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內臟該減肥嗎?--不顯眼更危險!內臟囤積的脂肪才是隱形殺手!
★不可不知的危險警訊!
即使體型看似輕盈,一旦肚臍腰圍〉〉〉
‧男性達到85公分以上‧女性達到90公分以上
小心!你就是腹部肥胖的新陳代謝症候群一族!
內臟脂肪囤積的隱性肥胖是萬惡淵藪!
》明明不胖,卻有一堆內臟脂肪!?
挺著鮪魚肚的中年男子、肥臀粗腿的脂肪女,肥胖種類可說相當多。除了一眼就知道肥胖的種類之外,還有外表看不出來的肥胖。這就是所謂的「隱性肥胖」類型。
外表看起來不胖,甚至有些瘦的人,BMI計算起來也不算肥胖,實際上卻是肚子裡堆滿脂肪的「內臟脂肪型肥胖」,這就是隱性肥胖。
》內臟脂肪會導致動脈硬化,是重大疾病的原因
心絞痛、心肌梗塞等心臟病,腦梗塞、腦出血等腦中風,是可怕的致命生活習慣症代表。而引起這些疾病的直接原因,就是讓血管變硬、變脆弱的動脈硬化。醫學界也證實,內臟脂肪跟動脈硬化有著密切關聯。
簡單來說,內臟脂肪增加,體內的惡性「生理活性物質」就會跟著增加,這些物質會造成血壓上升,血液中三酸甘油脂上升,良性(HDL)膽固醇減少,血糖上升等症狀。
也就是說,內臟脂肪正是這惡性循環的核心。造成下半身肥胖的皮下脂肪,對健康反而沒有太大影響。大家必須重新了解腹部肥胖的可怕,並深切體認它威脅生命的危險!
》預防與治療高血脂、高血壓,關鍵就在內臟減脂
內臟脂肪是引發高血脂、高血壓、脂肪肝的罪魁禍首,主要分布於肝、胰、胃、腸道等器官的內部和周圍,內臟脂肪過多就會進入血液,導致膽固醇或是三酸甘油酯增加,引發高血脂、高血壓。肝臟被內臟脂肪包圍,就會導致肝脂肪含量過高,形成脂肪肝。
本書以最新數據,詳細論述內臟脂肪的積蓄的機制,以及不健康代謝的危險性,由日本醫學博士暨生活習慣症研究權威,專為內臟減脂設計的健康療法--
◎停止囤積內臟脂肪的飲食療法
◎燃燒內臟脂肪的運動療法
◎養成生活好習慣
將幫助你有效對抗內臟脂肪與新陳代謝症候群!徹底擺脫肥胖危及生命的不定時壓力!
作者簡介:
工藤一彥
醫學博士。曾任防衛醫科大學講師、女子營養大學教授等職位,目前為慶友生活習慣症研究所所長。同時擔任體力․營養․免疫學會理事,日本循環器官管理協議會審議委員。
最近著作有「低碳水化合物減肥法,完整一周食譜」(主婦與生活社),「最新臨床生理機能檢查學」(裕文社),共著「水與健康」(女子營養大學出版部),「藥物與身體的真相」(PHP研究所)等等。
譯者簡介:
林欣儀
翻譯領域自生活延伸至機械專業,曾任商周雜誌專案翻譯,樂於在工作中吸收新知識。譯有《思考不關機》、《業務員要像算命師》、《0.5秒挑中你》等書。
章節試閱
體內脂肪是這麼囤積的
胰島素負責控制葡萄糖的燃燒․貯存
當食物進入人體內,各種器官與內臟會從食物中吸收各種養分。米飯、麵包、麵食等榖類,芋頭類,水果,砂糖等食物中含有許多碳水化合物,這些碳水化合物會在體內轉變為葡萄糖,從肝臟傳送到血液中,成為全身的能量來源。附帶一提,作為糖尿病指標的血糖值,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
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一高,胰臟就會分泌一種叫做胰島素的激素。胰島素可以將葡萄糖送進細胞中,轉變為能量使用。另外,胰島素也可以將多餘葡萄糖轉換為三酸甘油脂,收藏在細胞裡面當作儲備能源。
暴飲暴食、缺乏運動會造成胰島素抗性
如果能量燃燒與貯存呈現均衡狀態,就不會有問題。但是長期的暴飲暴食造成營養過剩,或是缺乏運動,就會減少燃燒而增加貯存。這就是體脂肪囤積的原因。
暴飲暴食、缺乏運動,會產生「胰島素抗性」降低胰島素的功用,使體脂肪加速囤積。暴飲暴食,缺乏運動,胰島素功能降低,三大因素合併造成體脂肪囤積。
內臟脂肪就是這樣增加的!
內臟脂肪製造速度快,比皮下脂肪更容易囤積
為什麼人體會囤積內臟脂肪呢?大家一樣吃飯,一樣工作,每個人的脂肪囤積方式卻不盡相同。這有許多原因互相影響,目前醫學上還無法斷定真正原因。
不過有一點值得注意,那就是內臟脂肪的分解․產生速度都比皮下脂肪要快。雖然囤積快速,但要消除也很快。所以一個人的生活習慣可以漸漸累積內臟脂肪,當然也可以盡量將其消除。
事實上,發生蘋果型肥胖的人都有暴飲暴食、缺乏運動的共通生活習慣。如「體內脂肪是這麼囤積的」此篇章所示,一旦我們攝取的能量多過運動消耗的能量,剩餘能量就會轉換為體脂肪,囤積於體內的脂肪細胞中。如果長期暴飲暴食又缺乏運動,能量的「收支結算」一定會大賺,當然就累積不少體脂肪,特別是內臟脂肪。
現代人的生活習慣會加速內臟脂肪囤積
具體的高熱量飲食範例,就是攝取油炸物和肉類的脂肪、米飯麵食的碳水化合物、蛋糕水果的糖分,蔬菜攝取不足,還有宵夜之類不規則的飲食習慣。第三章「停止囤積內臟脂肪的飲食療法」開始會詳細介紹,長期維持這種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內臟脂肪存量就會突飛猛進。
而且現代人的工作漸漸不需要用體力,整天都坐在電腦前面,也是個大問題。工作不用運動,日常生活中也懶得運動,當然不能燃燒多少脂肪。這種生活習慣,造成了內臟脂肪囤積。
可怕!新陳代謝症候群
以內臟脂肪為首,具備許多危險因素的狀態
大眾的醫學常識已經了解肥胖是各種生活習慣症的溫床。其中,「新陳代謝症候群(內臟脂肪症候群)」這個聽都沒聽過的症候群,最近特別受到矚目。這個全新的疾病概念,指的是以內臟脂肪型肥胖為首,具備了許多危險因素的狀態。
一旦罹患新陳代謝症候群,罹患心臟病、腦中風等致命疾病的風險就會大幅增加,甚至提高到健康人的三十倍以上,都不足為奇。
引發新陳代謝症候群的主要危險因素是肥胖,尤其是內臟脂肪型肥胖。「肥胖並不健康」這種溫吞的說法,已經跟不上時代了。
當危險因素增加,心臟病機率會高達五至三十倍
新陳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素有四項,分別是(1)內臟脂肪型肥胖(腹部肥胖),(2)高血脂,(3)高血壓,(4)高血糖(糖尿病及潛在病患)。下一項會詳細說明危險數值,而這些危險因素之中,只要包含(1)內臟脂肪型肥胖並具備三項以上,就是罹患新陳代謝症候群。
厚生勞動省在平成13年對日本大約十二萬名企業勞工進行調查,發現具備一項新陳代謝症候群危險因素的人,心絞痛和心肌梗塞的發病機率比沒有危險因素的人高五倍,有兩項就高十倍,有三至四項的人甚至高達31倍之多。
心絞痛和心肌梗塞等心臟病屬於冠狀動脈疾病,原因就是可怕的動脈硬化。這項調查的結果顯示,危險因素累積起來,動脈硬化速度就會飆升。
即使每個危險因素都很輕微,湊在一起也會提高風險
而且聽起來或許讓人意外,其實這些危險因素通常程度都很輕微。畢竟實際調查結果都是正在工作的普通人,症狀當然輕微,但是這也是新陳代謝症候群的可怕之處。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每個危險因素都不到需要治療的程度,就不需要在意。一上了年紀,也應該會有一兩個病。但是新陳代謝症候群的特色,就是危險因素互相牽扯重疊,引發重大疾病。而危險因素的核心,就是內臟脂肪型肥胖。
新陳代謝症候群是這麼來的
內臟脂肪是所有危險因素的核心黑手
新陳代謝症候群的因素很多,將主要因素整理起來,就成為上面的架構。
一切問題的源頭,就是長期持續暴飲暴食、缺乏運動的生活習慣。這種習慣會攝取過多能量,同時減少能量消耗,而導致肥胖。
不同年齡、性別、體質的人,囤積體脂肪的部位也不同,但是一旦造成內臟脂肪型肥胖(腹部肥胖),問題就會加重許多。內臟脂肪型肥胖會成為導火線,接連引爆新陳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素,並持續惡化。內臟脂肪本身就是危險因素之一,只要看上面的架構,就知道內臟脂肪是危險因素中最核心的幕後黑手。
內臟脂肪分泌的細胞素才是元兇
各位想必已經了解,內臟脂肪就是萬惡淵藪,而它如此危險的理由,就是內臟所囤積的脂肪細胞會分泌細胞素(生理活性物質),細胞素又會引發新陳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素,並加速惡化。如果囤積內臟脂肪是萬惡淵藪,那麼脂肪細胞所分泌的脂肪細胞素就是危險因素放大的元兇。
細嚼慢嚥的習慣可以防止內臟脂肪型肥胖
組織胺可以刺激飽足中樞,製造飽足感
最近電視台的美食節目中,經常可以看到肥胖的藝人。他們幾乎每個都狼吞虎嚥,好像那些東西有多好吃,好吃到要用吞的才行。我一看到這些節目,就忍不住想提醒他們,這種吃法就是肥胖的原因。
前面已經說過「細嚼慢嚥才不容易胖」。因為只要慢慢咀嚼,體內除了會分泌胰島素之外,大腦還會分泌一種叫做組織胺的腦內物質,刺激飽足中樞。於是即使吃不多也會覺得飽,自然可以防止暴飲暴食。
中腦的咀嚼中樞會分泌組織胺,所以越嚼,組織胺分泌量越多,越能抑制食慾。屬於良性循環。
脂肪細胞所分泌的瘦身素也有抑制食慾、促進能量消耗的功能,而目前已知瘦身素的功能也和組織胺有關。越是細嚼慢嚥,組織胺分泌越多,同時刺激瘦身素分泌,更進一步控制食慾。每餐一定要吃到撐才罷休的人,請務必開始細嚼慢嚥。
組織胺刺激交感神經,就會燃燒內臟脂肪
組織胺還有刺激交感神經,使其活化的功能。囤積在腸繫膜周圍的內臟脂肪,是脂肪中受交感神經影響最大的脂肪。也就是說,交感神經運作越活躍,內臟脂肪分解越快。
只要用餐時細嚼慢嚥,多分泌一些組織胺,就可以抑制食慾,同時刺激交感神經活動來燃燒內臟脂肪,可說是一舉兩得。
減少碳水化合物是對抗內臟脂肪的秘訣
多餘的糖分能量會轉變為脂肪囤積
有人為了減少攝取的總熱量,而減少脂肪較高的食品,認為少吃肉而多吃飯、麵包,清淡的涼麵等等就好,不過這裡有一道陷阱。事實上,體脂肪囤積的主要原因並不是脂肪,而是糖分(碳水化合物)。
當我們攝取碳水化合物,會經過消化吸收,分解成葡萄糖,送到全身作為能源。當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增加,胰臟就會分泌較多胰島素,將葡萄糖轉換為能量,並以肝醣的型態貯存於肝臟、肌肉、血液之中。
人體會依據情況,將累積的肝醣當作能源使用,而剩下用不完的能源就會全部轉換成三酸甘油脂囤積在體內,也就是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所以碳水化合物比脂肪更容易當作能源使用,剩下的也更容易成為體脂肪。
因此我推薦的減肥方式就是「低碳水化合物減肥法」。此方法是從日常生活飲食中,減少米飯、麵包、麵類、點心等碳水化合物食品,就能改善肥胖。
升糖素可以促進能量消耗
在飲食中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就會抑制體內血糖增加,減少胰島素分泌量。另一方面,體內會分泌更多促進能量消耗的激素,升糖素。升糖素可以有效燃燒體內的脂肪。
想改善、預防內臟脂肪型肥胖,最大的秘訣就是「低碳水化合物」。
多吃蔬菜、海藻、大豆製品,養成抗脂肪體質
維生素B2可以培養不易胖的體質
我真想有個怎麼吃也不會胖的體質...為了肥胖和內臟脂肪煩惱的人,一定都會這樣想吧。可惜這是不可能的夢想,但是像蔬菜、海藻類、黃豆製品吃多一些也不會胖,而且積極攝取這些食品,還可以接近「不容易囤積脂肪的體質」。
蔬菜和海藻類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以及食物纖維,是維持健康所不可或缺的食品。另外,黃豆製品所含有的亞油酸可以降低膽固醇,也應該每天攝取。如果想要打造不易囤積脂肪的體質,請多加攝取含有豐富維生素B2的紫蘇、香菜、菜豆等等。
減肥中容易缺乏維生素,可以用香菇和納豆補充
維生素B2可以促進酵素活動,加速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謝速度。想要成功減肥,打造不易胖的體質,維生素B2可以說是不可或缺的王牌之一。
維生素B2是水溶性維生素,所以無法「貯存」於體內,目前推測成年男性一天的平均攝取量是1.2mg,女性是1.0~1.4mg,幾乎都能達到必須攝取量。
不過減肥中的人,還有常常吃速食的人,就很容易缺乏維生素B2。
豬肝、牛肝、雞蛋、鰻魚之中含有許多維生素B2,但是減肥中的人很怕吃這些高熱量食品。所以請利用低熱量的香菇、舞茸、納豆等食品。
如果無法從飲食中攝取維生素B2,使用維生素補充錠也很有效果。
基本上每天要做30分鐘的有氧運動
讓身體吸收氧,有效燃燒脂肪
運動對預防、消除內臟脂肪囤積非常重要,但是並不需要滿頭大汗、氣喘噓噓的激烈運動。這種激烈運動反而會對心臟、肌肉、關節造成過多負擔,只會有反效果。有氧運動能有效吸收氧氣,燃燒三酸甘油脂,才是適合打敗內臟脂肪的運動。
各位都知道,有氧運動就是讓身體在運動中吸收氧氣的運動。持續進行讓身體充分吸收氧氣的運動,就能有效燃燒肌肉、肝臟中貯存的能源,也就是肝糖和三酸甘油脂。
目標是最大氧氣攝取量達到50%強度以上
到底什麼程度的運動才稱為有氧運動呢?個人差異不同,沒有統一標準。以醫學標準來看,是強度要達到個人最大氧氣攝取量的50~70%。
但是我們必須經過專門檢查才能知道自己的最大氧氣攝取量,所以還是要靠親身體驗來掌握最佳運動強度。最不會出錯的方法,就是感覺心臟和肺沒有過度負擔,可以「邊微笑邊做的運動」,目標是每天做二十至三十分鐘。
另外,也可以用下一頁的計算公式,計算自己的適當心跳數,參考該數值調整運動步調。步調太快就放慢腳步,步調太慢就加快腳步。重點就是「不那麼累的程度」,才能有效吸收氧氣,對燃燒內臟脂肪來說效果最好。最標準的程度就是稍微出汗,有點上氣不接下氣的感覺。只要遵守這些原則,任何人都能輕鬆、長期地運動下去。
代表性的有氧運動包括健走(快走)、有氧舞蹈、腳踏車、慢跑、游泳、還有收音機體操和國標舞等等。高齡人口即使每天散散步,也是很好的有氧運動。請配合自己的體力,不要過度勉強,養成每天運動的好習慣吧。
不規則的生活習慣會產生內臟脂肪
包含飲食在內的整體生活習慣都會影響肥胖產生
肥胖、內臟脂肪囤積,不只會受到飲食內容影響,也跟包含飲食習慣在內的所有生活習慣有關。想打敗內臟脂肪,就要從根本來檢討生活方式。
比方說目前越來越多日本人都不吃早餐,或是一天只吃兩餐,不規則的飲食習慣和熬夜習慣,影響就相當大。長時間當個夜貓子,在晚上喝酒吃宵夜的機會自然增加。
夜晚新陳代謝較慢,又在晚上大吃大喝,當然會囤積內臟脂肪,引發新陳代謝症候群。
另外,負責調節人體功能的自律神經,白天是由交感神經處於優勢,推動各種生命活動;晚上則由副交感神經處於優勢,讓身體放鬆,安心入睡。如果違反人類生理結構,過著夜貓子生活,這種反差就會造成許多弊病。
統計資料顯示,夜貓子的內臟脂肪型肥胖患者較多,確實反映出夜貓子所承受的身體壓力。想要維持健康,還是必須有規律正確的生活習慣。
過度壓力會刺激進食中樞
除了暴飲暴食之外,飲酒過量也會引發各種疾病,並解造成內臟脂肪,這已經是全民常識了。另外,吸煙習慣乍看之下與內臟脂肪囤積或肥胖沒有直接關聯,但是實際上,吸煙是增加三酸甘油脂和惡性膽固醇(LDL)的原因之一。菸吸得多,酒喝得多,對身體就有嚴重影響,增加動脈硬化和心臟病等疾病的發作機率。
而且現在又是「全民壓力時代」,無論男女老少,每個人的生活都充滿了壓力。長時間承受沉重壓力,會刺激進食中樞,加速分泌讓食慾旺盛的激素。結果自然就產生「靠吃喝發洩」的異常飲食行為。
內臟脂肪是現代社會所生下的「孽種」
內臟脂肪被稱為生活習慣症的元兇,可說是飽食年代、忙碌生活、不良習慣所形成的「孽種」。下一頁開始,本書將說明肥胖․內臟脂肪與生活習慣的關係。
睡眠不足是囤積脂肪的原因
睡眠不足和睡太多的人,都會越來越胖
前面說明過,常熬夜的人明顯容易發胖,但是最近研究還顯示:「睡眠不足會增加食慾促進激素,減少食慾抑制激素。」
我在這裡要介紹兩項相當有趣的研究結果。第一項是2004年美國芝加哥大學所進行的睡眠實驗結果,實驗對象是三十位年輕男女。
根據實驗結果顯示,每天晚上睡眠時間少於六小時的睡眠不足者,胰島素功能會降低,葡萄糖無法正常代謝,自然容易發胖。相較之下,睡了七至八小時的人,胰島素就能發揮正常效能,不會有肥胖方面的不良影響。
另外實驗也發現,睡眠時間太長的話,神經中樞會長時間處於壓抑狀態下,使內臟器官效能降低,造成體重增加。
想要防止肥胖,就要睡足六至七小時
另一項研究來自於美國史丹佛大學,對一千位實驗對象進行的調查報告(2004年發表)。報告指出「一個一天只睡五小時的人,血液中提高食慾的物質(胃飢素)濃度,比一天睡八小時的人要高出14.9%,但是抑制食慾物質(瘦身素)的濃度則少了15.5%。」另外研究也指出睡眠時間未滿八小時的人(佔所有對象的75%),睡眠時間越短肥胖度就越高。科學正一步步證實,適度睡眠是防止肥胖所不可或缺的武器。
然而實際上,忙碌的現代人很難有充足睡眠。所以很多人一放假,就會連續睡超過十小時以上。 睡眠不足、睡眠不規律會直接造成身心異常。想要打敗內臟脂肪,請確保七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維持穩定的生活節奏。
對日常生活下工夫
每天作家事也可以算有氧運動
有很多人知道健走對身體有幫助,也很希望能夠打敗內臟脂肪,但是總踏不出第一步。工作太忙沒時間,自己一個人撐不久...理由千奇百怪。我推薦這些人可以在通勤路上、作家事的途中進行有氧運動,也就是把運動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比方說打掃,如果能加入節奏,努力掃得滿頭大汗,也是很棒的有氧運動。例如清洗浴室特別消耗能量,而擦窗戶和擦地板只要注意細節,也可以燃燒內臟脂肪。
在前一站下車,走路進公司
如果你是個上班族,搭車通勤時可以在前一站下車,多走一站的長度。這也 是運動方法之一。在大都市裡面,兩個車站的間隔頂多兩公里左右。換算成走路時間約二十至三十分鐘,把這段時間加入通勤時間中即可。如果早上來不及,可以下班之後再實行。
像這樣邊做某件事情邊運動,積極在生活中加入運動元素,就能每天進行有氧運動。
體內脂肪是這麼囤積的
胰島素負責控制葡萄糖的燃燒․貯存
當食物進入人體內,各種器官與內臟會從食物中吸收各種養分。米飯、麵包、麵食等榖類,芋頭類,水果,砂糖等食物中含有許多碳水化合物,這些碳水化合物會在體內轉變為葡萄糖,從肝臟傳送到血液中,成為全身的能量來源。附帶一提,作為糖尿病指標的血糖值,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
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一高,胰臟就會分泌一種叫做胰島素的激素。胰島素可以將葡萄糖送進細胞中,轉變為能量使用。另外,胰島素也可以將多餘葡萄糖轉換為三酸甘油脂,收藏在細胞裡面當作儲備能源。...
目錄
目錄
序章◎生活習慣症的思維改變了!
新陳代謝症候群的恐怖之處!
如果有這些徵兆,就十萬火急!
四個危險因素聚集,就形成可怕的新陳代謝症候群
用一條布尺來診斷你的危險肥胖度
隱性肥胖(內臟脂肪囤積)是萬惡淵藪!
【專欄】冷飲是小腹微凸(隱性肥胖)的兇手!?
第1章◎「內臟脂肪」是掌握動脈硬化的關鍵
不顯眼才危險!內臟脂肪的真面目
脂肪到底是什麼?
人類沒有脂肪就無法生存
三酸甘油脂、膽固醇也有重要功能
食物脂肪是不可或缺的營養
什麼是卡路里?
體內脂肪是這麼囤積的
脂肪細胞會分裂、增加、肥大化
脂肪細胞會分泌抑制食慾的激素!?
脂肪細胞分泌的良性細胞素大受矚目
肥胖也包含這些類型
內臟脂肪就是這樣增加的!
這種生活會囤積內臟脂肪
提高代謝率是燃燒脂肪的絕招
會囤積內臟脂肪的生活習慣總體檢
先前一般的肥胖指標已經不適用
減肥反而會增加內臟脂肪?
遺傳性肥胖也別輕言放棄
內臟脂肪還會引發這些疾病
最可怕的就是動脈硬化
【專欄】肥胖、飲酒量不斷增加?日本厚生勞動省擬定對抗「內臟脂肪」的重點
第2章◎內臟脂肪所引發的可怕疾病
危及生命的重症元兇『內臟脂肪型肥胖』
可怕!新陳代謝症候群
新陳代謝症候群的診斷標準
新陳代謝症候群是這麼來的
內臟脂肪是危險因素第一名
與惡性LDL膽固醇無關?
高血脂會促進動脈硬化.
高血脂要注意四種脂蛋白
內臟脂肪與血壓有何密切關係
注意高血壓的併發症
內臟脂肪會使血糖值上升
糖尿病的致命併發症
從資料來看新陳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度
內臟脂肪引起的重大疾病
新陳代謝症候群造成的疾病(1)心臟病(心絞痛、心肌梗塞)
新陳代謝症候群造成的疾病(2)腦中風(腦出血、腦梗塞)
新陳代謝症候群造成的疾病(3)大動脈疾病、閉鎖性動脈硬化
新陳代謝症候群造成的疾病(4)脂肪肝
新陳代謝症候群造成的疾病(5)血液中尿酸過高(痛風)
新陳代謝症候群造成的疾病(6)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
每年要做一次健康檢查.
【專欄】血壓在一天之中會激烈變動。早晨血壓容易引發心肌梗塞和心臟病
第3章◎靠飲食治療『內臟肥胖』
停止囤積內臟脂肪的飲食療法
吃什麼,怎麼吃
容易引發肥胖的『十七要件』
均衡飲食是根本之道.
了解中式、西式、日式餐點的優缺點
一天三餐,每餐都有其功能.
不規則飲食會累積內臟脂肪
飽食最危險。經常注意八分飽就好
細嚼慢嚥的習慣可以防止內臟脂肪型肥胖
適當攝取低熱量食品
減少碳水化合物是對抗內臟脂肪的秘訣
碳水化合物的攝取目標是一天一百公克
完全不吃脂肪會有反效果
成功減肥的七大條件
乳製品可以減少減肥傷害
積極攝取當季海產,排除多餘脂肪
多吃蔬菜、海藻、大豆製品,養成抗脂肪體質
靠寒天、蒟蒻、芋頭等來確實攝取食物纖維
水果,砂糖含量高的甜食是內臟脂肪型肥胖的元兇
適當食用速食
小心別過量攝取鹽分
【專欄】打倒肥胖和生活習慣症!越嚼越健康
第4章◎靠運動消除內臟脂肪
燃燒內臟脂肪的運動療法
運動?飲食?脂肪的關係如下
基本上每天要做30分鐘的有氧運動
首先從健走開始吧
對日常生活下工夫
積極進行腹肌、背肌的重量訓練
這種運動會有反效果
運動時的注意重點
【專欄】L肉鹼和輔?Q10是有助減肥的營養品
第5章◎養成生活好習慣,打倒內臟脂肪!
日常生活的檢查要點
不規則的生活習慣會產生內臟脂肪
飲酒過量會累積內臟脂肪
容易喝過頭的人,可以這樣躲酒
香菸會增加壞膽固醇
夜貓子生活增加肥胖患者
睡眠不足是囤積脂肪的原因
壓力肥胖已經獲得醫學證實
目錄
序章◎生活習慣症的思維改變了!
新陳代謝症候群的恐怖之處!
如果有這些徵兆,就十萬火急!
四個危險因素聚集,就形成可怕的新陳代謝症候群
用一條布尺來診斷你的危險肥胖度
隱性肥胖(內臟脂肪囤積)是萬惡淵藪!
【專欄】冷飲是小腹微凸(隱性肥胖)的兇手!?
第1章◎「內臟脂肪」是掌握動脈硬化的關鍵
不顯眼才危險!內臟脂肪的真面目
脂肪到底是什麼?
人類沒有脂肪就無法生存
三酸甘油脂、膽固醇也有重要功能
食物脂肪是不可或缺的營養
什麼是卡路里?
體內脂肪是這麼囤積的
脂肪細胞會分裂、增加、肥大化
脂...
商品資料
出版社:臉譜出版日期:2010-05-18ISBN/ISSN:9789862351017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179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