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定價:NT$ 200
優惠價: 95 折, NT$ 19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臺灣自1992年即展開自然生態系之長期生態研究(Long-Term Ecological Research, LTER),農業生態系研究則於2006年開始由本所與臺南區、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和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等單位,陸續在臺灣中部成立6處研究站。長期生態研究係藉長期跨領域之多時間與空間資料收集,了解生態系結構、組成、交互作用等。計畫總目標在於藉長期觀測,了解環境變遷對生態系服務功能之影響,並探討符合生態觀念之農耕操作,能否減少亞熱帶主要作物系統化學物質的投入。為能展現計畫成果,每六年設定一個短期目標,第一期(2006-2011)探討不同農法對不同耕作制度生態系生產力維持、生物多樣性影響及其對環境之衝擊,並探求較佳的農業管理模式;第二期(2012-2017)目標為長期觀測氣候變遷對農作物生產、害蟲與天敵族群生態、罹病度及雜草變遷之影響,並研擬可能的調適策略。第三期(2018-2023)目標為從供給、支持、調節與文化等市場與非市場方面盤點和評估農業生態系多功能價值,以供研擬農業環境給付措施參考。為能實現資料再利用、延續資料生命與提升資料價值,本研究所獲得之研究數據均以Morpho軟體建置EML(Ecological Metadata Language)文件,並存入MetaCat生態資料庫,以利資訊交流,並藉此參與多項國際合作計畫,提升研究能量與品質,亦與國際接軌,增加臺灣能見度。自2020年起本所、水試所與各區改良場在全臺擴增10處監測站,包括2處漁業站和8處農業站,分別進行養殖水質與農村產區生態監測,觀察不同農法與氣候變遷對其生態之影響,以進行蟲害與肥培之精準管理,並嘗試藉農漁村社群參與式研究,加強生產者對生態與環境之重視與實踐,降低農業生產對生態系服務功能之衝擊。目前臺灣農業LTER仍偏重在自然科學研究,將逐漸加入社會科學研究,進行長期生態與社會研究(Long-Term Ecological and Social Research, LTSER),探討自然生態環境與社群之交互作用。
作者簡介:
臺灣省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成立於民國81年7月1日,並於民國88年7月1日起配合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作業改隸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之成立係為呼應全球對生態保育的日益重視,提升我國對本土生態的瞭解,自成立至今始終為臺灣唯一專職於本土特稀有動植物、生態系調查、研究、保育及推廣之政府單位。
民國112年8月1日起配合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作業改制為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將深耕我國在生物多樣性之研究、保育、監測、資訊交流及教育宣導。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作者:計劃統籌/農業部農業試驗所,報告書主編/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收藏
優惠價: 95 折, NT$ 190 NT$ 20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臺灣自1992年即展開自然生態系之長期生態研究(Long-Term Ecological Research, LTER),農業生態系研究則於2006年開始由本所與臺南區、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和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等單位,陸續在臺灣中部成立6處研究站。長期生態研究係藉長期跨領域之多時間與空間資料收集,了解生態系結構、組成、交互作用等。計畫總目標在於藉長期觀測,了解環境變遷對生態系服務功能之影響,並探討符合生態觀念之農耕操作,能否減少亞熱帶主要作物系統化學物質的投入。為能展現計畫成果,每六年設定一個短期目標,第一期(2006-2011)探討不同農法對不同耕作制度生態系生產力維持、生物多樣性影響及其對環境之衝擊,並探求較佳的農業管理模式;第二期(2012-2017)目標為長期觀測氣候變遷對農作物生產、害蟲與天敵族群生態、罹病度及雜草變遷之影響,並研擬可能的調適策略。第三期(2018-2023)目標為從供給、支持、調節與文化等市場與非市場方面盤點和評估農業生態系多功能價值,以供研擬農業環境給付措施參考。為能實現資料再利用、延續資料生命與提升資料價值,本研究所獲得之研究數據均以Morpho軟體建置EML(Ecological Metadata Language)文件,並存入MetaCat生態資料庫,以利資訊交流,並藉此參與多項國際合作計畫,提升研究能量與品質,亦與國際接軌,增加臺灣能見度。自2020年起本所、水試所與各區改良場在全臺擴增10處監測站,包括2處漁業站和8處農業站,分別進行養殖水質與農村產區生態監測,觀察不同農法與氣候變遷對其生態之影響,以進行蟲害與肥培之精準管理,並嘗試藉農漁村社群參與式研究,加強生產者對生態與環境之重視與實踐,降低農業生產對生態系服務功能之衝擊。目前臺灣農業LTER仍偏重在自然科學研究,將逐漸加入社會科學研究,進行長期生態與社會研究(Long-Term Ecological and Social Research, LTSER),探討自然生態環境與社群之交互作用。
作者簡介:
臺灣省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成立於民國81年7月1日,並於民國88年7月1日起配合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作業改隸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之成立係為呼應全球對生態保育的日益重視,提升我國對本土生態的瞭解,自成立至今始終為臺灣唯一專職於本土特稀有動植物、生態系調查、研究、保育及推廣之政府單位。
民國112年8月1日起配合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作業改制為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將深耕我國在生物多樣性之研究、保育、監測、資訊交流及教育宣導。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2元。(減2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