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書附贈「計畫控媽媽的超實用生活學習表單」別冊
如何養成閱讀習慣?寒暑假要怎麼安排?
讀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好?該不該考資優班?
怎麼帶孩子準備月考?如何面對考試挫敗?
養兒育女的各種問題就像隨堂考,突如其來又讓人不得不接招!當媽這堂課沒有課本,也沒有標準答案,只能在一次次參考、嘗試與修正中,摸索出屬於自己家庭的成長方式。
綠君麻麻可能不是這堂課的「學霸」,但絕對是擅長整理考試重點的「筆記達人」。她根據十多年的親職學習經驗,把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親子難題彙整成冊,為家長提供一本好讀、實用的練習筆記。
本書特點
.以循序漸進、溫柔陪伴的方式,化解家庭教育中常見的親子難題。
.內容涵蓋書房打造、作息安排、閱讀養成及競賽攻略,兼具實用性與趣味性。
.結合理性規劃與感性啟發,讓孩子穩健成長,也讓天賦自由發光。
.隨書附贈「計畫控媽媽的超實用生活學習表單」別冊,幫助家長輕鬆落實規劃。
「計畫控媽媽的超實用生活學習表單」別冊
規格:平裝(騎馬釘) / 16頁 / 14.8 x 21 cm / 雙色印刷
作者簡介:
林俐君(綠君麻麻)
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曾修習中等教育學程及資訊傳媒學程。已婚,育有女兒俏虎和兒子弟噗。
擔任過行銷企劃主管、網站主編。著有暢銷書《讀懂古人的痛,就能跳過現代的坑:史上最潮的國學經典》,並有多篇文章刊載於「親子天下」、「未來Family」、「關鍵評論網」、「商周Smart自學網」等網路平台。
臉書粉絲專頁:facebook.com/LijuneDiary
俏虎
2010年夏天出生,目前就讀於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喜歡貓、冬天、糖果和秦始皇。
作者序
自序 陪孩子長大,也陪自己成長
這本書我足足寫了兩年多。從二○二三年七月天下文化向我邀稿開始,我便斷斷續續提筆,但過程比想像中艱辛得多。常常一坐在電腦前,心裡浮現的不是靈感,而是各種遲疑與焦慮。甚至有一度我真心想放棄,乾脆不寫了!中途還特地約了編輯出來,訴說我的掙扎與躊躇。
還記得我第一本書《讀懂古人的痛,就能跳過現代的坑》只花了半年便完成,那段時間我寫得愉快,常常邊敲鍵盤邊笑,像在與古人聊天。但這一次,情況完全不同。寫這本書的每一頁,我幾乎都是誠惶誠恐。
最大的顧慮在於:教養這件事,本來就是極其個人化的經驗,沒有任何一套方法,可以完美套用在所有家庭身上。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每個家庭有不同的條件與環境,我自己覺得有效的方法,並不代表能適用於別人。
我並不是教育專家,雖然大學時曾修過中等教育學程,讀過一些教育理論,像皮亞傑、維高斯基、布朗芬布倫納⋯⋯這些名字我不陌生,可是當我真正成為母親時,理論卻常常顯得蒼白無力,無法適用。因為我的孩子不是書本裡的範例,他們是有血有肉、會哭會笑、會叛逆也會依賴的孩子。也正因為如此,我更擔心的是,自己一番出自好意的分享,會被誤解為自以為是或大言不慚,也無法適用所有家庭。
當爸媽的,都是從初學者開始
即使有了第一個孩子,到了第二個、第三個,過去的經驗也未必能複製。以我家為例,老大俏虎內向謹慎,老二弟噗外向膽大,他們的性格南轅北轍,就連食物喜好也完全相反:一塊夏威夷披薩,姐姐光挑培根吃,弟弟只愛鳳梨。這些看似枝微末節的小事,卻也提醒我,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育兒手冊。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陪伴的過程中,不斷觀察、不斷修正,並且學會接納不確定性本身。
很多人以為我對養育孩子有周密的計畫,其實不然。我和所有父母一樣,常常在擔憂、焦慮與摸索中前行。很多選擇,都是走一步算一步。孩子的每一個反應、每一次成長,甚至是每一次衝突,都常常讓我停下腳步,重新反省、重新思考。
在我幾乎要放棄寫作本書的時候,編輯對我說了一句話,至今仍深深打動我:「這段學習過程彌足珍貴,錯過了之後,也許就再也不會有動力想要紀錄下來,你的私人經驗可以幫助到很多父母。」是啊,好不容易,孩子已經走到青春期,這十幾年的故事,若不趁此時留下,或許將隨著日常瑣碎而慢慢淡去。而文字能做的,就是幫我們捕捉住那些正在流逝的時光。
這本書的內容有不少篇章,來自我粉絲專頁上父母常問的問題。我將它們整理、延伸,並結合我們家實際的生活經驗,編寫成本書的四個主題。
單元一:教育孩子前,先教育我自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榜樣。從家庭書房打造到閱讀習慣養成,包括家長應有的心態建立,還有我一路成為母親的點點滴滴,都收錄於此。
單元二:上學囉!從小養成好習慣
上學後,最珍貴的禮物是好習慣,例如規律作息、規劃能力、3C管理等,這些生活細節比分數更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第三課:做最好版本的自己
陪伴孩子學習的日子裡,我們該如何看待孩子的成績?分數會反映出什麼樣的學習狀態?我陪孩子用錯題本、英文雜誌、心智圖一步步前進,更重要的是,他們從挫折中學會堅持與成長。
第四課: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教養沒有統一答案。有人適合資優班,有人需要克服專注力,有人靠天分,有人靠毅力。父母要做的,是幫孩子找到定位,並陪伴他們成為善良而堅強的人。
很多家長關心的焦點,可能是如何教孩子用功讀書、如何拿到好成績。但我更想記錄下來的,是我們在家庭生活中,一點一滴培養出來的觀念與習慣,包括:如何看待挫折、如何面對競爭、如何在差異中學會尊重彼此。這本書無法提供教養的標準答案,我更希望的是,它能成為一個溫柔的參考樣本,讓每位讀者在閱讀時,能夠思考自身家庭的處境,進而找出屬於自己的方法。
所以,請把這本書當成是一位熱心媽媽的經驗分享。本書有我一路走來的嘗試與錯誤,也有我們家的小故事與生活細節。我希望讀完的你,不會覺得這是一本充滿說教的教養書,而是一本帶著真實溫度的陪伴之書。我在育兒過程中跌跌撞撞,嘗試過、失敗過,也偶爾得到一些意外的小成就。如果這些經驗能讓某些父母少走一點彎路,或者在疲憊無助時感到一絲安慰,那麼我的分享就有了價值。
若這本書能啟發你一點想法,或在某個夜晚陪伴你走過一段焦慮的時光,那就是我最想要的收穫。
自序 陪孩子長大,也陪自己成長
這本書我足足寫了兩年多。從二○二三年七月天下文化向我邀稿開始,我便斷斷續續提筆,但過程比想像中艱辛得多。常常一坐在電腦前,心裡浮現的不是靈感,而是各種遲疑與焦慮。甚至有一度我真心想放棄,乾脆不寫了!中途還特地約了編輯出來,訴說我的掙扎與躊躇。
還記得我第一本書《讀懂古人的痛,就能跳過現代的坑》只花了半年便完成,那段時間我寫得愉快,常常邊敲鍵盤邊笑,像在與古人聊天。但這一次,情況完全不同。寫這本書的每一頁,我幾乎都是誠惶誠恐。
最大的顧慮在於:教養這件事,本來就是...
目錄
自序 陪孩子長大,也陪自己成長
單元一 教育孩子前,先教育我自己
第1課 開始練習當媽
第2課 最好的學區房,就是自家書房
.2-1 不想輸在起跑點的教育焦慮
.2-2 如何打造自家書房
.2-3 讓孩子願意走進書房的祕訣
第3課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3-1 親子共讀,創造美好的閱讀記憶
.3-2 高效超值的雜誌學習
.3-3 中學生還來得及培養閱讀習慣嗎?
單元二 上學囉!從小養成好習慣
第4課 公立學校好,還是私立學校好?
第5課 如何安排生活作息表
第6課 國中小競賽與檢定全攻略
.6-1 及早探索孩子的興趣與專長
.6-2 如何累積升學履歷與參賽經驗
.6-3 備賽迷思與家長應有的心態
第7課 補習是必要之惡,還是多此一舉?
.7-1 用線上課程取代到處補習
.7-2 不補習,寒暑假要怎麼安排?
第8課 全家都上才藝課
.8-1 兒女練琴恩仇錄
.8-2 爸爸的小提琴家夢
第9課 養成健康的3C使用法
單元三 做最好版本的自己
第10課 怎麼帶孩子準備小學月考
.10-1 國文科:從課內到課外,一步步打好基礎
.10-2 英文科:聽讀並進,打造沉浸式語言環境
.10-3 數學科:釐清錯誤觀念,克服粗心大意
.10-4 自然科:動手做實驗,化文字為圖像
.10-5 社會課:運用心智圖建立系統化學習
第11課 國中升高中的應試準備心得 by俏虎
第12課 如何面對考試挫敗
.12-1 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12-2 起跑慢,不代表永遠落後
第13課 學習之外,更重要的是健康
單元四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第14課 因材施教,才能讓天賦自由
第15課 該不該考資優班?
第16課 注意力不集中?陪伴特殊孩子成長之道
第17課 聰明是一種天賦,善良是一種選擇
自序 陪孩子長大,也陪自己成長
單元一 教育孩子前,先教育我自己
第1課 開始練習當媽
第2課 最好的學區房,就是自家書房
.2-1 不想輸在起跑點的教育焦慮
.2-2 如何打造自家書房
.2-3 讓孩子願意走進書房的祕訣
第3課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3-1 親子共讀,創造美好的閱讀記憶
.3-2 高效超值的雜誌學習
.3-3 中學生還來得及培養閱讀習慣嗎?
單元二 上學囉!從小養成好習慣
第4課 公立學校好,還是私立學校好?
第5課 如何安排生活作息表
第6課 國中小競賽與檢定全攻略
.6-1 及早探索孩子的興...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