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幻想變成真實
小時候,
就算沒想像成為電影中的超級英雄,
也一定做過乘著太空船、前往星際旅行的夢。
手機、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等物的問世與發展,
逐步帶領人類破解科幻小說中的各項不可能。
而在已實現的眾多科幻夢背後,
究竟是由多少科學基礎的建立,
才能讓科幻情節中的超現實化作真實?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當科幻遇上科學
今(2018)年《科學月刊》3、4月號的封面故事,分別為「生物辨識」與「人工智慧」。這些題材,若在1、200年前的社會中提出,探討的方向不在於科學,而是屬科幻的範疇。
什麼是科幻?科學幻想(science fiction),是人類虛構出的想像,利用虛構科學加以合理化的解釋,有些是基於科學基礎上延伸,而有些則是全然的天馬行空。科幻領域的起始和發展,需追溯自19世紀作家雪萊(Mary Shelley)的作品《科學怪人》(Frankenstein)與20世紀一系列科幻小說的問世,題材包含死而復生、太空旅行與人工智慧等。由於當中的元素或設定常能帶給讀者驚奇或衝擊,因此,科幻,一直是個歷久不衰的題材。
提及科幻,最令讀者印象深刻的是哪一部科幻作品?是發明大量能優化人類生活工具的《哆啦A夢》、探討人類與機器人情感衝突的《A.I.人工智慧》(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還是以黑洞與太空旅行為題材的《星際效應》(Interstellar)?
無論心中所想的是哪部作品,不可諱言的是,因著人類對於科幻抱持許多浪漫想法與思維,使科幻充斥在人類的生活之中,造就出各式科幻產物。小說、漫畫或電影中不乏各種擁有不同超能力、能飛天遁地的超級英雄;宇宙中各個不同物種間勢力的角逐;時空轉換與時間扭轉的故事;在科技的日異快速的發展下,所衍伸出人與機器人共存的虛實交錯世界;甚至是當地球資源耗盡後,重大災害將影響人類的未來等題材。
不過,在這200年的科幻脈絡裡,當年作品中的超現實,如今已藉由各種科學實驗或方法,探索出其規律現象,並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下發展出一系列的工具。不僅如此,伴隨著科技領域的進步,如同前面所述的生物辨識、人工智慧,更甚是科幻故事中常見的機器人等,在現今,都不再只是存在於科幻領域,已躍然於現實之中。
本期《科學月刊》透過科學的角度,從中解釋當年科幻的各種不可能,探討已實現的科幻背後所隱藏的科學,並向未來延伸。或許有一天,人類回過頭來看本期刊物時,也將不再是科幻!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當科幻遇上科學
今(2018)年《科學月刊》3、4月號的封面故事,分別為「生物辨識」與「人工智慧」。這些題材,若在1、200年前的社會中提出,探討的方向不在於科學,而是屬科幻的範疇。
什麼是科幻?科學幻想(science fiction),是人類虛構出的想像,利用虛構科學加以合理化的解釋,有些是基於科學基礎上延伸,而有些則是全然的天馬行空。科幻領域的起始和發展,需追溯自19世紀作家雪萊(Mary Shelley)的作品《科學怪人》(Frankenstein)與20世紀一系列科幻小說的問世,題材包含死而復生、太空旅行與人工智慧...
目錄
724 顯影
728 非關科學:飲食控制背後的神奇效應/李依庭
729 非關科學:穿越時空的旅人/謝育哲
730 News Focus:植物細胞激素影響氣孔生成的機制/增加瘦素的受體表達 可望成功改善體重
731 News Focus:昆蟲式機器人 解開果蠅飛行奧秘/透過超聲波懸浮技術 液滴也能「脹」出泡泡
732 News Focus:被海洋包覆的行星仍可能孕育生命/蒙娜麗莎患有一身病?
733 News Focus:冥王星重返行星行列?/微笑不一定代表感到開心
734 評 論:高能微中子天文學曙光乍現/金升光
736 評 論:火星之水/劉玲根
738 解 數:從數學中思索功能固著/魏澤人
742 理 物:帕克探測船窺探太陽/曾耀寰
746 生 動:利用全基因體解碼 探索臺灣帝雉的「內在美」/李建樂、莊曜宇
750 變 化:淺談夏威夷禁用防曬乳成分—甲氧基肉桂酸辛酯與羥苯甲酮/嚴融怡
754 天 地:從初生恆星提取太陽系的過去—用天文化學解開生命起源之謎/呂聖元
758 封面引言
760 封面故事一:科技實現的科幻夢/曲建仲
764 封面故事二:要穿越時空,該用時光機、黑洞還是蟲洞?/欒丕綱
768 封面故事三:科幻中的未來醫學/李偉才
772 封面故事四:科幻分類學/葉李華
776 封面故事五:此物只應天上有
780 精選文章一:以大數據分析揭開臺灣海洋生態面紗/方力行、周偉融
784 精選文章二:介紹自然界的力/蘇明德
788 精選文章三:亞洲造山運動三部曲/范賢娟
792 精選文章四:SI基本單位的重新定義/吳玉忻、陳士芳、蔡淑妃、劉信旺
798 Live科學:2018諾貝爾講了沒
724 顯影
728 非關科學:飲食控制背後的神奇效應/李依庭
729 非關科學:穿越時空的旅人/謝育哲
730 News Focus:植物細胞激素影響氣孔生成的機制/增加瘦素的受體表達 可望成功改善體重
731 News Focus:昆蟲式機器人 解開果蠅飛行奧秘/透過超聲波懸浮技術 液滴也能「脹」出泡泡
732 News Focus:被海洋包覆的行星仍可能孕育生命/蒙娜麗莎患有一身病?
733 News Focus:冥王星重返行星行列?/微笑不一定代表感到開心
734 評 論:高能微中子天文學曙光乍現/金升光
736 評 論:火星之水/劉玲根
738 解...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
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

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