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最初屬於哲學領域的倫理道德範疇,是人類對人本原理性思索的哲學命題。經濟學作為獨立學科,一開始就繼承了哲學的倫理或價值傳統,幸福不僅成為經濟學領域研究的命題,更是經濟學研究的目的和出發點。實現幸福有兩條基本途徑:精神上的滿足和物質上的豐富。在生產力水準很低、物質非常匱乏的年代,物質對幸福的效應很大,甚至可以完全弱化精神上的需要,成為實現幸福的唯一手段。經濟學朝著實現幸福的重要手段是物質財富的研究思路發展,研究重點逐漸向創造物質財富和有效創造物質財富的方向靠攏。尤其是引入了數學計算工具後,經濟學成為量化研究的科學,對幸福的研究從人文研究轉為計量研究,而實現幸福的精神因素卻很難用數學工具計算,導致經濟學家認為經濟學和倫理學結合在邏輯上是不可能的,經濟學不應該涉及倫理的或價值判斷的問題。計量的困難性使經濟學放棄了對“幸福”的研究,轉而向單純的、可以計量的物質財富研究,遠離了經濟學最初研究的目的與出發點。物質財富的價值單位是貨幣,總收入GDP成為20世紀初經濟學研究的核心命題,也是世界各國政府工作的目標,20世紀末我國對GDP的崇拜達到了頂峰。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物質財富的豐富,人們越來越感覺到貨幣收入和物質財富並不等同於幸福,也不是影響幸福的唯一因素,更不是人類追求的終極目標。由此,經濟學家的研究重點逐漸從以物為本轉向以人為本,實現著經濟學向幸福的回歸。
20世紀70年代阿瑪蒂亞·森(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認為,人均收入的增加並不必然會帶來社會福利的增加,經濟學不應只研究總產出、總收入,而應關注人的權利和能力的提高。當代著名福利經濟學家黃有光教授認為,福利經濟學中的“福利”,指的其實就是幸福。20世紀90年代行為經濟學將行為分析理論與經濟運行規律,將心理學與經濟科學有機結合起來,以尋找當今經濟學模型中的不足或遺漏,從而修正主流經濟學關於人的理性、自利、完全資訊、效用最大化等等基本假設。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行為經濟學家卡尼曼教授的研究是這一領域突出的代表。
商品資料
出版社: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10-01ISBN/ISSN:9787562825791 語言:簡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45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