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清酒飲樂事
清透如水,卻能飲出稻米與酵母反應而成的絕妙滋味。這通常在居酒屋或日本料理店才喝得到的清酒,塑造了「清酒=日本」的既定印象。但其實臺灣也有過一段輝煌的清酒時代。
日治時期,清酒釀造技術傳入臺灣,1915年臺灣第一支清酒「胡蝶蘭」轟動一時,各酒廠也持續精進釀製技術。無常的是,日本戰敗投降後,國民政府斷絕清酒產業,所有累積瞬間化為泡影。
塵封超過半世紀,菸酒公賣局(今臺灣菸酒公司)恢復釀造清酒,近年積極開發新酵母;霧峰農會則以益全香米為原料,並赴日取經學技法;還有許多民間釀造者嘗試釀清酒的更多可能。清酒重回臺灣,不同的是無論釀造者或唎酒師,都在思考長年與日本畫上等號的清酒,要如何長出臺灣的根,創造我們自己的清酒文化。
對品飲者來說,只要細細體會每支清酒的美好,隨心所欲搭配日常食飲,讓清酒為料理增色、炒熱餐桌氣氛。正如每個清酒愛好者一再強調:「喝酒,開心最重要!」
作者簡介:
《鄉間小路》於1975年發行,每月1日出刊,我們立足於農業,藉由報導內容帶給您寬廣視野、盎然觀點、在地饗宴。農業往往反映一個民族最道地的生活風格與價值涵養,大地自身便有一股神祕的療癒能力,以及令人幸福的魔力。農業不再是過去被認知的農業,環保、公平貿易、生技產業,吃的穿的擦的用的,我們所使用的原料素材或新商業模式多來自農產業的創新,農業真的不一樣了,它是一門橫跨歷史、醫學、哲學、美食、時尚、經營管理學的現代藝術。
不論哪個世代,農業精神都適用於各行各業,勤勞樸實,簡單自在,忠誠於自然,由本質出發創造驚奇!讀者在《鄉間小路》能看見農業的藝術價值,大地調和甘苦的魔法,以及土地與人的永續生命力。
目錄
COVER STORY
入門課|一次解析酒標關鍵字
入門課|清酒飲知識
入門課|清酒風味學 戀上從風土到酒器的地酒之美
釀酒一二三|米、水與酵母的醉人魔法
釀之旅|走出自己的路 獨創酵母掀地酒風潮
釀之旅|取經日本的清酒工藝 演繹臺灣米的在地佳釀
餐酒課|唎酒師主廚的臺灣清酒飲食堂
日本酒徒的告白|酒不喜歡離開所屬的土地──要喝,就喝在地的酒!
日本酒徒的告白|臺灣人也愛喝 酒鬼社長的釀酒夢
陳志綸╳李建緯:實驗家與說書人 播下清酒在地化的種子
■廚房通訊
46 農遊食趣|麻豆老欉柚子 真的比較厲害嗎?
48 田野保存食|嬸婆長眼睛沒見過的晒蝦米
50 菜市人生場|浸在魚池的夏天
52 餐桌通信|食物的丟臉誤會
■大地餵養
54 路上採集學|重回保甲路 幫土地通筋舒骨
56 農婦心底話|我怕了窯烤麵包
58 非關爬山|山野考古進行曲(下)
60 文明野味|九月與蛾
64 尋味有機|食農尋根之旅 領略在地風土之美
68 尋味有機|好好吃飯 播下「食育」種籽
72 星光花室|花開.富貴 居家招財祕笈大公開
讀者徵文
編輯後記
COVER STORY
入門課|一次解析酒標關鍵字
入門課|清酒飲知識
入門課|清酒風味學 戀上從風土到酒器的地酒之美
釀酒一二三|米、水與酵母的醉人魔法
釀之旅|走出自己的路 獨創酵母掀地酒風潮
釀之旅|取經日本的清酒工藝 演繹臺灣米的在地佳釀
餐酒課|唎酒師主廚的臺灣清酒飲食堂
日本酒徒的告白|酒不喜歡離開所屬的土地──要喝,就喝在地的酒!
日本酒徒的告白|臺灣人也愛喝 酒鬼社長的釀酒夢
陳志綸╳李建緯:實驗家與說書人 播下清酒在地化的種子
■廚房通訊
46 農遊食趣|麻豆老欉柚子 真的比較厲害嗎?
48...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