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華衷
定價:NT$ 380
優惠價:88 折,NT$ 334
本商品已絕版
每20個地球人,就有1人靠長江三角洲供養
北半球1/2物種在中國,但中國物種滅絕的速度是全球平均的2倍
2025年之前,中國將造5萬棟摩天大樓( =10個紐約)
不到1%的中國城市人口可以呼吸健康安全的空氣
人定勝天嗎?
當十億中國人一起跳!是經濟殺手?還是環境推手?
作者行腳中國30個省市的見聞,帶你看見綠色中國新契機!
中國經濟騰飛十年,不僅改變世界權力版圖,其影響更擴及全人類賴以生存的陽光、空氣、水。中國發展的足跡,不只烙印在中國人的身上,更寫在山川大地之上,衝擊地球上的每一個人。當十幾億中國人竭盡所能一起向富足安康的目標狂奔,世界將更美好,還是被推向毀滅的深淵?
作者深入訪遍中國各省,回答了這個全世界都關心、但又摸不清的問題。他用數十個一手報導生動的故事,揭開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沉疴,更摸索出中國經濟發展新起點。讀者翻開書頁,就可以一窺中國的最新趨勢,藉這本書具體審視個人和企業的未來計畫。
作者檢視中國快速經濟發展對人、環境和生態造成的衝擊,指出中國經濟發展的所有後果,不只關乎中國人,且與世界上每一個人都習習相關。作者省思,中國或許可在傳統哲學文化中找到平衡點,縮小「發展」與「環保」的距離,也就是期待當十億人一起跳時,地球和人類可能不必毀滅。
三十多年前,一個英國小男孩每晚祈禱十億中國人不要一起跳,因為大人嚇他說,如果中國人一起跳,地球會偏離軸心,邁向毀滅……。
小男孩長大後,成為英國衛報的亞洲環境特派員,他以四年的時間,寫成這本行腳中國十六萬公里的旅遊見聞錄,他親自驗證童年的憂慮有幾分真實,但他更看見微光閃爍的希望……。
本書客觀報導中國經濟發展對人和生態造成的巨大傷害,中國發展的足跡,不只烙印在中國人的身上,更寫在山川大地之上,衝擊地球上的每一個人。當十幾億中國人竭盡所能一起向富足安康的目標狂奔,世界將更美好,還是被推向毀滅的深淵?
作者深入訪遍中國各省,以一個又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揭露過去許多不為人知的現象,也回答了這個全世界都關心、但又摸不清的問題。:為什麼中國人曾拿煤灰塗黑新疆的冰川,以便加速融化?四川大地震竟是鄰近水庫引起的?拉薩的種族衝突與青藏鐵路通車有關?
但在現象之外,作者更省思人類近兩百年的發展,探究中國傳統文化對待大自然的方式,同時檢視中國政府目前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和令人期待的初期成果,企圖以一個地球公民的角度,為這個十多億人口的大國,找出一條引領世人平衡「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途徑,也期待當十億人一起跳時,地球和人類可能不必毀滅。
《當十億中國人一起跳》帶領讀者深入中國經濟發展現場,更摸索出綠色中國經濟發展的新起點,讀者翻開書頁,就可以一窺中國的最新趨勢,藉這本書具體審視個人和企業的未來計畫。
作者專訪影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9oCnA9Y2Bl8
作者簡介:
華衷(Jonathan Watts),英國衛報亞洲環境特派員,曾入圍2006年「英國新聞獎」最佳國外特派員,2009年以全球糧食危機報導榮獲英國「世界一家媒體獎」(One World Media Awards)的環境獎。
華衷自一九九六年起報導東亞新聞,曾深入新聞現場,報導北韓核武危機、印度洋海嘯、四川大地震、北京奧運及哥本哈根氣候會議等。
譯者簡介:
李芳齡,專事譯作,譯著包括《啟動革命》、《哈佛商業評論精選:企業策略》、《第五項修練III:變革之舞》、《創新者的解答》、《創新者的修練》、《當債務吞噬國家》、《成長的賭局》、《創新3力》、《境外共和國》、《伊新的軌跡》、《開放式經營》、《企業觸媒策略》、《新帝國遊戲》、《超極資本主義》、《創新者的成長指南》、《企業放續發展指南》近六十部。
名人推薦:
文化評論家 南方朔
資深媒體人 陳文茜
中國知名經濟學家/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 胡鞍鋼
聯合推薦
推薦序
當十幾億中國人一同創新 胡鞍鋼
英國衛報記者華衷在2010年出版了《當十億中國人一起跳》,書名來自作者八歲時的一個噩夢:中國人這麽多,如果他們一起跳起來,可能會讓地球偏離其軌道,並殺死我們所有人。現在,中國人口已經超過十三億,絕大多數人正在選擇過更好的生活,這對世界經濟、大氣、土壤、水、森林和自然資源造成的衝擊,引發了作者年少時這個噩夢的恐懼。
以中國目前的發展軌跡來看,決心成爲富裕消費者的十億中國人的需求,的確可能會讓地球偏離其軌道。作者還認爲,每場工業革命都是骯髒的、都會破壞環境,而無意中積累的後果包括改變人類文明依賴的氣候環境。他說,未來人類面臨的最大兩個挑戰是中國的崛起和全球環境的破壞,爲此中國經濟發展需要「深刻文化轉型」。如果中國從「紅色中國」成功地轉變爲「綠色中國」,她就會成爲世界頭號綠色超級大國。
即使是西方,也在反西元1750年以來的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道路。正如華衷在書中所說,十億生活在歐洲、美國、日本和韓國的富裕人群長久以來不永續的消費方式,已經把地球推到了崩潰的邊緣,二十億生活在印度、印尼等新興國家的人們也在緊隨其後。歷史已在我們身邊劃過,一切都不可能再重複或逆轉。
我認為,中國如果照搬美國和西歐現代化發展模式,大量消耗資源、能源,大量排放各類污染物,就會摧毀人類;如果中國能夠創新綠色發展模式,實行資源低消耗、污染低排放,經濟增長與碳排放開始脫鈎,進而開始下降,就會保護人類。所以我的結論是:當十億中國人一起創新時,中國就會保護地球,使人類可持續發展。
中國人能不能創新呢?我認爲,既有可能,更有條件。首先,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就是人類歷史最大的創新活動,極大地激發了中國人民的潛力、活力和創造力,其經濟增長率打破了迄今爲止的世界紀錄,短短三十一年,2007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已相當於1978年的18.6倍,年平均增長率高達9.9%,減少了國際貧困線人口(每人每日支出一美元)約六億多人。其次,全體中國人民的人力資本一同迅速增長,人口受教育年限四年提高至九年,大學人口從四百多萬人上升至九千多萬人。中國的改革開放,我稱之爲世界最大的大學,一同學習改革,一同學習開放,現在又在一同學習創新。
中國所面臨的一個基本問題是,要綠色GDP,還是要黑色GDP,是走綠色發展道路,還是走黑色發展道路。GDP既可以理解爲國內生産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也可以理解爲國內污染總量(Gross Domestic Pollution)。這是兩條不同的發展路線和發展模式,同樣也會導致兩個不同的發展結果,既可以保護地球,也可以摧毀地球。我們應當看到從一七五○年以來的工業革命不僅産生了GDP,也産生了大量的污染,二氧化碳排放(曲線)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因此,無論是人類,還是中國,在二十一世紀都面臨新的選擇,即要綠色GDP,抛棄黑色GDP。
中國已經歷了六十年工業化,不能重走工業化國家的老路,需要獨闢新徑,實現綠色發展,實現「三個和諧」,即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國家與國家的和諧(構建和諧亞洲、和諧世界)。
在我們考慮中國的發展思路、發展戰略和發展政策時,必須要有國際視角和全球視角,不能只就自己的發展而言、而思、而行,還要有自然的視角和地球的視角;不能只顧經濟的發展,盲目的發展,破壞自然的發展。保護自然,保護地球,這是發展的底限。越過了這個底限,就像真理向前邁進了一步,走向謬誤。
華衷在書中引用了國際金融危機後,北京的國際機構間流傳的一則笑話:
「1949年,只有社會主義可以救中國;
1979年,只有資本主義可以救中國;
1989年,只有中國可以救社會主義;
2009年,只有中國可以救資本主義。」
我認爲,無論是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人類也必須保護地球。作爲擁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國,必須立即行動起來,進行大膽的創新,實現中國的夢想,也實現人類的夢想。這個夢想就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同一個行動」。
什麽是「同一個世界」?就是由於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各國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地球是人類共同的一個生存載體,共同應對氣候變化,保護我們這個唯一的「地球村」,保護我們的共同家園,這就是「同一個世界」的含義。
什麽是「同一個夢想」?就是綠色夢想,也就是我們生存的地球應當成爲人類的綠色家園,我們的世界應當成爲綠色的世界,很顯然,世界的夢想就是中國的夢想,中國的夢想也是世界的夢想。
什麽是「同一個行動」呢?這是指人類面臨著同一個氣候變化挑戰,要採取共同的減排和環保行動。中國作爲一個擁有十幾億人口的大國,要勇於承擔這樣一個責任,成爲全球共同行動的領導者、創新者——這就是中國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的一個主動的、積極的、負有責任的回應。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2049年,只有創新的中國才會成爲綠色的中國;只有綠色的中國才能保護地球、保護人類。
(作者為北京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推薦序
地球災難的爆炸中心或另類選擇的救星? 南方朔
二○○五年,法國伊茲拉萊維奇(Erik Izraelewicz)在其著作《當中國改變世界》裡,從商品經濟的角度來看中國崛起的效應。他有一段話很值得玩味:
廿世紀,闖進世經濟瓷器店的只有幾隻老鼠(日本、韓國),它們不會造成多大的損失。而今天,則是一頭可能造成慘重損失的大象(中國)進了商店。為了給大象騰出地方,人們需要對瓷器店進行重新改造。為使大象找到自己的位置,還需要對它進行馴化。任何操之過急都是危險的。古老的富國和復興的帝國都需要重新學習。如果大象不希望商店的大門對自己突然關閉,如果瓷器店的管理者想從這位新顧客那裡得到最大的利益,那麼它們雙方就應攜手合作,共同引導中國融入世界經濟的潮流,並掌握好這個過程的節奏。……只有這種在世界範圍內的廣泛與多邊合作,才能夠順利消化中國的闖入,避免世界經濟中的不穩定因素,避免出現意外事件或引發可怕的災難。
《當中國改變世界》出版的二○○五年,中國做為世界工廠和世界市場的格局已定。除了全球工廠的產品行銷全球外,這個大象還每年購買三千萬至五千萬噸糧食,每年消耗世界三分之一的煤炭、棉花和鋼鐵;波音及空中巴士每生產兩架一五○座飛機,即有一架被中國購買。中國對全球經濟的衝擊,已可想而知。
更早之前,荷蘭銀行曾有過一份報告指出,在整個近代史裡,像中國崛起對世界造成衝擊的這種例子,在整個廿世紀可謂絕無僅有,勉強而論,只有十九世紀美國的崛起差堪相比。十九世紀美國的崛起,最好的與最壞的、最進步的與最野蠻粗暴的,都在短短時間內並存於同一舞台。也正因此,今日論中國的崛起和十九世紀論美國的崛起相同,都有如瞎子摸象,很難做出概括。
在對中國瞎子摸象、難以概括而力求優缺點並存的著作裡,《當中國改變世界》可說是經濟方面著作的佼佼者,它並無任何預先存在的定見或偏見,只是如實勾勒出中國經濟崛起對全球經濟,特別是貿易產業秩序的衝擊。除此之外,英國衛報專欄作家賈克(Martin Jacques)於二○○九年所著的《當中國統治世界》則可說是中國崛起對全球大結構秩序衝擊的佼佼之作,該書已超越了一般的學術窠臼,將中國崛起的課題拉高到了文明史和東西方思想互動史的層次。
而現在,我們則有了英國衛報亞洲環境特派員華衷(Jonathan Watts)的這本《當十億中國人一起跳》。這本對中國生態環境問題的深度報導與探討之作,毫無疑問的乃是迄今為止討論中國崛起對生態環境衝擊最全面性的著作。
誠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提格里茲(Joseph Stiglitz)稍早前所說的,新科技和中國的都市化,乃是決定廿一世紀人類前途的兩件大事。截至今年,中國城市化的程度已達百分之四十八。這是個驚人的比例。隨著城市化的加大加深,它意謂著中國的物質化需求,從糧食、能源、水源以及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的消費,都必然增加,而人們追求財富的欲望也必將更為積極。這也就是說,中國的崛起隨著城市的快速展開,它轉嫁給大地環境的成本必然更為突出。中國不只是個醒獅而已。這隻獅子是個饑餓已久的十三億人的超級巨獅。當它大口吞吃,當然會對土地、河川、湖泊、空氣、森林造成巨大的衝擊。中國的崛起對環境所造成的傷害,的確已使中國成了全球環境災難的可能引爆中心。根據「羅馬俱樂部」稍早前的評估,這個地球目前估計已超載了百分之廿,現在又加上中國這個新的因素,又怎不讓人毛骨悚然呢?
中國大陸從二○一○年起,在經濟規模上即可望超過日本,而成為世界第二。但因中國人口基數大,人均所得瞠目世界多數國家之後,因此人人想過西方式高消費生活的欲望只會愈來愈增,當然也意謂著那種人定勝天、征服自然的發展主義必將更甚。這也注定了中國成為世界第一污染大國的命運。十三多億人拼了命的在搞那一塊土地,那塊土地又怎不因為過度耗弱剝削而哀呼?
根據學者估計,中國看起來逐年快速高成長,但發展的污染及資源成本也等比急增。目前中國的水污染成本每年三五八億美元,空氣污染成本二七五億美元……,各類污染成本已達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五點八。從這個數字來看,誰又知道中國的成長不是「賺到今天、輸掉明天」呢?
十三億人的開發,在人類文明史上的確是前所未見的經驗。廿年前,中國人平均每人一年吃肉廿公斤,二○○七年已達五十四公斤,乘上人口基數,那是二億六千萬頭牛、六億五千萬頭豬、二百六十億隻雞……,這要耗掉多少土地及糧食資源?在未來十五年,全球新建築將有一半在中國,而其中有五萬棟摩天大樓在中國,相當於十個紐約的規模,這又是多大的能源及水資源負擔?十三億人要過好日子,從一九八六年到二○○○年,中國已有一百二十萬公頃農地變成了建地,至於像首富的上海,二○○七年平均每人花費一萬四千七百人民幣買東西。中國人富起來當然是好事,但這又是多大的環境負擔?
中國的生態環境負擔的確早已超載。十三億人用水用電及拙劣治理下的資源剝削,早已使得長江、黃河、淮河等主要河川半死,且有水源涸竭之虞;像四川、雲南等地的水壩,也都是潛在的生態劫難。已有許多專家認為,才過去不久的汶川大地震,大概就和紫坪鋪水庫的觸動斷層帶有關。大陸的水庫已有一千八百座屬於有潰決之虞的行列。加上拙劣的治理政策,一切向錢看的虛無價值,像貧窮的甘肅、山西、河南,它的剝削已不只對自然,更是連人都成了剝削對象。中國的許多地方已成了骯髒開發主義的典型。中國平均每三十秒誕生一個畸型兒,貧窮所造成的肆無忌憚的人際剝削,像河南這個中國第十七窮的省份,二○○七年人均所得僅人民幣三八五○元,相當於台幣一萬五千元左右。當地賣血、愛滋病極為普通,並有許多「癌症村」,這種景象又怎不使人恐懼而心酸?
本書作者華衷為了探究中國的生態環境危機,從雲南、西藏、新疆、四川、甘肅、河南、山西、廣東,一直到上海、內蒙、東北、哈爾濱,他已將整個中國的生態環境惡化的全貌做了相當完整的揭露。每個篇章都讓人覺得不安,難道人類的生態末世預言真的會在中國出現?或者就是像中國有些專家所相信的,中國也免不了那世界過去所走過的規律,工業化和城市化所產生的問題,還是必須用科學及政策創新來解決。我們只能希望,這種想法能在最後的災難時間到來之前獲得證明!
本書前面四分之三的篇幅,都是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的可怕景象,但最後那四分之一的部分,卻給了人們一絲綠色的希望,那就是在開放改革前半段時間已遭到邊緣化的東北地區,在進入廿一世紀後,已後發先至地成了中國綠色復興的核心地區。它在綠色研究、綠色政策、綠能產業等方面,不但在中國拔得了頭籌,在全球也都後來居上,甚至中國民間的生態組織也都以東北為主。
近年來,我始終認為,前大連市長、遼寧省長、現任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是個有未來感的領袖。他在綠色及反貪反黑上卓有建樹。或許,東北的帶頭,可給予重污染、重生態破壞的中國新的契機!中國由前總理朱鎔基「讓少數人先富起來」,走到今天,成了「讓少數省先綠起來」。廿一世紀這個早已超載的地球,已必須要有大國在思想、行為上做出另一種選擇的示範。我不知道中國是否能扮演這種另類選擇的領頭角色,但我希望它能。大國的崛起一定要有文明發展上的意義,我這樣期盼著未來的中國!
《當十億中國人一起跳》是個比喻:當如此龐大的人口一起跳,它會震離地軸,讓世界毀滅。我們知道這種說法並不符合物理定律。但十億人剝削地球,卻也一樣有毀滅地球的效果。可是若這個十億人的大國做出了另類選擇,則它對人類的貢獻也必同樣驚人!今天的中國,就在這樣的十字路口!
(作者為文化評論家)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12折45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2折 | 2 |
3折 | 1 |
7折 | 1 |
7折以上 | 1 |
徵求價 | 數量 |
1折以下 | 1 |
2折 | 0 |
5折 | 2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華衷
優惠價: 88 折, NT$ 334 NT$ 380
本商品已絕版
每20個地球人,就有1人靠長江三角洲供養
北半球1/2物種在中國,但中國物種滅絕的速度是全球平均的2倍
2025年之前,中國將造5萬棟摩天大樓( =10個紐約)
不到1%的中國城市人口可以呼吸健康安全的空氣
人定勝天嗎?
當十億中國人一起跳!是經濟殺手?還是環境推手?
作者行腳中國30個省市的見聞,帶你看見綠色中國新契機!
中國經濟騰飛十年,不僅改變世界權力版圖,其影響更擴及全人類賴以生存的陽光、空氣、水。中國發展的足跡,不只烙印在中國人的身上,更寫在山川大地之上,衝擊地球上的每一個人。當十幾億中國人竭盡所能一起向富足安康的目標狂奔,世界將更美好,還是被推向毀滅的深淵?
作者深入訪遍中國各省,回答了這個全世界都關心、但又摸不清的問題。他用數十個一手報導生動的故事,揭開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沉疴,更摸索出中國經濟發展新起點。讀者翻開書頁,就可以一窺中國的最新趨勢,藉這本書具體審視個人和企業的未來計畫。
作者檢視中國快速經濟發展對人、環境和生態造成的衝擊,指出中國經濟發展的所有後果,不只關乎中國人,且與世界上每一個人都習習相關。作者省思,中國或許可在傳統哲學文化中找到平衡點,縮小「發展」與「環保」的距離,也就是期待當十億人一起跳時,地球和人類可能不必毀滅。
三十多年前,一個英國小男孩每晚祈禱十億中國人不要一起跳,因為大人嚇他說,如果中國人一起跳,地球會偏離軸心,邁向毀滅……。
小男孩長大後,成為英國衛報的亞洲環境特派員,他以四年的時間,寫成這本行腳中國十六萬公里的旅遊見聞錄,他親自驗證童年的憂慮有幾分真實,但他更看見微光閃爍的希望……。
本書客觀報導中國經濟發展對人和生態造成的巨大傷害,中國發展的足跡,不只烙印在中國人的身上,更寫在山川大地之上,衝擊地球上的每一個人。當十幾億中國人竭盡所能一起向富足安康的目標狂奔,世界將更美好,還是被推向毀滅的深淵?
作者深入訪遍中國各省,以一個又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揭露過去許多不為人知的現象,也回答了這個全世界都關心、但又摸不清的問題。:為什麼中國人曾拿煤灰塗黑新疆的冰川,以便加速融化?四川大地震竟是鄰近水庫引起的?拉薩的種族衝突與青藏鐵路通車有關?
但在現象之外,作者更省思人類近兩百年的發展,探究中國傳統文化對待大自然的方式,同時檢視中國政府目前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和令人期待的初期成果,企圖以一個地球公民的角度,為這個十多億人口的大國,找出一條引領世人平衡「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途徑,也期待當十億人一起跳時,地球和人類可能不必毀滅。
《當十億中國人一起跳》帶領讀者深入中國經濟發展現場,更摸索出綠色中國經濟發展的新起點,讀者翻開書頁,就可以一窺中國的最新趨勢,藉這本書具體審視個人和企業的未來計畫。
作者專訪影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9oCnA9Y2Bl8
作者簡介:
華衷(Jonathan Watts),英國衛報亞洲環境特派員,曾入圍2006年「英國新聞獎」最佳國外特派員,2009年以全球糧食危機報導榮獲英國「世界一家媒體獎」(One World Media Awards)的環境獎。
華衷自一九九六年起報導東亞新聞,曾深入新聞現場,報導北韓核武危機、印度洋海嘯、四川大地震、北京奧運及哥本哈根氣候會議等。
譯者簡介:
李芳齡,專事譯作,譯著包括《啟動革命》、《哈佛商業評論精選:企業策略》、《第五項修練III:變革之舞》、《創新者的解答》、《創新者的修練》、《當債務吞噬國家》、《成長的賭局》、《創新3力》、《境外共和國》、《伊新的軌跡》、《開放式經營》、《企業觸媒策略》、《新帝國遊戲》、《超極資本主義》、《創新者的成長指南》、《企業放續發展指南》近六十部。
名人推薦:
文化評論家 南方朔
資深媒體人 陳文茜
中國知名經濟學家/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 胡鞍鋼
聯合推薦
推薦序
當十幾億中國人一同創新 胡鞍鋼
英國衛報記者華衷在2010年出版了《當十億中國人一起跳》,書名來自作者八歲時的一個噩夢:中國人這麽多,如果他們一起跳起來,可能會讓地球偏離其軌道,並殺死我們所有人。現在,中國人口已經超過十三億,絕大多數人正在選擇過更好的生活,這對世界經濟、大氣、土壤、水、森林和自然資源造成的衝擊,引發了作者年少時這個噩夢的恐懼。
以中國目前的發展軌跡來看,決心成爲富裕消費者的十億中國人的需求,的確可能會讓地球偏離其軌道。作者還認爲,每場工業革命都是骯髒的、都會破壞環境,而無意中積累的後果包括改變人類文明依賴的氣候環境。他說,未來人類面臨的最大兩個挑戰是中國的崛起和全球環境的破壞,爲此中國經濟發展需要「深刻文化轉型」。如果中國從「紅色中國」成功地轉變爲「綠色中國」,她就會成爲世界頭號綠色超級大國。
即使是西方,也在反西元1750年以來的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道路。正如華衷在書中所說,十億生活在歐洲、美國、日本和韓國的富裕人群長久以來不永續的消費方式,已經把地球推到了崩潰的邊緣,二十億生活在印度、印尼等新興國家的人們也在緊隨其後。歷史已在我們身邊劃過,一切都不可能再重複或逆轉。
我認為,中國如果照搬美國和西歐現代化發展模式,大量消耗資源、能源,大量排放各類污染物,就會摧毀人類;如果中國能夠創新綠色發展模式,實行資源低消耗、污染低排放,經濟增長與碳排放開始脫鈎,進而開始下降,就會保護人類。所以我的結論是:當十億中國人一起創新時,中國就會保護地球,使人類可持續發展。
中國人能不能創新呢?我認爲,既有可能,更有條件。首先,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就是人類歷史最大的創新活動,極大地激發了中國人民的潛力、活力和創造力,其經濟增長率打破了迄今爲止的世界紀錄,短短三十一年,2007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已相當於1978年的18.6倍,年平均增長率高達9.9%,減少了國際貧困線人口(每人每日支出一美元)約六億多人。其次,全體中國人民的人力資本一同迅速增長,人口受教育年限四年提高至九年,大學人口從四百多萬人上升至九千多萬人。中國的改革開放,我稱之爲世界最大的大學,一同學習改革,一同學習開放,現在又在一同學習創新。
中國所面臨的一個基本問題是,要綠色GDP,還是要黑色GDP,是走綠色發展道路,還是走黑色發展道路。GDP既可以理解爲國內生産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也可以理解爲國內污染總量(Gross Domestic Pollution)。這是兩條不同的發展路線和發展模式,同樣也會導致兩個不同的發展結果,既可以保護地球,也可以摧毀地球。我們應當看到從一七五○年以來的工業革命不僅産生了GDP,也産生了大量的污染,二氧化碳排放(曲線)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因此,無論是人類,還是中國,在二十一世紀都面臨新的選擇,即要綠色GDP,抛棄黑色GDP。
中國已經歷了六十年工業化,不能重走工業化國家的老路,需要獨闢新徑,實現綠色發展,實現「三個和諧」,即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國家與國家的和諧(構建和諧亞洲、和諧世界)。
在我們考慮中國的發展思路、發展戰略和發展政策時,必須要有國際視角和全球視角,不能只就自己的發展而言、而思、而行,還要有自然的視角和地球的視角;不能只顧經濟的發展,盲目的發展,破壞自然的發展。保護自然,保護地球,這是發展的底限。越過了這個底限,就像真理向前邁進了一步,走向謬誤。
華衷在書中引用了國際金融危機後,北京的國際機構間流傳的一則笑話:
「1949年,只有社會主義可以救中國;
1979年,只有資本主義可以救中國;
1989年,只有中國可以救社會主義;
2009年,只有中國可以救資本主義。」
我認爲,無論是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人類也必須保護地球。作爲擁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國,必須立即行動起來,進行大膽的創新,實現中國的夢想,也實現人類的夢想。這個夢想就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同一個行動」。
什麽是「同一個世界」?就是由於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各國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地球是人類共同的一個生存載體,共同應對氣候變化,保護我們這個唯一的「地球村」,保護我們的共同家園,這就是「同一個世界」的含義。
什麽是「同一個夢想」?就是綠色夢想,也就是我們生存的地球應當成爲人類的綠色家園,我們的世界應當成爲綠色的世界,很顯然,世界的夢想就是中國的夢想,中國的夢想也是世界的夢想。
什麽是「同一個行動」呢?這是指人類面臨著同一個氣候變化挑戰,要採取共同的減排和環保行動。中國作爲一個擁有十幾億人口的大國,要勇於承擔這樣一個責任,成爲全球共同行動的領導者、創新者——這就是中國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的一個主動的、積極的、負有責任的回應。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2049年,只有創新的中國才會成爲綠色的中國;只有綠色的中國才能保護地球、保護人類。
(作者為北京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推薦序
地球災難的爆炸中心或另類選擇的救星? 南方朔
二○○五年,法國伊茲拉萊維奇(Erik Izraelewicz)在其著作《當中國改變世界》裡,從商品經濟的角度來看中國崛起的效應。他有一段話很值得玩味:
廿世紀,闖進世經濟瓷器店的只有幾隻老鼠(日本、韓國),它們不會造成多大的損失。而今天,則是一頭可能造成慘重損失的大象(中國)進了商店。為了給大象騰出地方,人們需要對瓷器店進行重新改造。為使大象找到自己的位置,還需要對它進行馴化。任何操之過急都是危險的。古老的富國和復興的帝國都需要重新學習。如果大象不希望商店的大門對自己突然關閉,如果瓷器店的管理者想從這位新顧客那裡得到最大的利益,那麼它們雙方就應攜手合作,共同引導中國融入世界經濟的潮流,並掌握好這個過程的節奏。……只有這種在世界範圍內的廣泛與多邊合作,才能夠順利消化中國的闖入,避免世界經濟中的不穩定因素,避免出現意外事件或引發可怕的災難。
《當中國改變世界》出版的二○○五年,中國做為世界工廠和世界市場的格局已定。除了全球工廠的產品行銷全球外,這個大象還每年購買三千萬至五千萬噸糧食,每年消耗世界三分之一的煤炭、棉花和鋼鐵;波音及空中巴士每生產兩架一五○座飛機,即有一架被中國購買。中國對全球經濟的衝擊,已可想而知。
更早之前,荷蘭銀行曾有過一份報告指出,在整個近代史裡,像中國崛起對世界造成衝擊的這種例子,在整個廿世紀可謂絕無僅有,勉強而論,只有十九世紀美國的崛起差堪相比。十九世紀美國的崛起,最好的與最壞的、最進步的與最野蠻粗暴的,都在短短時間內並存於同一舞台。也正因此,今日論中國的崛起和十九世紀論美國的崛起相同,都有如瞎子摸象,很難做出概括。
在對中國瞎子摸象、難以概括而力求優缺點並存的著作裡,《當中國改變世界》可說是經濟方面著作的佼佼者,它並無任何預先存在的定見或偏見,只是如實勾勒出中國經濟崛起對全球經濟,特別是貿易產業秩序的衝擊。除此之外,英國衛報專欄作家賈克(Martin Jacques)於二○○九年所著的《當中國統治世界》則可說是中國崛起對全球大結構秩序衝擊的佼佼之作,該書已超越了一般的學術窠臼,將中國崛起的課題拉高到了文明史和東西方思想互動史的層次。
而現在,我們則有了英國衛報亞洲環境特派員華衷(Jonathan Watts)的這本《當十億中國人一起跳》。這本對中國生態環境問題的深度報導與探討之作,毫無疑問的乃是迄今為止討論中國崛起對生態環境衝擊最全面性的著作。
誠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提格里茲(Joseph Stiglitz)稍早前所說的,新科技和中國的都市化,乃是決定廿一世紀人類前途的兩件大事。截至今年,中國城市化的程度已達百分之四十八。這是個驚人的比例。隨著城市化的加大加深,它意謂著中國的物質化需求,從糧食、能源、水源以及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的消費,都必然增加,而人們追求財富的欲望也必將更為積極。這也就是說,中國的崛起隨著城市的快速展開,它轉嫁給大地環境的成本必然更為突出。中國不只是個醒獅而已。這隻獅子是個饑餓已久的十三億人的超級巨獅。當它大口吞吃,當然會對土地、河川、湖泊、空氣、森林造成巨大的衝擊。中國的崛起對環境所造成的傷害,的確已使中國成了全球環境災難的可能引爆中心。根據「羅馬俱樂部」稍早前的評估,這個地球目前估計已超載了百分之廿,現在又加上中國這個新的因素,又怎不讓人毛骨悚然呢?
中國大陸從二○一○年起,在經濟規模上即可望超過日本,而成為世界第二。但因中國人口基數大,人均所得瞠目世界多數國家之後,因此人人想過西方式高消費生活的欲望只會愈來愈增,當然也意謂著那種人定勝天、征服自然的發展主義必將更甚。這也注定了中國成為世界第一污染大國的命運。十三多億人拼了命的在搞那一塊土地,那塊土地又怎不因為過度耗弱剝削而哀呼?
根據學者估計,中國看起來逐年快速高成長,但發展的污染及資源成本也等比急增。目前中國的水污染成本每年三五八億美元,空氣污染成本二七五億美元……,各類污染成本已達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五點八。從這個數字來看,誰又知道中國的成長不是「賺到今天、輸掉明天」呢?
十三億人的開發,在人類文明史上的確是前所未見的經驗。廿年前,中國人平均每人一年吃肉廿公斤,二○○七年已達五十四公斤,乘上人口基數,那是二億六千萬頭牛、六億五千萬頭豬、二百六十億隻雞……,這要耗掉多少土地及糧食資源?在未來十五年,全球新建築將有一半在中國,而其中有五萬棟摩天大樓在中國,相當於十個紐約的規模,這又是多大的能源及水資源負擔?十三億人要過好日子,從一九八六年到二○○○年,中國已有一百二十萬公頃農地變成了建地,至於像首富的上海,二○○七年平均每人花費一萬四千七百人民幣買東西。中國人富起來當然是好事,但這又是多大的環境負擔?
中國的生態環境負擔的確早已超載。十三億人用水用電及拙劣治理下的資源剝削,早已使得長江、黃河、淮河等主要河川半死,且有水源涸竭之虞;像四川、雲南等地的水壩,也都是潛在的生態劫難。已有許多專家認為,才過去不久的汶川大地震,大概就和紫坪鋪水庫的觸動斷層帶有關。大陸的水庫已有一千八百座屬於有潰決之虞的行列。加上拙劣的治理政策,一切向錢看的虛無價值,像貧窮的甘肅、山西、河南,它的剝削已不只對自然,更是連人都成了剝削對象。中國的許多地方已成了骯髒開發主義的典型。中國平均每三十秒誕生一個畸型兒,貧窮所造成的肆無忌憚的人際剝削,像河南這個中國第十七窮的省份,二○○七年人均所得僅人民幣三八五○元,相當於台幣一萬五千元左右。當地賣血、愛滋病極為普通,並有許多「癌症村」,這種景象又怎不使人恐懼而心酸?
本書作者華衷為了探究中國的生態環境危機,從雲南、西藏、新疆、四川、甘肅、河南、山西、廣東,一直到上海、內蒙、東北、哈爾濱,他已將整個中國的生態環境惡化的全貌做了相當完整的揭露。每個篇章都讓人覺得不安,難道人類的生態末世預言真的會在中國出現?或者就是像中國有些專家所相信的,中國也免不了那世界過去所走過的規律,工業化和城市化所產生的問題,還是必須用科學及政策創新來解決。我們只能希望,這種想法能在最後的災難時間到來之前獲得證明!
本書前面四分之三的篇幅,都是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的可怕景象,但最後那四分之一的部分,卻給了人們一絲綠色的希望,那就是在開放改革前半段時間已遭到邊緣化的東北地區,在進入廿一世紀後,已後發先至地成了中國綠色復興的核心地區。它在綠色研究、綠色政策、綠能產業等方面,不但在中國拔得了頭籌,在全球也都後來居上,甚至中國民間的生態組織也都以東北為主。
近年來,我始終認為,前大連市長、遼寧省長、現任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是個有未來感的領袖。他在綠色及反貪反黑上卓有建樹。或許,東北的帶頭,可給予重污染、重生態破壞的中國新的契機!中國由前總理朱鎔基「讓少數人先富起來」,走到今天,成了「讓少數省先綠起來」。廿一世紀這個早已超載的地球,已必須要有大國在思想、行為上做出另一種選擇的示範。我不知道中國是否能扮演這種另類選擇的領頭角色,但我希望它能。大國的崛起一定要有文明發展上的意義,我這樣期盼著未來的中國!
《當十億中國人一起跳》是個比喻:當如此龐大的人口一起跳,它會震離地軸,讓世界毀滅。我們知道這種說法並不符合物理定律。但十億人剝削地球,卻也一樣有毀滅地球的效果。可是若這個十億人的大國做出了另類選擇,則它對人類的貢獻也必同樣驚人!今天的中國,就在這樣的十字路口!
(作者為文化評論家)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2折 | 2 |
3折 | 1 |
7折 | 1 |
7折以上 | 1 |
徵求價 | 數量 |
1折以下 | 1 |
2折 | 0 |
5折 | 2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12折45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