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仲瑛教授是我國著名的中醫學家,臨床治病屢起沈痾,理論探討迭現新論,在六十年的工作中,發表了許多有影響的文章,此次整理,以反映周老學術思想和臨證經驗為主線,有選擇性地收載了有代表性文章中的精華內容,並分治學、教育、新論、急症、疑難病、方藥、科研等方面予以歸納。
章節試閱
治學篇
談中醫治學與成才之路——走出困惑,自信自強
中醫藥學是具有我國民族特色,而又正在走向世界的一門醫學科學,它既是古老的,又是新興的,有其獨特的理論體系,且經臨床反复實踐,證實了其療效和實用價值。它與西醫學具有互補關係,有不可替代的優勢,正如中國社會科學家田森教授於20世紀90年代就提出的“中醫藥學是中國文明的第五大發明”(引自鄧鐵濤教授文),我們理應為中華民族這份寶貴的優秀遺產而自豪,為繼承發展而努力。
遺憾的是,近代隨著列強的入侵,西方文化的輸入,崇洋思想甚囂塵上,民族虛無主義對民族文化強烈衝擊,中醫作為中國文化科學,受盡歧視、輕視的不平等待遇。直至新中國成立後,仍然有人提出要用西醫學改造中醫學,在中國醫學界甚至中醫隊伍中受這種思想毒害的負面影響至深,給中醫藥的發展方向與思路造成了困惑、迷茫與誤導,嚴重干擾了學子的專業思想和自信心,出現姓中不信中的怪現象,導致中醫自身的淡化、質化、西化,雖然培養人才數量不斷增長,卻形成後繼乏術的結果。
為了正本清源,必須理解中醫藥學的理論體係是從宏觀角度、採用系統方法研究整體層次上的機體反應狀態,與西醫學的微觀研究,即從構成整體的各個局部的結構與功能分析,兩者各有千秋。
治學篇
談中醫治學與成才之路——走出困惑,自信自強
中醫藥學是具有我國民族特色,而又正在走向世界的一門醫學科學,它既是古老的,又是新興的,有其獨特的理論體系,且經臨床反复實踐,證實了其療效和實用價值。它與西醫學具有互補關係,有不可替代的優勢,正如中國社會科學家田森教授於20世紀90年代就提出的“中醫藥學是中國文明的第五大發明”(引自鄧鐵濤教授文),我們理應為中華民族這份寶貴的優秀遺產而自豪,為繼承發展而努力。
遺憾的是,近代隨著列強的入侵,西方文化的輸入,崇洋思想甚囂塵上,民族虛無主義對民族文化強烈...
目錄
治學篇
談中醫治學與成才之路
讀經典,談感悟
關於中醫古典醫籍的學習
中醫現代化初級階段的中醫職責
中醫藥發展的路向
教育篇
現代中醫藥高等教育的回顧及芻議
應將師承教育納入中醫高等教育
新論篇
一、瘀熱論
瘀熱相搏證的提出及其對中醫臨床實踐的指導作用
從“瀉下通瘀”法治療流行性出血熱少尿期——談蓄血、蓄水與傷陰
瘀熱型血證初探
重症肝炎瘀熱發黃證辨治述要
涼血通瘀法是治療腦出血急性期的重要法則
孫絡熱與高脂血症關係初探
從瘀熱論治風濕免疫性疾病
二、濕熱論
“濕熱論”鉤玄
“濕熱傷陰夾瘀”臨證淺識
清熱祛濕法在肝炎治療中的運用
三、三熱論
從“三熱”論治糖尿病的經驗
對“消渴三熱論”治法方藥的探討
四、痰瘀論
從痰瘀同病辨治疑難病症的經驗
五臟痰瘀初探
從臟腑病位談化痰祛瘀法的運用
從病因談化痰祛瘀法的運用
淺論心悸從痰瘀辨治
糖尿病從痰瘀辨治初探
五、毒邪論
略論毒邪學說及臨床應用
“伏毒”新識
略論“癌毒”及其臨床運用
六、其他
審證求機論
知常達變論
藥隨證轉論
复法組方論
急症篇
一、概論
……
疑難病篇
方藥篇
科研篇
附錄
治學篇
談中醫治學與成才之路
讀經典,談感悟
關於中醫古典醫籍的學習
中醫現代化初級階段的中醫職責
中醫藥發展的路向
教育篇
現代中醫藥高等教育的回顧及芻議
應將師承教育納入中醫高等教育
新論篇
一、瘀熱論
瘀熱相搏證的提出及其對中醫臨床實踐的指導作用
從“瀉下通瘀”法治療流行性出血熱少尿期——談蓄血、蓄水與傷陰
瘀熱型血證初探
重症肝炎瘀熱發黃證辨治述要
涼血通瘀法是治療腦出血急性期的重要法則
孫絡熱與高脂血症關係初探
從瘀熱論治風濕免疫性疾病
二、濕熱論
“濕熱...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