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我國元代農學集大成者。此書由三部分內容組成:《農桑通訣》是關於農作物的種植收貯、果木栽培、禽畜飼養等論述;《百穀譜》是對五穀雜糧等各種具體作物栽培的介紹;《農器圖譜》對我國傳統農具、水利器具、養蠶繅絲織造器具等的使用和製作,以圖繪加文字予以詳盡介紹。此次整理,不僅對原書進行了校勘,對各種術語、名詞作了科學的注釋、客觀的評價,而且用白話作了今譯,從而有助於讀者閱讀、理解這部在中國科學史、乃至世界科學史上有重要地位的農學著作。
章節試閱
農桑通訣
農桑通訣集之一
農事起本
神農氏,薑姓。母日女登,有媧氏之女,為少典妃,感神龍而生神農,人身牛首。長於姜水,因以為姓。火德王,故曰“炎帝”,以火名官。
斷(zhuo)木為耜(si),揉木為耒,耒耨(nou)之用,以教萬人,始教耕,故號“神農氏”。《周書》曰:“神農之時,天雨粟,神農遂耕而種之。”《白虎通》雲:“古之人民,皆食禽獸肉。至於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謂之‘神農’。《典語》雲:“神農嘗草、別穀,烝民粒食。”後世至今賴之。凡人以食為天者,可不知所本耶?
“‘農丈人’一星,在鬥西南,老農主稼穡也。”與箕宿邊杵星相近。蓋人事作乎下,天象應乎上,農星其殆始於此也。
後稷名棄。其母有邰(tai)氏女,曰薑嫄(yuan),為帝嚳(ku)元妃。薑螈出野,見巨人跡,踐之而身動,如孕者。屆期而生子,以為不祥,棄之隘巷,牛羊腓字之;棄之平林,會伐平林,遷之;棄渠中冰上,鳥覆翼之:薑螈以為神,遂收養長之。初欲棄之,因名日“棄”。棄為兒時,如巨人之志,其遊戲好種植麻、麥。及為成人,遂好耕農,相地之宜,宜穀者稼穡之。民皆法之。帝堯聞之,舉為農師。帝舜曰:“棄!黎民阻饑,汝後稷,播時百穀。”
農桑通訣
農桑通訣集之一
農事起本
神農氏,薑姓。母日女登,有媧氏之女,為少典妃,感神龍而生神農,人身牛首。長於姜水,因以為姓。火德王,故曰“炎帝”,以火名官。
斷(zhuo)木為耜(si),揉木為耒,耒耨(nou)之用,以教萬人,始教耕,故號“神農氏”。《周書》曰:“神農之時,天雨粟,神農遂耕而種之。”《白虎通》雲:“古之人民,皆食禽獸肉。至於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謂之‘神農’。《典語》雲:“神農嘗草、別穀,烝民粒食。”後世至今賴之。凡人以食為天者,...
目錄
前言
校譯體例
王禎自序
農桑通訣
農桑通訣集之一
農事起本
牛耕起本
蠶事起本
授時篇第一
地利篇第二
孝弟力田篇第三
農桑通訣集之二
墾耕篇第四
耙勞篇第五
播種篇第六
農桑通訣集之三
鋤治篇第七
糞壤篇第八
灌溉篇第九
農桑通訣集之四
勸助篇第十
收穫篇第十一
蓄積篇第十二
農桑通訣集之五
種植篇第十三
畜養篇第十四
養馬類
養牛類
養羊類
養豬類
養雞類
養鵝鴨類
養魚類
養蜜蜂類
農桑通訣集之六
蠶巢篇第十五
祈報篇第十六
百谷譜
農器圖譜
前言
校譯體例
王禎自序
農桑通訣
農桑通訣集之一
農事起本
牛耕起本
蠶事起本
授時篇第一
地利篇第二
孝弟力田篇第三
農桑通訣集之二
墾耕篇第四
耙勞篇第五
播種篇第六
農桑通訣集之三
鋤治篇第七
糞壤篇第八
灌溉篇第九
農桑通訣集之四
勸助篇第十
收穫篇第十一
蓄積篇第十二
農桑通訣集之五
種植篇第十三
畜養篇第十四
養馬類
養牛類
養羊類
養豬類
養雞類
養鵝鴨類
養魚類
養蜜蜂類
農桑通訣集...
商品資料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日期:2008-06-01ISBN/ISSN:9787532548330 語言:簡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