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奪愛」的心,伸出「施愛」的雙手,才會有更多的愛,進駐心中。
愛的起源,來自於永恆的生命;如果沒有愛,沒有感謝的心情,無法創造真正的幸福。
有了愛與幸福的基礎,生命自然充滿勇氣,可以突破萬難,心想事成。
也許你不相信,但無論是有機或無機的萬物,全都充滿了愛的力量。
舉例來說,人類藉以維生的五穀、魚肉、蔬果,可以說對食用自己的人類懷著愛。但是有多少人會感激蔬菜?感激稻米跟麥子?它們就算被人類食用,可曾要求過回報?
我們出生時,光溜溜的什麼也沒有,從「零」開始。但小嬰兒卻能得到父母的照撫、物質的滋養、學校的教育,長大成人。這,救是世界萬物向我們所施的愛。
如果我們只知抱怨、不滿,一心想得到更多愛、滿足更多慾望,就成了只知奪愛的人。「奪愛」永遠不會讓你滿足,只會繁衍出嫉妒、自滿、憤恨;只知奪愛的心,永遠飢渴。唯有開始「施愛」,心裡才會有空間,讓更多的愛進駐,也才能帶給自己和身邊的人幸福。
愛是施予恩惠、是付出善念、是勉勵他人積極生活的力量。向有緣同在世間的人們施予勇氣、力量和希望吧!
作者簡介:
大川隆法
「幸福科學」國際集團組織創始人,現任總裁。1956年7月7日出生於日本四國德島,東京大學畢。日本著名思想家、心靈導師,心靈勵志類暢銷書作家,已出版超過500本書籍,曾創造連續八年、每年榮登日本單本暢銷書排行榜冠軍的紀錄,至今無人能破。除此之外,其著作亦被翻拍為電影,《永遠之法》(2006年)、《佛陀再誕》(2009年)等六部作品,均創下了票房紀錄。
各界推薦
媒體推薦:
★台北電台、IC之音、真心之音專訪推介。
媒體推薦:★台北電台、IC之音、真心之音專訪推介。
章節試閱
第一章 愛的原點
愛意味著什麼?
關於「愛」的問題,在許多書中有各式各樣的論述,每個人對「愛」的看法也大相逕庭。或許有些人為愛而煩惱,有些人則沈浸在愛的海洋。
我曾經花許多時間來思考「愛」,探討「愛」究竟是什麼。
首先,我為「愛」定義。人類是透過根本佛的分光才出現的,各具性格的人們,在生活中都會產生類似思鄉、戀母的情緒,產生一種希望重歸母親懷抱的眷戀。愛的淵源,其實就是源自這種心願的深層。
事實上,世間萬物均由佛的分光締造而成,所以談論愛的問題時,終究要回歸到對萬物歸於佛的理解。
從這層意義來看,「愛」的問題就清楚明白了,人與人之間不是彼此對立的存在,而是同源同體。因此,在愛之根本上,愛人等同愛己、愛佛。
以此觀點解釋「愛的意義」,結論即是「愛是唯一的根源,是萬物相吸、相聚的力量,是創造普遍幸福的力量」。
這不是抽象乏味的空論。不妨想想,世間男女為何結姻緣?不就是由於男女之間存在著相互扶助向上的心意嗎?人,絕不可能在獨自一人的情況下,達到自我提高的目的。
愛的起源
接下來,一起來探討愛的起源。
為什麼會從內心湧現對他人的愛呢?為什麼男女之間相互恩愛呢?為什麼夫妻會有同舟共濟的心願呢?為什麼父母與子女的關係能維持幾十年呢?
僅以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為例。如果說母親疼愛自己的孩子,單純是因為孩子是自己所生,這種說法大概無法使人信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能夠獲得無與倫比的喜悅;在彼此共同成長之中,能夠分享各種經歷和歡欣。
這意味著什麼呢?是因為孩子感受到父母之愛如何偉大等教育之後,才有了這份感情嗎?當然不是。夫妻之愛亦是如此,並不是接受了夫妻之愛如何崇高、如何理所當然等說教後,才產生了愛情。人一到思春期,男女之間自然會產生情愫。
如此思考下去,不難明白,愛的起源終歸為一。從這結論上來看,各個問題都可以歸結於人的生命根源,這根源就是愛。愛,是相互勉勵、培育的力量。
…………
愛,不侷限於人世間,還貫穿超越人世間的靈魂世界。愛同源同性,來自無邊無際之宇宙彼岸,傾注而下,給予靈魂永遠的生命力。
有些人會問:「為什麼靈魂可以永存?為什麼靈魂可以永生不滅?」
因為永遠的生命力,有佛愛、佛力的養育。生命能量永續的事實,就是愛的能源不斷傾注的證明。愛的起源,存在於人類和各種動植物等持有永遠的生命之中。生命永存,必須永不停滯地接受相應的能源供給,需要偉大的佛賜予養育生命的慈悲。這一切,都是愛的起源。
愛的原點
「愛的原點」在哪裡呢?
首先,須知「愛的原點」是一顆非常謙虛的心。真正的「愛」,沒有任何傲慢,沒有試圖支配他人的欲望,沒有居高臨下之感,沒有訓斥他人的陋習;真正的「愛」,是無私的奉獻,是無償的施予,是體貼的心懷。心越純潔,動機越純真,「愛」的光芒就越絢麗多彩。
「愛」是在追尋美的旅程上的進行曲,「愛」是靈魂綻放出的美麗光彩。靈魂之光可以說是「愛的原點」,這是我們必須把握的出發點。從現在開始,讓靈魂閃耀出更完美的光彩吧!
鑽石為什麼會放射出美麗之光?因為它擁有完美的切面。即使是個無比上等的鑽石,若未經加工、刻面不整的話,依然會現出陰影,就稱不上完美了。鑽石必須在刻面均整的狀況下,才能放射出美麗的光芒。
人的靈魂如何才能放出均勻的光彩呢?這是人生中極為重要的問題。對這均勻的光彩追根尋源,便可以知曉,只有靈魂體現了佛,才能夠放出光彩。
佛即是愛,佛即是知,佛即是勇氣,佛即是光明,佛即是叡智、佛即是仁義,佛即是慈悲,佛具備了鑽石般的亮光切面。若要靈魂永遠向上進化,就要在汲取佛的各種光芒上努力。
「愛的原點」在於如何創造靈魂之閃光。因此,我們需要盡量發現和汲取佛的完美屬性,並加以磨練,讓靈魂釋放更加美麗的光彩。做人的目標,在於對佛的各種協調、均衡、完美屬性發現之中,其中還存在著人生的目的。
大家應該儘可能地努力汲取內心的佛性,使各種要素均衡地射發光芒,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僅僅理解佛的某個面向,是微不足道的,佛具備了多重光面,一定要虛心學習。在修行的路上要力求整體均衡,這是靈魂永遠向上的捷徑,是「愛的原點」和「愛的覺悟」的起點。
佛,是彷彿寶石般閃耀著光芒的愛,真實地存在。
他人的存在
談到「愛的起源」時,提過世上男女為什麼結合,是因為其中包含了互助成長的心情。人,絕對無法獨自一人成長進步,想想漂流荒島的魯賓遜,便不難明白。
別人的存在,其實是一件非常可貴的事。或許,有時我們會覺得,因為世界上那麼多人,才會使得自己受傷、生氣、憤慨;因為活在這個人與人相對的世界,所以才會使自己氣憤難平。有些人甚至覺得,我就是我,是絕對地、獨一無二地存在,他人的存在不具任何意義,亦沒有任何附加價值。
事實上,他人的存在,卻是讓人感到擁有共同幸福的泉源。如果像魯賓遜一樣,一個人生活,絕對無法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別人的話、別人的眼光、別人的態度,讓我們在感受幸福上,有著很大的貢獻與影響。如果沒有別人的存在,我們便無法進步、向上,以及幸福。
倘若在某一段時間,別人的存在看似讓自己受到傷害,降低自己的價值,也要用寬大的心去停止現況,並向前邁進。假使,無法以此態度面對,距離真正的悟還很遙遠。
此話怎講呢?因為,那些被認為傷害了自己的他人,其實在靈魂深處都是與大家相通的,在久遠以前,他們與我們是本為一體的熟悉靈魂。我們要把他人的喜樂,視為自己的喜樂,有人或許覺得這只是一個理想論,其實我們把人看做別人,只不過是我們視覺上的錯覺。從佛的眼光來看,大家都是光之子,身上都有一道閃閃發亮的光輪。或許,每個人的光輪風貌各異,光芒時強時弱,可是從佛的角度看來,全部都是光之子。
人往往拘泥於眼睛所看到的表象,看到別人的髮、眼、鼻、口、手、腳、身體,和自己大不相同,就覺得別人和自己毫無關係;每當覺得自己不開心、不順遂,好像這個世界就了無趣味了。可是從佛的角度看來,每個人的存在是毫無二致的,每個人頭上皆有閃耀著光輝的光輪。不管光輪耀眼與否,光就是喜樂的泉源。
幸福的原點
人生的起點
人,經常會感覺到一種難以名狀的不安感,或者某種壓抑感,這種感覺,嚴重的甚至會演變成為厭倦人生,或者逃避現實的起因。
當處於這個重要的關鍵階段時,我們有必要再度去確認,自己的人生起點究竟在哪裡?
「人生起點」指的是人生從「零」開始的那個出發點。我們從一個笑眯眯的嬰兒身上,絕對看不出這個孩子的出身,究竟是貧窮或是富貴。嬰兒的軀體雖然弱小,但其中卻孕育著勇敢開創其獨特精彩人生的大志向。同時,天界(靈界)的諸守護靈和菩薩們,也會時常對這幼小的生命,給予絕對的溫暖與慰藉。
多數人在成長過程中,得到了父母無私的寵愛。不管是誰,從他人身上得到的照料與援助,必定遠遠多過於自己對他人所做出的奉獻。
即便事實確實如此,但人還是很容易與他人斤斤計較個人的得與失,也總是心懷不滿。其實,這樣做對自己絲毫無益,也會招致自己的挫折感,甚至出現精神頹廢等負面效應。因而使你在人生競賽的第一場賽程上,便早早敗下陣來。
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容易逐漸忘記人生其實有個「零」的起點。隨著對世間各種執著的逐漸加重,變得吝嗇、斤斤計較、憤世忌俗,激進一些的人甚至會因為自己非出生自豪門世家,而忿忿不平、苦惱不已。
任何人都是從「零」的起點走過來的,如果人們能夠時常回顧這個起點,就必定能夠發現自己已經實質擁有了許許多多的東西。無論是在衣食住行等物質方面,還是在學習或未來的希望等精神層面上,這所有的一切不都是來自於他人的給予嗎?
客觀的領略這一切,便可發現自己所擁有的竟然是如此之多。倘若我們在根本上無視於這些客觀的事實,而持續無休止的追求貪婪、攀比的話,無異於在自己的內心深處描畫一幅骯髒的自畫像。
進一步觀察,就更能發現自己苦惱的起因,多半來自於與他人攀比的貪瞋心。放任貪瞋心的滋長,就會形成煩惱和痛苦。
換言之,做人,貴在「知足」。這個認知,來自於對人生「零」的起點之覺悟,與超凡脫俗的積極人生當中。
哥倫布與雞蛋
大家或許聽說過有關「哥倫布與雞蛋」的故事。雖然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但很意外的是,當時他的成就並沒有受到相對的重視,輿論界普遍認為:「發現新大陸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哥倫布為了給人們提示,便在一次眾人集會上高聲詢問在場的人們:「有誰能夠把這個雞蛋豎立起來?」於是便有許多人躍躍欲試,當場做了嘗試,但卻都失敗了。最後,哥倫布當眾做了示範。他把雞蛋的一端敲碎之後,輕易地就把雞蛋豎立起來。這個故事告訴人們,雖然有些事是任何人都能做得到的,但第一個嘗試成功的行動,卻最最難能可貴。
從這個故事的寓意中可以發現,它與人生的實相是何等雷同。古今偉大的宗教家們所做的無數次的嘗試,都是為了要向人類證明:人生從零起步,出身和養育環境…等等,並不是圓滿人生的決定性因素,只要累積心靈修行的經驗,任何人都能夠成為超凡入聖之人。
為什麼哥倫布能有新的發現和與眾不同的行動呢?
之所以是「超凡入聖之人」,正是因為他們能夠從看似平凡的事物中,發現普遍的真理。這個真理即來自於對「心」的世界的發現。人在肉體死亡之後,其靈魂不可能把世間的地位、名譽和財產等物質帶回靈界去。真正不滅的生命是──「心」,因此,修行和磨練完美的「心」,即是做人的真正目的。
也許有些人會認為,類似這種道理誰都會說,但如果更進一步請教他關於人生的修行意義何在時,其回答恐怕就不是那麼容易令人滿意的了。正如「哥倫布與雞蛋」的故事那樣,古今中外的偉人就是透過他們的一生,向世人證實了什麼才是真正存在的價值。
偉人的不同凡響處,在於其能夠認知磨練心性的重要性,並付諸實踐。反過來說,即便是個很有名望的人,若是忽視了對心靈與心性的磨練,也只能算是一介凡人。
林肯是指揮美國南北戰爭、統一國家的英雄。在戰火頻仍的緊張時刻,有一次,林肯聽見自己的妻子和部下正在咒罵南方人,於是便對他們說道:「不要說南方人的壞話,如果自己站在對方的立場上,也一定會像南方人那樣做的。」
林肯始終把「棄惡取愛」、「既然自己不願受到別人的批評,那麼自己就不應該隨意批評別人」等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想法當作座右銘來實踐。他的勤勉、精進為我們示範了一個修養心性的基本原理。
幸福的原點
「幸福的原點」即是在實踐「施愛」的理念,即是在調整自己心的波長,以便能與佛的慈悲心相應、相通。
當你清淨己心,決心向他人和社會奉獻愛的時候,這個幸福的原點即能顯現出來。
倘若只是擅長給他人製造痛苦,就不會出現幸福的原點。
要像蠟燭之火焰那樣,要像燈塔的光明那樣,用自身發出的光輝讓四周充滿光明,驅逐黑暗。我們何不做一個像這樣的光明使者呢!
無償的愛
人生從零的起點出發後,得到眾人的恩與愛,但卻常常忘記。所以,不論處於何種環境,都應該盡力磨練己心,持之以恆就能夠成為偉大之人,這就是人生成功的祕訣。
「人的價值觀,決定今後做出怎樣的抉擇,以及抱負著什麼願望」當然,許多過往時光已消逝,但是今後如何抉擇?思考什麼?採取什麼行動?或者有什麼新的發現?這些都是至關重大的,若忽視了這一點,縱使空有今日卻毫無價值。
人生從零的起點出發,接受著眾人的恩惠,是忿憤不滿於這賜予的環境,還是懷著感謝之心回報社會,這兩者間的選擇,即是人生中的「考驗」。這個具有人生意義的考驗,時時擺在我們的面前。
這是抉擇,到底要感謝報恩,還是要心懷不滿地生活,或許對於現在的生活與環境,不會產生太大差異,但是在心態和心境上,終究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實際上,在相同的環境中保持何種心態,是人心中決定幸與不幸的關鍵。
因此,考慮「幸福的原點」在何處時,就不能否定:對外部環境和對他人應有的態度,是由自身的心態、對人事物的設定和探討方法所決定。
我在《光明生活的方法》一書中曾寫到:「自由地改變他人的感情和心,是很難做到的,雖然可以對他人施加某種影響,卻不能改變他人的自由意志。」這個自由意志,是如此的堅固和保守。
首先,我提議從施愛做起,因為無論人們在意與否,都是不間斷地接受著他人給予的恩惠。因此,何妨做些回報呢?每個人都要注重「報恩」的修行。
愛即是恩惠,愛即是善的恩惠,愛即是對他人勉勵的力量,愛即是在人生路上給予有緣相會的人勇氣、力量和希望。
在「幸福科學」的教義中,愛的思想方法是核心之一,希望大家能夠理解「愛即是佛神的心」。迄今,大多數人是從「奪愛」或「獲取愛」的觀點,認識「愛」的。
只要仔細回想便不難發現,自己想從他人那裡得到的東西無以數計,但自己施與他人的究竟又有多少呢?
如果把「得到了多少愛」與「施與了多少愛」互做比較,就可以清楚明白,自己得到的是何等之多,而施與他人的如此之少。務必在這事實面前,時時刻刻自我反省。
只要進一步深思便不難發現,自己施與他人的是多麼微不足道,甚至不曾真正的施愛。我想,多數的人會同意這樣的說法。
第一章 愛的原點
愛意味著什麼?
關於「愛」的問題,在許多書中有各式各樣的論述,每個人對「愛」的看法也大相逕庭。或許有些人為愛而煩惱,有些人則沈浸在愛的海洋。
我曾經花許多時間來思考「愛」,探討「愛」究竟是什麼。
首先,我為「愛」定義。人類是透過根本佛的分光才出現的,各具性格的人們,在生活中都會產生類似思鄉、戀母的情緒,產生一種希望重歸母親懷抱的眷戀。愛的淵源,其實就是源自這種心願的深層。
事實上,世間萬物均由佛的分光締造而成,所以談論愛的問題時,終究要回歸到對萬物歸於佛的理解。
從這層意義來看...
商品資料
出版社:華滋出版出版日期:2010-04-10ISBN/ISSN:9789866271076 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1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