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中醫20年臨床經驗集結,
大量案例實證──排毒比進補更重要!
《肌膚算病【望診護膚篇】》+《肌膚回春【體質逆齡篇】》
專為臺灣人量身打造的好膚質調理書
《肌膚算病【望診護膚篇】》
三代中醫教你從皮膚解讀體質密碼,對症調理、控熱排毒,養出不老好膚質!
◆ 10大讓膚質變糟的養生迷思、生活習慣,澈底除錯!
◆ 各種身體髮膚呈現的健康訊號,詳細解析!
◆ 豐富漢方養生妙方,實用收錄!
皮膚是我們身體的晴雨表,忠實反映了深藏在五臟六腑中的問題。中醫治療皮膚並不直接治療表象,而是透過皮膚了解你的身體狀況,依據體質決定調養方針,如此才能達到真正的疾病預防與養生目的。
本書為施丞修醫師行醫20多年之精華,他將艱澀難懂的古中醫用平易近人的筆法重新包裝,解說望診的觀察技巧,帶您了解皮膚與身體所傳遞的健康訊號,並提供延緩衰老的生活建議與方法。
隨著身體愈來愈好,你會發現,青春與美麗,來自於由內而外的充盈!
《肌膚回春【體質逆齡篇】》
三代中醫教你淨化體內啟動修復力,降火排毒、疾病自癒,皮膚自然回春!
◆ 皮膚總是有問題,你可能有「三毒二債」!
◆ 用膚質檢測表,找到問題根治方向
◆ 改掉壞習慣,打造健康膚質好生活
本書並非教你保養肌膚,而是要幫助你擁有真正年輕、乾淨的膚相。因為所有的皮膚病,都是由於體質出問題而顯現於外的徵象。
讓肌膚回春的第一步,就是檢視自己的日常,是否有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導致體內累積毒素。只要了解自己是否犯了「三毒二債」,就能夠踏上調整體質的正道,皮膚問題也就能往正確根治的方向前進。
作者簡介:
施丞修
傳承外公、母親,來自三代中醫世家,行醫二十餘年,尤其擅長望診治療皮膚及其他慢性疾病。疫情期間不脫口罩,藉由身體其他病徵,仍能正確診斷,開出精準的藥方。
治療皮膚病採用「不治之治」的觀念,皮膚的病症,舉凡各類慢性皮膚病症、黑斑、青春痘、暗沉、皺紋等,皆是因為五臟六腑失調所引起,所以施醫師不直接治療皮膚病的症狀,而是專注於調理惡性體質,讓體內細胞年輕化並產生自癒力,接著自動修補好身體各處的異常部分,甚至達到病癒與根治,肌膚自然會隨著身體好轉且年輕化而改善。
以「藥,愈吃愈少」、「病,愈治愈好」為座右銘,致力於幫助病人擺脫長期藥物控制,用自然的方式恢復身體健康。
現任:
施丞修中醫診所院長
臺灣中醫皮膚科醫學會監事長
中華黃庭醫學會理事長
臺灣中醫師同德醫學會名譽理事長
新北市中醫師公會監事長
學歷:
輔大應用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生物醫學博士候選人
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
中國醫藥大學結業
91年中醫師特考及格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黃碧松 臺灣中醫皮膚科醫學會名譽理事長
楊時豪 新北市政府衛生局專門委員兼代醫事管理科科長
劉君豪 新北市政府衛生局簡任技正
蘇睿智 輔仁大學生命科學系暨應用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教授
──齊聲推薦(推薦人依首字筆畫排序)
名人推薦:黃碧松 臺灣中醫皮膚科醫學會名譽理事長
楊時豪 新北市政府衛生局專門委員兼代醫事管理科科長
劉君豪 新北市政府衛生局簡任技正
蘇睿智 輔仁大學生命科學系暨應用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教授
──齊聲推薦(推薦人依首字筆畫排序)
章節試閱
《肌膚算病【望診護膚篇】》
第1章【心法篇】──肌膚抗老凍齡的底層邏輯
二、熱是加速皮膚老化的主因
對於許多慢性皮膚炎的患者來說,不論是在慢性期或是急性發作期,熱性因素對於皮膚產生的干擾,相對寒性來得多,尤其是生長在都會區的臺灣人,皮膚病怕熱的現象更為明顯。這個經驗是我多年來治療出家師父皮膚病所得來的。
出家師父吃得清淡,還是有後天皮膚病?
在過往經驗不足的時候,總是為出家師父為何也會得到後天性慢性皮膚病這件事所困擾,因為平時對病患的衛教就是請他們吃得清淡,甚至請他們吃素,而這些病患也因為生活型態的調整,慢慢地好轉至痊癒。
但是出家師父長期吃素,再加上過著比一般人清心寡慾的生活,免疫系統錯亂以及體質極度偏差的機會應該是最小的,何以中西醫都治不了呢?而我還能對他們提出什麼建議呢?
老前輩常常提醒吃素的人體質比較寒,用藥要很小心,而且要以「溫胃補脾」為主要的治療方式,避免皮膚還沒治好先傷脾胃。但為何來求診的師父身體都呈現火熱症狀?
這樣的疑惑烙印在我心中多年,也成為當時我治療皮膚病無法進步的原因之一,經過幾年之後發現,原來吃素不一定會造成虛寒體質,甚至大有可能是熱性體質,過去中醫知識的刻板印象已不符這時代所用。
其箇中原因來自於師父們除了吃素,還吃了許多添加食品。隨著城市信眾的經濟能力比較好,給師父們的供養也豐富了許多,現在許多師父已無過午不食,吃三餐甚至有吃宵夜的。三餐也油膩許多,素料中的再製品也不少,法會及過年過節提供的餅乾糖果琳瑯滿目,再加上信徒們擔心師父體質過寒,甚至常生病體質太虛,於是大方奉上高級補品例如:粉光參、高麗參、黃耆、枸杞、紅棗、當歸、不知名的補藥膳等等。
「過與不及,皆知為病」。食物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產生熱量維持體溫,但過度的熱量一方面會囤積成脂肪,另一方面則成為疾病的根源,造成體感溫度上升的火氣大現象,甚至引發各類火象免疫亢進疾病,皮膚狀況不佳者,則發生各類型的皮膚病況。以至於患有肥胖的、高膽固醇的、血脂過高的、高血壓的、糖尿病的、腸胃病的,以及各種慢性皮膚症狀的出家師父日漸增多。
長年吃素的出家師父都會因為時代不同、飲食改變,造成體質由寒轉熱,更何況一般的飲食男女呢?
讓人上火的五種毒素
讓人上火的因素非常多,有肝火、心火、胃火、肺火、腎火。但簡而言之,就是壓力毒(心肝火)、食物毒(肝胃火兼部分肺火)、藥毒(肝腎火兼部分肺火)、睡眠債(心肝腎火)、休息債(腎火)。這五項大病因所造成的上火現象,讓體質往熱象發展,使敏感肌膚之人引發皮膚發炎產生各種症狀。
熱會造成皮膚老化加速,也是凍齡最大的阻礙與傷害,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一眼就能望出,誰是坐辦公室,誰又是長期在太陽曝曬下工作的?很明顯的,建築工人、農夫皮膚老化得很快,連太空人都怕瞬間的「光老化」,而室內工作者皮膚就比較細皮嫩肉,若再加上精神放鬆、生活規律、飲食清淡減少火氣上升的機會,身體由內而外沒有火熱來加速新陳代謝,肌膚老化的現象就可以減到最低,看上去就年輕許多。
火為熱之極,熱為火之漸
我們仔細體會一下,我們緊張的時候會不會面紅耳赤?會不會心跳加速?會不會緊張到出汗,長期之下就會引發神經內分泌與免疫系統的亢進。在中醫的分類中,不論是虛亢還是實亢,都是一種過度反應的現象,而火熱之象具有促進的作用。
火熱兩者屬性相同,在疾病的探討中通常都是指身體內部的熱能過多或過旺,導致各種發炎或不適的症狀,火熱體質的人通常具有熱氣上升、煩躁易怒、口渴口乾、口臭、大便乾燥、皮膚乾燥等特徵。差異在「火為熱之極,熱為火之漸」。
以一般的說法來看,民眾說火氣大口乾舌燥其實是火熱表現中的熱相,自己覺得熱,但口腔、嘴唇與皮膚也只是比較乾,沒有其他特別的表現。如果火氣大到口腔潰瘍、皰疹病毒發作、青春痘,或是各類型的過敏性皮膚炎,甚至是病毒與病菌的感染,例如蜂窩性組織炎、帶狀性皰疹,就是由熱症升級為火盛再升級為火毒之症的極端表現。
我經常說火氣大是自我感覺的體感溫度上升,此時還沒有實際的皮膚症狀;進展到發炎兩把火就會有實際的皮膚病況了,常見的就是搔癢劇烈;到了三把火的焱,就是嚴重的火象,皮膚會大範圍的損傷、滲出液體、化膿或潰瘍等等。
少火養氣,就能過上好日子
中醫講「壯火食氣,少火養氣」。人身上依舊需要火熱之氣來維持體溫、機能與新陳代謝,過熱才會加速往老化發展,因此又有所謂慢活的不老生活方式。
偶遇苦修的出家師父,看其氣質氣色氣度都令人豎指,一位充滿智慧健康的現代苦行僧,相信苦修者無欲必能除煩 。煩者,說文解字曰,煩字,左火、右頁。頁指頭部,頭有火氣上炎,引申心煩頭痛。一個人平心靜氣、簡單生活、縮衣節食,都能過上好日子,必不凡也不煩,必洞靈也凍齡。清心寡慾,少火養氣,皮膚自然不老。
《肌膚回春【體質逆齡篇】》
第一章 概論篇1:「火熱象」與「色斑紋腫垂」畫成肌膚算病的地圖
一、認識五大膚質與體質關聯性
拿起本書閱讀的讀者,應該有大部分是被肌膚問題困擾許久、無法根治的人,我要告訴大家的是,膚質敏感未必是件壞事,因為膚質敏感也表示會「快速反應」環境及體內的變化,換個角度想,這樣的膚質可以幫助我們趨吉避凶。在臺灣這海島型偏濕熱的環境裡,身體散熱較為困難,有些人的皮膚就會演變為敏感性、過敏性膚質,除非搬離這樣的環境,否則就要讓身體能適應這樣的環境氣候。
膚質與體質有其先天性,皮膚敏感的人通常體質也比較敏感,且以熱性居多。相對於另一種「鈍化體質」,鈍化體質的人反應不敏感,身體表徵比較不會即時反應體內狀況,所以也不容易從望診中看出來,也就是說即便體內有變化、有疾病,肌膚也不一定會顯現。長期來看,鈍化體質反而容易縱容疾病的發展,我所看過的癌症病人中,多數是屬於鈍化體質,而也常有癌症病人發現罹癌後,問的第一句話都是「為什麼是我?我連感冒都很少!」這,就是敏感、鈍化體質的差異。
先天三膚質+後天兩膚質
大家都知道先天的基本膚質可概分為油、中、乾性三大類,在詳談之前,我希望讀者知道一個觀念,那就是──「先天膚質本屬哪一類是由基因決定的,即便體質調理得再好,也不可能將原本的油、乾性膚質,調整成完全的中性『膚』質。不過,當體質狀態愈接近中性『體』質,膚況也會相對愈好,此時油性膚質出油較少,乾性膚質也會相對滋潤,這是大家可以在後天繼續努力的目標。」也就是說,維持健康身體、美麗肌膚的原則是,將體質往中和的方向調整,然後再用外在保養的方法來維持膚質。
先天膚質會受到後天保養的因素,改變其表現程度。一般後天膚質的歸納方法,除了乾、油、中性,還會再加上混合性和敏感性肌膚共五種。這五種膚質,除了理想型的中性膚質,在虛弱化時有機會惡化為寒性體質之外,其他四種都與火熱之象的「熱性體質」有很大的關聯,所以皮膚惡化的熱象表現,對於我們掌控膚況、體質來說,是重要的觀察指標。
從皮膚的狀態與結構來分析,所謂「理想的肌膚」就是「油水平衡」的皮膚,結構上,皮膚形成的表皮障壁具有保水功能,有賴於脂質層的保護及角質層的穩定。在中醫方面,皮膚要水嫩而不油膩就還要加上「寒、熱」的概念,「寒熱平衡」必定「油水平衡」。偏寒的體質因為熱能少體液循環差、血液與水分流動效能不佳,皮膚就比較容易怕冷、蒼白或乾燥,但不易發紅、發熱、暗沉;而後者就是熱性體質的常見症狀。
中性皮膚:天生麗質?還是鈍化體質的「假美膚」?
中性皮膚就是恰恰好的皮膚,是最為穩定的膚質,水火平衡下肌膚不油、不乾,皮膚富彈性有光澤,不冷不熱、不因寒而感冒、不因熱而發炎。但須注意的是,即便先天再優良的膚質,不能驕縱而放任,後天的不當干擾因素也會打破水火平衡最佳狀態,迫使膚質改變。
特別若是鈍化體質所擁有的中性皮膚「並非真相」,而是不反應;當體質惡化到必須反應的程度時,膚況會突如其來地變差、膚質改變,不過其實也非突然,乃是先前不反應之後放任累積爆發的惡果。
乾性皮膚:對水分利用不佳的體質
乾性皮膚多屬於「陰虛燥熱」(又稱陰虛火旺、陰虛陽亢)或「氣陰兩虛」體質。
其中陰虛燥熱的人,由於喝的水不能完全進入細胞被利用,也無法完全平衡身體的熱,因此,除了乾的感受明顯之外,還有身體或皮膚發熱的感受,形成又乾又熱的膚象,膚況差時易產生乾皮與脫屑甚至裂傷現象。臨床表現形式上,輕則類似更年期婦女的手足心熱而皮膚乾,重則如口乾、目澀、皮屑與皺紋多,最令人難受的就是「乾眼症」與「乾燥症」了。
而氣陰兩虛者則是「陰虛燥熱」再加上「氣虛」無力表現,體內黏膜與外皮膚都較乾,皮膚甚至像消了氣的熱氣球,沒有彈性且皺紋多。
這兩種屬於「陰虛」的乾燥膚質,在冬天都是相當難受的,特別是臉部及四肢末梢,經常會因膚表受寒、毛細孔收縮、血液循環難以到達,加上衣服穿得多使體內悶熱,導致水分更容易喪失,也就是身體本來就較缺水又容易發熱,體熱更消耗體內水分,使得皮膚更加乾燥,更容易出現大範圍搔癢發疹甚至乾裂。冬季癢便是屬於這一類體質的好發病症,這兩種體質也是我經常說的,容易出現在冬季的「外寒內熱」體質。
油性皮膚:是火熱象過度表現的體質
油性皮膚偏「火熱」體質,屬於體內熱量代謝過速的膚質,因火熱質會加速代謝,促使體熱生成。火與熱雖有呈現方式與部位上的差異,但多數皮膚狀況不佳者都有火熱並存現象。在這裡讀者可以想像成火在燃燒產生熱氣,如同運動的時候代謝會增加,身體會發熱臉會發紅,但過度運動的時候會變為發炎。而油性肌膚者在平時就偏向火熱現象。
火勢過度反應在膚質上往往會有兩種發展的可能性,其一是現在所談的「火勢逼油外出」的油性膚質,其二是上述所談乾性膚質中,屬於熱灼津液的陰虛燥熱、又熱又乾的類型,這兩種都與火熱象有關。所以並不是只有出油膚質才屬於熱性( 實熱),乾性膚質也可能是熱性體質(虛熱)。
然而,油性膚質因熱迫油出的現象顯著,因此,熱的來源是居於主導地位,也就是若能適當控制或減少熱的來源,油性肌膚也可以轉變成細緻光滑有彈性好肌膚。施醫師就是好例子,即便每日只吃一餐,攝取的熱量極少卻還是熱性體質,臉上皮膚容易出油,甚至每次洗臉都要兩次,但年輕時頭皮與臉部常長膿瘡搔抓出血,及經常使用妙鼻貼來拔除粉刺的問題,現在都不會發生了。所以,控油的重點是控熱。
混合性皮膚
顧名思義,「混合型」肌膚是乾、油性同時存在的膚質,體質上是上述陰虛燥熱 (虛熱)與火熱上炎(實熱)兩者兼有的體質,講得白話一點,就是又油又乾的膚質。在外顯型態上,可以分成「膚內油膚外乾」、「臉油+四肢乾」、「T字油+兩旁乾」等類型,以及少數「外油+內乾」的虛實夾雜表現(如更年期);甚至身體深層內熱,再間接造成細胞嚴重缺水、極度口乾舌燥喝水不能解渴,火熱向上炎燒、臉上皮膚極為油膩或容易發炎等等,這些都屬於混合型肌膚的可能型態。
混合性膚質保養起來較為不易,膚質調整上相對地也複雜許多,這類型也是中醫師最不易拿捏恰當的類型,提醒民眾在看診時,就請多多體諒中醫師前幾次看診的不準確性了,病人也要更為遵守中醫師的叮嚀與囑咐來進行療程。
敏感性皮膚:惡化後膚質
敏感性膚質是上述四種膚質又進一步「惡化型」的膚質,相當容易被某些物質刺激,從不舒適感轉而發病,引發劇烈搔癢感。在發病的急性期時,通常是乾、油性同時表現,但因更容易被刺激,膚況表現得更油、更乾、更紅、熱、癢且劇烈;在慢性期發炎趨緩時,多數亦為混合性的惡性膚質表現,但時有中性膚質的過渡,會容易誤以為即將好轉,不過一旦觸碰到禁忌又是問題連環爆,所以許多慢性長期皮膚問題難以治癒、總是反覆發作的人,經常是既混合型又極具敏感性的膚質,時好時壞無法根除。
敏感型膚質除了對特定物質或飲食敏感外,也會因壓力、體質變化或睡眠等因素,「降低了(皮膚對生活環境的)適應性」。舉例而言:
1. 以前吃海鮮沒問題,在一次皮膚過敏後,今後吃海鮮就會過敏了。
2. 以前大掃除灰塵多也沒問題,現在粉塵多些,皮膚就搔癢難耐。
3. 過往寒溫變化只是搔癢幾天就能適應,近年卻成為嚴重的濕疹。
4. 洗手與酒精消毒是好的衛生習慣,卻逐漸成為癢疹搔癢的致病因。
5. 蔥薑蒜是食品級養生保健食物,中醫師卻告知我不能再食用了。
以前不會誘發敏感、過敏反應的因素,現在卻會引起不適,是因為體質、膚質都惡化了。我們在前面提過,諸如老化、生病等因素讓免疫系統不穩定時,就可能會發生這樣的轉變,所以當膚質已經進展到敏感型了,顯示需要處理的內在體質問題,複雜度也早已層層堆疊了。
治療方向
不論是油性、乾性、混合性、敏感性膚質都可以藉由調理,調整成更正常健康的膚質。所謂正常健康膚質,雖無法改變天生肌膚油水分布的比例,所以不會因此變成中性膚質,但可以是「對環境適應性良好」的膚質,也就是對環境及飲食有更好的耐受性、良好調適力,且很少再引發皮膚病。
皮膚是人體的第一道防線,膚質穩定就表示皮膚的免疫力良好,即便接觸到病原體或冷熱變化、常見過敏原時,不僅膚況安然無恙,免疫系統的蹺蹺板也相當穩定,身體所有運作一切如常,這就是同時有好體質與好膚質的理想狀態。而中醫治療皮膚病的角度與目的也在此,是如同大禹治水般疏通不良體質的卡關之處,一層一層地解決問題,非一昧抑制。
《肌膚算病【望診護膚篇】》
第1章【心法篇】──肌膚抗老凍齡的底層邏輯
二、熱是加速皮膚老化的主因
對於許多慢性皮膚炎的患者來說,不論是在慢性期或是急性發作期,熱性因素對於皮膚產生的干擾,相對寒性來得多,尤其是生長在都會區的臺灣人,皮膚病怕熱的現象更為明顯。這個經驗是我多年來治療出家師父皮膚病所得來的。
出家師父吃得清淡,還是有後天皮膚病?
在過往經驗不足的時候,總是為出家師父為何也會得到後天性慢性皮膚病這件事所困擾,因為平時對病患的衛教就是請他們吃得清淡,甚至請他們吃素,而這些病患也因為生活型態...
推薦序
結合中醫理論與生活實踐方法,助您找回健康
──楊時豪 新北市政府衛生局專門委員兼代醫事管理科科長
服務於衛生單位多年,深知民眾對於健康需求及其相關議題的關注逐年增長。而在科技日新月異、生活富足無虞之際,每個人對於最根本的身體保健,應該要花更多心力去關照。「欲知其內者,當以觀乎外;診於外者,斯以知其內。蓋有諸內者形諸外。」人的健康與否、氣色好壞,皆由內而發,觀面色即知,故中醫四診望聞問切以「望診」為首,有其道理!
施醫師身為三代中醫,為新北市市民提供診治服務數十載,是一位專業且具有醫德的中醫師;主動投身公益活動,在擔任新北市中醫師公會幹部期間,與新北市政府衛生局合作舉辦小神醫華佗營,培養未來中醫師的種苗;更為中醫師們在職教育的講師,傳授專業知識。施醫師不僅具有多年豐富的臨床經驗,更積極分享並推廣中醫的博大精深。
而《肌膚算病【望診護膚篇】》一書的問世,揭示了中醫藥學在皮膚保養上的獨特優勢,也展現施醫師擅長「望診」,以及在治療皮膚疾病領域上的專精。經言:「望而知之謂之神。」施醫師結合中醫理論與生活實踐方法,提供多面向視角,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幫助讀者用更簡單且更貼近生活的方式解讀中醫原理,並了解自己的體質。書中透過探討肌膚表徵與身體狀況的密切關係,教讀者如何觀察、判斷病況並對症下藥,提供實用的解決方法,由裡而外調理身體,進而恢復健康,再度擁有好膚質與好氣色。
睽違十多年再版的《肌膚算病》,施醫師將多年來研究累積的心得與臨床經驗,精益求精,除重新審視、翻修原有內容外,更與時俱進,增補許多章節,更符合現代人所需。期待本書成為帶領讀者走向健康人生的生活指南,讓更多人從中受益。在此,感謝施醫師的無私分享,也謝謝時報出版社的支持與推動。
由實踐與經驗之傳統中醫,淬鍊為實證與精準之現代中醫
──劉君豪 新北市政府衛生局簡任技正
欣聞丞修醫師將其行醫生涯中之點滴心得出書成冊,於平日跟丞修醫師相處時,即了解丞修醫師在中醫藥上深度的鑽研,同時熱愛將經驗與中醫同好分享,也常常衛教民眾。在此著作中能夠感受丞修醫師面對普羅大眾及中醫同道的需求時,能毫無保留提供其所有經驗之胸懷。
這些年的新冠疫情,清冠一號一直都是民眾耳熟能詳的處方藥,也帶動民眾對於中醫診療的需求,中醫藥司黃怡超司長於慈濟道侶叢書提到,新冠疫情使得中醫就診人數比以前提高百分之四十到五十,二○二三上半年則是提高百分之三十,足見國人對中醫藥的信賴度更加提升。
而衛福部也自二○二○年起推動「中醫優質發展計畫」,其中有一項主軸就是推動中醫實證研究及推動中西醫學整合模式。希望能夠擷取雙方之優點,推廣中醫藥預防保健與治療方法,同時也為民眾使用中醫藥安全把關,提供全民更優質的中醫藥服務。
丞修醫師在書中就一直努力將其行醫過程中所遇到的案例,合併中西醫的論理給予合宜的解釋,並提出其見解供普羅大眾及中醫同道參考。內容皆有其獨到之見解,在實證醫學亦成中醫發展中重要的一環,如何將傳統透過實踐與經驗之中醫,淬鍊為現代實證且精準之中醫,正是大家所努力的。期待丞修醫師在未來能更加努力其經驗分享,讓中醫藥預防保健與治療方法能更為大眾所熟知。
結合中醫理論與生活實踐方法,助您找回健康
──楊時豪 新北市政府衛生局專門委員兼代醫事管理科科長
服務於衛生單位多年,深知民眾對於健康需求及其相關議題的關注逐年增長。而在科技日新月異、生活富足無虞之際,每個人對於最根本的身體保健,應該要花更多心力去關照。「欲知其內者,當以觀乎外;診於外者,斯以知其內。蓋有諸內者形諸外。」人的健康與否、氣色好壞,皆由內而發,觀面色即知,故中醫四診望聞問切以「望診」為首,有其道理!
施醫師身為三代中醫,為新北市市民提供診治服務數十載,是一位專業且具有醫德的中醫師...
目錄
《肌膚算病【望診護膚篇】》
推薦序
作者序
第1章 【心法篇】: 肌膚抗老凍齡的底層邏輯
一、老化不可避免,但我們可以老得慢一點
二、熱是加速皮膚老化的主因
三、為什麼肌膚能算病──談經絡與臟腑
四、熱者吃苦,虛者吃補的養生大法
五、正確外敷才有好肌膚
第2章 【除錯篇】:讓「危肌」四伏的十種錯誤做法
一、黃連不是戰痘的萬靈丹
二、冬令嗑鍋進補,當心愈補愈上火
三、正確喝薑湯,才不會冒痘痘
四、抗老,從戒甜食開始
五、愛吃重口味,看起來老十歲
六、吃參看體質,若補錯氣反上火
七、拔罐+滑罐,小心變成犀牛皮
八、晚睡晚起,美容覺這樣睡就錯了!
九、瘋減重,當心減了體重老了皮膚
十、雞蛋是讓皮膚搔癢的地雷食物
第3章 【望診篇(肌膚)】: 什麼樣的膚相,代表你生了什麼病
一、痘痘會告訴你,身體哪裡生病了
二、臉乾色黑,是腎虛與不孕的警訊
三、毛孔粗大形成女生男相,恐荷爾蒙失調
四、治療蕁麻疹,先調養過敏性體質
五、頭皮脫屑又發癢,原來是脂漏性皮膚炎
六、起搔癢小水泡,體內已形成濕毒
七、從斑塊判斷初期糖尿病的神準望診法
八、陰虛體質,雞精都能喝出大花臉
九、除熬夜與過敏外,熊貓眼代表的健康警訊
十、吃清淡又睡得好仍狂長痘,恐是皮膚過敏
十一、紅通通酒糟鼻,濕熱合化致使鼻頭皮膚敏感化
十二、皮膚奇癢難耐,注意是尿毒症的徵兆
第4章 【望診篇(身體)】:暗藏玄機的身體症狀,要這樣解讀
一、髮相差,健康也會差
二、濕熱體質者,傷口易感染變蜂窩性組織炎
三、從嘴唇透視心臟的健康,及時救自己一命
四、從人中溝透體內,提前預防卵巢早衰
五、有病沒病,看指甲就知道
附錄:三代中醫世家才知道的養生與養膚術
回歸自然,就是健康王道/我的獨門養生法/我的獨門養生中藥/少吃西藥,從養育小孩做起
後記
《肌膚回春【體質逆齡篇】》
前言
第1章 概論篇(1):「火熱象」與「色斑紋腫垂」畫成肌膚算病的地圖
一、認識五大膚質與體質的關聯性
二、皮膚問題高達七成與火熱象相關
三、寒性皮膚問題僅三成,與熱症不同處在於……
四、色斑紋腫垂,反應機能老化下降
五、皮膚病不只是皮膚的病,好膚質源自好體質
六、體質愈中性,對冷熱適應性愈強、膚況愈穩定
第2章 概論篇(2):所有疾病都是過老化造成的,肌膚回春才是根治
一、現代人早老程度約十~三十年
二、體質正常化還原自癒力
三、回春相:全身膚色均一、膚質緊緻、容光煥發
四、微整形局部失敗可從體質救
第3章 概論篇(3):中醫沒效?其實是寒熱體質誤判太多
一、錯判寒熱並不少見
二、臺灣人多數為寒熱夾雜體質
三、自我寒熱體質評估表──「+1-1」法
第4章 病因篇:三毒二債與五臟火的失控
一、肝系情緒品質,是掌權大將軍
二、引發皮膚病的「先天因素」與「後天因素」
三、後天因素:三毒之壓力毒
四、後天因素:三毒之食毒
五、後天因素:三毒之藥毒
六、後天因素:二債之睡眠債、休息債
七、壯火過旺反傷身
八、五臟壯火與症狀
九、三毒二債放大五大病理火
第5章 療程篇:找對中醫師,打破三毒二債的共犯結構
一、中醫師、患者各自的清熱任務
二、如何找到合適的中醫師?
三、施醫師於診間常遇到的病患疑問
四、如何破除三毒二債的共犯結構?
五、如何確定已根治不再復發?
第6章 生活篇:處處有寒熱,體質隨時調
一、體感溫度超過二十八度,過敏發作機率大增
二、夏天、冬天常犯的寒熱失誤
三、正確運動、洗冷水澡,練出不畏寒暑好體質
四、我被少林寺啟發的一日一餐
五、不必過度強調營養
六、鑽石、倒三角與菱形飲食法
七、外食族實用的火鍋養生法
八、止癢保濕外用品介紹
附錄:給想更深入了解皮膚病的人
一、體熱有十種,清熱方法各不同
二、結論:恢復水火平衡是皮膚病根治重點
後記
作者簡介
《肌膚算病【望診護膚篇】》
推薦序
作者序
第1章 【心法篇】: 肌膚抗老凍齡的底層邏輯
一、老化不可避免,但我們可以老得慢一點
二、熱是加速皮膚老化的主因
三、為什麼肌膚能算病──談經絡與臟腑
四、熱者吃苦,虛者吃補的養生大法
五、正確外敷才有好肌膚
第2章 【除錯篇】:讓「危肌」四伏的十種錯誤做法
一、黃連不是戰痘的萬靈丹
二、冬令嗑鍋進補,當心愈補愈上火
三、正確喝薑湯,才不會冒痘痘
四、抗老,從戒甜食開始
五、愛吃重口味,看起來老十歲
六、吃參看體質,若補錯氣反上火
七、拔罐+滑罐,小心變成犀牛皮
八、晚睡...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