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在成為母親以前,她們曾經有過什麼「志願」?
陳柏言睽違五年最新小說,獻給母親與家鄉的情書
以母親為核心而展開的家庭劇場,從殘缺的片段人生領悟完整
這部小說是以母親為核心而展開的家庭劇場,藉由母親未竟的志願,重新認識母親,並且透過哥哥、弟弟、父親的不同視角共同建構出「母親」的形象,同時探索這個家庭的光亮與陰影。
故事從十三歲少年的視角展開,隨母親返回屏東鄉下探訪外公之旅,逐步揭開母親曾有的志願與過往生命的創傷記憶。「她曾經想要成為女太空人,女數學家,女歌手——然後,不斷的拋棄志願,不斷地降格,最終成為了一個平凡人,以及一個平凡人的母親。最終,她也毅然決然,放棄了我的母親的身分,成為她自己。」
「我想要探索的,是作為動詞的『母親』。我想知道,母親在成為母親以前,她們曾經擁有過的『志願』;她們如何面對日常生活,如何勞動與犧牲。」
作者簡介:
陳柏言
出生於高雄鳳山。臺大文學博士,現任教於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曾獲第三十五屆《聯合報》文學獎短篇小說組大獎等,入圍「臺北國際書展大獎」、「臺北文學年金」等。獲選《聯合文學》「二十位最受期待的青壯世代華文小說家」、《文訊》「最值得期待的九O後寫作者」。已出版小說作品《夕瀑雨》、《球形祖母》、《溫州街上有什麼?》。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楊富閔(小說家)——專文推薦
馬翊航(東華大學華文系助理教授)、翁禎翊(作家)、連明偉(小說家)、楊佳嫻(作家)、鍾文音(小說家)——有志一同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請容我儘可能地為這部小說的情節保密。《母親的志願》裡,有我認識的柏言,也有我不認識的柏言(也可以將「柏言」替換成「臺灣小說」);熟悉的是離棄、變形、失散,地理與心理相互浸潤、染色的床板;不熟悉的是我有限見識中、未曾想過的灰色地帶:那樣的「變」可以嗎?那樣的「生」算數嗎?踩進不乾淨的地方,不見得只是為了聽到「可以」或「不可以」的回覆。有時把自己弄髒,是因為鑰匙就在那裡。──馬翊航(東華大學華文系助理教授)
《母親的志願》是一個跨越時間尺度的故事。它令我誠實照見三十歲的自己,也讓我想到十八歲的我的母親──我就將要經歷種種失去與老去,而母親也曾年輕過或滿懷希望過。不過這個故事裡面,失去沒有那麼悲傷,老去也不等同於失去希望。請你一定要讀到最後,你會在萬般複雜感受之中看見一束光,作為柏言學長十二年來的忠實讀者,那束光就是他始終讓我感覺到魅力的地方。──翁禎翊(作家)
像一點一點撐開一枚壓扁的摺紙,記憶裡的阿拔泉變得立體,時間重新流動,小說裡,一輛藍色發財車駛遠,載著母親和她的姊妹,開車的是長大的哥哥或回家的弟弟嗎――陳柏言《母親的志願》寫島嶼南方村鎮家庭,每個人物都懷抱著一度錯失的月光,從殘缺裡領悟完整,而母親和她說的故事,就是驅動敘述的幫浦。──楊佳嫻(作家)
名人推薦:楊富閔(小說家)——專文推薦
馬翊航(東華大學華文系助理教授)、翁禎翊(作家)、連明偉(小說家)、楊佳嫻(作家)、鍾文音(小說家)——有志一同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請容我儘可能地為這部小說的情節保密。《母親的志願》裡,有我認識的柏言,也有我不認識的柏言(也可以將「柏言」替換成「臺灣小說」);熟悉的是離棄、變形、失散,地理與心理相互浸潤、染色的床板;不熟悉的是我有限見識中、未曾想過的灰色地帶:那樣的「變」可以嗎?那樣的「生」算數嗎?踩進不乾淨的地方,不見得只是為了聽到「可以」或「...
章節試閱
深夜裡我與興澈並肩躺在外婆的房間,聽著他發出輕弱的呼聲。
努力完成作業後,母親允許興澈打四十分鐘的遊戲。他從包包裡掏出gameboy,打開《神奇寶貝金銀版》(那卡匣也是從我這邊繼承的),操控著主角,展開那注定沒有終點的旅程。
當我提示他如何走出漆黑山洞的迷宮,父親仍然沒有出現。
我知道父親永遠不會來了。就像早已破關遊戲的我,已然知道故事的所有終局。
那讓我不禁想起:我們為了抵達這裡:阿拔泉,我們得付出多少努力。
「阿拔泉」位在屏東縣高樹鄉,不過這名稱只存在於口語,並未銘記於地圖的任何角落。它的正式名稱是「源泉村」。非常平凡的名字,就好比每個縣市都有一條中正路,每個鄉鎮也都會有一個「源泉村」。
自我有記憶以來,母親帶我和弟弟回阿拔泉,總是要鼓起那麼多的力氣。
我們首先會機車三貼到火車站。我坐後座,抱緊母親的腰;興澈則趴在機車頭,立在母親的雙腿之間。為了躲避警察的臨檢,母親彎彎繞繞,行過侷促窄巷,她會小聲要我把腳「夾好」,切莫踢到牆壁與盆栽。
母親找到一家瞎眼老伯看顧的停車場。停好機車後,我們跳上開往屏東最快的火車。走出車站已是下午,天色昏黃厚重。母親加快腳步,領著我們走過唱著歌的娃娃機,煙霧瀰漫的泡沫紅茶攤,運動用品店,蔥油餅和奶油餅攤,唱片行——她要求我們捂起耳朵,那時正在播放著她認定必然低俗的嘻哈歌曲。
我們走進一家沒有招牌的麵店。母親為我和興澈各點了一碗陽春麵,她沒吃,要我顧好行李和弟弟,她要去買票。
老舊的客運站裡,我們排隊等候。乘客們異常安靜。上車,下車,諸多大車來來去去,而此時總會落下迅急的黃昏暴雨。抵達泰山站時雨已經停了,水氣依然氤氳。母親會去找一個總是精神奕奕的國光櫃檯小姐借電話,叫醒彷彿永遠在午睡之中的外公,讓他駛來藍色發財車——
是這樣漫長的旅程:我望著油漆剝落,露出灰白內裡的天花板,想像身旁的風琴,縫紉機和地球儀都運作起來,發出勞動的噪響。然後我想起機車,火車,客運,還有發財車……, 最後,我想起母親的腰,想起外公的後背。
我想起死去的外婆。
我想起那些複雜的轉車中途,那麼偏遠的「阿拔泉」。
我多麼想要知道,那些被封印在客廳牆面上的祖輩,究竟是如何播遷至此,他們又看見了什麼?
黑白照片裡的他們,為何總是如此愁眉苦臉?他們的心裡,是不是也和母親一樣,那樣的無措茫然。
那是我心底,關於阿拔泉的第一個謎。
第二個阿拔泉的謎,則是關於已住在阿拔泉七十三年的外公。
轉運站下車,母親左右各拖一個,帶我和弟弟穿越那些拖拉庫和打檔車。興澈還未全醒,夢遊般發出細小呻吟。我寧願他一直保持安靜。
「今天不用打電話嗎?」我回望客運站櫃檯裡正在補妝的櫃檯小姐。
「我昨天跟他說了,」母親說:「阿公知道我們要來。」
我們走到一棵榕樹底下才停。
榕樹繫綁紅線,樹下建有小廟,長年鎮守虎爺。繞過榕樹,便能見到掛著「春來」招牌的小店。主人是個滿嘴紅汁,無袖上衣,手臂有著鮮豔米老鼠刺青和一對巨大乳房的阿桑。
我私自將她命名為「米老鼠阿桑」,因此她在我回憶裡,總是有那麼一點美式卡通的滑稽。許多年後再和母親聊起,才知阿桑原名「美春」,而母親從沒發現她手臂上有一隻米老鼠。
米老鼠阿桑並不招呼我們。她正在看電視,一支不求人上上下下抓。
「阿公!阿公!」興澈喊叫著跑進店裡,坐在外公身邊。
我看見外公。
「沒叫阿公?弟弟都比你還要有禮貌,」母親回過頭,以眼神示意提著行李的我。我喊了一聲:「阿公。」
「毋免啦,」外公熄掉他的菸,「有乖乖就好。」
(未完待續)
深夜裡我與興澈並肩躺在外婆的房間,聽著他發出輕弱的呼聲。
努力完成作業後,母親允許興澈打四十分鐘的遊戲。他從包包裡掏出gameboy,打開《神奇寶貝金銀版》(那卡匣也是從我這邊繼承的),操控著主角,展開那注定沒有終點的旅程。
當我提示他如何走出漆黑山洞的迷宮,父親仍然沒有出現。
我知道父親永遠不會來了。就像早已破關遊戲的我,已然知道故事的所有終局。
那讓我不禁想起:我們為了抵達這裡:阿拔泉,我們得付出多少努力。
「阿拔泉」位在屏東縣高樹鄉,不過這名稱只存在於口語,並未銘記於地圖的任...
目錄
好評推薦
推薦序 後車斗的小說課/楊富閔
序章 母親的夢
第二章 太空人
第三章 完整的痛覺
終章 創造
後記 如果母親寫作
好評推薦
推薦序 後車斗的小說課/楊富閔
序章 母親的夢
第二章 太空人
第三章 完整的痛覺
終章 創造
後記 如果母親寫作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