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蔭麟、呂思勉
收藏
定價:NT$ 299
優惠價: 88 折, NT$ 263
本商品已絕版
◎十四年短暫榮光的秦帝國,究竟留下了什麼?
◎劉邦從草莽登上皇位,是偶然還是歷史必然?
◎這場文明的接力,為何會深刻影響千年中國?
權威視角縱覽秦漢歷史,領略古代中國的治理智慧
在思想與制度的交會中,解讀四百多年的盛衰密碼
【秦帝國的興起與覆亡】
秦王嬴政於西元前221年完成六國統一,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帝國。然而,短暫的繁榮之後,秦因其暴政而迅速滅亡,國祚僅十四年。內容涵蓋呂不韋與嬴政的關係、六國統一的過程、新帝國的經營方略,以及民生政策與國力發展的矛盾。楚漢相爭使混戰結束,秦帝國終被劉邦建立的漢朝取代。本書亦探討了暴政與強權的代價,深刻剖析秦滅亡的根源。
【西漢的穩定與擴張】
第二卷專注於西漢王朝的興衰,以張蔭麟先生的研究為核心,呈現了漢朝前期從恢復民生到積極擴張的歷程。劉邦在建立漢帝國後,以休養生息政策恢復經濟,文景之治成為穩定基石。漢武帝時期則進一步開疆拓土,展現了強大的軍事與經濟力量,同時推行新經濟政策與文化思想統一,確立了儒家正統地位。然而,武帝死後的昭宣治世只是短暫延續,隨後外戚專權、政治腐敗逐漸侵蝕帝國根基。
【東漢的復興與衰落】
光武帝劉秀重建統一後,推行輕徭薄賦政策,國力逐漸恢復。然而,外戚與宦官的政治鬥爭成為東漢政局的主旋律,並導致皇權衰微與社會動盪。同時,羌人入侵、「黨錮之禍」等內外矛盾加劇了帝國的困境。儘管東漢時期學術、宗教(佛教和道教)以及對外交通有一定發展,但是整體上帝國逐步走向衰落,最終瓦解於三國時代的亂世之中。
【秦漢歷史的深遠意義】
附錄部分收錄了張蔭麟與呂思勉對秦漢歷史的其他文章,為本書提供了更多視角與深度。秦漢時期是中國大一統帝國的起點,奠定了後世政治制度與文化思想的基礎。本書透過對秦漢四百多年歷史的回顧,探討了從專制集權到文化思想整合的過程,並對暴政、改革、社會變遷等問題進行了深刻反思,幫助讀者了解大一統帝國的光輝與代價,並從中思考歷史對當代的影響。
本書特色:本書匯集近代中國史學大師張蔭麟與呂思勉對秦漢時代的研究精華,梳理了從秦統一六國到東漢衰亡的四百多年歷史。全書分為三卷,前兩卷由張蔭麟先生詳述秦朝與西漢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重要發展,第三卷則由呂思勉先生補充東漢歷史,展現出完整的秦漢變遷脈絡。書中觀點明晰,融合學術研究與敘事,極具可讀性。
作者簡介:
張蔭麟(西元1905~1942年),無字,自號素痴,亦常作筆名,著名學者、歷史學家。求學期間,以史、學、才出眾而聞名,與錢鍾書、吳晗、夏鼐並稱為「文學院四才子」。於西元1942年10月24日病逝,年僅37歲。一生著述散見於報章雜誌,僅留存有一部專著《中國史綱》。
呂思勉(西元1884~1957年),字誠之,筆名駑牛。歷史學家,被視作「現代四大史學家」之一。著有《呂著中國通史》、《中國社會史》、《先秦學術概論》、《史學四種》、《呂思勉遺文集》、《三國史話》、《歷史研究法》等。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作者:張蔭麟、呂思勉
收藏
優惠價: 88 折, NT$ 263 NT$ 299
本商品已絕版
◎十四年短暫榮光的秦帝國,究竟留下了什麼?
◎劉邦從草莽登上皇位,是偶然還是歷史必然?
◎這場文明的接力,為何會深刻影響千年中國?
權威視角縱覽秦漢歷史,領略古代中國的治理智慧
在思想與制度的交會中,解讀四百多年的盛衰密碼
【秦帝國的興起與覆亡】
秦王嬴政於西元前221年完成六國統一,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帝國。然而,短暫的繁榮之後,秦因其暴政而迅速滅亡,國祚僅十四年。內容涵蓋呂不韋與嬴政的關係、六國統一的過程、新帝國的經營方略,以及民生政策與國力發展的矛盾。楚漢相爭使混戰結束,秦帝國終被劉邦建立的漢朝取代。本書亦探討了暴政與強權的代價,深刻剖析秦滅亡的根源。
【西漢的穩定與擴張】
第二卷專注於西漢王朝的興衰,以張蔭麟先生的研究為核心,呈現了漢朝前期從恢復民生到積極擴張的歷程。劉邦在建立漢帝國後,以休養生息政策恢復經濟,文景之治成為穩定基石。漢武帝時期則進一步開疆拓土,展現了強大的軍事與經濟力量,同時推行新經濟政策與文化思想統一,確立了儒家正統地位。然而,武帝死後的昭宣治世只是短暫延續,隨後外戚專權、政治腐敗逐漸侵蝕帝國根基。
【東漢的復興與衰落】
光武帝劉秀重建統一後,推行輕徭薄賦政策,國力逐漸恢復。然而,外戚與宦官的政治鬥爭成為東漢政局的主旋律,並導致皇權衰微與社會動盪。同時,羌人入侵、「黨錮之禍」等內外矛盾加劇了帝國的困境。儘管東漢時期學術、宗教(佛教和道教)以及對外交通有一定發展,但是整體上帝國逐步走向衰落,最終瓦解於三國時代的亂世之中。
【秦漢歷史的深遠意義】
附錄部分收錄了張蔭麟與呂思勉對秦漢歷史的其他文章,為本書提供了更多視角與深度。秦漢時期是中國大一統帝國的起點,奠定了後世政治制度與文化思想的基礎。本書透過對秦漢四百多年歷史的回顧,探討了從專制集權到文化思想整合的過程,並對暴政、改革、社會變遷等問題進行了深刻反思,幫助讀者了解大一統帝國的光輝與代價,並從中思考歷史對當代的影響。
本書特色:本書匯集近代中國史學大師張蔭麟與呂思勉對秦漢時代的研究精華,梳理了從秦統一六國到東漢衰亡的四百多年歷史。全書分為三卷,前兩卷由張蔭麟先生詳述秦朝與西漢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重要發展,第三卷則由呂思勉先生補充東漢歷史,展現出完整的秦漢變遷脈絡。書中觀點明晰,融合學術研究與敘事,極具可讀性。
作者簡介:
張蔭麟(西元1905~1942年),無字,自號素痴,亦常作筆名,著名學者、歷史學家。求學期間,以史、學、才出眾而聞名,與錢鍾書、吳晗、夏鼐並稱為「文學院四才子」。於西元1942年10月24日病逝,年僅37歲。一生著述散見於報章雜誌,僅留存有一部專著《中國史綱》。
呂思勉(西元1884~1957年),字誠之,筆名駑牛。歷史學家,被視作「現代四大史學家」之一。著有《呂著中國通史》、《中國社會史》、《先秦學術概論》、《史學四種》、《呂思勉遺文集》、《三國史話》、《歷史研究法》等。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2元。(減2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