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本全面論述問卷設計的權威手冊。全書分作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給出了問卷設計中設計者需要注意的總體性的概念框架;第二部分從第一部分出發,分章論述了題項設計需要注意的主要問題;第三部分則將問卷作為一個整體,闡明了問卷中題項安排的要旨。
本書層次分明,是實用性和理論性高度綜合的產物。實用性體現在作者就每一類的題項,以及問卷整體需要注意的各主要事項的提示中,而理論性則體現在保證提示有效的理論根據。在突出實用性的同時,作者的理論思考也深深地融入到具體的建議當中了。
因此,本書既適合作為一本適用手冊,作為問卷設計者的常備參考,也適於作為問卷設計理論研究的踏腳石。
作者簡介:
諾曼‧布拉德伯恩(哈佛大學博士,1960)芝加哥大學心理學系和公共政策研究海瑞斯研究生院,瑪格麗特和第凡內·布萊克資深教授。他經常與希摩.薩德曼一起,就調查方法論的各個論題從事廣泛的寫作。他是將認知心理學引用到調查問卷設計中的先行者。他曾擔任國家輿論研究中心的主任數年。目前擔任美國國家科學基金社會、行為和經濟科學項目部的副主任。
目錄
1提問的社會背景
細微的措辭變化會造成顯著的差異
有傾向性的措辭導致有傾向性的回答
政治性問題的細微差別
作為一種社會過程的提問
將回答人視作自願的交談者
為何有些敏感的問題不再敏感
處理社會讚許偏差
提問過程中的道德原則
為什麼隱私權不是絕對的
何謂知情同意
機構性審核委員會的重要作用
設法保證匿名
回答人究竟需要知道多少
研究問題與實際詢問的問題
清晰地陳述研究的具體目的
根據研究目的提出具體問題
給新手的建議
使用現有調查中的問題
從以前的調查中發現好的問題
回答誤差的來源
問題類型不同,誤差也不同
偏倚和可變性的區別
有意的偏倚和無意的偏倚
推薦閱讀書目
第1部分提問的謀略
2詢問無威脅性的行為問題
本章要點
……
第2部分起草和製作問卷
1提問的社會背景
細微的措辭變化會造成顯著的差異
有傾向性的措辭導致有傾向性的回答
政治性問題的細微差別
作為一種社會過程的提問
將回答人視作自願的交談者
為何有些敏感的問題不再敏感
處理社會讚許偏差
提問過程中的道德原則
為什麼隱私權不是絕對的
何謂知情同意
機構性審核委員會的重要作用
設法保證匿名
回答人究竟需要知道多少
研究問題與實際詢問的問題
清晰地陳述研究的具體目的
根據研究目的提出具體問題
給新手的建議
使用現有調查中的問題...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