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破視窗 壯志凌雲 第八扇窗內的大千世界
作業系統巨擘微軟(Microsoft),自西元2009年發表Windows 7以來,迄今已三年有餘。事實上,在2009年11月微軟發行Windows 7之後,於美國洛杉磯所舉行的「2009年微軟專業開發者大會」,便已預告了Windows 8將在西元2012年時發表推出;在去年五月,微軟執行長巴爾默(Steve Ballmer)更加證實了這一點的可行性。同時,巴爾默宣告了Windows 8將破天荒開始支援ARM架構系統,同時涵括平板、筆電、手持行動裝置等五大技術領域。而全球用戶觀注的使用者介面、HTML、JavaScript、語言以及雲端技術等,能否讓Windows使用者體驗更上一層樓,相信更是讀者們迫切期待的焦點之一。另一方面,越來越夯的語音秘書、多點觸碰、體感/手寫辨識的支援度,更是許多智慧型手機用戶的心之所繫。本期將為讀者們,介紹新一代微軟作業系統的特色與功能,帶領你翱翔視窗之內的大千世界。
二、兩倍大是有沒有兩倍強? 散熱器之雙塔奇謀
市面上的空冷散熱器,若要追求極致效能,大多還是以高聳的「塔型」散熱器為主。但是「單塔」已不夠看,廠商開始朝「雙塔」的方向研發,也就是由熱導管分別串起一前一後兩組散熱鰭片,中間再輔以一顆風扇藉以完善風流,得到更大的散熱面積、以及營造更有效率的風流路徑,讓散熱效能再次得到提昇。今天,我們就來測試市面上能見的幾款雙塔型散熱器,瞧瞧誰才是頂級中的頂級?
三、聽音辨位 洞燭先機 玩家都想試試的電競耳機
雖然從國際上來看是晚了點,不過台灣這幾年來,社會大眾對於電子競技這項「運動」的接受度,可以明顯感受到越來越高,不再視電玩、網咖為洪水猛獸。有需求當然就有市場,因此電競周邊設備與廠商數量,也隨著電競風氣成等比例上升,許多國外大廠商紛紛進駐台灣市場。而在所有電競產品當中,最佔有舉足輕重地位的,莫過於能夠率先掌握敵人定位的「耳機」了。因此市面上可以看到許多款外型酷炫,主打聲音震撼有力、聽音辨位的電競耳機。有些號稱電競專用的耳機,幾百元就能搞定。也有些高價舶來品,口袋不夠深的話,連看都不敢看。那你會不會想問,這些耳機的差別在哪裡?繼本刊182期由音韻愛好者──胖達編輯詳細解釋了音樂耳機的構造與歷史以後,這回我們換個方向,改由電玩愛好者──東東,從「遊戲與娛樂」的角度出發,讓你了解電競耳機與音樂耳機的差異性在哪?挑選上又需要注意什麼地方?
四、出類拔萃 箇中翹楚 你所不認識的電腦周邊
使用USB介面的電腦周邊琳瑯滿目、千奇百怪,有非常多的產品都有相當特殊的設計,利用USB介面擁有.05A的供電特性,實現了相當多的外接式周邊產品,例如有USB檯燈、USB電風扇、USB電視棒、USB音效卡、USB…,種類多到數不完!不可否認USB介面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技術。不過筆者當然不只要介紹USB周邊這麼簡單,如果沒有一些特殊設計,恐怕難以滿足各位讀者的胃口!所以這次筆者準備了數款相當罕見的周邊產品來侍候各位,除了有拇指滑鼠、不須充電的滑鼠、投影式鍵盤、筆電外接螢幕…,不能再說下去了,梗都破光就不好玩了,各位讀者還是慢慢享用筆者所準備的十八般武藝的周邊產品唄!
2收藏
優惠價: 9 折, NT$ 152 NT$ 169
本商品已絕版
一、打破視窗 壯志凌雲 第八扇窗內的大千世界
作業系統巨擘微軟(Microsoft),自西元2009年發表Windows 7以來,迄今已三年有餘。事實上,在2009年11月微軟發行Windows 7之後,於美國洛杉磯所舉行的「2009年微軟專業開發者大會」,便已預告了Windows 8將在西元2012年時發表推出;在去年五月,微軟執行長巴爾默(Steve Ballmer)更加證實了這一點的可行性。同時,巴爾默宣告了Windows 8將破天荒開始支援ARM架構系統,同時涵括平板、筆電、手持行動裝置等五大技術領域。而全球用戶觀注的使用者介面、HTML、JavaScript、語言以及雲端技術等,能否讓Windows使用者體驗更上一層樓,相信更是讀者們迫切期待的焦點之一。另一方面,越來越夯的語音秘書、多點觸碰、體感/手寫辨識的支援度,更是許多智慧型手機用戶的心之所繫。本期將為讀者們,介紹新一代微軟作業系統的特色與功能,帶領你翱翔視窗之內的大千世界。
二、兩倍大是有沒有兩倍強? 散熱器之雙塔奇謀
市面上的空冷散熱器,若要追求極致效能,大多還是以高聳的「塔型」散熱器為主。但是「單塔」已不夠看,廠商開始朝「雙塔」的方向研發,也就是由熱導管分別串起一前一後兩組散熱鰭片,中間再輔以一顆風扇藉以完善風流,得到更大的散熱面積、以及營造更有效率的風流路徑,讓散熱效能再次得到提昇。今天,我們就來測試市面上能見的幾款雙塔型散熱器,瞧瞧誰才是頂級中的頂級?
三、聽音辨位 洞燭先機 玩家都想試試的電競耳機
雖然從國際上來看是晚了點,不過台灣這幾年來,社會大眾對於電子競技這項「運動」的接受度,可以明顯感受到越來越高,不再視電玩、網咖為洪水猛獸。有需求當然就有市場,因此電競周邊設備與廠商數量,也隨著電競風氣成等比例上升,許多國外大廠商紛紛進駐台灣市場。而在所有電競產品當中,最佔有舉足輕重地位的,莫過於能夠率先掌握敵人定位的「耳機」了。因此市面上可以看到許多款外型酷炫,主打聲音震撼有力、聽音辨位的電競耳機。有些號稱電競專用的耳機,幾百元就能搞定。也有些高價舶來品,口袋不夠深的話,連看都不敢看。那你會不會想問,這些耳機的差別在哪裡?繼本刊182期由音韻愛好者──胖達編輯詳細解釋了音樂耳機的構造與歷史以後,這回我們換個方向,改由電玩愛好者──東東,從「遊戲與娛樂」的角度出發,讓你了解電競耳機與音樂耳機的差異性在哪?挑選上又需要注意什麼地方?
四、出類拔萃 箇中翹楚 你所不認識的電腦周邊
使用USB介面的電腦周邊琳瑯滿目、千奇百怪,有非常多的產品都有相當特殊的設計,利用USB介面擁有.05A的供電特性,實現了相當多的外接式周邊產品,例如有USB檯燈、USB電風扇、USB電視棒、USB音效卡、USB…,種類多到數不完!不可否認USB介面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技術。不過筆者當然不只要介紹USB周邊這麼簡單,如果沒有一些特殊設計,恐怕難以滿足各位讀者的胃口!所以這次筆者準備了數款相當罕見的周邊產品來侍候各位,除了有拇指滑鼠、不須充電的滑鼠、投影式鍵盤、筆電外接螢幕…,不能再說下去了,梗都破光就不好玩了,各位讀者還是慢慢享用筆者所準備的十八般武藝的周邊產品唄!
※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2元。(減2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