心觀念,本不可搖奪,只是舊的解釋錯誤。自達爾文《進化論》出,乃予以新解釋爾。今站在進化的觀點上說,自然界從無機物而生物、而動物、而人類,層層進化。人類進至最高級,他漸減卻獸性,而把宇宙底真善美發展出來。易言之,宇宙底真理,在人類上才表現得完足。所以說人者天地之心。所以人類中心觀念,得進化論而益有根據。
熊十力除藉《天演論》解釋生物界的進化發展外,並將之加以轉化,納入儒家的宇宙論中,強調唯有人方能把握宇宙的主體。而對於宇宙的發展歷程,在熊著中以三層步驟予以綜括說明,首為無機物、亦即物質層出現;次為生物、亦即生命層成就;又次則動物及人類出現、亦即心靈層成就。 在此沛然莫之能禦的發展形勢中,熊十特別強調生命力斡運於生機體中,隨在充實,人類終因能官天地、府萬物。
另嚴復於《天演論》譯序中,曾如是發言:「有斯賓塞爾者,以天演自然言化,著書造論,貫天地人而一理之,此一晚近之絕作也,其為天演界說曰,翕以合質,闢以出力,始簡易而終雜糅。而《易》則曰,坤其靜也翕,其動也闢。」 翕闢成變之說在熊十力本體論架構中扮演關鍵角色,熊十力亦屢加稱述闡說,其初蔡元培為熊十力《新唯識論》作序即明揭:「夫翕、闢二字,《易傳》所以說〈坤卦〉廣生之義,本分配于動靜兩方,而嚴又陵氏于《天演論》中,附譯斯賓塞爾之天演界說,始舉以形容循環之動狀,所謂翕以合質,闢以出力,質力雜糅,相劑為變是也。」 已然點出熊十力核心思想中的翕闢觀,既有來自於《易》的萌發,更有本於嚴復《天演論》的中介。然而熊十力仍力闡己說與《天演論》之別在於:
嚴復天演界說,以無數無盡之天體或萬象,皆由原始物質的存在,及由物質的運動而成。此乃依據自然科學之理論。拙論,綜觀宇宙,會通生命心靈,與物質能力兩方面,而建立一元,以明此方面所由成。……其與拙論之翕闢義全不同,無待辯。
雖然熊十力偏向從哲學的角度申述翕闢,並窮究萬物根源,與《天演論》偏向科學,側重自然原理,二者之所矚目用心處自是不同,但無可疑義者,嚴復的譯著,對熊十力的體用、翕闢、本隱之顯諸說,均具有啟迪之功。
二、康有為(1858-1927)
字廣廈,號更生,原名祖詒,廣東南海人,世稱康南海、南海先生。康有為堂廡甚廣,自幼浸潤於傳統古籍,後又研讀經史與當代政治文獻,並及佛典與西書。早年得父祖教諭,並從遊於粵中大儒朱九江,並由張延秋得知當代政事,孕育經營天下之志。時值清季憂患之世,康有為痛心於國破民蔽、四夷交侵,遂挺身而出,布衣上書,倡導維新變法。然而百日維新終未能竟其功,出亡日本十餘年始得歸國,並改採虛君共和以為救亡之策。及至晚年,於時局政治猶時予關切,反對外國侵略之情仍然未泯,復辟之心仍然不死,且尊孔之志猶存,反對革命、赤化之志益堅。其著作頗豐,耳熟者如《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大同書》、《春秋董氏學》、《春秋筆削大義微言考》、《孟子微》等。
以康有為、譚嗣同為代表的維新派儒家,力圖會通孔孟仁學、傳統佛學及西方新學以建立其理論體系。而其學術主張,則始終與其變法維新的政治目的兩相綰合,如先有變法思想,而後有孔子托古改制之說;先有救人濟世心意,而後始建立其哲學理論。其學術思想,能詳者如三世思想、大同主義、新學偽經、孔子改制等。如光緒二十八年所著的《大同書》,係將《公羊傳》中所見、所聞、所傳聞三世,何休衍為據亂、升平、太平世,而康有為則結合達爾文的進化論,將三統三世說和與時推移的進化觀兩相配合。書分十部,而以平等博愛、去苦求樂為基本觀念,此間一切俗諦盡消,社會既無親疏、種性、階級之別,並得享工業化樂利成果,人民浸潤於平等自由的民主政治,充分勾勒出一幅烏托邦式的人類理想遠景。至於其《新學偽經考》,目的在打倒古文學派,定今文學派於一尊。康有為受廖平影響,認為西漢經學,並無古文,凡古文多為劉歆所偽,並非孔子原典,劉歆作偽主欲佐莽篡漢,藉以湮滅孔子的微言大義。《孔子改制考》一書認為六經皆孔子所作,而孔子改制之義,實為康有為變法的理論基礎。由於多本諸實用立場出發而建立其經學見地,並未詳加考證,因此遭殊多訾議,然也因此帶動疑古風潮。
熊十力於1902至1906年間積極投身反清革命事業,與康有為堅決反對革命的政治立場勢成水火,而熊十力於諸作中論評康有為,亦多發負面評語,如評其擁護帝制,張今文餘焰,猶漢儒遺風。 又認為其於六經不求真解,且未能深究《易經》。 其他評語猶多,不逐一贅舉。 雖然如此,然康有為部分立說仍成為熊十力的思想先驅,且互有同異。如康有為云:「《易》稱大哉乾元,乃統天,……孔子之道運本於元,以統天地。」 熊十力則曰:「《春秋》建元,即本《易》旨。【董子《繁露‧重政篇》云:元,猶原也。《春秋》之元,即《易》之乾元。】」 二者均認為董仲舒發明元義,以為萬物之主。再者康有為認為六經作於孔子;熊十力也主張「六經為孔子晚年定論」。二人均主張三世義,但立說內容不同,康有為認為古文經學為劉歆所偽,肯定今文經學;熊十力則駁斥劉歆諸論均偽,而六經竄亂,六國小儒已肇其端。康有為認為孔子因應時需,而有「微言」、「大義」二類思想;熊十力則視「微言」、「大義」為劉歆誣聖之詞。康有為視《周官》為劉歆所偽;熊則視《易》、《春秋》、《周官》等蘊含孔子天下為公的理想與制度。雖然熊十力多抨擊康有為,但二人均崇奉孔子,並予以改鑄,藉以詮解其內聖外王思想,以為理想之寓托,而於春秋張三世之義亦詳為闡發。雖其立論目的及內涵殊異,但《讀經示要》、《論六經》、《原儒》、《乾坤衍》等書所呈現的經學面貌、對經學的論探方向與重點,則與《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頗相神似,熊十力實無可避免於康有為學說的影響。
三、譚嗣同(1865-1898)
字復生,晚號壯飛,湖南瀏陽人。少倜儻有大志,為文奇肆。居處列強攘奪、國勢岌危、經濟崩潰、文化解體及西學激盪之際,譚嗣同以其卓越的政治特識、深厚的學術造詣以及真切的時代關懷,欲圖改造當世,終在戊戌政變「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慷慨激昂中從容就義,於六君子中英名最著。而他和康有為等維新派不僅致力於政治革新的推動,更孜矻不懈於思想革新的推展,以求仁為要旨,以綜納古今中西之學為其宏願的新學,為傳統儒學的轉型、新儒學的改造發展,提供了最初的嘗試與借鏡。
譚嗣同博覽群籍,於前賢中最淑慕張橫渠的深思果力;又心向船山,認為五百年來學者,能通達天人之故者,唯船山一人而已,而船山的道器合一、理欲一元,也汲取而為其思想菁華;並時捧讀黃宗羲《宋元學案》、《明儒學案》、《明夷待訪錄》,《明夷待訪錄》之〈原君〉、〈原法〉,成為其《仁學》君民觀的思想泉源。《仁學》係譚嗣同思想的總合,融鑄科學、哲學、宗教於一爐,實踐並發揮了康有為以求仁為旨要、以大同為其條理、以救中國為其入手處、以殺身破家為其究竟的教言。錢穆認為「《仁學》者,實無異於大同書也。大同即仁之境界。」 梁啟超則讚曰:「僅留此區區一卷,吐萬丈光芒,一瞥而逝,而掃蕩廓清之力莫與京焉!」 全書充滿衝創意志,其精神底蘊可以「衝決網羅」四字概括呈現,其所欲衝決的層層網羅函括「利祿之網羅」、「俗學之網羅」、「全球群學之網羅」、「君主之網羅」、「倫常之網羅」、「天之網羅」、「佛法之網羅」等。約言之,則含「學」──指荀學、李耳之學及宋明理學的禁慾主義;「政」──指專制政體和異族統治;「教」──綱常名教之害等三類,全書具體呈現譚嗣同的愛國情懷、民本及民權精神。
對《仁學》一書,熊十力認為「規模甚大,志願極宏,而知見不免失於浮雜。……然復生如不早喪,其成就必卓然可觀。」 由「以太」、「仁」、「通」、「心力」四大基本概念所構築而成的《仁學》,雖被熊十力評以浮雜,但對其人其志,仍敬表嘆服,而面對英才的殉難早逝,尤表達出其惋惜之情。在性格上,譚嗣同神形疏放、靡有羈束、意氣昂揚、錚錚烈鳴,豪邁而勇往直前,和熊十力「舉頭天外望,無我這般人」此等自尊、自信、率真的「狂者」性情,可謂兩相契合。在政治理念上,譚嗣同和熊十力對二千年來黑暗否塞、無復人理的君主專制制度同感痛恨,並同樣高讚民族革命思想。而譚嗣同繼承黃宗羲、王船山遺緒,此種精神亦為熊十力所承續。再者譚嗣同發揮王船山「道器一元」、「天理即在人欲之中」,也逕予熊十力思想的啟悟。
對於譚嗣同,熊十力曾發出如是讚語:
清之季世,宋學已稍蘇。戊戌政變,首流血以激天下之動者,譚復生嗣同。復生船山學也。復生精研船山,其精神偉大,實由所感受於船山者甚深。嘗與友人林宰平、梁漱溟言,自清季以來真人物,唯復生一人足當之而已。
其慕仰之情,已充分溢顯於隻字短句間!
四、章炳麟(1868-1936)
初名學乘,字枚叔,浙江餘杭人。因慕顧亭林其人,改名絳,後更名炳麟,號太炎,又號菿漢。曾入漢學重鎮──杭州「詁經精社」八年,後入康梁陣營,其後分途,轉向倒清,「蘇報」案後前往日本,任「民報」主編,由擁袁而反袁,及至呼籲抗日,曾預草遺囑:「設有異族入主中夏,世世子孫無食其官祿。」其學淵博,兼具精審、識斷之長,曾自述其治學歷程:「少時治經,謹守樸學,所疏通證明者,在文字器數之間」、「遭世衰微,不忘經國,尋求政術,歷覽前史,獨於荀卿韓非所說,謂不可易」、「繼閱佛藏,涉獵《華嚴》、《法華》、《涅槃》諸經,義解漸深,卒未窺其究竟」、「及囚繫上海,三歲不覿,專修慈氏世親之書。此一術也,以分析名相始,以排遣名相終。從入之涂,與平生樸學相似,易於契機。解此以還,乃達大乘深趣。」 可見其思想變遷,歷經多程。早年治學,以樸學暨諸子學為主;甲午戰後,用心於西學;蘇報案入獄後,潛心於大乘佛法的法相宗,並持唯識學,以之進退上下中國古今學術;最後門戶之見漸無,尊重「外能利物,內以遣憂」的各種學說,因此其《菿漢微言》中以「始則轉俗成真;終則迴真向俗」十二字,概括思想變遷輪廓。
章太炎推崇鼓吹反滿的顧亭林及戴震,其民族思想的最大特徵為承襲船山,以血統為區分民族的根據,一掃僅據文化以辨民族的舊說。又其持深厚的國學根基,構築起以法相唯識學為宗,融通中西的佛學體系,被梁啟超譽為「近世頭一個認識唯識學價值的人」, 李澤厚則認為「譚嗣同以佛學唯識論為基礎來建立近代哲學體系的事業,倒恰好由章太炎來完成。」 熊十力早年崇佛抑儒,頗受章太炎盛倡相宗之學的影響,尤其章太炎借佛學力挽世風,建立革命宗教論,熊十力興致甚濃,曾謂:「余曩治船山學,頗好之,近讀餘杭章先生《建立宗教論》,聞三性三無性義,益進討竺墳,始知船山甚淺。」 除巨贊法師認為熊十力《心書》談佛「大都依傍章太炎的學說」外, 今人景海峰更認為「太炎對十力的影響,在近代人中當推第一」、「如他與人討論大乘的『智體』、『證如』等問題,『未遑博考』毫無自見,只是抄錄章太炎的〈大乘佛教緣起考〉以為資證。又論說『輪迴』,亦以太炎『唯其無我所以輪迴此義甚深』為憑藉」、「《心書》對於儒家的態度,同樣也深受章太炎的影響」、「太炎崇尚魏晉,於清人中獨喜汪中。……熊先生文章有魏晉風格,容甫之楷模,太炎之引介,當為重要因素。」 道出章太炎對熊十力早期思想構成的多方影響。而熊十力作品中所在遍是對真儒精神淪喪的痛楚,對歷代奴儒的嚴厲抨擊,亦有部分承諸於章太炎的影響。
五、歐陽漸(1871-1943)
字鏡湖,後易名竟無,江西宜黃人,世人尊為「宜黃大師」,為越王句踐八十七世孫,歐陽修弟佺後裔。幼刻苦勤學,年二十,入南昌經訓書院,研習經史,兼攻天文曆算。甲午戰啟,欲補救時弊,改治陸王。年三十六,生母汪太夫人病逝,哀慟逾恆,決皈依佛法,以求究竟解脫。後從楊文會習佛理,1922年於南京創設支那內學院,刻經興學並進,與太虛大師的武昌佛學院、韓清淨的北平三時學會鼎足為三。其講授唯識學,精細入微,一時從遊者眾,如梁啟超、梁漱溟、湯用彤、張君勱等均入座聽講,梁啟超且曰:「聽歐陽竟無講唯識,始知有真佛學。」及至1938年南京陷敵,內學院遷四川江津,定名蜀院,講學依舊,1948年病逝於此。時國民政府曾明令褒揚,並特給金元一萬,「以彰宿學而示來茲」。
歐陽竟無初籌建支那內學院時,曾制定簡章,開宗明義即曰:「養成弘法利世之才,非養成出家自利之士為宗旨。」以利他、救世為核心,將佛法、教育及家國關懷熔為一爐,而其致力於法相、唯識之學的復興,貢獻尤鉅。其作品《竟無內外學》,係晚年手訂所存,經蜀院刊刻印行,凡三十六種三十餘卷,其後又編為《歐陽大師遺集》精裝四卷印行。
1920年秋,熊十力辭卻江蘇南開中學教職,入南京金陵刻經研究部,即支那內學院前身,從歐陽竟無問習佛學。於研究部一年期間,追尋玄奘、窺基宣揚之業,從護法諸師以上索探無著、世親,盡悉其淵源、通其脈絡、掌其宗要,而有《唯識學概論》初稿之作,此初稿亦即《新唯識論》文言本序言所指「境論創始於民十之冬」的「境論」,歐陽竟無閱後譽為「體大思精」,此書亦為其後《新唯識論》奠立磐根。1922年,熊十力應蔡元培之聘,赴北大哲學系講授唯識學,持初稿以為講授重心,1923年《唯識學概論》由北大出版,其後又三易其稿,學術上獨立不羈的熊十力,終改造了以業果輪迴為主的舊唯識學,反求本心、回歸大易傳統。1932年《新唯識論》文言本問世,歐陽竟無授意弟子劉定權作〈破新唯識論〉,登載於南京支那內學院《內學》第六輯,藉以斥破熊說,歐陽竟無並親為作序,大抵內學院的立場在於謹守唯識家法,批判熊十力「以因緣說真如緣起」等,而熊十力則以〈破破新唯識論〉回應之。其後又有呂澂與其進行書函論辯,在十六封往返書信中,論談佛學根本問題,而呂澂則主要指陳《新論》與唯識學的根本分殊,在於性覺與性寂,而熊十力依傍的是中土偽經,與法相唯識義理自有歧異。在唇槍往來中,由此展開了其後與王恩洋、陳銘樞、釋太虛、釋印順、釋巨贊、朱世龍等長達數十年的新、舊唯識學的激烈論戰。
熊十力於內學院親聆大師教示,奠立佛學基礎,開啟研究端緒,若無此階段的沉潛韜養,堅實紮根,焉得有他日脫胎而出,自成一家體系的熊十力,因此即使這一場佛學論戰打得熾烈,被視為離經叛道的熊十力還是在〈與梁漱溟先生論宜黃大師〉一函中道出其尊崇恩師、未敢或忘的心聲:
竟師之學,所得是唯識法相。其後談「般若」與「涅槃」,時亦張孔,只是一種趨向耳,骨子裡恐未甚越過有宗見地。如基師之「心經幽贊」然,豈盡契空宗了義耶?竟師願力甚大,惜其原本有宗,從聞熏入手。有宗本主多聞熏習也。從聞而入者,雖發大心,而不如反在自心惻隱一機擴充去,無資外鑠也。竟師一生鄙宋明儒,實則宋明諸師所謂學要鞭辟近裡切著己,正竟師所用得著也。……竟師為學踏實,功力深厚。法相唯識,本千載久絕,而師崛闡明之。其規模宏廓,實出基師上。故承學之士有所資借。……竟師於佛學,能開闢一代風氣,不在其法相唯識之學而已。蓋師之願力宏,氣魄大,故能如此。……惜乎以聞熏入手,內裡有我執與近名許多夾雜,胸懷不得廓然空曠,神志猶有所囿也。因此而氣偏勝,不免稍雜伯氣。……竟師無城府,于人無宿嫌。縱有所短,終是表裡洞然,絕無隱曲。此其所以為大也。吾《新論》一書,根本融通儒佛,而自成體系。其為東方思想之結晶,後有識者起,當于此有入處。吾學異於師門之旨,其猶白沙之于康齋也。雖然,吾師若未講明舊學,吾亦不得了解印度佛家,此所不敢忘吾師者也。
當學風嚴謹、功力深厚、學識博廣的歐陽竟無遇上洞察力十足、氣魄非凡的熊十力,狷與狂、六經注我與我注六經的不同典型性格,似已注定殊途分行的結局。但言詞素來犀利的熊十力,這回卻由「從聞熏入手」、「鄙宋明儒」等,委婉地道出他融通儒佛及所以異於師門的苦衷,在雖愛吾師更愛真理的無奈下,他仍發出對業師的最大尊崇。
六、馬一浮(1883-1967)
幼名福田,字一浮,別號湛翁,晚號蠲叟、蠲戲老人,以籍貫浙江紹興會稽縣,因此自署「會稽馬浮」,熊十力則稱其為「紹興馬一浮」。曾留學日本,精通德、日、英、法文,治學歷程可以「博道諸子,精研老莊、深探義海、妙悟禪宗、返求六經」概括之,且「不分今古、不分漢宋、不分朱陸」, 而一以義理為依歸,因此規模宏闊、體系圓融。北大校長蔡元培曾約聘任教,以「古聞來學,未聞往教」辭卻。1939年,於四川樂山縣創復性書院,以「講明經術,注重義理,欲使學者知類通達,深造自得,養成剛大貞固之才」為宗旨,並舉「主敬為涵養之要,窮理為致知之要,博文為立世之要,篤行為進德之要」四目為學規,親炙門下的戴君仁曾譽之為「現代朱子」。作品多為講錄與會話,頗近似於宋明儒者的語錄,有《泰和會語》一卷、《宜山會語》一卷、《復性書院講錄》六卷及《爾雅台答問》一卷等。至於其生命情調與生活風格亦與宋明儒者頗相近似,充分流露古代士君子真篤親切的性情。
熊十力素聞馬一浮為積學之士,且深思內典,因而頗思晤教,及至1927年養痾杭州,始初結識,其後相互問學,往來頻繁,其時馬一浮於心學領會特深,對熊十力影響殊多。朱淵明曾於此時隨二人問學,嘗傳神地憶述二人當時交篤而性情迥異的一面:
二位先生之淵博嚴謹固相若,而個性氣質則有異。熊先生言詞慷慨而有時不免激越,馬先生說話簡鍊而言必有中;熊先生喜罵權貴,馬先生則多論事實而少批判人的長短,……故馬熊兩位先生,亦有時小檯其槓,而稍吵其嘴,但事後熊先生赴馬先生處照樣談笑,二位仍怡然如初。
1932年《新唯識論》文言本印行,馬一浮為之作序題簽,文曰:
十力精察識,善名理,澄鑒冥會,語皆造微。早宗護法,蒐玄唯識,已而晤其乖真。精思十年,始出《境論》。將以昭宣本跡,統貫天人,曩括古今,平章華梵。其為書也,證智體之非外,故示之以〈明宗〉;辨識幻之從緣,故析之以〈唯識〉;抉大法之本始,故攝之以〈轉變〉;顯神用之不測,故寄之以〈功能〉;徵器界之無實,故彰之以〈成色〉;審有情之能反,故約之以〈明心〉。……足使僧肇斂手而咨嗟,奘基撟舌而不下。擬諸往賢,其猶輔嗣之憂讚《易》道,龍樹之宏闡中觀。自吾所遇,世之談者,未能或之先也。可謂深於知化,長於語變者矣!
除以精練、典雅的文字簡陳熊十力的學思歷程,借巧譬妙喻予以高度推崇外,並賅要道出各章大要,而《新論》核心的確即在探論實體非是向外求索,遠離自家身心,即所謂「證智體之非外」。而「深於知化,長於語變」也準確道出熊十力發揮《易》「乾道變化,各正性命」的義理精髓,凸顯大化流行的本體論系統。由馬對熊的恰當衡定及高度譽美看來,馬一浮確能引為熊十力的學術知音,更何況《新論》文言本的成書,馬一浮益熊處尤多,此書〈緒言〉語及:「自來湖上,時與友人馬一浮商榷疑義,〈明心章〉多有資助云。〈明心上〉談意識轉化處,〈明心下〉不放逸數,及結尾一段文字,尤多採納一浮意思云。」 書中言及意識轉化、諸數中的信數、不放逸數等及本心、天人合德、性修不二等均有來自馬一浮的影響。此外馬一浮《泰和宜山會語合刻》中有「論六藝賅攝一切學術」、「論六藝統攝於一心」、「論西來學術亦統於六藝」,和熊十力所論述者頗有切近處。
唯馬、熊二人雖為摯朋益友,然其學術面向與特質仍有若干分野:馬一浮調和程朱陸王而偏向朱子,熊十力則承受較多王學的影響;馬以《孝經》總持而攝六藝,熊則詆斥《孝經》為後世奴儒之作;馬以「性德」為根源,熊則以「性智」為軸心;馬融通前儒,批判性、創造力較弱;熊則容納百家,批判性猛烈。
七、梁漱溟(1893-1988)
名煥鼎,字壽銘、漱溟,1917年受聘北大,主講印度佛學、儒家哲學、孔學繹旨等。三、四十年代,積極推動「鄉村建設運動」,八十年代後,再度活躍於學術界。思想轉折大抵歷經近代西洋、印度佛學、回歸儒家三層。主要著作為《究元決疑論》、《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人心與人生》等。
民國初年,對革命充滿昂揚激情的熊十力,寫下了〈健庵隨筆〉、〈翊經錄序言〉等筆札,並陸續發表於《庸言》雜誌,此期的他尚未正式轉趨學術一途,以尊崇儒家,因此於文間多指斥佛教。1916年梁漱溟在《東方雜誌》發表《究元決疑論》,評議百家,獨崇佛法,並指名批評此土凡夫熊升恆愚昧無知。此時熊十力思想已遷向於佛,對《究元決疑論》中引述法國魯滂《物質新論》以比合佛旨頗表興趣,遂寫成〈記梁君說魯滂博士之學說〉一文,並致書於梁,見面討論佛學,由是展開近五十年的交誼。熊入支那內學院係經梁介紹,熊入北大仍由梁走薦。熊十力、馬一浮、梁漱溟,被學生合稱為「三聖」。性格上,馬、梁含蓄溫厚,熊抉發痛快;言詞上,馬洗鍊、梁準確,熊滔滔不絕,然三人學問均融通西方、印度及中國文化, 但「熊先生規模宏大,馬先生義理精純,梁先生踐履篤實」,然都代表中國「活的精神」。 關於他們當時的交遊情形,梁漱溟〈略記當年師友會合之緣〉、錢穆〈憶十力、錫予諸友〉中均有明載。
1921年,梁漱溟思想由佛折入儒家,次年《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問世,書中對中國、印度、西方三支文化進行全盤而深入的反省,並認為三者各代表不同的人生路向,西方式為奮勇向前;中國式為隨遇而安、調和持中;印度式為迴避障礙。又於書中指出孔子思想要在《易經》「生」字:
這一個「生」字是最重要的觀念,知道這個就可以知道所有孔家的話。孔家沒有別的,就是要順著自然道理,頂活潑頂流暢的去生發。他以為宇宙總是向前生發的,萬物欲生即任其生,不加造作,必能與宇宙契合,使全宇宙充滿了生意春氣。
以「生」字賅攝儒孔精神,對熊十力強調《易經》生生精神有其啟迪作用。此外梁漱溟並以敏銳的直覺言仁:「此敏銳的直覺就是孔子所謂仁」、「能使人所行的都對,都恰好,全仗直覺敏銳,而最能發生敏銳直覺的則仁也。仁是體,而敏銳易感則其用。」 《新論》言及直覺思維處也頗受梁說的影響。另梁於1922年發表〈唯識家與柏格森〉、〈對於羅素的不滿〉,凡此評論亦提供熊若干省思。至於梁漱溟的東西文化觀及對陸王心學的研究則對熊有直接影響。
熊、梁頻繁的聚會問學,固能增益聞見、推擴思域,收得切磋之功。但交契的摯友在治學途徑中仍各有分殊。例如梁、熊雖都繼承陸、王,都主張心即理,都主張發明本心。但梁突出了孟子的惻隱之心,熊著重的是孟子是非之心;一偏向情感,一偏向理智。 因此梁漱溟即坦然自表:「我與熊十力先生雖同一傾心東方古人之學,以此相交游共講習者四十餘年,然彼此所見固不盡同。」 梁對熊前期作品如《讀經示要》、《十力語要》等既有價值的肯定,也有未表認同的歧見,此時的他對彼此偶爾談學不契,亦不強求其同,及至熊十力晚年《體用論》、《明心篇》、《乾坤衍》等論著繼出,梁始系統閱讀並著力選抄,完成〈讀熊著各書書後〉及《熊著選粹》之摘編,其間對相交半世紀的老友發出嚴厲批判,認為熊過於狂簡、太不謹守,「比及暮年則意氣自雄,時有差錯,藐視一切,不惜詆斥昔賢。」又評熊「始終站在佛法的外面,來玩弄那些理論而已。」 全盤否定了熊十力所用心所建構的哲學體系。至於熊十力對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等書,亦頗有觀點殊異處,並認為其主觀性太強。大扺而言,現實感強烈的梁漱溟為一行動的儒者;而帶有狂者之氣的熊十力則純為理念型哲學家,志趣既異,思想方法亦各有分野,在和而不同的堅持下,終使二人成為「各走一路的至交」。
八、林宰平(1878-1960)
中學思想傾向王陽明心即理,西學則博攝兼收,並於佛學頗有研究的林宰平,僅有文學作品《北雲集》傳世。雖無系統哲學作品留世,但任教北大期間,與熊十力、梁漱溟問學析疑,最是相契。林宰平七十壽誕時,熊曾為文祝嘏,文間憶述昔日密切交遊狀況及林宰平對他學術內涵的準確了解:
余與宰平及梁漱溟同寓舊京,無有睽違三日不相晤者。每晤,宰平輒詰難橫生,余亦縱橫酬對,時或嘯聲出戶外。漱溟默然寡言,間解紛難,片言扼要。余常橫論古今述作得失之利,確乎其嚴。宰平戲謂:老熊眼在天上。余亦戲曰:我有法眼,一切如量。……余與宰平交最篤。知宰平者,宜無過於余;知余者,宜無過宰平。世或疑余為浮屠氏之徒,唯宰平知余究心佛法,而實迥異趣寂之學也;或疑余為理學家,唯宰平知余敬事宋明諸老先生,而實不取其拘礙也;或疑余簡脫似老莊,唯宰平知余平生未有變化氣質之功。……宰平常戒余混亂,謂余每習氣橫發,而不自檢也。世或目我以儒家,唯宰平知余宗主在儒,而所資者博也;世或疑余《新論》,外釋而內儒,唯宰平知《新論》,自成體系,入乎眾家,出乎眾家,圓融無礙也。
一席語言處處透顯著知己近觀遠鑑的智慧觀照。「老熊眼在天上」確實道出熊十力為學的自信與霸氣。出入眾家,自成一體,熊十力的圓融與無礙,老友知之最深。
再者《新論》文言本得以順利成書,林宰平亦有問詰助益之功,熊曾稱:「余於斯學,許多重大問題,常由友人閩侯林宰平志鈞時相攻詰,使余不得輕忽放過。其益我為不淺矣!」 可見友人的問學候教,確是熊十力學術思想臻向圓熟的一大推手。
第一章 熊十力學術思想的豐沛資源
滾滾泉水必有蘊釀其勢的源出所在;巍巍建築必有支撐重心的地基所在,為學亦復如此。熊十力以「六經注我」的方式所自成的一家之學,固然取決於其超卓的慧識、雄偉的氣魄,然倘無進入各家廣徵博採的前置階段,又焉能神出其間,終蔚為深造自得的獨特體系?大抵而言,儒、釋、道及西學正是支撐起其學術殿堂的四根巨柱,他超越時空、神遊古今、博採中外,以一聖二王為軸心,融攝佛學、取捨道學、參稽諸子、取益時賢詩友,並間取西方哲學。偌多的面向,會歸為熊十力學術的豐沛資源,經過靈活出入、融會通貫、...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熊十力學術思想的豐沛資源
第一節 取益時賢師友
一、嚴 復(1854-1921)
二、康有為(1858-1927)
三、譚嗣同(1865-1898)
四、章炳麟(1868-1936)
五、歐陽漸(1871-1943)
六、馬一浮(1883-1967)
七、梁漱溟(1893-1988)
八、林宰平(1878-1960)
第二節 參稽西哲新說
一、西學激盪下的省思
二、西哲開廣後的取捨
第三節 擷取宋明諸子
一、周濂溪(1017-1073)
二、程明道(1032-1085)
三、程伊川(1033-1107)
四、朱 熹(1130-1200)
五、陸象山(1139-1192)
六、陳獻章(1428-1500)
第四節 融攝佛釋老莊
一、佛家思想的浸潤
二、道家哲學的濡化
結 語
第二章 熊十力學術思想的本心所繫:餘姚陽明
第一節 陽明角色的歸屬暨定位
一、心學脈絡的遞嬗
二、心學生面的敞開
第二節 陽明思想的闡述與推擴
一、疏決《大學》,朱王並納
二、保任本心,以智主識
三、立志責志,務名為戒
第三節 陽明末學的歧出與迷塗
一、由體用賅備至明體遺用
二、由深達治本至流於狂禪
結 語
第三章 熊十力學術思想的千古同參:衡陽船山
第一節 船山生命的遙契與冥會
一、人生際遇的若干雷同
二、生命精神的全幅踵效
第二節 船山思想的闡揚及推擴
一、援引船山之說以注《易》
二、闡揚船山之四大思想樞要
三、推擴船山之民族、民主、民治等思想
第三節 船山立論的質疑及商榷
一、有關乾坤並建落入二元論的質疑
二、有關陰陽十二位嚮背說的質疑
三、有關道大性小等的質疑
結 語
第四章 熊十力學術思想的理想歸嚮:洙泗孔聖
第一節 儒學學統的尋繹與釐定
一、述作於孔子的經學觀
二、淵本於儒家的諸子學派觀
三、樹立於孔子的學統觀
四、薈萃於孔子的內聖外王觀
第二節 內聖思想的萃煉和豁顯
一、寓托於孔子的易學體用觀
二、定位於孔子的天人觀
三、根柢於孔子的仁學思想
第三節 外王理想的勾勒及繪製
一、植基於孔子的科學格物觀
二、推原於孔子的社會、經濟觀
三、完備於孔子的民主政治觀
結 語
第五章 熊十力學術思想的傳承開展
第一節 熊十力學術思想的衣缽傳人──新儒家第二代53
一、徐復觀(1903-1982)
二、唐君毅(1909-1978)
三、牟宗三(1909-1995)
第二節 熊十力學術思想的後起俊彥──新儒家第三代
結 語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熊十力一聖二王思想的綜結
一、蘊憂患、述心跡於一聖二王
二、立體要、植根荄於一聖二王
三、寓理想、賦新曲於一聖二王
第二節 熊十力學術思想的反省
後記
參考書目
導言
第一章 熊十力學術思想的豐沛資源
第一節 取益時賢師友
一、嚴 復(1854-1921)
二、康有為(1858-1927)
三、譚嗣同(1865-1898)
四、章炳麟(1868-1936)
五、歐陽漸(1871-1943)
六、馬一浮(1883-1967)
七、梁漱溟(1893-1988)
八、林宰平(1878-1960)
第二節 參稽西哲新說
一、西學激盪下的省思
二、西哲開廣後的取捨
第三節 擷取宋明諸子
一、周濂溪(1017-1073)
二、程明道(1032-1085)
三、程伊川(1033-1107)
四、朱 熹(1130-1200)
五、陸象山(1139-1192)
六、陳獻章(1428-1500)...
商品資料
出版社:秀威資訊出版日期:2010-10-01ISBN/ISSN:9862215577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10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