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是大乘佛教中最受廣泛信奉的經典,與《華嚴經》並稱經中之王,對中國佛教思想的影響無遠弗屆,在佛教經典中具有崇高的地位,歷代各種經典受持讀誦書寫者無出其右,其中《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更是家喻戶曉的課誦經文。《法華經》揭櫫「三乘一乘」的思想,以一法界入於一切法界,開權顯實,氣度恢弘,告訴世人「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八萬四千法門原來無非「一乘妙法」的方便開顯,閱讀本經有助於學佛者領略佛教思想的究竟旨趣。
全書架構:
◆經句出處:節錄適當的原文,有助於理解名句的意義與前後文的連貫。
◆語詞解釋:名詞註釋、梵語與法數的解釋
◆經句語譯:經文白話意義
◆經句的智慧:(解讀名句內容)可以介紹名句的背景故事與歷史緣由,加強名句的故事性與記憶。
◆隨喜思惟讀經句:用現代的觀點加以闡述經句的意義,可以中外古今歷史故事或作者引申經句意義,創作相近的故事情境,表達經句的文意,引起讀者對經句的認識並懂得如何運用。
內容特色:
1.市面上沒有以選句型式呈現的佛經作品,具市場獨特性。
2.學佛者有讀經上的大困擾,讀者群明確。
3.內容架構創新,解決學佛者實際困難,可為掉書袋之用。
4.解讀佛經經句,思考領悟佛經裡的智慧。
5.落實「人間佛教」生活菩提化,將佛教經典的智慧應用於生活,而非只是課誦的教材。
作者簡介:
佛教經典100句
總策畫
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陳劍鍠副教授
顧問
中華佛學研究所 藍吉富研究員
玄奘大學宗教學系 陳一標副教授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陳又新助理教授
編者:
蔡富澧,佛光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曾獲聯合報新詩獎、國軍文藝金像獎、高雄市文藝獎、玉山文學獎等多種獎項,著有《山河戀》、《山河歲月》、《與海爭奪一場夢》、《三種男人的情思》、《藍色牧場》等。
章節試閱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1及慈觀2,常願常瞻仰。
◆詞語解釋
1.悲觀:以救苦救難之心觀察眾生。
2.慈觀:以給予眾生樂之心觀察眾生。
◆經句語譯
觀世音菩薩具有能夠觀照諸法真理的真觀,和不受染污的清淨觀;能夠完全通達世間及出世間的因果道理的廣大智慧觀;以大悲心拔除一切眾生之苦的悲觀,和以大慈心給予眾生安樂的慈觀;因此眾生常願學習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的精神,並時時戀慕瞻仰菩薩聖像以示不忘。
◆經句出處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經句的智慧
眾生所處所見的世界是染污執著的,有人貪財、有人好色,有人脾氣不好,有人陷溺情愛不能自拔,有人自以為是,有人疑心病重,也就所謂的貪瞋癡慢疑,各種毛病都有,有人雖懂得修行,卻以為一切都是空,都不值得追求和擁有,造成消極悲觀。這些都不是佛法的真諦,真正的佛法是不執著「有」,不以一切為實有不變,也不執著「空」,不以一切都是空虛,而是以緣起性空的中觀來看待一切事物,就像禪宗所說的「活在當下」,把握每一個當下將事情做到最圓滿,事後就不再牽掛執著。
觀世音菩薩證得中觀智慧,所以能夠真實看待一切眾生,他的心是清淨不受染污的,不分人我、親疏、遠近,不顧利害輕重,只要有需要、有需求,便應其所請前往救度,救度之後又不居功,不執著,心心念念只是想著拔除眾生的痛苦,給予眾生快樂。像這樣的菩薩,當然值得我們景仰學習,所以中國人時時念誦觀世音菩薩是有道理的。
◆隨喜思惟讀經句
《佛祖統紀》記載一則有名的「魚籃觀音」的傳說事蹟。
唐朝憲宗時,陝西靠河的一座小村莊,有一天出現了一位美麗的賣魚姑娘。
「賣魚呀!賣魚呀!」姑娘手挽魚籃,放了幾條活魚沿街叫賣。
「這麼標緻的姑娘,賣的魚一定好吃,來!我買一條!」這一帶人民善於騎馬射箭,民風強悍,對於物命大多不加珍惜,更沒聽過佛、法、僧三寶名號,聽到魚,心裡只想到吃。
「我也買一條!」大家爭著跟她買魚。
「這些魚啊!吃的不賣,放生用的才賣!」
「笑話!魚不是給吃的,是給花錢買來放的,你們聽聽!哈哈哈!」這件事不久就傳遍了整個漁村。
「這姑娘有意思,娶回來當老婆鐵定不錯!」村子裡單身的年輕人,不想買魚了,每個人都想娶她為妻。
「我只能嫁給你們其中一人,誰能一個晚上把《普門品》背熟,我就嫁給他。」到了天亮,會背的居然有二十多人。
「會背的人太多了!這次改背《金剛經》,能在一個晚上整部背熟的,我就嫁給他。」結果背熟的還有十幾個人;姑娘又要大家再背《法華經》七卷。
「終於只剩我會背了!」約定時間到了!只有馬家的兒子背完法華經,於是滿心歡喜,張燈結綵迎娶賣魚姑娘入門。
「娘子!妳怎麼剛進門就死了,連身體也這麼快腐爛!」馬郎樂極生悲,傷心無奈把愛妻埋葬。
幾天後,一位老和尚來到馬家。
「年輕人!你不要悲傷了,你的娘子實際上是觀世音菩薩化現來度化你們的。不相信的話,你可以撬開墳墓看個究竟。」
「真的!棺木裡面我娘子的遺體不見了,只剩這一副閃亮的金鎖片!」原來還半信半疑的馬公子當下恍然大悟;消息傳開後,這個地方的百姓都信奉佛法,並且開始禮拜觀世音菩薩。因為她現身度化時手提魚籃,所以世人又稱為「魚籃觀音」,現在「禮拜觀世音廿四法」中還有「花化魚藍觀世音」這一項呢!
無垢1清淨光,慧日2破諸闇,能伏3災風火,普明照世間。
◆詞語解釋
1.無垢:出離煩惱的清淨。
2.慧日:佛的智慧像日光一樣,能破無明生死之暗。
3.伏:制伏心中之惑。
◆經句語譯
觀世音菩薩無染垢的清淨智慧之光,就像日光照破一切黑暗,能夠伏滅無明煩惱所引起的各種災難,普遍照耀整個世間。
◆經句出處
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闇,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經句的智慧
人的煩惱有很多種,如追求五欲、名聲、財物等而沒有厭足的「貪愛」、對眾生生起怨恨的「瞋恚」、愚昧無知,不明事理的「愚癡」等三垢,「惱、害、恨、諂、誑、憍」等六垢,都會妨礙我們覺悟真理。而無垢者,就是「如來」的同義語。觀世音菩薩既然久遠劫前就已成佛,所以也具有無垢的清淨智慧,能夠散發出智慧之光,禪宗六祖慧能大師說:「一燈能除千年闇,一智能滅萬年愚。」智慧之光可以破除所有貪愛、瞋恚、愚癡所生的種種煩惱障蔽。
如果我們一直在六道輪迴,即使升到天界享福,還是會遭受煩惱所引發的火、水、風三種災害,連三禪天都不保,只有努力修習唯一佛乘,才能出離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等六道,觀世音菩薩的智慧正好可以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就像太陽一樣無私普照所有世界,或像月亮一樣普攝一切水月。信仰觀世音菩薩的人,求智慧就能得智慧,智慧一開,看一切事物就像光明普照一樣了!
◆隨喜思惟讀經句
清朝秣陵黃土山有一位姓劉的人士,是母親四十八歲那年向菩薩求子所生的。劉某人很有善根,一出娘胎就曉得要吃素,由於母親喜歡葷食,他就不肯喝母乳,由母親用粥湯、糕粉把他餵食長大;十年之後,父親所娶的妾也生了一個兒子。到了己丑年,劉某人已經二十九歲,異母弟弟那時也已經十九歲,兩人相約一起往南海普陀山朝拜觀世音菩薩。
舟行之中,劉某人發願求見觀世音菩薩,不久海面上先現出了二朵蓮花,綻放開來像車輪那麼大,其中一朵花上站著一位童子,另一朵花上站著一位童女,隨後就看見觀音坐在另一朵大蓮花上。劉某人心裡非常激動,便在船上頂禮膜拜,拜完起身抬頭一看,菩薩與花同時消失不見了。
沒多久,海上忽然風浪大作,他們所搭乘的小船經不起方浪的吹打,很快就翻覆了!同行的六個人和他弟弟全都沒頂,唯獨劉某人剛一落入水中,便感覺眼前一片通紅,有一位僧人攜著他同行,頃刻之間就到家門,連衣衫都沒濕,那位出家僧旋即失去蹤影。入了門後,母親迎了出來,劉某人還像在醉夢中一樣,母親煮了茶湯給他喝,才清醒過來,就把事情發生經過詳細地告訴母親,母親這時才知道是觀世音菩薩的救拔之力。
另外,明朝時福州的南臺寺重塑觀音聖像,將把舊像毀掉,負責雕塑的工匠林姓老翁求寺方將舊像讓他請回去事奉。幾個月後,老翁划船入海,不料船壞了而溺水,便急呼觀世音菩薩說:「我曾經救過菩薩,菩薩怎麼不救我?」才剛說完,身體便自然浮了起來,還有一塊木板可以抱著,雖然驚濤駭浪之中,仍前行了百餘里,隨後被水流入小小的澤中,還尋獲遺失的一只盒子,裡面頗有一些資金。知道的人都以為是觀世音菩薩的幫助。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1甘露2法雨3,滅除煩惱焰。
◆詞語解釋
1.澍:降下、落下。
2.甘露:甘美的雨露或不死的靈藥。
3.法雨:以雨來比喻佛陀教法。
◆經句語譯
觀世音菩薩的大悲法體,就像雷聲一樣震醒一切眾生,無所攀緣的利他慈意,猶如大雲遍覆大地,他所說的妙法讓眾生就像接受甘露法雨,滅除了煩惱所引起的火燄。
◆經句出處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經句的智慧
觀世音菩薩已經成佛,因此在菩薩身中具足佛的各種德性,具有與眾生感同身受的同體大悲的法體,因而可以感知十方世界眾生之苦,及時救苦救難,這就是「悲體戒雷震」。觀世音菩薩的慈心是一種平等的觀念,就像漂浮天上的雲,不管高山或荒地,一律平等覆蓋,菩薩心也是一樣的平等,不需要特殊的因緣,只要有需求、有困難、有信心,菩薩就會前往救度,這就是「慈意妙大雲」。
「澍甘露法雨」則是說除了現身救度,觀世音菩薩也經常以三十二種身分現身說法開示迷途眾生,讓他們在困難絕望中生起信心,或讓他們由邪轉正,信仰佛法,這樣的佛法宣說,就像對苦難眾生降下甘露法雨一樣,滋潤眾生。不管拔苦或與樂,救苦或救難,最重要的是要使眾生出離煩惱痛苦,這就是觀世音菩薩平等博愛、慈悲救度的精神所在。
◆隨喜思惟讀經句
明朝崇禎年間,揚州有一位垂髻法師,戊寅年北上雲遊參學,經過宿遷時,偶然患了肋骨疼痛的病症,四處的醫生都束手無策不能醫治,痛得垂髻法師在床榻之上展轉哀號呼叫,三十幾天無法飲食。
有天晚上,朋友來探望他,看到他這個樣子,心生憐憫,就跟他說:「你平日深研佛法,還能當眾講演經論度化他人,經常勸人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說是觀世音菩薩可以尋聲救苦,現在你生了這麼重的病,眼看命都不保了,怎麼不像你自己說的,一心皈命大悲觀世音菩薩,以求自度呢?」
垂髻法師昏昏沉沉間,聽了這番話,內心有所省悟,想想有理,便急忙命令眾人準備香燭禮拜,並高聲持誦觀世音菩薩聖號不絕口。到了四更天時,房內誦念的聲音忽然闃寂無聲,眾人大驚失色,以為法師已經氣絕身亡了,連忙開門查看,一看之下才發現,原來垂髻法師睡得正熟,還打起鼾呢!
也許太多天沒睡了!垂髻法師這一睡直睡到午後才醒來,立刻喊著:「我肚子好餓啊!趕快幫我準備飯菜,我好久沒吃啦!」吃完飯後,立刻就能起來行走,好像沒生過病的人一樣。眾人都覺得驚訝,紛紛問他說:「法師為什麼可以好得這麼快?」
垂髻法師說:「我起初剛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時,身上痛得像刀割一樣,後來念得久了,空中忽然現出朵朵祥雲,我看見觀世音菩薩以瓶中甘露灌入我的頂門,那甘露清涼沁骨,頓時汗流如水,流著流著就睡熟了,醒來時,原先的病痛都已經完全痊癒了!」眾人一聽,都合掌讚歎觀世音菩薩的感應如此靈驗。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1及慈觀2,常願常瞻仰。
◆詞語解釋
1.悲觀:以救苦救難之心觀察眾生。
2.慈觀:以給予眾生樂之心觀察眾生。
◆經句語譯
觀世音菩薩具有能夠觀照諸法真理的真觀,和不受染污的清淨觀;能夠完全通達世間及出世間的因果道理的廣大智慧觀;以大悲心拔除一切眾生之苦的悲觀,和以大慈心給予眾生安樂的慈觀;因此眾生常願學習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的精神,並時時戀慕瞻仰菩薩聖像以示不忘。
◆經句出處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經句的智慧...
商品資料
出版社:商周出版出版日期:2010-07-27ISBN/ISSN:9789866285318 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24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