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編者的話
在我們的餐桌上,植物性食材幾乎無所不在。無論是米飯、蔬菜、水果、豆類,還是香料與茶葉,它們不僅構成了飲食的基礎,更以獨特的滋味,引領我們進入一段段關於記憶、文化與歷史的旅程。人類選擇某些植物作為食物,不只是因為它們能果腹,更多時候,是因為那份難以取代的味道。
味道,是最直接也最微妙的感官記憶。西瓜的香甜讓人想起夏天,薑茶的辛辣會聯想到寒冷的日子,香菜在口中爆發性的氣味,有人喜愛,有人抗拒,卻無論如何都難以忘懷。這些滋味不僅引發食欲,也喚起與家人共餐,或是童年街角小吃的畫面。正如同日本人對櫻花的季節味道充滿依戀,臺灣人聞到九層塔炒蛋,也立刻能聯想到家的味道。
有些植物的味道超越了單純的飲食經驗,甚至成為文化的象徵。茶,就是最鮮明的例子。茶的苦澀與回甘,蘊藏著東方文化的哲學意味:苦中有甘、靜中有思。唐宋以降,茶道已被提升到藝術與修養的高度,它不只是解渴的飲品,更是一種審美的體驗與生活態度。喝茶,意味著人與自然、時間與空間之間的一種和諧。
辛香料也常承載文化的記憶。胡椒、肉桂、丁香等植物,曾因其獨特的味道而推動地理大發現,改寫世界的歷史版圖。歐洲人為了尋找香料而遠航,結果開啟了全球貿易與殖民時代。這些小小的植物顆粒,竟能影響人類文明的走向,可見滋味背後的巨大力量。
每個時代的味道,往往也反映著社會的集體記憶。臺灣戰後的香蕉出口,讓「香蕉」一度成為經濟繁榮的象徵。在60、70年代,冬天街頭小販推著板車叫賣烤地瓜的味道,是我記憶中深夜裡的溫暖。即便在今天,當我們再次聞到那熟悉的焦香氣息,腦海中浮現的,已不只是食物本身,而是一個時代的風景。
滋味也經常成為藝術創作的靈感。文學作品中,作家會以味道勾勒記憶與情感,例如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筆下的瑪德蓮蛋糕,因為茶水浸潤後的香氣,喚醒了整個童年往事。在繪畫與攝影中,果實與花卉的描繪,也往往象徵著豐饒、短暫或永恆的寓意。植物的滋味因此不只停留在舌尖,更滲入我們理解生活與藝文的方式。
植物的味道之所以珍貴,正在於它們既貼近日常,又能上升到文化與藝術的高度。它們既能安慰一個人的孤獨,也能連結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下次當我們品嚐一片葉、一口果實、一抹香料,別一口就吞下肚,換個心情慢慢讓滋味在口中,在鼻腔中存留擴散,或許你品嚐的這份滋味不只是食物,它是記憶的開端、文化的符號,甚至是一段歷史的入口。
總編輯 黃國珍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編者的話
在我們的餐桌上,植物性食材幾乎無所不在。無論是米飯、蔬菜、水果、豆類,還是香料與茶葉,它們不僅構成了飲食的基礎,更以獨特的滋味,引領我們進入一段段關於記憶、文化與歷史的旅程。人類選擇某些植物作為食物,不只是因為它們能果腹,更多時候,是因為那份難以取代的味道。
味道,是最直接也最微妙的感官記憶。西瓜的香甜讓人想起夏天,薑茶的辛辣會聯想到寒冷的日子,香菜在口中爆發性的氣味,有人喜愛,有人抗拒,卻無論如何都難以忘懷。這些滋味不僅引發食欲,也喚起與家人共餐,或是童年街角...
目錄
從餐桌開始,守護海洋的未來
許多常見的海鮮佳餚儘管美味,卻暗藏了傷害海洋生態的風險!
親近自然的生活理念
無論是雨天或下雪,都不能消弭北歐人對戶外活動的熱情,國家甚至制定相關法律來保障人民自由漫遊的權利。
我們的臉上有蟲?
每個人臉皮中都有名為「蠕形蟎蟲」的住客,科學家除了研究牠們與人類的關係,更發現牠們出乎意料的作用!
「熱情的」尼泊爾人
在異國遇到親切的當地人前來攀談,獨自旅行的遊客應該保持警戒或是真誠回應?
草叢中的蘋果臉
臺灣草鴞是臺灣的特有亞種、唯一的地棲性貓頭鷹,也是唯一被列為一級瀕危保育類的貓頭鷹。
飛虎將軍:杉浦茂峰
臺南有一座特別的廟宇,其中供奉的居然是在戰爭中犧牲的日本飛行員。
紫禁城裡的米蘭畫師
以傳教士身分來到中國的郎世寧,因開創出融合中西的繪畫風格,晉升為御用的宮廷畫師,也成為近距離觀察康雍乾三朝的外國人。
為什麼女性發生藥物副作用的機率比較高?
排除兩性的生理條件差異,藥物研發過程中對女性測試的忽略,才是讓女性用藥面臨更高風險的元兇。
跟著笛聲走的孩子去哪裡了?
穿著花衣裳的魔笛手來到鼠患肆虐的小鎮,老鼠竟跟隨他的笛聲跳到河裡溺斃,但村民反悔不願支付酬勞。於是魔笛手再度吹響笛子,這次隨著笛聲離開的,卻是小鎮中所有的孩子……。
電腦能像人類一樣思考嗎?
人工智慧擁有心靈或自我意識嗎?用不同的方法竟有不同的結論。
主題閱讀:植物的滋味
港澳僑生看不懂的夜市招牌――芭樂
臺灣的鄉土代表植物芭樂,其實是數百年前從拉丁美洲遠渡重洋的外來種。
古早味紅茶的祕密香氣――決明子與望江南
同樣來自拉丁美洲的決明,陰錯陽差成為中藥材和飲品中的懷舊滋味。
最初的咖啡夢想家――阿拉比卡咖啡
在臺灣栽培咖啡過了百年之後,咖啡飲用才融入臺灣人的生活中。
冰淇淋必備――香草蘭
很多人都吃過香草冰淇淋,卻不見得知道香草為何物。香草來自香草蘭的果莢,香草蘭和常見的觀賞蘭花有什麼不同呢?
從餐桌開始,守護海洋的未來
許多常見的海鮮佳餚儘管美味,卻暗藏了傷害海洋生態的風險!
親近自然的生活理念
無論是雨天或下雪,都不能消弭北歐人對戶外活動的熱情,國家甚至制定相關法律來保障人民自由漫遊的權利。
我們的臉上有蟲?
每個人臉皮中都有名為「蠕形蟎蟲」的住客,科學家除了研究牠們與人類的關係,更發現牠們出乎意料的作用!
「熱情的」尼泊爾人
在異國遇到親切的當地人前來攀談,獨自旅行的遊客應該保持警戒或是真誠回應?
草叢中的蘋果臉
臺灣草鴞是臺灣的特有亞種、唯一的地棲性貓頭鷹,也是唯一被列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