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匯集了作者近兩年發表的部分論文、學術隨筆和讀書筆記。有兩篇曾收入早該出版但因出版社拖沓至今尚未出版的《閱讀秩序》一書中。文章大致分成三編。第一編主要是關註一些社會和法律的熱點問題,諸如言論自由和隱私權、婚姻法修改、刑事訴訟法修改、送法下鄉、科技與法律以及司法審查和製度形成的問題。當然都只是“攻其一點,不及其餘”,試圖從一個角度切人進行學理的然而可能對社會實踐有影響的討論。第二編的文字是對於法學自身的反思。最後一編的五篇是讀書筆記和讀後感。
作者簡介:
蘇力,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院長。祖籍江蘇,生於1955年愚人節。少年從軍,又當過工人。 1978年恢復高考後,復轉軍人進了法學院。 1984年讀碩士期間赴美留學,獲碩士和博士學位。 1992年回北大任教。有《法治及其本土資源》、《送法下鄉》、《道路通向城市》、《法律與文學》等獨著,《法理學問題》、《超越法律》、《無需法律的秩序》等譯著,以及論文、書評百餘篇。
目錄
增訂版前言 Ⅰ
原版序 Ⅲ
致謝 Ⅷ
深深嵌在這個世界中
為什麼“朝朝暮暮”?
我和你深深嵌在這個世界之中
罪犯、犯罪嫌疑人和政治正確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把道德放在社會生活的合適位置
這裡沒有不動產
家族的地理構成
法律與科技問題的法理重構
透視中國農村的司法需求
閱讀中國市場經濟中的秩序
“法”的故事
“法”的故事
反思法學的特點
法學知識的分類
法學教育隨想
知識的互惠與征服
曾經的司法洞識
悼念費孝通先生
社會轉型中的中國學術
閱讀秩序
法律如何信仰?
認真對待人治
從政法的視角切入
民主與法治的張力
社群主義的挑戰?
經濟學帝國主義?
《新鄉土中國》序
超越“不過如此”
增訂版前言 Ⅰ
原版序 Ⅲ
致謝 Ⅷ
深深嵌在這個世界中
為什麼“朝朝暮暮”?
我和你深深嵌在這個世界之中
罪犯、犯罪嫌疑人和政治正確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把道德放在社會生活的合適位置
這裡沒有不動產
家族的地理構成
法律與科技問題的法理重構
透視中國農村的司法需求
閱讀中國市場經濟中的秩序
“法”的故事
“法”的故事
反思法學的特點
法學知識的分類
法學教育隨想
知識的互惠與征服
曾經的司法洞識
悼念費孝通先生
社會轉型中的中國學術
閱讀秩序
法律如何信仰?
...
商品資料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日期:2007-09-01ISBN/ISSN:9787301126820 語言:簡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65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