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原諒與寛恕
才得以自我療癒、獲得力量
這並不是一本悲傷的書,因為它傳達的訊息強大而充滿希望。
這是一場奇妙而迷人的冒險,它本身就是一種享受,也是一場敏感的人生課程,教導我們學習寬恕和充實的過好每一天。故事發生在南太平的巴布新幾內亞島上的一個小村莊。十二歲的藍翼,父母死於札克—一隻惡名昭彰的鯊魚之口,她渴望成為鯊魚使者,以報父母之仇,所以時常纏著她的監護人——目前村裡碩果僅存的鯊魚使者七十五歲的西林庚教她召喚鯊魚,成為鯊魚使者。
可是,依傳統祖制,鯊魚使者從來不允許女性擔任;另一方面,藍翼心中充滿仇恨,不適合擔任鯊魚使者,因為召喚鯊魚不是為了獵殺,而是一種儀式和尊重。
「召喚鯊魚」這個行當吸引了許多外來觀光客,其中來自美國的一對父女,爸爸漢米林是位美國教授,女兒玫波約十二歲,由村長安排西林庚接待,並住在以前藍翼和父母同住的小屋。自從初次見面,玫波便全身是刺,待人充滿敵意,和藍翼之間互生嫌隙、沒有好感。
但經過相處後,才發現兩人均失去了至親;玫波渴望透過女巫琴美拉向媽媽道歉,藍翼則一心想召喚鯊魚札克前來赴死。兩人互訴內心的心情,互相勸慰、互相療癒,感情漸漸深厚,變成如姊妹般親近。
沒多久,她們發現漢米林教授行蹤可疑,原來他在尋找一件日本古老的寶藏——卷軸,上面記載了可能讓逝去的親人死而復生的祕密。就在他們三人出海尋找卷軸的同時,札克出現了。為了讓父女兩人安全離開,藍翼設法引開了札克,同時也看見札克恐懼的眼神。而玫波和爸爸驚慌失措上岸向村人呼救,但村長卻告知說藍翼一家三口在二、三年前就葬身於鯊魚口中……
這怎麼可能呢?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卷軸記載的祕密真的能讓逝者復活嗎?藍翼最後原諒札克了嗎?故事的結尾令人意想不到,但其實作者早就在情節中處處埋下伏筆。
作者以個性突出的人物、生動鮮明的故事情節,帶領讀者透過藍翼、玫波、西林庚和漢米林教授等角色,探索失去至親的人,深藏於心底的失落、愧疚、悲傷等無法言說的情感。除此之外,也著墨了對動物生命的尊重,以及刻畫傳統與現代化的衝突。非常值得一讀。
---------------------------------
SDGs永續發展目標
#良好健康與福祉
#產業創新與基礎建設
#減少不平等
#保育海洋生態
#夥伴關係
作者簡介:
齊拉.貝賽爾(Zillah Bethell)
出生於巴布新幾內亞拉明頓火山陰影籠罩的山腳下,成長過程中沒有鞋子穿、沒有玩具,也沒有科技,因此大多數時間都在海裡游泳、划獨木舟,偶爾為了賺錢,她會帶遊客到瓦烏(Wau)和布洛洛(Bulolo)的高地去淘金。齊拉在十歲時返回英國,她最終進入牛津大學受教育,現在和家人住在南威爾斯。
譯者簡介:
柯清心
臺中人,美國堪薩斯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現任專職翻譯,譯有《與生活有約》、《兒子的謊言》、《人類是五分之四的灰熊》等數十部作品。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已授權英、烏、印尼、簡中4國語言
★威爾斯年度最佳童書獎
★艾德華.斯坦福旅行文學獎年度最佳童書
★《星期日泰晤士報》每週兒童選書推薦
名人推薦:
卡內基獎提名作家蘇菲.安德森(Sophie Anderson)、施耐德家庭圖書獎得主莎拉.連(Sarah Lean)等人齊聲力讚
專文導讀
張子樟(前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
媒體推薦:
最重要的是,這是對悲傷的探索,它充滿智慧,有些段落值得複製保存和重讀。—《星期日泰晤士報》
得獎紀錄:★已授權英、烏、印尼、簡中4國語言
★威爾斯年度最佳童書獎
★艾德華.斯坦福旅行文學獎年度最佳童書
★《星期日泰晤士報》每週兒童選書推薦
名人推薦:卡內基獎提名作家蘇菲.安德森(Sophie Anderson)、施耐德家庭圖書獎得主莎拉.連(Sarah Lean)等人齊聲力讚
專文導讀
張子樟(前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
媒體推薦:最重要的是,這是對悲傷的探索,它充滿智慧,有些段落值得複製保存和重讀。—《星期日泰晤士報》
章節試閱
23
回到船上,漢米林先生看起來像換了個人,他的面容不再那麼疲倦,而且笑得喜滋滋的,彷彿所有心裡的悲傷和痛苦,都被抽出來扔到海裡了。
而玫波看起來則像個不知道什麼叫忿怒的女孩,她望著自己爸爸,彷彿他突然從戰場上回到家裡。
「藍翼,」漢米林先生轉向我說:「我想我得向妳道歉,我一直很……最近一直神思恍惚,比起我這個父親,妳這個朋友對玫波更善盡陪伴之責,謝謝妳。」
「唉呀,漢米林先生。」我說:「甭道歉啦,玫波也是我的好朋友,看到她快樂,我也覺得快樂。如果你能讓她繼續快樂,我就不用接受道歉了!」
漢米林先生拍拍我的肩,然後轉身看著所有躺在船上的設備。
我往玫波挨近。
「這樣好多啦。」我低聲說:「妳跟妳爸爸,真的太好了。」
玫波點頭如搗蒜,「是啊,至少感覺很……」她尋思著怎麼說:「我不知道耶……感覺很對,應該是這樣吧。我是說,一切都是該有的樣子,我知道媽媽應該要在這裡,可是……嘿……我還有我老爸,那就很不錯了。」
「我真開心,感覺這件事實在拖太久了。」我伸手過去握住她的手,「我知道時間其實不長,但……呃……感覺真的挺久的。」
她擠了擠我的手,「我懂妳的意思。」
「好啦,女孩們,我想我們應該收工了,咱們打道回府吧。」漢米林先生開始在船上排好氧氣瓶。
玫波正要拖掉潛水衣時。
「噢!」她說:「糟了!」
「怎麼了?」我問。
她抬起手腕,「我的幸運手鍊不見了。」
「有沒有在船上?」漢米林先生停下手上的工作轉身問:「也許只是掉在船上而已。」
我們挪動船上的物品,看手鍊是不是掉到什麼東西後邊了。
可是沒有,手鍊不在。
「會不會留在小屋裡?」我問。
「沒有,我確定上船時還戴著,我記得換潛水衣時,手鍊還在手腕上。也確定我們找到飛機時還在,至少我認為還在。」
「呃,如果手鍊不在船上,應該就是妳在水裡時鬆脫的。」漢米林先生說:「如果是那樣的話,有可能掉在水底任何地方。」
玫波臉色雪白,「可是我需要那條手鍊,那是媽媽給的。」
漢米林先生一臉嚴肅,「也許妳並不需要它。」
「什麼?」
「呃……就像那個卷軸,妳不需要它來記住媽媽,妳要想起她的一切,用這裡就夠了。」他用手指點了點玫波的頭,「幸運手鍊……畢竟只是一個物件而已。」
「是啊,但那是她送我的物件。手鍊不僅是紀念她的方式,更是她真正想要我擁有的東西。」
兩人沉默數秒。
「我去找。」我說,我沒等任何人多說,便從船舷躍入水中,「我會幫妳找回來,玫波,我保證。」
我深吸最後一口氣,潛到真的很暗的海底。那些喜歡貼在幽暗海底的鯊魚全部都從我身邊竄開,我用手指爬梳海床上的沙石和植物,一路摸索,不靠視覺,但我並沒感受到任何可能是幸運手鍊的東西。
陽光在我上方閃動,我回身往上一望,玫波也拿著手電筒潛入海裡了。我看著她朝飛機游下來,手電筒的光束左右擺動。
我沿著海底爬游,用手指篩過海床。如果手鍊是在玫波貼近水面時從手腕上脫落的,很有可能會被水潮帶到遠處。漢米林先生說得對,手鍊有可能掉在任何地方。
但我非找到手鍊不可,無論要花多久時間,我答應過我的姊妹,所以我已經鐵了心了。
玫波正在搜飛機底下,我則游得更遠。不知名的小生物從我手邊逃竄,我一路往外摸探。
突然,我聽見某種動靜,在海床上,聲音真的很模糊,但我努力傾聽。
「嘛哇巴!巴哇哇!」
我聽不清,但我想可能是漢米林先生的聲音。
我往上瞧,但還來不及看到船底,便瞄見遠方有什麼了,一個快速逼近、噠噠的東西。
是海豚嗎?
不對,不是海豚。
是鯊魚。
而且不僅僅是條鯊魚。
還是扎克!
我看著牠的動作,牠已然注意到玫波手上手電筒的光了,正直直朝著光游過去。
玫波!
我把自己推離海床,往水面游上去。如果我能擋在扎克和玫波之間……也許……
我伸手從腿上的刀鞘中抽出刀子。
奮力游著。
「嘛哇巴!巴哇哇!」汽艇上的漢米林先生尖聲狂喊。
扎克來得很快,但我動作更快,我游到跟牠一樣的高度,與牠正面對決。我回頭望向肩後,看到玫波,她拿著手電筒在飛機旁邊游著,還沒看見朝我們游來的扎克。
突然間有陣水花,我看到漢米林先生跳入水中,沒戴面罩也沒背氧氣筒。他對我大聲喊著,嘴中不斷吐泡泡,然後轉身往下游向他女兒。我看得出他非常害怕。
鯊魚穿水而來,我想著在我前方的扎克,以及在我身後的玫波和她爸爸,發現自己以前也曾經處於同樣的狀況。
上一次,我擋在扎克和我爸媽之間,上一次,我靜靜動也不動,上一次扎克從我身邊游過,然後咬死了我爸爸和媽媽。
這次不成。
我在水中大幅擺動四肢、奮力扭動,彷彿我就是椰鈴本身,藉此吸引鯊魚。我無法發出高喊,但我還是盡力喊叫。
因為我希望扎克朝我游過來,我希望牠忘掉拿手電筒的女孩和那個拚命想將她拉回船上的男人,我希望牠能夠游向我。
我將刀子緊握在指間,踢水留在原本的位置。
我需要扎克游向我,這樣我才能殺死他。
你休想傷害我朋友!我在心中大喊,休想接近她,過來攻擊我吧!我會讓你知道死亡的滋味。
我想我的操作奏效了,扎克放緩速度向我游過來,不清楚我到底是什麼。
就在這時,我看到牠的眼睛了。
這是我頭一次看著牠的眼睛。
牠的眼神不一般。
我覺得那並不是怪物的眼睛。
牠的眼睛大而明亮。
還透著恐懼。
扎克在害怕!我覺得。牠攻擊、開殺,是因為牠害怕。
接著我腦中冒出其他的話。
那是西林庚的聲音,扎克不是流氓鯊,牠只是受了傷害。
玫波的聲音,藍翼,答應我,妳絶對不會殺扎克。
一時間我不知道該怎麼做,過去兩年我一心一意非置扎克於死地不可,我要報仇,要阻止牠。那一直是我待在這裡的理由。
或者我原本是那麼想的。
藍翼,答應我,妳絶不會殺掉扎克。
但是,不行,我必須殺死牠。如果玫波知道,我若不殺死扎克,她就會被扎克咬死,她還會說同樣的話嗎?如果我得在保護朋友和放生一條受傷的動物之間做選擇,我每一次都會選擇保護玫波。
玫波。
我的好姊妹。
我慢慢喜愛上的姊妹。
我繃緊臂上的肌肉,感覺木刀柄上凹凸的刻痕,一邊把氣憋得更牢實。
但那聲音不斷傳回來。
答應我,妳絶不會殺掉扎克。
答應我……
答應我……
我看到牠驚懼的眼睛逐漸逼近。
答應我……
我能看到身後的漢米林先生和玫波,正在回船上的途中,如果我能把扎克拖住更久些,他們就能安全脫身了。
答應我……
答應我……
接著那聲音變了。
妳不會殺掉扎克。
「媽?」我說,雖然我人在水下,「媽媽,是妳嗎?」
扎克來得更近了。
「媽媽?」
此時牠離我很近,就在我的前方。
做決定的時刻到了,殺掉扎克或放牠一條生路。
殺掉扎克。
或饒牠一條命。
我天人交戰。
掙扎不已。
23
回到船上,漢米林先生看起來像換了個人,他的面容不再那麼疲倦,而且笑得喜滋滋的,彷彿所有心裡的悲傷和痛苦,都被抽出來扔到海裡了。
而玫波看起來則像個不知道什麼叫忿怒的女孩,她望著自己爸爸,彷彿他突然從戰場上回到家裡。
「藍翼,」漢米林先生轉向我說:「我想我得向妳道歉,我一直很……最近一直神思恍惚,比起我這個父親,妳這個朋友對玫波更善盡陪伴之責,謝謝妳。」
「唉呀,漢米林先生。」我說:「甭道歉啦,玫波也是我的好朋友,看到她快樂,我也覺得快樂。如果你能讓她繼續快樂,我就不用接受道歉了!」
漢米林先...
推薦序
陌生空間傳來的熟悉訊息
張子樟/前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
多層次描述悲傷
這是一本充滿智慧、溫柔和安慰的青少年小說,一個關於家庭、失去、友誼和寬恕的美麗抒情故事。它也是一個多層次的故事,作者逐漸剝開每一層外衣,直到我們觸及故事的核心—兩個女孩心中所感受到的巨大悲傷。至親驟然離世將她們連繫在一起,但我們也見證了寬恕的力量。藉由道歉和寬恕,她們之間敵意逐漸消失,但一直無法原諒自己過去的過錯。任何讀者都可以將自己的親情體驗帶到書中,並找到自己可以認同或能夠感同身受的面向。
作者描寫悲傷的方式極為精確。她完美的捕捉了那種渴望再進行一次對話,再進行一次解釋、提問或簡單的交談機會。書中的藍翼和玫波都覺得自己需要再有一次機會向自己的親人道歉。她們同時也發現原諒別人很難,但也許最難的是原諒自己。作者極為細膩的描繪悲傷以及如何面對悲傷,使得讀者在細讀之後,既感到安慰,又增長了智慧。故事情節本身同時也敏銳的探索了時間的概念、我們的生活,以及時間流逝之間的連繫,以及我們要如何感知時間。
然而,這並不是一本悲傷的書,因為它所傳達的訊息既強大又充滿希望。讀者可以把細讀此書當作是一場奇妙而迷人的冒險。它本身就是一種享受,也是一場極為敏感的人生課程,教導我們如何學習寬恕和放下一切,實實在在的過好每一天。作者將這些主題編織成一篇冒險故事,確保讀者完全進入她的奇想世界,並充分與她所創造的人物同行。有時,精采的故事可能會因突然或略微令人失望的結局而稍許失去光采,但這個故事並非如此。讀者讀到最後幾章時,時間彷彿靜止了,周圍的世界消失了,覺得自己被帶到了最動人、最完美的結局。
人類誤解鯊魚
這本書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是對鯊魚本身的態度以及故事的一個重要中心主題。儘管許多人對鯊魚懷有恐懼甚至仇恨,但這個故事卻突顯了不同的真實面:鯊魚攻擊、殺戮,是因為牠害怕。藍翼在海裡面再次對咬殺父母和自己的扎克時,突然領悟扎克當年殺害雙親和自己的原因,終於釋然,放下一切,隨扎克而去。
另外,書中的連結中也包含了有關島上相關生物的資訊,能鼓勵讀者了解更多相關內容,那麼這也應該包括在內。作者給了讀者充分的背景資訊,也增加對這本可愛書籍的享受和理解。
超越生命的能量
這本書另一個值得我們稱讚的是,作者對死亡的詮釋。當玫波不相信藍翼已
經不在人世時:
琴美拉撫了撫玫波的頭髮,「妳可記得我跟妳說過,所有關於鬼魂的事?」她問,「記得我說過,鬼魂是餘願未了,需要實現才能覺得自己是死得有價值的亡者嗎?」
「記得。」
「那就是藍翼。她死時,無法接受事實,不肯去下一個該去的世界,因為她無法接受自己的死。她覺得她必須殺掉扎克,才死得有價值,但她錯了,她需要做的其實是原諒扎克。
而她今天所做的正是如此。」
另外,作者也親自在一次訪談中解釋:「我生長在這樣一種文化中:萬物都具有超越生命逝去的能量,我堅信這一點。我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當我想起一個剛過世的人時,一隻蝴蝶、蜻蜓或生物就會出現。常常會有一隻鳥被困在房間裡,或是一隻蝴蝶飛過。當我在高速公路上開車時,我曾經看到一隻鷹旁邊有一隻兔子(都還活著),我強烈感受到我已故母親的存在。在長途駕車旅行之前,我幾乎總是會看到一隻鷹⋯⋯」
不同的文化對死亡自然會有相異的詮釋,讀者在書中看到作者在故事中對死亡的描述,自然是她族人一向傳承的觀點,值得我們尊重與深思。書中作者描寫生者對熟悉的親密死者超越生命逝去的能量,久久不願離去的書寫,我們是可以了解與接受的。
我筆寫我思
一般作家在動筆創作時,難免會顧及審稿者的批判角度以及對未來讀者的期待,而變得礙手礙腳,不敢放手盡情書寫。如此一來,作品的內涵也可能因此不如原先預期的美好。相對而言,本書作者似乎堅信「我筆寫我思」的原則,放手一搏,盡情揮灑,終於把她最想展現的完美展露在大小讀者面前,確實充分達到「我筆寫我思」的至高層次。
本書引人入勝的人物、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以及對壯麗場景的生動描述,作者的生花妙筆巧妙的將讀者帶到了藍翼所在的島嶼。這本非凡的小說探討了內疚和悲傷等複雜情感,讀者讀完後仍會久久不能忘懷。這本作品同時似乎也想告訴那些有心仰賴創作而出人頭地的未來作家:如果你想說服你想像中的讀者,請務必書寫你最熟悉的時空,不論寫實或奇幻。如此一來,你的作品才會有說服力、感染力,誠哉斯言!
陌生空間傳來的熟悉訊息
張子樟/前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
多層次描述悲傷
這是一本充滿智慧、溫柔和安慰的青少年小說,一個關於家庭、失去、友誼和寬恕的美麗抒情故事。它也是一個多層次的故事,作者逐漸剝開每一層外衣,直到我們觸及故事的核心—兩個女孩心中所感受到的巨大悲傷。至親驟然離世將她們連繫在一起,但我們也見證了寬恕的力量。藉由道歉和寬恕,她們之間敵意逐漸消失,但一直無法原諒自己過去的過錯。任何讀者都可以將自己的親情體驗帶到書中,並找到自己可以認同或能夠感同身受的面向。
作者描寫悲傷的方式極為...
目錄
出版緣起
導讀與賞析 陌生空間傳來的熟悉訊息
故事之前
藍翼
第1部分 沙子
第2部分 海洋
第3部分 海沙相接處
後記 長長的此刻
作者的話 在巴布亞紐幾內亞長大
關於鯊魚的二三事
相關提問
致謝
出版緣起
導讀與賞析 陌生空間傳來的熟悉訊息
故事之前
藍翼
第1部分 沙子
第2部分 海洋
第3部分 海沙相接處
後記 長長的此刻
作者的話 在巴布亞紐幾內亞長大
關於鯊魚的二三事
相關提問
致謝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