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獸醫師最真誠的療癒指引,伴你走過寵物離世的情緒歷程
★ 毛孩與飼主雙重視角的對話,穿越生死、重新理解愛的意義
★ 推薦給失去毛孩的爸媽、心理助人工作者、動物醫療及殯葬相關從業者
因為愛得深,悲傷才如此深刻──
當毛孩離去,留下的不只是空碗或空墊子,心中的缺口也因此傳出一陣陣空蕩而寂寞的風聲。悲傷、遺憾、自責、思念……種種情緒交織而來,使人難以振作。他們從來就不只是「寵物」,更是我們的家人與朋友。失去他們的痛楚,真實而漫長。
作者沈用熙,是具有韓國臨終教育專業資格的獸醫師,多年陪伴無數飼主面對與毛孩告別的心碎時刻。他以臨床經驗與心理學知識為基礎,結合真實案例,引導讀者認識「悲傷五階段」,並以溫柔真摯的文字,為我們梳理失落與思念。
難能可貴的是,書中以毛孩與飼主的雙重視角,道出雙方對這場別離的不捨呢喃。聲聲的「愛你」,不僅讓我們在閱讀的同時感到被理解、被安慰,更明白悲傷並非軟弱,每一滴眼淚,都是愛過的證明。
這不僅是一本關於哀傷的書,更是一盞陪我們走出黑夜的暖燈。無論是心理助人工作者、動物醫療及殯葬相關從業者,還是毛孩的爸媽,只要關心生命、心中有愛,這本書就屬於你。
愛不因離別而終止,當毛孩走向彩虹橋彼端,本書將是最溫暖的陪伴。
作者簡介:
沈用熙(심용희)
韓國忠南大學獸醫學系畢業,並於同校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完成 Pet Loss COMPANIONING(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Canine Study)、臨終教育指導者(韓國高麗大學終身教育院)、臨終教育專門家(韓國沙那塔納學會)課程。
曾在專科學校講授動物行為學,並於動物醫院擔任獸醫師十一年後,現於伴侶動物相關食品公司任職。飼養著四隻伴侶犬、兩隻伴侶貓,還有一條金魚。
「從小我就非常喜歡動物。現在身為獸醫師的我,在工作的同時也與伴侶動物共同生活。過程中我逐漸體會到,看似是我們在照顧他們,但其實是他們純真的心靈照亮了我們的生活,並且透過與他們的愛互動,我們也能夠一同成長。
與因伴侶動物離世而痛苦的人們分享交流時,我自己也曾經歷過寵物喪失(Pet Loss)。雖然有許多飼養方法的資訊與指引,但我發現關於『離別議題』,依然很難獲得實質的幫助。於是我努力陪伴並撫慰飼主的悲傷,同時也治癒自己內心的傷痛。如今,我希望能與大家分享我的經驗。」
譯者簡介:
梁如幸
新竹教育大學畢業,韓國首爾大學兒童家庭學系碩士畢業,移居韓國近二十年,兼職譯者,平日在韓大企業中掙扎翻滾卻也算得上稱職的小小螺絲,只有週末才能與文字奮戰,將自己喜歡的書籍與台灣朋友分享。譯有《雖然想死,但卻成為醫生的我》系列、《想殺的孩子》、《我不想當媽媽》、《死限來臨前請抓住我》等十餘本譯作。
譯者信箱:solarjh@gmail.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真摯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杜 白|獸醫師、《動物生死書》作者
李明翰|獸醫師、享家寵物到府安樂服務創辦人
吳宗憲|關懷生命協會理事長、臺灣動物與人學會理事長
張婉柔|如是居家安寧緩和行動獸醫院院長、《寵物終老前,還能為心愛的牠做什麼》作者
陳懷恩|社工師、動物社會工作創辦人
黃宗慧|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
鄧年嘉|社工師、點晴諮商中心專任心理師
謝文宜|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教授、安橒心理諮商所兼任諮商心理師
名人推薦:真摯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杜 白|獸醫師、《動物生死書》作者
李明翰|獸醫師、享家寵物到府安樂服務創辦人
吳宗憲|關懷生命協會理事長、臺灣動物與人學會理事長
張婉柔|如是居家安寧緩和行動獸醫院院長、《寵物終老前,還能為心愛的牠做什麼》作者
陳懷恩|社工師、動物社會工作創辦人
黃宗慧|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
鄧年嘉|社工師、點晴諮商中心專任心理師
謝文宜|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教授、安橒心理諮商所兼任諮商心理師
章節試閱
DAY 1 世界被淚水淹沒的那一天,離別
一
「不管是相遇,
還是離別,
都無法隨心所欲。」
當一天開始,我們可能會計劃今天要做的事、要見的人,但是墜入愛河、建立親密關係這種事,總是出乎我們意料。或許在等公車時,無心瞥見寵物店櫥窗裡的一隻狗狗,那圓滾滾的眼睛讓你一見鐘情;或許在公園散步時,聽見路邊微弱的聲響,於是你成為小貓的新媽媽;甚至只是看到一張在螢幕上的流浪動物照片,就讓你滋生愛意。
無需任何條件,只是單純地想去愛、想要照顧一個小生命,這樣美好的心意始終留存我們的心中。這樣的人最終會透過緣分與幸運與某個毛孩相遇,成為彼此的家人——就像你一樣。
你還記得第一次相遇時,那雙帶著一絲陌生、些微害怕,卻又明亮清澈的眼眸嗎?
你還記得第一次抱起他時,那輕微的呼吸聲、緊張到蹦蹦跳的心跳聲,還有從手上傳來的溫暖嗎?
與毛孩的第一次相遇,無疑是令人驚嘆萬分的時刻,請一定要告訴毛孩們,感謝他們來到我們的身邊。
毛孩若失去我們的照顧就無法生存,所以有時候,毛孩爸媽必須要將自己的快樂與自由拋諸腦後,但是看著毛孩的純真與無條件的愛,我們不僅能找到生活的活力與快樂,也能產生繼續走向明日的理由與原動力。
待在我的腳邊仰望著我,用眼神告訴我「你是我世界的唯一」。這位夥伴能了解我的悲傷,輕輕舔舐我的淚水;而在我開心時,他也是能與我同樂,興奮得耳尖泛紅、一起蹦蹦跳跳的家人。
雖然他們需要我們的照顧才能生存,但是我們在這滾滾紅塵中受傷的心靈,也是在他們的溫暖關懷下才得以治癒。請告訴毛孩們:因為你在我身邊,所以我很幸福。
遺憾的是,我們所深愛、珍視的毛孩,生命比我們短暫許多。毛孩一天天成長茁壯,陪在你身邊、使你的生活增添許多樂趣,既是朋友也是家人,但在不知不覺之間,他的時間就走在你的前面了。原本明亮清澈的雙眸,不知何時蒙上了一層白色薄霧;走在經常一起散步的小路上,他似乎也變得猶豫不決;肌肉與關節也逐漸老化,以往毛孩可以跳上跳下,如今就連走路都變得顫顫巍巍;躺著的時間可能變長;或許,他還會像小時候一樣,來不及去廁所,在不恰當的地方便溺。
然而,你是否曾經想過:當他的雙眼逐漸看不清我們的模樣、聽不清我們的呼喚、難以跟上我們的步伐⋯⋯他們會不會感到驚慌失措、害怕無比呢?所以,請一定要對漸漸變老、衰弱的毛孩說:沒關係,我會一直陪著你,永遠愛著你。
許多毛孩爸媽都希望,自家毛孩能在與自己相處的時光裡、在睡夢中毫無痛苦地離世。然而,面臨離別時,我們可能沒有機會好好告別;又或者在生命的最後一程中,更多的時間都只能在動物醫院裡度過。如果能在做好充分準備後,讓他們安詳地離開,那麼你的心情會稍微輕鬆一些嗎?即使如此,悲傷與失落依舊無可避免,不管怎麼努力調整心態,終究沒有一場離別不存在後悔與遺憾。
你的失落是如此理所當然,這並非那些缺乏同理心的人口中的「小題大作」;這是因為曾經毫無保留愛著的存在突然消失,才帶來了思念與遺憾。即使感到極度空虛與失落,那也並非意味你太脆弱,反而證明了你對離去的他們的愛有多深刻、多真摯。回想起相處中未能一同度過的種種時光、後悔著那些沒能做得更好的事情⋯⋯但是這些遺憾並非源自你沒有給予足夠的關心,或著不夠愛他們;相反地,正是因為你擁有那般深切的情感,所以才會想要為他們付出更多,那是你的內心對他們極致愛意的投射。
不管是相遇,還是離別,都無法隨心所欲。但無論是偶然的相遇,還是未能做好準備的離別,你對他們的情感,都讓你和毛孩在彼此相伴的生活中,充滿溫暖的愛意與體貼的關懷。
二
珍愛的他離去後,
心中留下的空位,
湧入複雜的情緒。
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übler-Ross)是一位著名的精神科醫生,在死亡與臨終關懷的領域中也是一位備受尊敬的權威人物。她在自己的著作《論死亡與臨終》中,解釋了當面臨死亡時,當事人與陪伴者的感情經歷,並將其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否認與隔離」(Denial & Isolation),第二階段「憤怒」(Anger),第三階段「討價還價」(Bargaining),第四階段「沮喪」(Depression),第五階段「接受」(Acceptance)。除了面對臨終,這些情感也會出現在與摯愛永別時;在死亡之外,人們也將在各種離別的情景中體驗這些情緒。
最初,面對與毛孩的生離死別時,我們往往無法接受事實。實際上,我在動物醫院擔任獸醫的期間,也經常遇到一些飼主要求對已經斷氣的毛孩採取「任何可能的急救措施」,尤其是平時很健康的孩子若是遇到意外,或是突發急病、驟然離世,飼主就會更難以接受這樣的別離。這樣的景象,總會令在一旁守望的人感到心疼與不忍。
接著,面對突如其來的離別,我們會不禁問「為什麼」、會想尋找離別的原因,去追究導致這場離別的人、事、物,並感到憤怒。怒火燃燒的對象可能是飼主本身、家中的成員、其他人,甚至毛孩本身,或是某個加害者。其中,如果將怒火焚燒到自己身上,這些憤怒往往會轉化成強烈的後悔或罪惡感,進而傷害飼主本身。
明知無法避免,我們仍會祈求不去面對離別的那一刻。哪怕只有一天也好,只希望能和毛孩多相處一天。如果真的無法阻止毛孩離開這個世界,也祈願他至少能夠安詳地走完最後這一程;或者,有些人會發誓,自己以後會對毛孩更好、做更多善事,只求不要與毛孩分開。在「討價還價」的這個階段,我們會掏出自己的所有,向命運哀切地祈禱,只希望那場無法阻止的離別能來得再晚一點。
然而,我們會看見徵兆、預感到離別的日子持續迫近,心情也隨之漸漸下沉。日常中的小小快樂已經無法帶給我們安慰了,人也逐漸變得無精打采,即使身邊的親朋好友給予意見或安慰也絲毫沒有幫助。這樣的憂鬱情緒會持續好幾天,甚至延宕數年之久;每當想起離別的瞬間,這些傷痛又會再次清晰地浮現。
最後,我們終於學會接受離別。直到進入最後一個「接受」的階段,我們才會將注意力轉向離別前該準備的事,及離別後需要面對與處理的事。
雖然我們能將源自死亡的各種感情,理解成「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五個階段,但是與愛連結的情感遠比我們的想像還要強烈,這也是我們活下去的重要動力。因此,在失去摯愛之後所經歷的情感總是多樣而複雜,而且會在當事人心中盤據相當長的時間。
有時個階段出現的順序不同,「憤怒」可能會先出現;當事人也可能先停留在「接受」,之後才經歷其他階段;「沮喪」的情緒也可能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因為你對毛孩的愛是那麼深切,失去摯愛之後,你的心中肯定充滿各種複雜的情感,這樣的混亂讓你無所適從。即便如此,在治癒因離別而來的悲傷與失落時,這些情感都是必經的過程。同時,它們也是將「與毛孩相遇、相伴與離別」的這一系列過程,最終在你心中化為美好回憶的必要因素。
雖然離別充滿傷悲,但是將這些情緒埋藏心中,或是假裝不在意,其實對應該真實走過離別的我們毫無幫助。
離別是如此令人心碎,但是我們必須要接受,並經歷這些因離別而生的各種情緒。這是我們面對離別應有的態度,也是對離開的毛孩最深愛的表現。
因為愛,所以否認離別的到來。
因為愛,所以對離別感到憤怒。
因為愛,所以試圖延緩離別、討價還價。
因為愛,所以在離別中感到沮喪。
正因為愛得如此深刻,卻不得不接受離別,
所以才必須面對所有的悲傷與失落。
在送別毛孩的過程中,各位將會經歷的這一連串的感情變化,為了使悲傷的離別最終能化作美麗的回憶,讓我們互相扶持,一同走過這段旅程。
DAY 2 給無法相信離別的你
一
「不,他沒死!
他沒死!」
在為我格外疼愛的患者施行了很長時間的急救心肺復甦術後,我忍不住哭喊出這句話。
曾經,有隻喜好分明的西施犬波魯特別喜歡我,他因為眼睛疾病和皮膚問題常來醫院報到,和我很合得來,總會趴在我的膝蓋上睡得很沉。飼主說,他偶爾還會因為想見我,而跑到玄關吵著要去醫院。這樣的毛孩朋友怎麼能叫人不喜歡他呢?
過了一段時間,我因為換了工作的動物醫院,不得不與波魯告別。然而,在某天深夜我的手機響起,來電者是波魯的飼主,說有緊急情況,並表示會到我家附近與我見面。大概過了一、兩小時後,我再次見到許久未見的波魯,但他已經與我記憶中的樣子不同了。因為角膜潰瘍和白內障,他失去了視力,最近就連聽力也變得很差,當時波魯十五歲,歲月的痕跡刻畫在他的身上。雖然他的狀況需要更費心的照顧與打理,但在失去視力與聽力後,波魯的個性變得更加敏感,無法在動物醫院就診或美容。而雪上加霜的是,飼主本身也遭逢了人生的難關,他們的日常生活陷入了困難。
並肩坐著聊天時,原本在飼主懷中睡著的波魯緩緩起身,聞了聞味道向我靠近,然後用頭輕輕蹭了蹭我,好像想要我抱他吧?即使雙眼看不到,耳朵也聽不清了,但波魯似乎仍記得我的味道。抱著波魯時,我的淚水忍不住流了下來,其實,當時的我也正經歷著低潮、艱困的時期,在陌生的都市裡過著隱居一般低調的生活。波魯用他的溫暖撫慰了我這段日子疲憊不堪的心,這叫我怎能不愛波魯這個小寶貝呢?
和波魯的飼主聊了很久,最終我們得出結論:因為這孩子拒絕除了我以外的其他人,所以由我來照顧是最好的選擇。在那之後,我和波魯一起生活了大約三個月的時間。我每天帶他一起去動物醫院上下班,以我笨拙的手藝為他整理毛髮,我知道我們能在一起的時間不多了,儘管內心滿滿的不安,但是我仍希望這段平靜的時光能夠繼續維持下去。
終於,波魯拒絕進食、體力急速下降的日子還是到來了。從那天起連續三天,白天我陪他待在動物醫院裡,晚上則在家裡照顧他,但是最終他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可是我沒辦法就這樣將他送走——波魯還沒與聽到消息急奔而來的飼主見最後一面,而我也還沒有做好與他道別的心理準備。
就這樣,我不停為他施行了好一陣子的心肺復甦術,但我也擔心,如果再繼續施行下去,波魯的身體可能會遭到傷害,最終在不得已停下急救時,我不禁哭喊:「不,他沒死!他沒死!」
二
為什麼?!
在動物醫院上班的這段日子以來,我親眼目睹了許多毛孩的死亡,也陪著他們走到生命的最後一瞬。即使如此,當我面對與我感情深厚的患者的離去時,除了「否定」當下的情況以外,我什麼也做不了。
波魯年紀大了,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懷抱著我和飼主的關心與愛護,但是我們兩人都沒有做好與波魯道別的心理準備。就這樣,與波魯的離別深深刻畫在我心底,成為我學習「寵物離世」,以及決定陪伴其他人走過這些歷程的契機。
許多飼主在預感必須與毛孩道別的那一刻,或是在那之後,都會不禁問道:「為什麼?!」然而,面對這樣的問題,身為獸醫的我通常只能根據事實,提供一些資訊性的回答:「這孩子罹患的疾病死亡率很高。」「這種情況下生存率很低,即使活下來也會留下很多後遺症或導致殘疾。」我只能根據各種研究的結果與客觀事實,對飼主據實以告,但是聽到這些話,卻很少有人可以輕易接受事實,即使這位飼主是醫療從業人員,或是平時再怎麼理性的人,都是如此。
在波魯離開之後,再遇到送走共同生活的毛孩,並因其離世而心痛萬分的飼主,我都能夠切身體會他們的心情。當毛孩離世,飼主脫口而出的那句「為什麼」,並不是真的想要知道死亡的理由。
那句「為什麼」是因無法接受離別而感到的悲痛。
那句「為什麼」隱含不想與毛孩道別的殷切渴求。
那句「為什麼」暗藏著來自內心深處深切的愛意。
與毛孩訣別後,若心中浮現「為什麼」的念頭,請不要憋在心裡,問問身邊的人吧!可以詢問一起照顧毛孩的家人、為毛孩守護健康的獸醫師,或是其他毛孩的飼主,這樣做,或許可以得到一個讓你勉強理解的答案。然而,無論這個答案是什麼,都依然讓你難以接受「必須送走毛孩」的事實。因為真正能讓我們接受毛孩已經離開世界的必要元素,不是「資訊」,而是「時間」。
「接受離別」可能需要比想像中更多的時間,或許不是幾分鐘、幾個小時就能完成,很多時候甚至會需要好幾年,我們才能慢慢消化並接受事實。而在這段時間裡,我們的內心也會出現各式各樣的情緒變化,這都是你那顆真心實意愛著毛孩的心,走向治癒的過程,所以,千萬不用覺得害羞,也千萬不要隱藏自己的真實情感。
咬東西不舒服,不管是飼料還是零食,
都聞不到味道,所以變得很挑食,
總是讓你擔心,真的很抱歉。
每次都尋找美味的零食,
作為送我的禮物,真的很謝謝你。
我愛你,對我而言,
生命中最棒的禮物,就是與你相遇。
請別擔心,
只要再休息一下下,只要再去醫院打個針,
吃了苦苦的藥之後,或許我就不用離開了。
明天就可以跟你一起去散步,
可以東奔西跑,到處聞聞味道,
碰到別的狗狗,也可以聲音宏亮地
大聲汪汪叫。
我也還不想離開,
離不開你,我還想多停留一下,
停留在你溫暖的懷裡。
雖然你的身體逐漸虛弱,
但比起昨天,你似乎更有精神與活力了,
雖然看不到也聽不清,
但你還是認得我,我愛你。
在我認識的人中,有人的毛孩,
健健康康地活到了十五歲,
你現在離開是不是還太早?
在我眼裡,你永遠都是個孩子,
永遠那麼可愛,我愛你。
雖然大家都告訴我
必須要做好與你分別的準備,我也心知肚明⋯⋯
你是如此善良的孩子,只要好好接受治療,
你的身體就不會再痛了吧。
再堅持一下,我愛你。
DAY 3 對離別感到憤怒的理由
一
「為什麼偏偏是現在?」
「都是我不好!」
父母失去子女感受到的悲傷與痛苦,被稱為「悲傷剝奪」(disenfranchised grief),因為這些父母在失去子女後,即使陷入巨大的悲傷之中,卻同時受到社會或其他家人的指責,認為他們沒能好好照顧、保護子女,因此被剝奪悲傷的權利。同樣地,當毛孩離世後,飼主也會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但是社會對寵物的理解、喜愛的程度存在著差異性,所以我們時常會聽到有人說:「又不是人死了,哪有這麼誇張?」或者:「不過就是養的寵物死了,有必要這麼難過嗎?你父母去世的話,你會這麼悲傷嗎?」之類的閒言閒語。甚至說話的人會認為自己所說的話,只是為了對失去寵物的主人表現關懷,他們這麼說都是出於善意。
一些研究指出,儘管相較於人的逝世,寵物離世導致的喪失、悲痛、哀悼的時間會較短,但是在情感層面所承受的壓力卻是更為劇烈。因為子女長大成人後,在身體及精神方面都會逐漸自立;反之,毛孩們從初遇到永別,不管是在健康的年輕時期,還是在年邁衰老的期間,始終依附著飼主。不僅如此,毛孩的雙眼永遠仰望著飼主,並與我們的心靈共鳴,是柔弱而單純的存在。因此,無論他是突發意外,或是罹患其他不治之症,飼主往往會將毛孩的離去歸咎自身,並深陷罪惡感之中,甚至對自己憤怒不已。
如果我能早點回家的話,他就能早點接受治療了吧!
為什麼我居然沒有注意到,他比平時更沒精神呢?
我應該花更多心思在他身上才對!
有位家屬同時養著年邁的吉娃娃金東,以及不到一歲的德國牧羊犬傑特,他們都是被棄養受過傷的孩子。尤其,金東的身材本來就特別嬌小,在他小時候飼主也特別注意金東的健康。但是有一天,飼主比平時晚回家,所以金東和傑特比平時更熱情、更激動地歡迎他,兩隻毛孩雙雙奔向玄關,沒想到身材高大的傑特激烈搖晃的尾巴竟然將金東推撞到牆面,導致金東就這樣離開了。平時兩個孩子的相處沒有任何問題,又有誰能預料到會發生這種情況呢?飼主既無法怪罪熱情奔向自己的傑特,也無法埋怨那天特別熱絡而延遲散會的聚餐,只能責怪沒有在玄關處設置安全門的自己、責怪沒有把兩個孩子分開來照顧的自己、責怪晚回家的自己。
沒有人可以預知未來,在日常生活中你給予毛孩滿滿的愛,你的愛讓毛孩的日子過得更好、生活更舒適、更安全。所以,請別再責備自己,你因為自責與內疚而受傷,內心也因與毛孩的離別產生巨大的空虛與痛苦,但是,曾在你滿滿關愛下幸福生活的毛孩,絕不會希望你責怪自己。比起在你的心中留下愧疚之情,他會更希望能留下溫暖的愛與滿滿的回憶。
如果你的身邊有人因為寵物離世,而將所有的責任歸咎於自己的話,請一定要告訴他:「這不是你的錯。一直以來,你總是充滿關愛地照顧著他,遇見你是他最大的幸運,這些日子,他一定一直都很幸福……」
二
對他人的
憤怒、怨恨
為了讓自己接受毛孩離開的事實,有的人會開始從外部尋找原因。在我工作過的動物醫院,曾經發生過這樣的事情:因急診來到醫院的瑪爾濟斯小豆豆,在散步時因為未綁牽繩,發生了交通意外、受了重傷,抵達醫院時已經處於奄奄一息的狀態,即使急診幫他做了心肺復甦術,小豆豆仍舊被死神帶走,結果飼主卻對醫療人員大發雷霆。
當下,那位飼主沒有思考發生交通意外的原因,也沒有考慮小豆豆抵達醫院後的狀況,反而對在小豆豆危急時刻進行緊急處置的醫療人員追究責任。幸好,在溝通之後飼主放下了憤怒的情緒,後來他們家迎來了新的寵物,也依然會回到這間動物醫院治療,雙方依然保持著良好的關係。由此可見,如果遇到飼主因誤會而憤怒的狀況時,首要之務是充分共享資訊,以客觀的方式解釋事實,並進行溝通。對於已經發生的事實,應該讓對方理解其中的過程,並嘗試達成共識。在這之後,也要對飼主的悲傷與失落表示同理、傳遞安慰,幫助他平息對他人的憤怒,同時也應該幫助他不使那些怒火轉向飼主自己。
有時,寵物失去生命是源自於他人的錯誤,這種情況下,飼主的失落與痛苦當然會以憤怒的情緒向犯下錯誤的人宣洩。因不當理由或疏忽造成毛孩喪命,身為飼主心中必然會充滿茫然與震驚,同時,憤怒的情緒也會猛然襲來,有時甚至會走入法律訴訟的程序之中。因他人責任而導致的離別,我認為應該要查明其中的「意圖」與「過程」,再依據這些事實去選擇「原諒」或「懲罰」。然而,即使是為了防止再度發生相同的問題,或是為了懲處犯錯之人而走上法律途徑,在法律上,寵物至今仍屬於「財產」而非「家人」。審判過程中,這一點可能會加深飼主的悲傷與挫折感。
一位女富商的波斯貓小黑,不僅受到飼主的疼愛,就連負責家務的阿姨也很喜歡他。小黑就跟一般的貓咪一樣喜歡躲躲藏藏,有一天他鑽進了堆滿髒衣物的洗衣機裡睡午覺,家務阿姨沒想到小黑會在洗衣機裡,不幸的意外就這樣發生了。之後雖然有些許波折,但是小黑的死亡並沒有帶來糾紛。事情之所以能朝著正面的方向發展,我想,正是因為彼此之間有著真誠的道歉與原諒,並透過溝通為這次的事件帶來了充分的理解,才得以化解其中的誤會。
全身毛茸茸又可愛的鬆獅犬將軍,因為飼主長期出差的緣故,被委託給一家專門照顧大型犬的寄宿中心照顧。沒想到,將軍在寄宿期間出現了腸炎症狀,即便接到通知的家屬們立刻趕往寄宿中心,但將軍仍舊離開了這個世界。雖然寵物因急性疾病猝死並非不可能,但是家人看到將軍十分瘦弱、全身髒兮兮的模樣,才發現他似乎已經生病很久了,而且飼主為他準備的飼料也依然原封不動。後來,家屬從寄宿中心方面得知,將軍已經腹瀉了很長一段時間,寄宿中心卻在沒有聯絡飼主的情況下,自行安排了治療,餵給他的飼料也與家中準備的不同。將軍的家屬對此感到憤怒不已,甚至考慮提起法律訴訟。
即使造成小黑和將軍不幸意外的決定性責任歸屬,都在飼主以外的人身上,但在小黑的情況中,責任方是情如家人的家務阿姨,而將軍則是寄宿中心,與飼主並無情感上的交流。然而,兩起事故會有截然不同的結果,並非只是雙方與飼主的關係有所區別這麼簡單。以將軍的情況為例,意外發生的「過程」中,寄宿中心並沒有充分與飼主共享將軍的情況,太晚才聯絡家屬並告知實情,因此家人難免對其「意圖」產生懷疑與不信任。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精神方面有問題的人會綁架他人寵物,對其進行虐待或殺害。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應該透過法律制裁或社會譴責,來避免其他毛孩再次發生類似的悲劇。或許,這才是真正對其他毛孩與飼主傳遞善意的正途。
然而,在因與毛孩分離而感到極度的悲痛與失落時,若還要對人心存懷疑,並把對情況有所疑慮而產生的憤怒情緒都壓抑在內心,這對飼主而言實在是太過殘忍。因為送走毛孩時,最痛苦的還是飼主自己啊!因此,與其追究責任、陷入爭執,更應該專注在照顧與治癒飼主的心靈。對於毛孩的離世,如果該負起責任的人能真誠地道歉,如果飼主周遭的人們能夠給予關心與安慰,都有助於接住陷入悲痛的飼主,幫助他們恢復心情。
三
對上天
真誠地祈禱
毛孩的存在總是單純又善良,看著他們彷彿看到天使,即使在恐懼下,對陌生人或陌生的情況露出尖牙利爪,但他們的內心似乎只充滿了善意。因此,對飼主而言,毛孩是全世界最珍貴、最純真的存在。當毛孩遭遇不幸意外,或因不治之症離開後,飼主可能會對上天絕望地吶喊,祈求能再有多一些與他們相處的時間,而當這樣的祈求無法得到回應,飼主就可能會陷入深切的悲痛之中。
因毛孩離世而陷入悲傷的飼主,或許可以透過宗教的力量獲得治癒,相信離開這個世界的毛孩會在上天的懷抱中獲得幸福;相信彼此能在死後的世界再次相遇,一起度過幸福的時光;相信在反覆的輪迴裡重新建立緣分。這些信念都能在陷入悲傷的心中再次種下希望的種子。
我想,與毛孩相遇或許是命中註定的吧?為了學習、感受、實踐真正的愛,你和你的毛孩命中註定要相遇的。雖然現在必須要分離,但是死亡並不代表關係的結束,反而使這一段關係成為一段美好的回憶,永存在你的心中。
你全心全意愛著你的毛孩,而他們也會以非常純粹、無條件的愛回應你的愛,透過彼此的愛與心靈交流,你會變得更加慈悲、柔軟,蛻變為更美好的靈魂。請珍藏毛孩帶給你的這些美好變化,願這份美好能永遠伴隨著你。
在你幫我刷牙時、幫我剪指甲時、
幫我清潔耳朵時,
甚至在幫我點眼藥水、對我說著要快點好起來時,我竟然忍不住對你發脾氣,
我真的很抱歉。
即使我的背顯得佝僂、眼睛花白得看不清、毛髮變得稀疏粗糙,
你仍然一直說,我是世界上最漂亮的、
最可愛的,謝謝你。
我愛你,無論何時你總是說我是最棒的,對我而言,
你也一直都是最棒的。
肯定是有人嫉妒、眼紅我們彼此的關係,
所以才想要拆散我們。
他肯定是個壞心眼又討人厭的傢伙,要是讓我找到那傢伙,
我就用我的爪子狠狠用力抓他一把。
我和你的時間以不一樣的方式流逝,這實在令我很生氣,
當離別的時間即將來臨時,我如果汪汪叫能夠趕跑它嗎?
如果露出我的尖牙利齒的話,就能成功逃跑嗎?
媽媽不是說跟你說,要吃藥才會變得健康嗎?
怎麼這麼固執、這麼不聽話呢?
散步的時候,不是跟你說了要慢慢走、不要跑這麼快嗎?
怎麼這麼不小心呢?
我們不是約定好,要在一起好久、好久,
所以絕對不行!你絕對不能走!
你是我們家不聽話的搗蛋鬼、闖禍蛋,
即使如此,我還是愛你,我愛你,
我永遠愛你。
DAY 4 為了接受離別
一
「只要不是今天就好,
拜託!就算只有幾天也好,
請再多給我們一點相處的時間。」
當必須面臨離別的時刻來臨,我們總是希望儘可能延後那令人痛心的瞬間。看著毛孩躺在病床上,飽受病痛的折磨而感到痛苦時,我們也會心疼萬分,但仍舊希望那一刻盡可能晚點到來,或是期盼奇蹟發生,讓我們有機會可以再次一起生活。毛孩的心情應該也與我們相同吧?彼此再親密一點、一起生活的時間再長一點,不管是誰都一樣抱著這種心情。
來說說一個一點也不胖的西施犬小胖的故事吧!飼主未婚時就和小胖一同生活,這十多年裡,飼主結婚、生了孩子,小胖也一直和飼主住在一起。他似乎能理解飼主又要工作又要兼顧家庭的辛苦,所以從不惹麻煩,是一隻非常文靜的毛孩。只是因為罹患心臟疾病,所以需要週期性的檢查,每天也要固定服用藥物。
在一家人去旅行的期間,他們將小胖像平常一樣交給平時很親近的朋友照顧,沒想到就在飼主預計回家的那天,小胖出現了嚴重的呼吸困難,心臟驟停。在緊急為他做了心肺復甦術後飼主抵達動物醫院,小胖也奇蹟般地恢復了心跳,而且呼吸的狀態也相當良好,甚至連精神狀態也恢復到與之前一樣,認出飼主後,搖搖尾巴,自己站了起來。飼主抱起小胖,在他耳邊呢喃著自己有多愛他、小胖對自己來說是多麼珍貴的存在。可惜的是,隨著時間流逝,小胖的心跳再度停止,雙眼緊閉,再也沒有睜開過。
我是一位以專業知識為動物進行診療的獸醫,但在那一刻我不禁想,小胖一定是為了見飼主最後一面——他用盡全身最後的力量向飼主告別後,才離開這個世界。
我們捨不得讓毛孩離開,希望分離的瞬間能盡可能延後,這是非常理所當然的事情,相信毛孩們的心中也抱有一樣的想法。但是,無論給予多少時間,對我們來說依舊遠遠不足。
許多人都希望生命比我們短暫的毛孩們能夠更長壽一些,但我認為,一起度過的時間固然重要,但是毛孩活著的時候感受到多少的關愛、彼此之間分享了多少的幸福時光才更為重要。不要拖延表現愛意或分享回憶的機會,請在與毛孩相處的每一瞬間都竭盡所能好好對待他與珍惜與他的所有一切。
DAY 1 世界被淚水淹沒的那一天,離別
一
「不管是相遇,
還是離別,
都無法隨心所欲。」
當一天開始,我們可能會計劃今天要做的事、要見的人,但是墜入愛河、建立親密關係這種事,總是出乎我們意料。或許在等公車時,無心瞥見寵物店櫥窗裡的一隻狗狗,那圓滾滾的眼睛讓你一見鐘情;或許在公園散步時,聽見路邊微弱的聲響,於是你成為小貓的新媽媽;甚至只是看到一張在螢幕上的流浪動物照片,就讓你滋生愛意。
無需任何條件,只是單純地想去愛、想要照顧一個小生命,這樣美好的心意始終留存我們的心中。這樣的人最終會透過緣分...
推薦序
繁體中文版推薦序一當黎明來臨時,愛依然會繼續
我常聽到人們說:「比起悲傷,我只想要快樂。」我完全理解。正因如此,當我們失去毛孩時,最想做的往往不是「面對悲傷」,而是「想要牠回來」——也許是一次動物溝通、一場夢、一個能再次相遇的機會⋯⋯那樣的渴望我們再熟悉不過:那是一種愛很深、痛很多的本能。
但在陪伴家屬面對動物臨終,與他們共同走過悲傷的這些年裡,我慢慢明白:我們其實不是不願意面對失落悲傷,而是不知道該拿這個狀態怎麼辦——那股情緒太龐大、太陌生,讓人本能地想逃。所以我們尋找慰藉,卻也因此與真正的療癒擦身而過。
當我讀到沈用熙獸醫師的《愛你,愛你,永遠愛你》時,我立刻被吸引。光是書名,就說出了每一個寵物家人的心聲——那是我們都說過、也永遠說不完的一句話。而他在書裡的語氣,真摯、誠懇,又平衡得恰到好處。不是試圖安慰,也不強迫人放下;他只是輕輕地說話,讓你在閱讀的過程中,一點一滴看見自己愛的模樣。
他帶我們看見的,並不只是「悲傷」,而是一整張關於失落與愛的地圖。書裡從經典的「悲傷五階段」談起,帶領讀者理解情緒的節奏與變化;接著談到不同形式的道別——那些有準備的、來不及的⋯⋯都各自留下不同的痕跡與重量。最後,他以真實的臨床故事,讓我們在他人的經驗裡,被喚起、被觸動,彷彿那些情感也在我們心裡再次活過來。
所以,這本書談的不是「克服悲傷」或「情緒管理」,而是透過故事讓我們慢慢明白:原來,愛與失落的經驗,也有它自己的節奏與形狀。
我非常喜歡這樣的文字安排。像一位朋友,在深夜用柔和的語句緩緩說著——那些佔據在體內的悲傷、那些連自己都說不清道不明的失落,在他的字裡行間,不會令你感覺滅頂、窒息,你也不需要假裝好起來。我能感受到一種穩定的安全感,在那裡被接住。
就像有一張無形的網,比蜘蛛網還細、還薄,卻能接住所有破碎狀態。對我而言,這正是本書最珍貴的地方:沒有條列式的指導,卻有溫柔堅定的陪伴。在安靜中同行,在無數次好轉與墜落的反覆之間,見證我們仍能繼續呼吸的內在生命力。
很多人以為悲傷療癒只是「陪著當事人重複他的話」,但在臨床經驗裡我知道,真正的陪伴遠比這複雜。情緒需要先被承認,然後才能引導概念。而我們的社會,向來否認情緒、直接給出教條,彷彿只有「速速恢復正常」才是好的。(但當現實回不去,還存在「正常」嗎?)
作者沒有那樣做——他選擇了陪伴。他不會指著遠方說「你應該到那裡去」,而是讓人在暫時繞不出的悲傷裡,也能感覺到被牽著手;他的文字沒有「方法學」的樣子,卻在潛移默化中提供了真正的路徑。這樣的書寫極為不易,充滿「在黎明來的黑暗前,讓你不失去希望」的智慧和溫度。
我曾在自己的書《寵物終老前,還能為心愛的牠做什麼》 中,試著以「與毛孩對話」的方式,陪伴飼主走過離別。許多讀者告訴我,他們在閱讀時一次只能讀三頁,因為情緒太滿,甚至有些人不敢翻開。我明白那是我的風格——我傾向於深潛、一次給很多。而沈醫師的文字則不同,他像滴定式的長流,一點一滴滲透心裡,讓人不會害怕靠近。他以穩定的溫度陪伴,使人在閱讀的過程中能持續貼近內心。這樣的節奏,是極高的藝術。
這本書會讓人在閱讀時想起許多記憶畫面:它看懂你的痛,也看懂你的愛。它輕輕提問,卻不硬塞標準答案;它不煽情、不粉紅泡泡,卻能接地氣的見證愛的力量。在我看來,這是一本非常平衡、真誠且溫柔的書。它讓悲傷有了空間能容納,也讓愛有了形體。
無論此刻的你是想尋求一點安慰,或是還沒準備好面對這份痛楚,都沒有關係。這本書不會催促你、超過你本來的步伐;但它會靜靜陪伴你,看見那個仍然願意愛、願意感受的自己。當黎明來臨時,你會發現,愛,不會因為離別而消失——它只是變成另一種樣子,換一種形式,在你與毛孩的關係中,繼續下去。
張婉柔
如是・居家安寧緩和行動獸醫院院長
國際動物安寧緩和醫療協會(IAAHPC)認證安寧獸醫師
《寵物終老前,還能為心愛的牠做什麼》作者
繁體中文版推薦序二 打撈沉落悲傷海底的記憶寶石
《愛你,愛你,永遠愛你:寵物離世陪伴書》的作者沈用熙,曾擔任獸醫師十一年、持有韓國臨終教育專業資格,不論在私領域或是擔任獸醫師的職場環境,都曾送別過無數動物。這樣的身分與經歷,才使得這本書所觀照的面向格外完整。不論是憂心於即將到來的分離,還是正承受寵物失落之苦的讀者,都能在書裡找到相應於當下狀態的案例或指引。
要為這樣一本資訊豐富、作者無私分享過來人經驗的作品撰寫推薦序,原本並不困難;但作為一位近兩年間接連失去Kiki、小橘、Kinkin三隻心愛貓咪的飼主,我試著換位思考:如果有人告訴我,一本囊括臨終關懷、情感教育以及應用心理學等資訊的書,有機會幫助我處理內心巨大的哀傷、摸索療癒之路,我會願意忍住觸碰傷口的疼痛,打開這本書嗎?這又未必是件容易的事。畢竟,從閱讀這本書到撰寫序文的過程裡,我都幾度因為各種情緒交織,淚流不止。流下的那些眼淚,不都是因為寵物離世的傷心回憶;更多時候,是因為被了解、被感動,是一種「原來有人和我一樣啊」的寬慰。
作者身為獸醫師,並未因見多了生死,而對讀者說出:「試著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情上吧!這樣,就不會一直想起他了。」「如果離開的毛孩知道你這麼難過的話,也會很傷心的——快點振作起來吧!」這類的話。相反地,他表示這樣的「建議」,對於正處於傷痛中的飼主,完全沒有安慰的作用。這本書強調「要坦然接受自己的悲傷」,這或許對許多懷疑自己的讀者而言也是最重要的提醒。即使為了寵物離世感到撕心裂肺的痛楚,也毋須自我質疑,因為「沒有任何人可以對你的悲傷施加所謂的合理標準,或以社會評價來衡量、批評」。上述這番話並非僅從獸醫或是臨終教育專業的立場出發。當作者本身的愛犬因高壽而離世時,面臨送別的他依然滿懷遺憾與不捨:「身為獸醫,我曾目睹過太多的死亡,但是即便擁有許多知識與經驗,也無法讓我免於離別的痛苦。⋯⋯直到現在,我也不認為自己已經完全走出送走小乖的悲傷。」——原來我們都一樣:深愛過,所以心痛、悲傷。
另一方面,儘管書中不斷提醒我們「離別後的悲傷是飼主正當的權利」,援引面對死亡的五階段理論(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並搭配實際例子說明這些情感起伏的合理性;然而,這畢竟是一本為陪伴、撫慰悲傷飼主所寫的書,自然不可能只有「盡情悲傷吧!我都懂」的面向。作者深信「過往的相遇、所有互動與相愛的瞬間,並不是為了讓現在的你陷入悲傷」,所以他也提供了各種可能的療癒解方。比較訴諸理性的方式,如:建議將寵物未使用過的遺物捐贈給流浪動物協會、以寵物的名字捐款給需要的單位,都是以「延續愛」的方式作為憑弔;而考慮到抒發思念也是哀悼過程中重要的一環,作者認為飼主可以嘗試將近況與心情記錄下來、寫信給天堂的毛孩,或是把未能說出口的話語,以文字或影像記錄,並與其他的飼主分享追思之情。
書中所提及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療癒管道,是設置「紀念桌」(Memorial Table)。作者認為,準備和配置紀念桌的過程,可以幫助飼主走過悼念的階段,同時也能延續一同度過的溫暖回憶:
佈置紀念桌時,最重要的是動用你的感官,將毛孩曾經帶給你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感受,都盡可能重現,讓已消逝的互動重新連結。透過喚起照顧毛孩的過程中所感受到的情緒與感受,來安撫悲傷,並再次回憶過往的美好的時光。
⋯⋯
如果沒有將毛孩的骨灰帶回家,可以選擇將毛孩的毛髮或牙齒等物品保存下來。如果事前沒有準備,也可以查看家中梳理他毛髮的梳子上、他常常休息的墊子等處。即使已經火化,在這些物品上,仍然可以發現毛孩留下的、他們曾存在的痕跡。
⋯⋯
如果還有剩下的飼料或零食,並且有天天準備新的食物的餘裕,那麼將飼料和零食放到他們的碗盤中,每天更換水碗中的飲用水也是不錯的做法。在為毛孩準備食物和換水的動作,是和他們一同生活的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即使碗盤的主人已經不在,這些物品依舊能夠緩解內心的空虛,並有助於喚起你曾經悉心照顧他的心情。
在已經無法再做些什麼的時候,依然持續過去的日常習慣。在某些人眼中,這恐怕是耽溺、拒絕面對死亡的行徑;但在作者筆下,這卻是處理悲傷的方式。而且,作者認為不用介意紀念桌放置的時間長短,直到自己覺得追思與悼念已然足夠之前,都可以繼續保存並裝飾這張紀念桌。在閱讀這個篇章時,我想不管讀者是否動手去設置一張紀念桌,只要讀到有人能充分理解,即使是寵物的離世也需要且值得這樣慎而重之的「儀式」,就已能感到一絲溫暖與安慰吧!
寵物離世的年齡、過世的原因各有不同,這些都可能影響飼主哀傷的程度,再加上每個人面對失落的反應也有個別差異,可以想見,每一位飼主悼念所愛時需要的形式與時間也不會相同。若想找出一個能有效慰藉悲傷的法則,恐怕是緣木求魚。也因此,儘管作者以同理取代說教、以溫暖但不免酸楚的小故事,讓悲傷有得以洗滌與淨化(catharsis)的可能,並列舉許多方式希望讀者從其中找到療癒自己的途徑,但讀者還是可能在看到「請用情感的浪濤,打磨那些幸福且充滿愛的溫暖記憶。隨著不斷打磨的過程,所有的瞬間都將在悲傷之海的海底,成為一顆顆美麗的寶石,閃閃發光」這樣的鼓勵時,產生「談何容易」的心情。
然而,作者一方面設想最壞的狀況,在書中提供「寵物失落自我診斷表」,希望讀者必要時尋求專業身心科的諮詢診療;另一方面明知他的同理與建議可能徒勞,還是努力分享各種心得與經驗,希望對於還不到重鬱程度的飼主有所幫助。這份深切關懷離別議題的心意,或許也足以讓讀者抱著「就算傷口無法癒合,也可能可以稍微止痛」的心情,從憂傷的谷底爬起來吧?
全書觸動我最深的,是後記中這段話:
許多人問我,和這麼多毛孩生活在同一屋簷下,難道不辛苦嗎?老實說,有時候的確會覺得疲憊。偶爾,當連自己的人生也遭遇困境時,我也會不安地捫心自問:我真的有能力對這些孩子負責到最後嗎?更何況,與七隻毛孩共同生活,也就意味著今後我得面對七次的離別。
然而,透過他們帶來的心靈慰藉,以及彼此之間深刻的互動、交流,我才能獲得面對世界的勇氣,也讓我的人生變得更有意義。即使有一天,我必須與他們分離,這些曾經一起度過的時光與回憶,都會永遠珍藏在我心中。
與六貓一龜共同生活的我,確實不時也會感到不安甚至恐懼未來的離別。但過去的失落讓如今的我明白,比起憂慮日後自己要為療傷付出多少努力,我更想做的,是在今日與他們相處的每一刻,都傾注關愛。
我知道,愛得越多,未來關於他們的記憶寶石,可能會沉落到更深的悲傷海底,但是遺憾與悔恨也會少一些。這樣的話,或許我也能得到更多打撈這些寶石的氣力吧?
想起過去悠長的歲月裡,曾經陪伴我、如今再也見不到的諸多動物,我仍經常會陷入憂傷,但這時也會想起日本動畫《夏目友人帳》裡露神的故事。露神的形體雖然隨著祭拜人數的減少而逐漸變小,甚至有消亡之虞,但他不願意離開所在的神社,只因這裡有始終記得他的花子。當花子慢慢變成了老婆婆,最後因病過世,再無人記得的露神,才隨之消失。這個看似悲傷的故事,同時也意味著羈絆與記憶的力量:那些被愛過、被記得的生命,在我們有生之年,都與我們同在。
黃宗慧
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
繁體中文版推薦序一當黎明來臨時,愛依然會繼續
我常聽到人們說:「比起悲傷,我只想要快樂。」我完全理解。正因如此,當我們失去毛孩時,最想做的往往不是「面對悲傷」,而是「想要牠回來」——也許是一次動物溝通、一場夢、一個能再次相遇的機會⋯⋯那樣的渴望我們再熟悉不過:那是一種愛很深、痛很多的本能。
但在陪伴家屬面對動物臨終,與他們共同走過悲傷的這些年裡,我慢慢明白:我們其實不是不願意面對失落悲傷,而是不知道該拿這個狀態怎麼辦——那股情緒太龐大、太陌生,讓人本能地想逃。所以我們尋找慰藉,卻也因此與真正的療癒...
作者序
當想起毛孩時,你的腦海中會浮現出什麼畫面呢?
總是望著你的那雙閃閃發亮的眼神、
就算不呼喚名字,也會搖著尾巴向你奔來的身影、
抱起他時,感受到的溫暖與柔順觸感、
濕潤又軟嫩的腳掌、
吵著要零食,或者纏著你陪他玩耍的模樣。
從毛孩可愛的模樣與討喜的行為中,我們總能發現想和他們相處的理由,而且只要想到他們永遠無條件愛著我們的那一份純真,便會由衷感謝他們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喜悅、快樂與溫暖。即使我不是世界上最優秀的人,但在他們眼裡,我永遠都是最棒的夥伴。
活在這個世上,難免會有些無法與他人分享的痛苦、悲傷或祕密,但面對毛孩們我們都能敞開心房,與他們分享這隱蔽的一切。在他們面前,我們無需緊張,也不用裝扮、掩飾,可以自在地展現出最真實、毫不修飾的那一面,與他們分享友情和愛,於是我們可以超越種族,讓彼此成為朋友或家人。
然而,與毛孩相處、感到幸福的同時,卻也將面臨極大的矛盾,因為當他們離開時,心中那片空蕩蕩的位置會產生巨大的悲傷與失落。純真又可愛的他們讓我們的生活變得特別,但他們的時間卻也比我們流逝得更快,如果不是特殊情況,看著毛孩們離去,是所有毛孩爸媽的義務與宿命。這份心痛有多真切,只有親自送別摯愛,或曾見證過身邊的人送走毛孩的情景,才能夠真正體會。
失去小主人的飯碗、軟墊、玩具,再也感受不到曾經輕輕的呼吸和暖暖的體溫,在寂寞空蕩的家中,一天變得格外漫長。
因這場不願面對、不敢想像的離別,情緒失了方向、陷入迷惘徬徨,無比沉重的身心也難以維持日常生活。「忘了吧」、「撐過去」、「這沒什麼大不了」⋯⋯從自己的內心或他人的勸慰中,總是聽到這樣的話語,然而你的悲傷、憂鬱、憤怒等複雜情緒,正說明了你是多麼溫暖的人,以及你對毛孩的愛有多麼真摯、情深。
當你已經或是即將送走一位珍貴的朋友或家人——你們曾經分享彼此體溫、氣息,以及那些無法向他人透露、深藏於內心祕密——這是令人非常痛苦的事情。然而,伴隨而來的悲傷和失落可能會在心中停留幾天、幾個月,甚至漫長至生命結束那一天。因此,絕對不能將送走毛孩視為微不足道的小事,這樣的悲傷與失落也不是必須隱藏、不可為他人所知的情緒。因此,請不要急著逼自己遺忘,或是強迫自己擺脫這些情感,與毛孩告別絕對不是無關緊要的事情。
在那些相伴相隨的歲月中,你與毛孩分享了友情與愛意,你真心為他們著想、照顧他們,你既慈祥又具有責任心。正因如此,你即將面臨的離別之痛,其實是一種美好且純真得令人感到耀眼的情感。請將這份光芒珍藏心中、使它永不褪色。讓離開的毛孩能夠長久留在你的身邊,成為暖和且溫馨的回憶。
希望這本書能為失去心中摯愛而內心傷痛的毛孩爸媽帶來溫暖的慰藉;希望它能夠撫慰毛孩離開帶來的傷痛,讓那些時光化為美好、珍貴的回憶;也希望它能為那些因害怕離別之痛,而遲遲不敢與接班的毛孩建立起新緣分的人加油打氣,祝福他們重新尋得愛的勇氣,找到充滿愛的人生。
請告訴將與你同行的、正在你身邊的,或是曾經陪伴你的他們,讓他們知道你有多愛他。
愛你,愛你,
永遠愛你。
當想起毛孩時,你的腦海中會浮現出什麼畫面呢?
總是望著你的那雙閃閃發亮的眼神、
就算不呼喚名字,也會搖著尾巴向你奔來的身影、
抱起他時,感受到的溫暖與柔順觸感、
濕潤又軟嫩的腳掌、
吵著要零食,或者纏著你陪他玩耍的模樣。
從毛孩可愛的模樣與討喜的行為中,我們總能發現想和他們相處的理由,而且只要想到他們永遠無條件愛著我們的那一份純真,便會由衷感謝他們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喜悅、快樂與溫暖。即使我不是世界上最優秀的人,但在他們眼裡,我永遠都是最棒的夥伴。
活在這個世上,難免會有些無法與他人分享的痛苦、...
目錄
繁體中文推薦序一 當黎明來臨時,愛依然會繼續/張婉柔
繁體中文推薦序二 打撈沉落悲傷海底的記憶寶石/黃宗慧
韓文版推薦序/徐娜萊
作者序
DAY1 被淚水淹沒整個世上的那一天,離別
DAY2 給無法相信離別的你
DAY3 對離別感到憤怒的理由
DAY4 為了接受離別
DAY5 沉浸在憂鬱海洋之中的心
DAY6 你的時間流逝得太快,我怎樣也追不上
DAY7 直到最後一刻,依然愛你
DAY8 不是悲傷的離別,而是珍貴的回憶
成為星星的毛孩們與繪畫彩虹橋的人們
一、離別,卻來不及道別
二、年幼的家人,也需要時間好好道別
三、離別的準備時間,永遠不夠
四、送走你之後,面對其他毛孩的痛苦
五、家中的另一隻毛孩,也會經歷離別的痛苦
六、記住與特別的孩子們,共度的回憶
七、另一種離別——無法預期的告別
我們的寵物離世
一、永遠的偶像,Tony
二、吾乃喵喵!
三、共同的療癒空間
四、小黑創造的奇蹟
五、露露回來了
後記
繁體中文推薦序一 當黎明來臨時,愛依然會繼續/張婉柔
繁體中文推薦序二 打撈沉落悲傷海底的記憶寶石/黃宗慧
韓文版推薦序/徐娜萊
作者序
DAY1 被淚水淹沒整個世上的那一天,離別
DAY2 給無法相信離別的你
DAY3 對離別感到憤怒的理由
DAY4 為了接受離別
DAY5 沉浸在憂鬱海洋之中的心
DAY6 你的時間流逝得太快,我怎樣也追不上
DAY7 直到最後一刻,依然愛你
DAY8 不是悲傷的離別,而是珍貴的回憶
成為星星的毛孩們與繪畫彩虹橋的人們
一、離別,卻來不及道別
二、年幼的家人,也需要時間好好道別
三、離別...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