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羅伊菲
定價:NT$ 580
優惠價: 93 折, NT$ 539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這本書是資深作家羅伊菲八十回憶錄的續集。上集《伊菲心語– 行走人間五十年》已於2023年10月8日出版,涵蓋她自1940年出生於二戰時烽火漫天的中國大陸,歷經巔簸流離失所的童年後定居台灣,在台灣戒嚴時代成長受教育,大學後赴美生死存亡,1973年舉世間的矛盾這本續集記載她與老伴郭振羽教授,最後選擇植根新加坡的後半生。與多數人一樣,從中年到老年,經歷兒女成家立業,孫輩陸續來臨,成長茁壯,而自身逐年步入暮年的紅塵歲月。而另一平行的生命軌跡卻是全心投入推廣音樂文化的點點滴滴。這本八十回憶錄於2020年伊菲80歲,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時開始書寫。四年前初登耬耋之齡的作者於宅家避疫期間,藉音樂與文字探索個體生命的意義,於逆境中堅守樂觀與信心。在書寫後半生時發現,推廣雅樂的部份,與個人家庭的歷程在時空推移中,宛如並行的軌道,雖有交集,卻是各自獨立的。因此將前者抽離個人回憶錄,是為兩年前出版的《行雲踏歌三十載》一書。而這本《伊菲心語(續)- 踏歌人間斜陽好》記載的是同一時空下的人間煙火。本書包括80篇紀實散文,記載1991 – 2024共33年的生命羈痕。全書分為三輯:第一輯描述1991 – 2001的如歌歲月,名為:歲月如歌天光美;第二輯始於2002年至2012年,偏重記載陪伴兒孫遊山玩水的天倫樂,輯名:親情似酒山水誼;第三年蒟蚅;伊菲自幼擁有圖畫般的記憶力,所行之路都在她腦中留下詬詡如生的畫面,常感覺生命之旅是不斷交織於前行與回眸中。她曾說自己這一生都是「他鄉女子」。她出生於中國成長於台灣,在台灣和美國受教育。 33歲攜稚兒幼女隨夫移居新加坡。先後任教於前新加坡大學(今之國大)及南洋大學,在新加坡法定機構擔任研究部門經理,直至1998年提前退休。工餘以筆耕抒懷,鄉愁是她心中永恆的主題。細讀本書卻發覺,將半世紀青壯年華獻給新加坡後,伊菲和他的老伴郭教授,早已深深融入了新加坡社會。如同郭在序文:「鄉關何處?」所言:“新加坡社會和新加坡人到底是開放寬容的。我們在這裡生活了半個世紀,慢慢終於有機會深入參與這個社會。身在其中,我們不再是邊際人,更像是個“擺渡人”,是文化上的擺渡人,擺渡在不同文化之中,安岸享光」。閱讀上集《伊菲心語- 行走人間五十年》一書,讀者看到的是一位溫婉內斂的職業婦女,而在這本續集,讀者卻會發現作者伊菲,透過文字,音樂及參與公益活動的「華麗轉身」。誠如她的兒子郭子澄的序「此心安處」所言:「知命之齡前的母親,是個一切以丈夫、孩子為主且自以為「現代」的職業婦女。直到開始行雲踏歌,方「出落」為一個全人。」。從「視舞台為夢魘的」的羞怯女子,化身為站在音樂舞台上「拋頭露面」的歌者,從一個怯弱怕事的文學女子,成為不懼風雨,堅毅果敢的音樂團體領軍人。如子澄所言:「對於五十歲以後的母親,我們一家四口(包括母親自己),都刮目相看,原來母親有這麼豐富的情懷,這麼多故事想分享,這麼多樂曲想謳歌」。
作者簡介:
出生於中國湖南,在台灣和美國受教育,專攻新聞傳播和社會學。曾在新加坡《聯合早報》撰寫專欄《偶思集》多年。 1970年代初留美期間開始短篇小說創作。
1973年與家人移居新加坡,先任教於當年的新加坡大學及南洋大學,後進入新加坡法定機構擔任研究部主任。 1998年提前退休,專注於寫作及推廣古典音樂及華夏文化的義務工作。
工餘以筆耕為樂。出版作品包括短篇小說集《高處不勝寒》、《大地有情》及《他鄉女子》,散文集《歲月如歌》(新加坡版及中國版)、《穹蒼外的歌聲》、《喜閱人間》、《我必珍惜你》、《聆聽·回望》、《行雲踏歌三十》等。
伊菲於1991年創立一純女聲的東華合唱團,開啟與前半生截然不同的音樂人生,並堅持以文字為最鍾愛的古典音樂服務。 2020年初開啟微信公眾號《伊菲心語》。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作者:羅伊菲
優惠價: 93 折, NT$ 539 NT$ 58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這本書是資深作家羅伊菲八十回憶錄的續集。上集《伊菲心語– 行走人間五十年》已於2023年10月8日出版,涵蓋她自1940年出生於二戰時烽火漫天的中國大陸,歷經巔簸流離失所的童年後定居台灣,在台灣戒嚴時代成長受教育,大學後赴美生死存亡,1973年舉世間的矛盾這本續集記載她與老伴郭振羽教授,最後選擇植根新加坡的後半生。與多數人一樣,從中年到老年,經歷兒女成家立業,孫輩陸續來臨,成長茁壯,而自身逐年步入暮年的紅塵歲月。而另一平行的生命軌跡卻是全心投入推廣音樂文化的點點滴滴。這本八十回憶錄於2020年伊菲80歲,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時開始書寫。四年前初登耬耋之齡的作者於宅家避疫期間,藉音樂與文字探索個體生命的意義,於逆境中堅守樂觀與信心。在書寫後半生時發現,推廣雅樂的部份,與個人家庭的歷程在時空推移中,宛如並行的軌道,雖有交集,卻是各自獨立的。因此將前者抽離個人回憶錄,是為兩年前出版的《行雲踏歌三十載》一書。而這本《伊菲心語(續)- 踏歌人間斜陽好》記載的是同一時空下的人間煙火。本書包括80篇紀實散文,記載1991 – 2024共33年的生命羈痕。全書分為三輯:第一輯描述1991 – 2001的如歌歲月,名為:歲月如歌天光美;第二輯始於2002年至2012年,偏重記載陪伴兒孫遊山玩水的天倫樂,輯名:親情似酒山水誼;第三年蒟蚅;伊菲自幼擁有圖畫般的記憶力,所行之路都在她腦中留下詬詡如生的畫面,常感覺生命之旅是不斷交織於前行與回眸中。她曾說自己這一生都是「他鄉女子」。她出生於中國成長於台灣,在台灣和美國受教育。 33歲攜稚兒幼女隨夫移居新加坡。先後任教於前新加坡大學(今之國大)及南洋大學,在新加坡法定機構擔任研究部門經理,直至1998年提前退休。工餘以筆耕抒懷,鄉愁是她心中永恆的主題。細讀本書卻發覺,將半世紀青壯年華獻給新加坡後,伊菲和他的老伴郭教授,早已深深融入了新加坡社會。如同郭在序文:「鄉關何處?」所言:“新加坡社會和新加坡人到底是開放寬容的。我們在這裡生活了半個世紀,慢慢終於有機會深入參與這個社會。身在其中,我們不再是邊際人,更像是個“擺渡人”,是文化上的擺渡人,擺渡在不同文化之中,安岸享光」。閱讀上集《伊菲心語- 行走人間五十年》一書,讀者看到的是一位溫婉內斂的職業婦女,而在這本續集,讀者卻會發現作者伊菲,透過文字,音樂及參與公益活動的「華麗轉身」。誠如她的兒子郭子澄的序「此心安處」所言:「知命之齡前的母親,是個一切以丈夫、孩子為主且自以為「現代」的職業婦女。直到開始行雲踏歌,方「出落」為一個全人。」。從「視舞台為夢魘的」的羞怯女子,化身為站在音樂舞台上「拋頭露面」的歌者,從一個怯弱怕事的文學女子,成為不懼風雨,堅毅果敢的音樂團體領軍人。如子澄所言:「對於五十歲以後的母親,我們一家四口(包括母親自己),都刮目相看,原來母親有這麼豐富的情懷,這麼多故事想分享,這麼多樂曲想謳歌」。
作者簡介:
出生於中國湖南,在台灣和美國受教育,專攻新聞傳播和社會學。曾在新加坡《聯合早報》撰寫專欄《偶思集》多年。 1970年代初留美期間開始短篇小說創作。
1973年與家人移居新加坡,先任教於當年的新加坡大學及南洋大學,後進入新加坡法定機構擔任研究部主任。 1998年提前退休,專注於寫作及推廣古典音樂及華夏文化的義務工作。
工餘以筆耕為樂。出版作品包括短篇小說集《高處不勝寒》、《大地有情》及《他鄉女子》,散文集《歲月如歌》(新加坡版及中國版)、《穹蒼外的歌聲》、《喜閱人間》、《我必珍惜你》、《聆聽·回望》、《行雲踏歌三十》等。
伊菲於1991年創立一純女聲的東華合唱團,開啟與前半生截然不同的音樂人生,並堅持以文字為最鍾愛的古典音樂服務。 2020年初開啟微信公眾號《伊菲心語》。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2元。(減2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